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小摄影师

合集下载

6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一、揭题导入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汇报预习情况:(出示预习学案)一、我会读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二、我会填:《小摄影师》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照相,因()未能照成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对少先队员的()。

三、我不解在预习中你发现了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导学案1、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1)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思考。

(2)小组交流,生生合作,最后达成一致(3)班内交流,合作探究。

2.精讲点拨,解疑打难阅读课文思考:(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课堂检测一、多音字胶卷juàn( ) juǎn( ) 当时dàng( ) dāng()二、组词一()照相机一()杂志一()报纸一()摄影师一()沙发一()电车三、拼拼写写拿不准的,去问问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6 小摄影师 教学设计精品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6  小摄影师   教学设计精品

6、小摄影师教材简析:《小摄影师》讲的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工作繁忙,不接见任何记者,却特许一个少先队员进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反映了老一辈革命者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

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写高尔基同意阻拦在门外的小男孩进来为自己照相,当一切准备停当时小孩却发现忘了带胶卷,伤心地跑了。

故事的结果,作者没有交代,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请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位坐在沙发上的先生是谁吗?他就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写过《童年》《海燕》《在人间》等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高尔基和小摄影师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通过自学,读准生字词的字音,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把课文读正确。

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能读词语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课件出示:摄影师、高尔基、阳光明媚、鞠躬、胶卷、秘书、杂志社】。

男女生轮读词语。

6.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 高尔基
• 阿列克塞·马克西 莫维奇·彼什科夫 (1868年3月16日 –1936年6月18 日),笔名马克西 姆·高尔基.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文 学奠基人,政治活 动家,苏联文学的 创始人之一。主要 著作:《母亲》、 《童年》、《在人 间》、《我的大学》 《海燕》。
• 名言 •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 的东西,都是由劳 动、由人的聪明的 手创造出来的。 • 书和人一样,也是 有生命的一种现象, 它也是活的、会说 话的东西。 •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 分离的生命伴侣和 导师
弗拉基米尔·伊里 奇·列宁(1870年4 月22日-1924年1月 21日),苏联人民委 员会主席,列宁是他 参加革命后的化名。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 主义者、、苏 联建立者和第一位最 高领导人。
• 他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 形成了列宁 主义理论。 马克思列宁 主义者称他 为“全世界 无产阶级和 劳动人民的 伟大导师和 领袖”。
6.小摄影师
作者:列·波利索夫 翻译:赵华昌
合作学习
•摄 •躬 •突 •准 •秘 基 胶 按 备 杂 媚 卷 摆 侧 鞠 社 弄 辆
自我检测
• 突然 立刻 交卷 秘书 打量 摆弄 转告 记者 人行道 照相机 杂志社

6.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 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 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小男孩做事认真、态度谨慎!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 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 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你从“吩咐”、“微笑”这些词语中体 会到了……高尔基对孩子什么态度?
高尔基答应给小男孩胶卷,为什么他还 是跳上电车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 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 进来。”
想一想:
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 望来的是个小男孩?
小男孩伤心地跑回家去还会再 来吗?
有礼貌、尊 敬高尔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 说。
当高尔基询问小男孩“是你扔的纸 团吗?”小男孩是怎么做的?高尔 基又是怎么做的?
这时候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他心里在 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 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 咧开嘴笑了,然后手指了指沙发, 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本文主要讲了一名少先队员想
给 高尔基拍照 。可是小男 孩 忘带胶卷了 ,结果没照成 。 但是高尔基希望 小男孩再来 。
▲ ▲


思考: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小男孩为什么要给高尔基照相?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 员。我想给您照张 相,贴在我们的墙 报上。请您让他们 放我进去。我照完 相,立刻就走。

小摄影师(第一课时)

小摄影师(第一课时)

天气真好啊,读这些词, 我的心情非常轻松愉快。
阳光明媚 天高云淡 碧空如洗
风和日丽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宋庆龄: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
运动活动家。早年求学美国。1913年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时,
就开始了革命生活。1915年和孙中山先生结婚。在此后的70多年 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
席和名誉主席。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 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宋庆龄反对侵略
6 小 摄 影 师
高尔基 (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
无产阶级文学家。发表了《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 多部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 《海燕》 和一系列剧本。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 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
自学提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摄影 胶卷 杂志社 摆弄 车辆
高尔基 秘书 突然 准备 吩咐
鞠躬 侧身 按时 打量
阳光明媚
准 备
再快速读课文,思考:这篇课 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想一想:这件事情是怎样发 生、发展的呢?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 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 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 照完相,立刻就走。
休息一下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尔基 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 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 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 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 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 24 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 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 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 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 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 :“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 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 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 ”。从此,他就以 “ 最大的痛苦 ” 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 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

6小摄影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6小摄影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重点书写“胶卷、摆弄、杂志”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和对下一代的关怀。

4.续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基、胶、卷”等3个生字。

正确认读“列宁格勒、摄影师、高尔基、阳光明媚、鞠躬”和正确读写“人行道、照相机”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课前准备:收集并了解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 摄影师联系实际说说对“摄影师”的了解。

(随机板书:读准摄)2、补写板书“小”(小摄影师)课前我们预习了,小摄影师指谁?小摄影师要干什么?(小组交流,再汇报。

)3、交流高尔基的资料。

(生平、作品、和读书的名言。

课前要先准备。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他的作品在广为流传,像《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和著名散文诗《海燕》等,深受读者的喜爱。

文中所描述的高尔基当时正生活在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二、汇报读文和认字1、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然后采取多种形式展示学生自读课文的成果。

2、通过自学你学会了哪些字?指名认,注意正音。

3、指导书写,字形难点:卷、基、学生练写,指导评议。

三、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课文词语,培养运用词语的能力。

2、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高尔基对对男孩的喜爱和对下一代的关怀。

3、续写故事。

一、复习导入。

以开火车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形式认读词语,并能用词语连成课文的片段。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剧6小摄影师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剧6小摄影师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剧6小摄影师_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课本剧-6小摄影师人教新课标小摄影师:HI,大家好!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那你知道高尔基尔基先生吧,今天呀,我就要给他拍一张照片。

好了,好了,不和你说了,我得抓紧时间了。

来到高尔基尔基家门口。

管家站岗,“高尔基尔基先生的家好难找啊,不过凭我神探出马,怎会难到我呢?小摄影师想往里跑,被拦住:干嘛呢,干嘛呢,谁叫你来这里的?小摄影师:我们李校长叫我来的。

管家:李校长?谁是李校长呀!知道这里住的是谁吗?小摄影师:我知道,是高尔基尔基先生。

管家:知道还来呀!快走,快走……小摄影师:我只是拍张……管家:还啰嗦,高尔基尔基先生是你想见就见的吗?知道他有多忙吗?就是杂志社的记者来,也不见!小摄影师失望而退:啊——那完了,我完不成李校长布置的任务了,我要让同学们失望了。

怎么办?怎么办呢?哦!有办法了!(拿下书包,丛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写起来,投影片出示:亲爱的高尔基尔基先生: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

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

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崇拜您的男孩小摄影师自言自语:哼,我不相信,我们一直敬爱的高尔基尔基先生会不愿意见我,(把纸揉成一团)往那儿扔呢?绕舞台走。

高尔基尔基正伏案写作。

画外音:大家知道?我们敬爱的高尔基尔基先生为了写出一部孩子们喜欢的小说,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

这几天来,他没离开过书房一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就连他最爱的女儿也好几天没见面了。

摄影师:一个词——幸福。

这次我们学校开展“和大师握手”的活动,为了把活动举办得更好,所以我们想给您拍张照片。

高尔基:好,好,好,别说一张,10张,100张都可以。

小摄影师:那真是太谢谢您了!高尔基尔基先生,请您坐这儿。

高尔基:好的(坐下)小摄影师:把腿翘起来,二郎腿,对对对。

(搔搔脑袋,歪歪头)嗯——再拿一张报纸!你装成在看报的样子。

不对!头往这里靠,对对对,不对了,太过了。

好,脚再高尔基点,太高尔基了,低一点。

红原县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小摄影师》精美优质教案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

红原县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小摄影师》精美优质教案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
师生小结6—11自然段:写小男孩儿进办公室给高尔基照相,发现忘了带胶卷,伤心地跑回去了.重点写高尔基怎样听从小男孩儿的吩咐,配合小男孩儿照相.
六、学习课文余下部分”
师:“是小男孩吗?”高尔基问。从这句话我们知道高尔基……”
(他一直记挂着小男孩,希望他再来。)
师:“为什么高尔基不愿意见记者却希望小男孩再来呢?”“记者是干什么的?”
三、精读课文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第一段,大家仔细听,并想想小男孩来找高尔基干什么”?
师:“读的真不错,那么全班齐读第一段,读的时候注意字词。”(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小男孩来找高尔基干什么啊?”
(来找他拍照片)
师:“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让高尔基知道自己是来找他拍照的呢?”
(“他扔纸团进去的”)
师:①读纸条内容:纸条上一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反映日常生活现象
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
这一类寓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双重意义的。一方面是批判揭露统治者或表达对人民的爱,另一方面这些寓言已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时代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如《四重奏》是针对当年政府改组而写的,但是其要注重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形式的思想却有普遍意义。《大车队》本来也是批判当年对库图佐夫指挥卫国战争不满的统治者上层,但是今天用来劝戒不要瞎指挥,不要看人挑担不吃力,也是很适用的。
克雷洛夫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寓言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显著路标,无疑使俄国现实主义迈出了重要一步,他的创作为以后的格里鲍耶多夫、普希金、果戈理确立和发展现实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克雷洛夫的寓言反映了现实生活,刻画了各种性格,表达了先进思想,因此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成为十九世纪上半段读者最爱阅读的作品之一,他每发表新的寓言也成为文学和社会生活中令人瞩目的对象,他的寓言对于形成俄罗斯人民的社会意识起着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样子,写句子。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
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
••
••
窗外飞到么不见杂志社的 记者,而要见小男孩?
3、小男孩会不会再来?
小练笔
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
小男孩拿来了胶卷,匆匆赶往 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 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展开想象,和小伙伴交 流一下吧!
高尔基简介
俄罗斯文学家,
被称为俄罗斯文学 巨人。列宁说: “毫无疑问,高尔 基是一位宏伟的艺 术天才,他带给了 并且还将带给全世 界无产者以很多的 贡献。”
摄影 高尔基 鞠躬 阳光明媚 秘密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突然 按时 摆弄 准备 立刻 人行道 照相机 打量 记者 转告 咧开嘴 侧身 车辆 吩咐 停当 当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