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题目(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句子成分的划分练习题B(word版 有答案)

句子成分的划分复习题(三)1.讲解员解说着黄土高原变成肥沃良田的远景。
2.年青人应该读过一些文艺作品和科学作品。
3.他做练习一直做到深夜。
4.他看书看得很细。
5.中国人民志气高。
6.他的事大家都明白。
7.这部电影我看过。
8.他家一向客人多。
9.这些事他都知道。
10.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11.我们的任务是占领三号高地。
12.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1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4.在十六届国际地质会议上,人们以极大的敬意看着李四光。
15.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16.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7.老王刚讲完了话,她就出去了。
18.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19.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20.村里人都知道,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了救活一个朝鲜青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1.分析能力强,是这个青年同志的优点。
22.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送信的。
23.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
24.老师和学生都在教室里。
25.工人们讨论并通过了这个决议。
26.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
27.西直门立交桥与建国门桥风格迥异。
28.现在,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说,反动派摧残科学事业的那种情景,确实是一去不复返了。
29.人人都过幸福的生活是我们的理想。
30.教条主义者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31.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
32.一个蓬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33.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4.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35.花草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
36.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37.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故答案为:⑴“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3)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某校九(1)班开展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
②邀请函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应替换为” ________ “。
③邀请函的内容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2)结合下面几则名言,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3)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了一副残缺不全的对联,将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此对联的上联应是()。
(a)________铸就辉煌(b)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A.苦乐同享三载 B.三载苦乐同享 C.三载同享苦乐 D.同享三载苦乐【答案】(1)拼博;拼搏;光临;莅临;应点明具体时间,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2)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
(3)B;b【解析】【分析】【分析】(1)①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拼博”应为“拼搏”;②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到来。
光临,多用于口语:敬辞,称宾客来到。
故“光临”应改为“莅临”③邀请函中的时间是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这个时间不具体,应该为具体的时间,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2)认真阅读这几句话,通过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内涵,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也就是说君子能认识在自身的缺点并改正,小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当然也不会克服。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谓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
(完整版)初中英语划分句子成分习题

(完整版)初中英语划分句子成分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题(1)(三) 挑出下列句中的宾语①?My brother?hasn't?done?his homework. ②?People?all?over?the world?speak?English.A B C D A B C D③ You must pay?good?attention?to?your?pronunciation.A B C D④ How many new?words?did?you?learn?last class?A B C D⑤ Some of the?students?in the school want?to go swimming,?how?about?youA B C D⑦?They?made?him?monitor?of the class.A B C D⑧ Go?across?the?bridge?and you?will find?the museum?on the left.A B C D⑨ You will find?it?useful?after?you?leave?school.A B C D⑩?They?didn't know?who?"Father?Christmas" really is.A B C D(四)挑出下列句中的表语(五)①?The old man?was?feeling?very?tired. ② Why is?he?worried?about?Jim(六) A B C D A B C D(七)③?The?leaves?have?turned?yellow. ④ Soon?They?all?became interested?in the subject.(八) A B C D A B C D(九) (五) 挑出下列句中的定语(十)①?They?use?Mr. Mrs. with the?family?name. ②?What?is?your?given?name(十一) A B C D A B C D(十二)④ I am?afraid?some?people?forgot?to sweep?the floor.(十三) A B C D(十四)⑤?The man?downstairs?was?trying?to sleep.(十五) A B C D(六) 挑出下列句中的宾语补足语① She?likes?the children?to read newspapers and books?in the?reading-room.A B C D② He?asked?her?to take the boy?out of school.A B C D③ She?found?it?difficult?to do the work.A B C D④ They?call?me?Lily?sometimes.A B C D⑤?I?saw?Mr. Wang?get on the bus.A B C D⑥ Did you see?Li Ming?playing football?on the playground?just nowA B C D(七) 挑出下列句中的状语①?There?was?a big smile?on her face. ②?Every night?he?heard?the noise?upstairs.A B C D A B C D③ He?began?to learn?English?when he was eleven.A B C D④?The man?on the motorbike?was travelling?fast.A B C D⑤?With the medicine box under her arm,?Miss?Li?hurried off.A B C D⑥?She?loves?the library?because she loves books.A B C D⑧?The students?followed?Uncle Wang?to see the other machine.A B C D答案?(三) ① D ② D ③ B ④ A ⑤B ⑥ D ⑦ C ⑧ D ⑨ A ⑩ D(四) ①D ②B ③D ④C ⑤B(五) ① C ② C ③ A ④ B ⑤ B ⑥ D(六) ① C ② C ③ C ④ C ⑤ D ⑥ B(七) ① D ② A ③ D ④ D ⑤ A ⑥ D ⑦ C ⑧ D (八) ① us, 间接宾语 a story, 直接宾语② me, 间接宾语 a new bike, 直接宾语③ us, 间接宾语 history, 直接宾语④ Tom, 间接宾语 it, 直接宾语⑤ me, 间接宾语 message, 直接宾语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题(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并归纳其所属的基本句型。
部编八级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题目含答案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班级姓名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着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5.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7.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8.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13.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
存现句、非主谓句14.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17.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22.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30.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31.许多原子能发电场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3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3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3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3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3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3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完整版)句子成分划分题及答案

句子成分划分题及答案整理的句子成分划分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句子成分划分题及答案一、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1.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2.分析句子成分的步骤①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二、句子的主干各种句子成分在句子的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都一样的。
其中有的起主干作用的如:主谓宾。
有的是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枝叶”成分,即定状补。
因此所谓的句子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
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1、句子的主干并不等于全句。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没有”“没”等在句中充当状语,在找否定句的主干时,要将否定词保留。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 .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3.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4 .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5.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6.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7.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8 .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0.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1.派出所的警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2、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13、峰峦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14.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0.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21.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2.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完整版)汉语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

汉语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一、划分句子成分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 [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5、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7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 [在一棵小树树干上] [来回]拉﹤了﹥﹤起来﹥。
8、[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13、[地球上] [几乎] [每时每刻] [都在]发生﹤着﹥地震。
(存现句、非主谓句)14、(全世界)科学家们‖[都在] [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铜球‖[忽然]落下。
17我‖[从此] [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22.(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20.(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完整版)句子成分和主干练习题及答案

《句子成分和句子的主干》专题练习一、填空题1.“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
”中的“两千年来”充当。
2.“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醋梦。
”一句中的主语是。
3.“爱因斯坦常忘了兑取支票。
”中的“兑取支票”充当。
4.“祥子的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
”一句的主干是。
5.“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一句的谓语是。
6.“这种意志和精神才是世界最可贵的财产。
”一句的主干是。
7.“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
”一句的宾语是。
8.“在湛蓝的天空下,故宫博物院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格外辉煌。
”一句的主语是,谓语是,状语是。
9.“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一句的主干是。
10.“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一句中的划线部分充当。
11.“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一句的主干是。
12.“一把坚实的锁挂在大门上。
”一句中“在大门上”充当。
二、选择题1.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2.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A.他身材高大。
B.他的身材高大。
C.他有高大的身材。
D.身材高大的就是他。
3.下列句子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A.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从这件事情中,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D.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束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4.下列句中,划线部分与例句划线部分在结构和充当句子成分方面都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大家都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班级姓名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5.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7.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8.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13.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
存现句、非主谓句
14.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17.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22.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30.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
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31.许多原子能发电场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3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3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3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3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3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3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39.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40.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41.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42.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43.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物的活动息息相关。
44.在汉江南岸狙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吃饭。
45.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6.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47.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48.新换的毛颜色深些。
49.牛郎每天放一次牛。
50.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英语。
51.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52.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年。
53.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每个角落里。
八年级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
一、划分句子成分
1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距现在] [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5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从中]得到启发。
7[用锯齿状的竹片] [在一棵小树树干上] [来回]拉﹤了﹥﹤起来﹥。
8、[直到今天][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13、[地球上] [几乎] [每时每刻] [都在]发生﹤着﹥地震。
(存现句、非主谓句)
14、(全世界)[都在] [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17[从此] [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透出(一股)才气。
22.(一个)(陌生[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30.(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31.[许多原子能发电场] [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存现句、非主谓句)
32、[在一天夜里][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3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3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
[还是] [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3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通年] [没]吃过白米。
36[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3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39、(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40、(这支部队)[就] [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41、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42、(鲁镇)(酒店)‖是和别处不同的。
43、(人类历史)‖[与人物的活动]息息相关。
44、[在汉江南岸狙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 从阵地上]下来吃饭。
45.(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6.[在苍茫的大海上]卷集﹤着﹥乌云。
47.(蠢笨)‖[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48.(新换)颜色深些。
39[每天]放﹤一次﹥牛。
0.(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英语。
49、(我们班)[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50.(鲁迅)的(一条穿了﹤好几年﹥。
51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没个
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