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①,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②不忍登高临远,,。

(柳永《八声甘州》)③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A.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B.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黑白相映,,,。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①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②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③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A.②③①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①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②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

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

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

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③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

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上海卷)考场佳作精选(3篇)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上海卷)考场佳作精选(3篇)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上海卷)考场佳作精选真题回放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佳作精选心存敬畏,事在人为上海考生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世上虽然有许多重要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更不代表人要因此而丧失斗志与勇气。

如果只是因为无法预料的转折就丧失信心和动力,那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因种种原因,人们面临突如其来的大转折总有种无力之感。

2020年,本应是欣欣向荣、发展前景大好的一年,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在瞬间席卷全球呢?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许多个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永远地埋葬在了乍暖还寒的春日。

作为身处其间的个体,我们都饱受了无奈与悲恸,体味了世事无常和人类的渺小。

可即便如此,我们在此期间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逆行者”前赴后继,以一己之力抗争着,奉献着。

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重要品质,我们才会如此受打动。

相比西方国家群体免疫下的一片乱局,我国能良好控制疫情,广大医护人员有着很大的功劳。

转折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但又有必然性。

有的转折出现是突如其来的,但有的则是源自缓慢而持久的积累。

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对将会发生的所有事不仅要有思想准备,还要有相应的物质准备。

当变故真正出现后,从容应对,不要慌不择路。

而对于那些无法预料的事,既然已经发生了,也要去从容面对和处理。

个体在历史的洪流中固然显得渺小,但事在人为,如果不拼一拼闯一闯,怎么知道结果如何呢?就像傅雷所说:“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当然,我们在面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对自然、社会及他人抱有敬畏之心,事在人为不代表我们要去打破自然规律逆天而行,忽视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否则只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020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按要求填空。

( 分)①∙∙∙∙∙∙∙∙∙∙∙∙∙∙∙,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②不忍登高临远,∙∙∙∙∙∙∙∙∙∙∙∙∙,∙∙∙∙∙∙∙∙∙∙∙∙∙∙∙。

(柳永《八声甘州》)③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按要求选择。

( 分)( )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 分)✌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分)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黑白相映,∙∙∙∙∙∙,∙∙∙∙∙∙,∙∙∙∙∙∙。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②③①∙∙ ∙ ∙∙ ②①③∙∙∙∙∙ ③①②∙∙ ∙ ∙ ①②③二∙∙阅读∙∙∙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 题。

( 分)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 年。

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❽儿童文学❾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

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❽中国古代并未发现❻儿童❼,没有❻儿童❼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

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上海卷-2021年高考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上海卷-2021年高考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上海卷真题鲜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回首来径2020年上海卷作文原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上海卷作文原题: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上海卷作文原题: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年上海卷作文原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认真解读这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会发现2017年以来的上海新高考,延续了数年来材料简洁、设问抽象、蕴含哲理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2017年的材料: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生活中的“变数”,并学会科学地预测;2018年的材料: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上海卷作文解析与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上海卷作文解析与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上海卷作文解析与范文展示2020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1.写作情境的限制。

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

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价值判断的限制。

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文体的限制。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立意角度自由。

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

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联想思考自由。

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珠溪语文】2020高考上海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珠溪语文】2020高考上海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小时候家里过年,母亲照例要做一桌豆腐,母亲点卤之前会盛起一碗豆浆,放上一 勺白糖,递给在灶下帮忙的我,说:“丫头,喝吧!”接过母亲手中那只白底蓝边的碗, 我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着。母亲瞅着细细喝着豆浆的我,笑着轻轻叹了一口气。那一 刻,豆浆里沉淀的苦涩疼痛了少年心。
那年父亲突然病倒,生活重担全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星星白雪一夜间飞上母亲 鬓角额头,她硬是咬着牙撑起了整个家。后来啊,我们都长大了。而那些突如其来的 生活重压经过人事磨练,竟淬炼出岁月芬芳。
感谢关注
聚焦高考| 珠溪超话| 珠溪诵读| 珠溪读写| 此间风雅
【写作角度】
角度1:面对“猝然临之、无故加之”到自身,你的认识和思考。 “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可以指向社会中的突发重大事件,也可能是 生活中的重大变故,难以预料的灾难、打击等等。面对这些无法预料的 困境加身,你该怎么办?做《老人与海》中“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 被毁灭”的“硬汉”还是地震来临时的“范跑跑”?临阵脱逃还是迎难而上与 之搏斗的不同做法让考生追问自己的心,这样“你的认识和思考”就会自 然流出。
不远处小岛上传来高亢、嘹亮、婉转的秦淮曲调,酽酽飘荡在城市夜空。白日潋滟 湖水荡漾在两岸璀璨灯光里,几个摆摊卖字画的老人坐在山石边谈天,顺便卖几幅字 画,筹谋一下明日茶馆里的东道。
一切喧闹让饱经岁月转折的园子充满浓烈人间烟火味:古老与年轻、喧腾与安静、 淡定与从容交融在一起。
仰望夜空,几颗星子让平凡俗世里恋恋人潮显得汹涌又悠然。想起汪曾祺笔下侯银 匠在相依为命的女儿出嫁后深夜灯下记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人生 况味。唐朝那位落第的张继肯定不会想到他落魄寂寥的人生诗句,会逆转为后人咏叹 不已的经典。
【下水文】
一半一半,如此甚好
陈海峰 2020年注定不平凡,新冠疫情蔓延,全民抗疫,蝗灾肆虐,中印边境冲突……再到 苟晶等网络事件的种种反转,可谓纷繁复杂又意想不到。五味杂陈之中,冷暖自知之 余真实地改变了事物发展的进程。 在这无数岁月中,曾经的我们,在慢慢朝着不同方向去寻找。我不知道我们的选择 是对是错,但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这幸福原本该是个必然会来临 的节日,却成了一个美好的期许。因为我们总是在种种意想不到中忘记了最初。 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磨去了稚嫩,收获了坚韧;失去了梦想,拥有了方向;放弃了 没有结果的,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人生总会有些意外,是好是坏,取决的还是我们自 己。任时光匆匆,我们只需放慢自己的脚步,不要焦虑。任岁月慢慢流逝,回首向来 萧瑟处,我们的人生依旧在那,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0上海高考作文解析与范文

2020上海高考作文解析与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思维情境,考生构思立意时必须默认这一前提,置身试题设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换句话就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社会和时代潮流中,是否也是无能为力的?那我们是否还要选择积极有为?这是考生所处的思维情境。

2.写作任务的限制。

试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说理性文章,谈对“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考生写作时必须抓住以下两点,一是“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不可为”和“无所为”的,那应该怎么办,文章要表达的是面对客观世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

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二、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

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高分作文评析例文10篇点评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高分作文评析例文10篇点评

★例文1:走出去,返回来罗素曾言:“多远乃万物之本源。

”正如大千世界,古老的华夏文明乃是古埃及、古巴比伦等诸多历史起源中的一支,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该如何认识我们认为自己早已熟识的事物。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走出去”进而“返回来”的过程。

不同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认识事物时带有简化作用的偏见的产生。

布朗斯说过:“偏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思考能力缺乏的体现。

”我们以“中国味”的大气磅礴定义所有中式风格的音乐,而以西方的小夜曲、圆舞曲最为著名,在不知不觉中便沦为了偏见的奴隶,此时便具有了“走出去” 的必要性。

华为老总任正非否定了“自主创新”所带有的光辉,这并非是否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倡导人们避免陷入偏见的泥沼,一再简化前进的目的,而无法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多样,以致丧失了认识自我的感情。

沉重的历史积淀化作包袱,迫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浮于表面,使我们安逸于认识的舒适圈中。

失去了交响曲的激情澎湃,我们如何体悟高山流水的悠扬绵长;失去了摇滚音乐的自由舞动,我们如何沉醉陕北民歌的精神支柱。

失去了与其他事物的交融与荟萃,我们在认知惰性中越陷越深,正如路遥所写:“当一个人沉浸在温柔之乡以后,就再也难以获得重回风暴的勇气。

”走出去,突破局限,更为全面而理性地看待与认识事物。

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走出去,让我们窥探到一个更为全面的世界。

同时,“返回来”的重要性也是应当重视的。

若是只管“走出去”那便向鲁迅先生笔下“拿来主义” 所批判的那样所靠拢,只知“进去”而不知“拿来”在。

“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冲破了偏见与局限的束缚,我们要“返回来”,形成更为深刻的感受。

中国社会具有“从旧见行古道”的传统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