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原理》练习题汇总

《飞行原理》练习题汇总
《飞行原理》练习题汇总

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单选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B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B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B

4.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D

5.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A

6.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

D

7.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B

简答

1. 请解释下列术语:(1)相对厚度(厚弦比)(2)相对弯度(中弧曲度)(3)展弦比(4)后掠角(1)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2)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3)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4)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2. 请叙述国际标准大气规定。

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简称ISA,就是人为地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压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和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国际标准大气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它是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特性的平均值为依据,加以适当修订而建立的。

3. 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如何换算?

确定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的温度偏差,即ISA偏差,ISA偏差是指确定地点的实际温度与该处ISA标准温度的差值,常用于飞行活动中确定飞机性能的基本已知条件。

飞机的低速动力学

单选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B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不一定

B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A

4.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

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

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

D:平行于地平线

C

5.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D:平行于地平线

A

6. 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

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D: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C

7. 飞机的升力

A:垂直于飞机纵轴

B:垂直于相对气流

C:垂直于机翼翼弦

D:垂直于重力

B

8.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产生。

A:增大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B:减小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C:减小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D:增大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C

9.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升力增加为原来的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D

10. 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减小时,飞机迎角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A

11. 飞机的压力中心是

A:附加升力着力点

B:压力最低的点

C:压力最高的点

D:升力的着力点

D 12. 飞机迎角增大,压力中心的位置会

A:前移

B:后移

C:保持不变

D:先前移再后移

D

13. 翼型升力系数的意义主要表示

A:相对气流方向对升力的影响

B:迎角和翼型等因素对升力的综合影响

C:机翼面积对升力的影响

D:速度对升力的影响

B

14. 飞机的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A:机翼面积

B:展弦比

C:弯度

D:翼弦

B

15. 巡航飞行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

A:废阻力

B:干扰阻力

C:诱导阻力

D:激波阻力

A

16. 机翼的气流分离是从机翼开始。

A:后缘

B:中部

C:前缘

D:下部

B

17. 下列那种平面形状的机翼的诱导阻力最小

A:矩形

B:梯形

C:后掠翼

D:椭圆形

D

18. 摩擦阻力是由于产生的

A:空气的粘性和飞机表面不绝对光滑

B:飞行速度太快而使空气压缩

C:附面层气流分离

D:翼型前后压力差产生

A

19. 低速飞行性能最好的机翼是

A:梯形翼

B:三角翼

C:后掠翼

D:平直机翼

A

20. 飞机迎角小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飞机迎角大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

数。

A:减小、增大

B:增大、减小

C:增大、增大

D:减小、减小

B

21. 临界迎角是

A:最大上升率对应的迎角

B: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C:最大上升角对应的迎角

D: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

B

22. 飞机离地面高度时,地面效应的影响开始体现出来。

A:低于两个翼展

B:低于一个翼展

C:低于半个翼展

D:低于三个翼展

B

23. 有利迎角是

A:最大气动效率对应的迎角

B: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C:最小阻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D: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

D

24. 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

A:减小

B:先减小后增加

C:不变

D:增大

D 25. 放下襟翼,飞机的阻力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B

26. 增升效率最好的襟翼是

A:富勒襟翼

B:开缝襟翼

C:简单襟翼

D:分裂襟翼

A

27. 简单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面积

B:增大机翼临界迎角

C:增大机翼弯度

D:延缓上表面气流分离

C

28. 开缝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弯度

B:增大机翼面积

C:增大机翼弯度和增大上翼面气流速度

D:延缓气流分离

C

29. 前缘缝翼用来

A:增大着陆飞行时阻力

B:增大巡航飞行时的升阻比

C:增大巡航飞行时的升力

D:延迟大迎角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增大临界迎角 D

简答

1. 解释迎角的含义

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称为迎角。

2. 说明流线、流管、流线谱的特点。

流线的特点:该曲线上每一点的流体微团速度与曲线在该点的切线重合。流线每点上的流体微团只有一个运动方向。流线不可能相交,不可能分叉。流管的特点:流管表面是由流线所围成,因此流体不能穿出或穿入流管表面。这样,流管好像刚体管壁一样把流体运动局限在流管之内或流管之外。流线谱的特点:流线谱的形状与流动速度无关。物体形状不同,空气流过物体的流线谱不同。物体与相对气流的相对位置(迎角)不同,空气流过物体的流线谱不同。气流受阻,流管扩张变粗,气流流过物体外凸处或受挤压,流管收缩变细。气流流过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部都要形成涡流区。

3. 利用连续性定理说明流管截面积变化与气流速度变化的关系。

当流体流过流管时,在同一时间流过流管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始终相等。因此,当流管横截面积减小时,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当流管横截面积增大时,流管扩张,流速增大。

4. 说明伯努利方程中各项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利用伯努利定理说明气流速度变化与气流压强变化的关系。

动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动能。这是一种附加的压力,是空气在流动中受阻,流速降低时产生的压力。静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压力能。在静止的空气中,静压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总压(全压),它是

动压和静压之和。总压可以理解为,气流速度减小到零之点的静压。气流速度增加,动压增加,为了保持总压不变,气流压强即静压必需减小。

5. 解释下列术语(1)升力系数(2)压力中心

(1)升力系数与机翼形状、机翼压力分布有关,它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迎角等对飞机升力的影响。(2)机翼升力的着力点,称为压力中心。

6.机翼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利用翼型的压力分布图说明翼型各部分对升力的贡献。

在机翼上表面的压强低于大气压,对机翼产生吸力;在机翼下表面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对机翼产生压力。由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了垂直于(远前方)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是靠机翼上表面吸力的作用,尤其是上表面的前段,而不是主要靠下表面正压的作用。

7. 写出飞机的升力公式,并说明公式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飞机的升力系数,飞机的飞行动压,机翼的面积。

8. 解释下列术语(1)阻力系数(2)分离点

(1)阻力系数与机翼形状、机翼压力分布有关,它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迎角等对飞机阻力的影响。(2)附面层内的气流发生倒流,开始脱离物体表面的点称为分离点。

9. 附面层是如何形成的?附面层内沿物面的法线方向气流的速度和压强变化各有何特点?

空气流过机翼时,由于空气本身具有粘性,导致紧贴机翼表面的一层空气的速度恒等于零,同时该层空气又作用于其上一层空气并使其减速。机翼表面对空气的影响由于粘性的作用就这样一层一层传递开去并逐渐减弱为零,从而形成的很薄的空气流动层,就好像粘在机翼表面一样。附面层内,沿机翼物面的法线方向,气流速度从物面处速度为零逐渐增加到99%主流速度,并且速度呈抛物线型分布;而气流压强不发生变化,等于法线方向的主流压强。

10. 附面层气流分离是如何产生的?涡流区的压强有何特点?

附面层分离的内因是空气具有粘性,外因是物体表面弯曲形成的逆压梯度。在顺压梯度段,虽然附面层内空气粘性使气流减速,但是顺压使得附面层内气流加速的影响更大,气流仍然加速流动;进入逆压梯度段以后,在粘性和逆压共同作用下气流减速并出现倒流。倒流而上的气流与顺流而下的气流相遇后,使附面层气流拱起并脱离机翼表面被主流卷走,于是形成大的漩涡使附面层气流产生分离。涡流区内各处的压强几乎相等,并且等于分离点的速度。

11. 飞机的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是如何产生的?

由于紧贴飞机表面的空气受到阻碍作用而流速降低到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飞机必然受到空气的反作用。这个反作用力与飞行方向相反,称为摩擦阻力。空气与飞机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阻力越大;飞机表面粗糙度越大,摩擦阻力越大。绕流飞机的气流受粘性和逆压梯度的影响,在机翼的后缘部分产生附面层分离,形成涡流区,压强降低;而在机翼前缘部分,气流受阻压强增大,这样机翼前后缘就产生了压力差,从而产生压差阻力。飞机飞行时,迎角越大,气流分离点越靠前,压差阻力越大。当气流流过飞机的各个部件结合部时,如:机翼、机身;在结合部中段,由于机翼和机身表面都向外凸出,流管收缩,流速加快,压强降低;在结合部后段,由于机翼和机身表面都向内弯曲,流管扩张,流速减小,压强增大;导致结合部逆压梯度增大,促使气流分离点前移,涡流区扩大,产生额外的干扰阻力。结合部之间过渡越突兀,干扰阻力越大。

12. 飞机的诱导阻力是如何产生的?

由于翼尖涡的诱导,导致气流下洗,使得机翼产生的升力方向向后偏移。升力在平行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起着阻碍飞机前进的作用,这就是诱导阻力。

13. 写出飞机的阻力公式,并说明公式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飞机的阻力系数,飞机的飞行动压,机翼的面积。

14. 解释下列术语(1)最小阻力迎角(2)临界迎角(3)升阻比

(1)在飞机的升阻比曲线中,当升阻比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迎角称为最小阻力迎角。(2)在飞机的升力系数曲线中,当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迎角称为临界迎角。(3)相同迎角下,飞机的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之比。

15. 简述升阻比随迎角变化的规律。

从零升迎角到最小阻力迎角,升力增加较快,阻力增加缓慢,因此升阻比增大。在最小阻力迎角处,升阻比最大。从最小阻力迎角到临界迎角,升力增加缓慢,阻力增加较快,因此升阻比减小。超过临近迎角,压差阻力急剧增大,升阻比急剧减小。

16. 地面效应是如何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的?

飞机贴近地面飞行时,流经机翼下表面的气流受到地面的阻滞,流速减慢,压强增大,形成所谓的气垫现象;而且地面的阻滞,使原来从下翼面流过的一部分气流改道从上翼面流过,是上翼面前段的气流加速,压强降低,于是上下翼面的压强差增大,升力系数增大。同时,由于地面的作用,使流过机翼的气流下洗减弱,下洗角减小,诱导阻力减小,使飞机阻力系数减小。另外,由于地面效应使下洗角减小,水平尾翼的有效迎角增大(负迎角绝对值减小),平尾产生向上的附加升力,对飞机重心形成附加的下俯力矩。

17. 画出飞机的升力系数曲线。说明升力系数随迎角变化的原因。

当迎角小于临界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增大。当迎角等于临界迎角时,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当迎角小于临界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减小,进入失速区。

18. 画出飞机的阻力系数曲线。说明阻力系数随迎角变化的原因。

在中小迎角范围,阻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缓慢增大,飞机阻力主要为摩擦阻力。在迎角较大时,阻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较快增大,飞机阻力主要为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在接近或超过临近迎角时,阻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急剧增大,飞机阻力主要为压差阻力。

19. 画出飞机的极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主要的气动性能参数。 见附图

20. 简述前缘缝翼、前缘襟翼、后缘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后退开缝襟翼的增升原理。

前缘缝翼打开时,一方面,下翼面的高压气流流过缝隙后,贴近上翼面流动,给上翼面气流补充了能量,降低了逆压梯度,延缓气流分离,达到增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的目的;另一方面,气流从压强较高的下翼面通过缝隙流向上翼面,减小了上下翼面的压强差,又具有减小升力系数的作用。超音速飞机一般采用前缘削尖,相对厚度小的薄机翼。在大迎角飞行时,机翼上表面就开始产生气流分离,最大升力系数降低。如放下前缘襟翼,一方面可以减小前缘与相对气流之间的夹角,使气流能够平顺地沿上翼面流动,延缓气流分离;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翼型弯度。这样就使得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得到提高。大迎角下放后缘简单襟翼,升力系数及最大升力系数增加,阻力系数增加,升阻比降低(即空气动力性能降低),临界迎角降低。后缘开缝襟翼在下偏的同时进行开缝,和简单襟翼相比,可以进一步延缓上表面气流分离,使最大升力系数增加更多,而临界迎角降低不多。后退开缝

飞机的平衡性、稳定性、操作性

单选 1. 常规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 的力矩。 A:上仰 B:下俯 C:偏转 D:滚转 B 2. 常规布局的飞机,平尾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 的力矩。 A:滚转 B:上仰 C:下俯 D:偏转 B 3. 飞行中减小发动机功率,由于机翼和螺旋桨的下洗减弱,飞机会出现一定的 倾向。 A:左偏 B:右偏 C:上仰 D:下俯 D 4. 平均空气动力弦指 A:机翼沿展向各个翼型剖面的翼弦的几何平均值 B:与真实机翼面积相同的矩形机翼的翼弦 C:假想的矩形机翼的翼弦,其面积、升力以及俯仰力矩特性都与原机翼相同 D:与真实机翼翼展相同的矩形机翼的翼弦 C 5. 具有正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 A: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B: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C: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

D:不一定

A

6. 具有中立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

A: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B: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C: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的趋势

D:不一定

C

7. 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现出正动安定性。

A:飞机振荡的振幅减小使飞机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B:飞机振荡的振幅持续增大

C:飞机振荡的振幅不增大也不减小

D:不一定

A

8. 重心靠前,飞机的纵向安定性

A:不受影响

B:减弱

C:变强

D:视情况而定

C

9. 上反角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的原因是

A: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减小,阻力减小

B: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减小,升力减小

C: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升力增大

D: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另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升力增大

D

10. 飞机的方向安定性过强,而横侧安定性相对过弱,飞机容易出现

A:滚转困难

B:转弯困难

C:飘摆(荷兰滚

D:螺旋不稳定现象

D

11. 为了抑制飘摆,常采用哪种措施

A:安装涡流发生器

B:安装扰流板

C:安装翼刀

D:偏航阻尼器

D

12. 操纵副翼时,飞机将绕

A:立轴的偏转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C:横轴的俯仰运动

D:立轴的滚转运动

B

13. 操纵升降舵时,飞机将绕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D:纵轴的俯仰运动

A

14. 操纵方向舵时,飞机将绕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D:横轴的偏转运动

C

15. 向前推杆,飞机的迎角

A:先减小后增大

B:减小

C:增大

D:不变

B

16. 蹬左舵,飞机垂尾产生的空气动力。

A:向上

B:向右

C:向左

D:向下

B

17. 偏转副翼使飞机转弯时,两翼的阻力是

A:内侧副翼阻力大

B:外侧副翼阻力大

C:相等

D:不一定

B

18. 偏转副翼使飞机左转弯时,为修正逆偏转的影响,应

A:向左蹬舵

B:向右压盘

C:向右蹬舵

D:向左压盘

A

19. 飞机的重心越靠前,相同飞机重量,相同飞机飞行速度的条件下,飞机的阻力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A

20. 飞机的重心位置偏左,在

A:巡航飞行时驾驶盘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压盘来维持横向平衡

B:巡航飞行时驾驶盘必须向左压盘以维持横向平衡

C:巡航飞行时驾驶盘必须向右压盘以维持横向平衡

D:以上都不对 C

简答

1、解释下列术语平均空气动力弦

平均空气动力弦是一个假想矩形机翼的翼弦。这个假想的矩形机翼的机翼面积、空气动力及俯仰力矩等特性都与原机翼相同。

2、说明常规布局飞机获得俯仰平衡的基本原理。

一般常规布局的飞机,压力中心在飞机重心之后,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产生下附力矩;平尾迎角一般为负迎角,平尾负升力对重心形成上仰力矩,机翼力矩、平尾产生的俯仰力矩和拉力力矩之和为零,飞机就取得了俯仰平衡。

3.解释下列术语(1)静稳定性(2)动稳定性(3)焦点(4)侧滑(5)稳定力矩(6)阻尼力矩

(1)受扰后出现稳定力矩,具有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称为物体是静稳定的。静稳定性研究物体受扰后的最初响应问题。(2)扰动运动过程中出现阻尼力矩,最终使物体回到原平衡状态,称物体是动稳定的。动稳定性研究物体受扰运动的时间响应历程问题。(3)飞机迎角改变时附加升力的着力点称为焦点。(4)侧滑是指相对气流方向与飞机对称面不一致的飞行状态。(5)物体受扰偏离原平衡状态后,自动出现的、力图使物体回到原平衡状态的、方向始终指向原平衡位置的力矩,称为稳定力矩。(6)物体受扰后的运动过程中,自动出现的、力图使物体最终回到原平衡状态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矩,称为阻尼力矩。

4. 利用焦点与重心的位置关系说明飞机获得俯仰稳定性的原理。

当焦点位于重心之后时,如果有小扰动使飞机迎角增加,则作用在焦点上的附加正升力对重心形成低头力矩,使飞机有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反之,当焦点位于重心之前时,飞机不具有俯仰稳定性。

5. 简述机翼上反角、后掠角产生横侧稳定性的原理。

飞机受扰左滚,产生左侧滑,左翼是前翼。由于上反角的原因,左翼的迎角大于右翼,升力大于右翼;由于后掠角的原因,左翼的有效相对气流速度大于右翼,升力大于右翼。综上所述,由于左翼升力大于右翼,所以飞机有向右滚转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6. 简述垂尾产生方向稳定性的原理。

飞机受扰左偏,产生右侧滑,垂尾在右方来流的作用下,产生向左的侧力,对重心形成右偏力矩,使飞机有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7. 飘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简述飘摆时飞机的动态变化。

飞机的横侧稳定性过强而方向稳定性过弱,易产生飘摆。飞机受扰左倾斜→左侧滑,若横侧稳定性强→飞机迅速改平坡度;方向稳定性弱→飞机左偏的速度慢,未等左侧滑消除,飞机又带右坡度→右侧滑。

8.说明直线飞行中升降舵偏角与迎角、速度的关系。

小速度、大迎角时,升降舵上偏;随着速度增大,迎角减小,升降舵上偏角逐渐减小到零;再增大速度,升降舵转为下偏,并逐渐增大下偏角。

9.在直线飞行中,为什么一个方向舵的位置对应一个侧滑角?

在没有侧滑的直线飞行中,飞行员蹬舵产生的方向操纵力矩使机头偏转形成侧滑,当侧滑引起的方向稳定力矩与偏转方向舵导致的方向操纵力矩相等时,侧滑角保持不变。舵量越大,平衡操纵力矩需要的稳定力矩就越大,侧滑角也就越大。故直线飞行中,每个脚蹬位置,对应一个侧滑角。

10.在无侧滑的滚转中,为什么一个副翼偏角对应一个稳定滚转角速度?

飞行员压盘时,飞机在横侧操纵力矩作用下开始滚转,由于无侧滑,所以滚转只产生横侧阻尼力矩;随滚转角速度的增大,横侧阻尼力矩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与横侧操纵力矩平衡时,飞机保持一定的角速度滚转。压盘量越大,与之平衡的横侧阻尼力矩就越大,滚转角速度越大。因此,无侧滑时,一个压盘位置(副翼偏角)对应一个滚转角速度。

11.飞机的方向操纵与横侧操纵有什么关系?

飞机的方向操纵性与横侧操纵性是耦合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例如,蹬左舵,机头左偏,导致右侧滑,侧滑前翼升力大于侧滑后翼升力(即横侧稳定力矩),会使飞机左滚;压左盘,飞机左滚,导致左侧

滑,垂尾附加侧力(即方向稳定力矩)会使机头左偏。可见,只蹬舵,飞机不仅绕立轴偏转,同时还会绕纵轴滚转;只压盘,飞机不仅绕纵轴滚转,同时还会绕立轴偏转。也就是说,无论蹬舵或压盘,都能造成飞机的偏转和滚转。利用这种关系,在飞行操纵时盘舵可相互支援,以提高飞机的侧向操纵性。

12.地面效应怎样影响飞机的操纵性?

地面效应会对飞机产生附加的下附力矩,主要影响飞机着陆时的操纵性。飞机接地时,迎角大,升降舵上偏角大;加之,地面效应使气流下洗角减小,平尾负迎角减小,对飞机产生附加下附力矩,保持同样迎角,需要更大的升降舵上偏角和拉杆力。

13.调整片有哪些作用?

1)减小乃至消失杆力 2)辅助操纵

14.为什么要限制飞机重心位置?

重心前移,所需升降舵上偏角增大(下偏角减小),所需拉杆力增大(推杆力减小);增大同样迎角,所需的升降舵偏角增大;重心前移过多,所需升降舵上偏角越大,可能出现在着陆时拉杆到底也不能获得所需迎角的情况,故需限制重心前限。重心后移,俯仰稳定性变差,杆位移小,杆力变轻,俯仰操纵性增强,若后移过多,则导致飞机过于灵敏,难以控制;若重心移到焦点或焦点之后,飞机就丧失了俯仰稳定性,因此飞机位置应有一个后限。

15.简述驾驶杆力的产生原理。

下以拉杆力的产生为例说明。飞行员向后拉杆,升降舵向上偏一个角度,升降舵上产生一个向下的升力,对升降舵铰链形成一个铰链力矩,这个力矩迫使升降舵和杆回到中立位置,为保持升降舵和杆的位置不变,飞行员必须用一定的力拉杆,以平衡铰链力矩的作用,这个力就是拉杆力。推杆力和蹬舵力的产生与此类似。

平飞上升下降

单选

1. 在等速的平直飞行中,作用于飞机上的四个力的关系是

A:升力等于阻力,拉力等于重力

B:升力等于拉力,阻力等于重力

C: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

D: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略大于阻力

C

2. 飞机的总阻力最小时

A:废阻力小于诱导阻力

B:废阻力等于诱导阻力

C:废阻力大于诱导阻力

D:不能确定

B

3. 在飞行高度高于标准海平面时,气温又较高,飞机的真速比表速

A:相等

B:小

C:不能确定D:大

D

4. 螺旋桨飞机常以经济速度为界把平飞速度范围分为两个速度范围,平飞最小速度到经济速度称为A:第一速度范围

B:第二速度范围

C:巡航速度范围

D:有利速度范围

B

5. 飞行中为了省油,在巡航飞行时,

A:应采用最大巡航速度巡航,以尽快到达目的地,减小巡航飞行时间以节约燃油

B:应选择远程巡航方式或长航程巡航方式

C:应该选择经济方式以节约燃油

D:应选择最长续航时间方式

C

6. 在巡航飞行中遇到逆风,考虑到节约燃油,应

该选用什么速度

A:比正常巡航速度小一些的速度

B:比正常巡航速度大一些的速度

C:保持速度不变

D:先增大速度再减小

B

7. 在燃油一定和风速不变的情况下,当飞机在逆风中飞行时,为了增大平飞航程,应该:

A:减小空速

B:增大空速

C:保持空速不变

D:以上均可

B

8. 上升时,需要额外的来维持飞机的上升。

A:拉力

B:重力

C:升力

D:向心力

A

9. 最佳爬升角速度(Vx)一般在使用。

A:起飞越障后

B:起飞越障中

C:巡航上升

D:进近中

B

10. 最佳爬升率速度(Vy)一般在使用。

A:起飞越障后

B:起飞越障中

C:巡航上升

D:进近中

C

11. 在理论升限,最佳爬升角速度(Vx)最佳爬升率速度(Vy)。

A:小于

B:大于C:等于

D:以上都不对

C

12. 上升中,逆风使相同表速飞行的上升率,上升角

A:不变、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增大、增大

A

13. 起飞后为了尽快到达某一指定的高度层,应该采用什么方式爬升

A:最大爬升率

B:最大爬升角

C:最大爬升速度

D:最大升力系数方式

A

14. 飞机总阻力最小的速度,提供

A:最短下滑距离

B:最大升力

C:最小下滑角

D:最大续航时间

C

15. 在从下降转为平飞期间,迎角

A:增加,升力增加

B:增加但升力不变

C:增加但升力减小

D:减小,升力减小

A

16. 在无风或者零拉力条件下,飞机的滑翔比

A:大于升阻比

B:小于升阻比

C:等于升阻比

D:以上均有可能

D

简答

1. 解释下列术语(1)指示空速(2)真速(3)平飞最大速度(4)平飞最小速度(5)最小阻力速度(6)最小功率速度(7)剩余拉力(8)剩余功率

(1)指示空速(亦称指示表速)其缩写形式为IAS。指示空速是根据动压的大小换算而来的。空速表指针是根据所感受的动压转动的,空速表刻度则是按海平面标准大气的密度ρ0制定的。动压不变则指示空速不变。(2)真速是飞机相对于空气的真实速度,以VT表示,其缩写形式为TAS。由式计算出的(或由飞机上组合空速表细指针指示的空速)为真速。(3)平飞最大速度是指飞机在满油门条件下保持平飞能达到的稳定飞行速度。(4)平飞最小速度是指飞机平飞所能保持的最小稳定速度。(5)最小阻力速度是指平飞所需拉力最小的飞行速度。(6)最小功率速度是指平飞所需功率最小的速度。(7)剩余拉力是指同一速度下,飞机的可用拉力与平飞所需拉力之差。(8)剩余功率是指同一速度下,飞机的可用功率与平飞所需功率之差。

2. 说明指示空速与真速的区别和关系。

当外界空气密度等于国际标准大气海平面密度值时,指示空速等于真空速。随高度增加,相同指示空速条件下,真速会增大。

3. 简述平飞所需拉力(即平飞阻力)随平飞速度变化的规律,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随着平飞速度的增大,平飞所需拉力先减小,随后又增大。这是因为:平飞速度增大,其对应的迎角减小,在临界迎角到有利迎角的范围内,迎角减小,升阻比增大,则平飞所需拉力减小;在小于有利迎角的范围内,迎角减小,升阻比减小,则平飞所需拉力增大。以有利迎角平飞,升阻比最大,则平飞所需拉力最小。

4. 飞行高度、飞行重量、气温对平飞最大速度和平飞最小速度有何影响?

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平飞最大指示空速将减小,平飞最大真速也将减小;平飞最小指示空速将增大,而平飞最小真速则增大更多。飞行重量增大,平飞最大指示空速和真速将减小,平飞最小指示空速将增大。气温增高,平飞最大速度减小。

5. 飞机直线飞行时,如何操纵飞机加减速?

飞机在平飞时改变速度的操纵方法是:要增大平飞速度,必须增大油门,并随速度的增大相应的向前推驾驶盘;要减小平飞速度,则必须减小油门,并随速度的减小相应的向后拉驾驶盘.此外,对于螺旋桨飞机还必须修正因加减油门而引起的螺旋桨副作用。

6. 解释下列术语(1)公里燃油消耗量(2)小时燃油消耗量

(1)飞机相对地面飞行一公里所消耗的燃油量,叫公里燃油消耗量。(2)小时燃油消耗量是指飞机空中飞行一小时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量。

7. 解释下列术语(1)上升梯度(2)上升率(3)陡升速度(4)快升速度

(1)上升梯度是飞机上升高度与前进的水平距离之比。(2)上升率是指飞机上升中单位时间所上升的高度。(3)与最大上升角和最大上升梯度相对应的速度称为陡升速度。(4)快升速度是指能获得最大上升率的速度。

8. 影响上升角和上升梯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最大的上升角和上升梯度?

1)飞行重量重量增加,上升角和上升梯度减小。当起飞上升的上升梯度要求高,而飞机的上升梯度满足不了要求时,应减轻重量以达到要求。)飞行高度同一指示空速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减小。 3)气温气温增高,飞机的上升角和上升梯度减小。

9. 说明影响上升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最大的上升率?

1)飞行重量飞行重量增大则上升所需功率增大,剩余功率减小,飞机的上升率降低。相反,飞行重量减轻则上升率增大。 2)飞行高度飞行高度增加,因为空气密度的降低使发动机有效功率降低,可用功率降低;而飞机同一指示空速下的所需功率因真速的增大而增大,导致剩余功率随高度增大而减小,上升率减小。 3)气温气温增高,发动机有效功率降低,上升所需功率增大,剩余功率减小,上升率减小。相反气温降低这上升率增大。

10. 说明飞行重量、气温、风对上升性能的影响。

1)风对上升性能的影响有风的情况下,飞机除了与空气相对运动外,还随空气一起相对地面移动。此时,飞机的上升率、空速、迎角、仰角与无风一样,但飞机的地速却发生了变化,飞机相对地面的上升轨迹发生了变化。顺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减小;逆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增大。在垂直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都要改变。在上升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增大;在下降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减小。 2)重量和气温增加,会使飞机的上升梯度和上升率均减小,上升性能变差。

11. 说明影响下降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在零拉力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获得最小的下滑角?

当飞机拉力不为零下降时,飞机的下降角和下降距离不仅决定于升阻比,还决定于拉力和飞行重量。正拉力大则下降角减小,下降距离增大。负拉力增大则下降角增大,下降距离缩短。零拉力下滑时,飞机下滑角的大小决定于飞机升阻比的大小;下降距离的大小决定于下降高度和升阻比的大小,在下降高度一定时,下降距离只决定于升阻比的大小。当升阻比增大时,下降角减小,下降距离增长,以最小阻力速度下滑,飞机的升阻比最大,则下降角最小,下降距离最长。

12. 说明飞行重量、气温、风对下降性能的影响。

1)飞行重量飞行重量增大,零拉力下滑时同迎角下的升阻比不变,下滑角不变,下滑距离不变,但由于下滑速度增大使下滑率增大。正拉力下降时,飞行重量增大,飞机的下降角和下降率都增大,下降距离缩短。 2)气温气温增高,同迎角对应的升阻比不变,故零拉力下滑的下滑角不变,但气温增高使空气密度减小,同指示空速的真速增大,下滑率增大。正拉力下降时,气温增高,下降角增大。 3)风顺风下降,下降角减小,下降距离增长,下降率不变;逆风下降,下降角增大,下降距离缩短,下降率不变。上升气流中下降,下降角和下降率都减小,下降距离增长;下降气流中下降,下降角和下降率都增大,下降距离缩短。有风时,最大下降距离将不在最小阻力速度获得。顺风下降,适当减小速度,增长下降时间,风的影响增大,可以增长下降距离;逆风下降,适当增大速度则可以增长下降距离。

盘旋

单选

1. 飞机转弯的向心力是

A:飞机升力的水平分力

B:方向舵上产生的气动力

C:飞机的拉力

D:飞机的重力第一分量

A

2. 转弯时,为保持高度,必须增大迎角以补偿A:升力水平分量的减小

B:机翼载荷的减小

C:升力垂直分量的减小

D:重力第一分量的减小

C

3.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垂直分量

A:保持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后增

B

4.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水平分量

A:保持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增后减

C

5. 载荷因数是

A:飞机承受的载荷(除重力外)与重力的比值B:飞机升力与阻力的比值

C:飞机拉力与阻力的比值

D:重力与升力的比值

A

6. 水平转弯中,坡度增大,载荷因数

A:保持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B

7. 飞机产生负向载荷时,飞行员会感觉到

A:自己的重量与飞机平飞时相同

B:自己的重量变重

C:自己的重量变轻

D:不能确定

C

8. 飞机转弯时,飞行员会感到自己变重,原因是A:飞机重力大

B:飞机速度大

C:飞机的拉力大

D:飞机承受了大于1G正过载

D 9. 转弯时,为保持高度和空速,应

A:增大迎角和拉力

B:增大迎角、减小拉力

C:减小迎角、增大拉力

D:减小迎角、减小拉力

A

10. 相同速度飞行,转弯坡度越大,转弯半径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B

11. 左转弯中,侧滑仪小球向右偏,这是

A:外侧滑

B:内侧滑

C:协调转弯

D:以上都不对

A

12. 在稳定的直线飞行中,如果飞行员只蹬左舵,则飞机最终会出现

A:内侧滑

B:外侧滑

C:左侧滑

D:右侧滑

B

13. 飞机转弯时,坡度有继续增大的倾向,原因是A:转弯外侧阻力比内侧的大

B:转弯外侧升力比内侧的大

C:转弯外侧阻力比内侧的小

D:侧滑导致

B

14. 飞机转弯时,内外两侧机翼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并不相等,原因是

A:转弯时,外侧机翼的速度比内侧的大

B:转弯时,内侧机翼的速度比外侧的大

C:内外侧机翼的速度相同

D:和内外侧机翼的速度大小无关

A

15. 正常盘旋中,如果出现内侧滑,飞机的高度会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B

16. 飞机在左转弯过程中,转弯侧滑仪中的小球向右偏转,则飞机出现

A:内侧滑

B:外侧滑

C:左侧滑

D:右侧滑

B

17. 飞机在右转弯过程中,转弯侧滑仪中的小球向左偏转,为了消除侧滑的影响,则飞行员应

A:蹬左舵

B:蹬右舵

C:向左压盘

D:向右压盘

A

18. 在盘旋进入阶段,螺旋桨副作用表现明显的有A:进动、反作用力矩

B:反作用力矩、滑流扭转作用C:进动、滑流扭转作用

D:以上全部

B

19. 右转螺旋桨飞机,在进行左转弯时,比相等坡度的右转弯所需的压盘蹬舵量

A:小

B:大

C:相等

D:以上均有可能

A

简答

1. 正常盘旋时飞机所受的力有哪些?

升力、重力、拉力和阻力。

2. 解释载荷因数的定义。

载荷(除飞机本身重量以外的其它作用力,包括发动机推力和气动力)与飞机重力的比值。通常指立轴方向的载荷与重力之比,也就是升力与重力之比。

3. 飞机盘旋的载荷因数与坡度有何关系?

载荷因数等于坡度的余弦的倒数,坡度越大,载荷因数越大。

4. 盘旋所需速度与平飞所需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盘旋所需速度是相同条件下平飞所需速度与过载的平方根的乘积。

5. 解释下列术语(1)内侧滑(2)外侧滑

(1)转弯同方向的侧滑称为外侧滑。(2)转弯反方向的侧滑称为外侧滑。

6. 侧滑的种类以及产生的原因。

内侧滑,飞行轨迹偏离飞机的对称面,从操纵上讲主要是飞行员只压盘或压盘过多所引起。外侧滑,飞机对称面偏离飞行轨迹,从操纵上讲主要是飞行员只蹬舵或舵量过大所造成的。

7.盘旋的改出阶段中,飞机的各力及力矩是如何平衡的?

改出盘旋首先需要消除向心力。为此,应向盘旋的反方向压盘,减小飞机坡度,减小向心力,使飞机逐渐改出盘旋;为了避免产生侧滑,需要同时向盘旋的反方向蹬舵,逐渐制止飞机偏转;飞机坡度减小,升力垂直分力逐渐增大,为了保持高度不变,需逐渐向前顶杆,同时柔和收油门,保持速度不变。当飞机接近平飞伏态时,将盘和舵回到中立位置。

8.外侧滑时,飞机的高度会怎么变化?

盘旋中坡度正常,蹬舵过多会产生外侧滑,飞机产生向内侧的侧力。侧力的垂直分力使盘旋高度降低。

9. 稳定盘旋阶段中进动作用会如何表现?

稳定盘旋中,飞机保持恒定的旋转角速度,进动作用较明显。在向右的盘旋中,进动作用使机头垂直下移,产生外侧滑,增大坡度。因此,飞行员应多回一些舵。向左盘旋则相反。

起飞和着陆

单选

在强顺侧风的条件下滑行时,驾驶盘应操纵到什么位置

A:风从哪边吹来,就向哪边的反方向压盘

B:风从哪边吹来,就向哪边压盘

C:中立位

D:不能确定

B

2. 前三点式飞机和后三点式飞机在滑行时,哪一个具有自动方向保持能力A:后三点

B:前三点

C:均有

D:均没有

B

3. 起飞滑跑中飞机的加速力随速度增加而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A

4. 起飞离地后上升到15米(50英尺)时飞机的速度不小于,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安全(机动)裕度A:抬前轮速度

B:起飞安全速度

C:起飞决断速度

D:最小离地速度

B

5. 起飞距离是

A: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15米(50英尺),速度不小于起飞安全速度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B:从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所经过的距离

C: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15米(50英尺)所经过的距离

D: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30米(100英尺)所经过的距离

A

6. 起飞重量越大,起飞距离

A:越短

B:越长

C:与起飞重量无关

D:有关系,但不能确定

B

7. 逆风起飞可使起飞滑跑距离,离地速度(表速)A:减小、不变

B:增加、减小

C:减小、减小

D:不变、减小

A

8. 起飞中使用的襟翼在允许的范围内,偏度越大,所需跑道长度

A:越长

B:越短

C:与襟翼无关

D:不能确定

B

9. 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度一般比起飞时使用的襟翼偏度

A:大

B:小

C:不一定

D:一样

A

10. 在高温高原机场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度越大,易使

A:进近中飞机不易下降高度

B:相同表速的真速小,飞机易失速

C:复飞爬升梯度过小,不利于飞行安全

D:没有影响 C

11. 顺风起飞,飞机加速到抬前轮速度的距离会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A

12. 飞机在侧风中起飞滑跑时,为了保持滑跑方向不受风的影响,应当

A:压上风盘,抵上风舵

B:压下风盘,抵下风舵

C:压上风盘,抵下风舵

D:压下风盘,抵上风舵

C

13. 在一条比正常跑道窄的跑道上着陆时,由于目视错觉,飞机将显得

A:高于实际高度,结果导致低于正常高度的进近和拉平低

B:高于实际高度,结果导致高于正常高度的进近C:低于实际高度,结果导致高于正常高度的进近D:没有影响

A

14. 飞机降落前,进入四转弯越早,则改出四转弯时的下滑角比正常情况下

A:小

B:大

C:相等

D:无法确定

B

15. 降落时,因飞机过跑道头的速度较大,飞机将越过预定接地点接地,形成

A:目测近

B:目测远

C:目测低

D:目测高

D

16. 相同情况下,飞机放襟翼的着陆距离比不放襟翼着陆的距离

A:长

B:短

C:相等

D:以上均有可能

B

17. 相同情况下,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飞的距离比普通机场的起飞距离

A:短

B:长

C:相等

D:可能短也可能长

B

简答

1. 解释下列术语(1)抬前轮速度(VR)(2)起飞安全速度(V2)(3)起飞滑跑距离(4)起飞距离(1)起飞滑跑中飞机开始抬前轮的速度(2)飞机达到高于起飞表面50英尺时必须达到的最小速度(3)飞机从开始滑跑至离地之间的距离(4)飞机从开始滑跑至离地上升至50英尺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2. 请说明起飞过程中飞机各力及力距的变化及操纵原理。

起飞分起飞滑跑、抬前轮离地和初始上升三个阶段 1)起飞滑跑中,随速度增大,拉力减小,气动阻力增大,摩擦阻力减小,总阻力增大,故加速力减小,加速度减小。为使飞机尽快增速,应对准跑道,连续而快速地加满油门,然后松刹车开始滑跑,同时注意修正螺旋桨的副作用,保持好滑跑方向。 2)为缩短滑跑距离,当速度增大至抬前轮速度,应柔和一致的向后带杆抬起前轮;抬轮过程中,迎角增大,升力增大,飞机有继续上仰趋势,应注意提前稳杆,以使飞机稳定在规定的离地姿态上。当飞机增速至离地速度时,升力大于重力,飞机自行离地;离地后,机轮摩擦力消失,地面效应减弱,机头有上仰趋势,应向前迎杆以保持俯仰姿态。 3)离地后,保持规定姿态,在剩余拉力的作用下,飞机在上升的同时继续增速,在50英尺处增速至大于起飞安全速度,至此起飞结束。

3. 解释下列术语(1)着陆参考速度(VREF)(2)着陆滑跑距离(3)着陆距离

(1)着陆参考速度是根据飞机着陆时应保留的安全余量而确定的一个速度,其大小为着陆构形失速速度的1 .3倍。(2)飞机从接地到滑跑停止所经过的距离(3)从高于跑道表面50英尺高度开始,下降接地滑跑直至完全停止运动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4. 着陆中常见偏差与修正方法

着陆常见偏差有:拉高(低)、拉飘和跳跃修正方法: 1)拉高(拉低)拉杆的份量和快慢必须与飞机当时离地的高度、下沉的快慢和飞机的姿态相适应。如果在2米以上高度形成平飘,且速度小,未能及时修正时,应及时果断复飞。若拉低应适当增大拉杆量,避免飞机重接地。 2)拉飘①如飘起高度不高,应稳住杆,待飞机下沉时,及时带杆。②如飘起高度较高,应及时顶杆制止上飘;待飞机下沉时,根据下沉快慢,及时适量拉杆。③飘起高度超过2米时,应看好地面果断复飞。 3)跳跃修正方法同拉飘

5. 着陆特别是侧风情况下着陆时,力和力矩的变化及相关操纵原理。

小型飞机的着陆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下降、拉平、接地和着陆滑跑。在五边后段,保持下降角3度和五边下降速度VTGT下降,进入跑道前减速,使飞机以50英尺高度和速度VREF过跑道头,然后继续下降至拉开始高度。拉平是飞行员在规定高度开始拉杆并收油门,使飞机逐渐退出下降角,形成接地姿态,并减速至接地速度的曲线运动过程。拉平中,飞机俯仰姿态和迎角逐渐增大,下降角逐渐减小,飞机的速度和下降率也不断减小。在拉平中根据目测柔和均匀地收油门,最迟在接地前,把油门收完。飞机在接地前的机头有下俯趋势。这是因为在接地前的下沉过程中,迎角增大,俯仰稳定力矩将使机头下俯,另外,地面效应增强,也使机头下俯。故在接地过程,还要继续向后带杆,才能保持所需接地姿态。飞机两点接地后,应带住杆保持两点滑跑,待升力减小,机头自然下沉接地后,松杆过中立,随即柔和使用刹车减速,同时注意用舵保持方向。如果五边使用航向法修正,

6. 目测原理与修正方法。

目测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下滑点,保持规定的下滑角,保持规定的下滑速度,以及正确掌握收完油门的时机。 1)修正下滑点如发现飞机没有向正常下滑点下降,则应改变飞机的下滑角,重新对准下降点。 2)修正下滑角在下滑点正确的前提下,下滑角出现偏差时,需要用杆和油门进行修正,使飞机的高距比恢复正常,然后再让飞机对准正常下滑点下降。 3)修正下滑速度下滑速度不正确的原因有二:一是下滑角不适当;一是油门不合适。修正下滑速度,应首先保持好规定的下滑点和下滑角,然后检查下滑速度。不论目测高、低,都可操纵驾驶杆和油门,改变下滑角和下滑速度进行修正。驾驶杆和油门的配合使用,是修正目测高低最主要而常用的方法。此外,其他方法如侧滑下降等也可以改变飞机的下滑角,因而也能修正目测的高低。

7. 区分短道面与软道面上的起飞着陆特点。

短跑道上起飞的特点:应注意对姿态、速度、轨迹等飞行状态参数的准确控制,要求飞机发挥其最大性能,尽可能缩短起飞、着陆滑跑距离。此外,还需考虑飞机起飞后能否安全越障。软道面上的起飞着陆特点:摩擦力大,起飞滑跑增速慢,着陆滑跑减速快;滑跑方向不易保持。

8. 说明停车迫降时飞机的性能变化。

1)没有顺桨装置的小型飞机,停车后阻力增大,应将变距杆拉至最后。 2)一般使用Vmd以使下滑距离最长。 3)发动机停车后,最大升阻比减小,对应的Vmd减小。 4)放下襟翼后,最大升阻比减小,对应的Vmd减小。 5)放下起落架后,最大升阻比减小,对应的Vmd减小。 6)如果可能,应尽量选择逆风方向迫降。 7)停车下滑转弯时,坡度大,飞机损失的高度就大,飞机的失速速度也越大。

特殊飞行

单选

1.飞机失速的原因是

A: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

B:飞机速度太大

C:飞机速度太小

D:飞机掉高度

A

2. 对飞机失速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载荷因数的变化

B:空气密度的变化

C:飞行高度的变化

D:空气温度的变化

A

3. 飞机的重心靠前,失速速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受影响

D:不一定

A

4. 飞机发生螺旋现象的原因是

A:飞机失速后机翼自转

B:飞行员压盘过多

C:飞行员蹬舵不当

D:飞机失速后掉高度

A

5. 飞机发生螺旋后,最有效的制止方法是

A:立即加大油门增速

B:立即推杆到底改出失速

C:立即向螺旋反方向蹬舵到底制止滚转

D:立即拉杆增大高度

C

6. 飞行中遇颠簸,如果飞行速度过小将可能使A:过载过大

B:迎角过大

C:升力过大

D:拉力过大

B

7. 一飞机正在飞入据报告有严重晴空颠簸的空域。当进入该晴空颠簸前沿时,应采用什么样的恰当措施

A:以机动飞机速度作缓慢爬升或下降B:保持高度和空速

C:将空速调至适合在颠簸气流中飞行的速度

D:不需采用特别的措施

C

8. 飞机积有冰(雪、霜),失速速度

A:减小

B:保持不变

C:增大

D:先增后减

C

9. 飞机着陆遇到顺风切变,飞机的高度会

A:突然降低

B:突然增加

C:不受影响

D:以上都不对

A

10. 飞机的尾流要完全消散约需

A:5分钟

B:2分钟

C:7分钟

D:10分钟

A

11. 小飞机在落地时,为了避免进入前机尾流,接地点应该选在

A:前机落地点

B:前机落地点之前

C:前机落地点之后

D:没有影响

B

12. 机动速度(VA)是

A:飞机作机动飞行时应保持的速度

B:飞行员可以充分使用操纵动作的最大速度

C:引起飞机应力过度的速度

D:获得最大升阻比的速度

B

13. VFE定义为

A:设计放襟翼的飞行速度

B:襟翼在放下位时的最大飞行速度

C:襟翼收上的最小速度

D:收放襟翼时的飞行速度

B

简答

1. 解释失速速度(VS)的定义。

飞机刚进入失速时的速度,称为失速速度。

2. 飞机的失速是如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飞机的迎角超过临界迎角时,气流就不再平滑地流过机翼的上表面,而产生强烈的气流分离,由于气流分离而飞机产生气动抖动,同时由于升力的大量丧失和阻力的急剧增大,飞机的飞行速度迅速降低、高度下降、机头下沉等,飞机不能保持正常的飞行,从而进入失速状态。失速的根本原因在于飞机的迎角超过了临界迎角。

3. 飞机失速前后的主要现象有哪些?

失速前接近临界迎角时,飞机就会有抖动,驾驶盘和脚蹬也会有抖动现象。失速后,飞机仍然会抖动,同时由于升力的大量丧失和阻力的急剧增大,飞机还表现出飞行速度迅速降低、高度下降、机头下沉等现象。

4. 影响失速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飞机的重量、飞机的构形和过载。

5. 飞机进入失速后如何改出?

飞机的失速是由于迎角超过临界迎角。因此,不论在什么飞行状态,只要判明飞机进入了失速,都要及时向前推杆减小迎角,当飞机迎角减小到小于临界迎角后(一般以飞行速度大于1.3VS为准),柔和拉杆改出。在推杆减小迎角的同时,还应注意蹬平舵,以防止飞机产生倾斜而进行螺旋。

6. 飞机螺旋的原因是什么?飞机进入螺旋后如何改出?

螺旋是飞机超过临界迎界后机翼自转所产生的。进入螺旋后要改出,首先蹬反舵制止飞机旋转,紧接着推杆迅速减小迎角,使之小于临界迎角;当飞机停止旋转,收平两舵,保持飞机不带侧滑;然后在俯冲中积累到规定速度时,拉杆改出,恢复正常飞行。

7. 飞机的颠簸是怎样产生的?

水平阵风导致空速改变,升力改变,从而形成颠簸;垂直阵风导致迎角和空速都发生改变,升力改变,从而形成颠簸。

8. 说明在扰动气流中飞行的主要特点。

扰动气流中飞行的主要特点是: 1)平飞最小与最大允许速度的变化垂直阵风速度越大,在小速度端,飞机易失速,在大速度端易超载。因此,随垂直阵风速度增大,飞机的平飞速度范围缩小。 2)飞行速度选择极限阵风速度对应的飞行速度称为扰动气流中飞行的有利速度。低于这一速度,失速危险增加,高于这一速度,超载危险增加。通常这个速度会比正常巡航速度小。 3)最大飞行高度的限制极限颠簸飞行的最大高度比平衡气流飞行的最大高度应低一些。 4)扰动气流中的操纵特点 (1)操纵应柔和,阵风载荷系数会增加飞机的总过载; (2)不要急于修正,强颠簸条件下应断开自动驾驶仪,不要配平,使用阻尼器; (3)较大颠簸气流中,柔和及时地修正; (4)接近升限时,应绕开强上升气流; (5)及时脱离中等强度的颠簸区; (6)强颠簸区内应采用“半握盘式”操纵飞机。

9. 飞机积冰对气动性能、飞行性能有何影响?说明在积冰条件下的飞行特点。

一、机翼积冰对飞机的气动性能的主要影响是: (1)升力系数曲线斜率减小 (2)同一迎角的阻力系数增大

(3)同一迎角升阻比和最大升阻比减小 (4)临界迎角和抖动迎角减小 (5)最大升力系数和抖动升力系数减小二、尾翼积冰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是: (1)阻力增大 (2)平尾结冰易导致平尾失速,从而使飞机失去俯仰平衡而导致带杆也无法避免的俯冲现象。 (3)垂尾结冰使垂尾临界迎角减小,使飞机修正侧风能力减小。垂尾积冰甚至可能导致反操纵。 (4)平尾结冰还易使舵面出现过补偿,导致杆力反效。三、积冰后飞机的飞行性能变化主要是: (1)阻力增大,平飞所需功率或所需推力增加。 (2)平飞最大速度、上升角、上升率和升限减小。 (3)失速速度和平飞最小允许速度增大,速度范围小。 (4)起飞滑跑和起飞距离增大。

(5)续航性能变差。

10.解释风切变的定义。

风向和风速在特定方向上的变化称为风切变,一般特指在短时间、短距离内的变化。包括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

11. 低空风切变对飞机起飞、着陆有何影响?

1)飞机着陆下降遇到顺风切变在风的切变层内,从上层到下层,逆风突然转为顺风。飞机进入切变层时,空速会突然减小,升力下降,飞机向下掉高度。 2)飞机着陆下降遇到逆风切变在风的切变层内,从上层到下层,顺风突然转为逆风。飞机进入切变层时,空速会突然增大,升力增加,飞机上升高度。 3)飞机着陆下降遇到侧风切变在着陆下降中遇到侧风切变,飞机会产生侧滑,带坡度并偏离预定下降着陆方向。风切变对起飞上升和着陆下降的影响,性质上是相同的。起飞遇到风切变,由于飞机不断增速,高度不断增高,更易处理。

12. 如何避免低空风切变的危害?

(1)应有充分的燃油 (2)注意天气预报 (3)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要作好准备 (4)应保持足够空速和地速

13. 飞机的尾涡是如何移动的?前机尾涡对后机有何影响?

尾涡由于相互诱导,离开飞机后会向下移。前机尾涡会导致后机的动态发生迅速改变。①后机横穿前机尾涡中心,会出现颠簸,承受一定的正、负载荷。②后机从前机正后方进入,会出现上升率降低、下降率增大,飞机颠簸。③后机从尾涡中心进入,后机会承受很大的滚转力矩而急剧带坡度或滚转。④后机在前机旁边遭遇尾涡,由于一侧机翼受到较大的上升气流作用,飞机会向外带坡度,被推出尾流。

14. 1、解释下列术语(1)机动速度(VA)(2)最大结构巡航速度(VNO)(3)极限速度(VNE)

(1)机动速度(VA)就是指以临界迎角飞行,载荷因数为限制载荷因数时的飞行速度。(2)最大结构巡航速度(VNO)是飞机在扰动气流中飞行的最大速度。(3)极限速度(VNE)是飞机在所有飞行中的最大飞行速度。

15. 说明V-G图边界的含义。

左上边界是失速边界,左下边界是负失速边界,上下边界分别是是正和负限制载荷因数边界,右边界是极限速度边界。

高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单选

1. 马赫数表指示什么信息

A:飞机真空速与音速之比

B:飞机当量空速与音速之比

C:飞机指示空速与音速之比

D:飞机地速与音速之比

A

2. 从低速开始到超音速,迎角一定情况下,飞机的阻力系数会随马赫数增加而

A:先增大后减小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保持不变

A

3. 机翼的后掠角是为了

A:增大升阻比

B:增大临界迎角

C:增大临界M数

D:增大着陆速度以防止飞机失速 C

简答

1. 解释下列术语(1)飞行M数(2)空气的可压缩性

(1)飞行真空速与当地音速之比称之为飞行M数。(2)空气的压力、温度等条件改变而引起密度发生变化的属性,叫空气的压缩性。

2. 简述M数与空气的可压缩性的关系。

在低速飞行条件(M数小于0.4)下,空气的压缩性可以忽略不计;在高亚音速条件(M数大于0.4)下,空气的可压缩性表现明显。

3. 说明流管截面积于流速的关系。

亚音速条件下,流管截面积减小,流速加快;超音速条件下,流管截面积增大,流速加快。

4. 解释下列术语(1)临界M数(2)局部激波

(1)当飞行速度达到某一速度,翼型表面最低压力点的气流速度等于该点的局部音速,这时的飞行M数叫临界M数。(2)在局部超音速区内,压力下降,比大气压力小得多,但翼后缘处的压力接近大气压力,这种压力差从翼表面后部以较强的压缩波形式逆超音速气流向前传播。由于是强扰动波,传播速度大于当地音速。随着压缩波向前传播,压强增量和传播速度逐渐降低,当其传播速度等于迎面的局部超音速气流速度时,就稳定在这位置上,形成一道压力突增的界面,这就是局部激波。

5. 当飞机上已出现激波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否一定已经达到了音速或超过音速?为什么临界M数小于1?

出现激波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不一定达到音速。由于最低压力点的流速大于飞行真空速,而且当地的音速比外界大气音速小,所以出现等音速点时的M数小于1。

6. 简述后掠角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同一迎角下,后掠翼的升力系数和升力线斜率比平直翼小;后掠翼翼尖先失速,后掠翼的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都小于平直翼。

7. 后掠翼为什么翼尖先失速?改善后掠翼飞机翼尖失速特性的措施有哪些?

后掠翼翼尖先失速的主要原因在于:①翼根效应和翼尖效应,使机翼上表面翼根部位压力大于翼尖部位

压力,压力差促使气流展向流动,使附面层在翼尖部位变厚,容易产生气流分离。②翼尖效应使翼尖部位上表面吸力峰增强,逆压梯度增加,容易气流分离。改善措施主要是为了阻止气流在机翼上表面的展向流动,有:①翼上表面翼刀②前缘翼刀③前缘翼下翼刀④前缘锯齿⑤涡流发生器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

一、飞机的一般介绍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二、1.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2.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3.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4.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第二章:飞机低速空气动力学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4.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

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

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

D:平行于地平线

5.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D:平行于地平线

6. 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

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D: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7. 飞机的升力

A:垂直于飞机纵轴

B:垂直于相对气流

C:垂直于机翼翼弦

D:垂直于重力

8.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产生。

A:增大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B:减小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C:减小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D:增大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9.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升力增加为原来的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10. 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减小时,飞机迎角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11. 飞机的压力中心是

A:附加升力着力点

B:压力最低的点

C:压力最高的点

D:升力的着力点

12. 飞机迎角增大,压力中心的位置会

A:前移

B:后移

C:保持不变

D:先前移再后移

13. 翼型升力系数的意义主要表示

A:相对气流方向对升力的影响

B:迎角和翼型等因素对升力的综合影响

C:机翼面积对升力的影响

D:速度对升力的影响

14. 飞机的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A:机翼面积

B:展弦比

C:弯度

D:翼弦

15. 巡航飞行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

A:废阻力

B:干扰阻力

C:诱导阻力

D:激波阻力

16. 机翼的气流分离是从机翼开始。

A:后缘

B:中部

C:前缘

D:下部

17. 下列那种平面形状的机翼的诱导阻力最小A:矩形

B:梯形

C:后掠翼

D:椭圆形

18. 摩擦阻力是由于产生的

A:空气的粘性和飞机表面不绝对光滑

B:飞行速度太快而使空气压缩

C:附面层气流分离

D:翼型前后压力差产生

19. 低速飞行性能最好的机翼是A:梯形翼

B:三角翼

C:后掠翼

D:平直机翼

20. 飞机迎角小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飞机迎角大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

A:减小、增大

B:增大、减小

C:增大、增大

D:减小、减小

21. 临界迎角是

A:最大上升率对应的迎角

B: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C:最大上升角对应的迎角

D: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

22. 飞机离地面高度时,地面效应的影响开始体现出来。

A:低于两个翼展

B:低于一个翼展

C:低于半个翼展

D:低于三个翼展

23. 有利迎角是

A:最大气动效率对应的迎角

B: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C:最小阻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D: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

24. 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

A:减小

B:先减小后增加

C:不变

D:增大

25. 放下襟翼,飞机的阻力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6. 增升效率最好的襟翼是

A:富勒襟翼

B:开缝襟翼

C:简单襟翼

D:分裂襟翼

27. 简单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面积

B:增大机翼临界迎角

C:增大机翼弯度

D:延缓上表面气流分离

28. 开缝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弯度

B:增大机翼面积

C:增大机翼弯度和增大上翼面气流速度

D:延缓气流分离

29. 前缘缝翼用来

A:增大着陆飞行时阻力

B:增大巡航飞行时的升阻比

C:增大巡航飞行时的升力

D:延迟大迎角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增大临界迎角第四章:飞机平衡、稳定性和操纵性

《飞行原理》练习题汇总

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单选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B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B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B 4.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D 5.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A 6.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 D 7.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B 简答 1. 请解释下列术语:(1)相对厚度(厚弦比)(2)相对弯度(中弧曲度)(3)展弦比(4)后掠角(1)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2)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3)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4)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2. 请叙述国际标准大气规定。 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简称ISA,就是人为地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压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和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国际标准大气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它是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特性的平均值为依据,加以适当修订而建立的。 3. 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如何换算? 确定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的温度偏差,即ISA偏差,ISA偏差是指确定地点的实际温度与该处ISA标准温度的差值,常用于飞行活动中确定飞机性能的基本已知条件。 飞机的低速动力学 单选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B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不一定 B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A

保险学原理分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 ) A.道德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C.实质风险因素 3. 使风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是(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4. 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 在的( ) A.前提 B.环境 5.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 ) A.以最小成木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D.综合风险因素 ) C.风险增加 D.风险 C.可能 D.证明 B.以最小成木获取最大利润 D.解决白身面临的风险问题 《保险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 以下风险最适合保险的是( ) A. 高频率高幅度 B.高频率低幅度 C.低频率高幅度 D. 低频率低幅度 2. 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和加重损失程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是 6. 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财产损失的风险, 称为( ) A. 纯粹风险 B.财产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 险 7. 依据( )风险可以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A. 风险的环境 B.风险的性质 C.风险标的 D.风险原因 8. 一定时期内一定数目的风险单位可能发生损失的次数,称为( ) A.损失数量 B.损失幅度 C.损失频率 D.损失概率 9. 将风险可以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的依据是( ) A.风险的环境 B.风险的性质 C.风险标的 D.风险原因 10. 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引起社会财富和人身伤亡 的原因和条件,称为( ) A.实质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 C.道德风险因素 D.综合风险因素 11. 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是( ) A.纯粹风险 B.投机风险 C.投资风险 D.自然风险 12. 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是( ) A.最大可能损失 B.自留额 C.投保单位 D.危险单位 13.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如果冰雹直接击伤行人,则它是( ) A.风险事故 B.风险因素 C.自然风险 D.人身风险 14. 某人外出时忘记锁门,结果导致小偷进屋家具被偷,则风险因素是( ) A.小偷进屋 B.家具被偷 C.外出时忘记锁门D.某人外出 15. 由于人们疏忽或过失以及主观上不注意.不关心.心

AOPA无人机飞行原理练习题

1.对于带襟翼无人机,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__________,阻力将__________。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减小 答案:B. 2.对于带襟翼无人机,放下襟翼,飞机的失速速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B. 3.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阻力增加约为原来的 A.一倍 B.二倍 C.四倍 答案:C. 4.通过改变迎角,无人机驾驶员可以控制飞机的: A.升力、空速、阻力 B.升力、空速、阻力、重量 C.升力、拉力、.阻力 答案:A. 5.放全襟翼下降,无人机能以

A.较大的下降角,较小的速度下降 B.较小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C.较大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答案:A. 6.无人机驾驶员操纵副翼时,飞行器将绕(滚转运动) A.横轴运动 B.纵轴运动 C.立轴运动 答案:B. 7.037无人机飞行员操纵升降舵时,飞行器将绕(俯仰) A.横轴运动 B.纵轴运动 C.立轴运动 答案:A. 8.038无人机飞行员操纵方向舵时,飞行器将绕(偏航) A.横轴运动 B.纵轴运动 C.立轴运动 答案:C. 9.舵面遥控状态时,平飞中向右稍压副翼杆量,无人机(右转) A.右翼升力大于左翼升力

B.左翼升力大于右翼升力 C.左翼升力等于右翼升力 答案:B. 10.舵面遥控状态时,平飞中向前稍推升降舵杆量,飞行器的迎角(低头)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11.舵面遥控状态时,平飞中向后稍拉升降舵杆量,飞行器的迎角(抬头)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12.飞机的下滑角是 A.升力与阻力的夹角 B.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 C.阻力与重力的夹角 答案:B. 13.使飞机获得最大下滑距离的速度是(飞机处于有利速度时总阻力最小) A.最大下滑速度 B.失速速度

保险学原理试题5完整

保险学原理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是() A.自然风险 B.财产风险 C.投机风险 D.信用风险 2.自留形式的保险基金具有的优点是()。 A.提高了资金效率 B.稳定性好 C.自留额度易确定 D.形成、使用灵活 3.除了列举不承保的风险外,对于其他一切外来风险予以保障的合同,称为()A.总括式合同 B.定额保险合同 C.综合风险合同 D.预约合同

4.若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成数,此赔偿方式为()A.比例赔偿方式 B.限额赔偿方式 C.第一危险赔偿方式 D.免责限额赔偿方式 5.单独海损是()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部分全损 D.部分损失 6.在责任保险单中,不同于其它保单的特殊规定有()A.被保人 B.赔偿请求人 C.责任限额 D.责任解除 7.在各类风险中,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是()A.自然灾害

B.意外事故 C.生物灾害 D.社会风险 8.健康保险属于() A.长期保险 B.团体人身保险 C.强制保险 D.短期业务 9.固定再保险是() A.临时再保险 B.合同再保险 C.预约再保险 D.比例再保险 10.政府对保险业进行管理的第一目的是()。A.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B.健全保险组织 C.防止保险业中的不良竞争,反对垄断

D.保证保险公司的偿债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1.风险频率的高低取决于() A.损失程度 B.时间 C.风险单位数目 D.损失形态 E.风险事故 2.保险基金的特征是() A.来源广泛 B.使用范围的规定性 C.赔付责任的长期性 D.返还性 E.增值 3.古玩保险合同属于() A.定额保险合同

飞行原理

飞机为什么能飞?空气动力学空气与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操作飞机,原理?飞行力学研究飞行性能、操作性、稳定性 更快、更远、更经济?飞行原理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 第二章飞机的低速空动力空气动力学主要是低速小飞机 第三章螺旋桨的空气动力 第十章高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第四章飞机的平衡、稳定性、操作性 第五章平飞、上升、下降飞行力学 第六章盘旋 第七章起飞、着陆 第八章特殊飞行着重于飞机的操作、实践、基本原理第九章重量、平衡 机机型相关介绍 大型宽体飞机:座位数在200以上,飞机上有双通道通行 747 波音747载客数在350-400人左右(747、74E均为波音747的不同型号) 777 波音777载客在350人左右(或以77B作为代号) 767 波音767载客在280人左右 M11 麦道11载客340人左右 340 空中客车340载客350人左右 300 空中客车300 载客280人左右(或以AB6作为代号) 310 空中客车310载客250人左右 ILW 伊尔86苏联飞机载客300人左右 中型飞机:指单通道飞机,载客在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M82/M90 麦道82 麦道90载客150人左右 737/738/733 波音737系列载客在130-160左右 320空中客车320载客180人左右 TU54苏联飞机载客150人左右 146英国宇航公司BAE-146飞机载客108人 YK2 雅克42苏联飞机载客110人左右 小型飞机:指100座以下飞机,多用于支线飞行 YN7 运7国产飞机载客50人左右 AN4 安24苏联飞机载客50人左右 SF3 萨伯100载客30人左右 ATR 雅泰72A载客70人左右

飞行原理复习题(选择答案) 2..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 一、飞机的一般介绍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二、1.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2.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3.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

4.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第二章:飞机低速空气动力学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4.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 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 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 D:平行于地平线 5.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D:平行于地平线 6. 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 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D: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7. 飞机的升力

保险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保险学原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61题) 1.由于电线老化未及时维修,以至发生断路进而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导致该起人员伤亡的风险事故是()。 A.电线老化B.火灾 C.电线老化未及时维修D.电线断路 答案:B(见P13:第一章风险与保险——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2.王某是某寿险公司重大疾病险的被保险人,在一次单位体检 中几乎从不参加体检的王某也在体检队伍中,体检中发现其患有肝癌而且已到晚期,保险人在核赔中发现王某平时的生活方式非常糟糕:无节制的抽烟、酗酒,几乎每天在外暴饮暴食,起居极为不合理,才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结果。就造成王某健康状况如此严重结果的风险因素类型而言,属于()。 A.道德风险因素B.物质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D.投机风险因素 答案:C(见P13:第一章风险与保险——风险因素通常可分为三类: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 无形因素。) 3.在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中,人们之所以选择保险,其目的是()。 A.在事故发生前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 B.在事故发生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C.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

D.通过提供基金对无法控制的风险作财务安排 答案:D(见P20:第一章风险与保险——保险是转嫁风险的处理方式,投保人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向保险公司投保,可以把不能回避和排除的风险转嫁给保 险公司,是对风险做的一种财务安排。) 4.通常,如果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损失在短期可以预 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财务稳定,适宜采用的风险管 理方法是()。 A.自留风险B.转移风险 C.避免风险D.分散风险 答案:A(见P20:第一章风险与保险——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通常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程度低、 损失短期可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财务稳定时采用。) 5.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是可保风险的前 提条件之一,这一条件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 A.分散性B.集中性C.同质性D.规律性 答案:A(见P21:第一章风险与保险——可保风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 险,可保风险应该满足几个条件,风险必须是分散的,也就是风险不能使大多数 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 6.在团体寿险中,受益人的指定权仅仅归()所有。 A.投标人B.保险人C.代理人D.被保险人 答案:D(保险公司用一份保险合同为团体众多成员提供保险保障的一种保险 业务是团体保险,投保人是符合业务规定的法人团体,被保险人是雇员(职员), 实务中团体保险受益人只能由被保险人指定。) 7.某向某举债300 万,承诺半年后归还100 万,结果某很守信。半年后传来的消息说某身体每况愈下,某担心一旦 某有不测而危及到自己的利益,故以某为被保险人向某寿险公 司购买了 5 年期寿险。仅就保险利益的审核而言,保险公司正确

飞行原理复习资料

飞行原理复习资料 140001 放襟翼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升阻比 B:减小升阻比 C:增大最大升力系数 D:增大升力系数 140002 增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最大升阻比 B:增大最大升力 C:增大阻力 D:增大临界迎角 140003 通常规定升力的方向是()。 A:垂直于地面向上 B:与翼弦方向垂直 C:与飞机纵轴垂直向上 D:与相对气流方向垂直 140004 前缘缝翼能延缓机翼的气流分离现象,主要原因是可以()。 A:减小机翼对相对气流的阻挡 B:增大临界迎角 C:减小阻力使升阻比增大 D:增大上表面附面层中空气动能 140005 在通常情况下,放下大角度简单襟翼能使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增大、临界迎角减小、升阻比()。 A:增大 B:不变 C:难以确定其增减 D:减小 140006 有利迎角的()最大。 A:升力系数 B:性质角 C:升阻比 D:性质角的正切值 140007 在额定高度以下,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A:增大 B:减小 C:难以确定 D:不变 140008 即使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如果()螺旋桨也会产生负拉力。 A: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也较大时 B: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较小时 C:飞行速度小且油门较大时 D:飞行速度过小且油门也较小时 140009 对于没有顺桨机构的飞机,一旦发生停车,应该()。 A:把变距杆推向最前 B:把变距杆拉向最后 C:立即关闭油门 D:增大飞机的迎角 140010 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在小于某一速度的范围内,随速度的增大而(),大于某一飞行速度的范围内,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 1

保险学原理练习题..

★标准答案: B 2.()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1 分) A.补偿 B.保险利益 C.告知 D.保证 ★标准答案: B 3.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多次遭受意外伤害时,保险人对每次意外伤害造成的残废或死亡均按保险合同中的规定给付保险金,但给付的保险金累计以不超过()为限。(1 分) A.保险价值 B.保险金额 C.实际损失 D.保险利益 ★标准答案: B 4.保险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所谓“合法的利益”是指()。(1分) A.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为保险人承认 B.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为法律承认 C.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为合同上写明的 D.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为双方约定的

9. 弃权与禁止反言在保险实践中主要约束( )。 (1 分) A. 确认保证 B. 承诺保证 C. 告知 D. 要约 ★标准答案: B A. 展业 B. 理赔 C. 核保 ★标准答案: B A. 明示保证 B. 确认保证 C. 默示保证 D. 承诺保证

9. 弃权与禁止反言在保险实践中主要约束()。(1 分)

B.保险人 C.被保险人 D.受益人 A.500 元 B.1900 元 C.2000 元 D.2500 元 A.被保险人 B.保险人 C.投保人 D.受益人 ★标准答案: A 12. 我国《保险法》对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规定, 采用的是( )。( 1 分) A.定义原则 B.列举原则 C.同意原则 D.列举与同意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答案: A 13. 保险补偿以被保险人实际损失为限,即以被保险人恢复到( )的经济状态为 限。 ( 1 分) A.订立合同时

四轴飞行控制原理

四轴(1)-飞行原理 总算能抽出时间写下四轴文章,算算接触四轴也两年多了,从当初的模仿到现在的自主创作经历了不少收获了也不少。朋友们也经常问我四轴怎么入门,今天就简单写下四轴入门的基本知识。尽量避开专业术语和数学公式。 1、首先先了解下四轴的飞行原理。 四轴的一般结构都是十字架型,当然也有其他奇葩结构,比如工字型。两种的力学模型稍微有些不一样,建议先从常规结构入手(其实是其他结构我不懂)。 常规十字型结构其他结构 常规结构的力学模型如图。 力学模型 对四轴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螺旋桨的升力,螺旋桨旋转给机体的反扭矩力。反扭矩影响主要是使机体自旋,可以想象一下直升机没有尾桨的情况。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力很复杂,

这里将其简化成只受一个升力和反扭矩力。其它力暂时先不管,对于目前建模精度还不需要分析其他力,顶多在需要时将其他力设为干扰就可以了。如需对螺旋桨受力进行详细研究可以看些空气动力学的书,推荐两本, 空气螺旋桨理论及其应用(刘沛清,北航出版社) 空气动力学基础上下册(徐华舫,国防科技大学) 网易公开课:这个比麻省理工的那个飞行器构造更对口一些。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公开课:空气动力学概论 以上这些我是没看下去,太难太多了,如想刨根问底可以看看。 解释下反扭矩的产生: 电机带动螺旋桨旋转,比如使螺旋桨顺时针旋转,那么电机就要给螺旋桨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扭矩(数学上扭矩的方向不是这样定义的,可以根据右手定则来确定方向)。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螺旋桨必然会给电机一个反扭矩。 在转速恒定,真空,无能量损耗时,螺旋桨不需要外力也能保持恒定转速,这样也就不存在扭矩了,当然没有空气也飞不起来了。反扭矩的大小主要与介质密度有关,同样转速在水中的反扭矩肯定比空气中大。 因为存在反扭矩,所以四轴设计成正反桨模式,两个正桨顺时针旋转,两个反桨逆时针旋转,对角桨类型一样,产生的反扭矩刚好相互抵消。并且还能保持升力向上。六轴、八轴…类似。 我们控制四轴就是通过控制4个升力和4个反扭矩来控制四轴姿态。 如力学模型图,如需向X轴正方向前进,只需增加桨3的转速,减少桨1的转速,1、3桨的反扭矩方向是一样的,一个加一个减总体上来说反扭矩没变。此时飞机已经有向X轴方向的分力,即可前行。 如需向X轴偏Y轴45°飞行,那么增加桨2、3的转速,减少桨1、4的转速,即可实现。 如果将X正作为正前方,那么就是”十”模式,如果将X轴偏Y45°作为正前方向,那就是”×”模式。理论上这两种都可以飞行,”十”模式稍微比”×”模式好计算,但是”十”模式不如”×”模式灵敏。 四轴如需向任意方向飞行只需改变电机的转速,至于电机转速改变的量是多少,增量之比是多少就需要算法了。对于遥控航模,不需要知道具体到度级别的方向精度,飞行时手动实时调节方向即可。 四轴除了能前后左右上下飞行,还能自旋,自旋靠的就是反扭矩,如需顺时针旋转,只需增加桨1、3转速,减少2、4转速,注意不能只增加桨1、3而不减少2、4,这样会造成总体升力增加,飞机会向上飞的。 理想情况下,四轴结构完全对称,电机转速一样,飞机就可以直上直下飞行。但事实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的,不存在完全对称的结构,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电机螺旋桨。所以需要飞控模块进行实时转速调节,这样才能飞起来,不像直升机,螺旋桨加速就能飞。 2、分析完飞行原理,接下来分析四轴飞行器系统的主要部件。

直升机飞行原理(图解)

飞行原理(图解) 直升机能够垂直飞起来的基本道理简单,但飞行控制就不简单了。旋翼可以产生升力,但谁来产生前进的推力呢?单独安装另外的推进发动机当然可以,但这样增加重量和总体复杂性,能不能使旋翼同时担当升力和推进作用呢?升力-推进问题解决后,还有转向、俯仰、滚转控制问题。旋翼旋转产生升力的同时,对机身产生反扭力(初中物理: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所以直升机还有一个特有的反扭力控制问题。 直升机主旋翼反扭力的示意图 没有一定的反扭力措施,直升机就要打转转/ 尾桨是抵消反扭力的最常见的方法 直升机抵消反扭力的方案有很多,最常规的是采用尾桨。主旋翼顺时针转,对机身就产生逆

时针方向的反扭力,尾桨就必须或推或拉,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推力,以抵消主旋翼的反扭力。 抵消反扭力的主旋翼-尾桨布局,也称常规布局,因为这最常见/ 典型的贝尔407 的尾桨主旋翼当然也可以顺时针旋转,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两者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有意思的是,美、英、德、意、日直升机的主旋翼都是逆时针旋转,法、俄、中、印、波兰直升机都是顺时针旋转,英、德、意、日的直升机工业都是从美国引进许可证开始的,和美国采用相同的习惯可以理解,中、印、波兰是从前苏联和法国引进许可证开始的,和法、俄的习惯相同也可以理解,但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从一开始选定不同的方向,法国为什么不和选美国一样的方向,而和俄罗斯一致,可能只是一个历史的玩笑。

各国直升机主旋翼旋转方向的比较尾桨给直升机的设计带来了很多麻烦。尾桨要是太大了,会打到地上,所以尾桨尺寸受到限制,要提供足够的反扭力,就需要提高转速,这样,尾桨翼尖速度就大,尾桨的噪声就很大。极端情况下,尾桨翼尖速度甚至可以超过音速,形成音爆。尾桨需要安装在尾撑上,尾撑越长,尾桨的力矩越大,反扭力效果越好,但尾撑的重量也越大。为了把动力传递到尾桨,尾撑内需要安装一根长长的传动轴,这又增加了重量和机械复杂性。尾桨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的最大挑战,主旋翼失去动力,直升机还可以自旋着陆;但尾桨一旦失去动力,那直升机就要打转转,失去控制。在战斗中,直升机因为尾桨受损而坠毁的概率远远高于因为其他部位被击中的情况。即使不算战损情况,平时使用中,尾桨对地面人员的危险很大,一不小心,附近的人员和器材就会被打到。在居民区或林间空地悬停或起落时,尾桨很容易挂上建筑物、电线、树枝、飞舞物品。 尾桨可以是推式,也可以是拉式,一般认为以推式的效率为高。虽然不管推式还是拉式,气流总是要流经尾撑,但在尾桨加速气流前,低速气流流经尾撑的动能损失较小。尾桨的旋转方向可以顺着主旋翼,也就是说,对于逆时针旋转的主旋翼,尾桨向前转(或者说,从右

飞行原理

飞行原理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较圆鈍 高速飞机翼型前缘较尖 平直机翼有极好的低速特性 椭圆机翼诱导阻力最小 梯形机翼矩形加椭圆优点,升阻比特性和低速特性 后掠翼、三角翼------ -------- ------ 高速特性 基本术语: 翼弦---翼型前沿到后沿的连线弦。 相对厚度(厚弦比)----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翼展---机翼翼尖之间的距离。 展弦比---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 飞机展弦比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后掠角---机翼1/4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夹角。后掠角为了增大临界马赫数。 迎角---- 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夹角。 临界迎角---升力系数最大时对应的迎角。 有利迎角---升阻比最大时对应的迎角。

阻力 阻力=诱导阻力+废阻力 诱导阻力: 1.大展弦比机翼比小展弦比机翼诱导阻力小。 2.翼梢小翼可以减小飞机的诱导阻力。 3.诱导阻力与速度平方成反比。 废阻力: 废阻力=压差阻力+摩擦阻力+干扰阻力 1.摩擦阻力: 飞机表面积越大或表面越粗糙,摩擦阻力也越大。 2.压差阻力: 与迎风面积、机翼形状、迎角有关。 3.干扰阻力: 废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总阻力是诱导阻力和废阻力之和。 在低速(起降)时诱导阻力占主要,在高速(巡航)时废阻力占主导。 诱导阻力=废阻力时,总阻力最小,升阻比最大。 放下起落架,升阻比减小。 增升装置----前缘缝翼+后缘襟翼 前缘缝翼:

位于机翼前缘,延缓机翼气流分离,提高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 在迎角较小时打开,会降低升力系数。 只有在接近临界迎角时打开,才能起到增升的作用。有的飞机装有“翼尖前缘缝翼”,其主要作用是在 大迎角下延缓翼尖部分的气流分离,提高副翼的效能,改善飞机横侧稳定性和操纵性。 后缘襟翼: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后退襟翼+后退开缝襟翼+前缘襟翼 1.简单襟翼—改变了翼型弯度—升阻比降低。 2.开缝襟翼—机翼弯度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大 多,临界迎角降低不多。 3.后退襟翼—增大了机翼弯度和机翼面积,增升 效果好,临界迎角降低较少。 4.后退开缝襟翼(查格襟翼+富勒襟翼)—兼有 后退襟翼和开缝襟翼优点。 5.前缘襟翼—一方面减小前缘延缓气流分离;另 一方面增大了翼型弯度。使最大升力系数和临 界迎角得到提高。 增升装置通过三个方面达到增升目的: 一是增大翼型弯度,提高机翼上、下压强差,从而增大升力系数。

飞行原理知识点

飞行原理知识点 1.后掠角: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飞行包线:飞机的平飞速度范围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曲线称为飞行包线。以速度作为横坐标,以高度作为纵坐标,把各个高度下的速度上限和下限画出来,这样就构成了一条边界线,称为飞行包线,飞机只能在这个线确定的范围内飞行。 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后 最小阻力速度:平飞所需拉力最小的飞行速度 迎角:相对气流方向(飞行速度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 2.升力基本原理: 空气流到翼型的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翼型的上下表面流过,并在翼型的后缘汇合后向后流去。在翼型的上表面,由于正迎角和翼面外凸的影响,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压力降低;而在翼型的下表面,气流受阻,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压力增大。这样,翼型的上下翼面出现压力差,总压力差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 升力方向:向上 3.飞机俯仰稳定力矩: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对其重心所产生的力矩沿横轴的分量。 俯仰阻尼力矩: .主要是由水平尾翼产生的 4.着陆滑跑距离计算公式(三种情况):书上166页 着陆距离:着陆空中段水平距离和着陆滑跑段距离组成。 5.飞机重心计算:力矩之和/飞机总重量=机头向后的延伸距离就是重心位置 6.飞机五大部件: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 7.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简称ISA,就是人为的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的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标准海平面,海平面高度为0、气温288.15k15℃或59℉、气压1013.2mbar或1013.2hpa或29.92inpa即标准海压、音速661kt、对流层高度为11km或36089ft、对流层内标准温减率为每增加1km温减6.5℃或每增加1000ft温减2℃,从11~20 km之间的平流层底部气温为常值-56.5℃或216.65k 8.飞机低速飞行有哪些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 9.飞机在稳定飞行时遇到逆风或顺风时,上升角\上升率\下降梯度\下降距离如何变化 顺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减小,逆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增大;在上升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增大,在下降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减小。 顺风下降,下降角减小,下降距离增长,下降率不变;逆风下降,下降角增大,下降距离缩短,下降率不变。上升气流中下降,下降角和下降率都减小,下降距离增长;下降气流中下降,下降角和下降率都增大,下降距离缩短。 上升角是飞机上升轨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上升梯度是飞机上升高度与前进的水平距离之比,等于上升的正切。上升率是指飞机上升中单位时间所上升的高度。快升速度是指能获得最大上升率的速度。 10.飞机盘旋速度与坡度、盘旋半径关系:速度很低时,比如速度为0,可以没有坡度。 有一定的速度时,半径越小,需要的坡度越大,以平衡离心力。 半径给定时,速度越高,需要的坡度越大,以平衡离心力。 11.侧滑是什么引起的:是飞机受扰动以致方向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的。从操作上讲是只蹬舵或舵量过大造成的 20.什么是侧滑:飞机相对气流方向与飞机对称面不一致的飞行状态。 12.飞机起飞时V2 起飞安全速度。有一发失效时,此速度可保证飞机安全起飞。VS1 失速速度或特殊构型最低稳定飞行速度 13. 起飞抬前轮的目的:增大离地迎角,减小离地速度,缩短起飞滑跑距离 14.修正偏流方向: 由于空中风的存在,引起航空器航迹与航向不相一致,偏流修正指消除由此产生的偏流影响的措施。 15.失速的根本原因:飞机迎角超过其临界迎角。失速告警的类型: 自然失速(气动)警告和人工失速警告:失速警告灯、失速警告喇叭、振杆器 16.低速飞行中升力特性、阻力特性、升阻比特性是衡量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主要的空气动力性能参数包括飞机的最大升力系数、最小阻力系数和最大升阻比

大学《保险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保险学原理》基本知识和原理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保险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保险可以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未发生损失的被保险人分摊 B.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商业保险行为 C.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2.纯粹风险是指( C )。 A.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B.只有获利可能而无损失机会的风险 C.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 D.有导致重大损失可能的风险 3.厘定财产保险纯费率是用( C )来测算损失概率。 A.保险承保率 B.保险赔付率 C.保额损失率 D.保险费用率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并无实质区别 B.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惟一区别在于重复保险签发多张保险单而共同保险只签发一张保险单 C.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必定超过保险价值,共同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必定小于或等于保险价值 D.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均属于再保险 15.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分为( )。 A.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 B.财产损失保险与人寿保险 C.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 D.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25.保险人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保,这种保险称作( )。 A.共同保险 B.重复保险 C.再保险 D.原保险 26.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 )。 A.造成损害应负的一切责任 B.造成损害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或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 C.造成损害应负的刑事责任 D.造成损害应负的行政责任 27.人寿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 A.补偿损失 B.给付保险金 C.防灾防损 D.融通资金 28.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 A.补偿损失和给付保险金 B.补偿损失和分散风险 C.补偿损失和防灾防损 D.补偿损失和融通资金 29.下列保险中属于商业保险的是( )。 A.互助保险 B.储蓄性保险 C.相互保险 D.社会保险 30.社会保险以( )为缴费原则。 A.均一保费制 D.公平保费制 C.趸交保费制 D。自然保费制

(完整版)飞行原理课程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A.docx

《飞行原理》复习纲要A 一、填空题 1. 可压缩流体一维定常流动的连续方程的表达式为。 2.低速气流,沿水平流管流动,在截面A1=3米2, V1=6米 / 秒,在截面 A2=2米2处,则 V2= 米/ 秒。 3.升力公式为,式中C L称为,它综合表达了。 4.飞机迎角静稳定度的表达式是,迎角静稳定度为值是飞机具有俯仰静稳定的必要条件。 5.保持飞机作等速飞行的条件是,保持飞机作直线飞行的条件是 ,要使飞机作曲线运动,必须具有。 二、单项选择题 1.机翼积冰将使()。 A. 升力减小 B. 阻力减小 C.升阻力增大 2.已知 3000 米的高度层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高10℃( ISA+10℃),则 3000 米高度层上的气温为()。 A.5.5 ℃ B.10 ℃ C.25 ℃ 3.飞机以相同表速飞行,高度升高,真速()。 A. 增大 B. 减小 C.不变 4.在低速气流中,空气流过一个粗细不同的管道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速度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5.右转螺旋桨飞机,在左转弯中,机头要向()进动。 A. 上 B. 下 C. 右 6.真速相同,高度升高,飞行M数()。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7.亚声速飞行中,在同样条件下。后掠翼的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比平直翼()。 A. 小 B. 大 C. 一样 8.飞机重量增加,飞机的失速速度()。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9.使飞机具有纵向静稳定性,焦点必须位于重心()。 A. 之前 B. 之后 C. 之上 10. 正常着陆时,以同样的姿势两点接地,气温高时接地表速()。 A. 大 B. 小 C.不变

保险学原理--考题cankao

《保险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正确的请填“√”,错误的请填“Ⅹ”) 1.不足额保险发生部分损失理赔时,按保障程度赔偿。(√) 2.我国保险法的立法方式是业法与合同法合二为一。(√) 3.动态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比较规则,可以通过大数法则加以测算。(Ⅹ)4.保险合同的客体就是保险标的本身。(Ⅹ) 5.在保险合同的中止期内合同效力正常。(Ⅹ) 6.吸烟后随意抛弃烟蒂,以至引起火灾,这一火灾的原因属于道德风险因素。(Ⅹ) 7.从保险的角度看,损失机会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损失程度越严重,意味着风险越大。(Ⅹ)8.在共同保险与重复保险关系中,风险均是在各保险人之间进行横向分摊。(√) 9.人身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Ⅹ) 10.由于保险凭证是一种简化了的保险单,所以其法律效力不及保险单。(Ⅹ) 11.汽车保险中被保险车辆的转让,必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否则,转让无效。(Ⅹ) 12.某外贸公司为出口到英国的一批茶叶购买了货物运输保险。货物起运后,该公司向保险人提出解约。因投保人有解约权,所以保险人应予以解除该保险合同。( Ⅹ ) 13.保险合同的成立即意味着保险合同的生效。(Ⅹ) 14.通常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损失在短期内可以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财务稳定时采用自留风险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选择以最接近题意要求的选项为准) 1.某险种费率11‰,其含义是指( C )。 A 保险金额为100元,保费为1.1元 B 保险金为100元,保费为1.1元 C 保险金额为1000元,保费为1.1元 D 保险金为1000元,保费为1.1元 2.李某就其财产投保了保险金额为5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并注明了现地址为保险地址。之后不久李某又买了一处房子,更换了全新的家具、家电。在保险期内,李某的新住处遭雷击导致家电受损,损失2万元。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应该负责赔偿的金额是( A )。 A.0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3.某卫星发射机构承接了一价值为2亿美元的气象卫星发射任务,为将发射过程中的卫星及火箭损失的风险转嫁,向甲、乙、丙三家财产保险公司分别投保了保险金额为1亿美元、0.6亿美元和0.4亿美元的卫星发射保险。该发射机构这种转嫁风险方式属于( a )。 A 重复保险 B 共同保险 C 综合保险 D 合作保险 4.某寿险公司专门为劳务输出人群设计了一种意外伤害保单,这种特殊人群所面临的意外伤害之所以能够为甲公司承保,是因为其符合保险风险集合与分散的前提条件之一(A )。 A 同质风险 B 同类风险 C 异质风险 D 异类风险 5.在财产保险中,允许保险单随着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毋须征得保险人同意的保险业务是( B )。 A.运输工具保险 B.货物运输保险 C.家庭财产保险 D.利润损失保险 6.定期寿险保单的被保险人王某虽有儿有女,但平时对老人都不尽赡养义务,而与王某非亲非故的张某却一直照顾着他,故王某在投保时指定张某为其受益人,但王某死后其子女却要以继承人的身份领取保险金,同时,王某的债权人也向保险人请求这笔保险金。对此,保险人正确的处理方案应该是( A )。

飞行原理

關十言

1)流体力学基础 对于亚音速气流,若流管面积减小,则流速增大,而超音速则刚好相反。流体的伯努利原理表明,不管是超音速还是亚音速气流,只要流速增加,则压强就会减小。由于飞机的翼型上表面向上弯曲的稍多一些,因此从整体上来说飞机下表面的流管截面积要大于上表面,使得亚音速飞机的下表面气流流动比上表面慢,压强则比上表面大,从而产生升力。 音速是微弱扰动的传播速度,与气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飞机的飞行马赫数是飞机真空速大小与飞行高度上音速之比,飞机的临界马赫数是当机翼上翼面低压力点的局部速度达到音速时的来流马赫数。 超音速气流流过外折角,则会在折点处形成膨胀波,使得气流经过膨胀波后的速度增加、压强减小;流过一个折角很小的二维内折翼面,会在折点处形成斜激波,如果折角比较大,则会形成曲面激波或者正激波。超音速气流经过激波后压强、温度和密度会突然增大,速度会突然减小。从飞机阻力增加的程度来讲,三种激波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正激波、曲面激波和斜激波。 静止的流体中不会产生摩擦力(粘性力),只有运动的实际流体才会产生粘性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的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就是雷诺数,雷诺数越大,说明粘性对飞机的影响就越小。机翼表面受粘性影响比较大的区域叫做附面层,在附面层边界上,粘性使得该处的局部速度受到1%的影响,在附面层内需要考虑粘性的影响,之外则可以不考虑。 2)飞机的升阻力特性 飞机的定常飞行中,升力等于重力,推力等于阻力。飞机的升力与速度、大气密度、机翼面积、升力系数等有关。升力系数随着飞机迎角的增大,起初会线性增加,达到斗振升力后,开始曲线增加,一直到最大升力系数(临界迎角),然后开始减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飞机的升力系数随粘性增大而减小,随后掠角增大而减小。 临界迎角对应飞机的失速速度。飞机在转弯时,升力的垂直分量需要平衡重力,使得飞机的升力随转弯坡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大坡度转弯时飞机的升力系数(迎角)较大,可能会引起飞机的抖动。

201603学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考复习题飞行原理详解

1.伯努利方程中的静压p代表的是()。 A.流动空气的压力能 B.单位体积空气的压力能 答案:B 2.曲线飞行与直线飞行比较,推同样多的杆,曲线飞行时迎角减小量()。 A.大 B.一样 C.小 答案:C 3.偏转副翼使飞机转弯时,两翼的阻力是()。 A.内侧机翼阻力大 B.外侧机翼阻力大 C.相等 答案:B 4.俯仰操纵力矩是飞行员操纵驾驶杆偏转升降舵时()上产生的附加升力对重心形成的力矩。 A.升降舵 B.水平尾翼 C.飞机 答案:B 5.如果拉杆量相同,曲线飞行与直线飞行比较,曲线飞行迎角增加量()。 A.相同 B.大 C.小 答案:C 6.飞机在右侧风中飞行时,飞机则会出现()。 A.右偏流 B.右侧滑 C.左转弯 答案:B 7.侧风中着陆,为了修正偏流,采用()修正偏流,可使飞机的升阻比不减小。 A.侧滑法 B.改变航向法和侧滑法相结合 C.改变航向法 答案:C 8.上单翼飞机带侧滑飞行时,由于机身的阻挡作用,将会使横向稳定力矩()。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答案:A 9.在航线五边用侧滑法修正侧风时,如果侧风越大,则所需坡度___,相同表速和油门的下降率__ A.越大,越小 B.越大,越大 C.越小,越大 答案:B 10.飞机做大坡度盘旋时,为保持高度,()需增加带杆量。 A.用以保持机头沿转弯方向运动 B.为补偿升力垂直分量的损失 C.为补偿升力水平分量的损失 答案:B 11.已知3000米的高度层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高10°C(ISA+10°C),则3000米高度层 A.5.5℃ B.10℃ C.25℃ 答案:A 12.飞机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飞行,则()。 A.真速等于表速 B.真速大于表速 C.真速小于表速 答案:A 13.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 A.降低6.5°C B.升高6.5°C C.随季节变化 答案:A 14.翼型升力系数的意义主要表示()。 A.相对气流方向对升力的影响 B.迎角和翼型等因素对升力影响的无因次数值 C.机翼面积对升力的影响 答案:B 15.放襟翼后,飞机的升阻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B

保险学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保险学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保险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保险可以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未发生损失的被保险人分摊 B.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商业保险行为 C.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2.纯粹风险是指( C )。 A.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B.只有获利可能而无损失机会的风险 C.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 D.有导致重大损失可能的风险 3.厘定财产保险纯费率是用( C )来测算损失概率。 A.保险承保率 B.保险赔付率 C.保额损失率 D.保险费用率 4.用以补偿或给付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体自然规律所致的经济损失、人身损害和收入损失,并由保险公司筹集、建立起来的专项货币基金是( )。 A. 社会保险基金 B.保险基金 C.保险准备金 D.社会保障基金 5.以下不属于保险基金特点的是( )。 A.来源的广泛性 B.总体上的返还性 C.使用上的禁止性 D.运用上的增值性 6.人身保险准备金主要是以( )的形式存在。 A. 赔款准备金 B.总准备金 C.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D.其他准备金 7.风险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纯粹性 B.可测性 C.分散性 D.不确定性 8.保险与储蓄的相同之处是( )。

A. 以现在的积累解决将来的需要 B.以将来的积累解决现在的需要, C.都属于自助行为 D.受益期相同 9.现代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是( )。 A..一人为众,众人为一 B.大数法则与概率论 C.保险费率的厘定 D.保险准备金的提存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以一定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为条件的 B.保险和储蓄都体现了自助原则 C.保险与社会福利都有补偿损失的功能 D.保险的给付金额与投保人交纳的保费金额直接相关,社会救济的救济金额与被救济人的社会贡献直接相关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并无实质区别 B.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惟一区别在于重复保险签发多张保险单而共同保险只签发一张保险单 C.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必定超过保险价值,共同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必定小于或等于保险价值 D.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均属于再保险 12.法定保险的特征是( )。 A.公平性与公正性 B.全面性与统一性 C.强制性与公正性 D.安全性与公平性 13.按赔付形式分类,保险可分为( )。 A.公营保险与民营保险 B.盈利保险与非盈利保险 C.定额保险与损失保险 D.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14.下列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或政府往往通过立法形式实施社会保险 B.公民或劳动者可自己决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