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台用户手册

合集下载

LABC测长机中文说明书

LABC测长机中文说明书

瑞士TRIMOS公司LABCONCEPT测长机使用说明书瑞士丹青科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1号东域大厦A座2105室(100028)电话:010-5822 0390/1/2/3/4/5 传真:010-5822 0398E-mail: dantsin.huarui@目录1、仪器结构1.1、整体系统简介1.2、 LABCONCEPT带数字测量系统1.2.1、LABCONCEPT的安装调试1.3、测量体性能1.3.1、锁紧装置及微调装置1.3.2、电池更换1.3.3、设置测量力1.3.4、标准测头性能和施加测力后的移动1.4 万能测量平台LABC13的性能2.测量程序2.1检测环规(12-250mm)2.2检测环规(1-100mm)2.3检测塞规(30-250mm)2.4检测塞规(最大30mm,最长150mm)2.4.1检测针规2.5检测螺纹环规(M4-M180)2.6检测螺纹塞规(M30-M250)2.7检测螺纹塞规(最大M7,最长150mm)2.8检测卡规(12-150mm)2.9检测表类2.10检测标准表2.11检测外径千分尺(12-100mm)2.12检测外径千分尺(75mm以上)3.设定比较量仪3.1设定两点式内尺寸比较量仪4.维护5.运输6.维修7.附件简介1、仪器结构1.1、LABCONCEPT主要部件TFT触摸显示屏:装在可调支承LABC30.1上 代号:LABC30.2可调支承:装在底座上代号:LABC30.1主机:带标准测头HPA1代号:LABC500 LABC1000仪器辅件:1CD光盘(或软盘)内有TRIMOS WIN DHI安装程序等1用户手册 代号:LABC30工业电脑 代号:LABC30.5键盘 代号:LABC30.6HP打印机,电缆(LABC40.1)连接,代号:LABC40踏板,用于数据传送代号:TULM30.4单向输出连接电缆(显示测量力) 代号:TVM.O-PC/AT.9P 1.2、LABCONCEPT(带数字测量系统)1、仪器底座,三点水平支撑,附加两个可调支撑,标尺固定在T形导轨后侧1.1、T形导轨,可调支撑(LABC30.1)安装在底座后侧2、安装台,用以安装固定附件块“T”3、测量体,带锁紧装置和读数装置4、手轮,驱动测量体5、测量体锁紧旋钮6、测量体微调旋钮(调节范围10mm)7、固定附件块(带标准测头HPA.1)8、可动附件块(带标准测头HPA.1)9、可动附件块锁紧装置(滚花旋钮在测量体后部)10、测力调整螺旋11、数字显示器,显示测量力大小(单位:牛顿)12、输出电缆,电线接口13、两个可调支撑块及支撑盘,调节水平14、TFT触摸显示屏,装有TRIMOS WINN DHI软件可满足所有测量功能15、万能测量平台,按定货提供性能参数 LABCP300 LABCP500 LABCP1000测量范围 0-300 0-500mm 0-1000mm测量系统:数字式测量系统精度(um):0.10um+[L(mm)/1200]um <0.15um+[L(mm)/1500]um工作温度20ºC,相对湿度50%重复精度: 0.1um 0.1um显示系统 : 电脑屏幕显示:工业电脑加TFF触摸式显示屏,DDE服务器TRIMOS WIN DHI软件,可显示执行功能和测量结果分辨率 :用TRIMOS软件≥0.001,0.0001,0.00001mm测量力:(N)0-12N可调,数字显示可动测头的测量力测量体移动速度: 1.5m/秒测量体微调范围: 10mm数据输出: TRIMOS驱动器环境温度: 10º-40ºC环境湿度: 30-80%重量: 80KG 100KG 140KG1.2.1、LABCONCEPT 的安装调试送货LABCONCEPT(带数字测量系统)标准配置—仪器底座,按TRIMOS指定制造,包括2个可调支撑螺栓及支撑盘—两个标准测头,HPA1(测量端面为硬质合金)—附件和CD光盘或软盘,TRIMOS WIN DHI安装程序(LABC30),PDF格式,特殊读数装置,结构手册。

KT770 用户手册说明书

KT770 用户手册说明书

32
14
15.1.1 软件在线升级
32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系统升级
32
14
15.1.3 软件本地升级
32
15.2 系统自检
32
14 15.3 设置
32
14
15.3.1 有线连接
32
15
15.3.2 无线连接
33
16
15.3.3 代理设置
33
16
15.3.4 触摸屏校正
33
17
15.3.5 亮度调节
33
18
18 16. 选配功能
34
19 16.1 迷你打印机打印功能
34
19
16.1.1 迷你打印机的连接
34
19
16.1.2 迷你打印机的使用
34
19 16.2 外接电池
34
19
16.2.1 外接电池的连接
34
20
2016-05-15
cn 4 | KT770 | 
17. 结束使用
34
18. 维护和保养
安全措施: ¶¶博世测试仪只可以连接到按规定接地的保险插座上。 ¶¶仅可使用博世测试仪随附的或经过检测的电源线路。 ¶¶仅可使用带保护(接地)触点的加长线路。 ¶¶更换绝缘材料受损的导线。 ¶¶在将博世测试仪连接到汽车上之前,应先将它连到照明电
源上并且接通电源。 ¶¶在打开点火开关前,将博世测试仪连接到发动机接地线或
基本准则 企业负责只允许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或在其指导和监督下根据 电气技术的规则配置、变动和维修电气装置和生产设备。
企业还要根据电气技术的规则负责电气装置和生产设备的运 行。
如果一个电气装置或生产设备出现故障, 即不遵循或无法再 遵循电气技术的规则运行,则企业有责任立即排除故障,如有 紧急危险情况,则严禁使用出故障的电气装置或生产设备。

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用户手册1

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用户手册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目录1.概述 (1)2.技术指标 (1)3.测量原理简介 (2)4.仪器面板说明 (4)5.使用方法 (6)6.关于低阻测量 (8)7.关于高阻测量 (8)8.附录A:脱机测量样品基本操作流程 (9)9.附表B:直径修正系数F(D/S)与D/S值的关系 (10)10.附表C:厚度修正系数F(W/S)与W/S值的关系 (11)11.附录D:S-2A探针台探头更换指导 (12)感谢您使用我们的产品!如您是首次使用本仪器,请先详读本说明书,并妥善保留之以备查阅之用。

如有问题,欢迎致电:或登陆:http//1.概述RTS-8型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是运用四探针测量原理的多用途综合测量设备。

该仪器按照单晶硅物理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并参考美国标准而设计的,专用于测试半导体材料电阻率及方块电阻(薄层电阻)的专用仪器。

仪器由主机、探针测试台、四探针探头、计算机等部分组成,测量数据既可由四探针测试仪主机直接显示,亦可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控制四探针测试仪进行测量并采集测试数据,把采集到的数据在计算机中加以分析,然后把测试数据以表格,图形直观地记录、显示出来。

用户可对采集到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或者打印以备日后参考和查看,还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输出到Excel中,让用户对数据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仪器采用了最新电子技术进行设计、装配。

具有功能选择直观、测量取数快、精度高、测量范围宽、稳定性好、结构紧凑、易操作等特点。

本仪器适用于半导体材料厂、半导体器件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对半导体材料的电阻性能测试。

2. 技术指标2.1 测量范围电阻率:10-4~105Ω.cm;方块电阻:10-3~106Ω/□;电阻:10-4~105Ω;电导率:10-5~104s/cm;可测晶片直径:140mmX150mm (配S-2A型测试台);200mmX200mm (配S-2B型测试台);400mmX500mm (配S-2C型测试台);2.2 恒流源电流量程分为 1μA、10μA、100μA、1mA、10mA、100mA 六档,各档电流连续可调;2.3 数字电压表量程及表示形式:000.00~199.99mV;分辨力:10μV;输入阻抗:>1000MΩ;精度:±0.1%;显示:四位半红色发光管数字显示;极性、超量程自动显示;2.4 四探针探头基本指标间距:1±0.01mm;针间绝缘电阻: ≥1000MΩ;机械游移率: ≤0.3%;探针:碳化钨或高速钢材质,探针直径Ф0.5mm;探针压力:5~16 牛顿(总力);2.5 四探针探头应用参数见探头附带的合格证,合格证含三参数项:C:探针系数; F:探针间距修正因子; S:探针平均间距;2.6 模拟电阻测量相对误差(按 JJG508-87 进行)0.01Ω、0.1Ω、1Ω、10Ω、100Ω、1000Ω、10000Ω≤0.3%±1字;2.7 整机测量最大相对误差(用硅标样片:0.01-180Ω.cm 测试)≤±5%;2.8 整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5%;2.9 外型尺寸(大约)电气主机: 460mm ×320mm ×100mm ; S-2A 型测试台: 190mm ×140mm ×260mm ; S-2B 型测试台: 300mm ×210mm ×400mm ; S-2C 型测试台: 500mm ×400mm ×350mm ;2.10 仪器重量(大约)电气主机: 3.5kg ; S-2A 型测试台: 2kg ; S-2B 型测试台: 2.5kg ; S-2C 型测试台: 4kg ;2.11 标准使用环境温度::23±2℃; 相对湿度:≤65%; 无高频干扰; 无强光直射;*.注意:使用1μA 量程时,允许有小于1.0nA 的空载电流.最好在相对湿度小于50%时使用。

南方S82T操作手册

南方S82T操作手册

查看四参数
四参数的求解及应用
校正向导需要在已经打开转换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校正向导有两种途径,基站架在已知点上和架在未知点上,还有两种方法,输入已知点直接校正,或是先采点再进行校正
基站架在已知点校正(当移动站收到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自动发射的差分信号以后软件进行以下操作才有效。 )
在参数浏览里先检查所要使用的转换参数数否正确,然后进入“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点击“下一步”
当移动站在已知点水平对中并达到固定解以后软件进行以下操作才有效
四参数的求解及应用
基站架在未知点校正(先采点再校正)
当移动站在已知点水平对中并达到固定解以后软件进行以下操作才有效
四参数的求解及应用
基站架在未知点校正(先采点再校正)
当移动站在已知点水平对中并达到固定解以后软件进行以下操作才有效
测量和放样
02
S82T模式设置
01
02
移动站电台模式 将主机的指示灯调成左图的状况即为移动站电台模式
正常工作后STA灯和DL灯以发射间隔均匀闪烁,电池灯常亮
4)移动站GPRS模式
S82T模式设置
01
02
手簿与蓝牙连接 将主机模式设置好之后就可以用手簿进行蓝牙连接了,首先将手簿设置如下: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Bluetooth设备属性”。 附录二
四参数的求解及应用
例如:导入一个RTK文件。选择“工程之星3.0经纬度文件(*RTK)”,点击“确定”选择好要导入的文件,如工程0811pm下面的Data文件夹下的 .RTK,单击“确定”选择你需要的已知点,点击“确定”
一:从坐标管理库中选择已经录入的控制点已知坐标
四参数的求解及应用

TC 系列控制台用户操作手册说明书

TC 系列控制台用户操作手册说明书

◆慎重保证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发货之日起三个月内,如产品出现缺陷,实行包换。

三年(包括三年)内如产品出现缺陷,实行免费维修。

三年以上如产品出现缺陷,实行有偿终身维修。

◆安全要求请阅读下列安全注意事项,以免人身伤害,并防止本产品或与其相连接的任何其它产品受到损坏。

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本产品只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只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才可执行维修。

—防止火灾或人身伤害使用适当的电源线。

只可使用本产品专用、并且符合本产品规格的电源线。

正确地连接和断开。

当测试导线与带电端子连接时,请勿随意连接或断开测试导线。

产品接地。

本产品除通过电源线接地导线接地外,产品外壳的接地柱必须接地。

为了防止电击,接地导体必须与地面相连。

在与本产品输入或输出终端连接前,应确保本产品已正确接地。

注意所有终端的额定值。

为了防止火灾或电击危险,请注意本产品的所有额定值和标记。

在对本产品进行连接之前,请阅读本产品使用说明书,以便进一步了解有关额定值的信息。

请勿在无仪器盖板时操作。

如盖板或面板已卸下,请勿操作本产品。

使用适当的保险丝。

只可使用符合本产品规定类型和额定值的保险丝。

避免接触裸露电路和带电金属。

产品有电时,请勿触摸裸露的接点和部位。

在有可疑的故障时,请勿操作。

如怀疑本产品有损坏,请本公司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切勿继续操作。

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

请勿在易爆环境中操作。

保持产品表面清洁和干燥。

-安全术语警告:警告字句指出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状况或做法。

小心:小心字句指出可能造成本产品或其它财产损坏的状况或做法。

一、概述TC 系列控制台是高压试验变压器的配套设备。

与试验变压器一起作耐压和泄漏试验。

本产品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L/T848.2-2004。

二、主要特点本系列产品具有外形美观、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

本系列控制台是由接触式调压器及控制、保护、测量、信号电路组成。

通过接入220V/380V 工频电源,调节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即试验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取得所需要的试验高电压(被试品的耐压值),其工作原理如图。

XC-E2WT 2路压力测量模块用户手册

XC-E2WT 2路压力测量模块用户手册

2路压力测量模块XC-E2WT操作手册信捷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目录1. 模块概述 (1)1-1.模块特点 (1)1-2.模块规格 (1)1-3.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1-4.外形尺寸 (3)2. 模块的安装 (4)2-1.安装步骤 (4)2-2.安装环境 (5)2-3.安装要求 (6)2-4.端子排布线 (7)3. 模块的外部端子说明 (8)3-1.端子排布 (8)3-2.端子说明 (8)4. 模块的外部连接 (9)4-1.电源连接 (9)4-2.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9)5. 称重系统组成 (10)6. 模块功能描述 (11)6-1.压力传感器介绍 (11)6-2.压力传感器的校正 (11)6-3.压力测量 (12)7. 模数转换图 (15)8. 编程举例 (16)1. 模块概述两路压力测量模块XC-E2WT 作为XC 系列PLC 的扩展模块,可用于检测0~10mV 的电压信号或采集压力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并将模拟量电压值通过A/D 转换成数字值并进行运算。

1-1.模块特点1-2.模块规格 模拟量输入范围 DC 0~10mV分辨率1/65535(16Bit ) 0~40mA 综合精确度0.8% 转换速度20ms/通道 电源DC24V ±10%,100mA 安装方式可用M3的螺丝固定或直接安装在DIN46277(宽35mm )的导轨上 外形尺寸63mm×102mm×73.3mm 使用环境无腐蚀性气体 环境温度0℃~60℃ 保存环境温度-20~70℃ 环境湿度5~95% 保存环境湿度 5~95%●可采集两路压力传感器的模拟量电压信号 ●可检测0~10mV 的电压信号 ●16位的高精度A/D 转换 ● 最多可在PLC 主单元右边连接7台XC-E2WT 模块1-3.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名称功能电源指示当电源接通时该指示灯亮模块型号该特殊功能模块的型号扩展口连接其他扩展模块输入端子排用于连接电压模拟量输入的端子,可拆卸DIN导轨挂钩用于直接安装模块,拆卸时拉下DIN导轨拉钩即可螺钉安装孔可以在安装孔里旋入螺钉(M3)来完成模块安装扩展电缆通过扩展电缆和PLC 扩展通讯口连接,完成数据传送1-4.外形尺寸模块的外形及尺寸请参照下图:(单位:mm)2. 模块的安装2-1.安装步骤1.检查安装检查特殊功能模块安装现场是否合适2. 安装准备为特殊模块的安装做好准备3. 安装模块将模块安装到PLC主单元右边4. 调试检查模块是否安装正确不要安装在以下环境中:2路压力测量模块XC-E2WT可以安装在PLC的主单元、扩展单元、扩展模块和特殊功能模块右边,其安装可以使用DIN46277导轨(宽35mm),或者直接用M3螺丝固定。

天宇 C96 测量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天宇 C96 测量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天宇C96 测量系统使用手册第一版广州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一月1目录目录 (1)第一章概述 (3)§1.1 引言 (3)§1.2 产品功能 (3)§1.3 产品特点 (4)§1.4 配件组件 (5)第二章 C96测量系统 (8)§2.1C96T主机 (8)§2.1.1 主机外型 (8)§2.1.2 底部接口 (9)§2.1.3 按键面板 (10)§2.1.4 模式查看和切换 (11)§2.1.5 工作状态 (12)§2.1.6 主机自检 (14)§2.2 手簿(S730) (15)§2.2.1 手簿介绍 (16)§2.2.2 蓝牙连接 (19)§2.2.3 数据传输 (23)§2.3 电台 (25)§2.3.1外挂电台特点 (25)§2.3.2 外挂电台外型 (26)§2.3.3 外挂电台接口及面板 (26)§2.3.4 外挂电台使用注意事项 (28)§2.3.5 内置电台 (28)§2.4 主机配件介绍 (28)§2.4.1 仪器箱 (28)§2.4.2 电池及充电器 (29)§2.4.3 差分天线 (30)§2.4.4 多用途数据线 (30)§2.4.5 其他配件 (31)第三章作业方案 (32)§3.1 静态作业 (32)§3.1.1 静态测量简介 (32)§3.1.2 作业流程 (32)§3.1.3 外业注意事项 (33)§3.1.4 GPS控制网设计原则 (33)§3.2 RTK作业(电台模式) (34)§3.2.2 架设基准站 (34)1§3.2.1 启动基准站 (35)§3.2.3 架设移动站 (36)§3.2.4 设置移动站 (36)§3.3 RTK作业(网络模式) (37)§3.3.1 基准站和移动站的架设 (38)§3.3.2 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 (38)§3.4 天线高量取方式 (39)第四章数据传输和仪器升级 (41)§4.1 主机数据传输 (41)§4.2 仪器之星的操作 (41)§4.2.1 软件安装 (42)§4.2.2 数据导出 (42)§4.2.3 固件升级 (43)§4.2.4 参数设置 (46)§4.2.5 电台设置 (47)§4.2.6 网络设置 (48)§4.2.7 主机注册 (49)附录A C96T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52)附录B S730手簿技术指标 (54)附录C GDL-20电台技术指标 (55)附录D 专业术语注释 (57)附录E 联系方式 (58)附录F 天宇基站服务器IP (59)附录G C96T测量系统1+1配置单 (60)2第一章概述§1.1 引言欢迎使用广州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的GNSS产品。

科力达K9mini+RTK测量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科力达K9mini+RTK测量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K9Mini+RTK测量系统使用手册科力达K9mini+RTK测量系统使用手册第一版广东科力达仪器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八月目录目录 (1)第一章概述 (3)§1.1引言 (3)§1.2产品功能 (3)§1.3产品特点 (3)第二章科力达K9mini+测量系统 (6)§2.1整体介绍 (6)§2.2科力达K9mini+主机介绍 (7)§2.2.1主机外型 (7)§2.2.2按键和指示灯 (9)§2.3科力达K9mini+模式查看和切换 (10)§2.3.1按键设置工作模式 (10)§2.3.2(手簿)软件设置工作模式 (11)§2.3.3USB模式配置 (11)§2.3.4无线网络 (12)§2.3.5关闭主机 (13)§2.4科力达K9mini+Web UI网页配置 (13)§2.4.1主界面 (15)§2.4.2主机状态 (16)§2.4.3主机配置 (18)§2.4.4卫星信息 (21)§2.4.5静态数据记录 (22)§2.4.6数据传输 (23)§2.4.7网络设置 (28)§2.4.8电台设置 (32)§2.4.9固件升级 (34)§2.4.10用户管理 (35)§2.4.11用户帮助 (36)§2.5手簿 (36)§2.5.1手簿介绍 (36)§2.5.2蓝牙连接 (41)§2.5.3软件安装及连接 (45)§2.6外挂电台(选配) (49)§2.6.1电台特点 (49)§2.6.2电台外型 (50)§2.6.3电台接口及面板 (50)§2.6.4电台发射天线及Y型电缆 (52)§2.6.5电台使用注意事项 (53)-1--2-§2.7主机配件介绍 (54)§2.7.1仪器箱 (54)§2.7.2电池及充电器 (54)§2.7.3差分天线 (55)§2.7.4数据线 (55)§2.7.5其他配件 (56)第三章作业方案 (57)§3.1静态作业 (57)§3.1.1静态测量简介 (57)§3.1.2作业流程 (58)§3.1.3外业注意事项 (58)§3.1.4GPS控制网设计原则 (59)§3.2RTK作业(电台模式) (59)§3.2.1架设基准站 (60)§3.2.2启动基准站 (61)§3.2.3架设移动站 (62)§3.2.4设置移动站 (63)§3.2.5电台中继设置 (64)§3.3RTK作业(网络1+1模式) (66)§3.3.1基准站和移动站的架设 (66)§3.3.2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 (66)§3.3.3电台路由设置 (68)§3.4RTK作业(网络CORS模式) (69)§3.5天线高量取方式 (71)附录A K9Mini+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73)附录B Polar X3手簿技术指标 (76)附录C GDL-20电台技术指标 (77)附录D专业术语注释 (79)附录E联系方式 (81)第一章概述阅读本章,您可以简单了解科力达公司及K9mini+测量系统§1.1引言欢迎使用广东科力达仪器有限公司的GNSS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表第一章简介第二章规格测力平台规格测力平台的组成部分量程采样频率第三章六维力测力平台的安装六维力测力平台传感器USB数据采集器测力平台的安装步骤USB采集器的模拟信号线和USB线缆的连接传感器到USB数据采集箱的模拟信号电缆线的连接USB数据采集箱到计算机USB口的数字信号电缆线的连接第四章测力平台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软件的安装第五章有关软件的使用说明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第六章力与力矩等参数的计算力与力矩压力中心摩擦力合力与台面的夹角第七章测力台接线表与坐标系定义附录 USB数据采集器驱动程序安装第一章 简 介六维力测力平台主要使用于步态分析、运动分析、撞击过程测试;一、在步态测试中可以测试到:垂直力(Vertical):Z 轴方向的力Fz ; 横向力(Slidewards):Y轴方向的力Fy ;前后向力(Forwards/Backwards):X 轴方向的力Fx ;由于一个完整的步态过程包括以下的过程: ①脚后跟对测力台的冲击力 ②承受重力 ③中间状态④离开(前后向力较大、Z 向力比较小)单只脚的COP 轨迹分布图(可以根据力与力矩的关系计算得到) 则可以使用测力平台测试到的数据、结合高速同步摄像机、肌力仪等设备对这一过程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分析;二、在纵跳的过程中:垂直力(Vertical Force) :F 实际测得(Fz 力) 速度(Velocity) : dt mF adt V ⎰⎰== 纵跳高度(Height) : ⎰=Vdt S 功率(Power) : V F P ⨯=三、其它事项: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介绍有关六维力测力平台的硬件安装、软件安装、平台连线的具体操作规程的内容;请勿必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这些工作,以确保您的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第二章规格一、测力平台的规格测力平台尺寸为 : 470mm(宽)×530mm(长)×95mm(高)三维力传感器高度:70mm重量:约50Kg二、测力平台的组成部分㈠传感器传感器的尺寸:380mm×440mm(有效测试范围 )采用分立四只三维力传感器,精度高、频率响应好、量程大、耐冲击力强、Z方向最大量程2000公斤,传感器有效测试区域可达:宽度380mm×长度440mm的台面;㈡传感器上的插座在传感器上留有一个25芯插座,这是用于向传感器桥路提供工作电源、以及传感器输出信号到USB数据采集器模拟信号传输线;㈢USB数据采集器白色小盒,采用16位高精度的AD转换器,保证数据转换的高精度,将信号处理电路安置在传感器的内部,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以及抗干扰能力,通过USB 接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将下位机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USB线缆:用于连接下位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通讯线;内触发:用于测力平台与其它设备联用时从测力平台向其它设备提供同步触发信号(可选)外触发:用于测力平台与其它设备联用时,从其它设备接受同步触发信号;系统外触发测量时接受外触发信号(TTL电平即可) (可选)信号线缆:连接传感器上25芯插座以提供传感器所需的工作电源,以及将传感器输出的桥路变化电压信号传输到USB数据采集器。

传感器电源:外接15~30V 1A直流电源;上位机系统: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将下位机传输来的数据进行数据解耦,将下位机采集到的信号还原成为六路力值:Fx、Fy、Fz、Mx、My、Mz,并控制下位机进行采集、提供同步信号触发等;坐标系定义:以台面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顶视图,向下为Z轴的正方向,向上为X轴的正方向,向右为Y轴的正方向;坐标系的定义符合“右手螺旋定则”(按笛卡尔坐标系定义)。

(见图)三、量程量程:Fz方向-1000~2000KgFx方向-200~200KgFy方向-200~200Kg四、频率㈠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固有频率:Fx:600HzFy:600HzFz:800Hz㈡USB数据采集器的频率设置采样频率:在软件中设置,主要为以下16种100 Hz;200 Hz;300 Hz;400 Hz;500 Hz;600 Hz;700 Hz;800 Hz;900 Hz;1000 Hz;1100 Hz;1200 Hz;1300 Hz;1400 Hz;1500 Hz;1600Hz;低于100Hz的频率,用户可以自行设置。

第三章六维力测力平台的安装一、测力平台的安装步骤与调试步骤开箱打开测力平台的包装箱,再抬出测力平台,小心轻放在地面上。

注意:因传感器是精密仪器且重量较大,所以需要较多的人来抬出测力平台,以避免摔坏传感器。

六维力测力平台(传感器)安装选择较平整、硬度较高的地面(测力平台能与地面充分接触、无晃动),安放好测力平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将平台固定在地面上。

USB数据采集器上的有关连线①传感器到数据采集器的模拟信号电缆线的连接:将25芯针一端插到测力平台上25芯插座上,拧紧螺丝即可;②数据采集器到计算机USB接口的数字信号电缆线的连接:按照电缆线的形状,将扁的一头插到计算机上的USB串行总线口,将方的一端插到USB数据采集器上;③上测力平台的电源,在以上连接完成以后,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第四章测力平台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软件的安装打开计算机(上位机)系统,启动操作系统,安装数据采集软件与系统分析软件,插入安装光盘:㈠打开光盘中的SETUP.EXE文件,在Welcome对话框中选择Next按键,进入Soft License Agreement对话框;㈡选择Yes按键,进入User Information对话框,填写用户信息,其中Serial可任意填写,但必须要填写,选择Next按键进入Choose Destination Location选项对话框,按下Browse按键;㈢在弹出的对话框Choose Folder中的path选择安装路径,按下OK 键,回到Choose Destination Location对话框,按下Next按键;㈣进入Setup Type对话框任选一项,然后按下Next按键,进入Select Program Folder对话框,选用系统默认设置,按下Next按键,即可开始安装;㈤在安装结束后弹出Setup Complete对话框,选择Finish按键结束安装即可完成整个系统的安装。

㈥系统安装完成后将生成注册表信息,以便于用户卸载程序使用;卸载时可通过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来完成。

在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之后即可开始进行测试。

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软件使用说明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WindowsXP、Windows2000、Windows98简体中文版。

对于计算机硬件配置的要求:PⅢ800以上、128M内存、100M硬盘空间、支持真彩(24位)下的800×600显示模式;建议将系统任务栏的属性设置为隐藏;软件功能简介六维力测试平台的软件功能包括:系统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三个部分。

1、系统设置㈠采样设置:采样设置对话框主要包括设置采样频率、采样时间、同步触发信号进或出的选项设置等;⑴采样时间:系统数据采集时间由“设置”中的“采样设置”对话框中的“采样时间”来决定,系统采集时必须在达到设置的时间后才自动停止采样;时间的设置范围在10~120秒,最小时间为10秒;可以选取系统默认的几个时间值,也可以自己设置,系统只去正整数部分;如设置为12.11秒的时候,系统将会默认为12秒;⑵采样频率:系统采集数据的采样频率,范围100~1600赫兹;系统提供16种采样频率(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Hz)供选择;其它低于100Hz的采样频率,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在设置完成后,可以按“保存设置”键将这一采样频率保存下来,以后在使用的时候系统将自动加载这一采样频率;其中“系统默认”按键是指采样频率为200Hz,采样时间为60S,提供同步触发出的信号,无Z方向的力阈值的设置;⑶同步触发信号:系统可以提供标准的TTL电平的触发信号,用于和肌电仪、同步摄像机等设备同步;预留了8个Input口,8个Output口;㈡通道监测:提供用于测试的对话框,可以显示X、Y、Z三个方向的力和三个力矩的值、压力中心的坐标、Tz等;2、数据采集㈠系统清零:系统清零是将平台清零时刻的状态作为零状态,以后测试的结果都是相对于零状态的结果,用户在每次进行测试,都应该首先进行系统清零,以使测得结果避免因传感器时飘和温飘等产生的影响。

㈡开始:开始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同时显示X、Y、Z三个方向的分力Fx、Fy、Fz和力矩Mx、My、Mz的数值;同时也显示力的变化趋势的曲线,此时“工作线程”负责连续不断地从USB 接口读取数据,“显示线程”负责显示Fx、Fy、Fz、Mx、My、Mz六个数据,并画出力的变化趋势曲线;当显示任务结束的时候,“工作线程”也停止数据读取工作;也可以通过双击鼠标左键来强行停止“显示线程”,此时系统“工作线程”也同时停止读取USB接口上的数据,此时只有在双击鼠标左键之前的数据为有效数据,而双击鼠标之后的数据均为无效数据;㈢清屏:指系统将屏幕恢复到初始化状态下,按此将将擦除屏幕上的曲线与显示的数据;㈣复位:按下此按键,系统将清除所有的测试数据;3、文件㈠加载数据:将原来测试过的文件加载到系统中,进行分析;㈡数据保存:将已经测试到的数据保存到文件,数据存盘的格式如下:Fx、Fy、Fz、Mx、My、Mz、Tz、X、Y;4、数据分析进入数据分析状态,此时系统将不再采集数据;㈠分析状态:主要用上下文浮动浮动菜单来控制在不同区域对不同的曲线进行放大显示、计算冲量、摩擦力等,在测试结束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浮动菜单上选取“分析”,即可以进入此状态;㈡FxMx:在进入分析状态后,在画面上的不同的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弹出不同的浮动菜单,选择放大这两条曲线,此时系统将单图显示Fx 或Mx 的图形,单击鼠标左键,可以显示在某一时刻的力的值,也可以通过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放来选择放大局部曲线,并计算这一部分的力对于时间的冲量;当一屏显示不完所有测试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按下PageDown 来看下一屏的数据或按下PageUp 看上一屏的数据;㈢FyMy :在进入分析状态后,在画面上的不同的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弹出不同的浮动菜单,选择放大这两条曲线,此时系统将单图显示Fy 或My 的图形,单击鼠标左键,可以显示在某一时刻的力的值,也可以通过按下鼠标左键的拖放来选择需要放大的局部曲线,并计算这一部分的力对于时间的冲量;当一屏显示不完所有测试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按下PageDown 来看下一屏的数据或按下PageUp 看上一屏的数据;㈣FzMz :在进入分析状态后,在画面上的不同的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弹出不同的浮动菜单,选择放大这两条曲线,此时系统将单图显示Fz 或Mz 的图形,单击鼠标左键,可以显示在某一时刻的力的值,也可以通过按下鼠标左键的拖放来选择需要放大的局部曲线,并计算这一部分的力对于时间的冲量;当一屏显示不完所有测试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按下PageDown 来看下一屏的数据或按下PageUp 看上一屏的数据;㈤COP :在进入分析状态后,在画面上的不同的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弹出不同的浮动菜单,选择显示COP 轨迹,即显示人体的压力中心在测力平台的台面上的投影的轨迹情况; ㈥摩擦力Friction :显示Fy Fx 、FzFxFy 的曲线与数值;第六章力与力矩等参数的计算1、力与力矩、压力中心轨迹计算公式坐标系的原点定义为台面的中心位置,其中xf1、yf1、zf1为 1#传感器的X轴、Y轴、Z轴方向测得的分力;xf2、yf2、zf2为 2#传感器的X轴、Y轴、Z轴方向测得的分力;xf3、yf3、zf3为 3#传感器的X轴、Y轴、Z轴方向测得的分力;xf4、yf4、zf4为 4#传感器的X轴、Y轴、Z轴方向测得的分力;Fx、Fy、Fz为测力台测得的在X轴、Y轴、Z轴方向的力(见图);a:传感器与Y轴的距离(结构对称,所有传感器到X轴的距离都相同);b:传感器与X轴的距离(结构对称,所有传感器到Y轴的距离都相同);c:测力台的台面到传感器测量点的距离;xfxfxfxfFx4321+++=yfyfyfyfFy4321+++=zfzfzfzfFz4321+++=Fz MycFxX -⨯=Fz MxcFyY +⨯=YFxXFyMzTz⨯+⨯-=()zfzfzfzfbMx3241--+⨯=()zfzfzfzfaMy2143--+⨯=()aFyzfzfzfzfbMx⨯+--+⨯=3241'()aFxzfzfzfzfaMy⨯---+⨯=2143'()()yfyfyfyfaxfxfxfxfbMz43214132--+⨯+--+⨯=2、摩擦力(Friction)计算公式zf z f z f z f xf x f x f x f Fz Fx 43214321++++++=zf z f z f z f yf y f y f y f Fz Fy 43214321++++++=()()zf z f z f z f y f y f y f y f x f x f x f x f FzFxFy43214321432122++++++++++=∑3、∑F 与测力平台台面的夹角计算公式()()()()()⎥⎥⎦⎤⎢⎢⎣⎡++++++++++++++++++=2222243214321432143214321arccos z f z f z f z f y f y f y f y f x f x f x f x f y f y f y f y f x f x f x f x f θ第七章测力台接线表与坐标系定义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