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合同纠纷的四种方式
常见解决合同纠纷的4种方式

常见解决合同纠纷的4种方式导读:本文介绍了常见解决合同纠纷的4种方式。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解决合同纠纷共有4种方式。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4种方式,我们分别作详细介绍。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解决合同纠纷共有4种方式。
一是用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机关解决;四是用诉讼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纠纷的解决。
(一)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根底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合同签订之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纠纷,有了纠纷怎么办?应当从有利于维护团结、有利于合同履行的角度出发,怀着互让、互谅的态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协商求得纠纷的解决。
对于合同纠纷,尽管可以用仲裁、诉讼等方法解决。
但由于这样解决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财,而且也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以后的合作与往来。
用协商的方式解决,程序简便.及时迅速,有利于减轻仲裁和审判机关的压力,节省仲裁、诉讼费用,有效地防止经济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纠纷当事人之间的友谊,有利于贡固和加强双方的协作关系,扩大往来,推动经济的开展。
由于这种处理方法好,在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中,也相当盛行。
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纠纷.应当遵守以下原那么:一是平等自愿原那么.不允许任何一方以行政命令手段,强迫对方进行协商,更不能以断绝供应、终止协作等手段相威胁,迫使对方达成只有对方尽义务,没有自己负责任的“霸王协议〞.二是合法原那么。
即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其内容要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否那么.当事人之间为解决纠纷达成的协议无效。
发生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分清责任是非。
合同纠纷解决的四种常见方法

合同纠纷解决的四种常见方法合同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规定了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交易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纠纷时有发生。
在面对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合同纠纷解决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最常见的合同纠纷解决方法之一。
当事人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寻求共识,解决分歧。
这种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双方可以自由商定解决方案,避免了法律程序的繁琐。
此外,协商解决还可以维护双方的关系,减少纠纷对双方的负面影响。
然而,协商解决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协商需要双方都愿意妥协和让步,如果一方不愿意或者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协商解决将无法进行。
其次,协商解决的结果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协商达成的协议,另一方很难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因此,在选择协商解决时,双方需要慎重考虑协议的可执行性和保障措施。
二、调解解决调解是一种由第三方进行协调的解决方法。
当事人可以选择请专业调解员或者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调解的优点在于,调解员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可以公正地听取双方的意见,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调解过程通常比较快速,可以有效地减少纠纷的时间和成本。
不过,调解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调解的结果仍然需要双方同意,如果一方不接受调解结果,调解将无法达成。
其次,调解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对调解结果的可行性和公正性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选择调解解决时,双方需要选择有经验和声誉良好的调解员或仲裁机构。
三、仲裁解决仲裁是一种将纠纷交由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裁决的解决方法。
仲裁通常由双方事先约定,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程序简便、效率高的特点。
仲裁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以公正地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仲裁的结果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一方不履行仲裁结果,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执行。
然而,仲裁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仲裁过程需要双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尤其是请高级仲裁员或仲裁机构时费用较高。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一是用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机关解决;四是用诉讼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纠纷的解决。
【为你推荐】解除劳动合同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定金能退吗效力待定合同转租合同合同法遇到争议就要及时的去解决,而对于不同类型的争议,它的解决方式也是不同的。
那么,在实践中,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选择哪种方式来处理合同争议,当事人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当事人之间因合同而发生纠纷,有四种解决方式: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和解是指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因合同发生的争议。
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使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原则下解决争议的方式。
和解与调解是双方当事人自己解决争议的方式,它可以在诉讼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中的某个阶段进行,它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又不伤双方当事人的和气,缺点是和解与调解的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任意一方不自愿执行则归于失败。
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给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当事人双方有义务执行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仲裁是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
民事诉讼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强制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是权利主体凭借国家力量维护其民事权益的司法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可以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约定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二、怎么仲裁解决合同争议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争议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争议的,应注意以下问题:1、仲裁期限。
合同中争议解决条款[工作范文]
![合同中争议解决条款[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24c8b76294dd88d1d26b56.png)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合同中争议解决条款[工作范文]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篇一: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一、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1、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有4种: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第三人调解、仲裁机构仲裁;、法院诉讼。
2、上述4种方式是《合同法》规定的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至于当事人选择什么方式来解决其合同争议,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强迫当事人采用哪种解决方式。
3、对于解决的方式,当事人双方可以在签订合同时就选择,并把选择出的方法以合同条款形式写入合同,也可以在发生争议后就解决办法达成协议。
4、在解决合同争议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否则将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5、合同争议的解决应当首先寻求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途径。
6、了解、分析合同签订、履行的过程,找出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
7、可从签约主体、签约程序-合同内容、合同履行行为、违约责任条款这几个路径进行分析。
8、分析合同效力,明确过错责任,是还是有效合同,是无效合同还是未成立合同,是有效合同还是效力待定合同。
9、分析认定有关合同履行中的相关证据材料。
0、提出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案。
深圳律师:黄华(12年律师经验)律师咨询:132 , 4296, 6417(免费)执业律所: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首家律所)律所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海王大厦A座14层篇二:解决合同纠纷的四种方式合同纠纷律师总结解决纠纷的四种方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白二十八条的规定,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四种: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其中,和解和调解并非解决合同争议必经的程序,即使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争议条款中作了相应的规定,当事人也可不经协商和解或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

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来解决合同纠纷,这是发生合同纠纷后解决的最好的办法。
2. 调解:如果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有关机关进行调解。
例如,如果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他们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调解。
在平等的基础上,上级应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是行政干预。
当事人也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院等进行调解。
3. 仲裁:如果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还不愿意调解的,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争议发生后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 诉讼: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解决合同纠纷。
除上述一特点之外,还有一些合同具有自身的自愿性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可以参照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的相关合同法来解决。
以上就是解决合同争议的主要方式,当面临合同争议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劳动合同仲裁流程

劳动合同仲裁1因为员工福利社保及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均属于劳动仲裁范围,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具体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一、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五、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
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仲裁2申诉人应当自劳动者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仲裁申请书》。
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二)身份证明。
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三)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四)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
合同争议的解决顺序

合同争议的解决顺序工程合同争议的法律解决途径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其解决的顺序也可以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顺序进行.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无须第三方介入,完全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它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心理上消除了当事人之间的对抗。
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居中调停,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其互谅互让,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中立第三方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仲裁与诉讼不同。
诉讼是法院行使国家所赋予的审判权,向法院起诉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前达成协议,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审判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经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
仲裁具有民间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
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纠纷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提起仲裁的,另一方必须仲裁。
但是,没有仲裁协议,就不能启动仲裁程序。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方当事人不愿意进行调解、仲裁,则调解和仲裁将不会发生。
但民事诉讼不同,只要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都会发生。
此外,和解、调解协议的履行依靠当事人的自觉,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法院的裁判则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或裁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合同中应该怎样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在合同中应该怎样约定争议处理条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订立各式各样的合同时,都会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仔细约定。
其中,几乎所有类型的合同中都会对合同争议处理条款进行约定。
那么,在合同中应该怎样约定争议处理条款有哪些?以下由我为您一一解答关于在合同中应该怎样约定争议处理条款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在合同中应该怎样约定争议处理条款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共列举了四种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其中,仲裁、诉讼是法定的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在具体约定时应遵守法律的有关规定。
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对于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利益的保护非常重要,在约定上需注意:仲裁和诉讼只能二选一;仲裁协议约定要明确、具体;合理选择诉讼管辖法院,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如何约定合同争议处理条款在合同中约定诉讼解决合同争议的条款时,应该对合同争议管辖法院进行约定。
合同争议管辖法院有原告所在地法院、被告所在地法院、合同签订地法院、合同履行地法院、标的物所在地法院。
因此在需要通过法院诉讼解决争议时,各方都希望争议能在己方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诉讼,从而发生法院管辖争议。
但是如果能在合同中约定具体的管辖法院,就会避免合同争议解决前的法院关系纠纷了。
合同约定法院管辖时应如意避免如下问题:(1)表述不清楚,容易产生歧义,如:“如果发生争议,可由双方所在地法院管辖”,实际上约定本身隐含了纠纷;(2)约定由上述五个地方以外的法院管辖,因超出法院管辖范围导致约定无效;(3)约定违反了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的规定,导致约定的受诉法院实际上没有管辖权,错失争议解决的最佳时机。
如果采用仲裁的方式,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一定要约定明确。
第一、约定的仲裁机构必须真实存在。
我国仲裁机构是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以及其他设区的市设立,县一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不设立仲裁机构,如果约定区、县一级政府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因为该仲裁机构根本不存在,约定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纠纷律师总结解决纠纷的四种方式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四种: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其中,和解和调解并非解决合同争议必经的程序,即使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争议条款中
作了相应的规定,当事人也可不经协商和解或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
上级机关进行调解。
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
当事
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
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指双方当事人根据有效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处理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仲裁协议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不得再就争议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
同诉讼相比,仲裁具有快速、便捷、高度保密、裁决便于执行、能够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有利于维持和发展争议
双方之间的商事关系等特点。
4、诉讼
选择仲裁还是诉讼解决合同争议是订立合同争议条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
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
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中使用得最多的纠纷解决方式。
它是一种强制管辖,假若合同中没有有效的
仲裁条款,也没有另外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即使合同中没有约定诉讼,当事人仍有权就该合同
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
我国诉讼制度比较仲裁制度而言具有程序严格、公正、对当事人的诉权保
障全面、法官审判经验丰富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