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1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后反思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后反思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是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是孩子们首次接触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新奇的同时,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能够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进行有条例思考,并用三句话来说出题目告诉我们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感受到了用符号表示的简单与明确性。
课的开始,我用“+”、“-”这两个老朋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出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
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并且为这节课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的重点突出,难点也细致地讲到位了。
课堂提问时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课堂气氛较融洽。
不足之处是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括线和问号,强调得不多,需要使学生明确括线和问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问题也不同。
作业反馈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并且正确地完成想应的作业。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有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表面积和原来的表面积相比较,()A.大了 B.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2.如图,3个小正方形涂上颜色,若再从其余小正方形中任选一个涂上颜色,使得整个涂色部分的图形,则()是正确的。
A.小明和小美B.小美和小刚C.小明D.以上都不对3.等边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 B.2 C.35.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它的,第二根用去它的,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剩下的长 B.第二根剩下的长 C.同样长 D.不能确定谁更长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24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9:24 B.3:8 C.9:15 D.3:57.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它的,需要()天才能完成.A.3B.2C.D.38.电影门票30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1倍,收入增加,则一张门票降价()A.25元B.20元C.15元D.10元9.a,b,c是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的因数至少有( )个。
用括号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用图画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学生能体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
老师带来了一些,但老师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来帮老师解决吗?二、探究新知1、理解题意(1)出示例题,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2)说明: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
你能根据这两句话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说)一共有几个苹果?刚才小朋友提的这个问题我们还不会写,为了方便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来把这句话表示出来,请小朋友看一看:(演示括线和问号)师介绍:这叫括线表示盘里和盘外苹果的总数。
“一共有几个苹果?”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
(演示“?”)(3)现在谁来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的是什么?(4)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探究解决(1)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加法)(2)学生在书上列式解决并算出得数。
指名板演(3)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3呢?8呢?(4)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5个和右边的3个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三、教学“试一试”1、理解题意(1)出示题目,提问:你从图上能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篮子上面的“?个”表示什么意思?说说括线和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把这道题目的意思完整的来说一遍,告诉我们的条件和问题?指名说,同桌互说。
2、探索解决要求篮子里面有多少个你会列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一年级上册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授课人:邹*一、教学内容:教科书60页例题和“试一试”,60-61页的“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的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五、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一天,小松鼠、小兔、小狗聚到了一起,小狗边跑边好奇地问:兔子老兄,兔子老兄,您知道数学王国吗? 小兔子转过脸来,神秘地告诉小狗:数学王国啊,我当然知道啦,那可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小兔子、小松鼠听了都很想去,同学们:你们想去吗?可是,要进入数学王国的大门,必须会做这样一些题: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图列出4道算式2+6=8 8-2=66+2=8 8-6=22、在学习“比一比”的时候,比较哪根绳子长,哪个小朋友个子高,都用什么符号表示的?瞧,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缓缓打开了!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师出示多媒体打开课本。
介绍“括线”。
“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
”教学“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
提问,你知道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汇报。
(盘子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师课件上填空。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我们就要怎么办?(2)探索解决。
“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生回答,师填写。
学生在书上完成。
“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8呢?”(板书算式)2.教学试一试(1)理解题意“小熊又拿来了1筐苹果。
”师贴苹果并将题目补充完整。
“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教师适当提示:括线和下面的“8个”表示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面有1个,篮子上面的“?”表示要求的问题,即“篮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在课件上填空。
公开课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2
?个
9个
□5 + □2 =□7 □9 -□4 =□5
□6 -□3 =□3
□10 ○-□2 =□8
? ?
7
?
7
7-2=5 2+5=7 7-5=2 5+2=7
我来念儿歌
大括号, 小问号 ,
在一起, 我会算 。
小问号, 在中间 。
求一共, 用加法 。
2+ 5+
左边有 2 只, 右边有 5 只。
?只
一共有几只?
5 = 7 (只)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
7
(只) 2、5、7分别表示什么 意思?
?只
能提说出说一图个的问意题思吗? 这道题怎样解答?
一共有 6 只, 右边有 4 只。
左边有几只?
6只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6
-
4
=
2 (只)
6、4、2分别表示什么 意思?
求什么?
7只 “7只”表示什么?
求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一共有(7 )只青蛙
跳进水里的有(2 )只青蛙
7 _ 2=5
?只
?只
4+2=6
︸ ?在 的下面
表示: 求的是两部分的
和, 即求总数。 用加法计算。
7只
7-2=5
︸ ?在
的上面的一侧表示:已知数,求其中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这道题怎样解答? 能提说出说一图个的问意题思吗。?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
主讲 尚招贤
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括 线: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或是总数) 问 号:表示什么? 表示要求的问题。
括线
左边有 4 只兔子 ?只 一共有几只兔子?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后反思(含试卷)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后反思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是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是孩子们首次接触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新奇的同时,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能够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进行有条例思考,并用三句话来说出题目告诉我们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感受到了用符号表示的简单与明确性。
课的开始,我用“+”、“-”这两个老朋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出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
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并且为这节课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的重点突出,难点也细致地讲到位了。
课堂提问时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课堂气氛较融洽。
不足之处是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括线和问号,强调得不多,需要使学生明确括线和问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问题也不同。
作业反馈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并且正确地完成想应的作业。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019年新学期,某校举行歌唱比赛,满分10分,10位评委打出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小明得分如下评分9.1 9.4 9.3 9.5 9.4 9.3 9.8 9.5 9.4 评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以下描述错误的有()甲:众数有2个,则⑥号评委打的分数一定是9.3或9.5分乙:小明的最终得分不可能高于9.47分丙:无论⑥号评委打多少分,中位数一定是9.4丁:无论⑥号评委打多少分,9.4一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A.0 B.1 C.2 D.32.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3.80×1.5%=( )A.1.2 B.10 C.500 D.0.8754.10层楼大概有()A.30m B.10m C.300cm D.30m25.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6.菜籽油的出油率是30%,那么要榨270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菜籽?下面列式正确的是()A. B.C.7.下列选项中的两种量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人的体重和身高B.今年订阅《小学数学》杂志的份数和钱数C.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8.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相比较,()。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1、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画图表示的实际问题,理解里面的数量关系,用加减的含义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会列出算式。
在这节课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但也要学会与同学相互交流想法,在交流的过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教学过程:在教学例题时,会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自己得到的一些信息,慢慢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确“括线”表示的意思是一共,问号在哪里,就说明要求的就是那一部分。
例题的条件与问题我不止请了一位同学,而是几位同学,还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明白问题与条件。
在教学试一试的时候也让学生多说一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快速地做题,我给学生总结了一下:像这种题目,“先写符号,再找数字。
”——(1)“?”在括线的尖尖嘴这里,就用加法,如果被括线包围起来了,就用减法。
(2)题目中能清楚地看到的数字肯定能用,能很清楚地数出来的个数也能用,但是问号在的地方,就算能数,这个数字也是不能用的`。
发现掌握了这个方法的学生,做题速度明显快,而且正确率也高。
不足与改进措施:学生在看图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时,比较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提一提数学问题,多思考。
在教学例题与试一试的时候花的时间稍微有点长,导致在后面的练习中,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的时间就有点少了,在这一点上之后要更加合理安排。
对于我总结的方法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起来,还需个别辅导讲解。
2、《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与反思今天上了一节《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用连除解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相当于旧教材中的归一问题。
本节课的整个内容包括一道例题和“想想做做”的7道练习题,还有一道思考题。
整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小黑板出示三道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1.有三组学生植树,一共植了12课,平均每组植多少棵?2.5本笔记本共20元,平均每本笔记本多少钱?3.有三组学生去植树,每组有4个人,总共植了36棵。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含试卷)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再学习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算法。
这节课虽然内容不多,只有两个知识点。
但毕竟是新课,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而且对于学生来讲,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新知的接受主要是靠第一次信息的接受、理解,如果在第一次讲解时,学生没有抓住要领,没弄清楚,以后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习、辅导,有时还难以完全纠正过来。
比较乐观的是,课上学生说的都比较好,书上作业也完成的很理想。
不过补充习题作业上,有个别学生看图写算式还是写错了,有粗心的,也有没理解的。
然后对于学困生,我单独辅导,讲解后再做,效果好了很多。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一半,已知圆锥的高是9 cm,则圆柱的高是( )cm。
A.6 B.1 C.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D.采用24时记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3.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A.B.C.D.4.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的速度比是3:4,路程比是8:3,那么他们所需时间比是()A.2:1 B.32:9 C.1:2 D.4:3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10厘米,它的体积是()A.125.6平方厘米B.12.56平方厘米C.12.56立方厘米D.125.6立方厘米6.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B.圆C.等腰三角形7.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A.99 B.1C.1000 D.1008.两个底角都是30° 的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苏教版(2021秋)

【过渡】嗨呀,两道题都没有难倒你们,下面一道一定能难道你们了。
3、总结强化【媒体出刚才的四幅图】
小朋友看刚才解决的四个问题,都列出了什么算式?为什么都用加法?从哪里一眼看出是问“一共多少”?问号在括线的哪里?
小朋友,这问号呀也是个小调皮。
4、学习试一试【出教具图】
那我们先读读这些话:踢毽子的有几人,跳绳的有几人,一共有几人。踢毽子的是几人?哪里看出来的?跳绳的有几人?从哪里看出来?真的是图和字要合起来看的。
求一共有几人,会列算式吗?(请小朋友看练习纸,先把括号里的填上,再列算式。然后交流)
想想做做第2题
看,同样是有图有文字。能用加法吗?从哪里一眼看出来了?那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读三句话。列式,交流,追问:为什么用减法?
小朋友,数学呀,最喜欢简单清楚。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符号就能表示,仔细看(师板书括线)怎么样,一画出来,简单吧!
这个符号叫“括线”,跟老师说一下,括线。括线就是表示合起来(师作手势:合起来)也可以说是一共。谁来说说,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
小眼睛亮起来,这括线是从哪里开始的?哪里结束的?能看出,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吗?
(7)小结:小朋友,刚才求一共几个苹果,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用加法?怎么从图上一眼看出是求一共多少?你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吗?那老师考考你。
2、练习。
第1小题【媒体出示向日葵图】
提问:看图会说吗?老师提示一下,左边有——4个向日葵,右边有——4个向日葵。小眼睛,亮起来,谁来了?(括线)还加了一个——问号。问什么问题呀?三句话能连起来说吗?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一定用加法做吗?什么情况下用加法?什么情况下用减法?怎样从图上一眼看出能用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