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史2

合集下载

欧洲音乐发展史

欧洲音乐发展史
some famous melodies composed by professional
musicians were spread through the performances of folk
artists.
A Brief introduction
1. 475-1450 - medieval era
common people”, which were sung by the believers in their liturgie 3. The Holy See took lengths to consolidate the dominant role that Psalms played in church music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reformation. Palestrina developed the multi-part Psalm with complex textures, pushing this genre onto the peak.
Baroque era
Baroque era is a period when the European music went to maturity, especially the polyphonic music. The main forms of music are the concerto grosso, the keyboard music,
2. 1450-1600 - the Renaissance
3. 1600-1750 – Baroque era
4. 1750-1827 - Classical period
5. 1827 to the 19th century-romantic period

西方音乐史(第二学期)考点

西方音乐史(第二学期)考点

巴洛克时期(1600-1750)一、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1.音乐富于戏剧性和动力感,夸张和充满激情。

2.和声意义增强,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度。

3.器乐逐渐取得了与声乐平等的地位,并得到的空前的发展。

二、蒙特威尔第是介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之间的人物,是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牧歌领域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

创立“激情风格”。

代表作品《奥菲欧》《波佩亚的加冕》三、维瓦尔第巴罗克末期重要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对协奏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代表作品大协奏曲《四季》。

四、拉莫巴洛克时期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他50岁以后才开始创作歌剧,主要作品有《希波利特与阿丽西亚》等,著有《和声学》。

五、D·斯科拉蒂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

奏鸣曲式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D大调奏鸣曲》六、康塔塔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规模比清唱剧小,是室内音乐,有对唱、合唱,分宣叙调和咏叹调,最后逐步变为一种大型的声乐体裁。

七、(古)组曲17世纪末18世纪初古钢琴的主要体裁,通常由德国的阿勒曼德(中速二拍子),法国的库朗特(中速三拍子),西班牙的萨拉班德(慢速三拍子),英国的基格(快速6/8和12/8拍)四种舞曲组成。

著名的古组曲有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德国组曲》。

八、通奏低音又称数字低音,主调和声织体,强调两端声部旋律线条,中间和声不写出,用相应数字标示和弦九、巴洛克时期的复调写作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创作有什么区别?随着巴洛克时期“现代风格”,“情感论”“通奏低音”、以及新的和声对位规则的发展和使用,巴罗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创作也体现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的不同。

1.作曲风格的使用以及“情感论”的提出,原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限制使用的音程,及作曲规则取得了突破。

2.巴洛克时期的复调对位传统并没有完全消失,伴随着通奏低音的运用,这些对位手法逐渐被纳入了功能和声进行的框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对位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调式对位相对而言,这可以称之为调性对位。

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是只记录旋律的单声部音乐,它几乎全部是即兴表演,形式完美的希腊音乐总是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旋律、节奏与诗歌的韵律紧密结合,并伴随有规定的舞蹈。

(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抒情诗:原指和着里尔琴而唱的诗歌,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分为笛歌和琴歌两种,笛歌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唱,琴歌用里尔琴伴奏演唱(3)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运用华美的合唱形式,唱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

(4)悲剧:是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古希腊悲剧的含义在于“严肃”,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主题常是英雄人物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古希腊人民命运作斗争的坚强意志。

悲剧是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

(5)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6)喜剧: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最初只是礼俗打诨的滑稽剧,公元前6世纪具有诗歌的结构和合唱歌队,初具喜剧的形式。

其发展可分为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三个阶段。

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旧喜剧时期的阿里斯托芬。

(7)记谱法:古希腊字幕记谱法(8)乐器:弦乐:里尔琴;管乐:阿夫洛斯管(9)古希腊的哲学家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赛诺斯(10)古罗马音乐:它是一种庆典化、娱乐化和实用化的音乐,是罗马阶级统治的工具。

主要乐器有:管乐器:提比亚、图巴号、圆号、科尔努;还有科特西比乌斯发明的管力水风琴中世纪教会音乐(1)格里高利圣咏罗马天主教会的圣咏,是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

内容选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为单声部歌词。

它是不分小节的无伴奏圣歌。

它吸收有严格的旋法规范,用八种教会调式,用纽姆谱记录,通常分为两类宣叙性和旋律性。

有三种主要的旋律形式:音节式、咏唱式、花腔式。

(2)弥撒是最庄严的宗教音乐仪式,由诵经祈祷和圣咏歌唱等项目组成,其内容主要是赞美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献身的牺牲精神。

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

1 奥地利作曲家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勋伯格《华沙幸存者》2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是:《蓝色的多瑙河》3公元前六世纪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乐律的希腊哲学家是:毕达哥拉斯4有交响乐中的断臂维拉斯的作品:舒伯特《第八交响曲》5现代钢琴由哪种键盘乐器演变而来:哈普西科德6玛祖卡是源于哪个国家的舞曲:波兰7贝多芬说:“它不是小溪,是大海”中的他是:巴赫8中世纪的格列高利圣咏是欧洲音乐的核心,他是哪个教会的圣歌:罗马天主教9巴赫和亨德尔是哪个时期的作家:巴洛克时期10亨德尔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弥赛亚》、《参孙》、《扫罗》、《阿尔希那》、《奥兰多》11门德尔松在音乐史上的贡献:1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2使人们重新认识巴赫作品的价值;3他还首创无歌词,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成为浪漫派特性曲的重要体裁,指挥莱比锡布业大厅乐队,努力提高乐队素质。

12瓦格纳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哪几个乐章:1齐格沸里德2诸神的黄昏313中世纪的副音乐形式有哪几种:14古希腊的乐器有哪几种:弦乐器、管乐器16(1)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即为《英雄交响曲》1803年创作的,这部取精用宏,气势磅礴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次飞跃。

第一乐章写英雄的性格和英雄在千锤百炼中成长,把传统的奏鸣曲扩充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从开始,展开部变成了天才的用武之地,展开的末尾,音乐描写“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里站起”时,在小提琴属七和弦的颤音背景上,圆号吹出了主三和弦的号角之声。

(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1893年创作。

它似乎是对人生归宿的预言。

第一乐章叹息和哭泣的音调为全曲奠定了悲伤的基调,第二乐章是四五拍的圆舞曲,表现了爱情的甜蜜,第三乐章是欢腾的谐虐曲,终曲乐章以巨大的忧伤和无奈向人们宣告:死亡,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3)柏辽兹《幻想交响曲》1830年创作。

这部交响乐有一个代表爱人的热情洋溢的主题,贯穿全曲之中,柏辽兹称之为固定观念,柏辽兹用主题变形的手法来处理它,在第二乐章(舞会)中,这个主题变成了圆舞曲,在第三乐章(田野风景)中变成了田园曲,第四乐章(向断头台行进)主人公在受刑前的一霎那,固定观念以原形出现,还是那么热情,但出现的只是片段,一下子就刀起头落,魂归阴府了,在第五乐章(安息日夜会之梦)中,固定观念被装扮成一个粗俗不堪的曲调,在主人公眼里,“她居然也现身于女巫们的夜会,来参加为她而死的人的葬礼,在这种场合,简直连一个下贱的娼妓也不如。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1、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十四世纪西方建筑、雕塑艺术中奇异、变形、夸张甚至荒诞的风格,音乐沿用这个词,实指巴罗克音乐用流利酣畅得多声部旋律、鲜明的强弱对比和音色的对比等。

2、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旋律:乐句长短不以,主题较长,无论声乐或器乐,旋律都空前的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节。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样,曲调带有形象性、色彩性的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显的和声属性。

3、巴罗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有两种节奏——自由节奏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前奏曲、托卡塔,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等两种节奏在一个乐章中保持适中,这两种节奏还常搭配使用。

4、巴罗克音乐的调是:大小调体系取代教会体系。

5、巴罗克时期的和声:数字低音普遍使用,新的和声观念理论建立,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使调性转换,并使和声的进行富有情感的色彩,十二平均律在十七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关系。

6、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情绪:在一个乐章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各乐章间形成对比,乐章常是快慢交替的。

7、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表上明确音并表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而该和弦的排列有演奏者自己选择,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分离感,也是数字底音的主要表现。

8、巴罗克时期的织体: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它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9、巴罗克时期的乐队结构:弦乐、管乐演奏音乐的旋律声部,古钢琴奏出通奏低音。

10、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

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1.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西方音乐史2(含答案)

西方音乐史2(含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1、维瓦尔第曾获得当代“最杰出的_____C_______”的称号。

A、歌唱家B、古钢琴家C、小提琴家D、作曲家2、《四季》、《和谐的灵感》是维瓦尔第的____C________作品。

A、歌剧B、清唱剧C、小提琴协奏曲D、长笛协奏曲3、《狂暴的奥兰多》、《奥林匹克竞技》是维瓦尔第的____D________作品。

A、康塔塔B、清唱剧C、弥撒曲D、歌剧4、英国把_____B_____誉称为“英国民族音乐家”。

A巴赫、B、亨德尔5、亨德尔出生在_______A____,长期定居在___________。

A、德国,英国B、英国,德国C、德国,意大利D、意大利,德国6、亨德尔创作的大合唱《哈利路亚》是他著名作品_____A______的一部分。

A《弥赛亚》、B、《参孙》7、“号管舞曲”选自亨德尔的作品______C___,它是_________舞曲。

A、《水上音乐》,四拍子B、《焰火音乐》,三拍子C、《水上音乐》,三拍子D、《水上音乐》,四拍子8、亨德尔的“号管舞曲”中,主题音乐乐器的使用先后为__弦乐__、____木管乐__、__弦乐和木管乐一起___。

A、弦乐B、弦乐与木管乐C、木管乐9、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共_____B___卷,每卷_________首前奏曲和赋格。

A、1,48B、2,48C、2,24D、1,2410、巴赫的____B___理论对欧洲近代音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A、指挥B、平均律C、管风琴演奏D、复调音乐11、巴赫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意大利协奏曲》等作品是___A___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2、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___B___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3、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____C_____类乐曲。

中西方音乐史考题2

中西方音乐史考题2

西方音乐流派1.巴罗克时期(1)背景:1600~1750年称为西方专业音乐发展史的“巴罗克时期”,巴罗克一词的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最初是流行于17世纪的新奇怪异的建筑,后来逐渐用来称呼西方艺术风格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与当时的造型艺术有相似之处。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D·斯卡拉蒂。

(2)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大师、十二平均律之父。

代表作品《马太受难曲》被称为现代宗教音乐的顶峰。

(3)复调音乐:是指几条旋律线按一定的关系组合成多声音乐;主调音乐:是指几个行部纵向结合,只有一条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线。

(4)十二平均律:是将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个相等音程的律制。

有人认为中国明代的律学家朱载堉由“新法密率”计算出的十二平均律比西方的十二平均律早出了100年。

2.维也纳古典主义的音乐(1)背景:1750~1820年,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这时期的欧洲掀起了著名的“启蒙运动”。

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推崇理性、自由。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著名的典范。

(2)特点: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语言通俗。

(3)(4)贝多芬①维也纳古典乐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既是古典主义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引路人。

(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的先河)。

②他的作品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钢琴曲《“热情”奏呜曲》。

③《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把合唱植入《第九交响曲》中,也是他创作的高峰和总结,此时他已耳聋,作品中的《欢乐颂》采用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

乐曲的主题是赞颂欢乐,追求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④他的其他代表作品比较著名的还有《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3.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1)背景:大约1820年至1910年左右,是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这时期人们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

外国音乐史考试资料2

外国音乐史考试资料2

1·俄罗斯“强力集团”的作曲家由五人组成,他们是2·被誉为“歌曲之王”的作曲家是,他共创作了600首艺术歌曲。

3·被称为“钢琴诗人”的波兰作曲家是。

4·交响诗是对西方音乐的最重要的贡献。

5·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作曲家是。

6·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先驱者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7·柴可夫斯基的三部舞剧:》是他为舞剧音乐做出的重要贡献。

8·第九交响曲《》的作曲家是。

9·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格里格的话剧配乐是《》。

10·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11·《乘着歌声的翅膀》是由德国作曲家根据诗人的抒情诗创作的。

12·《哈巴涅拉舞曲》选自法国歌剧作曲家所作的歌剧的《》。

1·《幻想交响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被人们称为是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

2·捷克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是,他代表作品是交响诗》。

3·芬兰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的交响诗《》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作品。

4·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有5·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和他两个学生。

6·六人团的六位作曲家是。

7·偶然的音乐代表人物是美国作曲家,他第一首偶然音乐作品是《》,根据中国的《易经》写成。

8·作为先锋派作曲家作品中最极端的例子或许是,这是一首“无声作品”。

9·《》是由创作的他与巴赫,贝多芬合称德国音乐史上的“”。

1·德彪西的交响曲三折画《》由《》三幅交响音画组成。

2·新古典主义作为音乐运动真正开始时1920年,代表人物是,以他的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舞剧《》的首演为标志。

3·是20世纪最成功的匈牙利民族主义作曲家。

4·的《”》是人人皆知的“反抗纳碎的象征”。

5·是在作曲方法上按照固定顺序进行安排的一种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趣歌剧:是由18世纪那不勒斯歌剧(正歌剧)发展而来,是正歌剧两幕之间穿插的一些短小的音乐喜剧即幕间剧逐渐发展并脱离正歌剧独立演出,以清宣叙调代替说白。

……意大利的趣歌剧,西班牙的通纳迪亚(说白)。

较成熟的趣歌剧代表是:佩尔格莱西(1710-1736)《婢作夫人》(《高傲的囚徒》的幕间剧),他是后期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贡献:使男低音走上舞台,并创造了“终曲合唱”形式。

二、格鲁克歌剧改革:他的第一部改革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西》,第二部《阿尔切斯特》后期:《阿尔米德》最后杰作:《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改革思想:将淳朴自然的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用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宣叙调,是音乐的发展更为连贯,并把体现戏剧的真实性放在首位,歌者表现技艺要服从于真实性,追求自然清新,朴实无华的音乐思想。

三、交响曲:思想:交响曲是有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通过种种音乐形象的呈现对比和变化发展,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人们的思想心里和感情体验,是一种音响丰富,色彩绚丽,富有戏剧性和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结构: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二乐章:抒情的慢板,柔板或广板,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四乐章:快板或急板的终曲。

(曲体:交响曲的前身是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序曲,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采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谱写管弦乐作品,并称之为交响曲。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的确立与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柏林赫维也纳乐派。

曼海姆乐派奠定古交响曲四乐章结构,形成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取形式。

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由贝多芬将其推向顶峰。

浪漫时期交响曲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为: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自由、乐章数目不定等,乐队编制庞大,音响华丽丰满,民族风格浓郁。

20世纪,交响曲受各种音乐思潮的影响,构思独特,乐队编制有大有小,音响复杂多变,风格多样。

以德彪西、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梅西昂、欣德米特等等作曲家为代表。

)四、曼海姆乐派:18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的普法尔茨选候帝卡尔,泰奥多尔的宫廷集中一批音乐家,以“约翰。

施塔米茨”为首。

开创了新的乐队音乐风格,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音乐奠定了基础。

新音乐风格的特征:1用渐强渐弱代替当时流行的强弱对比;2使用出其不意的特强;3在高潮之后突然全体休止;4废除赋格式的模仿,改复调织体为主调织体,突出小提琴的旋律;5使用弦乐器上的颤音、震音和大幅度的分散和弦快速进行;6写出全部乐队声部代替通奏低音。

影响: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所作交响曲已经在“快-慢-快”三乐章中加入了小步舞乐章,并在快板乐章中引进了对比主题和主题的展开,为古典主义奏鸣曲式打下基础,虽然此时交响曲存在着结构散漫的弱点,音乐也不脱洛可可风格的伤感气息,但是为古典主义交响曲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意义。

五、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1797年创作了奥地利国歌,并把国歌的旋律用作c大调弦四重第二乐章(变奏曲)的主题。

同年创作了清唱剧《创世纪》(英诗人弥尔顿《失乐园》)。

1801你那清唱剧《四季》(苏格兰诗人詹姆斯汤姆森的诗)。

作品:108首交响曲,第101首《时钟》、第103首《鼓声》、第104首《伦敦交响曲》《中午交响曲》(为19世纪的标题交响曲开了风气之先)《告别交响曲》《巴黎交响曲》,室内乐:84首弦四重。

《太阳四重奏》《俄罗斯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20多首独奏乐器协奏曲。

歌剧20.清唱剧8,弥撒12.艺术成就:(1)、奠定了交响曲的结构形式,在《“伦敦”交响曲》中,将四个乐章和曲式最终确立下来。

(2)、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体裁特征,形成了与交响乐相同的四个乐章模式,主题有了更大的扩展,织体摆脱通奏低音的依赖,把大提琴放到旋律主奏乐器的位置,不只强调第一小提琴的作用,使四个声部协调统一。

(3)、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

六、莫扎特“奥地利“音乐神童”他是脱离教堂、宫廷,走入“自由音乐家”行列的先行者。

歌剧创作:1歌唱剧,即德国民族喜歌剧《后宫诱逃》、《剧院经理》《魔笛》和少年作品《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那》;2意大利正歌剧:《伊多梅内奥》《狄托的仁慈》和少年时《蓬特山之王米特里达特》;3意大利趣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及早期《装疯卖傻》《假园丁》。

四大杰作《费加罗的婚礼》《唐,乔凡尼》(唐璜)《女人心》和《魔笛》。

全都创作于1786-1791年。

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继承了格鲁克歌剧改革的思想,但又与其不同,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以音乐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笛》为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七、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特征?浪漫主义题材多是中世纪英雄的冒险经历等,18世纪“浪漫”用来比喻与现实对比的想象中的世界,和“幻想杜撰也想不可思议”等词义相近,在演化为个性化,情感化的艺术特征。

强调主观情感,彰显个性,音乐体裁形式灵活,在古典曲式的基础上扩大交响乐、奏鸣曲等曲式结构,出现多种形式的标题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舞蹈等姊妹艺术联系紧密。

音乐语言丰富,重视各种和声色彩的运用效果,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常常不拘束与传统,风格各异,民族音乐星期,扩展创新领域。

1、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2、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尤其是浪漫晚期。

3、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交响乐、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4、从具体音乐要素上看:a、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束缚,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抒情性加强。

b、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广泛使用。

C、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晚期作品给人以调性模糊不清,但以主调为主。

d、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情感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弱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特点。

e、曲式结构自由多变,作曲家只注重内容和主观的表现,打破古典时期严格的逻辑性曲式。

八、韦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代表作《自由射手》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取材于《鬼怪小说》。

并启发了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的创作,他的《欧丽安特》启发了瓦格纳《罗恩格林》的创作。

钢琴作品《邀舞》九、柏辽兹对交响曲的贡献?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于19世纪致力于标题音乐创作,在标题交响乐方面突出。

贡献:1对标题交响乐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浪漫时期标题交响乐的创造者,他力图把音乐文学化,用音乐语言来表达文学中生动具体的形象。

2内容取材:内容多为自传性的,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用“固定观念”贯穿全曲,并用主题变形的手法是“固定观念”移步换形,随机应变。

3结构:他的交响曲摆脱了传统交响曲四乐章的结构,乐章的数目视具体内容的需要而定。

他的作品体现出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理想。

(关注他的《幻想交响乐》五个乐章)4配器:充分发挥交响乐队中各种乐器的表现性能,以满足抒情写景的技术要求。

十、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1809-1847代表作:序曲《寂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歌德的《诗歌集》《大海的寂静》和《幸福的航行》《仲夏夜之梦》(依据比亚的作品)《芬格尔山洞》。

《苏格兰交响曲》清唱剧:《圣保罗》和《以利亚》《宗教改革》交响曲。

《e调小提琴协奏曲》注:世界四大小提协奏曲: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

对标题性序曲的贡献:是他最富创造性的体裁,是专为音乐会对立演奏而写的管弦乐曲,融合了古典形式与浪漫风格,保留纯音乐的严格形式,单乐章的奏鸣曲式与文学历史的情节性,大自然景色的描绘性主题相连,创作了7首。

48首《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最流行的钢琴作品。

贡献:1、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对标题交响乐作出了贡献,创作了《仲夏夜之梦》序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等。

2、音乐启蒙上,使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3、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十一、李斯特(匈牙利)交响诗定义: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首创,是一种单乐章的乐队作品,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多以文学作品或故事为题材,采用标题音乐形式。

代表作品:《塔索》、《前奏曲》《普罗米修斯》交响曲《浮士德》《但丁》《钟》《鬼火》等。

交响诗是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为了用音乐来融化这些诗歌内容而创作了一种新形式,它不是简单的“标题音乐”每部交响诗上所配标题的关系不重描绘,更多是一种寓意深长的情感体验,突出的是原作那显现或隐含的诗意及作曲家内在的情感体验。

十二、瓦格纳德国乐剧创作:1851年完成最重要的艺术哲学论文《歌剧与戏剧》奠定了乐剧理论基础。

乐剧,是一种戏剧、诗歌、音乐高度融合的体裁,其中戏剧是目的。

音乐是手段,手段必须服从于目的,乐剧中诗的基础原是民间幻想创作的神话,传说,乐剧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品,为了照顾整体,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体,即约束构成乐剧的各种艺术。

作品:歌剧:《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桥梁:《汤豪舍》《罗恩格林》;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

十三、马勒(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原籍波西米亚)代表作:早期歌曲《旅人之歌》《少年魔角》中期:《亡儿之歌》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曲》后期:《大地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内容是李白孟浩然王维的诗)。

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

十四、浪漫主义歌剧法国喜歌剧:肇始于18世纪,19世纪有很大发展,首先是法国歌剧作曲家布瓦尔迪约和埃罗尔德作品中表现出浪漫主义倾向。

布瓦尔迪约的《白衣夫人》。

法国喜歌剧发展为趣歌剧。

在19世纪5060年代,与意大利趣歌剧不同,它是一种诙谐风生的,讽刺性的喜歌剧,有说白而不唱宣叙调,创始人德裔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

《地狱里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

真实主义歌剧:19世纪末,欧洲文学界、戏剧界和音乐界掀起一股真实主义思潮,强调描写下层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着眼于感情冲动下产生的激烈行动,常以情变,妒杀为题材,现代怂人听闻的电影和电视剧就脱胎于此。

真实主义文学和戏剧代表人物法国的左拉,福楼拜,挪威的易卜生,歌剧代表人物,意大利的马斯卡尼,莱翁卡瓦洛,普契尼,乔尔达法国,夏庞蒂埃。

十五、民族乐派: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代表作《伊凡。

苏萨宁》是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