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的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洛可可建筑风格是一种极具细腻柔美的艺术风格,它以优美的曲线、精致的装饰和柔和的色调为主要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建筑风格源于法国宫廷,随后逐渐扩散到欧洲各国,成为了18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

洛可可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宫廷,主要是为了迎合宫廷贵族们的审美趣味而产生的。

这种风格的建筑以曲线和弧形为主要特征,常常采用贝壳、石子等自然元素作为装饰,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

在洛可可建筑中,建筑师们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精致和优美。

在洛可可建筑中,建筑的外观常常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曲线和弧形,这种设计不仅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生动和有趣,而且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建筑师们通过运用各种曲线和弧形的元素,如拱门、阳台、窗棂等,来营造出一种柔美、温馨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浪漫和轻松的气息。

此外,洛可可建筑中还常常使用自然元素作为装饰,如贝壳、石子、花朵等,这些自然元素被用来点缀建筑物,使建筑物更加生动和有趣。

建筑师们将自然元素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欣赏建筑物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除了外观和装饰方面,洛可可建筑在室内设计上也独具特色。

在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家具、地毯、窗帘等物品都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弧形设计,以呈现出一种柔美、精致的风格。

此外,室内还常常采用柔和的色调,如白色、淡黄色、粉色等,这些色调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让人们感到轻松和愉悦。

另外,洛可可建筑中的光影效果也十分出色。

建筑师们常常利用各种光线来营造出一种浪漫、柔和的氛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息。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采用柔和的灯光和镜子来反射光线,使室内变得更加明亮和生动;在外立面上,可以采用各种装饰性的窗棂和阳台来阻挡阳光,形成不同的阴影效果。

总的来说,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主要体现在其优美的曲线、精致的装饰和柔和的色调等方面。

洛可可风格分析报告

洛可可风格分析报告

化艺术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的享乐主义和追求精致、细腻
03
的审美倾向。
主要特点与风格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以曲线和曲面为主,轻盈、优美,常常带有一种柔美的韵律感。
室内装饰则以细腻、繁复的细节处理和华丽的色彩搭配为特点,如使用大量的曲线、 花卉、贝壳等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则以柔和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轻松的主题为主要特点,如田园 风光、贵族生活等。
创新设计
结合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 对洛可可风格进行创新和 改良,使其更加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求。
文化融合
将洛可可风格与其他文化 元素进行融合,拓展其应 用范围和文化内涵,增强 其适应性。
05 洛可可风格的未来展望
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
融合现代元素
洛可可风格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 和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古
绘画作品
总结词
细腻、华丽、柔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华丽的色彩和柔美的线条为特点,常 常描绘轻松、优雅的主题,如田园风光、花园中的女性、精致的肖像等。代表 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建筑作品
总结词
轻盈、精致、曲线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作品以其轻盈的立面、精致的细节和曲线美为特点,常常采用白色或淡色调,并大量运用曲线 和曲面。代表建筑有法国的苏比兹府邸和德国的奥古斯都堡。
家居设计
总结词
舒适、华丽、浪漫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家居设计注重舒适与华丽相结合,大量使用曲线和曲面造型,如卷曲的扶手、雕花的床 架等。材料上常选用贵重的木材、象牙和金属等,细节处理非常精致。
服饰与时尚
总结词
优雅、浪漫、女性化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产生于路易十五时期,此时绝对王权已衰落,宫廷生活失去往日主宰潮流的地位,反而受到市民阶层思想趣味的包围和影响。

国王显贵们开始热衷于用假山或涡形的花式来装饰室内,使自己生活的环境变的优雅和活泼,少一些神味。

建筑上讲究和谐、亲切、玲珑、细巧,于表现神权。

王权的古典主义相对立。

不论家具、相框、用器等上面纹样花式都有华丽繁缛特征,常采用C型或S型、漩涡型纹饰,形成典型的“欧式”风格代表作有鲍弗朗设计的《巴黎苏比兹府》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华佗的《发舟西苔岛》、布歇《浴后的狄安拉》、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等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首次创立的有价值的现代艺术流派的标志。

1944年美国评论家称这群美国青年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

他们是霍夫曼、波洛克、德·库宁等人。

抽象表现主义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行动画派”即波洛克为代表的在大型画布上滴洒颜料的“滴流绘画”,代表作有《淡紫色的雾》二是以德·库宁为代表的带有表现主义特征的绘画,即对所画的颜料厚重的作品进行虐待造成的奇特效果。

抽象表现主义的意义在于,通过抽象表现主义使美国现代艺术跻身于世界现代艺术行列,也是美国艺术获得国际地位的第一个流派,属于典型反应美国人潇洒民族性格的流派,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到欧洲。

浪漫主义艺术:“浪漫”意为虚构、传奇。

浪漫主义美术通常是指法国19世纪产生的一个流派,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范畴。

具有以下特征:1.常取材于中世纪传说、当今震惊性事件和文学名著。

2.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美术。

3.重感情和个性,重色彩和色调对比。

4.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强调艺术幻想和激情。

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

杰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宣告浪漫主义诞生,主将是德拉克洛瓦,代表作是《自由领导人民》。

浪漫开启了主义现代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现实主义艺术:野兽派:该派于1905年在法国兴起,是由评论家沃克塞勒批评语定名的。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设计风格。

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方面。

它是在17世纪“巴洛克”室内装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可可艺术比巴洛克装饰手法更加柔媚纤巧、精美细腻。

洛可可建筑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洛可可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纤细娇艳的女性形象。

这种风格在家具造型上,常用涡卷形曲线、弧线、贝壳纹、曲线来表现女性的妩媚与娇柔;家具和门、窗、栏杆、桌椅等都以卷涡、弧线和贝壳纹等相互交错,组成纤细秀美的形式。

洛可可艺术的一种新的样式。

它主要受到法国路易十五时期陈设风格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影响,以室内装饰见长。

主要代表有凡尔赛宫、圣心教堂和卢浮宫等处。

洛可可艺术的代表是巴黎的凡尔赛宫、马德里的皇家公园、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府邸等。

罗可可建筑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罗可可一词是古希腊的译名,原意为“奇异的古代建筑”,后被引申为“贝壳式”、“扭曲了的珍珠式”等,是“奇异古怪”的意思。

罗可可风格具有纤弱娇媚的女性情调,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纤细华丽。

巴洛克又称“巴洛克风格”。

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和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喜欢用夸张的颜色,如金色、深红色、深绿色等,很少用黑色、白色。

这种风格反映了盛行于17世纪路易十五时代的巴洛克艺术的特征,也可以说是洛可可艺术的先驱。

18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出现了所谓的“罗可可”。

“罗可可”的风格继承了巴洛克风格中豪华壮丽的特点,又增加了亲切柔和与温馨的感觉。

但它又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而是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一些朴素、淡雅甚至是带有乡土味的色彩。

但其室内装饰、家具和织物的装饰图案却运用了法国东北部图案纹样和花边,显得轻快洒脱,富有乡村气息。

在室内装饰方面,洛可可风格大量使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

洛可可时期的建筑

洛可可时期的建筑

马德里皇宫1738-1764年建造
马德里皇宫

马德里皇宫内部
四、洛可可在中国
位于武汉沿江大道 171号,1902年建成,2 层。属法国洛可可风格建 筑,采用三段构图,半圆 砖券拱门窗与半圆形砖雕 壁柱配合,给人和谐之美。 现为武汉越剧团。
东方汇理银行(法)
拱门
洛可可风格
画框装饰
德国史维弗坦修道院教堂 l740~1765年建造 德国洛可可建筑风格

主要特征:阿美连堡的外观 和许多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一 样,外观简练,室内装饰繁 复。“镜厅”的室内,除门 窗外,墙壁上装有lO面镜子, 墙壁为绿色,顶棚和墙壁交 界处的洛可可装饰为银色调, 比起法国洛可可装饰,立体 感更强,是具有代表性的德 国洛可可室内装饰作品
洛可可时期的建筑风格
李恒 周帅帅 环艺1202班
一、洛可可在法国
法国爱丽舍宫
巴黎罗丹博物馆
法国凡尔赛宫 礼拜堂03 年建。这座礼拜堂 的天花板挑高的设 计,由于皇帝的御 座设在宫殿的二楼, 所以采取这样的空 间构成。1708年 由柯瓦佩尔画成的 天花板壁画表现了 巴洛克式的飞升之 感,整个礼拜堂给 人的印象则充满了 洛可可式的优雅。 因为继承此工程的 建筑师罗伯· 科特 是洛可可派的建筑 师。
装饰家通过镜子绘画灰泥浅浮雕色彩金色为基调以及吊灯和家具等形成娇柔又充满幻想的形态造成界于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空间气氛巴黎苏比斯府邸17061740年建造法国洛可可建筑风格巴黎苏比斯府邸公主沙龙洛可可风格代表作苏比茲府邸巴黎苏比斯室內装潢波夫朗17361739二洛可可在德国德国特里尔选帝侯宫世界上最漂亮的洛可可建筑之一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宫主要特征

西班牙马德里皇宫是欧洲 第三大皇宫,仅次于凡尔赛宫 及维也纳的皇宫。 马德里皇宫建于18世纪 中叶加尔罗斯三世时,是波尔 梦王朝代表性建筑,豪华壮丽, 内墙上的刺绣壁画及天花板的 绘画 保存最完整最精美,融 合了西班牙传统王室建筑风格 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内部装潢是洛可可风格, 整个宫殿豪华绝伦。里面藏有 无数的金银器皿和珍宝级的绘 画、瓷器、皮货、壁毯、乐器 及其他皇室用品。现为博物院。

法国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建筑艺术

法国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建筑艺术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12~17世纪
12-13世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产生了伟大的哥特式建筑。 14-15世纪:与英国在法国本土上进行了100多年的战争,文 化和建筑遭到惨重的破坏。 15-16世纪:城市重新发展,产生资本主义,建立中央集权的 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建筑。 17世纪以后:进入绝对君权时期,抵制巴洛克艺术,形成古典 主义建筑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世纪末叶:对外作战失利,经济面临破产,专制政体危机, 宫廷糜烂透顶,产生洛可可风格。
1.纯粹的集合结构与数学关系----绝对的规则
尚堡府邸(1526-1544)——香波堡
猎庄和离宫,是经历英
法百年战争后,法王统
一全国后的第一座真正 的宫廷建筑物。它是国
王统一全法国之后第一
座真正的宫廷建筑物, 民族国家的第一座建筑 纪念物,因此,它代表 着建筑史上一个新时期 的开始。
历史典故
弗朗索瓦一世在1519年开始香波堡这项庞大的工程, 当时他出征攻克了前任国王路易十二没有保留住的意大 利的米兰省,返回法国后,为纪念此次胜利,同时也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影响,雄性勃勃的他开 始修建香波堡,并邀请达芬奇前往设计,所以香波堡的 首张设计图可能就出自达芬奇之手。 作为狩猎的行宫,它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长156 米,高56米,426个房间,77个楼梯,282个烟囱。大约 2000名工匠和石匠花费25年时间打造了这座香波堡。尽 管城堡规模庞大,但它的外形依旧以其优雅和协调吸引 着游人。
巴洛克:艺术强调动态和不安,追求个性,略显
做作
古典主义:艺术强调平稳沉静,追求客观性, 略显教条化 巴洛克:重视色彩,喜欢用对比色,认为色彩 比形体重要 古典主义:重视构图和形体,喜欢用调和色, 认为形体比色彩重要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一种优雅而精致的美学表达在建筑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洛可可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独树一帜。

这种建筑风格以曲线优美、精雕细琢、崇尚自然为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追求的梦幻世界。

洛可可风格追求优雅、轻盈和纤巧,表现了人们对完美和舒适生活的向往。

洛可可建筑风格源于18世纪欧洲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是当时社会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谐、优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洛可可建筑中,精致的细节处理和精美的装饰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建筑师们运用曲线、弧形、贝壳、花环等元素,创造出一种优雅而柔美的建筑风格。

屋顶、墙面、门窗、栏杆、壁炉等各个部分,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曲线美和动态美。

同时,洛可可建筑也注重色彩的运用,以白色和淡色调为主,配以金色、粉色等柔和色彩,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在洛可可建筑的室内设计中,精致更是无处不在。

家具、窗帘、地毯、壁灯等各个细节,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奢华的美感。

同时,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设计也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此外,洛可可建筑还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层次感。

建筑师们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创造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感。

同时,他们也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通过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让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洛可可建筑的庭院设计中,精致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喷泉、雕塑等各个元素,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一种优雅而浪漫的美感。

同时,庭院中的道路和景观设计也注重曲线美和动态美,通过优美的曲线和流畅的线条,创造出一种流动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洛可可建筑风格是一种精致而优雅的美学表达。

它以曲线优美、精雕细琢、崇尚自然为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追求的梦幻世界。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是一种美学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 着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 安托瓦内特· 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 后被路易十五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 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08艺术设计4班 ——叶丽容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 Rococo Style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 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 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 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 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 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 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 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而洛可可风格更加带有女性的柔 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 为原型的椅子腿,你可以看到那 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 中的韵律美。而路易十六时期历 经了历史的变革,所以摒弃了路 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繁杂, 把家具的曲线变成了直线,只留 下了凹槽的设计。 而到了新古典时期,则连凹 槽也省去了,留下的就是直线条。 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法国古典家 具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然而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 法国古典家具的一种风格,受到 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推崇,也 是体现人身份和品位的一种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可可艺术简介洛可可风格起源于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

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

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杜巴丽夫人的趣味左右这宫廷,致使没话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主要表现在建筑和绘画上,代表建筑为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代表画家为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

Rocaille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

洛可可后历史发展时尚带来了变化。

在老国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设计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较轻的元素取代。

这些元素在Niclas Pineau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

在摄政时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还是个孩子,政权由其叔摄政)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是整个法国上层社会。

纤细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的过度统治而来。

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

除此之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安东尼·华托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

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腾。

不过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开始与大量不同的特征融合,包括东方风格和不对称组合。

这种艺术18民的艺术家像Bagutti和Artari兰契尼兄弟也作出同样的尝试。

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仑从法国剔除出去。

但到约1830年代,洛可可风潮正逐渐退去时,英国人才开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歌德式风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错了,并且以大量的金钱,购买经过过份涨价的二手洛可可风格物品,其实当时这些物品在法国几乎无法出售。

[1]洛可可艺术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洛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

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

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

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君主政体和教会的绝对权威在17世纪促进了那些有活力的表现形式向前发展,而它们正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人物为了自我表现以及具体解释他们的专横权力要求而需要的。

在18世纪,这些权威人物丧失了威望,这不仅因为一些世俗和教会的贵族由于放荡的品行而在思想道德上威风扫地,还因为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了理性思维,使人们有能力认识到了旧社会制度的缺点。

这种依据批判性思维得到的充满乐观的自信,以及与此相连的对自身能力的无限自信,最终也导致了个人感情价值的高雅化。

人们喜欢牧歌式的轻松愉快的抒情,喜欢阿那克里翁式的诗篇,不愿再要17世纪悲剧中那种符合道德的歌颂义务、荣誉和意志的英雄史诗,而是更喜欢喜剧的真实及其贴近现实的典型化和精彩的对话风格。

在这个时期里,造型艺术是这个在思想道德上得到解放的社会的一个忠实的仆人。

尽管如此,洛可可艺术并不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或者与巴洛克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因为又是椭圆形的,并且,还有两个比较小的椭圆厅介于中央大厅和西厂之间。

总之,在教堂内部,椭圆厅和圆厅反复交叉渗透,这种“多声部性”简直可以跟巴赫创作的一首赋格曲相比。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人,接着成为国王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帕杜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

洛可可建筑洛可可世俗建筑艺术的特征是轻结构的花园式府邸,它日益排挤了巴罗克那种雄伟的宫殿建筑。

在这里,个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宫廷社会打扰,自由发展。

例如,逍遥宫或观景楼这样的名称都表明了这些府邸的私人特点。

尤金王子的花园宫就是一个节奏活泼的整体,由七幢对称排列的楼阁式建筑构成,其折叠式复斜屋顶从中间优美匀称地传至四个角楼的穹顶处(图202)。

上面有山墙的单层正厅具有几乎是中产阶级的舒适,两个宽展的双层侧翼则显示出主人的华贵,却又没有王公贵族的骄矜。

两个宽度适中的单层建筑介于塔式的楼阁之间,而楼阁的雄伟使整个建筑具有坚固城堡的特点——总之,极为不同的建筑思想,却又统一在一种优雅的内在联系中。

正是这种形式与风格简直相互矛盾的建筑群体漫不经心的配置,清楚地体现出了洛可可艺术的精神。

维尔茨堡大主教府的楼梯厅为巴罗克晚期建筑的优雅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诺伊曼在这里大手大脚地浪费空间,设计了两个互相对称的楼梯厅,但只有其中一个建成。

然而,仅只这一个就足以赋予这宏伟的内部空间一种壮观的气氛了,并且,这种气氛又由此传给了前厅、花园厅和朝觐厅等一系列建筑(图207)。

威尼斯人堤埃坡罗在楼梯厅和朝觐厅画的天顶画,把建筑艺术的魅力发挥到了无可比拟的程度。

天花板被600平方米的巨大天顶画化解为五颜六色的光,它们就像是从敞开的天空射进室内来的。

这天空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形象,它们巧妙地掩盖了建筑与绘画的界限(例如,狗就像是站在凸出的横线饰上)。

石膏花饰也挤入了画中,而画中的人物则利用他们手上的雕塑物品占有建筑空间。

凭借着这种幻觉手法,实现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完全统一。

艺术概念意义与背景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 C形、S 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十八世纪被看成是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洛可可是相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1768)。

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词源与含义从词源来看,rococo 一词与法语rocaille(岩状饰物)相关。

早在17世纪,法语rocaille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状工艺)为 travail 的同意语。

洛可可即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伸而来,指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刻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

洛可可的另一种解释初见于《法兰西大学院词典》,指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异的装饰﹑风格和设计」。

有人将「洛可可」与意大利「巴洛克」相关连,把这种「奇异的」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颓废阶段。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轻快,给人轻松舒适感。

④崇尚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性爱、母爱等。

雕塑的,因为雕塑起装饰作用,是统一在建筑艺术品的整体范围之内的。

有时,它也会反过来起到赋予建筑物审美意义的作用,就像韦尔顿堡修道院教堂那样(图208)。

在这里,建筑方出于这个理由,建筑师科斯米斯·达米安·阿萨姆只让教徒大厅有较暗的光线,而且用一个巨大的上部建筑遮住祭坛,从而使教徒处于神秘的幽暗之中。

但是,他在祭坛后面的厅里开了洛可可艺术建筑个很大的窗户,让耀眼夺目的光线从窗户涌进来,直达中堂。

而他的兄弟埃吉德·奎林·阿萨姆则在这个熠熠闪耀的光源中心安放了圣乔治的骑马立像,从后面间接给塑像以效果显著的光线。

这位圣徒在祭坛的台子上就像一个超凡的幻像,周围是神圣的光辉,给处于黑暗中的尘世以救助和光明。

一个宗教事件在这里变成了热闹的戏剧表演,恰与当时的剧院相类似,因为剧院也在演出叙述超凡故事的戏剧。

巴罗克晚期雕塑艺术的戏剧特点还可以用当时采用的材料来证明。

因为一切都是针对感性效果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印象的,所以不是选用砂岩或大理石,而是采用质地较差的材料,如大理石膏(把碾细的彩色砂岩与石膏混合,再浇制并磨光),或者木头,然后再给木头涂上一层模拟石头的颜色。

这种塑像不能仔细观赏,也就是说要起一定的蒙蔽作用,就好像舞台上的布景那样。

绘画综述无拘无束地尽情戏耍的乐趣,摆脱一切思索而获得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得到了或许是最完美的表现,因为它不需要理性的协助就能直接使眼睛感到满意和愉悦。

由于有了洛可可潇洒风雅的绘画,早在“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概念形成很久之前,我们就见到了一种需要由其自身而不是由其内容来评价的艺术。

这种轻松愉快在华托的新画种中表现得最为完美,因而使他获得了学院特意为他创造的“风流庆典大师”的头衔。

他的作品主要有《发舟西苔岛》,西苔岛是一个崇拜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希腊岛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