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艺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音乐录音教学大纲

音乐录音教学大纲

音乐录音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录音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录音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录音创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录音技术的基本概念2. 音频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 录音棚的搭建和使用4. 声音的捕捉和处理5. 配音和混音技术6. 音频后期制作三、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音乐录音基础知识学习(1-2周)- 学习音频信号的基本原理和录音技术的基本操作- 了解不同类型的音频设备和其功能-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录音设备和软件2. 第二阶段:录音设备的操作和录音棚的搭建(2-3周)- 学习不同录音设备的使用方法- 熟悉录音棚的搭建和声音的布置- 练习声音的捕捉和处理技术3. 第三阶段:配音和混音技术的学习(2-3周)- 学习如何进行声音的配音和混音- 掌握声音素材的处理和组合技巧- 进行实际的配音和混音练习4. 第四阶段:音频后期制作的应用(2周)- 学习音频后期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音频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制作个人音频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估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讲解音乐录音技术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独立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提升录音技术水平。

3. 多媒体教学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演示视频、实地录音示范等,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录音技术入门》、《音频后期制作完全手册》等2. 软件:Adobe Audition、Pro Tools、Cubase等音频处理软件3. 设备:录音麦克风、音频接口、音箱耳机等录音设备4. 素材:音乐作品、配音素材等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音乐录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期末项目:学生需完成一份音频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估七、教学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音乐录音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音乐录音工作做好准备。

录音艺术 教学大纲

录音艺术 教学大纲

《录音艺术》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录音艺术》课程是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限选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偏重与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影视录音与音频剪辑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原理,了解音频技术的一般理论,掌握音频数字文件等基本概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制作高质量数字视频与音频节目的能力。

难点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制作出技术水准较高;艺术效果较强的视频与音频作品。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艺术学院相关专业专业学生第一门关于声音录制与制作的课程。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影视录音的基本概念以及硬件基础知识和音频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录音软件演进历程。

通过对已成功地应用于各大电视台以及广告传媒企业的录音软件Audition系统介绍,具体说明了软件录音与剪辑涉及的众多过程、活动与任务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介绍了建立录音文件、管理录音工程及在优化软件与硬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录音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完成录音以及剪辑。

2.3教学方法主要应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并说明具体的做法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本门课程所要讲授的知识归成影视录音与音频剪辑、Audition软件使用等几个方面,按建议的讲授顺序影视录音相关基础知识音频的有关定律以及基础知识、拾音系统包含传声器的分类及原理、拾音方法、立体声拾音;影视录音之声音还原之音箱与耳机,分别阐述其在专业规范中覆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按知识单元分配学时,并标明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重要程度。

在本章的最后按表格汇总列出本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录音基础2: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教学大纲(32课时,电子音乐制作)

《录音基础2: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教学大纲(32课时,电子音乐制作)

《录音基础2: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Microphone:Principles and Technique
授课对象:录音艺术专业(电子音乐制作方向)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学分/学时:2/32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录音棚实践
考核方式:理论笔试、实践录音作品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掌握传声器工作的原理和了解传声器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的不同设置,主要课程内容为立体声拾音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传声器原理、立体声拾音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传声器工作原理及分类并全面了解各种拾音方法。

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的具体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作业、实践环节
作业为教材每章节最后的“思考题与作业”。

五、建议教材
李伟编著. 立体声拾音技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六、参考资料
[1] 李宝善编著. 近代传声器和拾音技术. 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4.
[2] 李宝善编著. 立体声应用技术.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3] J. 耶克林著熊国新译. 音乐录音.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
执笔人:吴锐
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2025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2.5 学分实验学时: 16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录音技术与艺术》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培养播音主持行业所需要的录音方面的专业人才。

通过对传声器、调音台等录音基础设备的技术层面的学习;对影视声音元素、功能、特性,以及声音的层次、构成、艺术特点等艺术方面的学习,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使学生对录音设备和录音技巧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提高他们对声音录制的熟练程度。

本课程的学习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图在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联系操作和应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与录音系统有关的声学基础知识,了解主要电声器件、设备、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电声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主要录音器件、设备、系统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维护技能;熟悉配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录音与制作技术。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

有些内容可采用现场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2学时)1.教学内容(1)观摩影视声音艺术的教学入门片《雨中曲》;(2)声音在电视中的重要性;(3)广播声音发展简史(4)录音特点、作用及功能2.重、难点提示(1)影视艺术声音的特征;(2)录音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二章影视声音基本理论(4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三大元素及其形式、特点;(2)声音三大作用;(3)声画组合四种方式(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2.重、难点提示(1)不同语言在各类型节目中的表现;(2)电视音响的四大类型;(3)声画关系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应用(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第三章声音的物理特性(6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相关的常用物理概念;(2)声音的生理反应——声音三要素;(3)声音的心理反应——人耳的听觉效应(4)室内声学与音质2.重、难点提示(1)声音的干涉现象;(2)痛阈、听阈和动态范围的概念;(3)声音三要素及相应的物理量(4)人耳的听觉效应,尤其是掩蔽效应和哈斯效应(5)混响声和混响时间第四章传声器(4学时)1.教学内容(1)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2)传声器的基本特性指标;(3)传声器的使用原则(4)传声器使用的注意事项2.重、难点提示(1)不同种类传声器的区别;(2)传声器的正确选择;(3)传声器的指向性类型第五章调音台(3学时)1.教学内容(1)调音台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数字调音台;(3)调音台的连接与使用2.重、难点提示(1)调音台的作用;(2)调音台各个旋钮、按键、接口、衰减器、显示系统的基本功能;(3)数字调音台的特点(4)与调音台有关的音频连接线和接口,以及音频处理系统的连接方式第六章电视声音构成(2学时)1.教学内容(1)电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过程;(2)电视声音构成的原则;(3)电视声音制作的工艺2.重、难点提示(1)理解声音构成的原则;(2)了解电视声音制作的四种工艺;第七章数字音频基础(4学时)1.教学内容(1)数字音频概念;(2)数字音频转换原理;(3)数字音频工作站2.重、难点提示(1)模数转换步骤;(2)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特点;(3)数字音频信号质量保证第八章语言录音基本理论(3学时)1.教学内容(1)语言录音基本概念;(2)语言录音特点和基本方法;(3)语言录音基本原则(4)语言录音技巧2.重、难点提示(1)语言录音的特征;(2)语言录音注意事项;(3)语言录音的环境第九章声音的综合处理(4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层次的定义和处理原则;(2)声音层次数量上的处理;(3)声音的主次关系(4)声音连贯、交替、补充、呼应关系2.重、难点提示(1)声音的主次与连贯、交替、补充、呼应;(2)不同声音元素的层次变化;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数字音频工作站(2学时):(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分类、组成,连接,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录音基础1:声学基础与声场 》教学大纲

《录音基础1:声学基础与声场 》教学大纲

《录音基础1:声学基础与声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Basis on Acoustics and Sound Field
授课对象:录音艺术专业(音乐录音方向、影视录音方向)
开课学期:音乐录音方向3、影视录音方向2
学分/学时:4/64
先修课程:《电子电路》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简介:声学是一门即古老又迅速发展着的学科,近年来已渗透到几乎所有重要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也是从事声频和录音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录音、扩声、电子音乐制作等数字音频方向的初级专业基础课,涉及到录音质量、还音质量、心理声学等多个方面。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从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人耳的听觉特性、声音信号分析、音律分析、乐器声学、声乐和语音分析基础、噪声及噪声控制标准、室内声学原理等都有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声波的基本性质、乐器声学及室内声学、电声学原理,为今后学习录音艺术及音响系统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作业、实践环节
作业每周一次
五、建议教材
[1] 齐娜,孟子厚. 音响师声学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陈小平.声音与人耳听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六、参考资料
[1] 沈豪.音频工程基础.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林达梱.录音声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执笔人:范晓纬
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音频录制与编辑》教学大纲

《音频录制与编辑》教学大纲

《音频录制与编辑》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1102303课程名称:音频录制与编辑实验总学时数/学分:48/3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学习并掌握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数字音频的录制方法以及对数字音频处理的一般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Audition实现数字音频的艺术创造和再加工,在包装设计制作和创意过程中使用完美的音频。

课程全面地介绍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录制和Audition的基本操作,说明各种工具和效果器的使用方法,既介绍了入门级的声音录制和单声道音频处理技术,又讨论了多轨混音、效果应用和多声道音频处理技术,并通过大量实例阐释各种处理技术在现实音频录制与编辑中的应用。

实验课程的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应对相关的操作工具有所了解,因而本课要求学生对音频编辑Audition软件有一定的基础认知。

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预习,写出预习笔记;实验课中认真进行相关操作;课后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基本操作、设计效果与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考察,作为学生评分的依据。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一)了解音频1.实验内容(1) 声音的分类(2)声音的物理特性(3)声音的心理特性(4)声音的录制与重现(5)数字音频的概念(6)数字音频的常见格式(7)数字音频的获取途径2.实验要求(1)了解声音的特性(2)了解数字音频的概念(3)熟悉常见音频格式(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二)了解数字音频编辑1.实验内容(1)数字音频编辑简介(2)相关硬件(3)相关软件(4)影视作品的数字音频编辑流程2.实验要求(1)了解数字音频编辑的软硬件环境(2)掌握数字音频编辑的流程(3)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三)了解Adobe Audition CS6软件1.实验内容(1)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新功能(2)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安装步骤(3)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帮助系统(4)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界面特点(5)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单轨编辑界面(6)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多轨混音界面(7)了解Adobe Audition CS6的CD刻录界面2.实验要求(1)了解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安装(2)熟悉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界面(3)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四) Adobe Audition CS6软件的基本操作1.实验内容(1)创建与打开文件(2)导入文件(3)从CD中提取音频(4)控制声音的播放(5)波形的缩放与滚动(6)保存和输出文件(7)关闭文件2.实验要求(1)掌握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打开、创建、保存与退出(2)掌握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音频采集与导入方法(3)掌握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编辑操作(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五) Adobe Audition CS6的录音技术1.实验内容(1)录音流程(2)录音前的硬件准备(3)设置录音选项(4)模拟音效(5)录制声音2.实验要求(1)了解录音流程(2)掌握录音设置(3)能够利用音频编辑软件录音(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六) Adobe Audition CS6的简单编辑技术1.实验内容(1)在单轨界面中选取波形(2)在单轨界面中复制波形(3)在单轨界面中剪切波形(4)在单轨界面中粘贴波形(5)删除波形(6)裁切波形(7)选择波形和移动音频块(8)插入素材(9)删除音频素材(10)锁定音频素材2.实验要求(1)了解音频编辑软件的单轨编辑(2)掌握音频波形的选取、复制、剪切、粘贴、删除等技术(3)掌握素材的插入、删除、锁定等技术(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七) Adobe Audition CS6的效果器技术1.实验内容(1)改变波形振幅(2)淡化(3)音量标准化(4)降噪效果器(5)延迟效果器(6)时间与变调效果器2.实验要求(1)掌握音频波形振幅的改变、淡化等技术(2)掌握音频降噪技术(3)掌握音频延迟、变调技术(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八)在Adobe Audition CS6单轨编辑界面中进行其他编辑1.实验内容(1)生成静音和音色信号(2)消除人声(3)滤波器(4)均衡器(5)设置"收藏夹"菜单(6)反相(7)倒置(8)插件2.实验要求(1)掌握歌曲中的人声消除和音乐消除技术(2)掌握滤波器、均衡器的使用(3)了解声音的反相、倒置(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九) Adobe Audition CS6的多轨混音基础技能1.实验内容(1)基本轨道控制(2)插入素材(3)安排和布置音频块(4)保存与导出文件(5)音频块编辑(6)时间伸缩2.实验要求(1)了解音频编辑软件多轨混音的特点(2)掌握多轨混音技术(3)掌握在多轨上编辑音频的方法(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十)在Adobe Audition CS6多轨界面中进行复杂后期混音处理1.实验内容(1)自动化混音(2)循环(3)创建环绕音效2.实验要求(1)掌握自动化混音技术(2)了解环绕声的创建方法和步骤(3)掌握环绕声的编辑技术(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十一)刻录CD1.实验内容(1) CD界面(2) CD轨道(3)刻录CD的方法2.实验要求(1)了解CD刻录方法和步骤(2)了解CD刻录软件(3)掌握CD刻录技术(4)单人单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四、使用主用教材及参考书(一)主用教材:《数字音频编辑Adobe Audition CS6实例教程》主编:石雪飞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5月。

音乐表演专业录音艺术教学大纲

音乐表演专业录音艺术教学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学(音乐表演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录音艺术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表演方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

授课对象为全体音乐学(音乐表演方向)专业全体学生,总授课时数为30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设在一年级第二学期。

(二)教学目的该课程是音乐学(音乐表演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包括设备知识、操作技术、艺术创作等内容,实现任务式教学。

作为专业技能与理论课,偏重专业实践,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技术。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声学基础、音频工作站软件、音频硬件的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基础理论,对于基本操作、调试、设计、实施制作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讲授、综合、操作、分析、归纳、总结、讨论。

(可运用数字音乐制作系统辅助教学)(五)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的方式:分为笔试或面试两种形式,笔试按试卷考核;面试,现场录制音频小样。

评分标准: 考试用百分制记分。

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最终成绩2.考题设计(1)笔试试题种类及所占比例:填空题10%、选择题10%、硬件操作30%、软件操作30%、作品小样综合分析评分20%(2)面试试题及所占比例:录音工程综合评分70%、操作熟练程度30%二、本文第一章录音艺术发展史教学要点:一门学科的发展,是离不开对它所观照对象的历史的研究的。

通过了解和总结录音的历史发展,分析其现状,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和趋势,并看到它的未来。

这对录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最早的圆筒留声机录音第二节声学录音时代第三节电声录音时代第四节数码录音时代教学要求:了解和总结录音的历史发展,分析其现状,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和趋势,并看到它的未来。

考核要求:作为基础知识考核,占笔试总成绩的15%。

《录音技术》课程标准

《录音技术》课程标准

《录音技术》课程标准二、设计思想跟据音乐制作行业的发展要求,注重培养行业实用型人才,针对行业中“录音师”的行业要求,设计开发相应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并掌握录音技术的基本规律,了解并理解录音系统与现代拾音技术,能对录音技术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不同风格与类型音乐的录制能力。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原理,录音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设置,录音设备的基本连接与操作,软件的调整与运用数字信息的输入、处理、存储、转换等等使学生较为系统地认识并掌握录音技术基本规律,了解并理解录音系统与现代拾音技术,从而对录音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不同风格与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较熟练应用硬件录音设备进行创作,加强对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理论知识的了解,将音乐录制的基本规律贯穿其中,丰富音乐录制技术手段,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综合音乐录制素质及自身音乐修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音乐艺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作任务/情境等方式呈现。

五、教学建议1、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录音技术并不是一门纸上谈兵的课程,它的交缘性在于其过程主要是在综合多门创作技术理论及专业实践知识的同时,强调钻研、实践和动手能力,并要有效利用网络与图书资源,紧跟时代不断了解与学习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

对于学生2、 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录音技术》 作者:朱伟,陈即第,孙泓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实用录音技术》 作者:(美)Bartlett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作者:钟金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现代音响录音技术》作者:陈俊海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音艺术》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课程教学目标
《录音艺术》课程是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限选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偏重与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影视录音与音频剪辑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原理,了解音频技术的一般理论,掌握音频数字文件等基本概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制作高质量数字视频与音频节目的能力。

难点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制作出技术水准较高;艺术效果较强的视频与音频作品。

2.2课程的主要特点
本课程是艺术学院相关专业专业学生第一门关于声音录制与制作的课程。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影视录音的基本概念以及硬件基础知识和音频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录音软件演进历程。

通过对已成功地应用于各大电视台以及广告传媒企业的录音软件Auditi on系统介绍,具体说明了软件录音与剪辑涉及的
众多过程、活动与任务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介绍了建立录音文
件、管理录音工程及在优化软件与硬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录音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完成录音以及剪辑。

2.3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并说明具体的做法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本门课程所要讲授的知识归成影视录音与音频剪辑、Auditi on软件使用等几个
方面,按建议的讲授顺序影视录音相关基础知识音频的有关定律以及基础知识、拾音系统包含传声器的分类及原理、拾音方法、立体声拾音;影视录音之声音还原之音
箱与耳机,分别阐述其在专业规范中覆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按知识单元分配学时,并标明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重要程度。

在本章的最后按表格汇总列出本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第一部分:数字音频技术概述
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数字音频技术基本知识、掌握数字音频名词、术语的含义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Audition软件使用
学习并掌握了解Adition工作界面、菜单、各种窗口、各种功能面板的操作与使用以及基本操作。

学习并掌握运用录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多种录音方式录音学习并掌握单轨、多轨音频录制编辑以及相关设置;学习并掌握应用软件自带效果器的使用不能添加各类效果器不能运用一些常用插件处理音频制作各种声音效果。

掌握混缩技巧、学会视频配音。

涵盖的知识体系
第三部分:视频配音知识技能专题
学习并掌握利用Adition进行视频配音,综合学习并掌握视频配音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学习并掌握音频素材的编辑方法及技巧
涵盖的知识体系
第四部分:影视录音知识技能专题
学习并掌握拾音系统中传声器的分类及原理、拾音方法、立体声拾音
涵盖的知识体系
涵盖的知识体系
4.案例设计
该课程主要采用现场演练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式。

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理论部分均采用现场操作和实践演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Audition非编音频软件的特性和使用技能。

案例设计的原则,一方面,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操作,系统了解和掌握音频软件的基本运行原理和操作技巧、达到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影片后期音频剪辑的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该实验课程基本
上覆盖到了本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在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集成性和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5.作业设计
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在作业题型的设计方面采用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例、案例演练与制作的方式。

主要从5个模块进行系统展开:Audition软件基本操作、效果器应用、录音以及剪辑音频、特效制作、视频配音。

每个模块设置1-2个小应用,突出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此外,课程后半程设计了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大作业,制作动画配音作品,考查学生知识集成度和综合能力运用情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6.考核与成绩评定
6.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该课程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内容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实行多形式多阶段的考核方
式。

考核方式及考核成绩的构成如下表: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一览表
6.2考核评价的标准
本课程采用项目实践(上交作品)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评价标准如下:
总的评分标准是学生平时成绩加上习作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上课认真程度,软件掌握能力。

平时作业累积的平均成绩以及出勤还有最后作品综合是总成绩。

评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大纲撰写人:刘福利
课程组负责人:刘福利郭弘
专业负责人:郭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