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阅读推荐课
《史记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文|禹学丰【设计意图】《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教材中有三篇课文选自《史记》:《西门豹治邺》《将相和》《田忌赛马》。
因此,选择《史记故事》做导读课例便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牵手教材,拓宽学生阅读的需求;二是希望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三是高年级学生应开始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逐步丰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而故事最能吸引和打动小学生,用《史记故事》作为突破口,在阅读一个个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学生会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爱上经典阅读。
【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史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史记故事》导读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这部史学著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阅读《史记故事》,铺垫历史知识,丰盈学生知识系统。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牵手教材1.竞猜成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猜成语”的游戏。
(课件依次出示成语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立木为信、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的相关图片,生竞猜,并简要介绍相关故事。
)(出示12个其他成语:完璧归赵、价值连城、怒发冲冠、霸王别姬、毛遂自荐、约法三章、鸟尽弓藏、刎颈之交、围魏救赵、背水一战、韦编三绝、胯下之辱。
)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这一个个成语的背后,那可都是一个个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故事。
2.牵手教材,出示教材中三篇选自《史记》的课文。
这些课文,大家熟悉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结合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现表格的第1~3列。
)(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3.总结过渡。
成语故事也好,我们学过的这三篇课文也罢,这些都出自同样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
【设计意图:成语竞猜,能迅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牵手教材,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入题,能迅速拉近学生与《史记》这部伟大史书的情感距离。
】二、追本溯源,触摸《史记》在介绍这部伟大的著作之前,先通过一个短视频了解一下中华文明的起源,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部伟大的史书。
读史记教学流程教案

读史记教学流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著作背景,了解《史记》的体例和内容概况,了解《史记》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对历史人物的敬佩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著作背景,《史记》的体例和内容概况,《史记》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史记》的体例和内容概况的理解,学生对《史记》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史记》的封面和作者司马迁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史记》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史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著作背景(15分钟)。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史记》中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学造诣和文学才华。
3. 学习《史记》的体例和内容概况(20分钟)。
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内容概况,让学生了解《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内容,涵盖了从黄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4. 学习《史记》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20分钟)。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史记》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史记》对中国历史的记载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历史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史记》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鼓励学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和研究。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之《史记故事》

史记故事一、填空。
1、黄帝名(轩辕氏),他与(炎帝)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说法由此而来。
2、(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3、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浓烟)夜间点燃(烽火)向四处报警。
4、郑国商人(弦高)把自己贩卖的(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送给秦国军队还假称这是郑国国君对秦军的慰劳,使得敌人放弃了对郑国的偷袭计划。
5、公元前(221)年,(赢政)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秦朝)。
6、“不呜惊人,(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善干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个英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9)年。
孔子周游列国(14)年。
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秦国有(1)年不敢出(函谷关)攻打六国。
8、司马迁说:“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10、(李斯)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1、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就敢于忍受(胯下之辱),承受各种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2、(田忌)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孙膑)。
13、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楚辞)。
14、华夏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皇帝)。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
16、我们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17、战国七雄是战国时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18、“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管仲)和(鲍叔牙)。
19、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商鞅变法)。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屈原)。
21、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诗歌,题目是(大风歌)。
2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韩信)。
23、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张骞)。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_太史公自序

§1简析:世典周史——说明修史是司马迁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简析:先祖中的军事家、掌管经济的官员。
§3太史公职掌天文,不管民事。太史公有子名迁。
第一部分:司马迁自叙家世谱系。
§4简析:学习和游历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阔眼界,形成他的历史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三部分:司马迁通过与壶遂的对话,曲折而又明确地阐述了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简析:前人的所作所为给了司马迁启迪,决心效法前人,忍辱写《史记》。
第四部分:司马迁叙述自己忍辱写《史记》。
§13太史公说:我历述黄帝以来史事至太初年止,共一百三十篇。
第五部分:写《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当今繁荣昌盛的时代,创作的动力;文化学术方面的成就,文化背景和创作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规模。(一家之言,留待后世圣人君子观览)
“罔”通“网”;“失”通“佚”
(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拂’’通“弼”
6.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或用法。
(1)在赵者,以传剑论显。(介词,凭借)
(2)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目的连词,用来)
第二课时(思考•感悟)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编写内容提要。
2.研究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阅读《史记》。
二、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三、疏通课文。圈点勾划。
字词总结:
(一)常用文言实词:报、让、宜、权、被、垂、次、俟
初中历史试讲史记教案

初中历史试讲史记教案
教学内容:史记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以及他的历史地位,理解
史记的内容结构及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地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史记
的内容结构。
教学准备:课件、史记文本、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看一个史记的封面,引导他们猜测这是什么书,说出他们对史记的了解。
2. 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让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二、讲解史记的内容结构(15分钟)
1. 介绍史记的内容结构,包括纪传体、志、表等部分。
2. 分别解释这些部分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史记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翘楚。
三、让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
1. 分发史记的部分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
2. 提醒学生关注史记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内容,帮助他们理解史记的叙述方式和历史意义。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分享对史记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史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读历史书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内容结构,让学生了解史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地位和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自信心和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史记中的具体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教学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史记》读书课

读《史记》经典轻叩国学之门执教教师:石河子第一小学张婷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史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时间轴”梳理《史记》中历史的发展演变,学习用“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重点研读《项羽本纪》,品味司马迁写人叙事的方法。
3、让学生从《史记故事》开始阅读史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寻找炎黄子孙文化之根,让经典陪伴学生成长,润泽金色童年。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史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史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寻找炎黄子孙文化之根。
教学课时:一课时板书设计:随堂生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人物,回顾内容1)三过家门而不入,功业无量定九州。
大禹2)忧愁幽思作《离骚》,可与日月争光辉。
屈原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4)少年立志取代秦,破釜沉舟有谋略。
项羽5)卧薪尝胆待时机,灭吴雪耻称霸主。
勾践2、聊作者,简介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发奋读书,四处游历,研读文献,忍辱负重,最终完成巨著。
(设计意图:课伊始,从几个脍炙人口的人物——大禹、孔子等入手。
由此为孩子们打开了《史记》这本书的院门,纵观书中的历史人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二、怎样读《史记》1、目录中的发现1)可以从内容入手,《史记》如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观察目录,说说你的发现。
《史记》全书包括五个部分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的历史)、三十世家(记贵族王侯的历史)、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2、时间轴记录法1)中国历史朝代顺口溜。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漫步时间轨道,把《史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下。
夏商周秦汉3)把《史记》记录的朝代写在手中的时间轴上。
3、时间人物事件图《史记》不仅有史学价值,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故事读书报告》课件

提供了道德伦理的借鉴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为现代人提供了道德伦理的借鉴,引导人们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促进了社会进步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述和分析,启示了现代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 反思,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3
REPORTING
《史记故事读书报告 》ppt课件
2023
目录
• 《史记》简介 • 《史记》中的故事 • 《史记》的文学价值 • 《史记》的历史价值 • 《史记》的现代意义
2023
PART 01
《史记》简介
REPORTING
作者介绍
司马迁
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以其杰出的史学才华和《史记》的创 作而闻名。
对后世的影响
1 2
文学价值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学研究价值
为后来的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研究秦 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思想观念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中表达了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这些观念对后世的哲学、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叙事艺术
总结词
司马迁在《史记》中展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通过精心安排 的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使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详细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 伏笔等,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时,他对历 史事件的细节描写十分生动,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亲历了那些历史时刻。
历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走进《史记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走进《史记故事》------------阅读指导课【学习目标】1、通过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其阅读《史记》的兴趣,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准备】1、师生熟读《鸿门宴》,了解《史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2、《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4、《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5、《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师相机点评。
)(相机板书:英雄)二、聚焦人物、指导学法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
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方法:可以采用速读、跳读等读书方法,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等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3、交流:【张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将军,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故事》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重点难点:熟读故事;感受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古曲《广陵散》: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音乐渐止,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可以说,鲁迅对《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是至高的。
)3.今天,老师就把这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史记》推介给孩子们。
(板书:推介《史记》)二、七嘴八舌话《史记》:1.关于《史记》,你了解哪些呢?2.学生自由介绍《史记》,教师相机点评。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文史学家,人称“太史公”。
(2)《史记》记载了3000多年历史呢!它从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开始记述,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共3000多年历史!(3)师:司马迁写作此书是为了总结前人得失,或加以利用、或引以为戒。
正是他说的——出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齐读)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
) (4)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5)《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5)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6)《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7)《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板书:英雄)三、聚焦人物、重现场面1.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
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3.交流:张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将军,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1.生自由谈体会。
2.点评:张良真是足智多谋。
有了他,刘邦在鸿门宴上才化险为夷!他是英雄!樊哙是英雄拟理解段落:樊哙一听马上吼道:“我要进去,保护沛公!”3.生自由谈体会。
4.指导朗读。
樊哙抬头看着项羽,没有一点害怕的表情:“我连死都不怕,再喝杯酒有什么关系?当今秦王暴政,天下百姓十分痛苦,都起来反抗。
楚怀王和各路起义军约定:‘先攻入咸阳城的人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攻入了咸阳,对城里的财宝,一点也不敢动,而是封锁了库房,驻扎在灞上,等着将军您的到来。
我们沛公,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不仅没有任何奖赏,您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杀有功的人。
您这么做,和秦国的暴君又有什么区别呢?”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樊哙忠心护主、一勇当先,也是英雄!【范增、项庄是英雄】拟理解段落:范增接过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身上的佩剑,一剑就把玉斗砍碎,叹息说:“你们这些没有眼光的人啊,成不了什么大事,以后夺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
”1.生自由谈体会。
2.指导朗读。
点评:他们一心为主、立志除掉刘邦,也是英雄!项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项伯做在刘邦身边,看出项庄舞剑的目的是想刺杀刘邦,就起身拔出宝剑,与项庄一同舞了起来,不时地用身体挡住沛公,使项庄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项伯以仁义为先、保住刘邦,他也是英雄。
刘邦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刘邦)拟理解段落:刘邦一见到项伯,赶忙诚恳地起身敬酒,说:“项兄,我自从攻入咸阳以后,城里的财物我一点都没敢动,只等项将军的到来,希望您回去一定向项将军说明,关中王的位子,也等着项将军来做。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虚心接待项伯,可见他计谋之深。
(板书:虚心有谋)一见到项羽,刘邦急忙躬身施礼说:“将军在上,刘邦来向将军请罪,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军,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先进入咸阳城,和将军在这里相见。
现在有小人想要挑拨我和您之间的关系,希望将军不要轻信。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以退为进,也是成大事者所为!他也是英雄。
(板书:以退为进)项羽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项羽)拟理解段落:1.项羽年轻的时候长得身材魁梧,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家乡的年轻人都很怕他。
2.他们的军队作风十分勇猛,几乎每次都能打胜仗,秦兵一听到项羽的大名,心里都十分害怕,项羽的队伍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壮大。
3.项羽是个直性人,他看刘邦这样谦虚,心头的怒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A、生自由谈体会。
B、点评:项羽神勇、大度的英雄气概显现无疑!(板书:神勇、大度)C、但是项羽在关键时刻起了妇人之仁,错失杀刘邦的良机,最后导致楚汉争霸的失利、乌江自刎的悲剧!(板书:妇人之仁)D、不过,后人追忆项将军的英雄气概留下了很多墨迹。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诗一首:【课件出示】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学生自己读,指名读,齐读(2)李清照认为项羽有傲气,宁死不屈,是一位铮铮铁骨的大英雄,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3)《史记·项羽本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项羽兵败逃到乌江时,乌江亭长给他准备好船只,并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课件出示乌江亭长的话】项羽不肯过江,说:“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课件出示项羽的话】同学们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
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八千子弟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4)历史上项羽兵败自刎的悲壮结局,曾赢得后人无限的同情,然而唐朝诗人杜牧却认为项羽失败之后,应当虽败不挠,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以图卷土重来,自杀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杜牧游历乌江,经过项羽自刎之处,凭吊古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七绝,【课件出示杜牧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同学们知道杜牧这首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6)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都属于咏史诗的范畴,两人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李清照那铿锵有力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总结:因此,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是楚汉相争的胜利者,他谦虚、有谋,是英雄;张良、樊哙、范增、项庄各自护主,也是英雄;项伯仁义为先,也是英雄所为;而项羽最终虽乌江自刎,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流传至今,也是大英雄!四、总结、延伸1.同学们,《鸿门宴》只是《史记》中的一则小故事……课件简介《史记》,响起古乐《高山流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内分体例:《本纪》十二篇,记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贵族王侯的史事;《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还记载了一些国内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历史。
《表》十篇,把错综复杂的史实用简明表格谱列出来;《书》八篇,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2.同学们,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在《史记》中有很多,像《鸿门宴》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很多。
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来,去读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好好的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的美!3.另外,老师告诉同学们,读《史记》有以下功效:【课件出示……】一、可以清心二、可以养性三、可以修身四、可以齐家五、可以治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它呢?我希望同学们都喜欢读经典的书籍,做有根的人!板书刘邦虚心有谋以退为进英雄项羽神勇大度妇人之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