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艺术成就课件

合集下载

【讲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讲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世界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石头记》主讲人:《红楼梦》作者悠哉(杨秋荣)西方选出十大文学名著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美、澳等国名作家应邀列出他们最喜欢的10部文学作品,其结果汇成了一本名叫《十大名著》的书。

荣居榜首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另一部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名列第三。

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排在第四,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排在第九。

西方选出十大文学名著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位居第二。

莎士比亚是排名最靠前的英国作家,《哈姆雷特》排在第六位。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衡量一部长篇小说的尺度写别人没写过和没这样写过的东西。

——海明威第一,“别人没写过”,指内容、主题、情节等,此前作家没这样写过。

因此,海明威又说:我只拿我的作品和死去的作家的作品相比较。

衡量一部长篇小说的尺度第二,“没这样写过”,就是结构、语言、叙述技法等的创新。

创新度越高,艺术价值就越高。

曹雪芹论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一回,石头笑答空空道人:“我师何太痴耶!……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其一,“没这样写过”)曹雪芹论长篇小说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

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

我师意为何如?”(其四,“没这样写过”,对世界小说叙事的伟大贡献!)鲁迅评《红楼梦》“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福楼拜(1821-1880)三位作家的作品“写什么”1、《包法利夫人》(1857):通奸题材,解剖一种致命的激情如何毁灭一个外省女人。

红楼梦PPT(优秀课件)24 人教版

红楼梦PPT(优秀课件)24 人教版
《红楼梦》常识
①《红楼梦》共多少回?②曹雪芹写了多少回?③ 后40回是谁续写的?④《红楼梦》又名叫什么?
共120回,曹雪芹写了前80回,后40回由高锷续写的, 《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或《金玉缘》
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第几回? ②请背诵有关贾、史、王、薛的顺口溜
③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各是谁?④贾府中政治 地位最高的人是谁?
《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 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 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 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 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 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 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 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姑表兄妹,姐弟,堂叔嫂关系,妯娌关系
贾氏四春是谁最大?谁最小?贾氏四春是谁最大? 谁最小?②历代称《红楼梦》为“文备众体”的 书,是什么意思?③宝黛爱情我们一般又称为什 么?④宝钗婚姻我们一般又称什么?
最大的是元春,最小的是惜春。四人的顺序为元、 迎、探、惜, 《红楼梦》包括了记叙、诗、词、曲、 歌、谣、骈、文、酒令、耒、铭等各种文学形式, 所以被称为“文备众体”的书。木石前盟。金玉 良缘。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 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从他的曾祖曹玺开始, 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 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 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 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 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 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 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8、《红楼梦》的艺术成就.ppt

8、《红楼梦》的艺术成就.ppt

致细密、包容广大的结构布局方式,这
就是网状结构方式。
2020/10/9
13
石头故事和大虚幻境的神话 世界、大观园的理想世界、贾 府的现实世界,这三个世界相 互映衬、相互沟通,构成全书虚 实相生的宏大的象征体系。
2020/10/9
14
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 入红尘,历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又由 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下;
2020/10/9
18
第二个特点,在结构布置上有张有
弛,既有大的事件,也有小的穿插;既
有热闹的场面,也有冷清的场面。
《红楼梦》的整体描写,是高潮迭起, 有多个高潮——大的事件,通过这些节 点把这张网拢起来。
在几个大的节点之外,还写了大量的小 事情。
2020/10/9
19
大节点—高潮有:
➢ 第13-14回秦可卿出丧;
➢ 第18回元妃省亲;
➢ 第33回宝玉挨打;
➢ 第53回出祭宗祠;
➢ 第56回“三驾马车”理家;
➢ 第74回抄检大观园;
➢ 第97回黛玉之死;
➢ 第105回,查抄宁国府。
所以她是美丑共生、善恶同在的,美中有丑的 一面,丑中有美的一面,善的东西有恶的一面, 恶的东西也有善的一面。
2020/10/9
6
2、性格描写
A、“皴染法”
“皴染法”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慢慢地一 层一层地染上去;《红楼梦》人物形象的 复杂性格,不是一次写成的,是经过多层 次多角度的描写,不断丰富,不断完成的。
的性格。
2020/10/9
8
跟不同的人交往,可以看出凤姐性格的 不同方面。
从凤姐和贾母的关系中,更多地看到她的迎合 老人,风趣、机智。
从她和黛玉迎春探春的关系中,更多地看到她 的平和,八面玲珑,很照顾这些小姑子,要钱就 给钱,要场地就给场地,爱玩就帮着她们玩。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艺术表现手法
普遍运用对比手法 善于处理虚实关系 善于运用“春秋” 善于运用“春秋”笔法
艺术特色
多线程叙事 精妙的伏笔
语言特色简洁 善用俗语来自文《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 书,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错综 复杂的人物关系, 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比丰厚的艺术蕴 值得我们永远探求。 涵,值得我们永远探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
2009秋 2009秋 盂县学员
武欣瑞
内容简析
写作主线
丰富寓意
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揭示 蕴涵的丰富寓意 神话色彩 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
艺术品质
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 言情” “言情”小说模式的重大突破 典型、 典型、意境和意象同时并现 汉语白话的成熟形态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情感与哲理
作品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对情感的 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为 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 灵感。
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红楼 梦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
要意义。
社会批判
作品中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启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与阶级问题 的思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爱情与婚姻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小说中通过描写贾宝玉和 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感情纠葛,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复杂性和婚姻的 悲凉。
贾宝玉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摇摆不定,展现了爱情的矛盾和无奈。林 黛玉的敏感和才情,以及薛宝钗的贤良和美貌,都让贾宝玉难以抉择。
小说中还通过其他人物的爱情故事,如贾琏和王熙凤、贾母和贾代善等 ,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爱情和婚姻。这些故事都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婚姻的 不自由和爱情的悲剧。
04
《红楼梦》艺术特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塑造
总结词
丰满立体,独具魅力
详细描述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 气质。例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他们的性 格、情感和命运都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展现,使得读者能够 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情节安排
总结词
曲折跌宕,环环相扣
VS
详细描述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出生在荣府,是贾母的孙子。他性 格叛逆,不喜欢功名利禄,对封建礼教持怀疑态度,与众多女子有着情感纠葛 。
林黛玉
总结词
才情美人与深情主角
详细描述
林黛玉是荣府的千金,她才情出众,机智聪颖。她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却因种种 原因不能如愿,最终在病痛中离世。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PPT课件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PPT课件

感谢观看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
汇报人:xx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 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人物形象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 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 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 它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着强烈的诗和理想的光 辉”
作品鉴赏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 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 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 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
《红楼梦》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
汇报人:xx
目录
1
2
3
4
小人作 艺 说物品 术 简形鉴 成 介象赏 就
第壹章
小说简介
小说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中国古典四 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 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 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 化的集大成者
作品鉴赏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 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 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 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 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 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 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 判

名著导读《红楼梦》完美版ppt课件

名著导读《红楼梦》完美版ppt课件
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 演义》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价值评估
以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寓意 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文学史 上的瑰宝。
02
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内心独白、梦境、幻 觉等手法,深入揭示人物 内心世界。
独特的外貌描绘
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 描绘,使人物外貌特征鲜 明。
分享1
在阅读《红楼梦》过程中,我深 刻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 迫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这种环境
下的无奈和挣扎。
分享2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对古代 中国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人
情世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小说中的人 物形象所吸引,他们各具特色, 栩栩如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
多样性和复杂性。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针对故事情节提出思考题
思考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 爱情故事如何展现了封建礼教对
人性的束缚?
思考题2
请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人 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
思考题3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 家族的兴衰历程对小说主题有何影 响?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典型的环境烘托
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 物形象。
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解读
贾宝玉
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追求自由、平等和真挚的爱情,具有独 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林黛玉
才情出众、聪明伶俐,但命运多舛,性格敏感多疑,敢于追 求真爱。
薛宝钗、王熙凤等角色对比
薛宝钗
封建淑女的典范,端庄娴雅、宽厚待人,但缺乏个性和自我意识。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红楼梦》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可以增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和尊重。
感谢观看
THANKS
05
艺术特色与成就
现实主义手法:刻画生活细节
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
01
通过服饰、饮食、言谈举止等细节,生动展现人物性格和身份

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揭
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
03
情节安排巧妙,既有主线贯穿始终,又有众多支线交织,形成
远影响。
人物塑造
《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丰富多 彩,个性鲜明,展现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这种人物塑造手 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
响。
情感表达
《红楼梦》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 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 了人类情感的深刻和真挚。这种 情感表达方式在世界文学中具有
普遍性。
当代价值意义:传承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结构特点
《红楼梦》采用了网状结构,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通过他 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同时,小说中 还运用了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 彩。
版本流传与影响
版本流传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个版本,包括脂本、程本等。其中,脂本是较 早的版本,保留了较多的原貌;程本则是在脂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和整理,使 得小说更加通俗易懂。
审美价值体现
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04
主题思想探讨
封建礼教批判:揭露社会黑暗面
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还 采用了类似衬托的所谓影子描写术。金 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幻设, 实际上就是写各种人物类型在另一个品 位层次的影子。晴雯和袭人是黛、钗的 影子,她们与黛、钗在精神气质上有近 似的一面,但在表现方式和遭际命运上 又有不同和互补的一面。
(四)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 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


又如尤二姐和尤三姐两个亲姐妹,一个 善良懦弱,一个豪爽泼辣。 迎春和探春两人同为庶出,一个是戳一 针也不吱声的‚二木头‛,一个是可爱 又扎手的‚玫瑰花‛。
(三)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 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

同是具有温柔和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 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 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 的驯顺习性。黛玉和妙玉都孤高自许, 但黛玉执著现实,孤高中包含着天真和 热情;妙玉企图超脱尘世,在冷漠中又 有点矫揉。
三、展示出心灵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 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 却取得巨大进步。
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 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

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 的形象,这是她的真实的社会欲求,但是另 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 脱生命赋予的本性。
(二)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 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 在对比中突出出来。

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 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 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 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 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著于感情,具有诗 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一个是以现实的利害来 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以感情的追求作为人生的 目标。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其独 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

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 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 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薛姨妈因道:‚你 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 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 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 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 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 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 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皴染



皴(cūn)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皴,画中用以表现山石、 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染,用墨水或淡彩润刷画面, 不露笔痕(或少露笔痕),以分阴阳向背,加强物象的立 体感。特点是先勾出山石等轮廓再蘸水墨擦染出层次向背 和质感来,常需多次加工。 (皴染:慢慢地,一层一层地染上去。《红楼梦》中人物 形象的复杂性格,不是一次写成的,是经过多次的描写, 多角度的描写,不断丰富、不断完成的。这一过程就是人 物形象展示的过程。而展示的方式,主要是描写一个人和 不同人相处时的言谈举止。) 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 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进来 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 娘带来了。”……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 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 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 “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 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 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也不 言语。
其次,作者善于表现 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

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 心。然而,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 怨:欲得真心,却瞒起真心,以假意试探, 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 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 生香‛,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等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杰作。
(二)作者写贾探春, 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

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还表现在贾探春有胆有识,有 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第74 回),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 人佩服;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 园时(第74回),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 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无情,又常常使人 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 不休的人物。所谓‚说不得善,说不得恶‛等, 正是性格中不同因素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写 出了真实的人物。
(五)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 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
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

如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让两个小丫头放 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 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 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 可巧奶奶来了。’”(第44回)只这个简 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 出来了。

总之,一方面是当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 似乎是支撑这个钟鼎之家的顶梁柱;另一 方面又是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是从 内部蚀空贾府的大蛀虫。治家与败家构成 了她性格中的一对矛盾。她要求尽情享受, 为了金钱、权威而玩弄权术,置人死地, 阴险毒辣;同时,也要求在精神上满足优 越感,她那灵巧的机智、诙谐的谈吐、快 活的笑声,确实令人叹服。这是一个充满 活力,既使人觉得可憎可惧,又有时使人 感到可亲可近的人物形象。

脂评:“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 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于世上 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 传奇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于颦儿处更 为甚,其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 又说不出理路。合目思之,却如真见一宝 玉,真闻此言者,移之第二人万不可,亦 不成文字矣。”(庚辰本《脂评石头记》 第十九回批语)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 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 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 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 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 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 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 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 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 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 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 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 的病死在这里了。‛
娥皇、女英泪竹成斑的传说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毛泽东《七律· 答友人》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 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 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 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 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立即前往湖南的九嶷山。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 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 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 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 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 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 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一)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 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 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 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 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 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 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 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 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 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 人叹为观止。

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生冲突:一方面, 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 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 原则掩埋爱的心迹。在探望宝玉时,她‚点头叹 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 太 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往,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 就红了脸,低下头来‛。(第34回 )感情与理性 两股潜流在内心冲突,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 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 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 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 ‚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 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 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 些!‛
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

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第7回)、雪雁送 手炉(第8回)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 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Hale Waihona Puke 作者还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性格,黛玉 潇湘馆里“有千百竿翠竹遮掩”,“竿竿 青欲滴,个个绿生凉”,结合娥皇、女英 泪竹成斑的神话传说,加强了林黛玉的多 愁善感的悲剧性格。薛宝钗住的蘅芜院, 房外是“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 愈苍翠”,房内是“雪洞一般,一色的玩 器全无”,这种朴素淡雅的环境与薛宝钗 “藏愚守拙”的“冷美人”性格非常协调。



写她与荣宁二府的贾氏姊妹、妯娌、侄媳 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 对她们采取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表现她 自私和权诈的性格。 写她与贾琏的关系,表现夫妻之间的貌合 神离、同床异梦的双重人格。 写她与尤二姐的关系,表现‚外作贤良, 内藏奸滑‛的两面手法。


写她与贾府大小管家、奴婢下人的关系, 表现她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的统治手 段。 写她与贾府外部的关系,表现她勾通官府, 胡作非为的性格。

四十五回,宝玉冒着雨去看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 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 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 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想与方才说宝玉的话 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而‚宝玉却不留心‛。 这里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 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后来宝玉要走 了,她劝他拿自己的玻璃绣球灯,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 不要摔了,表现了对宝玉的‚关心‛,联系上面的描写, 表现她的无心,又是平时‚有心‛的流露。宝玉走后,当 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 透幕,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婚姻大事无人主张,又不 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 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 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