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真练佛山一模
最新广东省佛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有配套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说明:①本试卷满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②设附加题10分,学生可做可不做,得分计入总分,总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口口口口口口,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分)(2)口口口口口,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1分)(3)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4)《陋室铭》一文的主旨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把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默写出来。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 这也真够huá jī(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ān nào(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3) 花香鸟语,cǎo zhǎnɡ yīnɡ fēi(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yǐn jīng jù diǎn()。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时间”,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进行对比,形象生动。
请在“金钱”、“苦难”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谮.(jiàn)害崩俎.(c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B.灵柩.(jiù)诓.骗(kuāng)阔绰.(chuò)郭然无累.(lěi)C.狡黠.(xié)佯.惊(yáng)亵.(xiè)渎克.尽职守(kè)D.恁.地(nèn)煞.(shà)白解.(jiè)元一抔.黄土(póu)2.下面关于名著阅读、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长妈妈买来了“我”渴盼已久的《山海经》,使“我”对她一时产生了“空前的敬意”。
B.序是一种古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
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茶馆》等。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D.在一次激战中,保尔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成绩能否稳中有升,关键在于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小说《红岩》成功地塑造了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等人的英雄事迹。
C.一大早,天安门广场就站满了观看升旗仪式的人群。
D.这次月考没有考好的原因是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造成的。
4.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C.《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
佛山中考2023这一次让我全力以赴作文范文

中考,你是人生的一场盛宴,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你虽然短暂,但比起那时隐时现的烟火,你却显得坎坷与漫长,或许你承载的不仅仅是那闪光的一瞬,更有人生的蓝图,人生的理想!
面猎狗正在追赶一只狐狸,狐狸很快在丛林里绕来绕去,想要摆脱猎狗的追逐。跑着跑着猎狗受了点伤,放弃了追逐。
有人问道;“你跑步有什么秘诀呢?怎么跑到前三的呢?教教我啊!”女孩说;“心中的信念支持我前进啊!成功与否我真的不在乎。记得!凡事都要全力以赴!那时的你会很快乐很快乐的。”
佛山中考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某项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声音:我已经尽力而为了。这似乎成为了一些人推脱责任、强调客观、寻找借口、获得慰藉的一句潜台词。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就如同淋过雨的海绵里的水,只要使劲拧,总是能拧出水的。但就是这一句“我已经尽力了”,使许多本该做得更好的工作打了折扣。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干部员工发扬全力以赴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扭亏增盈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企业一定会闯过难关,实现新跨越。
佛山中考
上个星期,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活动中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喝彩都让我十分难忘。
这天,晨光熹微的校园里已经分外热闹,同学们早早来到学校参加开幕式,个个兴高采烈。但是,站在我身后的小玉看起来心事重重。终于,她忍不住问我:“你觉得是友谊第一还是比赛第一?”原来是别班的同学让小玉在比赛中让一让她,跑慢点,小玉不知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我都要竭尽全力的“奔跑”,因为前路茫茫,总有值得我去追求的,而且我坚信,我能“追上”!
佛山中考
我喜欢幻想。
幻想生活总是一帆风顺,幻想时光可以倒流,幻想岁月可以重来。于是生活就这样无所事事,一无所成。
2024佛山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2024佛山一模语文作文范文人生在世,人们大多喜欢“得”,不喜欢“失”。
但现实是,得与失如影随形,有得的地方必定有失,有失的地方也必定有得。
在对得与失的纠结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般的得与失,然人生波澜起伏,今日之蜜糖,可能是他日之砒霜。
闯王李自成挺进北京城时,春风得意,却在短短42天后,功败垂成。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断续实行海禁政策,自诩天朝上国,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侵略,却也让中国故步自封,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慢慢落后于他国,为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埋下祸根。
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如今的“得”是千千万万的先辈用鲜血、汗水换来的,切不可居安思逸。
得与失既不是人生的起点,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一切得失不过是人生必经之过程。
我们在高考前常听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它是十年寒窗的终点,也是迈入更高学府的起点,可是谁又能说,高考就是人生的起点或终点呢?漫漫一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扶择,一个扶择是一段故事的结局,也是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篇。
起点也好,终点也罢,都是人生中的一段建程。
人生的价值是在得与失的不断转化中才实现的。
如果非要为生命选一个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
但细究起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像屈原,两千多年了,他“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这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代的帝王,都觉得自己得到了江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殊不知这些都是会失去的。
历史就在这一代又一代得与失的更迭中不断前进,这才有了如今的盛世。
而这无数的得与失,其实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链上的锁扣。
所以,得时,不要扬扬得意,忘乎所以: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我们应该如凡高那般,抱着“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已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的信念,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023年广东佛山中考语文一模(附答案)

2023年广东佛山九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古诗文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心底最有认同感的民族情怀。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1)□□□□□□□”是永恒的爱国情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2)□□□□□□□□□”是感人的忧民情思;李白《行路难》中的“(3)□□□□□□□,□□□□□□□”是积极乐观的态度;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4)□□□□□□□,自缘身在最高层”是振奋进取的力量;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5)□□□□□□□,□□□□□□□。
可怜白发生”是建功立业的豪迈壮志。
古诗文中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6)□□□□□□,小桥流水人家”触景伤怀的思乡情:有《木兰诗》中“(7)愿为市鞍马,□□□□□”代父从军的父女情;有郦道元在《三峡》中流露的“(8)□□□□,良多趣味”的山水情;有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9)□□□□□□□,□□□□□□□”的报国情。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崩殂(cú)阻塞(sè)恢弘(hóng)B . 陟(zhì)罚臧否(fǒu)咨诹(zōu)C . 驽(nú)钝裨(bì)补斟酌(zhuó)D . 夙(sù)夜菲薄(bó)阙(quē)漏2. (2分)选词填空。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 . 取缔B . 取消3. (2分)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最近新出版上架的一些所谓的“名人书”,的确吸引了一些人的眼球,但仔细一看,有的却味同嚼蜡,难以卒读。
B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 . 这篇文章看似松散,其实是形散神聚,看这类文章要不求甚解。
D . 在阅读并运用书本提供的学习技巧时,要注意启迪兴趣,切不可因小失大,生搬硬套。
4. (2分)(2014·郴州)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变形记》播出后,社会各界纷纷向贫困山区的学生捐献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B . 环保专家听取、讨论了他的建议,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C . 他勇斗歹徒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市民,因此,他被授予“英雄市民”。
D . 孔乙己一业,许多酒店的客人便都看着他笑。
5. (2分)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 . 法国作家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他被称为“世界长篇小说巨匠”。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C . 《邓稼先》一文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杨振宁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广东省佛山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佛山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9分)1.默写古诗文。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双兔傍地走,?(《木兰诗》)(3),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4),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5),,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请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身在最高峰,下联:我来绝险处,要扶初日上微栏(7)小艺画了一幅雁飞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有想好。
小文认为可以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就很好。
2.唐代诗人王驾有诗写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诗句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都记载了我国重要传统民俗节日。
两首诗都描写了节日的热闹氛围,表达了诗人之情。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段探索灵魂的旅程。
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阅读唐诗宋词,胸中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qián zī àn zhǎng;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烈____为国奉献,心中自然____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阅读经典散文,品味liú tǎng在心头的那一抹温情。
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____不仅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péng pài能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qián zī àn zhǎng()liú tǎng()péng pài()(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赴后继泛起含英咀华B.前仆后继涌起含英咀华C.前仆后继泛起寻章摘句D.前赴后继涌起寻章摘句(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身体和现实,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
C.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3.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不同的用法,下列哪一项中的数词是实指?()A.军书十二卷B.四书五经C.安求其能千里也D.三思而后行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束缚.(fù)端详.(xiáng)空穴.来风(xuè)屈.指可数(qū)B.重创.(chuāng)溶.化(róng)咎.由自取(jiù)毛遂.自荐(suì)C.物侯.(hòu)颤.抖(chàn)一筹.莫展(chóu)悬梁刺股.(gǔ)D.症.结(zhèng)脂.肪(zhī)金碧.辉煌(bì)呕.心沥血(ǒu)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感谢您对令尊..的牵挂,我回家一定转告您对他的问候。
B.王晓川到敬老院看望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C.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D.袁隆平长期深入田间地头,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敬业奉献精神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真练:佛山一模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1米7的他体重却只有90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
同时,高三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
1917年,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
文章中“国力苶(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你深有感触。
作为小李的同学,请你给小李写一封信,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广东省广州市佛山一模。
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所给的真实情境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高三学霸小李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而不喜欢体育锻炼。
第二部分是年轻时的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针对体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引言。
很显然,材料第二段为第一段中的小李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并且用毛主席的话解答了体育和德育、智育的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国力和民族体质的高度,这是题目的题旨所在。
考生必须围绕材料所给的信息思考,若脱离材料则将被视为偏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引导语“作为小李的同学”对写作者的身份进行了限定,“给小李写一封信”限定了文体和对象,考生需注意“书信”的常规格式,要树立读者意识并确定的叙述口吻。
“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限制了文章内容,考生需要透过表象看到实质,分析小李对体育锻炼的看法并加以辩驳,规劝说服。
材料第二段是毛泽东的名言,暗示考生在劝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这些名言并加以延伸论证,生发联想亦要来自于材料。
3.价值判断的限制。
材料所述小李虽是学霸却身体羸弱,并且不喜欢体育锻炼,可以看出命题者意在指出缺乏体育锻炼对个人的不良影响,以及对此行为的否定;第二部分引言指出体育对个人、民族的重要意义,将体育锻炼的意义上升到更高层面。
材料引导考生对体育锻炼进行思考和关注,正合乎我国加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
开放性
1.标题开放。
要求考生自拟标题,标题是立意的浓缩,体现考生对材料立意的精准把握。
考生可以在材料立意范围内自定题目,体现其信息分析能力、语文概括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2.写作角度开放。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小李的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考生可以由此切入进行剖析;毛主席的引言从理论的角度谈论体育锻炼,考生也可从这个角度生发联想;或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立意亦可。
3.立意开放。
材料两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为考生提供了不同的写作角度。
考生既可以从体育对个人的影响角度出发,写加强体育锻炼,为学习助力;也可以从反面写不重视体育锻炼对个人健康的危害等;或者从第二部分入手,论证体育锻炼对学业的促进作用、体育对民族的积极意义等;还可以进行综合立意。
解题
本题目属于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两则材料角度不同,中心一致。
考生审题时,需要分别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第一则材料陈述小李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认为是身体不好和性格内向、学业繁重所致。
很明显小李将不锻炼的结果都归于外因,没有正确理解体育的作用及体育与学业的关系。
考生分析问题时,只有回到小李自身才能完成任务指令,即“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材料第二段引用毛主席的两句名言,揭示体育对个人和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考生立意时可以综合理解,写体育对个人的作用、体育对学业的促进作用、体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等。
题目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体育”不能等同于“体育课”,如果考生围绕现实生活中体育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证,则会被视为偏题。
另外,文体限定为“书信”,考生需要正确把握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都要具备,还需注意对象关系,以同学的身份写信,行文风格、叙述口吻等细节也会影响文章的品质和阅读感受。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2.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3.练就“钢筋铁骨”,修好学问道德。
4.体弱内向不是拒绝锻炼的理由。
5.民族之体强,复兴之路长。
6.学霸还需体强壮。
偏题立意:
1.体育课再也不能“缩水”了。
(材料的中心是“体育锻炼”,不是“体育课”,概念不同)
2.不参加体育锻炼是个人自由。
(价值判断有误,没有完成任务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