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的数学

合集下载

动植物中数学的奥秘

动植物中数学的奥秘

动植物中数学的奥秘篇一动植物中数学的奥秘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数学原理在它们的生活和生长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探讨动植物中数学的奥秘。

一、植物中的数学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学序列,它以0和1开始,之后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这个数列在植物生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许多植物的花瓣数都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

如向日葵、菊花、百合等,它们的花瓣数量分别为34、55和89,这些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

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一个美学上重要的比例,约为 1.618:1,它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建筑和自然中。

在植物生长中,黄金比例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许多植物的叶子和花朵的排列都符合黄金比例的规律。

这种排列可以使植物更好地接收阳光,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树的分支和分形树的分支和分形是一种复杂的几何结构,可以在许多植物中找到。

树的分支和分形具有自相似的特性,即局部形状与整体形状相似。

这种结构可以帮助植物更有效地吸收阳光和水分,同时提高其生存能力。

二、动物中的数学蜂巢的六边形结构蜜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使用数学方法建造了坚固而高效的蜂巢。

蜂巢是由许多六边形组成的,这种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减少浪费。

此外,六边形的角度和空间排列也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以确保蜂巢的坚固性和保温性。

动物的导航动物在导航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数学能力。

例如,候鸟使用太阳和星星的位置来确定方向,并计算出最短路径飞回目的地。

同时,一些海洋生物如海龟和鲸鱼则使用地球磁场来导航。

这些导航技巧需要复杂的数学运算和感知能力。

动物的合作行为在一些动物的合作行为中,也可以看到数学的运用。

例如,蚂蚁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昆虫,它们通过使用复杂的通信系统来协调行动。

这些通信系统中涉及的数学原理可以帮助蚂蚁找到最短路径、优化资源分配和提高整体效率。

动物里的数学

动物里的数学

动物里的数学动物世界中的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晦涩的学科,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动物世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动物数学现象,带你一起探索动物世界中的数学之谜。

第一章:斐波那契数列与兔子繁殖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组无穷序列,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也有出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兔子的繁殖。

假设一对兔子在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繁殖,每对兔子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小兔子。

那么经过n个月,共有多少对兔子呢?答案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2个数字。

这是因为在第一个月,只有一对兔子;在第二个月,还是只有一对兔子;而在第三个月开始,每个月的兔子对数都等于前两个月兔子对数之和。

所以,通过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计算兔子繁殖的数量。

第二章:蜜蜂与六边形蜂巢蜜蜂建造的蜂巢是六边形的,这不仅是因为六边形的结构更加稳固,还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如果用其他形状的图形来构建蜂巢,将会浪费更多的空间。

利用数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证明六边形是最有效的形状。

假设我们要用相同的面积来构建蜂巢,如果使用正方形,将会有更多的空隙;如果使用圆形,同样会浪费空间。

而六边形正好在这方面达到了最佳效果。

第三章:鸟群与V字队形当我们看到鸟群在天空中飞行时,它们往往排成一个字母V的队形。

这个队形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数学的原理。

队形的V字形状可以减少空气阻力,让鸟群更加省力地飞行。

其次,队形中的每只鸟都能够看到前面的鸟,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群体的反应速度和飞行效率。

队形中的每只鸟都可以利用空气上升的气流,从而节省体力。

这种利用气流的方式也遵循着数学中的一些原理,使得整个鸟群能够更好地适应飞行环境。

第四章:斑马与条纹斑马身上的条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团。

科学家们通过数学的方法研究发现,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起到一种视觉欺骗的作用。

斑马条纹的密度和宽度可以使捕食者产生视觉上的干扰,使其难以判断斑马的精确位置和行动方向。

这种视觉干扰使得捕食者难以成功捕食,从而保护了斑马的安全。

动物中的数学知识

动物中的数学知识

动物中的数学知识
1、蚂蚁he丹顶鹤的算术
毫不起眼的蚂蚁的计算本领也十分高超。

英国科学家亨斯顿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把一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

在蚁群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处的蚂蚁有28 只,第二块有44 只,第三块有89 只,后一组差不多都较前一组多一倍。

看来蚂蚁的乘、除法算得相当不错。

产于我国的珍稀动物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地迁徙,而且排成“人”字形。

2、天才的数学家蜜蜂。

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奇曾经专门测量过大量蜂巢的尺寸,令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这些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是70°32′。

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克尼格he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从理论上的计算,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称得上是“天才的数学家兼设计师”。

动物中的数学故事简短

动物中的数学故事简短

动物中的数学故事 - 蜜蜂的舞蹈
蜜蜂的舞蹈是自然界中一个奇妙的数学现象。

蜜蜂通过在蜂巢上旋转的角度和持续时间来传达关于花蜜来源的位置和距离的信息。

这些舞蹈的角度和持续时间可以被数学模型精确地解释,证明了蜜蜂在自然界中的智慧和数学能力。

故事简述:
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蜜蜂需要找到最短的距离和最佳的路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蜜蜂通过一种被称为“摇摆舞”的方式与其他蜜蜂共享信息。

这种舞蹈以一个固定的角度旋转,持续一定的时间,然后以另一个固定的角度旋转,持续一定的时间。

这些角度和时间是根据食物来源的距离和方向来确定的。

通过研究蜜蜂的舞蹈,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角度和持续时间与食物来源的距离之间存在一种数学关系。

例如,如果食物来源距离蜂巢较近,舞蹈的角度和持续时间都会较短;如果食物来源距离蜂巢较远,舞蹈的角度和持续时间都会较长。

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证明了蜜蜂在自然界中的智慧和数学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最简单的动物也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动物园里的数学》课件

《动物园里的数学》课件
《动物园里的数学》
1.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2.能正确表达数数的结果。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热爱动物的最后数到 几,物体的数 量就是几。
数到最后对一于头比是较5,复说杂明 大的象情的景数图量,是也5。可以用
“√”“○”“☆” 等不同符号做标记来 数。但对于不用的物 体,要选用不同的标 记符号,且做到数一 个,标记一个。
请用同样的方法数出其他动物的数量。
数数的方法
数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 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数是几,这种物体的 总数就是几。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二)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二)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二)引言概述:动物中有一些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的个体,其数学能力远远超越了人类的想象。

本文将继续介绍更多动物中的数学天才,揭示它们在数学领域展现出的惊人才能。

正文内容:一、鸟类中的数学能手1. 行走路径的优化:有些鸟类能够迅速计算出最短路径,以节省体力和时间。

2. 群体编队的协调性:鸟类在飞行中能够通过数学运算保持紧密的队形,提高飞行效率和抵御捕食者的能力。

3. 复杂的歌唱计算:一些鸟类通过特定的数学模式和算法创作出复杂的歌曲,表现出音乐和数学领域的天赋。

二、海洋生物中的数学天才1. 迁徙路线的精确计算:鲸鱼、海龟等海洋生物能够准确计算迁徙的最佳路线,并通过数学运算避开障碍物。

2. 理解水流的运动规律:某些鱼类能够通过数学模型和运算,预测水流的运动规律,选择适当的游泳方向和速度。

3. 捕食者与猎物的数学博弈:海洋中的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数学博弈关系,一些海洋生物能够准确计算捕食和逃脱的概率。

三、昆虫世界中的数学奇才1. 蜜蜂舞蹈的意义:蜜蜂通过特定的舞蹈方式与时间间隔,传递准确的距离和方向信息,用于指引同伴飞向花蜜位置。

2. 蚁群路径规划:蚂蚁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能够找到最短路径,并在食物来源和蚁巢之间建立高效的通道网络。

3. 黄蜂战术策略:黄蜂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规划出最佳的战术策略,攻击并征服其他昆虫的巢穴。

四、哺乳动物中的数学天才1. 跳跃与飞行的精确测量:一些猴子和蛙类能够通过数学运算精确测量跳跃或飞行的距离和角度,提高捕食的准确率。

2. 智商测试的突破:一些灵长类动物、海豚等能够完成复杂的数学智商测试,并展现出超过人类的智慧。

3. 数量概念的理解:大象、狗等动物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并通过数学运算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比较。

五、昆虫与植物的数学互动1. 蜜蜂与数学模式识别:蜜蜂能够识别和理解数学模式,从而选择最具效益的花朵采集花蜜。

2. 植物的数学生长规律:一些植物的生长方式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等数学模型,展现出与数学领域的联系。

十二生肖数学知识

十二生肖数学知识

十二生肖数学知识十二生肖数学知识根据传统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我们可以探索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

1. 鼠鼠是十二生肖中最小的动物之一,但是它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鼠可以被用来表示分数,比如1/2、1/4、1/8等等。

2. 牛牛在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幂运算的一个例子。

如果将2的幂记作2^n,那么2的3次幂就是8,我们可以将其表示成“2的牛为3”。

3. 虎虎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动物,这也让我们想起了整数的乘方运算。

如果我们将一个整数a乘以自己n次,那么可以表示成a^n。

4. 兔兔子是一个快速的动物,这也让我们想起了数列中的增长速度。

在数列中,如果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列就被称为等比数列。

例如,1,2,4,8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每个数都是前面一个数的两倍。

5. 龙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但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它来描述单位长度。

比如,一根龙的长度等于三个人的身高,可以用来测量长距离。

6. 蛇蛇在数学中可以用来描述曲线。

如果一个曲线在任何一点的斜率都相同,那么这条曲线就是一条直线。

但如果曲线的斜率在不同的点有所变化,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弧线。

7. 马马是一个很快的动物,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元素。

在代数学中,马可以代表一种“变速度”的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它的速度就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发生变化。

8. 羊羊是一个温和的动物,但在数学中,羊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夹缝”的状态。

比如,如果一个物体被固定在两个不同的支点之间,那么它的位置就会受到夹缝的限制,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移动。

9. 猴猴是一个非常机智的动物,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计算机科学中,猴可以代表一种“随机性”。

比如,我们可以用猴子来模拟一个随机的过程,如抛硬币或掷骰子。

10. 鸡鸡是一个很有信仰的动物,但在数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计数方法,被称为“二进制”。

动物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

动物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

动物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中的数学之美:介绍动物身上所蕴含的数学之美,如蜂巢的六边形结构、蜘蛛网的螺旋形等,阐述这些自然现象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2. 动物中的计数与测量:介绍动物如何进行计数和测量,如蜜蜂如何计算距离、蜘蛛如何测量大小等,揭示动物在生存中所展现出的数学智慧。

3. 动物中的数学应用:介绍动物在生活和繁殖中所应用的数学原理,如鸟类飞行中的空气动力学、鱼类游动中的流体力学等,展示动物在自然界的适应能力。

4. 人类与动物中的数学文化: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数学文化交流,如数学符号的起源、数的发展史等,展示人类对动物数学的认知和尊重。

总之,动物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应该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向读者展示动物身上所蕴含的数学之美和智慧,同时强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数学文化交流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

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

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玩乐中提高数学素养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面对一串串枯燥的数字、符号、公式,不少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更不用说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家长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数学逻辑训练及大局意识,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坚持下来,孩子们将逐渐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具有10余年数学教学和研究经验的南京第三中学校长助理傅扬直言:培养数学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需要有个长期规划过程。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一些竞技性项目如围棋、象棋……也能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

方法一:在竞争中体验成就感和提高兴趣数学学不好的原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竞争意识:不少孩子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索性放弃。

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傅校长建议:“每个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求胜欲,如果通过不断努力取得成功,孩子们就会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感。

通常来说,竞争意识越强,孩子在学东西时投入的热情就越高,也会越执着地追求成功。

”方法二:数学逻辑从“心”开始数学学科侧重考察人的逻辑思维,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家长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记忆能力。

“比如下棋者,不仅看到眼前还要想到后面几步的变化。

思考越多,逻辑记忆能力也越强。

数学记忆中占比较大分量的是逻辑记忆:逻辑记忆力强的孩子,将来掌握数学知识网络架构和记忆起来也越容易。

除了下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记忆力外,有意识地加强心算训练和提高心算能力,也有助于孩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方法三:培养大局意识才能抓住问题本质要想数学学得好,还离不开另一项数学素养——大局意识,即学生具有从整体出发,抓住事物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下棋时,你需要针对对方的棋局情况分析下一步怎么走?如何一招制胜?或者化险为夷?……通过不断审时度势、协调己方力量,就逐渐培养了看待问题的大局观。

同样在做数学题目时,越是遇到复杂问题,学生越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出可以充分协调调动的已知条件,以便使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建议抓住每个教育契机提高孩子数学兴趣每学期开学伊始,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都比平时要高些,傅校长认为:抓好开学一段时间学习很重要。

“学生数学作业做得好、考试取得好成绩或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要抓住这些积极因素作为教育契机加以肯定。

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成绩进步、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肯定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的重要动因。

有了好的开端,并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话,数学学习就会提高一个台阶。

数学家故事:失明的数学家欧拉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

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

欧拉在28岁时,不幸一支眼睛失明,过了30年以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

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过数学研究。

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工作着,在他双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间,还口述著作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

由于欧拉的著作甚多,出版欧拉全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1909年瑞士自然科学会就开始整理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完,计划是72卷。

欧拉在他的886种著作中,属于他生前发表的有530本书和论文,其中不少是教科书。

他的著作文笔流畅、浅显、通俗易懂,读后引人入胜十分令读者敬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编写的平面三角课本,采用的记号如sinx,cosx,……等等直到现今还在用。

欧拉1720年秋天入巴塞尔大学,由于异常勤奋和聪慧,受到约翰·伯努利的尝识,给以特别的指导。

欧拉同约翰的两个儿子尼古拉·伯努力和丹尼尔·伯努利也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欧拉19岁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金,从此开始了创作生涯。

以后陆续得奖多次。

1725年丹尼尔兄弟赴俄国,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欧拉,于是欧拉于1727年5月17日到了彼得堡,1733年丹尼尔回巴塞尔,欧拉接替他任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时年仅26岁。

1735年,欧拉解决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

这个问题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以解决,欧拉却以自已发明的方法,三日而成。

但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不幸右眼失明,这时才28岁。

数学课前、课上、课后的学习几点建议1、数学网课前做什么,预习。

首先,预习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锻炼。

老师不可能教给你全部的知识,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其次,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那该如何预习,预习些什么内容呢?第一,要看课本,看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题,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理解。

因为这就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后面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

因为通过什么来检测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过题目。

课后的随堂练习的设置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后的简单的运用。

如果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书上做好记号,上课时就要着重听这部分内容;如果内容简单,自己能理解,那上课时就要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和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或者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2、课上做什么,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

课上认真听十分钟胜过课后自己看书三十分钟。

那么上课该如何认真听讲,听什么。

第一、带着在预习中未懂的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尽可能把疑点在课中解决。

3、课后该怎么做,完成练习和作业。

要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并不是题海战术。

只顾看书,而不做或少做练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

而一味的做题,而不顾解题方法,也是很难在学习上收到成效的。

做练习要在有充分的准备之后,认真独立地完成。

所谓有充分准备,就是要先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和老师补充的例题,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之后才能做练习。

如果课本知识还有不懂之处,应先复习课文,询问同学或老师,直至懂了之后再做练习。

所谓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

因为做练习的目的,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检查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复习与总结。

复习是为了巩固,和遗忘做斗争;总结是为了条理知识,发现、掌握规律,积累经验,有所提高。

学完每一章,要及时做好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要围绕每一节知识的重点、难点,阅读教材、听课笔记、练习本,从中提炼出本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特别对于曾不大懂和理解错误或不够深度的地方,要着重复习巩固。

对于渴望成功的同学来说,艰苦的劳动与少说空话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正确的方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摸索得出来的。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望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务使你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趣味数学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十二个月。

可是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有31天的,有30天的,而2月更是有的时候是 28天,有的时候是2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古代的罗马说起。

在古罗马,有一位叫儒略·凯撒的有名的统帅,他主持制定了历法。

因为他自己是生于七月的,为了表示自己的伟大,他就决定把7月改叫“儒略月”;而连同其他和7月一样的单月,都定为31天,双月都定为30天。

而如果这样算的话,一年就有366天了,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一样,历法就不准确了。

因为2月是古罗马处决犯人的月份,凯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把2月减少了一天,这样就能减少处死的人数了。

这样,2月就有29天,而在闰年的时候则是30天。

凯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叫奥古斯都,他在这上面也学着凯撒的样子。

因为他自己是生在8月的,他就把8月叫“奥古斯都月”,还把原来8月的30天加了1天,又把10月、12月也都改成了31天,这样一来一年就又多出三天了,所以他又把9月和11月都改成了30天,再又从2月里减少了1天,这样一来2月又变成了28天了,只有闰年的时候才有29天。

所以,我们现在的1、3、5、7、8、10、12月是31天,4、6、9、11月是30天,而2月,有时候是28天,有时候是29天。

齿轮的运动方向来源:《趣味数学百科图典》齿轮的运动方向——观察下面的各组齿轮,分析各齿轮的运动方向。

1. 如果黄色齿轮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此刻左下方的重物会怎样运动?(A、上升 B、下降)答案:B2.如果左边齿轮沿顺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右下方的小球会滚进哪个洞?(A、左洞 B、右洞)答案:A3、如果上边的齿条向左移动,那么下边的圆洞盖将有何动作?(A、打开 B、盖上)答案:A4、如果左边的齿条向上移动,那么右边的齿条将怎样运动?(A、上移 B、下移)答案:A趣味数学数字的历史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

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

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

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孙大帝国。

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

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

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