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与防护习题
辐射防护考前练习题含答案

辐射防护考前练习题含答案1、人体安全检查用X射线装置辐射防护要求,《微剂量透射式X射线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中,单次检查吸收剂量应()。
A、≤3μGyB、≤4μGyC、≤5μGyD、≤6μGy答案:B2、X射线衍射仪在额定功率时,在打开射线束出口时,距离防护罩外表面()的任何位置,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均不应超过25μGy·h-1。
A、2cmB、5cmC、10cmD、50cm答案:B3、()作为辐射安全事故第一负责人。
A、市级生态环境部门B、省级生态环境部门C、核技术利用单位D、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答案:C4、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主要包括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行政管理规定等两部分,以()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国务院令B、部长令C、国务委员D、主席令答案:B5、CT机房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为:有用线束方向和非有用线束方向分别不小于()mm铅当量。
A、1.02.0B、2.01.0C、1.01.0D、2.52.5答案:D6、柜式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工作时,不允许身体的()部位通过通道口和窗口进入射线束内。
A、四肢B、躯干C、头颈D、任何答案:D7、核技术使用单位在申请许可证前需要编制什么文件?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答案:A8、反应堆主要发生裂变反应,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原子核,释放200MeV能量,释放()个中子。
A、1-2个B、2-3个C、3-4个D、4-5个答案:B9、内警戒区初始半径建议值:在建筑物外从潜在危险源大量散落,内部警戒区初始半径为()A、散落区域外再增加100mB、300mC、散落区域如果发生周围再增加30mD、400m或更大答案:A10、确定性效应,针对那些情形A、针对小剂量慢性照射。
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B、针对大剂量急性照射,一般指事故照射C、针对中等剂量急性照射D、没有关系答案:B11、辐射防护最优化是指()。
医学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

放射物理与防护习题与答案第一章核物理基础(物质的结构、核转变)第一节学习目标及学习指导一、学习目标(一)掌握内容1.放射性核素衰变的类型。
2.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二)熟悉内容熟悉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
(三)了解内容衰变平衡。
二、学习指导1.从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入手展开对原子结构的介绍,通过玻尔的原子模型引入玻尔假设、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得出轨道半径、能量与量子数n的关系。
核外电子结构、原子能级、原子核外壳层电子的结合能,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的结合能。
2.核素有两大类,即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又分为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发生衰变过程中遵守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和核子数守恒定律。
3.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用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来衡量。
有些放射性核素可以发生递次衰变。
第二节习题集一、A1型题:每道试题由1个以叙述式单句出现的题干和4~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构成,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由原子组成B.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C.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2个D.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出现的几率称为“电子云”E.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0个2.关于原子核外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均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B.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D.K层电子轨道半径最小E.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3.关于原子能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连续的B.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C.结合力与原子序数有关D.移走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为结合能E.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叫基态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能级是指电子与核结合成原子时,能量的减少值B.结合能表示将电子从原子中移走所需的最小能量C.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D.原子中结合能最大的电子,能级最低E.原子能级和结合能数值相等5.轨道半径最小的壳层是A.K层B.L层C.M层D.N层E.O层6.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壳层是A.K层B.L层C.M层D.N层E.O层7.电子伏特(eV)与焦耳(J)的关系是A.1eV=1.6×10-19JB.1J=1.6×10-19eVC.1eV=1JD.1eV=1.6×1019JE.以上都不对8.原子能级与结合能的关系是A.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B.二者绝对值相等C.二者符号相反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9.描述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所处的状态的量子数有A.主量子数nB.角量子数LC.磁量子数m LD.自旋量子数m sE.以上都可以10.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足够的能量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为自由电子的过程称为A.基态B.激发C.跃迁D.特征光子E.电离11.可以用来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是A.衰变常数C.平均寿命D.放射性活度E.以上都是12.一放射性核素经过3个半衰期的时间后放射性核素数为原来的A.1/2B.1/3C.1/4D.1/8E.1/1613.放射系母体为A,子体为B,其核素数目分别为N A(t)、N B(t),放射性活度为A A(t)、A B(t),达到放射平衡后A.N A(t)=N B(t)B.A A(t)=A B(t)C.N A(t)、N B(t)不随时间变化D.N A(t)、N B(t)的比例不随时间变化E.以上都不对14.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A.居里B.秒-1C.戈瑞D.伦琴15.下列公式中错误的是A .Te=T+T bB .λτ1= C .T t N N )21(0= D .λ2ln =T E .t e A A λ-=01 6.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说法错误的是A .放射性核素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B .人工核素主要由反应堆和加速器制备C .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遵守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和核子数守恒定律D .放射性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本身的特性E .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射线种类都是单一的17.原子核数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是A .平均寿命B .衰变常数C .放射性活度D .半价层E .半衰期18.贝可勒尔(Bq)与居里(Ci)的关系是A .1Bq=1CiB.1Bq=3.7×1010CiC.1Bq=3.7×109CiD.1 Ci===3.7×109BqE.1Ci===3.7×1010Bq19.在电子俘获过程中,可能出现外层电子填补内层电子空位,而产生A.特征X线B.俄歇电子C.轫致X线D.γ光子E.A+B二、A2型题:试题由1个简要叙述作为题干和4~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构成,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

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为A A (t)、A B (t),达到放射平衡后 A .N A (t)=N B (t) B .A A (t)=A B (t)C .N A (t)、N B (t)不随时间变化D .N A (t)、N B (t)的比例不随时间变化E .以上都不对14.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居里 B .秒-1 C .戈瑞 D .伦琴 E .贝可勒尔15.下列公式中错误的是 A .Te=T+T b B .λτ1= C .T t N N )21(0= D .λ2ln =T E .t e A A λ-=0 1 6.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射性核素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B .人工核素主要由反应堆和加速器制备 C .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遵守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和核子数守恒定律 D .放射性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本身的特性 E .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射线种类都是单一的17.原子核数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A .平均寿命 B .衰变常数C .放射性活度D .半价层E .半衰期18.贝可勒尔(Bq)与居里(Ci)的关系是 A .1Bq=1Ci B .1Bq=3.7×1010CiC .1Bq=3.7×109CiD .1 Ci===3.7×109BqE .1Ci===3.7×1010Bq19.在电子俘获过程中,可能出现外层电子填补内层电子空位,而产生 A .特征X 线 B .俄歇电子 C .轫致X 线 D .γ光子 E .A+B1.氢原子光谱的谱线系可用一个通式表达为 A .⎪⎭⎫ ⎝⎛+=2211n KR H ν B .⎪⎭⎫ ⎝⎛-=2211K n R H ν C .⎪⎭⎫ ⎝⎛-=221n K R H ν D .⎪⎭⎫ ⎝⎛-=221n K R H ν E .⎪⎭⎫ ⎝⎛-=2211n KR H ν 2.在原子中,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称为结合力,距核愈近的电子结合力愈大,移动该电子所需要的能量愈大。
辐射防护习题答案解析

11.一个动能E=10Mev 的正电子进入体积V ,通过碰撞损失掉1Mev 的能量之后发生湮没,产生能量相等的两个光子,其中的一个逸出体积V ,另一个在V 内产生动能相等的正负电子对。
正负电子在V 内通过碰撞各自消耗掉其一半动能后负电子逸出V ,正电子发生飞行中湮没,湮没光子从V 逸出。
求上述过程的转移动能tr ε、碰撞转移能τεtr 和授与能ε。
第一章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者联系:带电粒子平衡:不带电粒子在某一体积元的物质中,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平均能量,等于该体积元物质所吸收的平均能量。
发生在物质层的厚度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其中的最大射程深度处。
D=K (1-g )g 是次级电子在慢化过程中,能量损失于轫致辐射的能量份额。
对低能X 或γ射线,可忽略轫致辐射能量损失,此时D =K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空气中照射量(X )和同一点处空气吸收剂量(Da)的关系为:X eW D a a = 吸收剂量与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ρμ/en 成正比,即)/()/(a en m en a m u u D D ρρ=故空气中同一点处物质的吸收剂量Dm 为:X f X X e W D m aen m en a a en m en m ⋅=⋅=⋅⋅=)/()/(85.33)/()/(ρμρμρμρμ 三者区别见P18页表1.4。
辐射量 吸收剂量 D 比释动能K 照射量X适用 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 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 、 仅适用于于X 或γ射 范围 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 γ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 线,并仅限于空气 介质剂量学 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 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 表征X 或γ射线 含意 体积V 沉积的能量;这些 体积V 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 在所关心的空 能量可来自V 内或V 外 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 气体积V 内以何种方式损失的 交给次级电子 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4、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 长为0.1m 。
辐射防护-习题答案

11.一个动能E=10Mev 的正电子进入体积V ,通过碰撞损失掉1Mev 的能量之后发生湮没,产生能量相等的两个光子,其中的一个逸出体积V ,另一个在V 内产生动能相等的正负电子对。
正负电子在V 内通过碰撞各自消耗掉其一半动能后负电子逸出V ,正电子发生飞行中湮没,湮没光子从V 逸出。
求上述过程的转移动能tr ε、碰撞转移能τεtr 和授与能ε。
第一章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者联系:带电粒子平衡:不带电粒子在某一体积元的物质中,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平均能量,等于该体积元物质所吸收的平均能量。
发生在物质层的厚度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其中的最大射程深度处。
D=K (1-g )g 是次级电子在慢化过程中,能量损失于轫致辐射的能量份额。
对低能X 或γ射线,可忽略轫致辐射能量损失,此时D =K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空气中照射量(X )和同一点处空气吸收剂量(Da)的关系为:X e W D a a =吸收剂量与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ρμ/en 成正比,即)/()/(a en m en a m u u D D ρρ= 故空气中同一点处物质的吸收剂量Dm 为:三者区别见P18页表1.4。
辐射量 吸收剂量 D 比释动能K 照射量X适用 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 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 、 仅适用于于X 或γ射范围 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 γ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 线,并仅限于空气介质剂量学 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 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 表征X 或γ射线含意 体积V 沉积的能量;这些 体积V 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 在所关心的空能量可来自V 内或V 外 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 气体积V内以何种方式损失的 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4、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长为0.1m。
在γ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的电离电荷。
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5、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的照射量为6.45×10-3C.kg-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
辐射防护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辐射防护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对于操作模拟定位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而言,主要的源项有()和漏射线。
A、直射线B、散射线C、初级射线D、有用射线正确答案:B2、放射性是指()A、原子分裂了B、不稳定核素发生衰变,同时发射出特有的射线C、原子电离了D、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正确答案:B3、放射源的国内流通可控性强,由()管理。
A、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B、市级生态环境部门C、县级生态环境部门D、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正确答案:D4、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延续的,应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并提供材料,其中不包括()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C、监测报告D、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正确答案:A5、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周期,说法正确的是()A、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B、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C、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D、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正确答案:C6、以下属于I类放射装置的是?A、工业伽马辐照装置B、工业移动X射线探伤机C、后装治疗机D、医用回旋加速器E、CT正确答案:A7、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DSA)的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
A、3,2B、1,1C、2,1D、2,2正确答案:D8、一般而言,以下哪种材料中放射水平最低?()。
A、铀矿石B、花岗岩C、石煤渣D、木头正确答案:D9、218PO.214BI.214Po是()发射体,内照射危害大。
A、α粒子B、β粒子C、γ粒子D、X射线正确答案:A10、用于几何放大乳腺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交皮具小于()的装置,A、30cmB、20cmC、15cmD、25cm正确答案:B11、用于几何放大乳腺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的装置。
A、30cmB、20cmC、15cmD、25cm正确答案:B12、放射性活度是指()。
A、核素的寿命长短B、核素的化学性质是否活跃C、稳定核素是否发生衰变的概率D、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正确答案:D13、()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练习题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练习题1.单选()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
A:比释动能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D:照射量正确答案是A2.单选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射线,其中是带电粒子的是()()A:X射线B:β粒子C:中子D:y射线正确答案是B3.单选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A:康普顿效应B:电子对效应C:光电效应D.吸收正确答案是:C4.单选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XXX(Bq)B:居里(Ci)C:当量剂量(Sev)D:半衰期(T/z)正确谜底是A5..单项选择()第一个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发现了铺。
A:XXXB:XXXC:XXXD:XXX正确谜底是D6.单选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是B,7.单选发现了X射线。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是C8.单选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
A:国际原子能机构B:XXXC:WHO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谜底D9.单项选择《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照放射要求》(GBZ165-2012)划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外表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Sv/h。
A:0.5B:2.5C:3D:1.5正确谜底是B10.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ICRP第60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A: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B: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C: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减少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D:防止发生遗传效应答案A11.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2002)规定:公众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除特殊1情况外)。
放射物理历年习题

17、只有当入射光子能量大于多少时才可能在原子核库仑场中发生电子对效应:
A.0.511MeV
B.1.022Mev
C.1.533MeV
D.2.044MeV
E.2.555MeV
63.体外辐射防护的三要素为( )
C.湮灭辐射 [0.3833] Biblioteka D.光电效应 [0.4167]
E.特征X射线辐射 [0.0167]
题干:
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其中:hn 是入射光子能量,hn’是散射光子能量,Ee是轨道电子动能,Bi是电子束缚能,m0是电子静止质量)C
选项:A.hn=Ee+hn’ [0.0741]
A. 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
B. 相互作用可以是库仑是核力相相互作用也可以互作用
C. 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子核不激发不辐射光子
D. 带电粒子能量低时弹性散射截面大
E. 碰撞后绝大部分能量由原子核获得
F. 碰撞后绝大部分能量由散射粒子带走
89.能量注量描述的是:
A、 辐射能量的损失
B.hn=Ee+hn’+m0c2 [0.0741]
C.hn=Ee+Bi [0.5926]
D.hn=Ee+m0c2+Bi [0.1728]
E.hn=Ee+m0c2+Bi+hn’ [0.0741]
题干: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哪一种相互作用X射线仅损失部分能量:
B.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退激时放出电子
C.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的衰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物理与防护》习题第三章X线的产生1、X线是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
2、X线的本质是电磁辐射(电磁波),频率高、能量大、具有波粒二象性,X线在传播时突出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作用时突出表现为粒子性。
3、X线的基本特性有不带电、穿透能力、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热作用、感光作用、生物效应;X线透视时主要运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荧光作用特性;X线摄影时主要运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感光作用特性;X线治疗时主要运用X 线的穿透能力、电离作用和生物效应特性。
4、X线的穿透本领的强弱取决于X 线能量、物质密度和原子序数等因素;X线的能量大小由频率决定。
5、电离作用分直接电离和间接电离,X线的电离作用属于直接电离。
6、X线的产生条件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高压、高真空)、阳极靶面。
7、医用X线机分为诊断机和治疗机两大类;X线机由X线发生装置和辅助装置组成;X线发生装置包括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装置三部分;8、X线管由阴极、阳极和管壳等部件组成;X线管的焦点分单焦点和双焦点(大小焦点);通常习惯按阳极是否转动将X线管分为固定阳极和旋转阳极。
9、管电流:阴极灯丝加热至一定温度时,释放出电子,在管电压的作用下,加速飞向阳极,形成管电流;管电流的单位毫安(mA)。
10、阳极的作用是接受高速电子的撞击产生X线,阳极产生X线的效率极低(<1%),大部分电能转变为热能。
11、X线管的玻璃管壳的作用是保持高真空条件、支撑作用。
12、X线是在高速电子与物质作用损失能量过程中产生中,在此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包括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高速电子与原子外层电子作用属碰撞损失,能量转换成为热能,与内层电子或原子核作用属辐射损失,能量转换成为X线能。
13、根据X线光谱可分为连续X线和特征X线;与原子核作用产生的是连续X线,与内层电子作用产生的是特征X线。
14、连续X线的最短波长由管电压(峰值)决定,影响连续X线的因素有管电压(kV)、管电流(mA)和原子序数(Z)。
15、产生特征X线的条件是高速电子的能量大于电子的结合能,影响特征X线的因素有原子序数(Z)、管电压(kV)和管电流(mA)。
16、X线的量是指X光子的数目,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mA·s)来反映。
17、X线的质是指X光子的能量(硬度),直接决定X线的穿透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管电压(kV)来衡量。
18、影响X线量的因数有管电压(kV)、管电流(mA)和原子序数(Z);影响X线质的因数有管电压(kV)、整流方式和过滤情况,但特征X线的质只与原子结构(原子序数)有关。
19、X线的产生效率是指X线机将电能转换成X线能的比值,一般X线机产生X线的效率极低(1%),与管电压(kV)和原子序数(Z)成正比,并且X线的利用率低(10%)。
20、阳极效应:厚靶阳极产生的X线强度分布上的特点是靠近阳极侧X 线衰减大,强度小;解决办法有组织密度大、厚度大的物质体靠近阴极侧摄影、使用中心线附近较均匀的X线。
第四章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X线通过物质时,小部分直接透过,大部分被吸收和散射,最终造成生物损伤。
2、光电效应是X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的作用过程,其实质是物质吸收X线使其产生电离的过程。
3、光电效应过程:X光子与原子一个内层电子相互作用,能量被全部吸收,电子摆脱原子束缚自由运动成为光电子,原子变为正离子,原子处于激发态,外层电子跃入填充,同时放出特征X线,若此X线又击出外层电子,成为俄歇电子。
4、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和边界限吸收有关。
5、光电效应对于诊断放射学而言,有利方面有不产生散射线、增加影像对比度;有害方面有增大人体吸收剂量,为此可采用高千伏摄影技术达到降低剂量的目的。
6、康普顿效应又称康普顿散射,其产生过程为:入射光子与原子中的一个内层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它,使其脱离原子射出,成为反冲电子,同时,入射光子能量降低,偏离方向后射出,成为散射光子。
7、康普顿效应的条件是hv>>W;其发生几率受原子序数和光子能量的影响。
当入射光子的能量等于或稍大于电子的结合能时,光电效应最可能发生;当入射光子的能量远大于电子的结合能时,光电效应降低,康普顿效应增加。
8、康普顿效应的有害面为降低影像质量、增大防护难度。
9、电子对效应:入射光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光子消失,转化为一对正负电子,体现了能质转换过程;湮灭辐射:正电子在停止的瞬间与自由电子结合,产生两个光子,体现了质能转换过程。
10、电子对效应的条件是hv>1.02MeV,所以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不可能发生,其发生几率受光子能量、原子序数和单位体积原子数的影响。
11、相干散射又称折射,是入射光子与原子内层电子相互作用,原子激发,随即又跃迁产生折射X线,其能量相同,但传播方向改变,整个过程不产生电离作用。
12、光核作用是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会产生质子中子、γ线和放射性核素,条件是hv>阈值,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不可能发生。
13、在20~100keV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只有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是重要的,低能X线高原子序数时,光电效应占优势,高能时康普顿效应占优势,相干散射所占比例小,电子对效应不可能发生。
第五章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1、X线的衰减包括距离衰减和物质衰减,距离衰减也称为扩散衰减,其规律满足平方反比法则,物质衰减主要是指X线通过物质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等作用,是X线检查、放射治疗和屏蔽防护的理论根据。
2、单能X线是指由单一能量的光子组成的X线,窄束X线是指不含散射线的单能X线,由X线通过铅准直器产生,窄束X线呈指数衰减规律,并且只有光子数量减小,而无光子能量的变化;宽束X 线与窄束X线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散射线。
3、连续X线是指光子能量由0到最大值连续变化的X线,其衰减的特点是量减少、质提高、低能X线衰减多高能X线衰减少。
4、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有射线性质(能量)、原子序数、物质密度和物质每克电子数。
5、对于低原子序数物质,入射X线能量越强衰减越少,但对于高原子序数物质,由于边界限吸收现象的影响,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锡比铅的屏蔽防护性能好。
6、X线的滤过包括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滤过量通常用铝当量(mm Al)来表示;为了得到软组织和表层放射治疗用的软X线,专门设计了铍窗口。
7、低能X线的滤过通常选用铝,高能X线的滤过通常选用铜;复合滤过板材料组合上的特点是,从面向X线管开始原子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8、高千伏高滤过条件时,能减少受检者剂量,但照片对比度会降低,同时,需延长照射时间。
9、X线影像是人体不同组织不同X 线衰减的结果,若全部光子都透过,胶片呈黑色,若没有光子全被被吸收,胶片呈白色。
10、人体组织中吸收X线最多的是门牙,吸收X线最少的是充满气体的肺;X线衰减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骨骼、肌肉、脂肪、空气。
11、透视时,影像为正像,即组织密度大的呈黑色,组织密度小的呈白色;摄影时影像为反像,即组织密度大的呈白色,组织密度小的呈黑色;造影检查时,造影剂分阳性和阴性两类,阳性是指原子序数高、密度大的造影剂,阴性是指原子序数低、密度小的造影剂。
12、CR是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的简称,其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是影像板(IP板);DR是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简称,其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是平板探测器(FPD),它能将X线影像直接转化为数字图像;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简称,使用的是数字减影技术;IVR 介入放射的简称,相比普通外科而言,有微创或无创的优点;X-CT/CT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的简称,形成的影像是人体体层数字图像。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1、照射量表征的是X射的对空气电离的能力,只适用于X线或γ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单位是伦琴/C·kg-1。
2、比释动能表征的是X射传递给次级粒子的初始动能,适用于非带电粒子辐射在任何介质中的辐射场,单位是戈瑞/J·kg-1。
3、吸收剂量表征的是X射的用于电离或激发的能量,适用于任何辐射在任何介质中的辐射场,单位是戈瑞/J·kg-1。
4、当量剂量表征的是不同类型射线对组织或器官形成的辐射危害,单位是希沃特(Sv)。
5、有效剂量表征的是不同类型射线对不同组织或器官造成的总的随机性辐射损伤,单位是希沃特(Sv);生物效应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后者包括辐射致遗传性疾患和辐射致癌,用危险度来评价,辐射致癌的危险度用死亡率来表示,辐射致遗传损害的危险度用严重遗传疾患发生率来表示。
第九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1、人类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其中人类受到的最主要的辐射是天然本底照射。
2、辐射生物效应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其中随机性效应无阈剂量,确定性效应有阈剂量,永久不育属于确定性效应,下一代畸形属于随机性效应。
3、随机性效应分为发生在体细胞内的致癌效应和发生在生殖细胞内的遗传效应。
4、皮肤效应主要由低能软X线造成的,为此可使用高千伏或厚滤过,皮肤癌的死亡率低。
5、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有电离辐射因素、受照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第十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1、与放射防护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我国现行的放射防护标准是《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2、屏蔽防护的基本原则有正当性、剂量限制和最优化。
3、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是20mSv,16至18岁接受就业培训人员的平均年有效剂量是6mSv,公众的年有效剂量是1mSv,16岁以下不允许接受职业照射。
第十一章放射线的屏蔽防护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2、若从防护效果考虑,首选铅材料;若从经济成本考虑,移动式防护屏蔽首选铁材料,建筑防护屏蔽首选砖和混凝土材料。
3、屏蔽防护性能通常用铅当量mmPb表示,6mm铁的铅当量为1mmPb;24cm实心砖的铅当量为2mmPb。
第十二章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1、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原则正当性和最优化。
2、X线机机房的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底层,200mA单管头X线机房面积应不小于24m2,双管头应不小于36m2,摄影机房主防护墙的防护厚度为2mmPb,次防护墙的防护厚度为1mmPb,透视机房各侧墙的防护厚度为1mmPb。
3、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的前提下,一般应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4、在摄影中应对受检者非受检部位进行屏蔽防护,特别是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
5、孕妇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必要时尽量选择摄影,儿童摄影时不使用滤线栅。
第十三章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管理1、医疗机构要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必须向所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再到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办理诊疗科目登记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