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为什么会成瘾

合集下载

浅议大学生上网成瘾原因及对策

浅议大学生上网成瘾原因及对策

浅议大学生上网成瘾原因及对策浅议大学生上网成瘾原因及对策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大规模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上网成瘾的问题。

上网成瘾给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以及相应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1.1 网络游戏的诱惑网络游戏作为大学生最为常见的上网活动之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其色彩斑斓的画面、紧张刺激的剧情和社交互动的功能使得许多大学生沉迷其中。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困境,获得虚假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进而产生上瘾的心理需求。

1.2 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大学生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以及获取信息。

然而,过度地追求社交网络的点赞和粉丝数量,以及过度沉溺于他人的生活状况和娱乐内容,会使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进而导致上网成瘾。

1.3 学习压力的释放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通过上网能够找到一种缓解身心压力的方式。

由于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获得情感的宣泄和心理的满足。

这种心理需求使得他们在网络中寻求安慰、认同和关注。

1.4 缺乏充实的现实生活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上网,尤其是长时间上网,是因为他们的现实生活缺乏充实感。

无聊的生活和缺乏目标感使得他们通过上网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并获得虚拟世界中的自我满足。

二、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2.1 影响学习成绩大学生入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然而上网成瘾会严重干扰他们的学习。

长时间的上网导致学习时间的减少和学习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到学术成绩的提高。

2.2 衰退的身体素质上网成瘾使得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对身体健康的关注。

长时间的坐姿和缺乏运动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等。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网络成瘾多发生在青少年的身上,是指的那些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青少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但是,同样是青少年,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成瘾,有的人一沾上就上瘾呢?网络成瘾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体可以归结为这几种:1. 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如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并且大多数成瘾者在对因特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

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嗜好是与人的年龄结构、需要类型密切相关的。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来说,可以把自己的无穷幻想投入到游戏所创造的虚拟情节中去,而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则情愿把时间花在与现实交际方式大相径庭的网络交往中。

2. 与人的个性特质有关,网络成瘾者绝大多数都有着非常要强的性格,在受到某种打击、挫折之后,他们变得不自信起来,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他们很要强,觉得自己应该成功,但是现实却不是那样如意,于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对现实采取的行为往往是不敢去面对,而是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把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通过网络来实现,通过虚拟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达到逃避现实的目的,用网络来麻痹自己。

3. 与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爱、关注、理解与支持,但遗憾的是往往很多父母忙于他们的工作或疲于应酬,没有时间去陪孩子聊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那么孩子就不知道要怎么去理解别人,也不懂得怎么和别人沟通交往,然后孩子就逐渐的封闭自己,疯狂迷恋网络,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等父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阻止挽救时,往往就变成了与父母为敌,甚至少数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4. 玩,爱玩是我们一种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无论大人小孩,对玩无一没有不津津乐道,快乐的体验,人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就是对“玩”的一种诠释,因此在人类天性中就存在着游戏的“基因”,并在某特定人群中有很高的概率。

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形成了上网成瘾的现象。

这种现象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1. 心理依赖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其心理依赖。

在网络中,小学生可能会得到一种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快感和满足感,这会让他们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形成上网成瘾的心理问题。

2. 心理逃避另一个导致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因素是心理逃避。

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能会面临学习压力、同伴关系问题等困扰,他们会选择通过上网来逃避这些问题,引发上网成瘾。

3. 自我认知问题小学生处于自我认知的发展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世界的诱惑和影响,导致上网成瘾的发生。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当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并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教育,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3. 社会教育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社会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教育,提供更多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现实生活的乐趣,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4. 心理辅导针对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认同感和投入感,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5. 自我管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学会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选择健康有益的上网内容,提高对网络的自我控制能力。

结语小学生上网成瘾是一个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当从心理分析入手,探索其成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和健康的上网习惯,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

导致学生上网成瘾的因素主要有

导致学生上网成瘾的因素主要有

导致学生上网成瘾的因素主要有:
1、家庭教育原因。

现实生活中,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急于求成,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比如疏于管教或者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导致其逆反心理不断加剧,都有可能导致中小学生心态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缺陷。

2、容易产生网络成瘾原因。

由于家长因为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减少,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而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从而使很多缺少母爱的孩子更容易到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而许多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便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影或聊天室中,寻求色情、暴力游戏的刺激。

3、学业负担重,学习落后,上网是一种消遣,放松,渐渐就上瘾了。

学生个性与心理原因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不仅仅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有关,还与中学生本身的个性与心理发展有关系。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他人的关爱与理解,缺少家长与老师的监督与同学的帮助,缺少同学之间的鼓励。

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学生自己本人。

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需要的,容易导致学生上网成瘾的最主要原因。

网络成瘾的原因不仅仅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有关,还与中学生本身的个性与心理发展有关系。

在众多因素中,学校恰当的引导和教育无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扭转这一局面的关键。

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还应该多组织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家庭出游日等,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了。

上网成瘾调研报告

上网成瘾调研报告

上网成瘾调研报告上网成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与此同时,上网成瘾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上网成瘾指的是对互联网过度依赖,以至于影响到日常生活、社交和学业的一种行为。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网成瘾的情况,本次调研围绕上网成瘾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展开。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80份有效问卷。

调查对象主要是18岁至30岁之间的青年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1. 上网成瘾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导致上网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逃避现实问题:45%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成瘾是因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2) 社交挫折:30%的受访者认为上网成瘾是因为无法融入社交圈,通过互联网寻找认同感。

(3) 获取刺激和快乐:25%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成瘾是因为网上游戏等活动能够带来刺激和快乐。

2. 上网成瘾的影响针对上网成瘾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1) 影响学业:65%的受访者反映上网成瘾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2) 健康问题:40%的受访者认为长时间上网容易导致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

(3) 社交问题:50%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成瘾会导致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庭疏远。

3. 应对方法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了几个有效的应对方法:(1) 自律控制:通过自我管理,设定上网时间和规定,避免过度沉迷。

(2) 增加现实生活的乐趣: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使现实生活更丰富多彩。

(3) 寻找替代活动:发展其他爱好,如阅读、音乐、绘画等,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上。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政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对上网成瘾的预防和治疗。

个人也应自觉控制上网时间,多参与现实生活,寻找更有意义的活动。

对青少年上网成瘾原因及防控措施的一点看法

对青少年上网成瘾原因及防控措施的一点看法

对青少年上网成瘾原因及防控措施的一点看法作者:李洪山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年第05期一、什么是网瘾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是指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等沉溺、痴迷。

网瘾可分为色情瘾、游戏瘾、赌博瘾等多种类型。

二、网瘾的主要表现网瘾主要表现为:因担心电子邮件是否送达而睡不着觉;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

这还只是网瘾综合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会表现为上网时身体颤抖,手指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僵硬,甚至出现幻觉。

三、形成网瘾的原因探讨网瘾的形成原因,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

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

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

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1.青少年年纪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的认知面比较窄,面对网上新奇、比较刺激的信息很容易受到诱惑,而且他们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上网时常常被网上光怪陆离的新游戏、新信息“网住”。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渴望被当做“大人”看待,但在家里或学校里往往没有发言权或者发言不被重视,而在网络上则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越特别,可能得到的关注、回应就越多。

于是,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

2.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原因。

当前我国城市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的住宅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进行交流。

而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也常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

于是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网络的成瘾地原因及对策和预防

网络的成瘾地原因及对策和预防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

对于上网所带来得快感会一直有心里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因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性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

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有一下三个;第一,网络的可获得性,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条件,而且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上网。

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

有些具有社交倾向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

第三,另一相关的发展性问题是同一性的建立;即大学生更加注中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方面。

有些大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感,在虚拟的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的更加积极,甚至相信这种新的特征会变为现实。

所以,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他们喜欢上网,慢慢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的身心特点有关,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不强。

二是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进而封闭自己。

三是目前的游戏软件产品大多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这种电子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

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

二、防治措施1心理干预首先要了解成人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负性情绪的根源;其次,由于成人网络成瘾者都具有比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因此,可以与去其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生活的规律化,恢复生物钟,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部分严重的成人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法、森田疗法等进行治疗。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把上网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游戏、聊天等。

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已成为一种风气。

有些人甚至为此放弃学业。

这种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成为网络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各个大学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生活,纷纷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由于校园网建设的超前性、便利性和低廉性,大学生上网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娱乐方式。

但网络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使得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被网络深深地吸引。

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是玩游戏、看色情信息等。

那么。

这些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为什么对网络游戏以及色情信息如此青睐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

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使学生获得快感,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诱感力。

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都极具诱感力。

二,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御能力比较差,使少数学生难以抵抗诱惑,他们往往抱着好奇心理,进而沾染色情信息网站,这种精神鸦片。

一吃就上瘾,进而难以自拔。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一)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成绩下降,学业荒废。

许多大学生虽能意识到上网所能带来的危害,但是不由自主,即使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对日益下降的学习成绩也很着急,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我曾经对唐山四所高校(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200 名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超过80%的大学生因上网而逃过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为什么会成瘾
蒋巷第二中学赵璇在您身边或者工作中遇到过上网成瘾的孩子或学生吗?他们会有一些什么表现?青少年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可以说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网络正成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因触网而引发网络成瘾症、网络交往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部分青少年过于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网上活动,对自己的学习、人际交往等带来了不利影响。


网络成瘾指不健康的、病态的、强迫性的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性,把网络当做生活的中心,上网操作时间失控;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产生了依恋性。

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难以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水平和人格的发展。

毒品、烟酒、安眠药可以叫人成瘾,上网只不过是一种行为,又不是化学物质,为什么却叫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呢?
(一)犒赏与强化是成瘾的生物学与心理学原理
犒赏,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在电视剧里某某将军带兵打了胜仗,在帐篷里大喝:摆酒,我要犒赏三军。

犒赏也就是奖励、犒劳的意思。

在行为学中,与快乐有关的事件称之为犒赏。

在我们的大脑存在这样一个“犒赏系统”,某些刺激能引起这个犒赏系统兴奋,产生
舒服、高兴、愉快的感觉,除了电刺激、化学刺激等,上网游戏行为也可以让大脑产生这些感觉。

而这些电学的、化学的、行为的方式通过影响脑的“犒赏系统”产生”快感”,产生趋向性行为,促使寻求这些刺激。

这个过程,行为学称之为“正性强化”。

脑的“犒赏系统”一旦缺少了这些刺激,个体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戒断症状),就可能出现渴求感,促使,激活个体寻求这些刺激。

而为了消除不舒服的感觉,再次寻求这些刺激的过程,我们管它叫“负性强化”。

负性强化的作用更为强烈,这也提醒我们尽快地消除戒断症状等不舒服的感觉,是戒除网瘾的重要环节。

(二)网瘾存在犒赏与强化机制
一部分人借助网络不断得到满足,而一旦脱离网络,便又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再次上网,不舒服感觉就烟消云散,因此,网上活动的多样性,视觉感官的刺激性,使各种内在的需要与动机不断得到满足,个体反复沉迷其中,不断得到心理满足,逐渐成瘾。

(三)为什么游戏最容易成瘾
您小时候玩过什么电子游戏吗?(例:超级玛丽,奋斗罗)杨德森教授认为,竞技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可以促进心理发育。

很多网络成瘾者其在学校和现实生活中,要么是被别人称为“差等生”,要么是很难得到别人的好评。

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由于发展的特点,却极其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但是在网络中,他们的这种对成就感和被肯定感的渴望却很容易就能得到满足。

据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在全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国内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
发生率为10% ~15%。

特别是中学生是“网瘾”的“重灾区”,在这些网瘾群体中男生多于女生,且大部分是以玩网络游戏和聊天为主。

他们往往易被层出不穷的游戏、新的流行歌曲、影视大片及网上的新奇、刺激所诱惑,因为在游戏中可通过按钮为自己重新确定身份、地位、财产、相貌及性别等,且在游戏中每一次胜利都会得到赞扬和具体的奖励,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对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是难以获得的,
(四)网络成瘾全面反映了个人、社会、家庭的差异
1、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别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件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积极乐观,有的则悲观失望。

有两个人同时入狱,关在同一个牢房,罪行和刑期相似,但他们进入牢房第一天的心理却有着极大的反差:其中一人看到的是头顶的天窗,想的是从此以后洗心革面,出狱后重新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在监狱的表现积极,认真改过:而另一个人看到的则是脚底的黑泥,认为进了监狱以后就是一片黑暗,从此永无光明,在监狱的表现消极,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

两个人的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个性心理特征是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

另外,一些生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低下,心理脆弱的人,很容易被网络游戏俘获。

1、好奇心
年轻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对新事物的认同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

而人们通常将网络和高科技混为一谈,在日常生活中的
这种错误认识所造成的舆论,导致年轻人在好奇和虚荣心的双重驱动下,开始接触网络。

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一部分人终日泡在网上,对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2、挫败感
大多数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特别是想得到别人认同的青少年争强好胜之心尤重。

但是,人生并非一帆风顺,难免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

譬如,以前在学校学习很好,到了高一级的学校发现自己并非想象中那么优秀,以前可能是班里的前几名,现在突然发现自己考试居然不及格,心里受到严重打击,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或者本来学习就不怎么样,自暴自弃,总是觉得低人一等。

这些在学习上的挫败感使得他们在平时不愿多与同学们交流,孤独促使他们寻找一种全新的环境,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他们,他们不必自卑,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人交流,平时不愿与同学、老师、家人说的话,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

而网络正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

3从众心理
二、网络本身极具吸引力
网络本身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网络聊天
每个人都渴望与人交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尤其像得到别人的认同。

他们希望与人平等交流,希望不再被看作小孩子,而周围的人往往忽视这一点,使得他们更愿意呆在计算机旁通过网络与陌生人聊天。

大多数的网聊迷都是由
于心理上的孤独或者自闭造成的,然而现在的色情聊天室或者网络色情聊天也是使青少年泥足深陷的一大原因。

⑵网络游戏
游戏本身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

网络游戏这个虚拟场,满足了男孩们的所有幻想。

有的游戏同时在线人数能高达几十万,也就是说,你可以调动千军万马,驰骋杀场做英雄。

可以超越时空,变成古代的大侠、杀手或其他任何想扮演的角色、成功的人,走在哪里都备受尊崇,还有很多女孩争着“嫁”给你。

游戏制造商削尖脑袋,想尽各种办法吸引玩家成瘾,长时间在线。

隔一段时间,网络游戏就会更新场景界面。

“不断有新任务出现,是不会玩腻的。

”而且每个游戏还设置了很多职业,不同的职业,长相、技能也不同。

所有网络游戏中,任何人物都不可能技压群雄,都有克星。

也就是说,战斗无止境。

我请我班上的超级网虫来做了个调查。

他们男孩子目前最喜欢玩的三个游戏是“地下城与勇士”“穿越火线”“英雄联盟”每种游戏都是要不定期的做任务,升级,要配置更高级的装备、时装、武器、抢角色,每玩一次都至少30分钟以上
⑶网络小说
上课的时候,我常看见有女学生拿本书挡着躲着看电子书。

我打开看了一下满目的是非常疯狂的穿越体裁的小说。

女孩子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小说往往先写出一部分,隔段时间再增添新篇章。

这正是网络小说的魅力所在,需要惦记和不停地点击。

(4)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
当今儿童大多数为独身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城镇中所居住的多是楼房,这种独门独户的结构不利于同龄伙伴的交流。

此外,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无暇和子女交流、沟通,使之感到孤独,网络便成了满足他们需求的场所。

有研究表明网瘾者更常通过网络认识新朋友、寻求感情支持,聊天及玩在线游戏。

家庭不和睦,家里争吵不断,对海造成极大的伤害,形成心理阴影,他们不愿看到家里这种硝烟弥漫的样子,就逃到网吧躲避现实,忘却烦恼。

不良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棍棒式教育”方式也是促使网络成瘾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据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儿童的父母对子女要求往往过于严格、严厉,惩罚多,理解关心不够,使网络成为其自然的倾诉对象。

若在发现还孩子有网络成瘾倾向时,家人能给予孩子更多地关注和理解,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或许很多徘徊在边缘的孩子都能成功地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来。

逃避心理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使学生渐失去求知欲,从而产生厌学、逃学,特别当学习受到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及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苦闷,逃避现实,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刺激、快乐。

我也曾问过我班上的一个学习成绩很好,很憨厚的男孩子。

他上网的原因就是压力大,想去放松一下。

针对种种上网成瘾的原因,或许我们能寻找到更多的方式、方法,去为深陷在网络世界里的孩子做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