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产

合集下载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切了解小麦的产量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

小麦测产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步骤来估计或确定小麦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小麦测产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方法小麦测产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编样法编样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麦测产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代表性的小麦田地,如面积相对集中且生长情况较为均匀的田地。

2.在选定的田地中,设置测定区域,将该区域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小方块。

3.随机选择一部分小方块,统计每个小方块中小麦的株数。

4.对于每个统计的小方块,根据相邻小方块的平均株数,预估整个田地中小麦的平均株数。

5.根据平均株数和单位面积内的平均穗数,计算小麦的总产量。

标准地法标准地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小麦测产方法。

其步骤如下:1.选择代表性的小麦田地,如与其他田地有较好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均一的田地。

2.在选定的田地中,随机选择一片区域作为标准地。

3.在标准地中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调查,包括记录小麦株高、穗数、穗长、粒数等参数。

4.根据标准地的测量结果,推算出整个田地相似区域的小麦产量。

无人机遥感法随着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法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小麦测产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装载摄像头或传感器的无人机对小麦田地进行航拍。

2.通过图像处理和遥感数据分析,提取出田地中小麦植株的特征。

3.根据提取的特征和相关算法,估计小麦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步骤不论使用何种测产方法,下面的步骤都需要遵循:1.选择合适的小麦田地,确保田地具有代表性。

2.根据测产方法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测量、调查或数据采集。

3.对于编样法和标准地法,应注意随机选择或划定样本区域,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对于无人机遥感法,应掌握相关的无人机操作技能,并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5.根据测量结果或分析数据,计算小麦的产量。

结论小麦测产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介绍了小麦测产的常用方法包括编样法、标准地法和无人机遥感法,并给出了测产的一般步骤。

果树产业测产方案

果树产业测产方案

果树产业测产方案1. 引言果树产业是农业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果资源,还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

然而,果树产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不同品种的生长期和生产能力差异大、病虫害防控难度大等。

为了提高果树产业的生产效益,我们需要进行测产工作,以了解果树产业的生产潜力和优化生产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果树产业测产方案,以帮助农民科学地进行果树产业生产管理。

2. 测产方法测产是指通过对果树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和评估,来了解果树的生产潜力和实际产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果树测产方法:2.1. 采样调查法采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果树测产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果树园中选择代表性样本,采集样本果实,并对其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从而推算整个果园的产量。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果树园内不同位置的样本树,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根据每棵样本树的树冠大小和结实程度,确定每棵样本树的产量系数。

3.从每棵样本树中随机采摘一定数量的果实,记为样本果实。

4.对样本果实进行称重,并记录其他指标,如果径、果重等。

5.统计所有样本树的产量和其他指标,并计算平均值,以得出整个果树园的产量。

2.2. 空间插补法空间插补法是一种较为精细的果树测产方法,它通过在果树园内设置空间插补样点,通过对样点进行调查和测定,来推断整个果园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果树园的大小和形状,确定合适的空间插补样点布局方式,如网格状、随机布局等。

2.在每个样点上选择一棵代表性的样本树,并确定该样本树的产量系数。

3.对每棵样本树进行全面测量和调查,包括果实数量、果径、果重等指标。

4.根据样点的个数和样本树的调查数据,通过插补和统计方法,推算出整个果园的产量和品质。

2.3. 无人机遥感法无人机遥感法是一种以无人机为平台,利用遥感技术对果树产业进行测产的方法。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可以获取果树园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对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果树的生长状态和产量分布等信息。

玉米测产

玉米测产

农业部高产创建玉米测产方法一、理论测产(一)万亩高产示范田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测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

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一)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

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

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三)籽粒含水率。

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 在每个取样点上,测定11行及11穴 (窝)的距离,分别除以10,求出该 取样点的行、穴(窝)距,再把各样 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 行、穴(窝)距。
• 每亩实际穴(窝)数= 666.67平方米 /[平均行距×平均穴(窝)距]
• (2)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在 每个取样点上,连续调查30-50穴 (窝),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 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窝) 有效穗数。
33.9 37.29
29.73 39.29
30.31 33.80
千粒重 (克)
54.69
60.10
59.25
二类田的产量构成
田块号
1 2 3 4 5
有效穗 穗粒数 (万/亩) (粒)
31.6 29.93
25.29 38.06 26.20 39.60 25.10 37.5
25.70 38.10
千粒重 (克)
✓ 吐絮率40%-60%,折算系数用0.75;
✓ 吐絮率低于40%,折算系数用0.7;
✓ 若烂铃率超过10%,则铃重折算系数应 减0.05,每递增10%,折算系数递减0.05。
5、衣分确定:
根据本品种常年平均衣分,考虑 当时的长势和气候确定。
(六)马铃薯产量测定方法
每亩产量=每亩穴(窝)数×每穴 (窝)薯块重(克)/1000
每穴(窝)薯块重=每穴(窝)大薯 块数×大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1000+每穴(窝)中薯块数×中薯块 平均单个重(克)+每穴(窝)小薯 块数×小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大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50克以上的薯 块;中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30-50克 的薯块;小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低于 30克的薯块。
实验作业
48.20 48.30 47.80 48.20 48.00

小麦测产工作总结报告

小麦测产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
为确保我国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小麦测产工作。

本报告对2023年度小麦测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测产结果,为今后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二、测产工作概述
1. 测产范围:2023年度小麦测产工作覆盖全国小麦主要产区,包括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 测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对小麦品种、种植面积、产量等数据进行调查和测算。

3. 测产时间:2023年10月至11月,小麦收获季节。

三、测产结果分析
1. 小麦种植面积:2023年度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约为3.4亿亩,较上年略有增加。

2. 小麦产量:全国小麦平均单产为374.5公斤/亩,较上年略有提高。

其中,单产超过400公斤/亩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四川。

3. 小麦品质:2023年度小麦品质总体良好,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等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 高产典型:在测产过程中,发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河北某县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30公斤/亩,其中一户农民种植的小麦亩产更是达到了600公斤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 问题:部分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影响粮食总产量;部分地区小麦品质不稳定,影响市场需求。

2. 建议:加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提高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加大优质小麦品种推广力度,提高小麦品质;加强小麦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粮食安全。

五、结论
2023年度小麦测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我国小麦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小麦测产工作,为我国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玉米测产方法及公式

玉米测产方法及公式

玉米测产方法及公式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测算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玉米测产方法及其公式,并分析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样方法样方法是最常见的玉米测产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通过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统计每个样方内玉米植株的数量和产量,然后进行平均计算得到整个田地的玉米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均匀性较好的田地。

样方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玉米产量 = 每个样方内玉米植株的平均产量× 样方数量二、标签法标签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玉米测产方法,它通过在玉米植株上贴上标签,记录每个植株的产量,再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整个田地的玉米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玉米种植面积较小、作物分布不均匀的田地。

标签法的计算公式如下:玉米产量 = 每个标签所记录的植株产量的总和三、收获量法收获量法是根据玉米田地的实际收获量来测算玉米产量的方法。

它通过将收获的玉米粒进行称重,再除以田地的面积得到单位面积的玉米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玉米种植面积较小、作物分布不均匀或需要精确测算玉米产量的情况。

收获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玉米产量 = 收获的玉米粒的总重量 / 田地的面积四、植株法植株法是一种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抽样调查来测算玉米产量的方法。

它通过在田间抽取一定数量的玉米植株,统计每个植株的产量,再进行平均计算得到整个田地的玉米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植株分布较为均匀的田地。

植株法的计算公式如下:玉米产量 = 每个植株的平均产量× 植株数量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玉米测产方法及其公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算玉米产量可以提高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在选样或抽样时注意随机性,避免产量估算结果的偏差。

此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保证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玉米测产方法及公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选择合适的测产方法并进行准确计算,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小麦测产的正确方法

小麦测产的正确方法

小麦测产的正确方法
小麦可是咱们生活中超级重要的粮食作物呢!那要怎么正确给小麦测产呀?这可太关键啦!
测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得搞清楚哦!首先呢,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这就像挑苹果得挑个好的一样重要呀!然后在地块里随机选取几个点,就像撒下一把希望的种子。

测量每个点的面积,可别马虎呀!接着把这些点的小麦都收割下来,要收得干干净净的。

之后呢,把收割的小麦晾晒到合适的湿度,称一称重量。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稍有偏差可能结果就不一样啦!
那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很重要呀!就像盖房子得打好根基一样。

不能在收割的时候伤着自己呀,也得保证测量的过程稳稳当当的,不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要保证数据的可靠,就像信任一个好朋友一样。

小麦测产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在农业生产中,能帮助农民了解自己的收成情况,是不是很厉害?还能为农业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呢!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能让我们提前预估产量,做好各种准备。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哦,有个村子以前不重视小麦测产,结果到收获的时候才发现产量比预期的低好多,大家都傻眼啦!后来他们重视起来,每年都认真测产,根据测产结果调整种植策略,现在产量那叫一个高呀!这不就很好地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嘛!
所以呀,小麦测产真的超级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呀!我们可得把这个事儿做好,才能保证我们的小麦丰收,大家的饭碗才能稳稳的呀!。

水稻测产方法

水稻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十亩高产攻关田:按照对角线取样法取 5 个样点;
百亩高产示范方:以 20 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 5 个单元,每个单元按 3 点取样,共 15 点;
万亩高产示范片:以 500 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 20 个单元,每单元随机取 3 点,共 60 点。

每点量取 21 行,测量行距;量取 21 株,测定株距,计算每平方米穴数;顺序选取20 穴,计算每穴穗数,推算亩有效穗数。

取 2~3 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按该品种前 3 年平均值或区试千粒重计算。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穗)×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85%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 3 亩以上地块进行实收称重。

如果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 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 %);取去杂后的稻谷 1 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 20% 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 %);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 10 次取平均值 ( % )。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 1-14.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测产方法
一、市县理论测产
(一)万亩高产示范田
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
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策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
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
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
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

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

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

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三)籽粒含水率。

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沥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

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在校正。

(四)鲜穗出籽率。

对选取的20个果穗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计算鲜穗出籽率(鲜穗出籽率=20个果穗鲜重÷20个果穗籽粒重量×100%)。

(五)实测产量(公斤/亩)=收获鲜穗重×鲜穗出籽率(%)÷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6.7×[1—籽粒含水率(%)] ÷(1—14%)。

1 材料
秤、米尺、天平、袋子。

2 方法
2.1 选取样点选点时应避免选取过好、过差地块, 应根据地块大小和植株整齐度合理确定样点。

大面积测产可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 小面积可用斜线三点取样法。

2.2 调查亩株数首先测量行、株距。

2.2.1 行距每地块量21或31行宽度, 求平均行距。

2.2.2 株距每点选一行测41或51株长度, 求平均株距。

然后计算每亩株数。

计算公式为: 每亩株数=666.7m2/平均行距( 米)×平均株距( 米)
2.2.3 测定单株结穗数测定样点调查果穗数, 空秆数、求出单株平均结穗数。

公式为: 单株平均结穗数=样点果穗数 /样点总株数
2.2.4 亩穗数亩穗数=亩株数×单株平均结穗数。

2.2.5 穗粒数在选定样点的植株上, 剥开苞叶计算每穗粒数, 然后根据该品种常年百粒重计算产量。

2.2.6 百粒重风干玉米种子随机数两个100粒, 用天平称量, 误差不超过4g时, 求平均值, 再换算成百粒重。

2.3 亩产量
2.3.1 理论产量 ( 每亩kg) =每亩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g) /100000
2.3.2 实际产量( 每亩kg)=样点粒重(kg) /样点株数×每亩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