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写作——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大学汉语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汉语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汉语写作考试题及答案一、写作题目1. 请以“我眼中的中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2. 以“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说明文。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探讨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3.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以“假如我与XX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合理,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二、写作指导1. 在写作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可以采用举例、对比、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有说服力。

2. 说明文的写作重点是对某一现象或事物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结构方式。

3. 记叙文的写作要注重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刻画。

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三、参考答案1. 我眼中的中国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在我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国家。

首先,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其次,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

从古老的书法、绘画到现代的电影、音乐,中国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最后,中国的人民勤劳智慧。

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迅速的国家,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而感到自豪。

2. 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一方面,网络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通过社交软件,人们可以轻松地与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另一方面,网络交往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网络中可能更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此外,网络交往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下降。

《汉语写作》复习题

《汉语写作》复习题

汉语写作期末试卷复习题一、选择题1.以“顿悟”形式出现的思维形式是()A.灵感思维B.直觉思维C.模糊思维D.抽象思维2.主体运动系统的三级内化过程是()A.感知—创意—定位 B.认识—创意—定位C.认识—意旨—定位D.思维—创意—定位3.中国古代最具教育学价值的写作文选类教材,是由南宋谢枋所编的()A.《昭明文选》B.《文章流别集》C.《善文》D.《文章轨范》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属于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的哪种类型?()A.寓情于景B.以境推情C.融情于景D.描写抒情5.“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得出这一结论的作者是()A.林可夫B.都本忱C.刘朏朏D. 别林斯基二、填空题1.所谓“思”与“文”的协调,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的一种________和________。

2.认识机制,也可以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抒情散文包括______抒情文和______抒情文。

4.凡举运用________进行________的行为过程,都可以称之为_____。

5.写作主体的心理层次包括:一是主体的心理________,二是主体的心理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1.相似触动式通感2.文化散文3.审美机制四、分析题分析:情感在写作的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六、写作题目一:快乐,就是这样简单题目二:长在心上的树要求:1.两个题目,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

2.要求写成散文,叙事、写人、抒情均可。

3.不少于800字。

《汉语写作》。

汉语写作考试试卷真题

汉语写作考试试卷真题

汉语写作考试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金D. 一诺千斤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他虽然年轻,经验丰富。

C. 他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他年轻,经验丰富。

3.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B.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C. 他做事总是固执己见,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D. 他做事总是刚愎自用,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她的笑容温暖如春日的阳光。

C. 她的笑容温暖,像春天的阳光。

D. 她的笑容和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__________,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8. 请写出与“海纳百川”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是形容人有远大志向的成语。

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洁白,那么轻盈。

每当我抬头望向天空,总能看见它们悠然自得地飘荡在蓝天之上。

它们像是故乡的守护神,静静地守护着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们。

小时候,我常常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中的云朵,幻想着它们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或是童话中的城堡。

云朵的变化无穷,总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

长大后,我离开了故乡,来到了繁华的都市。

虽然都市的生活节奏快,但我依然怀念故乡的云。

中文写作复习题

中文写作复习题

中文写作复习题中文写作复习题中文写作是我们学习中文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中文写作,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中文写作技巧。

一、叙事写作叙事写作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我们通过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请你回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一个有趣的事情,并用叙事的方式来描述一下。

二、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我们通过论述不同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例如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等,然后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三、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我们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或者现象,例如手机、电视等,然后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这个事物或者现象的特点和功能。

四、应用文写作应用文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我们通过书信、邮件等方式来传达信息或者表达请求。

请你假设你是班级的学生代表,给校长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学校设施改善的建议和期望。

五、诗歌创作诗歌是中文写作中一种富有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它要求我们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创作一首诗歌,表达你对生活、自然或者人生的感悟。

六、小说写作小说是中文写作中一种较为复杂的表达方式,它要求我们通过塑造人物、描绘场景等手法来展示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变化。

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题材,例如爱情、冒险等,然后写一篇小说,展示你的写作才华。

以上是一些中文写作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中文写作。

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中文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汉语写作习题库一名词解释

汉语写作习题库一名词解释

73.新闻是影响人们思想的有力( )。
74.消息按其形式的不同,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样式有( )、 ( )、
75.有些典型报道和介绍经验的通讯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前者以报道( )为主,不以报
道( )为中心。
76.标题中字号最大的为( ),其上面或前面的是( )其下面或后面的是( )
77.标题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 )和组织新闻内容。
23.消息的写作 ( ) A、消息的写作,必须要有导语。 B、消息的写作,必须要有背景材料。 C、消息可以没有导语,没有背景材料,没有结尾。 D、消息的写作必须要有结尾
24.消息的结构 ( ) A、最常见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倒"金子塔式 B、写作遵循的是时间顺序 C、消息写作遵循的是逻辑顺序。 D、见的消息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形式是倒叙法。
18.从写作的全过程来考察,写作开始于( ) A、动笔之后 B、动笔之前 C、构思阶段 D、表述阶段
19.学术论文应具有( ) A、科学性 B、形象性 C、趣味性 D、生动性
20.新闻的性质是 ( ) A、新闻报道是一般社会生活层面上的事实的报道。 B、新闻报道不应该带有任何倾向性。 C、新闻报道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 D、新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具有倾向性。
汉语写作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写作 写作学 文章 写作主体 写作客体 写作受体 写作载体 观察 采访
联想 想象 发散思维 灵感 素材 题材 资料 材料 感受 审美 结构 构思 主 题 思路 线索 层次 段落 过渡 照应 表达 表达方式 叙述六要素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分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白描 细描 归谬法 反证法 说明 修改 消息 通讯 新闻价值 导语 新闻背景 杂文 思想评论 文艺评论 学术 学术论文 摘要 关键词

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和答案

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汉语写作》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散文一般都是以()为视点,采用告白的笔调,有自叙体的色彩。

[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D] 旁白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叙事诗的是:()。

[A] 《乡愁》[B] 《孔雀东南飞》[C] 《王贵与李香香》[D] 《木兰辞》3、被称为最独特的电影语言和电影剧作的特殊技巧是:()。

[A] 结构技巧[B] 蒙太奇[C] 叙述技巧[D] 表达技巧4、()是小说人物生活生存、情节发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A] 背景[B] 环境[C] 结构[D] 事件5、在四种文体中,整体上更讲究技巧性的一种文体是:()。

[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6、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

[A] 准确[B] 鲜明[C] 华丽[D] 精约7、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关于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是:()。

[A] 消息[B] 通讯[C] 特写[D] 报告文学8、与请示互相呼应、密切相关的一种公文形式是:()。

[A] 批复[B] 通知[C] 命令[D] 决定9、以下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A] 命令[B] 剧本[C] 通告[D] 批复10、最自由、最灵活的一种文学形式是:()。

[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汉语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汉语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汉语专业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A. 马B. 人C. 休D. 口答案:C2. “春暖花开”中的“春”字属于:A. 季节B. 方位C. 颜色D. 味道答案:A3. “江山如此多娇”中的“江山”指的是:A. 江河和山川B. 国家C. 风景D. 历史答案:B4. “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表示:A. 抬起头B. 举起头C. 举起手D. 举起脚答案:A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春暖花开B. 江山如此多娇C. 举头望明月D. 一诺千金答案:D6. “天高云淡”中的“淡”字,其本义是:A. 颜色浅B. 味道淡C. 声音轻D. 情感淡漠答案:B7. “风调雨顺”中的“调”字,其本义是:A. 调整B. 调和C. 调动D. 调戏答案:B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B. 马车C. 马队D. 马夫答案:A9. “草长莺飞”中的“莺”是指:A. 鸟B. 昆虫C. 植物D. 动物答案:A10. “对牛弹琴”中的“对牛”指的是:A. 向牛弹琴B. 对牛说话C. 对牛唱歌D. 对牛吹笛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三国演义12. “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答案:绝句13.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议论为主。

答案:散文14. “______”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以唱、做、念、打为主要表演手段。

答案:京剧15.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答案:词16.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为特点。

答案:对联17.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历史事件为主。

答案:史书18.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人物事迹为主。

18汉语写作总复习

18汉语写作总复习
思考: 写作者有一种方法将“社会生活”变为“写作客体”,将 “写作材料”变为“写作题材” ,这种方法是什么?
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一、受体与读者的区别 读者是相对于文章而存在的,其阅读 与反馈带有“滞后性”。(《唐伯虎点秋 香》与李准《大河奔流》) 受体是写作主体活动的接受者,介入 写作行为,与之互动。(如新闻写作、秘 书写作) 写作活动结束,写作的主体不复存在, 受体也自动转变为传统意义上的读者。
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写作载体----以有规律的语言文字来承载写作意图、 内容、信息的表述系统。它由文章体式、表达 方式和语体风格三个因素构成,其独到的选择 是构思成功的基础,十分重要! 一、文体----文章相对独立的体制和规范。(“文章 以体制为先”,指写文章应遵守其体制和规范。 文学体式可借用非文学体式,非文学体式不宜 借用文学体式。否则,文体的混乱。)
2)超越性:超越性是想象能力的最本质特征。它超越现实逻辑(理性)
3)具象性:想象自始至终都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
﹡想象的过程必然是表象激活的过程。 如:“踏花归来马蹄香”,想象针对“马蹄香”,对落花缤纷时节的所有美丽 表象进行激活;﹡想象的过程也是表象的变形过程。 如:对桂林九马画山的变形想象,对天空中云朵的变形想象。 ﹡同是也是对表象的组合过程。如:太阳(自然景观)——出世(人文景 观)。
• 观察,指为了独特取象的写作目的而运用各 种感受器官对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细致深入的 感知的过程。包括感物(细致体验)、观物 取像(写出五觉特征语)、察物(深入求因) 三个层次。
• 调查----由采访对象的周边资料,推断
采访对象的必然状况的采集方式。。
• 其诀窍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由周边见采访目标,见微知著,发 现事物之间人所未觉的必然联系。 • 例:日本记者对大庆油田出油量的 调查。在1966年从中国公开报刊中 获得的有关大庆油田的重要情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写作——在线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在消息写作中,按照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为序进行材料安排的结构方式是( )。

A.倒金字塔结构B.金字塔结构C.自由式结构D.提要式结构2.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事件的叙述方式属于( )。

A.插叙B.补叙C.平叙D.倒叙3.作者为写作进行的访问、调查,搜集素材的一种业务活动叫做( )。

A.暗访B.调查C.采访D.采集4.作者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在写作学上被称为( )。

A.观察B.审美C.想像D.感受5.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迅速及时的简短报道的文体是( )。

A.消息B.通讯C.报告文学D.纪实散文6.在文学创作上,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

A.白描B.工描C.细描D.间接描写7.用特写的手法(即电影近镜头的手法)描写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属于消息中的( )。

A.特写性消息B.经验消息C.动态消息D.评述性消息8.散文一般以( )为视点进行情感的抒怀。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旁白9.用证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叫( )。

A.论证B.演绎C.归纳D.论据10.主题在文章写作中居于( )的地位。

A.眼睛B.线索C.纲目D.灵魂11.夏衍在《包身工》中将瘦骨嶙峋的女工表达成“芦柴棒”,从写作思维角度看,这属于( )。

A.象征联想B.象形联想C.类比联想D.推测联想12.“书中暗表,……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这是叙述手法中的( )。

A.预叙B.回叙C.插叙D.平叙13.理论文体的主要功能是( )。

A.阐明事理B.审美C.传播信息D.实用14.散文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有明显的线索和结构特点,但却隐藏着一条行文主线,这体现了散文( )的文体特征。

A.题材广泛B.具有生命感的自由时空C.情思串联D.文辞优美15.作品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和角度向读者描绘人物、讲述事件、介绍背景等,这指的是叙述的( )。

A.人称B.视角C.节奏D.方法16.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的一种文体是( )A.通讯B.文艺评论C.报告文学D.消息17.站在一定的位置上,从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叫做( )。

A.移位观察B.从不同角度观察C.移步换形观察D.定点观察18.把外物整合到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之中叫做( )。

A.同化B.顺应C.内化D.外化19.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美的品鉴和领会在写作学领域中叫做( )。

A.观察B.审美C.感受D.体会20.1990年4月7日晚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洲一号”通讯卫星成功地运送入太空。

新华社第二天对此作出了报道。

该新闻消息属于( )。

A.动态消息B.经验消息C.综合消息D.述评性消息21.刘勰的“为情造文”强调的是( )。

A.文章的真实性B.文章的意蕴真C.文章的情感真D.文章写作的功利性22.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

”强调的文章写作中( )的重要。

A.段落B.结尾23.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在狭义散文的分类中属于( )。

A.记人散文B.叙事散文C.抒情散文D.议论散文24.竺可桢科学报告《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标题体现的是( )。

A.中心论点B.研究课题C.文章主题D.该文论据25.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消息分为若干类别。

根据( )来分,可以分为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等。

A.消息发生的地域和范围B.报道的内容C.传播工具D.从写作角度26.人们经常把教师的奉献精神比作蜡烛,这属于( )联想。

A.推测联想B.象形联想C.类比联想D.象征联想27.鲁迅的《祝福》中描写了祥林嫂在不同时期的外貌特征,这种观察方法属于( )。

A.比较观察B.定位观察C.移位观察D.从不同角度观察28.一般把简练精约、不尚修饰、不加烘托、重在传神的描写称作( )。

A.白描B.细描C.间接描写D.客观描写29.文章写作中对材料取舍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文章的表达方式B.文章的体裁C.文章的结构D.文章的主题30.“文如其人”的说法强调的是写作的( )特点。

C.个体性D.创造性31.巴金在《怀念萧珊》中,将夫妻之间的深情和萧珊对他的关照熔铸于叙事之中,这种抒情方式是( )。

A.寓情于景B.寓情于事C.寓情于物D.寓情于理32.在写作材料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说明某一社会现象本质特征的事件是( )。

A.典型人物B.典型事件C.典型环境D.典型经验33.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或更多件事情,也就是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并行交叉地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方式叫做( )。

A.平叙B.顺序C.补叙D.插叙34.对文中出现的事物的性质、特征、成因等情况的说明,在说明方法中属于( )。

A.举例说明B.分类说明C.诠释说明D.定义说明35.对感知所获取的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或创造出一种未曾知觉或未曾存在过的新形象的心理能力叫做。

( )。

A.感知能力B.想象能力C.创作能力D.组合能力36.主体受客体影响,改变自己原有的心理结构,以适应外物现有的图式或结构,在写作学领域中称为( )。

A.同化B.内化C.顺应D.外化37.下列散文作品中,不属于记叙性散文的是( )。

A.鲁迅《藤野先生》B.杨朔《白杨礼赞》C.冰心《往事》D.鲁迅《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38.下列不是报告文学特征的是( )。

A.新闻性B.政论性C.理论性D.文学性39.“一只羽毛雪白、红冠竖立、雄赳赳的大公鸡和四只同样漂亮的母鸡,十一月二十三日代表它们的家族——‘北京白鸡’,神气十足地通过畜禽专家们的技术鉴定。

”该新闻导语属于( )。

A.叙述式B.评论式C.引语式D.描写式40.在采访科学家、艺术家前,事先了解采访对象从事专业的起码常识,这属于采访前的( )准备。

A.思想准备B.材料准备C.知识准备D.物质准备41.移动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

A.比较观察B.定位观察C.移位观察D.从不同角度观察42.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

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强调的是写作中( )的重要性。

A.实践B.搜集材料C.创新D.综合43.杨朔的散文《茶花赋》和《荔枝蜜》属于( )散文。

A.记人散文B.抒情性散文C.议论性散文D.记事散文44.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或新闻人物的报道,称作( )消息。

A.经验消息B.动态消息C.综合消息D.述评消息45.在表达方式中,最适于表达作者冷静、客观态度的是( )。

A.叙述B.描写C.抒情D.说明46.陆机《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怀柔条于芬春。

”,从这句话可以看到感受具备( )。

A.客观性B.形象性C.情感性D.丰富性47.按照思维的方式和形成过程来划分,对经典影视剧的改编属于( )想像。

A.再造性想像B.创造性想像C.幻想D.联想48.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这句话强调的是写作的( )规律。

A.物-意-文双重转化律B.多元因素交融化一律C.知行结合通变创新律D.提炼升华深化调整律49.写作者对采集到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和创造,形成文章的主题的过程属于写作过程的( )阶段。

A.采集B.构思C.表达D.修改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运思的特点的是( )。

A.求善性B.求异性C.深广性D.求同性二、多选题51.下列描述中,符合散文写作特点的有( )。

A.写真纪实B.取材广泛、自由C.诗意浓郁D.语言优美52.感受是写作思维活动的前提,“心有所动”(感受),才会对所动的客观事物进行定向思维。

总体上讲,感受对于写作活动具有如下作用( )。

A.激活写作思维B.决定文章质量C.引发写作动机D.产生写作情感53.展开合理想象的条件有( )。

A.以现实生活为基础B.以理性为指导C.以激情为动力D.用语言表现和调节54.散文意境与诗歌的意境存在以下不同点。

( )A.散文的意境往往比较复杂,所展现的意境画面也往往比较多。

B.散文意境所构成的因素除诗情(情)、画意(景)外,往往偏重于哲理(理),以理统摄情与景,达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C.散文创造意境的方法与手段更为自由灵活。

D.散文意境比诗歌的意境更玄妙。

55.感受具有如下特点( )。

A.主观性B.形象性C.情感性D.客观性56.好的观察要达到以下哪些要求( )。

A.准确B.全面C.创造性D.精细57.知行结合通变创新律中“通变”是( )的辩证统一。

A.继承B.借鉴C.革新D.创造58.感受的基本要求有:( )。

A.感受要独特B.感受要细腻C.感受要深刻D.感受要完整59.写作的主要特点有:( )。

A.个体性B.综合性C.实践性D.创新性60.审美能力是审美者能顺利地进行审美活动,鉴赏和创造美的事物的本领,它主要包括( )。

A.审美感受能力B.鉴赏能力C.想象能力D.创造能力61.学术论文在选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A.有实际应用价值选题B.有新意、有特色的选题C.有科学理论价值的选题D.有创新性的选题62.常见的过渡形式有( )。

A.过渡段B.关联词语C.文言词D.过渡句63.提炼主题的原则有( )。

A.把握材料的时代特征B.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C.选取新的切入角度D.反复锤炼开掘深化64.构思过程一般涉及到( )。

A.主题的提炼B.材料的选择C.结构的布局D.文体的选择65.在新闻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是( )。

A.何事B.何人C.何地D.何时66.下列对报告文学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新闻性B.学术性C.文学性D.政论性67.下列关于写作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B.写作是具有写作能力的人制作文章的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C.写作是人们运用书面的语言文字制作文字产品,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D.写作属于个人性的行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必受太多外在因素的拘泥。

68.锤炼语言的基本要求是( )。

A.准确B.简明C.朴实D.华美69.下列对于学术论文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术性B.理论性C.科学性D.创新性三、判断题70.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消息)不可或缺的事实材料。

(正确)71.迅速及时是消息的生命,也是所有新闻体裁的生命。

(错误)72.以综合反映全局情况为内容的消息被称为特写性消息。

(错误)73.思想与语言的相互作用,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之中。

人们把思想称为“内语言”,把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称为“外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