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ppt

合集下载

《师说》ppt课件35张

《师说》ppt课件35张

解题
《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
“说”即陈述和解说,“解说……的道理”之意。 “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读准字音
①句读.( ) ④老聃.( ) ⑦苌.弘( ) ⑩嗟.乎( ) 答案:①dòu
②经传.( ⑤谀.( ⑧欤.( ⑪乐.师( ②zhuàn
) ③或不.焉( )
)
学习小结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 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名。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本文是针砭时弊之作,韩愈带着很强烈的感情来反抗流俗的嘲笑, 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目的是为了告诉士大夫 之族要行从师之道、复从师之道、传从师之道。
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
准: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韩愈在《师说》中用“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三句阐
明了古代圣人良好的学习态度。师而问焉
练习巩固
★ 积累文言知识
1.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
高考链接
(1)(2019·全国卷Ⅲ)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
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2019·北京高考)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
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作品PPT课件

韩愈作品PPT课件

韩愈作品的局限性
过于强调儒家思想
韩愈的作品过于强调儒家思想,有时显得思想较为狭隘,限制了 作品的广泛性和包容性。
形式创新不足
尽管韩愈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但在文学形式上相对保守,未有更多 的突破和创新。
部分作品艺术性不高
韩愈的部分作品过于直白,缺乏艺术修饰,影响了作品的艺术美感 。
05
韩愈作品的意义与价 值
02
韩愈代表作品
《师说》
总结词
阐述教师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文章从教师的地位、作用、任务和从师的意义等方面,阐述教师的重要性,纠 正了当时轻视教师的风气,表现出作者求真务实、勇于革新的精神。
《获麟解》
总结词
阐述麟的象征意义
详细描述
文章通过对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理想人格和道德标准的追求,认为君 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才能担当重任。
总结词
韩愈的作品在艺术构思上独具匠心,别 出心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VS
详细描述
韩愈在创作中善于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 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细致的人物刻画以 及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呈现出与众不 同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往往能够突破传 统文学的束缚,以新颖的手法表达出深刻 的主题和思想。
丰富的想象力
韩愈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文 学创作,对唐宋八大家等文学流
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创作风格
韩愈的创作风格以雄浑豪放、气势磅礴为主要特点,同时又不失细腻入微的描写。
他的作品语言质朴自然,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韩愈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追求文笔的独特风格
韩愈提倡“惟陈言之务去”,追求文 笔的创新和独特风格,激发了后人的 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唐宋散文韩愈进学解(共49张PPT)

唐宋散文韩愈进学解(共49张PPT)

课文解读——第一段
①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学舍)下,诲之曰: 业精于(由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随俗)。方 今圣贤相逢,治具(法令)毕张(全部实施),拔去凶邪 ,登(提拔、选拔)崇(推荐)畯(俊)良。
①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 们说:学业因为勤奋才可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因为 思考才可以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当今朝廷,圣明的君主 与贤良的大臣遇合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 铲除奸邪,推荐提拔优秀人才。
先生少年就知道好学,敢作敢为,长大以后,又通晓礼义,且 行为得体。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了吧。可是, 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任,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进退两难,一 举一动都会招来过错。
暂为御史,遂窜(被贬谪)南夷;三年博士,冗(闲散 )不见(现)治(政绩);命与仇谋(谋合),取(招 致)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脱 落)齿豁(缺损),竟(就是)死何裨(补益)。不知 虑此,反教人为(句末语气词,呢)?
占(具备)小善者率(都)以录(被录用),名一艺者 无不庸(被任用)。爬(梳理、整治)罗(搜罗)剔抉 (选择),刮(改变)垢(缺点)磨光。盖有幸而获选 ,孰云(哪里会有)多而不扬(被提拔举用)。
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能掌握一种经书的人都会被 任用。选拔人才并且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 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优长却没有被推举的人呢?
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的博士, 懒懒散散,也没表现出什么政绩。命运和仇敌相谋合,屡次招致失 败。冬天天气暖和,你的孩子还要叫冷;年岁本来富饶,你的妻子 还要喊饿。头发也光了,牙齿也缺了,你就是死了,又于事何补呢 ?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师说(韩愈)》教学课件(共63张)

《师说(韩愈)》教学课件(共63张)
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支教、教育调查等,将 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韩愈的教育思想,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和品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点解析
强调了韩愈在文中的教育思想,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着重分析了《师说》中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其表达 效果。
本课程总结
• 针对文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和辨析。
本课程总结
01
课堂互动
02
03
04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安排了随堂练习和小测验,以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韩愈尊师重 道、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 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
《师说》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
01
介绍韩愈的生平和思想,探讨《师说》的创作动机和主题思想

《师说》的艺术特色
02
分析《师说》的文笔特点、修辞手法和结构布局,提高学生的
文学鉴赏能力。
课堂互动与讨论
0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师说》的主题意义和现实价值
抒情手法
韩愈在《师说》中运用抒情手法,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社会 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06
《师说》的实践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尊师重道精神
通过学习《师说》,引导学生理解教师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尊 师重道的品质。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说(韩愈)》教学课件

晚春韩愈PPT课件无水印

晚春韩愈PPT课件无水印

韩愈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韩愈的文学风格和技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 章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远,成为后世文学创 作的典范。
思想影响
韩愈的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主张仁义道 德,强调君子的品格和修养,提倡“仁政”,这些思想观 点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教育影响
韩愈非常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和做法对后世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主张“师道尊严”,提倡“因材施教 ”,这些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05
晚春的诗歌鉴赏
诗歌的艺术手法
比喻
韩愈在《晚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花朵比作雪,形象地描绘 了花朵的洁白和美丽。
拟人
韩愈在《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花 朵在春天最后的时刻的留恋和不舍。
对比
韩愈在《晚春》中运用对比手法,将花朵与春风、百草与落红进行 对比,突出了花朵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
他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自幼聪颖好 学,精通经史子集。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思想深邃,受到 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韩愈的文学成就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和实用性。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 赞誉。
他的作品包括《师说》、《获麟解》、《送李愿归盘谷序》等,被誉为中国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晚春韩愈PPT课件
目录
• 韩愈简介 • 晚春诗文解析 • 晚春的创作风格 • 韩愈的影响与评价 • 晚春的诗歌鉴赏 • 韩愈的其他作品欣赏
01
韩愈简介
韩愈生平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 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韩愈(共30张PPT)

韩愈(共30张PPT)
• (食马者)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 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恐怕)是他们真的 不识千里马吧!
14
• 8.填空。
• 韩愈,世称韩昌“黎_______文_学__”,唐思想代
教育
______议_论___家、___托_物_寓_意____家、
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
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 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⑧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 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笞 而放之。
18
•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C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
• 6.【四川巴中中考】下列文学、文化B 常识表 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 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 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2)才美不外见 祗 “__衹_(只_)____只_、_仅”。 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_____”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是.马也 古义:__这__样__。____ 今义:__联__系__两__种__事__物__,__表__示__陈__述__的__对__象__属__于__“__是__”__后__面___所__说__的情况。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___有__时__。___ 今义:_或__许__;__也__许_ 。

《师说》ppt课件40张

《师说》ppt课件40张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 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内容简析
第一段:在正面阐述中,提出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
第二段: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论点。 对比论证
第二段下半段译文
不明白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 , 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 反而遗漏不学,我没看出他们的明智。巫医乐师和各种 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 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相仿,道德学 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 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哎!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 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 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为伍,现在他们的见 识反而赶不上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真是奇怪啊!
解读第一段
课文讲解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者,代词,……人 。 学者,古今异义词。古: 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惑也
……者, ……也,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加是 ①‥‥‥的原因() ②用来 ‥‥‥的人、东西、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 道: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想理论。 业:学业 惑:疑难问题 受:通授,传授
...的原因
语副词,表揣度,大概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代词,他的
自己 意动
adj,糊涂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助其)学习 古时指文章的断句

韩愈传课件

韩愈传课件

韩愈的哲学思想
韩愈的哲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 心,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思想体系。
对后世的影响
韩愈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被后世文人广泛接受 和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CHAPTER 04
韩愈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韩愈在历史上的地位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古文运动 的领袖人物。
韩愈在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 献和影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中国文 化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CHAPTER 05
韩愈传的解读方法
如何理解韩愈的作品
了解韩愈所处的时代背景
韩愈生活在唐代中期,正值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的时期,这对其 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注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韩愈的作品主题广泛,风格独特,需细心品味其语言和表达方式。
03
韩愈重视教育,提倡尊师重道,需深入探讨其教育思想和实践

如何评价韩愈的历史地位
韩愈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需全面 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思想史上的影响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需深入探讨其在思想 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历史上的地位
作为唐代中期的重要文人,韩愈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需全面 评价其历史价值。

韩愈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使他成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
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2
韩愈的文学成就
韩愈的诗歌创作
韩愈的诗歌以雄浑豪放、气势磅 礴为主要特点,常常表现出强烈
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律和形式,强 调情感表达和个性张扬,对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二、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三、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四、论教学 五、论师道
-
7
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1.在思想意识上:不满宗教猖獗,主张复兴儒学。
2.在道德规范方面:把仁义与道德并提,基本内容是仁义。 “他把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说成仁义的 体现,实际上视封建社会为理想化的制度。”
第四,恢复发展地方学校。
-
12
论师道
《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从教 育思想发展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 的,具体表现为: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 有师”
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室的基本任务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3.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
15
韩愈墓地
韩愈墓位于河南省焦作孟州市孟县城西6公里 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 是一片丘陵地带.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 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 韩愈墓作为唐代古 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名单
-
16
韩愈纪念馆
阳山县韩愈纪念馆成立于2005年8月,座落于贤令山麓, 占地面积(含筹建中的韩愈纪念馆)15亩,建筑面积1900多 平方米。馆内设景点众多,刚踏入正门就可以看到气势宏 伟的韩源塑山,侧边是韩公井,还有四大展厅、两大碑廊 供游人观赏, (1)展出的是韩愈在阳山所作的诗词碑刻和珍贵的由清朝 阳山知县萧炳堃敬摹韩愈手迹“鸢飞鱼跃”石碑四块。 (2)展出的是景韩、仰韩的碑刻拓片和有关韩愈研究的相 关照片、书籍。另外两间是馆藏文物展厅,展出的的阳山 历代文物达1200多件,馆内文物都经过专家鉴定殊为真实, 弥足珍贵。
-
2
韩愈的事迹
刻苦学儒
韩愈出生于官宦之家,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 方为官,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 便逝世,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韩愈自念是孤儿, 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
科举之路
公元786年(贞元二年),十八岁的韩愈怀着 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 直至公元792年(贞元八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 取。
-
13
韩愈的代表作
杂文 序文 传记文 诗 实录
《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 《毛颖传》《张中丞后序》《柳子厚墓志铭》 《答张十一攻曹》 《顺宗实录》
-
14
韩愈他评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 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 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 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 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 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 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 黎
-
10
论教学
韩愈以儒学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文是手段,道 是目的;文是形式,道是内容,文道合一,而道为主。
他对于“为文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创见解,认为 写文章要有自己独创的语言。他还认为把独创的语言和文 字这两方面统一起来,这是写好文章的最好的条件。
第一,要努力勤学。
第二,要多博学。
第三,要积极思考。
-
5
勇使镇州
公元821年(长庆元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 侍郎。当时,镇州兵变,田弘正被杀,众人拥立 王廷凑,朝廷命韩愈去镇州传旨晓谕。韩愈到后, 召集军民,说明反逆与归顺的不同后果,情感深 挚言辞真切,王廷凑听后既怕又敬重
晚年生活
韩愈石刻像[22]公元822年(长庆二年)九月, 转任吏部侍郎
-
6
韩愈教育思想
韩愈
-
1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河内南阳(今属河南孟县) 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古文运动 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 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 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3
屡遭贬谪
随征淮西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
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为 行军司马,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被 授刑部侍郎,宪宗便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其 中很大篇幅叙述裴度的事迹。
-
4
谏迎佛骨 韩愈听颖师弹琴[17]公元819年(元和十四
年),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 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 《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 件荒唐事,要求将佛骨烧毁,永远根除,不能 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看了韩愈的上表,非 常生气,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 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对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主张和特点。
第一,重视因材施教。
第二,注意生活波。
-
11
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韩愈认为治国人才依靠教育培养。他主张发展学校教育, 并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用德礼而重学校。(德礼指的是德政和礼教)
第二,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史
第三,整顿国学。(韩愈建议考虑现实,调整招生 制度,稍微放宽入学的等级限制,主张以实际才学为标准 选任学官,新学官一概拔用儒生,经过考试合格,才能正 式委派。)
-
9
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韩愈在论述人性问题时把性与情并提,而是以性为情的 基础。
他反对任情纵欲,也反对绝情禁欲,而是主张以道德规 范来制止情欲。
韩愈的性三品的人性论成为其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具 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
其次,由人性而规定教育的权利。
第三,由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3.他特别推崇孔丘和孟轲。“把孔丘尊为历史上超过尧舜的 最高圣贤,他也曾高度的评价孟轲是孔学最忠实的继承者。
-
8
韩愈还从政治、经济、思想理论等多方面揭露的佛教、 道教与封建制度不可调节的矛盾。
第一,佛老是社会祸乱的根源。 第二,佛老是破坏仁义道德的罪人。 第三,佛老求出世而破坏纲常。
他指出从历史上,看事佛求福全属虚,佛教根本不适 合名族传统和先王礼法,要求制止伤风的丑事,把佛骨投 诸水火加以销毁。
-
17
-
18-ຫໍສະໝຸດ 19-20
-
21
-
22
-
23
-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