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一次工业革命》习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习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习题一、基础题1.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 )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C.积累了雄厚的资本D.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2.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采矿业D.冶金业3.工业革命后,机器的动力主要依靠的是( )A.风力B.水力C.蒸汽D.人力4.(2018溪湖模拟)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辆最早研制成功的蒸汽机车,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哈格里夫斯D.卡尔·本茨5.工业革命期间,普通欧洲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了50%。

这说明(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C.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6.(2018伊春期末)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段话(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C.赞扬了法国大革命的作用D.谴责了英、法两国对外进行殖民战争7.有人曾这样设想:即使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也绝不会像英国一样引起一系列变化。

你认为珍妮机能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位置B.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C.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赚取大量钱财D.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8.(2018北京石景山区期末)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其中解决动力问题的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B.万能蒸汽机C.“旅行者”号机车D.汽车9.(2018苏州模拟)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A.机械力取代自然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C.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D.为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10.世界博览会通常是展示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高一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1824年英国《加利尼亚尼信使报》报道了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并称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

这说明当时A. 政府注重培育新型的商品市场B. 媒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C. 工业化严重破坏伦敦人居环境D. 工业革命推动私企迅速发展【答案】C2.179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称:“商业、工业和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地位,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的良好作用。

”由材料可知,他主张A. 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 重视经济活动方面的立法【答案】A3.恩格斯认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一“历史前提”是指A.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B.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C.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 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答案】A4.“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 工厂制组织形式B. 工业城市生活方式C. 机器大工业生产D.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答案】D5.19世纪后期,各国相继通过《公司法》,该法的价值在于“允许人们自由地组建一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粉墨登场:它由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由特权变为平等的权利竞争,由封闭到开放的市场的形成。

与此相适应的是A. 自由主义思潮兴盛B. 重商主义的再兴C.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D.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答案】A6.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今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在剩下的备考时间里提高历史科目的答题能力十分重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欢迎各位同学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选择题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____思想D.输出机器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向下”是指挖煤,因为蒸汽机的改进提高了煤的用量;“向外”指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和财富。

答案 A2.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解析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使英国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在下两个世纪里”指18、19世纪,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得以“傲视全球”。

答案 C3.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

”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解析材料强调了煤矿的天然储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行,强调的内容并不是工业革命怎样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开采。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第一次工业革命1.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B.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D.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A.17世纪末B.18世纪60年代C.18世纪90年代D.19世纪上半期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发明和使用机器的行业是()A.冶金业B.采矿业C.棉纺织业D.交通运输业4.一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飞梭的发明B.珍妮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改良D.火车的发明5.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A.临近铁路的地方B.临近煤矿的地方C.临近油田的地方D.临近河流的地方6.将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推进到“蒸汽时代”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人物是()A.富尔顿B.史蒂芬孙C.牛顿D.瓦特7.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

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气机车D.磁悬浮列车8.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

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有()A.蒸汽机B.电灯C.飞机D.人造卫星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人们坐在电脑前上网10.“沸水顶壶”,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并促成了科学发明,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明(发现)是()A.达尔文一进化论B.毕升一活字印刷术C.哈格里夫斯一纺纱机D.瓦特一改良蒸汽机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2015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必备)九年级历史上册课时检测之《西方文明之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2013·湖南常德·14)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A.从和使用机器开始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2.(2013·新疆·8)下列发明诞生于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是()【答案】C3.(2013·湖北鄂州·19)全球变暖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欧洲殖民扩张D.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4.(2013·湖南娄底·1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可以用电灯照明C.坐飞机长途旅行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答案】D5.(2013·河北·17)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答案】D6.(2013·河南·15)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A.更广的销售市场B.更多的工业原料C.更好的机器动力D.更大的生产场地【答案】C7.(2013·广东·20)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出“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这些成果出现在()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答案】B8.(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11)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1.“‘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

”除了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外,这一时期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还包括()①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③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确立④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结论的能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如英国1832年的议会改革、德国和法国代议制的确立等,①正确;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如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运动等,②正确;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③不正确;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金钱崇拜等社会问题丛生,现实主义文学诞生,④正确。

2.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

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

”作者的主旨是()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工业革命会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冲击,但随着“城市和工厂”的发展,他们的处境将会大大改善。

即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故选D项。

A项与材料信息相左。

B、C与材料主旨不符。

3.(2013年山东临沂一模)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

其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于()。

A.冶金业B.交通业C.棉纺织业D.采矿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

2.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份是()。

A.地主B.资本家C.工人D.农民【答案】D【解析】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业游民,为了谋生,这些农民就到城市中成为雇佣工人,所以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

3.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B.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D.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图表内容,18岁以下的童工和女工加起来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达到6%。

在同样条件下,雇佣童工和女工可以减少工资的支出,体现了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故选B项。

4.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

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B.工业革命后出现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答案】A【解析】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不同于手工工场时代的工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5.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C.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代议制。

1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1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1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第一篇:1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夯实基础典型题1、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是()A.16世纪中期 B.17世纪晚期C.18世纪60年代D.19世纪上半期2、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A.交通运输业 B.呢绒业C.棉纺织业D.丝织业3、发明了飞梭代替抛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供不应求的是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4、能纺16至18支棉纱,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的发明是()A.飞梭 B.珍妮纺纱机C.骡机D.水力织布机5、机器的广泛应用需要方便而有效的动力,成功解决这一难题的是()A.凯伊 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6、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的时间是()A.1689年B.1715年C.1785年D.1825年7、在纺织工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很快也采用了机器生产的部门有()①服装业②冶金业③采矿业④运输业 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8、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A.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B.采矿、治金等部门也使用机器生产C.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工厂取代手工工场9、1863年,一名记者从欧洲出发前往华盛顿采访美国总统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 B.蒸汽轮船C.飞机D.火车10、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的发明者是()A.凯伊 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11、在促进陆上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有()①富尔顿②瓦特③哈格里夫斯④史蒂芬孙用心爱心专心 1A.①②③④B.①② C.②③ D.①④12、下列交通工具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下列交通工具中,在动力的使用方面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紧密关系的是()A.汽船 B.汽车 C.飞机 D.磁悬浮列车14、小明在参加“调查家乡工厂生产管理状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想追寻近代大工厂制度的产生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夯实基础典型题1、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是() A.16世纪中期B.17世纪晚期C.18世纪60年代D.19世纪上半期2、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 A.交通运输业B.呢绒业C.棉纺织业D.丝织业3、发明了飞梭代替抛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供不应求的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4、能纺16至18支棉纱,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的发明是() A.飞梭B.珍妮纺纱机C.骡机D.水力织布机5、机器的广泛应用需要方便而有效的动力,成功解决这一难题的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6、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的时间是() A.1689年B.1715年C.1785年D.1825年7、在纺织工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很快也采用了机器生产的部门有()①服装业②冶金业③采矿业④运输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8、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B.采矿、治金等部门也使用机器生产C.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D.工厂取代手工工场9、1863年,一名记者从欧洲出发前往华盛顿采访美国总统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B.蒸汽轮船C.飞机D.火车10、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的发明者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11、在促进陆上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有()①富尔顿②瓦特③哈格里夫斯④史蒂芬孙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12、下列交通工具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下列交通工具中,在动力的使用方面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紧密关系的是()A.汽船 B.汽车 C.飞机 D.磁悬浮列车14、小明在参加“调查家乡工厂生产管理状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想追寻近代大工厂制度的产生情况。

他应该查阅下列哪方面的资料()A.工业革命B.殖民掠夺C.海外贸易D.资产阶级革命15、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B.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C.富尔顿——汽船D.史蒂芬孙——汽车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6、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C.国内外市场扩大D.资产阶级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17、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在于()A.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和交往范围 B.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C.极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18、交通运输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19、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C.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D.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20、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C.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D.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创新题21、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A.地理大发现B.法国大革命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2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的祖国。

()A.但丁B.克伦威尔C.华盛顿D.拿破仑23、准确的讲,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跑的情景发生在()A.文艺复兴后B.新航路开辟后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D.第一次工业革命后24、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导致了这种先进的手摇纺纱机的诞生,并且为了讨好夫人珍妮,才取名“珍妮机”。

你知道这位幸运的发明者、“好丈夫”是()A.亚里士多德B.牛顿C.哈格里夫斯D.瓦特25、如果你是19世纪初期伦敦的资本家,你可以()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搭乘火车去联系业务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6、下列棉纺织业的发明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珍妮纺纱机②水力织布机③骡机④飞梭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27、下列历史人物,有可能坐火车出行的有()①马克思(1818—1883)②华盛顿③罗伯斯庇尔④贝多芬(1770—1827)⑤史蒂芬孙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28、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临近()A.河流的地方 B.煤矿的地方 C.产棉的地方 D.铁路的地方29、看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中这些发明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与哪些人物有关?(2)这些发明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3)这次工业革命的性质如何?在科技上有何重要作用。

请你结合作用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30、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在这场革命中,有很多发明创造。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几种。

(两种以上)(3)除了我们在题目中所指出的意义(影响)外,你还能答出这场革命的其它意义(或影响)吗?探究题3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家庭式作坊工业革命后一家纺织厂的生产场景材料二:这是1855年的一幅石版画,画上是英国设菲尔德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工厂烟囱。

那时设菲尔德的人口增长了500%,达到了135000人。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变化?(写出2个方面即可)(2)材料二反映出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写出2点即可)聚焦中考典型题32、(2006年通州市)以下图片,再现了()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场面C.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D.工场手工业的发达33、(2006年南京市)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

他的成就是() A.发明“珍妮机”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过火车机车 D.设计内燃机34、(随州市2006年)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

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有()A.蒸汽机B.电灯 C.飞机D.人造卫星35、(2006年福州市)下列叙述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A.18世纪末,瓦特坐在电灯下研究蒸汽机图纸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人可以开汽车上班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美国人可以坐飞机去旅游D.对世纪第一个春节,人们可以通过电话拜年36、(2006年濉溪县)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人们坐在电脑前上网开放研究典型题36、解读图片图片故事:雪域铁龙――列车呼啸着带给这片神秘土地以遥远的问候(1)这片神秘的土地是指?这张图片反映的历史大事指?(2)追根溯源,“铁龙”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中由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发明家发明的?(3)结合图片故事,谈谈西域高原进入“铁路时代”可能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参考答案夯实基础典型题1、C2、C3、A4、B5、C6、C7、B8、A9、B 10、D 11、D 12、B 13、A 14、A 15、D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6、A 17、A 18、C 19、D 20、A创新题21、D 22、B 23、D 24、C 25、C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6、B 27、C 28、A29、(1)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

分别与哈格里夫斯、瓦特、富尔顿和史蒂芬孙有关。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3)性质: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

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0、(1)工业革命(2)飞梭、珍妮机(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轮船、火车(任答两种)(3)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e、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东方从属西方或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D.加速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形成两大阶级对立)。

E、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F、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答案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探究题31、(1)①生产关系②生产力③生产组织形式(或工厂制)④生产工具⑤生产规模⑥生产效率⑦生产者(或劳动者)⑧生产环境(或生产空间)(答出任意2点即可)(2)①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转移②人口膨胀③环境污染④住房拥挤立⑥生活安逸(答出任意2点即可)聚焦中考典型题32、C 33、B 34、A 35、A 36、B开放研究典型题36、(1)西藏。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史蒂芬孙(3)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如西藏同胞更便利的走向中国内陆和走向世界;促进西藏旅游业发展;加强对西部边疆的国防保障等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