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国立武汉大学的创办

合集下载

国立武汉大学 PPT课件

国立武汉大学 PPT课件

学部院士(1994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

邓子新微生物学家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美国微生物
科学院院士

舒红兵 1967.1. 细胞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龚健雅 1957.4. 遥感测绘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2020/3/30
19
武大简介
•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教育部 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溯源 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 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 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 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 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 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 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目 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 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 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 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2020/3/30
20
两院院士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全性1925.4.11 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1980年当选

卓仁禧1931.2.12 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1997年当选

李德仁1939.12.31 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
国立武汉大学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2020/3/30
1
气派的校大门
2020/3/30
2
胜似皇宫的老图书馆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2020/3/30
3
2020/3/30

武汉大学介绍ppt

武汉大学介绍ppt

2013年“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武汉大学 排行第七。
武汉大学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 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 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 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 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武汉大学最好的专业是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历史学、物理 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法语、法学、新闻学、 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 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 数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核工程 与核技术、环境工程、经济学、生物技术。
历史 80-85
地理 80-85
樱花城堡
校园掠影
流山东珞 风高湖珈 甚水之之 美长水山
秋日里 红枫满地
樱顶老图
“心胸之磊落更如风光霁月,足以昭彰千古”
韩德培(1911- ), 江苏南京人(生于江苏 如皋),中国国际私法 学的一代宗师,1934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 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 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随后以“特别研究生” 的身份转入美国哈佛大 学法学院继续从事法学 研究,1946年任教于 国立武汉大学法律系, 现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 科学资深教授,主要代 表作有《国际私法中的 实质与程序问题》、《 国际私法上的反致问题 》、《国际私法》 (主 编)等。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 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 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 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 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 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 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中文系。2015年 4月声明已经退休。

武大校史真相

武大校史真相
1896年,张之洞对自强学堂章程进行改革,将算学门移归两湖书院,
格致、商务门停办,改为一般课程,方言一门扩大为英文、法文、德 文、俄文四门(1898年又增加东文即日文,共计五门),从此,自强 学堂成为一所专门的外国语学校。
学生必须年在二十四岁以内十五岁以外,口齿较灵,志趣渐定者。过二 十四岁或不及十五者,均不录取。 ——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1897年4月9日) 关于学生的程度,可从他们的试题中去衡量。于二十五年九至十一月间, 自强学堂曾举行过三次月考与一次总考,测验中西各门功课。测验后的试卷, 虽没有全部留下来,但仅就所见的部份试卷,亦可以粗略窥见其重点与程度。 …… 从上举各堂西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自强学堂的外文教学确是在培养学 生直接阅读各国著作的能力,而学生的语文程度似乎不差。 …… 如以五年后(一九〇四)所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准,上述生理与格 致二科题目的程度,仅相当于中学一二年级而已。 至各堂算学题目方面,分为新旧班二种,新班题较繁难,旧班题目则全 属四则范围,诸如方阵、分配、行程、比例与本利计算等。各堂中以德文堂 的题目较深。不过,从这些题目看,他们这时的数学程度顶多与高等小学相 当。 总之,他们的各科程度比预定的标准——高等学堂程度——为低。显然 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合格学生与师资所致。当然,经费与设备亦成问题。就是 改为方言学堂后的三届学生亦发生同样的问题。……
——摘自武汉大学主页之‚学校概况〃学校简介‛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 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 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 学,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大学 与其他几所学校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7月,国民政 府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 ——摘自武汉大学主页之‚学校概况〃百年校史‛

武汉大学历史相关资料

武汉大学历史相关资料

目录1前言 2 珞珈百年 3 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4.武昌高师到武昌中大国立武汉大学乐山时期建国后的武汉大学新武汉大学珞珈人(英杰)筚路蓝缕力耕三尺北溟化鹍珞珈(风)物飞檐香榭(历史的见证)珞樱流影珞珈精魂铭神忆情百年沧桑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

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

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之列,并且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在北平对一位来华游历的美国外交官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一直位居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

1995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弘的发展史,并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百余年的辉煌校史,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珞珈学人,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征途上,豪情满怀,继续阔步前进。

分享武汉大学

分享武汉大学

理科 理科 理科
测绘类
650
633 627 626
638.89 631 626.5
9 2 2
地理科学类(资源与环境类) 635 地理信息科学 627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化学类(化学基地班)
634
642 625 643
630
634 624 626
632
642 643 650 632 633
639 634 635 625 632
640.33 639.33 642.5 628.5 632.5
3 3 4 4 2
理科 理科 理科
646 645 629
639 642 625
643.75 643.33 627
4 3 2
武汉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武汉大学优势专业是广大高考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以下为大家整理出 了武汉大学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可以算是武汉大学优势专业了。
校训:
自强
弘毅
求是 创新
创办人:张之洞
1893年11月2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朝光绪帝上奏《设立自 强学堂片》。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 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座新式高等专门学 堂位于湖北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 格致、商务四门。由此揭开了近代湖北高等教育的序幕。1896 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后者增加自然、工程教育。 方言一门逐步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东文(日语)5 门。 192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2015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省份 文科最 文科最 文科一 文科线 理科最 理科最 理科一 理科线 高分 低分 本线 差 高分 低分 本线 差

武汉大学历史相关资料(超详细)

武汉大学历史相关资料(超详细)

目录前言 (2)珞珈百年3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武昌高师到武昌中大国立武汉大学乐山时期建国后的武汉大学新武汉大学珞珈人(英杰)筚路蓝缕力耕三尺北溟化鹍珞珈(风)物飞檐香榭(历史的见证)珞樱流影珞珈精魂铭神忆情百年沧桑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

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

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之列,并且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在北平对一位来华游历的美国外交官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一直位居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

1995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弘的发展史,并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百余年的辉煌校史,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珞珈学人,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征途上,豪情满怀,继续阔步前进。

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1893-1911)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11月29日奏请光绪皇帝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中国人自己担任校长)的新式专门学堂。

武大校史

武大校史

前言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

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

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之列,并且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在北平对一位来华游历的美国外交官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一直位居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

1995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弘的发展史,并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百余年的辉煌校史,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珞珈学人,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征途上,豪情满怀,继续阔步前进。

一、百年沧桑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1893-1911)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11月29日奏请光绪皇帝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

自强学堂(1893.11.29——1902.10)创办人:张之洞(督鄂:1889——1909)首任总办蔡锡勇校址:武昌三佛阁大街口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辖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总督之初,首府武昌只有两所容量极小、破败不堪的旧式书院,即江汉书院和经心书院,因此他打算创办一所更大更新的“两湖书院”,为两湖(即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培养人才。

校史

校史
武汉大学回访母校-校史介绍
情 系 母 校 ︒ 饮 水 思 源
武 汉 大 学 回 访 母 校 武 汉 二 中 分 队
谢谢O(∩_∩)O
武汉大学回访母校-校史介绍
武汉大学回访母校-校史介绍
1922
1920
2 1917 5
1913
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校学国学立 长︐立校武 张武正昌年 继昌式高 煦师更等月 继范名师︐ 任大为范国
1923 9
back
武汉大学回访母校-校史介绍
国立武昌大学
名生晖瑛 任月昌又立 学︑︑校 校︐大更武 者马胡长年长化学名昌年 来寅适邀暑︒学︒为师 校初︑请期 家同国范月 讲等周吴︐ 石年立大︐ 学知鲠稚石 瑛 武学国 ︒ 1925 1924 9
2
1926
武汉大学回访母校-校史介绍
11 28
2
4 27
6 17
国立武汉大学
年享医立括 考学 的新东大为 历有学浙国 试︑ 著校湖学基 史“院江立年︐国年名址之代础年 中牛的大北︐从立︐诗︒滨理建 的津文学京英而中国人时︑校立月 巅之理︑大国跻央立闻任远长国︐ 峰高科国学牛身大武一国离 立南 ︒级学立︑津“学汉多立闹月武京 生士武国大民和大用武市确汉国 地毕汉立学国国学谐汉的定大民 位业大清致五立与音大落了学政 ”生学华函大浙国的学驾以︒府 ︒成︑大国名江立办文山当化决 武绩私学民校大北法学︵时学定 汉平立︑政”学京︐院又武家以 大均南国府︒统大将院名昌刘国 学在开立教 一学山长罗城树立 达八大中育 进︑名兼家外杞武 到十学央部 行国改中山风为昌 其分以大︐ 全立为文︶景国中 以及学确 国清珞系一秀立山 上协︑ 招 珈主带丽武大 余者和国认 生华山任为的汉学 包 大 ︐ ︒ back 1948 1937 11 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湖南大学:任凯南
来自安徽大学:张其浚、苏雪林、胡元义 来自浙江大学:陆凤书、丁人鲲 来自明德大学:李剑农
三、珞珈山校园建设
1932年第一批竣工的珞珈山新校舍
1935年建设中的校舍
李四光---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
李四光(1889~1971)湖北 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 教育家。1905年在日本留 学时加入同盟会。曾获英 国自然科学博士、挪威哲 学博士、苏联外国院士称 号。1928年起担任国立武 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 员长,率先提出建设珞珈 山校舍,亲自勘定校址, 制定规划,筹措经费,招 标投标,聘请美国建筑师 凯尔斯规划设计珞珈山新 校舍。
叶君健 作家、 翻译家,译有 《安徒生童话》 等
刘西尧 “两弹一星”副 总指挥
张培刚 发展经济 学创始人、农业 工业化创始人
赵飞克 院士
柯 俊 院士 潘 琪 交通部副部 长、六机部部长、中 国舰船总公司总经理 郑孝燮 古建筑学家
3.师资雄厚
沈从文 闻一多
陈 源
刘博平
刘永济
武大三女杰
冯沅君 袁昌英 苏雪林
师资队伍结构
年代 1928.9 1930.8 1931.6 1932.6 1933.6 1934.6 合计 31 82 102 101 104 113 教授 28 36 56 63 71 74 % 46.7 43.9 55.4 62.4 68.3 65.5 讲师 3 22 21 10 8 13 26.8 20.6 9.9 7.69 11.5 24 25 28 25 26 29.3 24.5 27.7 24 23 % 助教 % 教师人均图书 1821 854 696 933 854 965
2、学生:1928.9.首次招生407人,其中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肄业生330人,其他中学考取60多人。年龄最大28岁,最 小18岁。 1929年 招生 263 1930年 招生 217 1931年 招生 159 1932年 招生 132 1933年 招生 171 1934年 招生 222 毕业 203 毕业 毕业 毕业 46 毕业 116 毕业 171 在校学生 504 在校学生 528 在校学生 523 在校学生 574 在校学生 613 在校学生 603
3. 中国主要大学校风、学风的多元影响
来自北京大学: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陈源、燕树棠、皮 宗石、方壮猷、冯沅君、章蕴胎、吴维清
来自清华大学:燕树棠、罗家伦、吴其昌
来自中央大学:陈登恪、方重、雷海宗、查谦、叶峤、徐天闵
来自中山大学:范寿康、邬保良 来自暨南大学:刘博平 来自金陵大学:冯沅君、陶延桥、 来自东北大学:刘永济、刘异、高亨、万卓恒
2、政治军事混乱:新军阀混战割据;蒋介石一党专政,推行 “以党治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建根据地。 四大武装集团: 华南---李宗仁 东北---冯玉祥 西北---闫锡山 华东---蒋介石
国民党内四大派:西山会议派 (北平)
汪精卫 (武汉) 宁汉分争四大战 :蒋冯闫桂大战 蒋冯大战
胡汉民(广州)
蒋介石(南京) 蒋唐大战 蒋桂大战
植树造林
王世杰校长每年“3.12”植树节带领师生从东厂口徒步到珞珈山植树
1929年起,每年3 月12日的植树节, 校长带领师生来珞 珈山植树。
1929年师生在珞珈山植树
金陵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大学建筑比较
中央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体育馆,三绞拱钢梁 结构,三檐四层窗,巴洛克式 山墙,有利于采光、通风。
1935年国立武汉大学磨山农林场3000多亩
珞珈校园建筑特色
1. 科学价值 2. 艺术价值 3. 历史价值 2001年6月,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被国务院 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航摄图书馆、老斋舍
1932年国立武汉大学的一区教授宿舍
1935年正在建设中的珞珈山校园
建 设 中 的 国 立 武 汉 大 学 图 书 馆
一、校长有魄力,狠抓纪律、抓基建、抓学术。 二、珞珈建筑,中西合璧。 三、筑巢引凤,名师云集。 四、学费低廉,校风淳朴。
下一讲:乐山八年(1938 ~ 1946)
1935年 招生 263
1936年 招生 340 1937年 招生 342 1938年 招生 481
毕业 161
毕业 108 毕业 92 毕业 186
在校学生 573
在校学生 577 在校学生 670 在校学生 921
优秀毕业生
李锐 刘佛年 华东师大校长
疏松桂 控制系 统专家
黄树槐 华中科大校长
陈家康
1932年全校开设课程284门
1936年全校开设课程318门
(2)一年级学习公共基础课。二、三年级学习本 系必修课。四年级开设高深理论课及特殊应用课程。
(3)教材 文科自编教材占90%,理科使用外文教材占50%,工 科使用外文教材占90%
(4)专职教师中,教授占64-68%
5.学术活动
(1)创办四大学术刊物:《社会科学季刊》、《文 哲季刊》、《理科季刊》、《工科年刊》。
4.中国教育体制转型期
旧中国教育体制的四次大变革:
一、中国书院制:汉代至清末洋务运动前;
二、模仿西欧教育体制:洋务运动后至甲午战争;
三、模仿日本教育体制:甲午战争失败后,至大革
命以前; 四、推行欧美教育体制:大革命失败以后至1949年。
(二)办学概况
1、院系设置: 1928.7.设立3学院:社会科学、理工、文学、预科
(2)学生社团创办刊物。
(3)利用“总理纪念周”,邀请名师作学术演讲。 (4)邀请国内外名人演讲:蔡元培、张治中、胡适、 董必武、周恩来等。 (5)注重图书资料及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建设。
二、办学理念
蔡元培1932年5月26日在国立武 汉大学新校舍落成典礼上说:
德、法大学:放任,纯粹为提高学 术,不求人人成功。 英、美大学:干涉,兼长品性,希 望人人受益。 武汉大学兼容两方长处之资格,学 生当非常满足,------
1935.4
1936.8 1937.6 1938.9
126
140 146 162
82
89 90 99
65.1
63.6 61.6 61.1
11
11 18 17 10.49
33 26.2
40 38 46 28.6 26 28.4
1040
1129
877
4.课程建设
(1)新开课程逐年递增
1930年全校开设课程168门
绅士型: 牛津、剑桥、 哈佛 注重培养求学 的能力,养成 科学的头脑, 增进语言文字 知识 重视外语训练 注重研究
武汉大学: 领袖、通才、 专才
学者型: 洪堡、伦敦、 法国、日本、 耶鲁 注重培养求 生的能力, 注重生活技 能的训练 不再重视外语
两方兼顾
重视外语
两方兼顾
注重教学
影响武大理念的因素
3、思想文化混乱、派系林立:
(1)第三党---------邓演达、宋庆龄、陈友仁(主张反蒋、 平民革命、土地国有、反帝反封等)
(2)改组派---------陈公博、顾孟余、汪精卫(与蒋介石 明争暗斗) (3)乡村建设派---梁漱溟(主张乡村自治)
(4)托陈取消派---陈独秀(主张合法斗争)
(5)人权派---------胡 适、罗隆基(对蒋不满,主张法 治,保障人权,专家治政,反对武人政治等。认为中国革 命的对象是五鬼: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 (6)平民教育派---晏阳初(主张应救治国人的愚、穷、 弱、私四大缺点。)
陈剑修
雷海宗
范寿康
李剑农
罗家伦
谭戒甫
梅汝敖
燕树棠
陶 因
吴学义
戴名巽
查 谦
高尚荫
汤佩松 桂质廷 吴大任
李先闻
赵师梅
李竞雄
涂 治
师资队伍特色
1. 80%的教师曾获得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博 士、硕士学位。 2. 年轻化,教授平均年龄38岁,最年轻的27岁。 3. 教学经验丰富,大都来自北大、清华、中央等 大学以及工厂、机关。 4. 富有革命和创新精神。
1938.4.设立5学院:文、法、理、工、农
文学院 (闻一多、陈源) 下设4系:中文、外文、史学、 哲学教育 法学院(皮宗石) 下设3系:政治、法律、经济(商学) 理学院 (王星拱) 下设4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工学院 (石瑛、邵逸周) 下设3系:土木、机械、电机 农学院 (叶雅各) 下设1系:农艺
第二讲 国立武汉大学的创办
1928~1938
主讲:徐正榜
第二讲
(一)办学背景
பைடு நூலகம்
提 纲
一、国立武汉大学创办背景及概况
(二)办学概况
二、创办国立武汉大学的理念 三、珞珈山早期校园建设
社会背景:
(一)办学背景
1.国内外形势: 国内---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大萧条。
中央大学体育馆
金女大 金大北大楼
金大东大楼
中大科学馆
金大西大楼
仙人骑鸡(骑凤仙人)
龙 凤 狮
天 马
狻 押 斗 行 海 猊 鱼 獬 牛 什 豸 马
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仙人骑鸡
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仙人骑鸡
1955年哈军工教学楼
1955年哈军工教学楼
屋顶比较
总结
国立武汉大学创建初期十年中,在刘树杞、 王世杰、王星拱、李四光、叶雅各等先生的努力 经营下,由一个只有师范基础的学校一跃而为全 四大名校之一。
大学的象征,求知的殿堂
图 书 馆 正 门 上 方 的 老 子 像
寓意深远的“仙人骑鸡”
图书馆东西两侧的 西式吊脚楼
仙人骑鸡
学子骑马
学生俱乐部里的民俗装 饰“连升三级”
学生俱乐部里的挂落民俗装饰“福在眼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