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过滤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过虑器操作规程

过虑器操作规程

过虑器操作规程过滤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过滤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防止操作中的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过滤器的人员。

第二章运行与检查第三条在运行过滤器前,应检查过滤器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松动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四条检查过滤器的过滤网和滤芯是否干净,如有污垢应及时清理或更换。

第五条检查过滤器的电源线是否正常,接好地线后方可运行。

第六条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如发现效果不理想,应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修复。

第三章操作规范第七条操作过滤器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和必要的安全知识。

第八条在操作过滤器前,应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九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防止杂物进入过滤器内部。

第十条操作过滤器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增减操作内容。

第十一条操作过滤器时,应严格按照设定的运行参数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或改变参数设置。

第十二条操作过滤器时,应掌握相应的控制手段和操作技巧,确保过滤器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操作情况,以备后续查询和分析。

第十五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注意观察过滤器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进行排查和处理。

第十六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七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保持操作人员和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意外发生。

第十八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切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确保设备的停电状态后方可进行检修、维护和清洁。

第十九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关闭相关设备的阀门和开关,确保一切就绪后方可操作。

第二十条在操作过滤器时,应防止水源或电源进入设备内部,以免引发电击或事故。

第二十一条操作过滤器时,应注意操作台的稳定性,防止设备的滑动或倾倒。

薄膜过滤器操作规程

薄膜过滤器操作规程

薄膜过滤器操作规程一、使用说明实验准备:取硅胶管一根,将一端套在过滤系统的出液口,另一端套在收集瓶的进液口(不锈嘴);再取另一根硅胶管,一端套在收集瓶的抽气端(白色塑料嘴),另一端通过不锈钢宝塔接头与真空泵相连(1)试验前,应先将滤杯清洗干净、晾干、取滤膜(50mm)浸泡到纯化水里3~5min,滤杯及滤膜支撑网消毒备用(可采用火焰灭菌器快速消毒)。

(2)用镊子夹住滤膜放在抽滤系统的滤网上并盖L过滤杯(3)将其供试品注入过滤杯内,然后启动真空泵,再打开相应阀门,实施过滤集菌。

(4)供试品过滤集菌结束后(滤膜上没有水珠),关闭真空泵开关,用无菌镊子取出滤膜,(5)将滤膜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不得有气泡。

相应的液体培养基注入过滤杯内,培养基覆盖滤膜表面即可。

(6)盖上盖I了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及恒温培养箱中,按规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逐日观察、计数。

(7)仪器jF常性检测:取600m1—1200ml纯化水,每个滤杯注入l00ml纯化水,接通真空泵电源,再分别打开相对应的阀门,实施抽滤(抽滤时间1~3min 为正常范围),根据速度将准备好的纯化水加入滤杯中,纯水顺畅地从排液口流出,即视为仪器可正常工作,如果过滤速度过慢或无法过滤,请检查:A.管路连接是否漏气,滤杯密封性是否良好;B.检品是否含有较多不溶性的颗粒,悬浮物等;C.检查不锈钢网片是否堵塞,不锈钢底座出液孔是否堵塞。

若属其他原因,请与厂家联系。

(8)清洗:仪器长期没有使用,再次使用前仪器管路应对管路进行消毒,可采用以下消毒剂:(1)乙醇(2)新洁尔灭(3)甲醛(4)次氯酸溶液.消毒方法:准备l00ml消毒剂、200ml无菌水(不需微孔滤膜);先将I00ml消毒剂过滤,保持3~5分钟,再将200ml 无菌水进行过滤,即可完成管路消毒。

二、注意事项:(1)根据供试品性状来选择滤膜材质,过滤前后应保证滤膜的完整性;(2)仪器不工作时,请断电;(3)不能抽滤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腐蚀等液体;(4)当供试品中含有不溶性的颗粒,悬浮物时,可能导致滤膜堵塞影响过滤,.应将供试品进行预处理,除去颗粒或悬浮物;(5)抽滤前,应确保管道密封性良好;。

过滤机操作规程

过滤机操作规程

过滤机操作规程
过滤机操作规程
1.打开阀门①、③,启动泵,将液体输入混合罐内,至混合罐80%左右,关闭阀门
①、③,关闭泵。

2.将适量的助滤剂(硅藻土)加入混合罐(一般助滤剂用量为过滤面积每平方米
0.6-1.2公斤),启动搅拌机,搅拌时间为8-10分钟,使液体与助滤剂充分混合
均匀。

3.打开阀门②、④、⑤,启动泵,将混合罐内混合液输入过滤机内,待过滤机的
液体从溢流管满管溢入混合罐,开启阀门⑦,关闭阀门⑤,让液体在混合罐与过滤机之间循环往复,其目的是使助滤剂在滤网上形成予涂层,这一过程需15分钟左右。

4.打开阀门⑧,先放掉少量液体后,取样检验合格后,关闭阀门
⑧、⑦,开启阀
门⑨,开始过滤,当混合罐内的液体过滤结束后,打开阀门①,关闭阀门②,直至过滤结束。

5.在过滤过程中,由于待滤液量多或杂质多,温度偏低(粘度大),滤网堵塞等因
素易造成过滤器内压力升高,本机最高工作压力为0.4MPa,如果超压,可适量打开泵回流阀11。

6.过滤结束后,打开阀门⑩,排渣。

7.清洗,旋开快开螺栓,打开上封头,抽出网片,铲除滤饼,洗净网片,重新装
好滤网,准备下次过滤。

8.在过滤操作过程中,为了充分延长过滤周期,根据过滤中要除去杂质粒子的性
质与浓度,用一定量的助滤剂添加,分撒在需要过滤的液体中,输入过滤机过滤,添加助滤剂要均匀且持续到一周期结束。

这样能使滤层有较好的空隙率,在适宜的流量和流速控制下,能使过滤周期最长,最经济。

3无菌检查法(薄膜过滤法)操作程序

3无菌检查法(薄膜过滤法)操作程序

贵州明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GMP文件目的建立无菌检查法。

依据国家药品监督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七十五条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抗菌药物注射液。

责任人试剂配制人及QA负责人、化验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内容1 概述无菌检查是检查药品是否染有活菌的一种方法。

2仪器、设备和用具2.1 恒温培养箱及可调20~25℃的生化培养箱。

2.2 显微镜、蒸汽灭菌器、标准pH比色器(0.02%酚磺酞指示液和澳钾酚蓝指示液)、恒温烤箱。

2.3 三角瓶、刻度吸管(1、5、10m1)、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

2.3.1 移液管、刻度吸管在管口上端内,松松地塞少许棉花,然后放于吸管衙内或牛皮纸袋内盖严,灭菌备用。

2.3.2 试管、三角瓶等在管(瓶)口塞上海棉胶专用塞或纱布棉塞,塞子应塞进管口内2/3处,用皮纸格管口(包括塞子)包扎严,灭菌备用。

2.3.3 将注射器、针头(8—9号)配对,检查针头是否畅通后,将注射芯、管和针头分别放在双层纱布(或布)内,包扎严密,置带盖容器(瓷盘或铝制饭盒)内,盖严,用牛皮纸包扎后,灭菌备用。

2.4 无菌衣、裤、帽、口罩等洗净晾干,配套,用牛皮纸包严,灭菌备用或用一次性的无菌物品代替。

2.5 真空泵。

2.6 用具的灭菌将包扎妥的用具(除另有规定外),在(121土0.5)℃蒸气灭菌30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使灭菌物品内蒸气冷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恒温培养箱中烘干。

适于高温灭菌的器皿也可采用160℃干热灭菌2小时。

3 试液3.1 75%乙醇溶液配制酒精棉球用。

3.2 碘配溶液配制碘酒棉球用。

3.3 新洁尔灭(1:1000)溶液。

3.4 3-5%甲酚溶液或其他适宜消毒溶液。

3.5 0.02%酚磺酞指示液pH6.8-8.4系列比色液管3.6 溴甲酚蓝指示液pH6.0-7.6系列比色液管。

3.7 2mol/L盐酸溶液。

3.8 2mol/L氢氧化钠溶液。

4 培养基4.1 一般采用商品脱水培养基,临用时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需注意培养基的pH值应符合规定,否则必须校正后,灭菌使用。

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

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

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1. 引言薄膜过滤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环境保护。

在使用薄膜过滤器的过程中,对其性能、使用条件以及操作技巧进行适当的记录和总结,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优势与限制,进而优化过滤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的重要性,并分享个人对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2. 薄膜过滤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薄膜过滤器基于物质分子在薄膜孔隙中的大小选择性通过来分离混合物。

通常,较大的分子无法通过薄膜孔隙,从而被滞留在滤液一侧,而较小的分子则可以自由通过,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这种分离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例如饮料中的微生物去除、药物生产中的杂质去除和水处理中的颗粒物分离等。

3. 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的重要性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是评估过滤器性能、改进操作流程和解决潜在问题的重要依据。

通过记录关键参数,例如过滤压力、过滤速度、薄膜孔隙大小以及滤液质量等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滤器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发现问题。

使用记录还可以帮助我们跟踪薄膜过滤器的运行历史,了解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改进。

4. 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的内容在进行薄膜过滤器使用记录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4.1 过滤器选用与准备- 准备不同孔径的薄膜过滤器,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类型。

- 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请及时更换。

- 准备过滤器使用所需的操作设备、材料和试剂。

4.2 过滤参数记录- 记录过滤时间和过滤速度,以评估过滤器的工作效率。

- 记录过滤压力和压力变化趋势,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过滤条件。

- 记录薄膜孔隙大小和滞留物种类,了解过滤精度和滞留物的变化情况。

4.3 滤液质量评估- 检测滤液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溶解物质的含量。

- 记录滤液的透明度、颜色和味道等指标,以评估薄膜过滤器的分离效果和产品质量。

4.4 问题记录与解决- 记录过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如渗漏、堵塞或泄漏等。

薄膜过滤器技术介绍

薄膜过滤器技术介绍

薄膜液体过滤器
二、滤袋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滤芯组件

PP E型笼骨φ 67×57" Gore-Tex 薄膜滤袋


EPDM胶圈
钛或不锈钢夹箍
E型笼骨EPDM
"O"型圈φ 95×5.7
滤袋安装步骤一
将笼骨上端处及底盖旋紧
滤袋安装步骤二
调整胶圈端部紧贴住多孔 管端部
滤袋安装步骤三
将笼骨上端(法兰端)向 下,套上”O”胶圈
主要部件(续)
2、Red Valve挠性阀
它主要适合于高固含量的流体
主要部件(续)
3、控制器
PLC控制器
单板机控制器
电力行业含煤废水膜过滤器业绩



上海杨树浦电厂(2000年7月投用) 广州恒运电厂(2002年1月投用) 上海闵行电厂二期(2002年3月投用) 上海吴泾电厂(2002年4月投用) 上海高桥电厂(2002年12月投用) 内蒙达旗电厂(设备直径2800mm) 厦门瑞新热电(含煤废水系统供货)
电力行业含煤废水膜过滤器业绩

重订供货合同)
闵行电厂含煤废水处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系统出力:7.5m3/h 固含量:10% 过滤面积:15m2 设备直径:1016mm 过滤精度:1.0um 过滤压力:<0.15MPa
反洗参数

反洗液量:8-12 L/m2(过滤面积) 反洗负压:≯0.34 kg/cm2或5 psi 正向压差:<1.0 kg/cm2 反洗时间:2-4 s
主要部件
1、滤袋 应用 型 号 精度,μm 废水 TS6112950 1.0
注:单个滤袋过滤面积为0.3m2

薄膜过滤器操作规程

薄膜过滤器操作规程

XYK/SOP-EQ0070
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操作人员生产设备操作,保证设备稳定可靠。

二、范围:
适用于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等。

三、职责:
1、岗位操作人: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
1、使用方法
1.1滤膜在使用前,用灭菌水浸泡6~8小时,使润湿。

1.2拧松滤头底部螺母,抬起金属固定架,取出玻璃筒,在过滤筒上先放置一个橡胶垫圈,
又放上不锈钢滤片(板),再在滤片上置放薄膜垫圈,然后放微孔滤膜,覆上薄膜垫圈和硅
胶垫圈,再按上玻璃筒,套上金属固定架,拧紧圆螺母,盖上顶盖,即告完成。

1.3底座各个阀门拧开,排液管口接一橡胶管,包扎好管口,并用牛皮纸将底座包扎好。

1.4将各个滤头底部圆螺母不要拧得太紧,略松,以便透气,并把各个滤头分别用牛皮纸
包好。

1.5将包扎好的滤头和底座,在121℃蒸汽灭菌15分钟后,应放置在37℃温箱内,使其
干燥,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
2.1本实验应在洁净室中的洁净工作台内进行,洁净度为100级。

2.2在洁净台内取出包扎内灭菌滤头,将底部螺母拧紧;同样将底座取出,安装上各滤头。

2.3底座排液口接YX930D电动吸引器,就不需要抽滤瓶和抽滤泵装置。

2.4实验操作中,注意底部阀门,在滤头抽滤时开启,抽滤毕完毕。

2.5过滤器使用之后,阀门必须冲洗、干燥,定时添加润滑油。

五、参考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薄膜过滤器说明书
六、附录:
N/A
第 1 页共 1 页。

药品生产膜式过滤器使用指南

药品生产膜式过滤器使用指南

质量保证 部经理
质量保证 部经理
伤。 4.3 若使用异丙醇或酒精进行气体过滤器(呼吸器)的完整性测试,应注 意防火、防爆。 5. 定义和缩写 Definitions/Abbreviation 5.1 膜式过滤器:与滤纸、棉毛毡以及砂棒等无所谓孔径大小的深层过 滤滤材不同,孔径较为均一,能挡住所有大于标称孔径微粒、细菌的过滤 器,也叫薄膜过滤器。其孔隙率较高,过滤速度较快,以下简称过滤器 5.2 除菌级过滤器:每平方厘米的过滤面积能够截留 10 的七次方个缺陷 假单胞菌(B. Diminuta, ATCC19146)的滤器称为除菌级过滤器,应特别注意
3.1 质量保证部:负责起草适用于全所的滤器使用指南文件,并对全所过 滤器的使用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负责组织对重要的过滤除菌工艺进行 验证。
3.2 质量保证部验证组:负责对全所呼吸器进行更换时的完整性 测试。 3.3 生产部门:按照本指南的要求起草科室的滤器使用SOP及记录并在实
草拟人
Originated by
质量保证 部经理
质量保证 部经理
质量保证
部审核人 QA Review
质量保证部经理
By
孟丽
批准人
Approved/ Authorized
质量保证部经理
孟丽
By
审核周期 Review period
3年
草拟人
Originated by
部门审核人
Department Review By


Signatur
草拟人
Originated by

部门审核人
Department Review By
质量保证 部审核人
QA Review B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检验仪器操作规程,规范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符合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华护生物三联式薄膜过滤器
3.编制依据
薄膜过滤器使用说明书。

4.内容
薄膜过滤器装置图
实验准备
取硅胶管一根,将一端套在过滤系统的出液口,另一端套在收集瓶的进液口(不锈嘴);再取另一根硅胶管,一端套在收集瓶的抽气端(白色塑料嘴),另一端通过不锈钢宝塔接头与真空泵相连
试验前,应先将滤杯清洗干净、晾干、取滤膜(50mm)浸泡到纯化水里3~5min,滤杯及滤膜支撑网消毒备用。

操作
用无菌镊子夹住滤膜放在抽滤系统的不锈钢滤网上再放橡胶垫圈并盖上过滤杯
将其供试品注入过滤杯内,然后启动真空泵,再打开相应阀门,实施过滤集菌。

供试品过滤集菌结束后(滤膜上没有水珠),关闭真空泵开关,用无菌镊子取出滤膜,
将滤膜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不得有气泡。

相应的液体培养基注入过滤杯内,培养基覆盖滤膜表面即可。

盖上盖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及恒温培养箱中,按规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逐日观察、计数。

仪器常性检测:取600m1—1200ml纯化水,每个滤杯注入l00ml纯化水,接通真空泵电源,再分别打开相对应的阀门,实施抽滤(抽滤时间1~3min为正常范围),根据速度将准备好的纯化水加入滤杯中,纯水顺畅地从排液口流出,即视为仪器可正常工作,如果过滤速度过慢或无法过滤,请检查:
A.管路连接是否漏气,滤杯密封性是否良好;
B.检品是否含有较多不溶性的颗粒,悬浮物等;
C.检查不锈钢网片是否堵塞,不锈钢底座出液孔是否堵塞。

清洗
仪器长期没有使用,再次使用前仪器管路应对管路进行消毒,可采用乙醇、新洁尔灭消毒:准备l00ml消毒剂、200ml无菌水(不需微孔滤膜);先将I00ml消毒剂过滤,保持3~5分钟,再将200ml无菌水进行过滤,即可完成管路消毒。

5.注意事项
根据供试品性状来选择滤膜材质,过滤前后应保证滤膜的完整性;
仪器不工作时,请断电;
不能抽滤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腐蚀等液体;
当供试品中含有不溶性的颗粒,悬浮物时,可能导致滤膜堵塞影响过滤,应将供试品进行预处理,除去颗粒或悬浮物;
抽滤前,应确保管道密封性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