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观察记录(个案)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观察日期:2014年10月27日——2014年11月7日观察情况:李小蹊的午睡观察地点:小二班教室观察时间:午睡时间12:05—14:20在场幼儿数量:28人在场成人数量:6人环境:昏暗安静易于幼儿入睡观察目的:看幼儿是否能够适应幼儿园环境在校及时入睡。
观察内容记录:李小蹊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调皮,精神劲特足。
每天的午睡,他总是那个唯一睡不着的孩子。
针对小朋友这种情况,教师对他做了如下观察: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还不停的动来动去。
这是谁呢?老师便去检查,原来李小蹊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喊教师,A就说:“老师,李小蹊弄教师!”原来又是李小蹊在睡不着的时候惹其他小朋友了。
观察分析:李小蹊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从不睡觉,和他奶奶说过,奶奶说暑假两个月在家就睡过一次午睡,每次要求他睡,但始终都不睡,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他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措施:1、一到午睡时间,老师就坐在他旁边,他他眼睛不敢睁开。
慢慢地他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有时候教师也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老师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结论及评价:幼儿在家家长会惯坏幼儿,什么事情都顺着幼儿的意思,一味的做老好人,久而久之,家长就没法做坏人了,所以,家长要依赖幼儿教师来教育幼儿,家长和教师多交流,将幼儿在家与在园情况交换沟通,然后制定符合幼儿生理与心理的教育方法,让幼儿进一步成长发展。
幼儿教师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幼儿有兴趣的,利用幼儿的好胜心理对幼儿入睡这一环节制定奖惩计划,从而让幼儿更好的生长发育。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
今天早上,我观察到小珍在进行自主练习时遇到了一个难题。
她
拿着一支笔在纸上画画,但是她无法画出心中所想的形状。
她尝试了
几次,但是每一次都画得不满意,都乱作一团。
于是,她伸出手臂打
了个哈欠,然后靠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她拿起了橡皮,悄悄地把画得乱七八糟的图案擦去,重新开始画。
这一次她用了更轻的力度,仔细描绘每一个细节。
最后,她成功地画出了心中所想的图案,脸上的笑容也绽放开来。
这次观察教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气馁,
可以先停下来休息一下,重新开始,用更小的力度、更细心的态度去
面对问题。
这种行为展示了小珍的毅力和耐心,我相信这种品质将在
以后的成长中给她带来很多帮助。
轶事观察记录文本

轶事观察记录文本在我生活的这个社区中,有一位邻居老先生,他大约七十多岁了,一直住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年了。
老先生经常出现在傍晚散步的路上,他总是一身整洁的休闲装,并且头戴一顶老式的鸭舌帽。
尽管身体有些佝偻,但他脚步依然稳健,丝毫看不出他年纪的大。
有一次,我恰巧和老先生一起行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
我们有说有笑地交谈着,我发现老先生是一个非常健谈而又幽默的人。
他讲述了一些他在年轻时经历的有趣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
他的语言饶有兴趣,时而让人哈哈大笑,时而让人沉思。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我越来越频繁地和老先生一起散步。
我们的交谈不再局限于他的年轻时代,也包括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
老先生总是能够给我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他的智慧和人生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和老先生聊起了他的家庭。
他告诉我,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都已经离开了家。
他说他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由于工作繁忙而很少陪伴他们,导致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缺少他的关怀。
他现在后悔当年的选择,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理解他的辛苦和自己的无奈。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到了家庭重要性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老先生对周围社区的人都非常友好。
他经常向邻居们送去温暖的问候,有时还会帮忙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他是社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都习以为常地依赖着他的帮助和支持。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陌生人在我们社区外的公园里摔倒了。
老先生正好也在附近,他迅速跑过去扶起了那个人,并帮助他回到他的车里。
这个举动展现了老先生的大爱精神和热心助人的品质。
我深受感动,也受到了他的激励。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注意到老先生最近有些身体不适。
有一天,我看到他饶有兴致地和别人交谈,但表情有些痛苦。
我走过去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笑着说他只是有些胃部不适,不要紧的。
但我还是忍不住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劝他去看医生。
他表示感谢,并坦白地告诉我他之前已经看过医生了,只是一些小问题而已。
然而,几天后,我们社区收到了一个悲伤的消息。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引言:观察是幼儿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
而如何进行观察记录也是需要讲究的,其中轶事记录法是一种比较实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背景介绍本次观察记录的对象为我所在班级中的一个男孩,名叫小明,今年4岁。
小明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喜欢和同伴玩耍,并且表现出较强的领导力。
二、观察时间和地点本次观察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地点为幼儿园教室内。
三、轶事记录法具体实施过程1.选择事件:在进行轶事记录法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特定事件进行记录。
本次观察中,我选择了小明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领导力。
2.描述事件:接下来需要对所选择的事件进行详细描述。
我注意到,在班级活动开始时,小明主动向老师询问活动内容,并且积极参与组织同伴完成任务。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小明还能够及时发现同伴的错误并给予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记录事件:在描述完事件后,需要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我记录了小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力、组织能力以及对同伴的关心与指导。
4.分析事件:最后需要对所选择的事件进行分析。
我认为小明表现出来的领导力与组织能力是他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对同伴关心与指导则表明了小明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四、轶事记录法优点1.实用性强:轶事记录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客观性高:轶事记录法可以客观地描述幼儿在特定事件中展现出来的行为和特点,避免了主观臆断。
3.全面性好:通过轶事记录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幼儿在不同情境下展现出来的特点和能力,有利于全面发掘幼儿潜在优势。
五、结论通过本次观察记录,我认为轶事记录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幼儿观察记录方法。
通过选择特定事件、描述事件、记录事件和分析事件等步骤,可以全面地了解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特点。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最快乐、最活泼的时光,他们的天性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幼儿轶事。
以下是我观察到的其中几个情境:第一个情境是有关劳动的观察。
在一次幼儿园的劳动活动中,孩子们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我看到一位男孩被安排在水龙头旁辅助老师洗菜。
然而,他却远远超越了这项任务,他用水龙头低下身子,将自己的两只小手也放在水流下面,一边洗菜一边享受水流的触感。
看到这一幕,其他孩子也纷纷模仿他,最后整个水龙头变成了洗手的地方,他们忘记了他们最初的任务。
第二个情境是有关音乐的观察。
在一次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个欢快的音乐。
大部分孩子都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起来,但有一个女孩却没有动。
她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皱着眉头,一脸不满。
我好奇地走向她,希望了解她为什么不跟着跳舞。
原来,她只喜欢听慢节奏的音乐,她觉得这个音乐太快了,没有她的感觉。
这个观察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第三个情境是有关友谊的观察。
在幼儿园的午休时间,我看到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休息桌上坐在一起。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小声地交谈,然后男孩A突然伸出手拍了一下女孩的头。
女孩立刻生气地站起来,摔掉手中的饭盒,并扭过头去。
男孩A满脸无辜地望着她,而男孩B则偷偷笑起来。
后来,我问男孩A为什么要拍女孩的头,他说他只是想和女孩搞笑,不知道女孩会生气。
这个观察让我明白,幼儿期的孩子们还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们的友谊需要我们的引导和帮助。
第四个情境是有关好奇心的观察。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被引导去探索一个小河流。
有一位男孩看到了一个小石子,他伸手捡起来,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把石子扔进了水里。
他立刻转身问老师:石头为什么会沉下去?老师耐心地解释了物体密度的概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观察让我明白,孩子们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提问,并给予合适的回答。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介绍幼儿时期是一个快乐的成长时期,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事情和可爱的瞬间。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发展和学习过程。
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些幼儿的轶事观察记录,包括他们的行为表现、语言能力以及他们在玩耍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观察记录1:小明的冲突解决能力小明是一位五岁的幼儿,有一天在幼儿园里,他和另一个孩子发生了一次争执。
观察记录如下:•时间:上午10点•地点:幼儿园操场•事件描述:小明正在玩沙坑,另一个孩子过来抢夺小明手中的玩具。
小明不满意地大声说:“不要!”然后推开那个孩子,并用手指着玩具说:“这是我的!”•行为分析:小明表现出了一定的冲突解决能力,他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通过推开对方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观察记录2:小红的分享行为小红是一位四岁的幼儿,她在幼儿园里展现了一次非常积极的分享行为。
观察记录如下:•时间:下午2点•地点:幼儿园教室•事件描述: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了一些小糖果,小红拿到了两颗糖果。
她看到一个正在哭泣的小朋友,立即走过去,把其中一颗糖果递给了他。
她还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不要哭。
•行为分析:小红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分享行为和同理心。
她能够主动帮助别人,并用简单的方式来安慰他人。
幼儿语言能力观察记录观察记录3:小芳的语言发展小芳是一位三岁半的幼儿,她在最近的几个月里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语言能力提高。
观察记录如下:•时间:早上8点•地点:家庭客厅•事件描述:小芳正在观看一个动画片,她突然指着电视上的一个角色说:“看,这是一只大狮子!”她的妈妈非常惊讶地回答:“是的,你真聪明!”小芳还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了动画片中的情节,并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动词和形容词。
•语言能力分析:小芳展示了她较高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她不仅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物体、人物和情节,还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词汇。
观察记录4:小林的问答能力小林是一位五岁的幼儿,他在图书馆参加了一个故事时间活动,并展现了出色的问答能力。
百丈中心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轶事记录法

百丈中心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轶事记录法我是百丈中心幼儿园的家长,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幼儿园的观察记录轶事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成长表现。
下面是我观察到的一些轶事记录,欢迎大家一起分享!1.爱心守护我观察到,在幼儿园中,小明总是很关心其他的小朋友。
一天,小红不小心摔倒了,小明立即跑过去帮助她,并安慰她不要哭。
小明还主动帮小红找老师,确保她得到及时的照顾。
小明的这种关心和爱心让我很感动,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向他学习。
2.创造力展示在幼儿园的画室中,我看到了小杰正在认真地画一幅画。
他用各种颜色的画笔将画纸装点得五光十色。
小杰告诉我,这是他画的一幕海边的景色。
我被他的创造力所吸引,小杰告诉我,他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画家。
我被小杰的梦想和他的作品所感动,同时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3.规则意识的培养在幼儿园的游戏场上,我看到小小正在好奇地观察着其他小朋友在玩游戏。
突然,小小跑到了游戏场的中间,破坏了游戏的规则。
老师走过来,耐心地告诉小小他违反了游戏的规则,并教他应该等待自己的轮次。
小小听从了老师的教导,虽然有点不开心,但是他学会了遵守规则。
我觉得通过这次经历,小小明白了规则的重要性,对他的成长和培养意识很有帮助。
4.合作精神的培养一天,我在操场上看到小芳和小敏正在一起玩一个球类游戏。
小芳丢出球,小敏接住后用力地扔回去,但是小芳没有接住球。
小敏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小芳,而是主动地跑过去帮助她找球。
小敏的这种合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并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通过这次观察记录轶事的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成长和变化。
他们展现出了关爱他人、创造力、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等美好的品质。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我希望通过我的观察记录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每一天。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范文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范文Anecdotal Record Observation.Date: 2023-03-08。
Observer: [Observer's Name]Subject: [Subject's Name]Age: 5 years old.Setting: Classroom.Duration: 15 minutes.Activity: Free play.Observation:[Subject's Name] is playing with a group of children inthe block area. He is using the blocks to build a tall tower. He is carefully stacking the blocks on top of each other, one at a time. He is counting the blocks as hestacks them.[Subject's Name] is also interacting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He is sharing the blocks with them and takingturns building the tower. He is also listening to the other children's ideas and suggestions.Analysis:[Subject's Name] is demonstrating several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skills in this observation. He is showingfine motor skills by carefully stacking the blocks. He is also showing cognitive skills by counting the blocks and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other children. He isalso showing social skills by sharing the blocks and taking turns.Overall,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Subject's Name] is a well-rounded and happy child who is thriving in hisenvironment. He is confident in his abilities and enjoys interacting with others.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I recommend the following:Continue to provide [Subject's Name] with opportunities to play with blocks and other building materials. This will help him to further develop his fine motor skills and cognitive skills.Encourage [Subject's Name] to interact with other children. This will help him to develop his social skills and learn how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Provide [Subject's Name] wit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for his accomplishments. This will help him to build his self-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中文回答:观察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插蘑菇钉时,X能将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蘑菇钉插在一起。
能作两项度配对
√
1、插蘑菇钉时,X能将两个颜色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蘑菇钉插在一起。
八、注意
评量
轶事记录
有意注意集中
√
1、观察期间,X小朋友的有意注意几乎能一直集中在老师与活动上。
小结:
从上述轶事记录可以看出,X小朋友的配对分类、形状概念、颜色概念、注意是优势。模仿和记忆发展仍然较弱。建议以后多为K小朋友设计暗含记忆策略或者需要模仿的游戏活动。
2、X每次插蘑菇钉都把老师插的蘑菇钉拿走。老师说:“你怎么每次都拿我的成果?”X依然继续拿。老师改变语气说:“哎!自己拿哟。”X开始自己拿蘑菇钉。
情境下理解
√
3、老师和X一起打开蘑菇钉。老师抓了一把蘑菇钉放在桌上,还没说出指令之前。X自己把蘑菇钉捡回蘑菇钉的盒子内。
4、老师摊手:“板子给我。”X把蘑菇钉放入老师手中。
经常发出重复一连串音节
√
1、X小朋友在观察期间,常常发出连续或不连续的“AO”的音节。
会以“好”,“不好”(要、不要/是、不是)回答问题
√
1、老师说:“那我们现在来玩点其他的,好不好?”X点头并回答:“好。”
2、老师说:“帮我拿一下,好不好?”X伸手拿了蘑菇钉。老师说说:“谢谢。”期间X视线随着蘑菇钉移动。
轶事观察记录(X)
轶事观察记录
观察主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发展
观察对象:X
观察情境:个训课时
观察者:
幼儿基本资料:家中排行第二,八岁自闭症小朋友,哥哥已经成年,无障碍。家住重庆,与父母、哥哥同住。
记录方法:轶事观察记录(√代表可以做到,△代表尚需要指导)
一、言语机转
评量
轶事记录
有规律的呼吸
√
1、在观察中,X有规律地呼吸,且速度正常。
五、模仿
评量
轶事记录
能模仿动作
△
1、老师问:“你还记得上学期我教你的吗?来,双手合拢。前后搓哟。”并把双手合拢作搓手的样子。X微笑着注视老师的眼睛,双手合拢,作出拜的动作。老师说:“不是拜。”拉住X的手,辅助他做搓手。老师放开手以后,X能独立搓手3下。
能模仿操作物品动作
√
1、老师说:“我们来比一比,谁插的快。”。然后老师拿了一个中号的红色蘑菇钉开始插。X看着老师的动作,立马也拿了一个蘑菇钉开始插。
简单指令的理解
√
1、老师手作拉人的姿势说:“XX,站起来。”X站了起来。
2、老师指着蘑菇钉说:“插。”X将蘑菇钉插入洞中。
3、老师说:“XX,把蘑菇钉放桌上。”X把蘑菇钉放桌上。老师说:“棒”。
手势语的理解
√
1、老师手作拉人的姿势说:“XX,站起来。”X站了起来
2、老师继续说:“来嘛,起来。”X躲开老师的手,持续发“AO”的音节。
2、老师继续说:“来嘛,起来。”X躲开老师的手,持续发“AO”的音节。
3、老师强制性地拉X的板凳过来,X轻轻用手拉开老师的手。
小结:
从上述轶事记录可以看出,X小朋友的语言发展主要是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方面。他的言语机转发展地较好,已经为口语发展做好了准备。但是X现在最弱的就是口语发展,只能说“好”以及牙牙学语的“ao”。基本上处于前语言发音阶段的单音发声阶段,同时连续音节只有韵母“Ao”这一个音节,并且没有建立“一问一答”的轮流说话的倾向。建议多给X创设有强烈表达欲望的情景,同时多用问句提示或设计“一问一答”式的活动,如:“老师做完了,你呢?”帮助X建立“一问一答”的交流倾向。
三、口语表达
评量
轶事记录
被逗弄时,会以笑声及其他愉快的声音作为回应
√
1、老师说:“你好讨厌。为什么每次都把我的拿走、”并用腿轻轻晃动逗弄X。X微笑并抬头看老师。
可以用声音表示情绪
√
1、老师说:“坐过来一点嘛。你坐那么远怎么玩。”X大声发出“AO”的声音表示拒绝
2、老师继续说:“来嘛,起来。”X躲开老师的手,持续发“AO”的音节。
轶事观察记录
观察主题:认知发展
观察对象:X
观察情境:个训课时
观察者:
幼儿基本资料:家中排行第二,八岁自闭症小朋友,哥哥已经成年,无障碍。家住重庆,与父母、哥哥同住。
记录方法:轶事观察记录(√代表可以做到,△代表尚需要指导)
一、简单因果
评量
轶事记录
预期事物
√
1、老师和X一起打开蘑菇钉。老师抓了一把蘑菇钉放在桌上,还没说出指令之前。X自己把蘑菇钉一个一个捡回蘑菇钉的盒子内。
二、基本物概念
评量
轶事记录
能作相同物品配对
√
1、插蘑菇钉时,X能将两个颜色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蘑菇钉插在一起。
三、颜色概念
评量
轶事记录
能作颜色配对
√
1、插蘑菇钉时,X能将两个颜色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蘑菇钉插在一起。
四、形状概念
评量
轶事记录
能作形状配对
√
插蘑菇钉时,X能将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蘑菇钉插在一起。
具有发声能力
√
1、老师说:“那我们现在来玩点其他的,好不好?”X点头并回答:“好。”
大部分时间双唇可维持闭合
√
1、在观察中的大部分时间,X均能较轻松地保持双唇闭合。
不会流口水
√
1、在观察中,X完全没有流口水。
二、语言理解
评量
轶事记录
语音语调的理解
√
1、老师改变语调,用逗弄的语气说:“快点,快点。”的时候,X微笑着抬头看老师。
3、老师说:“我们今天先玩蘑菇钉再玩串珠子,好不好?”X露出了微笑。
四、沟通能力
评量
轶事记录
能将头转向说话的人,并眼睛看着对方
√
1、老师问:“你还记得上学期我教你的吗?来,双手合拢。前后搓哟。”并把双手合拢作搓手的样子。X微笑着注视老师的眼睛。
用非口语/口语/沟通辅具方式表示拒绝
√
1、老师说:“坐过来一点嘛。你坐那么远怎么玩。”X大声发出“AO”的声音表示拒绝。
六、记忆
评量
轶事记录
能记住பைடு நூலகம்前所学习的内容
△
1、老师问:“你还记得上学期我教你的吗?来,双手合拢。前后搓哟。”并把双手合拢作搓手的样子。X微笑着注视老师的眼睛,双手合拢,作出拜的动作。老师说:“不是拜。”拉住X的手,辅助他做搓手。老师放开手以后,X能独立搓手3下。
七、配对分类
评量
轶事记录
能作一项度配对
名称词理解
√
1、老师说:“我们今天先玩蘑菇钉再玩串珠子,好不好?”X露出了微笑。
代名词理解
△
1、老师说:“帮我拿一下,好不好?”X伸手拿了蘑菇钉。老师说说:“谢谢。”
空间词理解
△
1、老师说:“XX,把蘑菇钉放桌上。”X把蘑菇钉先放在桌上但是很快又拿回到了自己身上。
简单问句的理解
√
1、老师说:“那我们现在来玩点其他的,好不好?”X点头并回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