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七章沟通管理
组织行为学中的沟通技巧

组织行为学中的沟通技巧在组织行为学中的沟通技巧沟通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员工满意度等,而沟通不畅则可能导致误解、冲突以及工作失误。
在组织行为学中学习和掌握沟通技巧对于任何一个组织中的个人和团队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组织行为学中的沟通技巧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有效倾听有效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它要求我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要做到有效倾听,我们应该避免打断和偏见,给予对方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此外,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回应对方的信息,如点头表示同意、提问寻求进一步解释等,以显示我们的关注和理解。
二、清晰表达清晰表达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为了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传递和理解,我们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行业术语或复杂的词汇。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以及非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在组织中,书面沟通同样重要,我们应该注意文档的格式和语法的准确性,确保信息的清晰和准确。
三、积极反馈积极反馈是激励员工和改进绩效的重要工具。
通过积极反馈,我们可以强调员工的优点和成就,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
给予积极反馈时,我们应该具体而具体地表达我们的赞赏,避免模糊不清和笼统的表述。
此外,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员工改进自己的表现。
四、灵活应对在组织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性格、背景、文化的人。
为了有效沟通,我们应该学会灵活应对,适应对方的沟通风格和需求。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沟通方式,以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借助适当的沟通媒介,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沟通需求。
五、解决冲突冲突是在组织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在处理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冷静地倾听和理解各方的观点和利益,不偏袒任何一方。
通过开放和诚实的对话,我们可以帮助各方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并促进和谐的工作氛围。
组织行为学中沟通的技巧

组织行为学中沟通的技巧组织行为学中沟通的技巧包括有效倾听、清晰表达、积极反馈、非语言沟通和构建关系等。
以下是对这些技巧的详细说明。
首先,有效倾听是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倾听包括专注、探询和确认。
专注意味着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讲话,并尽量避免干扰。
探询是通过提问来深入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展示出对对方的关注和尊重。
确认则是通过回应、复述和总结来确保对对方的理解准确无误。
清晰表达是另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
清晰表达要求使用简练、明确和具体的语言,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词汇。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尽量使对方容易理解。
此外,非语言沟通如姿态、面部表情和手势也是清晰表达的一部分,需要与语言相一致。
积极反馈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积极反馈是指给予对方肯定和鼓励的回应,使对方感到被重视和被理解。
积极反馈可以通过诸如肯定和赞扬的话语、微笑和握手等肢体语言来表达。
通过积极反馈,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非语言沟通在组织行为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沟通包括身体语言、姿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
研究表明,约有60%至70%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
因此,在沟通中要注意姿态的开放性、面部表情的真诚性和肢体动作的适度。
此外,眼神交流也是非语言沟通中的重要因素,通过注视对方的眼睛可以传递出尊重和关注的信息。
最后,构建关系是沟通的长期目标之一。
构建关系是指通过沟通来建立和增强人际关系。
在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
为了构建关系,需要建立信任、尊重和共同理解。
通过积极倾听、清晰表达、积极反馈和非语言沟通等技巧,可以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提升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中沟通的技巧包括有效倾听、清晰表达、积极反馈、非语言沟通和构建关系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个体在组织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提升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第七章组织行为学(有效沟通ppt课件

2018/11/15
经济与管理系 YINGHONG
沟通的过程及其原理
YUANPEI COLLAGE OF SHAOXING UNIVERSITY
信息
传送者
反馈
接收者
沟通过程中的三种必备行为:说、听、问
听
(接收)
说
(发送)
2018/11/15
问
(反馈)
经济与管理系 YINGHONG
沟通过程中的常见障碍
YUANPEI COLLAGE OF SHAOXING UNIVERSITY ■ ■ ■ ■
主体障碍(如个性、心理认知) 内容障碍(如信息、角色) 媒介障碍(如语言、语义、生活习惯) 环境障碍(如社会习俗、物理环境)
2018/11/15
经济与管理系 YINGHONG
沟通的核心技能
YUANPEI COLLAGE OF SHAOXING UNIVERSITY
父母心态是权威的、教诲的,对待别人就像父母对待孩子 一样,以权威和优越感自居,在行为中常常表现出命令式 的作风和主观武断的态度。 成人心态是理智的、逻辑的,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其行为 表现冷静、谨慎、理智,待人民主、平等。 儿童心态是情感的、感觉的,以情绪化为主要特征。其行 为表现幼稚、依赖、无主见、任性、冲动。 分类:平行型(AA-AA,CC-CC),交叉型(AA-CP,PCPC)
+ 55%的姿态(肢体语言)
2018/11/15
经济与管理系 YINGHONG
非语言沟通的一个例子
YUANPEI COLLAGE OF SHAOXING UNIVERSITY
□ 为什么我今晚不能请你吃晚饭? □ 为什么我今晚不能请你吃晚饭? □ 为什么我今晚不能请你吃晚饭? □ 为什么我今晚不能请你吃晚饭?
组织行为学第7章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2)外部因素的影响 (3)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4)班组的组合 (5)与外界隔离 (6)群体的绩效 (7)群体成员的相似性 (8)群体目标达成的程度 (9)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10)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组织行为学第7章
三.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1)提高群体成员的工作满意度 (2)有助于群体和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有助于群体成员的沟通 (4)正确的凝聚力引导提高群体的生产率P128
组织行为学第7章
非正式群体的几个主要特征: 1.自然发生 2.较强的凝聚力 3.独特的群体规范 4. 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 5. 信息沟通灵敏 6. 强烈的群体意识 7. 效率较高
组织行为学第7章
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1.满足成员多方面的心里需求 2.成员间可以交流感情与思想 3.信息沟通的渠道 4. 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第7章
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 1.容易产生抵制情绪 2.容易滋生自由主义 3.容易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
组织行为学第7章
处理政治群体成员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关系: 1.支持和保护积极性的非正式群体 摄影协会、科研小组、球队 2.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实现组织目标 3.改造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4.关注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
组织行为学第7章
前阶段
第一阶段: 形成
第二阶段: 震荡
第三阶段: 规范
第四阶段: 执行
第五阶段: 解体
组织行为学第7章
三.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1)群体规模; (2)成员的构成: 任务型角色、 关系型角色、 自我中心型角色; (3)群体规范; (4)群体目标; (5)凝聚力; (6)地位 (7)外部环境; (8)群体结构:年龄、专业、知识、职称、智力、性格
组织行为学复习参考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的参考资料第一章(一道简答题)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P2泰勒:科学管理之父,雨果·芒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
(由于太繁琐相关内容请看课本第二页)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12-13实验法,这是研究者有目的的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造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实验者产生某种心理想想或行为,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这是研究者根据实质工作者的经验,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研究方法。
现场研究法,是现有组织的环境范围之内进行的研究,通常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共同完成。
案例比较法,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的详尽分析,并将若干案例比较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测验法,即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一道简答题)一.社会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P23-251.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实质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3.整体性,实质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4.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的亮度、形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恒常性。
二.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是什么?P39-40影响个人的决策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知觉、思维方式、气质与性格、情绪与情感、情景以及周边群体( 家庭、朋友、组织)的影响。
1.知觉,决策方案的制定、选择及实施过程均受到决策者知觉过程的影响。
2.思维方式,思维关窗与决策的整个过程,对决策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且决策本身也是一个思维过程,良好的决策思维是有效决策的前提和关键3.气质与性格,个人的决策行为往往与其气质和性格相联系4.情绪与情感,决策还受到决策者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沟通

2 、什么是沟通
沟通 (沟通) 是指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 的过程又称交往;交流;人际沟通。 沟通有 4 种主要功能: 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传递
3 .正确沟通的原则
了解对方 双向沟通 善于聆听 运用工具 等等
4. 企业沟通的过程沟通源自确定概念 (信息源)编码
应用 (接受者)
九.沟通
沟通是企业中的神经系统, 一旦沟通中止,企业巨人必 将瘫痪。
练习:传话
传话:请你告诉办公室的张主任,明天上午 8 点去上海浦东机场接美国来的马克博士。
请你告诉办公室的张主任,明天 上午 8点去 上海 浦东机场接美国来的马克博士。
结果如何? 为什么?
1 、企业员工沟通的重要性
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 有利于员工协同工作 有利于员工分享信息 有利于员工传递情感
3 打电话
打电话是每一位员工每 天都进行的一种沟通形式。
如何有效地打电话呢?
先列出目的 先镇定一下 围绕目的 注重反馈 简短扼要 礼貌结束
练习:请让我上救生艇
请6位朋友上来 抽签决定角色 准备3分钟 演讲1分钟,说服各位:让其上救生艇 投票决定谁上救生艇 为什么?
他们怎么又发货过来了? 我叫你月底交报告,你怎么不执行? …… 这些沟通问题出在何处?
( 1 )信息的来源-沟通失真的原因
沟通者的理解 过滤 失真 等等
( 2 )编码与译码-沟通失真的原因
缺乏共同经验 语义不同 媒介不同 等等
( 3 )物理因素-沟通失真的原因
2、正式面谈
正式面谈也是企业中广泛运 用的一种正式沟通形式。
如何有效的正式面谈呢?
选择合适的对象、时间、地点; 事先准备好面谈提纲 事先研究面谈对象的资料; 创造宽松和谐的面谈气氛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7章

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思考题1.在群体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答: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管理者自觉加强与非正式群体的联系。
管理者应该深入到员工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了解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个性、能力及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与非正式群体领袖积极沟通,必要时理解、参与和支持非正式群体的有益活动。
(2)运用舆论导向引导。
运用企业的舆论工具、媒体、事件等,对非正式组织的群体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循序渐进地使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意见与企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
此外,为非正式群体成员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如各种舞会、联欢会、恳谈会、旅游、聚餐等,让他们潜移默化地逐步接受企业的观点。
(3)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针对不妨碍组织目标的群体比如说友谊型群体,可以将其纳入到管理中来,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增强组织支持感;针对可能妨碍组织目标的群体比如说利益型群体,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防止其对组织利益的侵害;其次要对非正式群体加以疏导利用,使其行为符合组织规范。
同时管理者要团结并发挥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相一致;针对个别不利于组织目标的群体如破坏型群体,在说服引导无效后应采取措施予以拆散。
2.从众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受哪些因素影响?答:(1)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行为参照。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往往构成了一个最可靠的参照系统,人们根据这个参照系统做出自己的行为表现,这就是从众。
二是对偏离的恐惧。
个体偏离群体、标新立异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压力甚至遭受惩罚。
研究表明,群体总是喜欢和接受与群体一致的成员,厌恶、拒绝甚至制裁偏离群体的成员。
(2)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情景的确定性程度。
当情景越明朗的时候,个体越不容易从众。
当个体对标准答案越肯定时越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服从集体的错误结论。
组织行为学之有效的沟通概述

不发生
最高
最快
(四)组织外部沟通
外部沟通的前提——组织形象 外部沟通方式——公共关系
三、非正式沟通
(一)非正式沟通的特征 1.它的形式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 2.信息传播速度快且易迅速扩散,形式灵活。 3.通常易受到人们的重视。 4.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其内容也不受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引导案例】
鸵鸟策略难以化解企业危机
第一节 沟通概述 第二节 人际沟通 第三节 组织沟通 第四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
传递,而使他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2.沟通的特征: (1)互动性 (2)媒介性 (3)期待性 (4)目的性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一)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的含义 2. 言语沟通的种类 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二)非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的含义 2.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1)象征 (2)说明 (3)调节 (4)情感表露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表情 (2)眼行为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4)服饰 (5)讲话风格
三、有效沟通的对策 (一)提高人际沟通的对策 1.确立诚信宽容的沟通心态 2.善于倾听 3.以恰当的方式沟通 4.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5.因人而异进行沟通
(二)提高组织沟通的对策 1.美国管理协会提出的良好沟通十项建议 2.提高组织与员工之间沟通的有效方法: (1)增强沟通意识 (2)沟通渠道畅通 (3)保证双向交流 (4)表达规范准确 (5)讲究沟通艺术 (6)善于全面倾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7.1.2 沟通的功能
➢ 在群体或组织中, 沟通有四种主要功能: ✓ (1)控制 (control) ✓ (2)激励 (motivation) ✓ (3)情感表达 (emotional expression) ✓ (4)提供信息 (information) ➢ 这四种功能无轻重之分。要使群体运转良
6
✓①信息源(Sender) ✓②信息(Message) ✓③编码(Encoding) ✓④通道(Channel) ✓⑤解码(Decoding) ✓⑥信息接收者(Receiver) ✓⑦反馈(Feedback)
7
• 沟通过程模型:
发送者
信息
编码
媒介
解码
接收者
噪音
反馈
8
7.3 沟通的分类
➢(1)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以分为正 向沟通和非正向沟通
➢(2)按沟通的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 、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3)按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的位置是 否变换,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9
➢(4)按信息沟通的过程是否需要第三者 的加入,可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5)按信息沟通时所凭借的媒介,可分 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6)按信息沟通时发送人与接受人对信 息的需求程度,可分为主动沟通和被动 沟通
✓(a)链式(chain),为严格遵循正式的 命令系统的网络结构。
✓(b)轮式(wheel),是把领导者作为所 有群体沟通的核心的一种网络结构。
✓(c)全通道式(all-channel),是允 许所有的群体成员相互间进行积极的沟 通的一种网络结构。
12
➢三种主要的群体正式沟通网络
(a)链式
(b)轮式
15
7.5 有效沟通
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了解沟 通的原则和沟通中经常出现的障碍 。
16
7.5.1 沟通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
17
7.5.2 有效沟通的障碍
➢(1)个人因素
•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选择 的接受,另一种是沟通技巧的差异。
组织行为学七章沟通管 理
2020/8/21
课件内容
沟通管理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 本章小结 模拟练习
2
本章内容
7.1 沟通的含义及功能 7.2 沟通的过程 7.3 沟通的分类 7.4 沟通网络 7.5 有效沟通
返回3 目录
7.1 沟通的含义及功能
7.1.1 沟通的内涵
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 传递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这个过 程既是意义的传递过程,也是对所传递内容 的理解过程。
➢(2)人际因素
• 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 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 的相似程度。
18
➢(3)结构因素 • 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
组织规模和信息传递距离的空间。
➢(4)技术因素 • 技术因素主要有语言、非语言暗示、媒
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19
7.5.3 有效沟通的实现
(c)全通道式
13
7.4.2 群体非正式沟通网络
➢(1)群体非正式沟通网络的类型 • 戴维斯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认
为小道消息的传播有四种方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形成的要素
• 人们常常认为小道消息来自于搬弄是非 者的好奇心,其实这不是事实。研究表 明,如果情境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但 又模棱两可时,会因此激起人的焦虑情 绪,此时小道消息会作为情境的反映出 现。工作情境中常常包含以上这3个要素 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组织中小道消息十分 盛行。
虽然在沟通中存在许多障碍,但是,只 要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就可以将这些障 碍消除。为了消除沟通中的障碍,一般 有以下准则;
✓(1)总体考虑,确定沟通目标,明确主 题和概念
✓(2)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3)多听,不要轻易下结论
20
✓(4)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 小环境
✓(5)沟通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 眼于将来
10
7.4 沟通网络
沟通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即群体中人与人之间 的信息纵向和横向流动集合而成的 各种结构形式。
当我们在多数人组成的组织中活动 时,组织群体的结构将决定组织群 体中成员传递信息的难易程度。
11
7.4.1 正式的小群体网络
➢3种主要的小群体网络类型:
好, 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员工、激励员工 、提供情绪表达的手段, 并做出决策。你也可 以这样看, 群体或组织中几乎每一次沟通能实 现这四种功能中的一种或几种。
5
7.2 沟通的过程
➢沟通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 )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是 信息的发送者将信息通过选定的渠 道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但无论是 何种沟通,都必须包括以下7个最基 本的要素:
✓(6)尽可能传递有用的信息 ✓(7)应该有必要的反馈跟踪 ✓(8)非管理工作组 ✓(9)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