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
人口的自
口
然增长
的
数
量
变
化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43张PPT)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概况
Population growth in developed countries
北美
欧洲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增长缓慢
澳洲
• 原因:经济水平高,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转变,生活 质量要求高
• 问题及影响: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
人口
密度
Population density
7.现阶段与丙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尼日利亚
D.孟加拉国
2016年全球人口增长数量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Natural Growth Rate of World
P
o
p
u
l
a
t
i
o
n
叁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pulation Pyramid
课堂检测
1.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B)
A.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
D.生育率
2.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据调查显示:全国的一孩家庭 中,43%无二孩生育意愿,27%处于纠结中,只有30% 表示愿意生育二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低于全国平均,其主要原因
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 示。
死亡 率
Population mortality
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年内总人口数)×1000‰ 人口死亡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死亡人数与平
均人口之比,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
人教地理必修2第一章1人口的数量变化(共16张PPT)

主要的人口问题、影响及解决途径
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型
现代型
面临人口问题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青少 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年轻化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 化
人口问题的 影响
①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 境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发展变缓, 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 利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 境等问题的解决,不利人口质量 的提高。
①耕作灌溉技术 的发展;
②食物供应变得 稳定可靠; ③死亡率下降
①科技水平大大提 高;
②人们能获得充足 的食物供应; ③完善的医疗服务; ④ 2、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 3、人类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1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哪三个洲?增长最慢的又 是哪三个洲?
2发达国家集中在哪几个洲?发展中国家呢? 两题之间有何联系?
A.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C.死亡率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2.有关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C.劳动力短缺
D.大量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3.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 一般先转变的是 B
人口数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 差异
2、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 式人口问题表现及措施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
时间
人口 特 数量 点 增长
速度
农业革命以前 少
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
增多
前期增长较快,后 期较慢
工业革命以后 继续增加 更快
原因
①人类获取食物 的能力低;
②抵御疾病和灾 害的能力差; ③人口死亡率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PPT 1.1人口的数量变化(41张ppt)

③
40
C
80
② 20
1000 20 40 a60 80 1000(%)
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 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
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山东卷]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1982年65岁及以上人口 所占比重比2009年要小, 14岁及以下人口所占比 重比2009年要大,因此 平均年龄1982年比2009
利: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 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弊:死亡率高,有时出现劳动 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抵御疾 病和灾害, 减少死亡 率
传统型 (过渡 模式)
“ 高 低 高 ”
生产力水平提 高,生存条件明 显改善,抵御灾 害能力提高,但 传统经济对劳动 力数量依赖大
? 利:劳动力充裕,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
计划生
B.② C.③ D.④
C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 死亡率的下降
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特征比较
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 类型
主要特征
人口自然增 长速度
第二步:关注塔型,确定类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 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增长型)反映出少年儿童 人口增长快、所占比重高,人口迅速增长(如下图①);上 下同宽的塔型(稳定型)反映了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 人口缓慢增长(如下图②);上宽下窄的塔型(缩减型)则反 映出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人口呈负增长(如下图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共39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 和空间差异。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3、 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4、掌握地理曲 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 力。
小 结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3、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说明 :
人口的出生率: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 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的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 人口总数之比
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社会福利保障不 完善、教育水平低、传统生育观的影响等
保持较低 水平
水平较高
增长缓 慢
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 、生育观 念的转变 等
比较稳定 ,一些国 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 逐渐减少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 ,民族经济的 增长 发展,医疗卫 开始 生事业的进步 趋于 ,人口死亡率 缓慢 下降等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 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 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 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 的转变。
《高中地理》
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 和空间差异。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3、 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4、掌握地理曲 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 力。
小 结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3、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说明 :
人口的出生率: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 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的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 人口总数之比
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社会福利保障不 完善、教育水平低、传统生育观的影响等
保持较低 水平
水平较高
增长缓 慢
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 、生育观 念的转变 等
比较稳定 ,一些国 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 逐渐减少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 ,民族经济的 增长 发展,医疗卫 开始 生事业的进步 趋于 ,人口死亡率 缓慢 下降等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 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 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 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 的转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共23张ppt)

C. 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 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2020/5/15
22
读“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回答5~6题。
5.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口 问 • 加大资源、环境、经济、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压力 题 • 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如计划生育政策
2020/5/15
11
俄罗斯
人口逐年减少(负增长)
发 达
人口密度:8.4人/km2
国
【中国人口密度:143人/km2 】
家 人
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口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青壮年负担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
9
人口问题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 者,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 少和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可 以影响该地区的环境资源状 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人口 问题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 与影响。
• 比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口问题的差异,应采取的 人口政策和措施又有何不同?
大 多 数 发 展 中 国 家
人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0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
地区 差异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世界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发达国家
现代型
我国
现代型(计划生育)
(%) 4 3 2
死亡率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1
原始型“高高低” 传统型“高低高” 现代型“低低低”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课件:1.1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31张PPT)

P3 活动
1、200000×2%= 4000人 200000×(1+2%)10=243799 243799×1.7%= 4145 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
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 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2.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
中国、印 度、巴基 斯坦等
人口的过慢或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太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 到合理的开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 个人及社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面 临的压力增大,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过剩,就业困 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 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 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 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 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6.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C A.0.71% B. 3. 7% C.0.885% D.0.95%
年龄 甲 人口数
0—14岁 2000 0.6 % 3500 0.8 %
15—59岁 6500 0.6 % 6000 0.7 %
60岁以上 1500 2.5 % 500 2.2 %
总计 10000
乙
死亡率 人口数 死亡率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到2000年止,各大洲按人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 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大洋洲。
人口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那几个大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

较高 很快 医疗卫生事 趋于缓慢
基斯坦
业进步,死
亡率下降等
经济、科技发达,劳动力不足,社 鼓励生育,
人口增 生产力水平高; 会福利和保障制 推迟退休
长慢, 有良好的社会保 度压力大,青壮 年龄,接
人口老 障制度;人们受 年负担重,国防 纳海外移
龄化 教育水平高 兵员不足等
民和劳工
人口增 经济落后,生活
长过快,质量差,需要劳
0~14岁 人口比 重过大
动力多;社会保 险和福利制度不 完善;受落后生
育观念影响
就业困难,衣食 住行、教育、交 通及环境等各方 面压力大,影响 经济发展和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
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 增长
12
中国死海 人满为患
13
14
中国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 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人口偏高,老龄化严重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
8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基数共同影响
2、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人口数量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特点:人口增长不平衡 (1)欧、北美、大洋洲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2)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增长很快
=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P3活动题:
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2%= 4000人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
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1+2%)^10×1.7%= 4145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策: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1980年之后2016年以前,我 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016年之后,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 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 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 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 1000欧元的津贴。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 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 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 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 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思考:
(1)三种不同的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阅读地理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 (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类对自然
环境开发利
人们获取食 生产力水 物能力低, 平提高,食 抵御疾病和 物供应稳 灾害水平差, 定可靠,死 人口死亡率 亡率下降 高
长过快,质量差,需要劳
0~14岁 人口比 重过大
动力多;社会保 险和福利制度不 完善;受落后生
育观念影响
就业困难,衣食 住行、教育、交 通及环境等各方 面压力大,影响 经济发展和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
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 增长
.
中国死海 人满为患
.
.
中国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 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人口偏高,老龄化严重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
.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完成活动题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
2、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欧洲 现代型 和
北美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出生 率不断降低,70年代中期,欧洲 和北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 足1%,甚至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指某时期内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该 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平均人口数 ×100%
=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P3活动题:
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2%= 4000人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
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1+2%)^10×1.7%= 4145人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婚姻 生育观念、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战争及灾害
保持较 低水平
增长 社会保障制
缓慢
度健全、生 育观念的转
比较稳定,一 些国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逐渐
俄、德、日
变等
减少
政治独立,
水平 增长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开始 中、印、巴
亚非拉
传统型→ 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 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传统型→ 现代型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绝大多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 展计. 划生育工作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
目前我国每年 新增人口仍高 达600万左右, 因为老龄化、 独生子女生存 压力,2016年 以来我国开始 实行全面二孩 政策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低 高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一般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影响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原因)、国家政策(全
面二孩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 念、宗教信仰等。.芬兰人口增长源自式的转变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基数共同影响
2、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人口数量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特点:人口增长不平衡 (1)欧、北美、大洋洲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2)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增长很快
的高低各有怎样的差别?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3)三种模式可能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时期?
%
4
人口出生率
3
2
人口死亡率
1
原始型
0
传统. 型
现代型
时间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农业社会时期
工业化后期
原始社会时期
工业化初期
判断标准:出生率2.5%,死亡率1.5%,自然增长率1%
2、对比十年前后的新增人口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问
题?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口增长数量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高低,还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基数共同影响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生大人足善务产大们的的,死力提获食医亡水高得物疗率平 , 充 服,很完用 范 大 和 能 高 自和 围 , 疾 力 , 然改 不 对 病 不 人 环造 断 灾 防 断 类 境的 扩 害 御 提 对 的
低
利用与适应
性不断增强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较高 很快 医疗卫生事 趋于缓慢
基斯坦
业进步,死
亡率下降等
经济、科技发达,劳动力不足,社 鼓励生育,
人口增 生产力水平高; 会福利和保障制 推迟退休
长慢, 有良好的社会保 度压力大,青壮 年龄,接
人口老 障制度;人们受 年负担重,国防 纳海外移
龄化 教育水平高 兵员不足等
民和劳工
人口增 经济落后,生活
.
1980年之后2016年以前,我 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016年之后,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 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 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 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 1000欧元的津贴。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 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 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 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 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思考:
(1)三种不同的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阅读地理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 (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类对自然
环境开发利
人们获取食 生产力水 物能力低, 平提高,食 抵御疾病和 物供应稳 灾害水平差, 定可靠,死 人口死亡率 亡率下降 高
长过快,质量差,需要劳
0~14岁 人口比 重过大
动力多;社会保 险和福利制度不 完善;受落后生
育观念影响
就业困难,衣食 住行、教育、交 通及环境等各方 面压力大,影响 经济发展和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
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 增长
.
中国死海 人满为患
.
.
中国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 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人口偏高,老龄化严重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
.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完成活动题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
2、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欧洲 现代型 和
北美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出生 率不断降低,70年代中期,欧洲 和北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 足1%,甚至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指某时期内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该 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平均人口数 ×100%
=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P3活动题:
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2%= 4000人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
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1+2%)^10×1.7%= 4145人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婚姻 生育观念、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战争及灾害
保持较 低水平
增长 社会保障制
缓慢
度健全、生 育观念的转
比较稳定,一 些国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逐渐
俄、德、日
变等
减少
政治独立,
水平 增长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开始 中、印、巴
亚非拉
传统型→ 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 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传统型→ 现代型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绝大多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 展计. 划生育工作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
目前我国每年 新增人口仍高 达600万左右, 因为老龄化、 独生子女生存 压力,2016年 以来我国开始 实行全面二孩 政策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低 高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一般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影响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原因)、国家政策(全
面二孩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 念、宗教信仰等。.芬兰人口增长源自式的转变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基数共同影响
2、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人口数量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特点:人口增长不平衡 (1)欧、北美、大洋洲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2)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增长很快
的高低各有怎样的差别?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3)三种模式可能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时期?
%
4
人口出生率
3
2
人口死亡率
1
原始型
0
传统. 型
现代型
时间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农业社会时期
工业化后期
原始社会时期
工业化初期
判断标准:出生率2.5%,死亡率1.5%,自然增长率1%
2、对比十年前后的新增人口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问
题?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口增长数量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高低,还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基数共同影响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生大人足善务产大们的的,死力提获食医亡水高得物疗率平 , 充 服,很完用 范 大 和 能 高 自和 围 , 疾 力 , 然改 不 对 病 不 人 环造 断 灾 防 断 类 境的 扩 害 御 提 对 的
低
利用与适应
性不断增强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较高 很快 医疗卫生事 趋于缓慢
基斯坦
业进步,死
亡率下降等
经济、科技发达,劳动力不足,社 鼓励生育,
人口增 生产力水平高; 会福利和保障制 推迟退休
长慢, 有良好的社会保 度压力大,青壮 年龄,接
人口老 障制度;人们受 年负担重,国防 纳海外移
龄化 教育水平高 兵员不足等
民和劳工
人口增 经济落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