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远:智者与愚者做人做事的段位差别
成功面前,智者与愚者的差距

成功面前,智者与愚者的差距学会尊重他人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不做无意义的争辩智者先赞同,愚者先否定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愚者会引起更多争论。
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呆板无趣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说话不说破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学会随机应变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智者善于察言观色,愚者不会“投其所好”智者看场合,愚者“一根筋”智者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愚者说自己感兴趣的事做个让人喜欢的人智者低调谦虚,愚者骄傲张狂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智者诚实可信,愚者虚伪可憎智者会照顾他人的自重感,愚者会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关心他人,快乐自己智者细微处关心他人,愚者处处为自己打算智者善意赞美,愚者乐于批评智者给人以激励,愚者以冷水泼人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高效率做事智者目标明确,愚者糊涂度日智者善于制订计划,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智者挖掘自身潜能,愚者只会埋头苦干行动成就梦想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智者标新立异,愚者盲目从众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不钻生活牛角尖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为名为利所累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拿过失处罚自己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虏智者对生活充满热忱,愚者缺乏激情智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愚者凡事总往最坏处设想别和工作过不去智者创造机遇,愚者等待好运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体力工作智者热爱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变得麻木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称工作狂享受生活,享受快乐智者给心灵放假,愚者让心弦紧绷智者驾驭金钱,愚者被金钱束缚智者过好每一天,愚者浪费好时光智者感受快乐点滴,愚者总是不快乐。
【人生智慧】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1

【人生智慧】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1在遇到矛盾或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时,智者会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人都会有失误,你不必自责……”;而愚者则会吼道:“你是怎么搞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下次再迟到,就不要来上班了……”智者表现出宽容和宽宏大量,这与愚人的吝啬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宽容会带来感激,而吝啬会带来愤怒和怨恨。
宽容大度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大为怀,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生活的至高境界,智者往往追求这种境界,总会赢得人们的赞赏和拥护。
世界由矛盾组成,任何人或事情都不会尽善尽美,如果一遇到不愉快就不放过别人的小小过失;非但抚不平自己心中的伤痕,还会将自己和别人一同捆绑在“争吵的战车”上,无休止地争斗下去。
在历史上,有无数人知道如何容忍他人的错误,并取得伟大的成就。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
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
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
”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
可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
”当灯光再次亮起时,所有的大臣都拔出了他们的王冠和流苏。
很自然,骚扰杰基的那个人找不到了。
大家又高兴起来,松了一口气。
两年以后,晋军进攻楚。
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
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
”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
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任何想取得重要成就的人在与他人交流时都必须自我克制和宽容。
愚者与智者的差距

愚者与智者的差距第一学会尊重他人-1.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2.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3.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4.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第二不做无意义的争辩-5.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愚者会引起更多争论-6.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呆板无趣-7.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8.智者先赞同,愚者先否定--第三说话不说破-9.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10.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11.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12.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第四学会随机应变-13.智者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愚者说自己感兴趣的事-14.智者看场合,愚者“一根筋”-15.智者善于察言观色,愚者不会“投其所好”-16.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第五做个让人喜欢的人-17.智者低调谦虚,愚者骄傲张狂-18.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19.智者诚实可信,愚者虚伪可憎-20.智者照顾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第六关心他人,快乐自己-21.智者细微处关心他人,愚者处处为自己打算-22.智者善意赞美,愚者乐于批评-23.智者给人以激励,愚者以冷水泼人-24.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第七高效率做事-25.智者目标明确,愚者糊涂度日-26.智者善于制订计划,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27.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28.智者挖掘自身潜能,愚者只会埋头苦干--第八行动成就梦想-29.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30.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31.智者标新立异,愚者盲目从众-32.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第九不钻生活牛角尖-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为名为利所累-34.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36.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第十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37.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拿过失处罚自己-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虏-39.智者对生活充满热忱,愚者缺乏激情-40.智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愚者凡事总往最坏处设想- -第十一别和工作过不去-41.智者创造机遇,愚者等待好运-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体力工作-43.智者热爱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变得麻木-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称工作狂--第十二享受生活,享受快乐-45.智者给心灵放假,愚者让心弦紧绷-46.智者驾驭金钱,愚者被金钱束缚-47.智者过好每一天,愚者浪费好时光-48.智者感受快乐点滴,愚者总是不快乐。
愚者和智者的区别

智者与愚者的N个差距从人性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在于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那么,真正的愚者,是不存在的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社会交往中,智者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及时地改过,从而赢得更多人的信任,能和更多双热诚的手相握,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广阔的天地;而愚者对自己的错误却百般争辩、遮掩。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当真相大白之后,愚者往往失去许多朋友,陷入孤立状态之中;智者则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赖。
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喜单刀直入智者在给予批评式建议的时候,不会把话说得太露骨,而是点到为止,给对方留下余地,对方接受批评或建议的同时,还会心存感激之情;而愚者则单刀直入,话锋犀利,措辞激烈,恨不得把对方的皮给剥下来,方显自己高明,这除了给对方造成下不来台的尴尬以外,心中更多的是对愚者的愤恨。
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不管在任何时候,拒绝别人的要求或否定别人的意见,对人们来说,都是一件难为情的事。
一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请求而遭到不讲方式的否定或拒绝时,往往会激起以牙还牙的反抗,这种心理反应会极大地阻碍谈话和交流的顺利进行。
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
智者在拒绝对方时会说:“是的,我能理解为什么事情会那样,但是……”,“你的要求并不过分,问题在于……”,“你没错,假如我站在你的位置上,我也会这样说,但……”;而愚者在拒绝时多会这样说:“你的要求太高,我们办不到。
”“不行、你怎么老是这样,如此下去,我们还怎样合作……”“你这样做不对,真笨……”两种不同的拒绝方式,所带来的效果肯定也不一样。
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兵法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同人交往说话、办事也是一样。
在交际中遇到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以便适合对方的心理,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只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才有可能获得所想获得的东西。
大智者,愚之至极也

大智者,愚之至极也——浅谈“做人做事做学问”10城市规划沈凌晨105173916《老子》所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笔者认为,此实乃养晦之术。
从做人的原则来看,大智若愚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是为降格以待的智慧。
大智者,愚之至极也;大愚者,其智反也。
前日,笔者听讲了崔永元在宁大举办的“做人做事做学问”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做人就是做学问。
”崔永元如是说。
一生中,我们一直在不停地研习着“做人做事”这一课题。
做好人、做好事,那是人生中最深奥的一门学问。
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何为做人、何为做事、何为做学问,正是本着“大智若愚”的理念,来贯穿深入的。
大智若愚者,在生活中从不处处彰显自己的聪明能干,而是做人低调,从不向他人夸耀自己何德何能。
他们遵循着“厚积薄发宁静致远”的做人原则,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
他们怀着海纳百川强者求己的姿态,对很多事情秉持开放的态度,没有抱怨没有积恨,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
“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
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荫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早在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
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酒饭之际,我也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
秦王爽快地应允,手下心腹劝告王翦。
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
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
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
”表面上,王翦贪图富贵荣华,可实为深思熟虑,是了却秦王猜疑之心之举。
孔子的语录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在哪里

孔子的语录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在哪里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导以语录的形式广为人知,这些语录中揭示了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语录中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并旨在给予读者以启示和反思。
在孔子的语录中,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区别体现在他们对人生、道德和学习的态度上。
首先,智者具有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以宽广的视野看待世界,不仅关注眼前的利益,更重视长远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理解人生的真谛,追求道德的高尚和善良的行为,始终秉持正义和诚信的原则。
与此相反,愚者往往只关注个人的小利益,缺乏对人生的整体认识和价值追求。
他们追求短暂的享乐,追逐权力和财富,并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行事。
他们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道德和伦理的触及比较浅薄。
其次,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区别还体现在他们对学习和知识的态度上。
智者十分推崇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努力追求知识和智慧。
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见识,不断完善自己。
而愚者则对学习抱有怠慢和漠视的态度,他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足够,不再努力学习和进取。
他们停滞不前,思维狭隘,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愚者常常满足于眼前的成就,缺乏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渴望。
最后,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区别还表现在他们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上。
智者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文化背景。
他们懂得沟通和包容,能够平等对待他人,并通过善意的行为建立起信任和友谊。
相比之下,愚者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他们常常以自己的观点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缺乏真正的同理心和善意。
这种狭隘的人际关系观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发展。
综上所述,孔子的语录中揭示出智者与愚者在人生观、学习态度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智者具有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学习和不断进取,并懂得尊重他人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古训:宁与智者争高下,不跟愚者论短长

古训:宁与智者争⾼下,不跟愚者论短长古训:宁与智者争⾼下,不跟愚者论短长闲云⾕《⿁⾕⼦》有⾔:“与智者⾔,依于博;与拙者⾔,依于辩。
”意思是说,跟聪明⼈交流,能够通晓⼴博的知识;跟笨⼈交谈,总免不了⼀番⼝⾆之争。
在现实⽣活中也是这样:与智者争,总有收获;与愚者辩,徒增烦恼。
宁与智者争“君⼦⽆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升,下⽽饮。
其争也君⼦。
”——《论语》所谓智者,把得失看得很淡,把利益看得很轻。
即使输了、赔了,也能做到不⾼声、不红脸。
古时候,智者都是有理有节的君⼦,他们举⽌端⽅,绝不轻易与⼈争胜。
最多只在参与射箭⽐赛的时候,才会⽐出个技艺⾼低。
即便是⽐赛,也都表现得温⽂尔雅:先⾏礼再上场,⽐完了就喝酒庆祝,⽆论胜负都是⼀派君⼦之风。
有句话叫“欲为⼤树,不与草争”,美国著名作家⽶歇尔对此⾝体⼒⾏。
某次召开作家峰会,整个美国的作家应邀⽽⾄,在场所有⼈都在炫耀⾃⼰的作品,只有⼀个⾐着朴素的⼥⼈安安静静地坐在⼀边品茶,微笑着倾听。
在她的⾝边,坐着⼀位名不见经传的三流作家。
她喋喋不休地向⽶歇尔吹嘘⾃⼰的⼀百多部作品,吹完还得意地问对⽅:“你总共有⼏部作品?”⽶歇尔微笑道:“我只写过⼀本书。
”她⾝边的作家⽴即得意起来,⼜问:“她的书名是什么?”这次⽶歇尔只答了⼀个字——《飘》。
《飘》,⼜名《乱世佳⼈》,⽶歇尔凭借这⼀本书斩获普利策⽂学奖,⽽这部作品改变的电影,更是由国际著名影星费雯丽主演,⽕遍了全世界。
像⽶歇尔这样的作者,⼜怎么会与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攀⽐竞争呢?攀登过⾼⼭的⼈都知道,⼭顶往往阳光明媚,因为当你爬到了⼀定⾼度,整个云层都匍匐在你脚下,你的⽬光只会关注着更⾼更远的地⽅,⼭底的纷争、脚下的阴霾从此再也与你⽆关。
不与愚者辩“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不要跟井底之蛙谈论⼤海,因为它局限于狭⼩的⼀⽅天地,眼界不宽;不要跟夏天的⾍⼦谈论冰雪,因为它的⽣命⼗分短暂,见识短浅。
高承远:智商和情商,本质是统一的智慧

智商和情商,本质是统一的智慧高承远经常有人说,某某虽然智商高,但是情商很低,或者做某个岗位的需要高智商,另外一个岗位需要高情商……似乎这两个东西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智商往往指向具体的工作或者实体,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大到获得一个诺贝尔奖,小到家里厨房改造,不大不小的像高承远做的名校毕业生俱乐部公众号“远道而来”有一两万粉丝,大家都会说“真聪明”或者说“智商真高”!而与此相对应,情商则往往指向于人与人的关系,一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八面玲珑,舌吐莲花,往往被视为情商高的表现。
分别胸怀智商和情商的人,一个静若处子,一个动如脱兔;一个大智若愚,一个口吐莲花;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个轻松玩转朋友圈……如果这样表面化的去理解,智商和情商自然是相对立的,但事实呢?一个人是个哑巴,不擅长跟人交流,但是发明了一款很好用的社交软件,智商自然很高,难道情商就差吗?一个人每天口吐莲花,在人群中舌战群儒,俨然一个交际花,但是自己做事反而没有人支持和信任,难道能说明他情商高吗?所谓的情商,其实是情绪管理能力,既包含对自身情绪的调节和管理,也包括对他人情绪的敏锐觉察和反应,而这种情商,本身就需要智商来支撑。
你连别人说的话字面意思都听不懂,还怎么觉察别人“言外之意”呢?我不相信有一个人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当然反过来也同样不相信。
就像我不相信有的人数学和语文成绩很高,但是英语和物理很差一样。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学习好的往往是每门功课都很好,差的往往的都很差。
你可以举例子告诉我,毛主席语文多好,但是数学多烂,世界这么大,引力波都发现了,什么样的案例找不到,但是生活不是辩论,大数法则比个案更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智商很高,但是看上去情商很低(比如,不好相处,不那么乐于助人),这反而是因为他们情商高的原因,他们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时间成本(智商和情商越高的人,时间成本越高,这个应该不需要解释),不需要那么“友好”来体现自己的情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承远:智者与愚者做人做事的段位差别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商鞅曾经说过:“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意思是聪慧的人总能在事情刚刚出现一个萌芽的时候甚至在萌芽发生之前就能对趋势有一个判断,而愚蠢的人往往在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之后还一头雾水。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所触,略微归纳了一下,认为智者和愚者在Level上有四个本质的区别。
一、智慧的人做人,愚蠢的人做事。
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性、高流动、市场化的社会,任何人要做到无可替代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基本素质同质化时代,能够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同时被信任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里的做人,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情商高”,更不是厚黑学里的“世故圆滑”,而是“知世故而存天真,懂权术而执正义”的超然境界。
二、智慧的人寻找竞争,愚蠢的人扼杀对手。
真正智慧的人有一种探索、前进的驱动力,他们寻找对手,与之竞争,共同进步,在这种近乎合作的竞争中,逐渐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愚蠢的人往往不是笨,而是目光短浅,将竞争对手视同水火,将本该共同进步的竞争恶性化。
在他们心中,他们觉得社会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自己的成功要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对比之上),由于思考问题角度的局限性,这种人也许可以取得一时的大成功,也可能取得长久的小成功,但是往往很难实现长久的大成功。
三、智慧的人善于专注,愚蠢的人分散精力。
真正智慧的人能够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事业并坚持下去,而愚蠢的人因为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经常飘忽不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和稀缺的,根据10000小时定律,一个人只要在一个方面专注并钻研的时间超过10000个小时,他就可以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真正专注的人才是智慧并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朝三暮四的人往往很难有太大的成就,当然,他们也许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如果说“杂家”也是一种成就的话,如果频繁跳槽也是一种“经验丰富”的话。
四、智慧的人选择合适的,愚蠢的人选择最好的。
真正智慧的人因为他形成了自己的爱好与倾向,他能够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时喜欢自己选择的。
加入兴趣成分的选择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的成功,我们不用证明就可以知道一个喜欢书法的人更容易成为书法家,喜欢写作的人更可能成为作家,喜欢数学的人更有潜力成为数学家。
在生活中经常发现,很多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并不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而是别人的意见或者是社会的所谓主流或者非主流,这绝对是不明智的行为,因为选择社会公允价值虽然可以保证不吃大亏,但是绝对没有“兴趣溢价”。
就大学生报志愿来看,最近几年金融很热,上海财经、西南财经这些顶级财经类211大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当地的985大学都要高。
有一些本身对金融没有兴趣的同学由于别人的意见选择金融,没有学习兴趣毕业开始抱怨社会,这种情况在当代的中国比比皆是,这被零点公司总裁袁岳称为“妈我”现象。
为了追求社会公允价值,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迈过更多的门槛,这样成功的概率反而变小。
相反,如果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就算最终没有成功又有什么,更何况一辈子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谁能说这不是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