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1)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假定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协议规定销项税额由B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销项税额 搬运费 支付补价
A企业—产品 200万元
B企业—车床 210=250-25-15
225万元
210万元
38.25万元 0.6万元
15万元
判断:
1、是否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补价比例=15÷225 = 6.67%,低于25%。
是 否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认定原则: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 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 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 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 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举例1:
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取B公司一辆小型中巴,A公司小汽车的账面
原价25万元,已提折旧6万元,公允价值为16万元,B公司小型中巴 账面原价3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A公司支付 了4万元现金,不考虑相关税费(经分析,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 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 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 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交换探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规定(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涵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通常以涉及的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判断标准。

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发行股票过程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也不适用非货币交换准则。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模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计量模式计量,决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人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

商业实质的判断依据也有两个: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人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除上述规定外,准则还特别提出了要对关联方之间非货币性交换的商业实质进行特别关注。

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存在的问题(1)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选择问题。

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因此计量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则交易双方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且双方都不会产生损益。

但是在同一控制下,以账面价值计量就可能会产生一个利益输送的问题。

假设A母公司同时控制了B和C两家公司,且B公司是上市公司。

如果母公司让B公司的优良资产与C公司的劣质资产进行非货币性交易,且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这样A公司就侵占了上市公司利益,且不会产生税收成本。

如果B上市公司是国有股控股的公司,这样就很容易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同一控制下,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双方选择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企业间的交易看似实现了公允,但实际上,更可能成为企业间盈余调控的工具。

中级会计资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模拟题

中级会计资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模拟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总分:105.48,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甲企业以其持有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乙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该项交易中不涉及补价。

假定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甲企业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

乙企业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甲企业为换入无形资产发生了10万元税费。

甲企业换入的该项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50∙B.160∙C.120∙D.130A.B. √C.D.甲企业换入的该项无形资产入账价值=150+10=160(万元)。

2.甲公司2009年10月10日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辆小轿车,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38.8万元。

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

假设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A.140∙B.150∙C.120∙D.30A.B.C.D. √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150-120=30(万元)。

3.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17%,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相同,2009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假设不具有商业实质。

甲公司A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成本为95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消费税税率10%,乙公司B产品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交换过程中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 )万元。

∙A.117∙B.89.40∙C.105.30∙D.107A.B. √C.D.本题考核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95+110×17%+110×10%-20-90×17%=89.40(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

《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核算的主要是换入非货币性资产成本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以权益性工具换取非货币性资产,前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后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新准则名称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下面解析新准则的主要,新旧准则会计处理规定对比的主要变化,阐述新准则的执行对企业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等的,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解析(一)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念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规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在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货币性资产与现金等价物是不同的概念货币性资产以可确定金额为其特征,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可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

而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交易性的债券、证券,因其交易后能收回的金额不确定,故不是货币性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在涉及货币性资产(补价)的情况下,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比例为25%,即:收到或支付的补价占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如果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则收到或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均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大完整版

《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大完整版

《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1)该项资产置换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以账面价值对换入资产进行计量。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依据: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涉及的补价小于25%(60/320=18.75%)。

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判断依据:交换是企业集团在整体层面做出的安排,未按市场交易规则进行,不具有商业实质,不满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2)交易分析与账务处理华科公司:华科公司换出资产为土地使用权,换入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换入资产的入账金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300-60+6=246(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246银行存款 60贷:无形资产_土地使用权 300银行存款 6永盛公司:永盛公司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换入资产为土地使用权.换入资产的入账金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320+60=380(万元)借:无形资产_土地使用权 380贷:长期股权投资 320银行存款 60案例2和顺公司:换入资产入账金额=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之和-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610-30+(150*17%-350*17%)=546(万元)原材料(棉布)分摊率=350/(350+230)=0.6034棉布分摊价值=546*0.6034=329.46固定资产分摊率=230/(350+230)=0.3966固定资产(厂房)入账价值=546*0.3966=216.54借:原材料-棉布 329.4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5固定资产-厂房 216.54银行存款 30营业外支出/资产处置损益(现行处理) 20累计摊销 1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交易性金融资产 160投资收益 40无形资产 4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10贷:库存商品 110天宝公司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之和+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80+30+(350*17%-150*17%)=644(万元)库存商品(羽绒服)分摊率=150/(150+200+260)=0.2459库存商品(羽绒服)入账价值=644*0.2459=158.3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摊率=200/(150+200+260)=0.3279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644*0.3279=211.17(万元)无形资产(专利)分摊率=260/(150+200+260)=0.4262无形资产(专利)入账价值=644*0.4262=274.47(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累计折旧 200贷:固定资产 500借:库存商品 158.3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交易性金融资产 211.17无形资产 274.47营业外支出/资产处置损益 70贷:其他业务收入 3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固定资产清理 300银行存款 3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0贷:原材料 300第2章债务重组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1)分析:在本债务重组案例中,宝塔实业是债权人,为帮助陷入财务困境的西北轴承公司渡过难关,同意西北轴承公司以银行承兑汇票或现金抵债。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分录及计算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分录及计算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一)、2022年9月1日,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换入的产品作为存货管理。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

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00万元。

产品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产品的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

乙公司换入的设备作为生产用固定资产管理。

假设甲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除支付设备的清理费用 10000元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从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角度做会计分录。

✧ 甲公司:换入产品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0(万元)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应计入损益的相关税费=100-(150-40)-1 =-11(万元)会计分录:(转出设备)(1)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0000累计折旧 400000贷:固定资产——设备 1500000(2)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 乙公司: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0(万元)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00-60 =40(万元)会计分录:(转出产品)(1)借:固定资产—设备 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O0O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0(2)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贷:库存商品 600 000(二)、 X 公司以其持有的交易目的的国库券换入Y 公司的一幢房屋以备出租。

国库券的账面价值为 50000元,公允价值为500000元;房屋的原值为 80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5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

Y 公司向X 公司另外支付银行存款 100000元。

假设整个交易过程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级会计实务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交易。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的情况,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可能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

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这些交易,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和真实。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确定交换对价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以合理价格交易的金额,它反映了交易双方在交易时间点上对交换资产的价值认定。

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企业可以参考市场价格、专家评估和其他可获得的市场信息,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和可靠。

其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对原始资产和获得的新资产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对于原始资产,企业需要按照资产的分类加以处理,例如,将实物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将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或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对于获得的新资产,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除了确定公允价值和进行会计处理外,还需要注意相关的税务影响和法律合规性。

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需要确保合规,遵守相关的税法和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纳税风险和法律争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企业并购和重组。

在企业并购和重组过程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以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某公司计划收购一家竞争对手,双方达成一致,在交易中确定以公司股票作为对价进行资产交换。

根据交易协议,被收购企业将以其所持有的一批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公司将发行相应数量的股票给被收购企业作为对价。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确定交易日的股票公允价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将被收购资产纳入公司的会计报表。

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中。

例如,某公司与一家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同意进行资产交换,以提高资源互补性,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202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资产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是()。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B.在途物资C.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D.工程物资2.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的比例是否低于25%确定。

A.换出资产公允价值B.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C.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D.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是()。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C.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满足一定的条件D.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活跃市场,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经验估计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

2×19年1月20日以其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与乙公司生产的一批商品交换。

交换日,甲公司换出专利技术的成本为100万元,累计摊销为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换入商品的成本为5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2.8万元,甲公司将其作为存货核算;甲公司另以银行存款向乙公司支付19.2万元(含增值税税额影响)。

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万元。

A.0B.43.6C.30D.23.65.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

A.资产处置损益B.营业外收入C.投资收益D.资本公积6.甲公司用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与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权进行交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换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50万元(其中成本4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5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相关税费) 同时结转存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账面价值)
贷:库存商品 (账面价值)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借:换入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 ( 差额)
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之一):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
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
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会计处理如下:
1、换出资产为存货:视同销售处理 借:换入资产科目 (换出存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存货公允价值)
借:换入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贷:换出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补价+相关税费) 借或贷: 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差额)
例题
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一条生产线,同时向乙公司收 取货币资金10万元。在交换日,甲公司专利权账面价值80万元, 公允价值100万元;乙公司生产线账面价值60万元,公允价值 9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何做?
借:长期股权投资 37
存货跌价准备 4
贷:原材料——A材料 36
银行存款
5
三、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的,应以公允价 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 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1、该项业务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借:固定资产 90(100-10) 银行存款 10
贷:无形资产 80 营业外收入 20
(二)换入资产按账面价值计价 收取补价的: 借:换入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银行存款 (补价)
贷:换出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或应交税费 (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的:
借:换入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贷:换出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 (补价+相关税费)
续例
若上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商业实质,甲公司会计分录 如何做?
借:固定资产 70(80-10) 银行存款 10
贷:无形资产 80
例题
甲公司将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项专利权。该商品账面余 额2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万元。乙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 乙公司专利权账面价值30万元,已计摊销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2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何做?
小结:涉及补价换入资产成本及其损益的确定 (个人归纳,仅供参考)
支付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
当期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支付的补价、销项税额视同换出资产)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的 当期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借:无形资产 19 银行存款 3 存货跌价准备 3
贷:库存商品 25
六、在财务报告中的列示与披露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此相关的信息。如换入、换出 资
产的类别、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损益等。
注意:
•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下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和存货时,要分别通过“固定资 产清理账户和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其他)业务成本核算。
或借: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四、涉及补价时的确认与计量 (一)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 收取补价的: 借:换入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银行存款 补价
贷:换出资产科目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相关税费)
借或贷: 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差额
支付补价的:
参考比例:补价占资产交换金额的25% 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25%
或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货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 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 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换入资产 成本怎么确定?换出资产要不要算损益,如何算?
举例:P153例4。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无商业实质



资产Βιβλιοθήκη 交有商业实质换
账面价值计价基础, 不算损益
收到的补价从资产成本中扣除
公允价值计价基础, 算损益
支付的补价计入资产成本
(收到的补价、进项税额视同换入资产)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小结:换入资产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价(不具有商业实质)
不确认损益
支付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
不确认损益
收到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
二、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如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的税费作为换入 资产的成
本,不确认损益。
借:换入资产科目 两者合计
贷:换出资产科目 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等
相关税费
例题
甲公司以库存A材料换入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税费 5万元。在交换日,A材料账面价值3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4万 元;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4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4万 元。交换中资产公允价值均无法获得。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 司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九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主要内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 •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商业实
质,把握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掌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难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 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