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5、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总价÷数量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16、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ƒ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ƒ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商+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是个六位数。
4.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计数单位的排列顺序:亿万千百十个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2.键盘上的功能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是四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数位顺序表:…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亿以上的数:在亿位后面还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①一百亿有100个亿,一万亿有10000个亿。
②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③分级读、写数:从高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④数的改写:a、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b、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⑤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数的产生:(1)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1大的整数。
这些数比10、100、1000…更大,我们把它们叫做大数。
(2)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记数的方法。
最初,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数的。
后来,人们发现用一些符号也能记数。
(3)为了表示更大的数,人们创造了用符号表示数的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数。
如:用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用符号“+”可以表示加法,用符号“-”可以表示减法…(4)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 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12.数级:数级是为了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1、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易错题目如:亿级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万级中所包含的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判断题,如:(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看数位表说一说数的组成: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要多练一练、说一说。
10个十亿是多少等4、举例说一说大数的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5、读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
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读数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写起,写完亿级,要加“亿”字,写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
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如:0、9、3、5、8做题诀窍:(1)排列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时,遵循的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的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小的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
如果有0时,最大的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的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的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的数字中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的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的数了。
(2)如果遇到条件中有读几个0的要求,那就需要在遵循大规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0的位置,达到题目中的读零要求。
9、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找准数位很重要,关键还看下一位,四舍五入要分清,不满5时就舍去,满了5后就进上。
最后别忘加单位。
注意“=”和“≈”的区别,如:7580000=758万7584300≈758万900000000=9亿874900000≈9亿10、近似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如: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之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做题诀窍:最大的数要考虑“四舍”的情况,最小的数则要考虑“五入”实用文档的情况。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5万,这个数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四舍”后是5万,二是“五入”后是5万。
先想“四舍”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5,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四舍”,最大只能是4,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大的一位数9,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大的数:54999。
再想“五入”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4,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五入”,最小只能是5,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小的一位数0,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小的数:45000。
(二)自然数的相关知识: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还要记住0不能作除数。
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是得5的;再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4、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厘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第三单元角的量度(一)直线、射线和线段:【如图】实用文档二)角的定义与相关知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1 。
( 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3等份,、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角就小。
4 、角的种类:°”。
5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平角:直角:90°180钝角:大于90°而小于°小于锐角:90°周<<平角<锐角<直角钝角大:180°周角360°从小到排:从大到小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角=4个直角个平角、周角、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61个周角=2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7、角的画法: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60②在量角器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实用文档操作时根据儿歌步骤进行。
8、两个锐角的和有三种情况:=40°;20°+ 20°第一种:两个较小锐角的和还是锐角,如第=9045°°;°+ 60=90°、45°+ 3090第二种:两个锐角的和如果是°,那就是直角,如°】图。
【如°60角,如°+ 60=120°钝和角大个:三种两较锐的是°,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出°和906045309、三角尺上的角:三角尺中有四种度数的角:°、°、十二种不同度数的角。
【如图】实用文档时整,时针与分针成平角。
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69时整,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10、3时整或时时针和分针所230°,也就是钟面上一大格表示30°,1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角是30°,°1806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直角),??60成的角为°,3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90°360°。
(平角)。
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一张圆形纸对折三360度。
对顶角相等。
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
度。
次,得到的角的度数是45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1,位数这个三位的个上的数去乘三、在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2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 (最后将它们的);去乘这个三位数,(前面的数;两个因0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积加起来。
4、积的变化规律:,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 0除外),积乘几或除以几。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和因数的变化是一致的】)。
B,则A××2=(已知:例如1:A×B=215已:)430。
例如2所以倍。
即215×2=430,A×B×2=(而积也应扩大B这是把扩大了2倍,2 )。
A2×A×B=200,则×B=(知:②一个因100 )。
B=÷2=100,所以A×(2A这是把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倍。
即200 除外)或乘几,积不变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数乘几或除以几(00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积不变。
【两个因数的变化是相反的,积不变】③一个因510 倍,则积是(缩小倍,扩大了,如果×已知:例如:A B=510A5B5 )。
实用文档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
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5、口算、估算和笔算:1)、口算做题诀窍:牢记确保口算全对的方法:做口算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和符号后再算,能口算的直接口算,要特别注意乘法和除法中末尾带0的情况;口算有困难的一定在草稿本上笔算一下,再把结果填到试卷中。
2)、估算做题诀窍:估算题中,乘法的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
除法的估算则要考虑能不能整除的问题。
先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如果不能整除,就需要上下浮动一下,找出最接近的能整除的数就行了。
3)、笔算做题诀窍:笔算题中,做完每一个题都要按照“三步检查法”检查每一步,才能确保准确无误。
此外审题时要注意题中是否有需要验算的题目,千万别漏下。
【三步检查法】:第一步——看数有没有抄错;第二步——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有验算的是否验算了;第三步——检查横式得数写的对不对。
6、价格问题: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7、行程问题:一共走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叫做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如图】定义:1(一)平行与垂直:、、如果两条直线都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3实用文档×宽)、长方形的周长=(长+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