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知识点一、鸦片战争的爆发。

1. 背景。

- 国际: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 国内: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但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在英国很受欢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 鸦片走私及危害。

-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 鸦片走私的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 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3. 林则徐虎门销烟。

- 1839年6月3日 - 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 虎门销烟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也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二、鸦片战争的进程。

1. 战争爆发。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 战争路线。

-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

道光帝惊慌失措,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军谈判。

-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 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英军溯江而上,攻占镇江。

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1. 签订背景。

- 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

-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 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绪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P5)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全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第三课收复新疆1.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讨伐阿古柏。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第一课鸦片战争1.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2.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3.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答案;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虎门销烟2.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是:2.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3. 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4. 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5.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答案:1.火烧圆明园 2. 150多万平方千米 3.《瑷珲条约》 4.《北京条约》5.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________2.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_________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____________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___________5.太平天国起义爆发:__________6.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__________7.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______ 》、《________ 》。

但都没有实行答案:1.永安封王、2.北伐西征、3.天京事变、4.天京陷落、5.金田起义、6.定都天京 7.《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第四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目的: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_______5、“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有 ______。

6、洋务运动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1. 富国强兵 2.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4.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5.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6.(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2).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八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八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八历史第一课知识点1.世界历史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通过大约200,000年的时间扩散到世界各地。

人类起初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逐渐开始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形成最早的定居点和村落。

2.早期人类文明的兴起:约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世界各地的不同地区纷纷出现了独立的文明。

如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次大陆的河流流域、华夏地区的黄河流域等地区。

3.古代文明的发展:在早期文明的基础上,不同的文明逐渐发展起来。

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和文化。

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文字和城市制度。

印度次大陆的早期印度人发展了种姓制度和梵文。

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象形文字、铸造青铜器等。

4.跨越式发展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世界各地出现了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文明。

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城邦诞生并迅速崛起。

古罗马帝国则成为古代欧洲最宏大的帝国。

古代印度的孔雀王朝和古代中国的秦朝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明。

5.文明交流和互动:随着地理和技术条件的改变,各个文明之间开始展开交流和互动。

例如,古代希腊和古代埃及之间进行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是通过征战来实现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融合。

6.军事技术和战争:在早期文明中,军事技术和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类从最初的石器时代演变到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武器和战争技术也随之改进。

各个文明的兴起和灭亡常常与军事力量的强弱有关。

7.宗教和哲学: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宗教和哲学体系,这些体系起到了一种文化引导和社会控制的作用。

例如,埃及的阿蒙和太阳神、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希腊的多神教和占星学等。

8.经济和社会结构: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结构的建立。

农业、手工业和贸易是早期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

社会结构通常是农业阶级、商业阶级、工匠和奴隶等群体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5.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6.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补充条约: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
(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输入的危害?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背景: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鸦片输入的危害:(1)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2)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3)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林则徐的功绩有哪些?缴烟,销烟。

3.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人物,影响?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广州虎门人物:林则徐影响:虎门销烟的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5.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如何?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沿海北上,直逼天津,占领香港岛,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详见课本第四页)【知道即可】结果:英国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6.《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性质?时间:1842年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从鸦片战中得到何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借鉴意义:我们要发展,要强大。

8.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1)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赔款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使人民更加贫困。

(3)开放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4)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外国资产输出。

9.中国为什么鸦片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国落后国力衰弱,清政府腐败,西方强大“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8上历史知识点第一课

8上历史知识点第一课

8上历史知识点第一课8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通常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开端,包括原始社会的发展和早期国家的建立。

以下是这一课程的知识点概述:1. 原始社会的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形态,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特征,人类生活方式主要是狩猎和采集。

-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和陶器,人类开始定居,从事农业生产。

2. 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

-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分化。

3. 早期国家的建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国家机构,标志着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

-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尽管其确切的历史地位仍有争议。

4. 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之后是商朝,商朝以青铜器文化著称,甲骨文是商朝的重要文化遗产。

- 西周继承了商朝的文化,同时发展了礼乐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青铜器文化:- 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高峰,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6. 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记录。

- 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

7. 礼乐文化:- 西周时期,礼乐文化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8. 封建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期开始实行分封制,诸侯国的建立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9.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如灌溉和耕作方法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思想文化的初步形成:- 早期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社会伦理开始形成,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1、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硝烟”。

2、历史背景:⑴、康乾“盛世”后,历史进入19世纪,清王朝逐渐显示出衰败的景象;⑵、因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的英国在中国东南沿海大肆走私鸦片,掠走巨额白银,中英茅盾激化,最终成为爆发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造成兵弱、银荒、国穷、民贫。

4、林则徐主张禁烟,主张的理由:湖广总督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若听任鸦片走私泛滥,数十年后,中国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

5、虎门销烟的经过、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6、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发动军民严辑鸦片走私贩运;⑵、责令英、美不法商人交出鸦片,并保证今后“永不夹带”;⑶、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南京条约》1、目的(原因):打开了中国市场。

(维护可耻鸦片贸易)(炮轰中国大门)2、经过:⑴、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⑵、1841年1月,率先进犯珠江。

⑶、1841年5月,英军攻占广州后,一路北上。

⑷、1842年8月,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开始结束。

3、《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鸦片战争开始结束。

4、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等。

5、《南京条约》的附约:继而通过《南京条约》的附约,英国又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以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6、影响:⑴、《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的“合法化”的先例;⑵、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⑶、由此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茅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茅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茅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输入的危害?
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背景: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鸦片输入的危害:(1)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2)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3)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林则徐的功绩有哪些?
缴烟,销烟。

3.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人物,影响?
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广州虎门人物:林则徐
影响:虎门销烟的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5.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如何?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沿海北上,直逼天津,占领香港岛,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详见课本第四页)【知道即可】
结果:英国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性质?
时间:1842年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从鸦片战中得到何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借鉴意义:我们要发展,要强大。

8.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1)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赔款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使人民更加贫困。

(3)开放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4)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外国资产输出。

9.中国为什么鸦片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落后国力衰弱,清政府腐败,西方强大“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鸦片战争内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统治腐败,忽战忽和,举棋不定。

战败的原因外因:英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先进、知己知彼,充分准备,志在必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