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与洛可可的风格异同(家具)
收集一件你喜欢的西方古典巴洛克、洛可可或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收集一件你喜欢的西方古典巴洛克、洛可可或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摘要:1.前言:介绍西方古典家具的三种风格: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2.巴洛克风格家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3.洛可可风格家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4.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5.如何挑选一件喜欢的西方古典家具6.结论:总结三种风格的特点和挑选建议正文:1.前言西方古典家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是西方古典家具的三种主要风格。
巴洛克风格源于17 世纪的意大利,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 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则在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兴起。
这三种风格各具特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2.巴洛克风格家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巴洛克风格家具以其华丽、复杂和夸张的造型闻名。
其历史背景是17 世纪的意大利,这个时期的艺术和文化都受到了宗教和政治的影响,这也反映在了家具设计上。
巴洛克风格家具通常使用昂贵的材料,如柚木、桃花心木和象牙,并饰以精美的雕刻和金属饰品。
3.洛可可风格家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洛可可风格家具起源于18 世纪的法国,是巴洛克风格的延续和发展。
洛可可风格的家具以其轻盈、优雅和精致的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材料主要是木材,常用象牙、贝母等贵重物品进行镶嵌。
洛可可风格家具的设计主题多为自然,如叶子、花朵和贝壳等。
4.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起源于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复兴。
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以其简洁、优雅和理性的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材料主要是木材,常用大理石、青铜等进行装饰。
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的设计主题多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和历史故事。
5.如何挑选一件喜欢的西方古典家具在挑选一件西方古典家具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家庭的装修风格。
其次,要看家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好的家具应该使用优质的材料,制作工艺也应该是精美的。
最后,要看家具的设计,好的设计应该既能体现古典的韵味,又能符合现代的生活习惯。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比较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比较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欧洲艺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流派。
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传统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巴洛克和洛可可各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艺术特征、艺术创作主题、结构、技法和艺术态度等方面,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进行比较。
一、艺术特征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力强,具有繁复的线条和形式复杂度极高的装饰。
巴洛克艺术的作品精细而华丽,呈现出独特的装饰性和浓厚的宗教性。
而洛可可艺术则更注重表现自然之美,它独具匠心的明亮色彩给人以温暖而柔和的感觉。
另外,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发展历程亦对艺术特征产生了影响。
巴洛克艺术主要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而洛可可艺术则始于法国,这也为两者的艺术特征奠定了基础。
二、艺术创作主题巴洛克艺术主要表现宗教题材,如天堂、圣经等,由于背景不同,宗教题材在欧洲地区的具体表现亦各异。
如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更具有波动感和精神力量,而西班牙的巴洛克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压制感。
同时,巴洛克艺术也常常表现富丽堂皇,夸张的和建筑耐久的元素,表现出强烈的权力与荣誉。
与此不同,洛可可艺术表现出一种温情脉脉的,优雅而俏皮的气氛。
洛可可艺术的主题大多是贵族生活、自然景观、宠物等。
其中,洛可可艺术作品具有的轻盈、柔美和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喜爱。
三、结构和技法巴洛克艺术的结构和技法复杂,被广泛应用。
巴洛克艺术几乎以建筑为基础,展现成绩结构奇特、装饰复杂的设计风格。
此外,巴洛克艺术还借助了强烈的立体感和极其丰富的色彩,并以光和影进行更精细的构图。
洛可可艺术则更加注重对轮廓的显示,强调立体感和透视感。
抓住想象的一瞬间,通过流畅而轻盈的线条和浅颜色调来表现轻松、优雅等情感。
同时,洛可可艺术风格也秉承了许多法国亚细亚的艺术风格,如光线的明快、以及装饰品的精细制作和丰富细致的装饰。
四、艺术态度巴洛克艺术的创作非常注重形式的复杂与繁琐,通过华丽和夸张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强烈的精神内涵。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区别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区别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分为多块,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种风格类型。
如果我们将巴洛克风格比作是极具传奇色彩的霸道总裁,那么洛可可风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贵族小姐。
同样作为风靡欧洲一时的两位,今天让小编带你走近他们。
巴洛克风格公元1643-1715年的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风格公元1643-1715年的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先生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他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在陈设品上重视各种工艺和材料的结合运用。
▲镜厅是巴洛克先生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用大理石和镀金的石膏工艺装点墙面,用他的话来说,“这儿拥有高大的拱窗和瑰丽的天花板,金碧辉煌能够体现我的品味,让人觉得华丽与雄壮。
”▲他喜欢通过波浪曲面、断折的檐部与山花、疏密有致的柱子排列,强调空间的起伏。
▲也喜欢使用大胆的颜色,包括黄、蓝、红、绿、金和银等,渲染出一种豪华的、戏剧性的效果。
▲巴洛克先生在家具的选择上,他会倾向于选择尺寸大的家具,覆面多往外鼓出,外形看上去十分饱满,透出一股阳刚之气. 结构线条多为直线,强调对称,给人以古典庄重之感,装饰上却恰到好处地采用活泼但不矫饰的艺术图案。
▲关于绘画作品,巴洛克先生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喜好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绘画作品,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洛可可风格公元1723-1774年的路易十五时期有别于巴洛克先生对宗教和神话主题的偏爱,洛可可女士崇尚自然,喜欢意趣盎然的曲线,把当时中国式花瓶上的一些花鸟蔓藤元素融合在作品之中,以纤巧、细致、浮夸的曲线和不对称的装饰为特点。
而她的流行具有传奇色彩,是因为当时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独爱此风格,因此洛可可女士的作品很快在圈内流行开来。
▲在家居色彩的搭配上,洛可可女士通常以白色、金色、粉红、粉绿和粉黄等娇嫩色调为主,并以大量饰金的手法营造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室内空间。
关于哥特式、巴洛克以及洛可可三种风格的对比

➢ 公元前1200年~西元前7世纪:古希腊风格帕提农神庙,海菲斯塔斯神殿➢ 公元1~3世纪:古罗马风格古罗马马采鲁斯剧场,罗马斗兽场,万神庙➢ 公元4-6世纪:拜占庭式风格圣索非亚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公元6-12世纪:罗曼式风格法国昂古莱姆主教座堂,施派尔主教座堂➢ 公元12~16世纪:哥特式风格德国科隆大教堂,圣丹尼斯教堂,法国亚眠大教堂➢ 公元14世纪:文艺复兴风格圣母百花圣殿,圣彼得教堂,巴黎万神庙➢ 公元17~18世纪:巴洛克风格拉斐特城堡,凡尔赛宫➢ 公元18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风格维尔纽斯主教座堂,苏格兰皇家学院,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 公元18世纪20年代:洛可可风格德国波茨坦无愁宫,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公元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折衷主义风格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巴洛克风格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
巴洛克的主要特点是:1.豪华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造型上多采用圆,椭圆,弧来表现作品的张力;4.作品突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浓重的宗教色彩,在顶部绘画中常一般采用宗教内容;7.大量使用装饰品(通常是镀金、石膏或粉饰灰泥、大理石或人造大理石),巨大尺度的天花板壁画。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 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从词源来看,rococo 一词与法语rocaille(岩状饰物)相关。
早在17世纪,法语rocaille 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也有一说即文艺复兴时代传到意大利的中国假山设计),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状工艺)为 travail 的同意语。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之比较-精选资料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之比较一、时代背景巴洛克(Baroque)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纪初期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
17世纪的欧洲在历史上是一个变革期,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加强,开始在政治上与封建统治阶级抗衡,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欧洲带了新的生机。
另一方面,由于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在欧洲的影响,传统宗教的地位逐渐动摇,各地反宗教浪潮的此起彼伏,使得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都有了动摇和改变。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巴洛克形式的艺术。
巴洛克艺术形式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关于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于Baroco,指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更普遍的则是认为源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思是“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不规则有瑕疵的珍珠,也就是“不圆的珠”,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
原本是十八世纪的学者指责这一时代的艺术中衰颓、浮夸和过分雕饰。
最初意大利人用它来表示建筑中奇特不寻常的样式,特点是装饰性强、辉煌华丽,注重光的效果,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在结构上富于动势,因此整个风格显得高贵豪华、很有生气。
这个艺术风格后来由建筑影响到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染织、服装等艺术的各个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洛可可”( Rococo)一词来源于法文,它的原意是指“贝壳”,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家具发展历程鉴赏(二)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家具发展历程鉴赏(二)洛可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他的情人庞巴杜尔侯爵夫人。
庞巴杜尔侯爵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人,天资聪颖、才智过人、美丽无比,在艺术领域更是有着极强的造诣。
作为路易十五最为宠爱的情人,庞巴杜尔夫人长期居住在凡尔赛宫中。
庞巴杜尔侯爵夫人拿出了大量资金供养设计师在凡尔赛宫内进行研究和设计,自己也时常提出修改建议,同时路易十五和庞巴杜尔夫人也积极地为设计师提供展示洛可可风格的机会,包括凡尔赛宫的改造及部分房间的重新装饰,枫丹白露宫的改造,爱丽舍宫的建造,巴黎西郊圣白尔曼别墅的建造等,这些难得的实践使洛可可风格逐渐完善、成熟,也使洛可可风格的建筑水平、室内装饰水平及家具制造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法国的国力,就没有洛可可风格的诞生。
当然这也动用了法国大量的国库资金,后来有人批评路易十五和庞巴杜尔侯爵夫人是“昏君误国,罪在美女”,但不能否认,这些华美的宫殿为法国及全世界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艺术瑰宝。
庞巴杜尔夫人与洛可可此后,法国巴黎又诞生了洛可可风格的服装,这种温文尔雅、绚丽华贵的服饰深受法国及欧洲上层社会的女士青睐。
后来,洛可可风格的音乐、歌剧、芭蕾舞剧等也应运而生,庞巴杜尔夫人甚至创造了一种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洛可可风格发型,成为当时欧洲贵族的一种时尚,马龙·白兰度和泰姆斯·迪恩都是这种发型的追随者。
名词解释/ 洛可可(Rococo)Rococo源于法语rocaille,意为贝壳形,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风格,具有纤细、轻巧、华丽的装饰性。
最初为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而兴起,发端于路易十四晚期(1643~1715年),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年),之后传到了英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其他国家,成为18世纪欧洲的建筑、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主流设计风格。
“沙龙”中诞生的洛可可李万历法之家室内设计总监法国一位叫普罗夏松的历史学家说过:“18、19世纪你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那,不去柏林,但你不能不到巴黎,因为那里是世界的灵魂中心。
比较洛可可艺术与巴洛克艺术的异同

比较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异同一、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 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 它的鼎盛期是在17 世纪。
“巴洛克”( Baroque) 一词本义是指畸形的珍珠, 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用于贬义泛指各种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
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它一反文艺复兴优美而静雅的艺术风格, 强调夸张、浪漫的戏剧感, 这种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 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具有很强的宗教气息, 它的风格形成恰逢天主教复兴的需求。
16 世纪的意大利, 社会骚乱动荡, 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彼此结党攻诘, 天主教皇极力捍卫自己的权威, 吸引异教徒重返天主怀抱。
此时的教廷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来为宗教改革服务, 他们不惜重金把教堂和祭坛进行精心装点, 教堂中体现出华丽的巴洛克样式风卷残云般的动摇了文艺复兴的美学根基,以此来宣扬天主教至高无上的权力, 激发信徒的畏惧敬仰之情。
在天主教会的推波助澜之下, 巴洛克艺术风格日渐成熟。
其特点是追求韵律感、运动感、空间感、和豪华感, 追求标新立异、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作品强调形式的变化, 不求细腻的深入刻画, 具有自由奔放、大气磅礴、豪放不羁的气质特征, 同时洋溢着雄伟浑厚、豪华高贵的气韵, 这种风格在16、17 世纪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所体现, 其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二、巴洛克艺术当历史进入18 世纪以后, 法国引领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进行着艺术形式的改革。
1715 年伴随着专制君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离世, 巴洛克艺术也随之暮色降临, 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五引领着洛可可的艺术风潮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之取代了巴洛克风格。
“洛可可”( Rococo) 一词来源于法文, 它的原意是指“贝壳”, 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
巴洛克与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区别

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区别巴洛克风格以大小不一,剧烈运动的弧线和无穷的,大量反复的群曲线,以及交叉,对比的线条为主要图案语言,构图复杂,运动感强。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
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像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洛可可是巴洛克的延续,是巴洛克刻意修饰走向极端的结果,其起源于法国宫廷。
具有纤巧秀美,繁絮和精致的女性化特点,极具装饰性,常采用短小,具有圆润转折的C形,S形,和漩涡形的丰富变化的弯曲的曲线。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设计分享--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别2013-11-19 艺思设计艺思饰品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象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巴洛克风格是一个广义词,意大利巴洛克,法国古典,洛可可都算)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主要是室内设计)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哈利波特的霍格华兹,城堡又粗又圆又高又破时,那叫做中世纪建筑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巴黎圣母院,又瘦又高又尖时,感觉还有很多刺的,那叫做哥特式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克里姆林宫,是个洋葱头,或者不是纯洋葱头,但是上面有个明显十字架,而且很柱子形状的时候,那多半是拜占庭风格。
(巴洛克或罗马式的圆顶个人感觉不象柱子,没那么瘦高)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很象美国的帝国大厦,又感觉象上海的外滩,方方的很对称外头又没什么花巧,那叫做ART DECO风格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了解历史的渊源,联系前 后的历史时期,以及所在年代的 艺术,包括音乐、绘画等,通过 家具这样一个小的载体,却可以 洞悉出非常深厚,受用无穷的乐 趣。———设计师语录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家具风格(二)
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 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 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 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化 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巴洛 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门窗严格统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家具和 谐一致的总体效果。 巴洛克风格家具造型华丽 渲染奔放热烈的生活。 巴洛克式家具, 以浪漫主义精神为设计出发点,赋予亲切柔和的抒情情调,追求跃动型 装饰样式,以烘托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 巴洛克家具利用多变的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做大面积的雕 刻、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 繁复的空间组合,与浓重的布局色调,把每一件家具的抒情色彩表达得 十分强烈强烈的舒适感与细腻温馨的色调处理,把热情浪漫的艺术效果 表达得十分成功。
建筑外观色彩上给人一种很古典的感 觉,色泽单一而又富有魅力。
建筑整体直线向上,塔尖直指 苍穹,给人一种要摆脱尘世一切重 负的感觉。罗曼式的建筑风格是外 表轮廓分明,门窗和拱廊采用半圆 型、桶型或交叉拱顶,给人一种厚 实、坚固、稳重的感觉。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家具风格(一)
然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它们的差 别,则是一件更有趣味的事情。
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山顶大堂 1935年落成。山顶大堂建筑系欧洲“巴 洛克”风格建筑,融希腊、罗马、哥特式 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建材与装饰采用中 国传统建筑手法,可谓中西文化融合的结 晶。
巴洛克建筑风格(二)
巴洛克建筑从罗 马发端后,不久即传 遍欧洲,以至远达美 洲。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 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 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 来被广泛仿效。
打破了古典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 “常规”,被称之为“巴洛克”式的建筑 装饰风格。“
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
图为巴洛克风格装饰,
巴洛克风格家具(一)
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 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 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 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 巴洛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 门窗严格统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 家具和谐一致的总体效果。
谢谢观赏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一)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
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二)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三)
图为地处南德巴登-符滕堡州 的弗赖堡大教堂,建于1340年,是 哥特时期(1200~1500年)欧洲最 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筑,它与科 隆的圣· 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400年) 同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住宅和家具设计 具有真实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 适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
巴洛克风格家具(二)
巴洛克风格家具更加适合 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 巴洛克设计从哥特式简单机械 地模仿建筑造型到以“人性” 为本。
巴洛克建筑风格(一)
图为佘山天主 教堂,位于上海松 江的西佘山顶上, 亦称圣母大教堂, 包括中山教堂和山 顶大堂,被誉为 “远东第一大教 堂”。
洛可可风格是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18世纪20年 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 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 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 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 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总体来讲,巴洛克可洛可可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感、空间 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后者在前者的基础 之上更讲究唯美,柔美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去构成美的东西, 较为女性化。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
杜珊峰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建筑装饰风
格(公元17世纪-18世纪处),
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 纪的意大利建筑处于复杂的矛盾 之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广 场和花园别墅设计追求新奇复杂 的造型,以曲线、弧面为特点, 如华丽的破山墙、涡卷饰、人像 柱、深深的石膏线,还有扭曲的 旋制件、翻转的雕塑,突出喷泉、 水池等动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