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知识点(全)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摘要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变化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U Q W ∆=+ dU Q W δδ=+适用条件:封闭系统的任何热力学过程 说明:1、amb W p dV W '=-+⎰2、U 是状态函数,是广度量W 、Q 是途径函数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变化中的应用----常用公式及基础公式 过 程WQΔUΔH理想气体自由膨胀理想气体等温可逆-nRTln (V 2/V 1); -nRTln (p 1/p 2) nRTln (V 2/V 1);nRTln (p 1/p 2)0 0等 容任意物质0 ∫nCv.mdT ∫nCv.mdT ΔU+V Δp 理想气体 0 nCv.m △T nCv.m △T nCp.m △T 等 压任意物质-P ΔV ∫nCp.mdT ΔH -p ΔV Qp 理想气体-nR ΔT nCp.m △TnCv.m △T nCp.m △T 理 想 气 体 绝 热过 程 Cv.m(T 2-T 1);或nCv.m △TnCp.m △T可逆 (1/V 2γ-1-1/ V 1γ-1)p 0V 0γ/(γ-1)2、基础公式热容 C p .m =a+bT+cT 2 (附录八) ● 液固系统----Cp.m=Cv.m ● 理想气体----Cp.m-Cv.m=R ● 单原子: Cp.m=5R/2 ● 双原子: Cp.m=7R/2 ● Cp.m / Cv.m=γ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 pV=nRT• 过程方程 恒温:1122p V p V = • 恒压: 1122//V T V T = • 恒容: 1122/ / p T p T =• 绝热可逆: 1122 p V p V γγ= 111122 T p T p γγγγ--=111122 TV T V γγ--=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可逆相变化与不可逆相变化过程1、 可逆相变化 Q p =n Δ相变H m W = -p ΔV无气体存在: W = 0有气体相,只需考虑气体,且视为理想气体ΔU = n Δ相变H m - p ΔV2、相变焓基础数据及相互关系 Δ冷凝H m (T) = -Δ蒸发H m (T)Δ凝固H m (T) = -Δ熔化H m (T) Δ凝华H m (T) = -Δ升华H m (T)(有关手册提供的通常为可逆相变焓)3、不可逆相变化 Δ相变H m (T 2) = Δ相变H m (T 1) +∫Σ(νB C p.m )dT 解题要点: 1.判断过程是否可逆;2.过程设计,必须包含能获得摩尔相变焓的可逆相变化步骤;3.除可逆相变化,其余步骤均为简单变化计算.4.逐步计算后加和。
物理化学概念

物理化学概念1.电化学: 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2.原电池: 将两支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的,能自发地在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电解池: 将接有外电源的两支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迫使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4.正极: 电极电势较高的电极.5.负极: 电极电势较低的电极.6.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7.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8.离子迁移规律: 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正)离子总是向阴极迁移,阴(负)离子总是向阳极迁移.9.电极反应规律: 在阳极,电极电势愈负(小)的电对,愈先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电极电势愈正(大)的电对,愈先发生还原反应.10.电流传导规律: 整个电流在溶液中的传导是由阴、阳离子的移动而共同承担的.11.法拉弟定律: (1).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后,在电极的两相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与一式量该物质发生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电子数成反比.(2).通电于串联电解池,在各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其氧化数的变化值的乘积都相同. Fz Q n j j =; FQ z n z n z n z n z n B B A A j j =+====...2211 12.离子迁移数: 离子j 所传导的电流(量)与总电流(量)之比. QQ I I t j j j == 13.摩尔电导率: 把含有1mol 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时所具有的电导. c V Λm m κκ==14.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迁移)定律: 在无限稀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无限稀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无限稀释时阴、阳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 ∞--∞++∞+=,,m m m v v Λλλ(化学计量单元),∞-∞+∞+=,,m m m Λλλ(类元电荷计量单元)15.离子强度: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与其价数的平方的乘积之和的一半.∑=221j j z m I 16.可逆电池: 将化学能以热力学可逆的方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可逆电池.包括化学反应可逆和能量交换可逆两个方面.17.可逆电极:(1).第一类电极: 将金属浸入含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电极.包括金属电极、卤素电极和气体电极(2).第二类电极: 在金属上覆盖一层该金属的难溶盐后浸入含该难溶盐阴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电极.包括金属-难溶盐电极、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和难溶氧化物-难溶盐电极(3).氧化-还原电极:18.氢标还原电极电势: 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V .以标准氢电极为负极,指定电极为正极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18.液体接界电势: 在两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或同种电解质但浓度不同的溶液的界面间产生的电势差.它是由于离子的扩散速率不同造成的,是不可逆的.也称扩散电势.19.分解电压: 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分解时所需(必须)的最小外加电压.20.极化: 在有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的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21.超电势: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其平衡电极电势的差值的绝对值.22.速率方程: 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等参数间的关系式, 或浓度与时间等参数间的关系式.也称动力学方程.前者是微分速率方程,后者是积分速率方程.23.反应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 或 单位体积内,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tc v t V r j jd d 1d d 1⋅=⋅=ξ(恒容) 24.反应机理/反应历程: 表示一个总包(复杂)反应所经历的具体途径的若干基元反应的有序集合。
物理化学教材内容和体例特色

物理化学教材内容和体例特色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物理化学教材通常包括了各种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实验方法和应用技术。
在教学内容方面,物理化学教材通常会包括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等内容。
首先,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了能量转化和宏观物质性质的关系。
在物理化学教材中,通常会包括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函数、相平衡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热力学可以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
其次,动力学是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它研究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在物理化学教材中,通常会包括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方程、催化剂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动力学可以了解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规律,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这对于理解实际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量子化学也是物理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电子结构。
在物理化学教材中,通常会包括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原子结构、分子轨道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量子化学可以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规律,以及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特点,这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统计力学也是物理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了宏观物质性质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化学教材中,通常会包括分布函数、热力学量的统计解释、理想气体的统计理论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统计力学可以理解宏观物质性质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之间的联系,以及理想气体行为的统计解释。
总的来说,物理化学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和统计力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物理化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为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化学名词解释归纳

一.名词解释1.离子迁移数:是指在一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导电份额或者导电百分数。
2.独立组分数:用以确定平衡体系中所有各相组成所需的独立物质的最少数目称为独立组分数。
3.摩尔燃烧焓:是指1mol有机化合物在指定温度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产物时的反应热。
4.等电点: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0时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5.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区自发向低浓度区迁移,使其分布趋向均匀的过程称为扩散。
6.对峙反应:也称可逆反应,是指在正方向和逆方向上可以同时进行的反应,且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相比拟。
7.可逆过程:是指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每一瞬间都接近于平衡态的过程。
8.摩尔电导率:表示在两个相距1m的平行电极间,1mol电解质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9.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相对强弱。
10.乳状液转型:是指在外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乳状液由O/W型变成W/O型,或者由W/O型变成O/W 型的过程。
11原子发射光谱:是指由物质内部运动的原子和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后而得到的光谱。
12.自由度:在不引起旧相消失和新相生成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独立变量如浓度温度压力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13.离子选择电极:是指具有离子感应膜,可以把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转换成相应电势的电极,它是某离子的指示电极。
14.负吸附: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溶质的加入儿升高,表面过剩为负,称为负吸附。
15.吸附平衡:当气体分子在吸附剂表面聚集与逃离吸附剂表面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体系达到平衡,称为吸附平衡。
16.乳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与其互不相容的液体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
二.简答题1.简述可逆过程的特点.(1)可逆过程是由一连串无限接近平衡态额微小变化组成,因变化的动力和阻力相差为一无穷小量,因而过程进行得无限缓慢。
(2)若循原过程相反的方向无限缓慢变化,可使体系与环境同时恢复原状。
物理化学简介

• 概论
•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 V 受 T、p 的影响很大 V 受T、p 的影响较小 (又称凝聚态)
液体
固体
•联系 p、V、T 之间关系的方程称为状态方程 •本章中主要讨论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 气体的讨论 实际气体
29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低压气体定律: (1)波义尔定律(R.Boyle,1662): pV = 常数 ( n ,T 一定)
解:M甲烷 = 16.04×10-3 kg · -1 mol
m pM ρ V RT 200 103 16.04 103 k g m 3 8.315 (25 273.15) 1.294k g m 3
33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模型
(1)分子间力
•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范德华力(趋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相互排斥—分子间电子云、原子核间排斥力
25
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3. 量值计算
物理化学的公式中均表示成量方程式的形式, 而在对量的数学运算中,有时涉及数值方程式。
[例如] 计算25℃,100kPa下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Vm =? •用量方程式运算
RT 8.315J m ol1 K 1 (273.15 25) K Vm 3 p 100 10 Pa
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热:由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
2.功:系统与环境之间其他一切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3.热力学能:是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能量的总和。
4.热容:在无化学反应和相变化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封闭系统吸收的热δQ与温度的升高dT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系统的热容,用C表示。
5.系统: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6.环境:与系统密切相关的物质和空间称为环境。
7.敞开系统:系统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
8.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只有能量的传递。
9.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传递。
10.电子导体:也称为第一类导体,通过自由电子的定向迁移来实现其导电的目的。
11.离子导体:也称为第二类导体,依靠正、负离子的定向迁移来实现其导电的目的。
12.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13.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14.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和各种因素(例如浓度、压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基无反应:由反应物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基等)一步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16.总包反应:由多个基无反应组成的反应称为总反应。
17.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表示。
18.催化作用:一种或多种少量的物质,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显著增大,而这些物质本身在反应前后的数量及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9.自催化作用:催化剂可以是有意识的加入反应体系的,也可以是在反应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后者是一种或几种反应产物的中间产物,称为自催化剂,这种现象称为自催化作用。
20.相界面:将两种分开的界面21.表面张力:在液体表面存在一种使液面收缩的力,称表面张力。
22.液面铺展:液体在另外一种与其不互溶的液体表面自动展开成膜的过程。
23.胶束: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基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缔合在一起而远离水环境向内、亲水基朝向水中向外形成了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
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
1. 动力学:运动的原理,能的定义,熵的概念,热力学,动力学等。
2. 化学平衡:溶液的溶解度、能量障碍及改变,静态及动态平衡,平
衡常数及平衡常数的改变,萃取平衡,反应化学平衡,皿热反应等。
3. 电离和离子竞争:电解反应、离子竞争、活性空穴及电荷构型的调节,吸附反应及calvin- wheeler竞争,体系电荷分布及滴定反応等。
4. 化学催化:催化原理及作用机制,原位及连续催化,非权衡催化反
应的特性,络合催化,分子催化等。
5. 固体表面和电场:表面状态及表面电荷,消散电荷谱,电场及偏振,极化材料及表面电荷型复合物等。
6. 分子量和热力学:分子量及其热力学特性,热力学不平衡性及能量
分配,分子结构,热量放射,热电材料等。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焦耳实验:ΔU =f (T ) ; ΔH =f (T ) 三、基本关系式1、体积功的计算 δW = -p e d V恒外压过程:W = -p e ΔV可逆过程:1221ln ln p p nRT V V nRT W ==2、热效应、焓等容热:Q 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等压热:Q 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焓的定义:H =U +pV ; d H =d U +d(pV )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21d p T T T C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热容定义:V V )(T U C ∂∂=;p p )(T H C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nR C C =-V p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 p =a +bT +c’T 2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等温过程:ΔU =0 ; ΔH =0 ; W =-Q =⎰-p e d V 等容过程:W =0 ; Q =ΔU =⎰T C d V ; ΔH =⎰T C d p 等压过程:W =-p e ΔV ; Q =ΔH =⎰T C d p ; ΔU =⎰T C d V 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p 1V 1γ=p 2V 2γ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不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C V (T 2-T 1)=-p e (V 2-V 1)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2、相变化可逆相变化:ΔH =Q =n Δ_H ;W=-p (V 2-V 1)=-pV g =-nRT ; ΔU =Q +W3、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298,()298(B H H m f B m r θθν∆=∆∑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p B C T H m p BB m r ∑=∂∆∂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卷号:18学校: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时间:120分钟总分:100(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大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成绩一.问答题。
请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 3 分)计量化学反应式为a A + b B y Y + z Z,试写出d c A/d t,d c B/d t,d c Y/d t和d c Z/d t四者之间的等式关系。
二.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8 分)用活性炭吸附CHCl3时,0 ℃时的最大吸附量为93.8 dm 3·kg -1已知该温度下CHCl3的分压力为1.34 ×10 4 Pa时的平衡吸附量为82.5 dm 3·kg -1,试计算:(1)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常数b;(2)CHCl3分压力为6.67 ×10 3 Pa 时的平衡吸附量。
三.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65℃时,在气相中N2O5分解的速率系(常)数为0.292 min-1,活化能为103.34 kJ·mol-1,求80℃时的k和T1/2 。
四.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5 分)测得NO2热分解反应的数据如下:求该反应的级数。
五. 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 )已知某总反应的速率系(常)数与组成此反应的元反应速率系(常)数k 1, k 2, k 3 间的关系为k =k k k 3122⎛⎝ ⎫⎭⎪,又知各元反应的活化能 E 1=120 kJ -mol -1,E 2=96 kJ -mol -1, E 3=196 kJ -mol -1,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
六. 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 )CH 4 气相热分解反应 2CH 4−→−C 2H 6 +H 2 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CH 4 k 1−→− CH 3- +H - , E 1=423 kJ -mol -1 ;CH 3- + CH 4k2−→− C 2H 6 +H - , E 2=201 kJ -mol -1 ;H - + CH 4 k 3−→− CH 3- +H 2 , E 3=29 kJ -mol -1 ;H - + CH 3- k-−→−1 CH 4 , E -1=0 kJ -mol -1 。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d (C H d 26c t ) =k k k k c 12311232⋅⋅⎛⎝ ⎫⎭⎪-[()]CH 4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七. 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 )某电导池中充入0.02 mol ·dm -3的KCl 溶液,在25℃时电阻为250 Ω,如改充入6×10-5 mol ·dm -3 NH 3·H 2O 溶液,其电阻为105 Ω。
已知0.02 mol ·dm -3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0.227 S ·m -1,而NH 4+及OH -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73.4×10-4 S ·m 2·mol -1,198.3 S ·m 2·mol -1。
试计算6×10-5 mol ·dm -3 NH 3·H 2O 溶液的解离度。
八.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25℃时,质量摩尔浓度b = 0.20 mol·kg-1的K4Fe(CN)6水溶液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因子(系数)γ±=0.099,试求此水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a±及K4Fe(CN)6的电解质活度a B。
九.填空题。
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本大题共35 小题,总计54 分)1、本小题1分接触角θ,表面张力σ (l/g)和粘附功W(粘)的关系是⎽⎽⎽⎽⎽⎽⎽⎽⎽⎽⎽⎽。
2、本小题1分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2)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3)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4)表面积缩小的过程。
3、本小题1分统计热力学是从物质的微观模型去推演宏观性质,在这方面,它弥补了的不足。
4、本小题2分按子之间有无相互作用,统计系统可分为⎽⎽⎽⎽⎽⎽⎽⎽⎽系,既子之间⎽⎽⎽⎽⎽相互作用及⎽⎽⎽⎽⎽⎽⎽⎽系,既子之间⎽⎽⎽⎽⎽⎽相互作用。
5、本小题1分由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是独立子系统。
是不是?()6、本小题1分简并度是同一能级上的不同量子状态的数目。
是不是?()7、本小题1分对于玻耳兹曼统计分布:()(1)玻耳兹曼分布就是最概然分布,它可以代表平衡分布;(2)玻耳兹曼分布就是平衡分布,它不是最概然分布;(3)玻耳兹曼分布不是最概然分布,它也不代表平衡分布。
8、本小题2分反应A + 3B2Y各组分的反应速率系(常)数关系为k A=⎽⎽⎽⎽⎽⎽⎽k B⎽⎽⎽⎽⎽⎽k Y。
9、本小题2分在温度T时实验测得某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的数据如下:则该化合物分解反应的级数为:()。
(1)零级;(2)一级;(3)二级;(4)三级。
10、本小题1分对一级反应,若其速率系(常)数为k ,则当反应物反应掉1/N 时,所需时间是11k ln N N -⎛⎝ ⎫⎭⎪。
是不是?( )11、本小题1分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是同一个百分数时,若开始浓度愈低,则所需时间愈短。
是不是?( )12、本小题1分当温度由27℃升高到37℃时,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 E a = 。
13、本小题1分在反应A k 1−→−B k 2−→−C ,A k3−→−D 中,活化能E 1 > E 2 > E 3 , C 是所需要的产物, 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产物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
( 1 ) 较高反应温度; ( 2 ) 较低反应温度; ( 3 ) 适中反应温度; ( 4 ) 任意反应温度。
14、本小题1分反应速率系(常)数随温度变化的阿仑尼乌斯经验式可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是不是?( ) 15、本小题1分正反应是放热的对行反应在一定的转化率x A 时存在着一个最适宜温度,此时反应速率υ温度T 的关系是——————。
16、本小题1分光气 COCl 2 热分解的总反应为: COCl 2 −→−CO+Cl 2 该反应分以下三步完成:Cl 2 2Cl 快速平衡 Cl +COCl 2 −→−CO +Cl 3 慢 Cl 3 Cl 2 +Cl 快速平衡总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d c (COCl 2) /d t == kc (COCl 2) ·{c (Cl 2)}12此总反应为:( )。
(1) 1.5级反应,双分子反应; (2) 1.5级反应,不存在反应分子数; (3) 1.5级反应,单分子反应;(4) 不存在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
17、本小题1分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 ,只有其速率方程为:υ=k {c (NO)}2 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是不是?( ) 18、本小题1分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反应。
19、本小题2分浓度为b的Al2(SO4)3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活度因子(系数)分别为γ+和γ-,则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γ±等于:()。
(1)(108)15b;(2)(γ+2·γ-3)15b;(3)(γ+2·γ-3)15;(4)(γ+3·γ-2)15。
20、本小题2分质量摩尔浓度为b的Na2SO4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a±与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系数)及b的关系为:()。
(1)a±=γ±b / b;(2)a±= 4γ±3 (b / b)3;(3)a±= 41/3γ±b / b;(4)a±= 271/4γ±b / b。
21、本小题1分298 K时,相同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KCl,CaCl2和LaCl3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最大的是LaCl3。
是不是?()22、本小题1分0.1 mol·kg-1LaCl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I / b等于⎽⎽⎽⎽⎽⎽⎽⎽⎽⎽。
23、本小题2分含有0.1 mol·kg-1 Na2HPO4和0.1 mol·kg-1NaH2PO4的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mol·kg-1。
24、本小题2分0.3 mol·kg-1的CaCl2水溶液的离子强度I=⎽⎽⎽⎽⎽⎽⎽⎽mol·kg-1。
25、本小题2分0.3 mol·kg-1的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等于:()。
(1)0.9 mol·kg-1;(2)1.8 mol·kg-1;(3)0.3 mol·kg-126、本小题1分0.005 mol·kg-1的Ba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I = 0.03 mol·kg-1。
是不是?()27、本小题6分在化学电源中,阳极发生⎽⎽⎽⎽⎽⎽⎽⎽反应,也叫⎽⎽⎽⎽⎽⎽⎽⎽极,阴极发生⎽⎽⎽⎽⎽⎽⎽反应,也叫⎽⎽⎽⎽⎽⎽⎽⎽极;在电解电池中,阳极发生⎽⎽⎽⎽⎽⎽⎽⎽反应,阴极发生⎽⎽⎽⎽⎽⎽⎽反应。
28、本小题1分25℃时,摩尔甘汞电极Hg | Hg2Cl2(s) | KCl(1 mol·dm-1) 的电极电势为0.2800 V,此数值就是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是不是?()29、本小题2分在温度T 时,若电池反应21Cu+21Cl 2===21Cu 2++Cl -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 1, Cu + Cl 2=== Cu 2+ +2Cl - 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 2,则E 1和E 2的关系为:( )。
(1)E 1/ E 2= 2; (2)E 1/ E 2= 1/2; (3)E 1/ E 2= 4; (4)E 1/ E 2= 1。
30、本小题2分298K 时,电池反应H 2(g) +21O 2(g) ===H 2O(l)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1,反应 2 H 2O(l) === 2 H 2(g) + O 2(g)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2,E 1和E 2的关系为:( )。
(1)E 2= -2 E 1; (2)E 2=2 E 1; (3)E 2= - E 1; (4)E 2= E 1。
31、本小题1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等于零。
是不是?( )32、本小题1分标准电极电势的数据就是每个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是不是?( )33、本小题1分E (H +|H 2|Pt) = 0,表示氢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绝对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