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 凸透镜成像专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1130).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 .................................................................................................................................... ()A.小于5cm B.大于5cmC.大于10cm D.大于5cm小于10cm2.(2分)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
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3.(2分)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铁索桥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铁索桥靠近些,再拍摄B.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4.(2分)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B.b点C.c点D.d点5.(2分)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6.(2分)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易错题专练(详解版)

凸透镜成像易错知识点专练一.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共2小题)1.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
小明分别将他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其中形成甲光斑的,形成乙光斑的,上列均选填。
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
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选填“大”或“小”),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二.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共1小题)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三.透镜的光路图(共2小题)4.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的折射光线。
5.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四.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共7小题)6.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原理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完全相同B.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当物体离透镜8cm时,在光屏上将()A.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得到像,但可以透过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8.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是在光屏上应()A.成倒立放大的像B.成正立放大的像C.成倒立缩小的像D.不能成像9.一点燃的蜡烛沿主光轴以0.8cm/s的速度远离凸透镜,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当物体移到20cm时,蜡烛像的速度()A.大于0.8cm/s B.等于0.8cm/sC.小于0.8cm/s D.不能确定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9.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6. [忻州期末]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 “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 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 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 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为了使墙上的画面更大一些,小强应使手机适 当靠近镜头,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白墙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
9.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
1. 使用相机拍照时,若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 mm,则胶片或 感光元件到镜头的距离可能为( D )
A. 150 mm C. 30 mm
B. 50 mm D. 70 mm
1234567
2. 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 照(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倒转正处理)、扫描等,确认相关信 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在拍照时( C ) A. 人脸位于镜头的焦距以内,成倒立、缩小 实像 B. 人脸位于镜头的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 虚像 C. 人脸位于镜头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实像 D. 人脸位于镜头二倍焦距外,成正立、放大虚像
1234567
点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乙照片中花菜大些,像变大了,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 则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同时照相 机靠近花菜。
1234567
投影仪
4. 使用投影仪时,若投影仪镜头的焦距为10 cm,则投影片 到镜头的距离可能为( C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cm C. 15 cm
B. 10 cm D. 20 cm
1234567
5. [长治期末]如图,创新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将印有花的透 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 B. 凸透镜与白墙的距离应小于20 cm C. 该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D. 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精品练习(附答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天天练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 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 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90 cm,像是放大的B.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8 cm,像是放大的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像是放大的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像是缩小的3.(2020·武汉中考)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4.如图所示是航拍的大地震时的楼房倒塌现场。
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小于50 mmB.大于100 mmC.等于50 mmD.大于50 mm小于100 mm5.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B.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B.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D.凸透镜能成正立的实像7.(2021·厦门质检)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照片尺寸相同),这时摄影师应采取()A.照相机离小明远一些,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C.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不变8.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左移动2.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将光屏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3.如图为光线经过透镜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A.B.C.D.4.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 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D.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5.小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B. 一定大于LC. 可能等于LD. 一定小于L6.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明这组得到一组数据:物体距透镜35cm,在距物体42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你认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此像可能是虚像B. 此像可能是正立的C. 此次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D. 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6cm8.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A. AB. BC. CD. D9.物体离凸透镜22厘米时,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时,一定不能成实像B. 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 改变物距,当像距为22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10.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折射光线将()A. 仍然平行B. 会聚C. 发散D. 无法确定二、多选题1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距为5cm时成虚像,物距为8cm时实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距为4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B. 物距为9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物距为14cm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D. 物距为17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12.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4cm处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的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11cmB. 12cmC. 20cmD. 以上都不对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C. 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D. 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如果换用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仍然能得到像,可行的办法是()A. 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B. 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C. 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D. 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三、填空题15.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_____.16.如图所示,志刚同学在一次实验课上,把一支铅笔放在一只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观察铅笔的像.他惊奇地发现,手中铅笔的笔尖本是朝左的,可他看到的像却是笔尖朝右,这是因为盛水的烧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志刚同学看到的是铅笔的______ (填“实”或“虚”)像,若将铅笔继续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烧杯,他所看到的像将会变成笔尖朝左.17.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它的焦距是______cm。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专题训练10.凸透镜成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4. [临汾期末改编]小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4 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 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8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变大 。
123456789
成虚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 5. (1)如图1所示,请画出烛焰上一点S经过凸透镜后的成
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 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③①② 。
123456789
123456789
6. 小青用凸透镜观察蚂蚁的运动,如图所示,蚂蚁的像 是 虚 像,凸透镜距离蚂蚁越 远 ,蚂蚁的像越大,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满足 物距小于焦距 。
123456789
焦距变化时透镜的成像变化
7. 小明利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实验,透镜、蜡烛、光 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若保 持物距不变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为了光 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在判 断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成像的 变化时,我们这样分析:
123456789
(1)焦距是表示凸透镜 会聚 能力的物理量,焦距越 小,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 强 。
123456789
(2)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后,相比于原来的 凸透镜会聚能力变 强 。
(3)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像距会变 小 ,为了能承接 到像,光屏应向 左 (填“左”或“右”)侧移动,清 晰的像将变 小 。
123456789
【总结】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像逐渐 远
离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像逐渐变 大 (填 “大”或“小”)。 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反之则物远像 近 _ 像 变小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典型专题(含答案)

16.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该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
(2)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别是烛焰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_______________(选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
1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1.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2020·湖南常德中考)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被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6.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7.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法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凸透镜成像专题练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视力的矫正
1.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会聚/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实/虚)像.
2.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___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3.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透镜,若要拍摄镜头前1 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_cm.
4.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荷花在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_______(远离/靠近)荷花.
5.如图,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仪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_______(正立/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使我们能在前方屏幕上看到像,在镜头的上方安装了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_(甲/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乙图中的视力应配带_______(凸/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7.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
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
8.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
9.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 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大于30 cm B.小于15 cm
C.等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10.一台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 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小于6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
C.大于12 cm,小于24 cm D.大于24 cm
11. 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
12. 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
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
13.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
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
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
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14.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
A B C D
15.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6.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小明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
(1)小明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_______(左/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
(2)接着小明要想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注射器______________(向水透镜中注水/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然后向_______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B,则实像B要比实像A_______(大/小).
参考答案
1.凸透镜会聚实 2.2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焦距)放大增大3.凸504.两倍焦距缩小靠近5.倒立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甲凸7.(1)丙乙(2)大于8.A 9.A 10.B11.B 12.B 13.C 14.D 15.D
16.(1)乙;乙;(2)丙;(3)大于;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