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杨海鹏)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杨海鹏)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杨海鹏)

2
3√
3
2√
2
2√2
2√2
2√2
3√
3
2 3
2 2 2
2 3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直观观察能力、推理 能力、运算能力
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想象能力
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想象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直观观察能力、推理 能力、运算能力
合计
120
71
38 11
第2章 3
5 倒数
第2章 3
√3
3

3
3

3
3

3
3

3
3
概念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
6 分数的倒数
第2章 4
7 整数的倒数
第2章 3
8 小数的倒数
第3章 2
9 用1计算法
第3章 4
10 分数除法
第3章 4
1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第3章
2
12 分数除法的意义
31 32 33
第4章 3 第4章 10 第5章 2 第6章 3
√ √4 √2 √
3
3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64
6
概念理解能力2概念理解能力33概念理解能力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3√ 3√ 2√
33
3
3
2
2
概念理解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2√
第4章 5

5
5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I. 整数与有理数A. 基本概念1. 整数的定义及性质2. 有理数的定义及性质B. 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与减法2. 乘法与除法3. 混合运算C. 整数与有理数的应用1. 温度计算2. 货币兑换问题II. 代数表达式与方程式A. 代数表达式1. 变量与常数2. 四则运算3. 代数表达式化简B. 方程式1. 一元一次方程式2. 一元二次方程式3. 解方程应用题III. 几何A. 基本概念1. 点、线、面的定义2. 角的定义与性质B. 图形的性质与分类1. 三角形2. 四边形3. 圆与圆的构造C. 坐标系与向量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IV. 概率与统计A. 概率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2. 概率的计算3. 事件的复合与互斥B. 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平均数与中位数3. 概率统计应用题V. 函数与图像A. 函数概念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2.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B. 常见函数类型1. 线性函数与非线性函数2.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3. 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C.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1. 函数的加减与乘除2. 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VI. 三角函数A. 基本概念与性质1. 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 三角函数的定义B.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周期性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2. 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C. 三角函数的应用1. 三角函数方程的解法2.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VII.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A.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 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B. 数学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VIII. 解析几何A. 平面解析几何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点、线、圆的方程B. 空间解析几何1. 空间直角坐标系2. 直线与平面的方程3. 空间图形的分类IX. 近似计算A. 有效数字与误差1. 有效数字的定义2. 误差的计算与表示B. 近似计算方法1. 数的四舍五入2. 数的科学记数法3. 近似计算的应用X. 排列组合与概率A. 排列与组合1. 排列的定义与计算2. 组合的定义与计算B. 概率统计1. 事件的概率计算2. 投掷与抽取问题的概率XI. 三角函数与复数A. 三角函数的复数表示1. 克莱布斯-戴维(C-D)公式2. 欧拉公式与复数表示B. 复数的运算与性质1. 复数的加减与乘除2. 复数的共轭与模XII. 微积分基础A.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1. 导数的定义2. 导数的性质与计算B. 函数的极值与应用1. 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2. 函数的应用问题XIII. 平面向量A. 向量的概念与性质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2. 向量的性质与运算B. 向量的应用1. 向量的坐标表示2. 向量运算在几何中的应用XIV. 几何证明A. 平面几何证明1. 各种基本几何定理的证明2. 几何图形性质的证明B. 空间几何证明1. 空间几何定理的证明2. 空间图形性质的证明XV. 指数与对数函数A.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B.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1. 指数增长问题2. 对数衰减问题。

“六数”双向细目表

“六数”双向细目表

1
注:⒈A:认识;B:理解;C:掌握;D:应用。 ⒉题型、题数及考核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1 1 3 1 1 1 3 1 8 4 7 2 1 6 1 10 16 2 2 1 1 1 7 7 6 4 2 100
填空 20 1 1 2选择 6 Nhomakorabea口算 5
求代数式 1
递第式 算 4
解方程 文字题 3 2
应用 6
整数、自然数及十进制数 整数、小数的数位表 正数、负数及数轴 小数及循环小数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分数加减法 近似值及四舍五入法 四则运算意义和方法 估算及用计数器计算 四则运算顺序 运算定律和性质 行程、盈亏问题 和倍、差倍、和差问题 概率初步 字母表示数、式及求值 等式、方程及等量关系 解方程及检验 列方程解文字题和应用题 线、角及其分类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角形、四边形及分类 圆及其半径、直径 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图形面积、周长及计量单 位 长、正体表面积及组合图 形面积 体积、容积、重量及计量 单位 长、正方体体积及组合体 体积 统计表和统计图 平均数及其计算与应用 合计%
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设计(“双向细目表”)
题型
一 内容 (容 量)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6 5 4 12 10 9 √ √ 1 2 1 5 6 6 4 2 34 √ √ 1 1 √ 1 2 2 2 1 10 9 6 √ 2 2 1 4 √ √ 1 3 1 8 4 5 1 1 B √ √ 层次 C √ √ D 二 三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1)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1)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这个双向细目表仅供参考:
检测知识要点
题型
目标层次
合计分数
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创新
三位数的加减法



38

口算
5
5
10
有余数的除法
笔算
6
6
12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2
4分数的简Biblioteka 计算222
6
看图文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
2
2
2
6
测量:千米、吨
基础
知识
30分
2
1
2
5
时、分、秒
2
2
1
5
认识简单的分数
0.8
0.7
0.5
0.75
注:基础部分:主要类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自己可以分别呈现各题型。
2
1
1
4
四边形的特征及画法
2
1
1
4
计算周长的方法
2
1
1
4
可能性
2
1
1
4
排列与组合
2
1
1
4
四边形
操作题
7分
1
2
3
估计
1
2
1
4
加减混合及乘法的应用
用数学
25分
2
3
5
经过时间的计算
1
2
2
5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1
2
2
5
周长的应用
2
2
1
5
估计的综合应用
1

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单元测试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六年级双向细目表(一)
序号
考点分析
A
了解
B
理解
C
掌握
D
运用
单元
知识点
方法点
思想点
检测
形式
说明
1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的意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景,在清清楚楚的算理指引下自主进行运算运序的总结。
2、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明确讲“规则”(运序)的重要性。
迁移
口算
脱式计算

行程问题
P8练习一6题

注:1、结合本单元教学,加强“双基”训练(基本计算和基本应用题),实现基础与能力并进。2、计算教学与应用题教学交融并进。
P12:加法、减Βιβλιοθήκη 、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
同级运算顺序
P5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
异级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4
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改变运算顺序

5
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6
有关0的计算
0+a=a
a-a=0
0×a=0
0÷a=0

a+0=a
a-0=a
a×0=0
a÷0=?
7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P13: ①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②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8
应用题
1~3步简单应用题
3、给情景,引导生多解生成,在比较中发展。
4、列综合算式,促进整体思维。
多向

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

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
操作题
10分
1
1
0
1
3
6
根据数学语言画图
1
1
0
2
0
4
简单数学应用问题
解决问题
25分
1
1
0
0
0
2
复合数学应用问题
1
1
1
0
0
3
方程或几何问题
2
2
4
0
0
8
综合性生活情境问题
0
0
2
2
2
6
稍复杂探索性数学问题
1
1
1
1
2
6
合计分数
预计难度系数
0.95
0.9
0.85
0.80
0.6
0.85
水平比例
6
3
1
10
一下年级双向细目表
合计
55
100
我会填28分;我会数4分;我会算24分;我会看钟表6分;我会解决问题32分;我会做统计6分。
数学六下年级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
监测知识要点
识记
理解
简单
应用
综合
应用
分析
合计
分数
整数、小数一步计算



40分
口算
6
2
0
0
0
8
分数四则一步计算
2
2
0
0
0
4
解整、小、分方程
笔算
2
2
1
0
0
5
整、小、分一般混合运算
0
4
4
0
0
8
整、小、分混合(含简便)运算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


统计 41
扇形统计图概率 42
读懂扇形统计图

43
“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综合 实践
44
鸡兔同笼 ”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45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的应用
√ √ √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29
求圆的面积


30
解答与圆周长有关的应用题

31
解答与圆面积有关的应用题

32
弧、圆心角和扇形

33
轴对称图形

34
百分数的意义

35
百分数的应用

36
读、写百分数
数与 代数
37
百分数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8
百分数应用题




39
纳税、利息的意义

40
纳税、利息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目标双向细目表
制作人:龚卫红 2013年9月1日
序号
所属 领域
知识 点序

单元 分类
测试内容 考查知识点
A了 解
目标领域要求
B理 解
C掌 握
D灵活运 用
认识 识别
知来龙知 联系知用

形成技 能,能、 会解决问

综合运 用,灵活
1
分数乘法的意义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
分数乘加混合运算

4 分数乘
5

分数乘减混合运算 运算定律的运用
6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6课时)教学目标分解、教学设计建议、教学效果检测一、教学目标分解《圆》(6课时)教学目标双向表二、教学设计建议一、单元主题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画出已知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以及圆的对称轴的画法;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出圆的面积。

难点为:会用圆规按要求正确地画圆;含有圆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的画法;理解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二、知识结构全单元的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三段教学。

依次是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三、重点示例和难点解决策略本单元的教学主要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学生画好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折,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再通过测量来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让学生采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利用书中的附页或备好的学具,引导学生动手剪切、拼贴,从而“化圆为方”,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日常问题以及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就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抽象转化为具体等方式来处理的。

在难点的突破上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问题一:探究圆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理解圆的基本特征有些困难。

解决策略:教学时,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来探究圆的基本特征,应放手让学生活动,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5

5
5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16 比的意义
第4章 3

3
3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17 比的应用 18 圆 19 圆心 20 直径 21 半径 22 圆的周长 23 圆周率
24 圆的面积 25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6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7 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28 百分数的应用 29 百分数的意义 30 日常应用
第2章 3
5 倒数
第2章 3
√3
3

3
3

3
3

3
3

3
3
概念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
6 分数的倒数
第2章 4
7 整数的倒数
第2章 3
8 小数的倒数
第3章 2
9 用1计算法
第3章 4
10 分数除法
第3章 4
1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第3章
2
12 分数除法的意义
31 32 33
第4章 3 第4章 10 第5章 2 第6章 3
√ √4 √2 √
3
3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64
6
概念理解能力
2
概念理解能力
3
3
概念理解能力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3√ 3√ 2√
33
3
3
2
2
概念理解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2√
第3章 3
√ √ √3 √ √ √2 √
4
4
3
3
3
4
4
4
4
2
33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13 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4章 2
√2
2
应用能力、运算能力
14 比
第4章 2

2
2
概念理解能力
15 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上学期期班级:
科类:
学科:
教师姓名:
试题 题号
考查内容
知识点
知识块
分值
题 主观
型 客观
能力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试题难度 易中难
考查知识内容的目的性
小题均分得分
备注
1 分数乘法
第1章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 2则
第1章
2
3 分数乘法的意义
第2章 3
4 分数乘整数
2
3√
3
2√
2
2√2
2√2
2√2
3√
3
2 3
2 2 2
2 3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直观观察能力、推理 能力、运算能力
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想象能力
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想象能力
概念理解、计算能力
直观观察能力、推理 能力、运算能力
合计
120
71
38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