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

合集下载

二轮复习专题4第1讲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课件(42张)

二轮复习专题4第1讲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课件(42张)
内容索引
(3) 远距离输电常用关系式(如图所示)
①功率关系:P1=P2,P3=P4,P2=P线+P3. ②电压损失:U损=I2R线=U2-U3. ③输电电流:I 线=UP22=UP33=U2R-线U3. ④输电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 U 损=I2线_R 线=UP222R 线.
内容索引
内容索引
增大,故 A 错误;R0 两端的电压为 U0=I2R0,用户得到的电压为 U3=
U2-U0,当用户增多时,I2 增大,U0 增大,所以 U3 减小,为使用户获得
的电压稳定在 220 V,则需要增大 U2,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关系为
U2= U1
nn21,在 U1 和 n2 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大 U2,可以减小 n1,即将 P 适当
【答案】 C
内容索引
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四值问题
1. 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 (1)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3) 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内容索引
2. 正弦式交流电“四值”的应用
内容索引
2 (2021·江苏卷)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迅猛, 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量高达4 000亿千瓦时.某种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如图 所示,发电机的线圈固定,磁体在叶片驱动下绕线圈对称轴转动,已知 磁体间的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20 T,线圈的匝数为 100、面积为0.5 m2,电阻为0.6 Ω,若磁体转动的角速度为90 rad/s,线 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50 A.求:
内容索引
三 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
1. 变压器制约问题主要有三项: 电压制约:输出电压 U2 由输入电压决定,即 U2=nn21U1,可简述为“原 制约副”. 电流制约:原线圈中的电流 I1 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 I2 决定,即 I1 =nn21I2,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负载制约:原线圈的功率P1由用户负载决定,P1=P负1+P负2+…, 简述为“副制约原”.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C.L1中电流的变化值大 于L3中电流的变化值
图612
D.L1上电压的变化值小于L2上电压的
【解析】当触头P向右移动时,电阻R变大,总
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所以灯L1变暗;内阻、 R0与L1上电压变小,所以最终L2两端的电压变大, L2变亮;由于L2中电流变大,总电流减小,所以 L3中电流减小,灯泡L3变暗,L2中电流变大,L3 中电流减小,总的变化是相抵的效果,合起来
才是灯L1中电流的变化,所以L3中电流的变化更 大一些,灯L1上的电压与R0及内电压变化的总和 才等于L2上电压的变化. 【答案】AD
【同类变式】(2011·海南卷)如图613,E为内阻不能忽 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 A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 断开,则( ) C A.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小 B.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大 C.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小 D.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大
计算通 过导体 的电荷
量q
通过导体产 生的热量、 电功以及确 定熔丝的熔
断电流
4.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 (1)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
功率关系 电压关系
P1=P2
U1 n1 ,与负载、副线圈的个数
U 2 n2
多少无关
电流关系
(1)只有一个副线圈:II12
n2 n1
(2)多个副线圈: I1n1=I2n2+I3n3+…+Innn
4 电源的功率与效率
①电源的功率P:也称为电源的总功率,是电 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计算式为:
P IE. ②电源内阻消耗功率P内:是电源内阻的热功率,
也称为电源的损耗功率,计算式为:P内 I 2r. ③电源的输出功率P外:外电路上消耗的功率,计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第一章  直流电路

图示电路 (1)电路的支路 数b=3,支路电流 有i1 、i2、 i3三个。 (2)节点数n=2, 可列出2-1=1个独 立的KCL方程。 节点a
i1
R1 + us1 - Ⅰ
a
i2 i3
R3 Ⅱ R2 + us2 -
b
i1 i 2 i 3 0
(3)独立的KVL方程数为3-(2-1)=2个。 i1 R 1 i 3 R 3 u s 1 回路I 回路Ⅱ
• • 当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
欧姆定律表达为 • u=-R· 或i=-u/R i

电导:电阻元件的参数除电阻R外,还有 另一个参数,其数值为电阻的倒数,称为电导 G,单位为西门子(S),即
• G=1/R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1.3 电阻的串、并联
图1-17为两个电阻R1 、R2并联,总电 流是i,每个电阻分得的分别为i1和i2:
对直流:I=Q/t
i dq dt ( 对变动电流,瞬时电流 的表达式 )
大写 I 表示直流电流,小写 i 表示电流的一般符号
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的方向用一个箭头表示。 任意假设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a 实际方向 (a) i> 0
i
b a
参考方向
i
b
实际方向 (b ) i< 0
如果求出的电流值为正,说明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一致,否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 方向相反。
2.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电路中a、b点两点间的电压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 至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u ab
dW ab dq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 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路中a、b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a、b两点的电位差。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交流电路的优缺点
稳定性较差
交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会随着时 间变化,导致交流电路的输出不 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滤波和稳
压措施。
控制难度较大
交流电路的控制比直流电路更加 复杂,需要使用更多的电子元件
和控制系统。
成本较高
在某些领域中,使用交流电路需 要更多的设备和投资,增加了系
统的成本。
05
CATALOGUE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 变化的电路。
特点
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具有周期性 变化的特点,通常以正弦波或余弦波 的形式表示。
交流电路的应用
家用电器
大多数家用电器,如电灯、电视 、空调等,都使用交流电。
电力过程中的损耗较小,且可以通过 变压器进行升压或降压。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发展趋势
直流电路的发展趋势
高效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直流电路的效率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各 种应用需求。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电路的体积越来越小,使得其在便携 式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智能化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直流电路逐渐实现智能化,能 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响。
03
CATALOGUE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区别
电流方向
直流电路
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交流电路
电流方向不断变化,呈正弦波形或方波形。
电压大小与方向
直流电路
电压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交流电路
电压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呈正弦波形或方波形。
应用场合
直流电路
主要用于电池供电设备、电子设备、 照明系统等。
感谢观看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特点与用途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特点与用途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特点与用途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两种电路类型。

它们在特点和用途上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将分别介绍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特点与用途。

一、直流电路的特点与用途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沿着一个方向流动,大小保持不变。

直流电路的特点如下:1. 电流方向稳定:直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流动方向是单一的。

这使得直流电路在某些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2. 电压稳定:直流电路中,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

这可以保证在一些对电压灵敏的设备中稳定供电。

3. 电流大小固定: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持稳定。

因此,在需要稳定电流供应的设备、线路和系统中广泛使用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1. 电池供电设备:直流电路非常适合用于电池供电设备,如手提电脑、手机等。

2. 电动机驱动:直流电路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方向,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和机械设备等领域。

3. 电解和电镀过程:在电解和电镀过程中,直流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以完成金属表面的处理。

4. 直流电源供应:一些需要稳定直流电源的设备,如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广泛使用直流电路。

二、交流电路的特点与用途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以一定频率反复变换的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交流电路的特点如下:1. 电压和电流波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性质。

2. 频率可调:交流电路可以通过改变频率来调整电流波动的速度和周期。

3. 传输距离远:交流电路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可以在远距离传输电能。

交流电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1. 电力输送与分配:交流电路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模式,用于输送和分配电能。

通过变压器可以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低压交流电。

2. 家用电器:大部分家用电器如灯具、电视、冰箱等都是以交流电作为能源。

3. 电热设备:如电炉、电热水器等,由于交流电容易实现电压和功率的调节,广泛应用于各类加热设备。

交流电路分析与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比较

交流电路分析与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比较

交流电路分析与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比较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的基础,其中交流电路分析和直流电路分析是常见的两种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析并比较它们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路分析的不同方面。

一、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交流电路分析是研究交变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过程。

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随时间变化的。

为了进行交流电路分析,我们需要使用复数形式的电压和电流。

复数形式使得分析计算更加方便。

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与电流的复数表示: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可以用复数表示,即以幅值和相位角的形式进行表示。

例如,电压可以表示为U = Um * cos(ωt + φ),其中Um是电压幅值,ω是角频率,φ是相位角。

2. 阻抗和导纳: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引入了阻抗和导纳的概念。

阻抗表示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程度,而导纳表示电路对交流电的导通能力。

它们是复数形式的量,分别用Z和Y表示。

3.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

根据欧姆定律和交流电路中的阻抗,我们可以得到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我们可以建立电压和电流的等效方程。

二、直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直流电路分析是研究直流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过程。

与交流电路不同,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恒定不变的。

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与电流的线性关系: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遵循线性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这个关系简化了直流电路分析的过程。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直流电路分析的重要工具。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我们可以建立节点电流和回路电压的等效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确定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布。

3. 等效电阻:在直流电路中,电路元件可以用等效电阻进行简化。

等效电阻是指在直流电路中具有与原电路相同电流-电压特性的电阻。

这简化了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5 第一讲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精品课件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5 第一讲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精品课件
第1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1.常用的分析方法 (1)程序法:程序法分析动态变化问题可按以下步骤分析: ①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 E ②由I= 判断总电流的变化; R+r ③据U=E-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 ④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各部分电流、电压变化. (2)极限法:即因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 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 (3)特殊值法:对于某些电路问题,可以采取代入特殊值法判定,从 而得出结论.
1. (2012·广州期末)如图5-1-10所示电路,已知R3=4 Ω,闭合电 键,电流表读数为0.75 A,电压表读数为2 V,经过一段时间,一个 电阻被烧坏(断路),使电流表读数变为0.8 A,电压表读数变为3.2 V, 问:
(1)哪个电阻发生断路故障?
(2)R1的阻值是多少? (3)能否求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如果能,求出结果;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 从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开始计时,正弦交变电流的 感应电动势的一般表达式为e=Emcos θ,且该式的成立与转轴的位置无 e Em 关(转轴平行于磁感线的情况除外),则感应电流i=R= R cos θ,由题给 Em 1 条件有:1= 2 ×2,Em=4 V,则Im=2 A,I有效= 2 A,电功率P=I2 有效 2π R=4 W,所以A正确,B错误;e=4 cos ωt=4 cos T t,即C正确;由Em 2π 2T 2T 2π =BSω=Φm· 得Φm= π ,故Φ= π sin T t,即D错误. T
(2012·天津二模)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图象如图5-1-4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20.0 Ω,现外 接一只“100 V 125 W”的灯泡,如图5-1-4乙所示,则( A.此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为0 B.通过灯的电流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是 cos 100πt(A) C.灯泡能正常发光 D.灯泡的实际功率是80 W )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流大小随着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而改变。

而交流电路则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地改变的电路。

交流电路中的电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产生周期性的正负摆动。

一、直流电路分析在直流电路分析中,我们通常使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和电压。

基尔霍夫定律可以总结为两个原则:节点电流定律和环路电压定律。

1. 节点电流定律节点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根据节点电流定律,我们可以根据电路图来建立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来计算电流值。

2. 环路电压定律环路电压定律指出,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源的代数和等于电阻元件的代数和。

根据环路电压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沿着任意一条闭合回路进行电压计算。

通过电阻的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来计算电流值。

二、交流电路分析在交流电路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频率和相位的影响。

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表示为正弦波。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复数形式的分析方法,例如复数阻抗和相量表示法。

1. 复数阻抗复数阻抗是描述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的一种方法。

电阻的复数阻抗等于其本身,电感的复数阻抗与频率有关,电容的复数阻抗与频率的倒数有关。

通过计算复数阻抗,我们可以得到交流电路的总阻抗,从而计算电流和电压。

2. 相量表示法相量表示法是一种将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表示为幅值和相位角的方法。

相量表示法可以方便地进行计算和分析,特别适用于频率和相位的变化。

通过将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表示为相量,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代数运算来计算电流和电压的值。

总结: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是电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复数阻抗和相量表示法等方法,可以对电流和电压进行准确的分析。

直流电路分析主要依靠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而交流电路分析需要考虑频率和相位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故 2
Q
正=
uR20 2T=12·uR20T,所以QQ方 正=21,选
项 D 正确。
答案 D
考向二 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及动态分析 【典例 2】 (2016·全国卷Ⅰ,17)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 7 所示,图中电阻
R1、R2 和 R3 的阻值分别为 3 Ω、1 Ω 和 4 Ω,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 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当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值为( )
解析 闭合开关 S,副线圈回路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增大, 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小,灯泡 A 变暗,选项 A 错误;开关 K 接 b,输入端线圈匝数 减小,则根据UU12=nn12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 A 中电流增大,灯泡 A 变亮,选项 B 正确;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副线圈回路总电阻变大,总电 流变小,灯泡 A 两端的电压变小,灯泡 A 变暗,选项 C 错误;把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右移动,副线圈回路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灯泡 A 两端的电压变大,灯泡 A 变亮,选项 D 正确。 答案 BD
2.(2019·江苏卷,3)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 Ω。断开
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
则电源的内阻r为( )
A.1 Ω
B.2 Ω
C.3 Ω
解析 当S断开后,电压表读数为U=3 V,
D.4 Ω
图5
则电动势E=3 V
当 S 闭合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E=U′+Ir,且 I=UR′ 整理得电源内阻 r=(E-UU′ ′)R=1 Ω,
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 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3中的a、b、c所示,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直线a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
图3
B.曲线b表示电源的总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
C.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
D.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电阻r=2 Ω
路中的R2、R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 (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 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在只逐渐增大光照强度的过程中,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 中有向上的电流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 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带 电微粒向下运动
解析 由电源消耗总功率 PE=EI 和电源内部消耗功率 Pr=I2r,可知,a 是直线, 表示的是电源消耗的总功率 PE;b 是抛物线,表示的是电源内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Pr;c 表示外电阻的功率即为电源的输出功率 PR=EI-I2r,所以选项 A、B 错误, C 正确;由图可知,当短路时电流为 2 A,总功率 PE=EI=6 W,则解得电动势 E =3 V,则内阻 r=EI =32 Ω=1.5 Ω,故选项 D 错误。
答案 A
考向二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典例2】 (2016·全国卷Ⅱ,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 忽略)连接成如图2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 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
2
1
图2
A.5
B.2
考向四 远距离输电的分析与计算 【典例5】 (多选)(2019·山东青岛二模)如图10所示为某小型电站高压输电示意图,
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机输出功率为20 kW。在输电线路上接入一个电 流互感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电流表的示数为1 A,输电线的总 电阻为10 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变为原来的12,则(
)
A.R 消耗的功率变为12P
B.电压表 V 的读数变为12U
C.电流表 A 的读数变为 2I D.通过 R 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解析 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Em=NBSω,且有 ω=2πn,所以当发 电机线圈转速减半后,感应电动势最大值减半,有效值减半,又理想变压器原、 副线圈电压有效值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比,故电压表示数减为原来的一半,B 项正确;由电功率 P=UR2可知,变压器输出功率即 R 消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A 项错误;由 P=UI 可知,原线圈中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C 项错误;交流电的频 率与发电机线圈转动角速度成正比,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由UU34=nn34可知 U4 减小,选项 D 错误。 答案 BC
1.(2019·江苏卷,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
加20 V时,输出电压( )
A.降低2 V
B.增加2 V
C.降低200 V
D.增加200 V
解析 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关系为UU12=nn12=UU12++ΔΔUU12,整理可得ΔΔUU12=nn12,即原副
图10
A.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增大输电线中的电流 B.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2 000 V C.用户获得的功率为19 kW D.将P下移,用户获得的电压将增大 解析 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选项 A 错误;由II2=110可知 I2=10 A,由 P=U2I2,解得 U2=2 000 V,选项 B 正确;损失功率为 P 损=I22R=1 000 W, 所以用户获得的功率为 P4=P-P 损=19 kW,故选项 C 正确;将 P 下移,n3 增大,
D.若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解析 在只逐渐增大光照强度的过程中,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则通过电阻 R0 的电 流增大;根据热功率公式 P=I2R 可知电阻 R0 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容器两端电压 增大,电容器充电,电阻 R3 中有向上的电流,选项 A 正确;只调节电阻 R3 的滑 动端 P2 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不变,则电源输出电流不变,电源消耗 的功率不变,选项 B 错误;只调节电阻 R2 的滑动端 P1 向下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容 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充电,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增大,微粒向上运动;电源 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选项 C 错误;若断开开关 S,电容器放电,电 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少,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减小,带电微 粒向下运动,选项 D 错误。
解析 电动机和小电珠串联接入电路,故 I1=I2,A 错误;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
满足 I2<UR22,小电珠是纯电阻用电器,满足 I1=UR11,又 I1=I2,故UR11<UR22,可得UU12<RR12, D 正确。
答案 D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考向一 有效值的理解与计算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
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 Q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均为u0,周期均为T,如图6所示。则Q方∶Q正等于 ()
A.1∶ 2
B. 2∶1
图6 C.1∶2
D.2∶1
解析 根据焦耳定律知热量与方波中的电流方向的变化无关,故 Q 方=uR20T;而正
弦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等于峰值的
答案 C
1.(2019·江苏苏州市期末)恒流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的电
流能始终保持不变,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恒流源,当滑动
变阻器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0上的电压变小
B.R2上的电压变大
C.R1上的电压变小
D.R1上电压变化量大于R0上的电压变化量
图4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由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
考向三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典例 4】 (2018·天津理综,4)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
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 R
供电,电路如图 9 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 A、理想交流电压表 V
的读数分别为 I、U,R 消耗的功率为 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
图9
图11
B.线框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2πΦm T
C.线框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为2πR2TΦ2m
D.从 t=0 到 t=T4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πΦTm


答案 B
【典例3】 (多选)(2019·高考仿真卷)如图8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 源,保持输入电压不变。开始时单刀双掷开关K接a;S断开时,小灯泡A发光 较暗,要使小灯泡A亮度增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闭合开关S C.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图8 B.开关K接b D.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电并联部分
电压减小,所以R2上的电压变小,R2是定值电阻,所以通过R2的电流减小,总电 流不变,则通过R1电流增大,所以R1的电压变大,则R0上的电压变小,故选项A 正确,B、C错误;R1的电压变大,R0上的电压变小,R1和R0的电压之和减小,则 R1上电压变化量小于R0上的电压变化量,选项D错误。 答案 A
图7
A.2
B.3
C.4
D.5
解析 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n,开关断开时,电路如图甲所示, 原、副线圈的电流比II2=nn21=n1,通过 R2 的电流 I2=nI,根据变压器的功率关系得, UI-I2R1=(nI)2(R2+R3);开关闭合时,电路如图乙所示,原、副线圈的电流比I42I′= nn21=n1,通过 R2 的电流 I2′=4nI,根据功率关系有 U·4I-(4I)2R1=(4nI)2R2,联立以 上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n=3,选项 B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