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污染治理中的水生植物应用分析

的污水治理工程上。 大型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有效地对水质进行
净化 , 而且节约 了资源 , 为养鱼工业提供 了丰 富的物 质条件 。 高等 藻类植物对水中的污 染物有很强的吸收功能。 根据选用的水生植
物的种类和治理手段 , 该水质净化 系统所达 到的成效不同。
水污染治理 中的水生植物应 用分析
王少 军( 文 山州 绿 创环保 科技 发 展有 限公 司 , 云南 文山 6 6 3 0 0 0 )
摘要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 到不断地提升 , 造成水污染 E l 益加 剧。 在这一背景下, 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 术受到 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 水生植物 污染物治理 系统被提 了出来。 该技术的使 用, 有效地减少 了水污染现 象, 对生 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 用。 本文主要结合水生植物 的解析和其污染物净化的机 制, 对 水污染治理 中的水生植物应用 ̄ _ 4 i - 深入的分析 , 为之后的水污染治 理工程提供 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推动 了社会 经济的稳定发展 。
关键 词 : 水污染治理 ; 水生植 物 ; 应用 水生植 物作 为植 物类 中的一种 , 其生产 的环境依靠在 水环
3水 污染 治理 中 水生植 物 的应 用
( 1 ) 氧 化塘 污 水处 理 系 统 氧 化 塘 污水 处 理 系统 是指 人
工对 土地 进行 适 当的修 整 , 形成池 塘 的形状 , 再 设立 一些 防渗
( 2 ) 人工湿地 技术 人工湿地技 术主要是 指在人 工构造和
l水 生植物 的 解析
所 谓的 水生植 物就 是能够 在水 中或者 水分 较饱 和的土 壤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污水时发现, 除了氮磷被大量去除外, 89: ( 生物需氧量) 和 ;9: ( 化学需氧量) 也减少了 <23 ! (! => 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机理和净化效果 污水中有机物可为藻类生长提供重要的碳源! 藻类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富集和降解! 对于不同藻
[ ?] 类及不同污染物其富集机制亦不相同 ! [ <] @.ABCC6 认为单种藻 类 对 89: 的 去 除 比 单 种 细 菌 或 原 生 动 物 更 有 效, 其中普通小球藻 ( !"#$%&##’ [ (2 ] ()#*’%+, ) 对 89: 的 去 除 率 可 达 到 ?D3 ! 林 毅 雄 发现斜生栅藻 ( -.&/&0&,1), $2#+3)), ) 、 策哈衣藻 [ (( ] ( !"#’140$1$/’, %&+/"’%0+ ) 和普通小球藻对丙体 E 111 有机农药的去除效果明显! F+0GG6HB 对金属有机
的去除率升高, 反之, 藻类对磷的去除率下降! 适宜比值在 " # $ % & ’ () # ( ![ )]
[ 1] *+, 和 -./0 将小球藻和栅藻分别培养在一级处理出水和二级处理出水中, 结果表明, 两种藻类在一 [ &] 级处理水中生长得较好, 对氮、 磷的去除率在培养一周后即达到 &23 以上! 4.56/7+/ 在利用藻类处理混合
"] 因此, 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用生态方法来 面, 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传递起调控作用%[ $,
解决水污染问题, 尤其是水生植物, 它不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退化水生生态系统 的恢复% 本文将从小型水生低等植物和大型水生高等植物两个方面来阐述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研究进展%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现如今的水资源是极其稀缺的,虽然世界上绝大部分都是水,但是适用于人体饮用的淡水是很少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需水量,世界上有一半的国家都缺水,我们国家也是一样的情况。
缺乏淡水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水资源的污染让本来就稀缺的水更是雪上加霜,水的污染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广泛关注。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的污染治理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水生植物以自身新陈代谢的方式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的清理,将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吸收至自身体内,还有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很好的吸收保留。
本文则是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大型水生植物的功能作出研究,分析水生植物进行污染物净化的具体工作机理,对水生植物污水治理的运用现状进行细节的分析。
关键词:大型;水污染;研究引言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水资源面临着重大的发展威胁。
社会各界对水污染的治理问题更加关注,也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投入许多的资金及其精力,以进一步加强对谁污染的治理效果,减少污染,提升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人们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作出许多的努力,在不断地探索当中发现大型水生植物能够很好地对水污染问题进行解决。
因此,大型水生植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并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相关专家对大型水生生物作出分析,发现这一类型的生物对于污染能够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使得被污染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修复。
1.大型水生植物及其具体的生态功能一般来说,大型水生植物被划分为两大类别,一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另一种是高等藻类。
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又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及习性被划分为四大小的植物类别。
大型水生植物的四种生活型生活型生长特点代表种类挺水植物根茎生于底泥中,植物体上部挺出水面芦苇、香蒲漂浮植物植物体完全漂浮于水面,具有特化的适应漂浮生活的组织结构凤眼莲、浮萍浮叶植物根茎生于底泥,叶漂浮于水面睡莲、荐菜沉水植物植物体完全沉于水气界面以下,根扎于底泥或漂浮于水中狐尾藻、金鱼藻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实现光能向有机能的转化利用,在为自身生长提供充足氧气的同时为周边输送足够多的氧气。
水生植物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水生植物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陈红霞1,付丽洋2,刘训华2(1.淮安市环境安全应急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2.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3)摘要: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治理水污染相比,水生植物修复污水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河流污染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在分析了水生植物及其机理基础上,通过水生植物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现实应用,为推广水生植物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体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11-0051-01DOI:10.16647/15-1369/X.2018.11.027Study on application of aquatic plants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Chen Hongxia1,Fu Liyang2,Liu Xunhua2(1.Huai’an Environmental Safety Emergency Center, Huai’an Jiangsu 223001,China;2.Nanji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eatment of water pollution, aquatic plants have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and easy operation.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quatic plants and their mechanisms,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quatic plants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quatic plants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Key words:Aquatic plants;Water pollution;Governance近日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11个部门联合编制的《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水体中如有废水、溶液等不良物质进入其中,不仅恶化水质,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繁衍,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水体净化技术。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水生植物对于水体净化的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很早就被人们用于水体净化,早在500多年前,中国的池塘中就种植了莲花和芦苇等水生植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废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生植物开展的研究和利用也逐渐深入,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体净化技术,例如植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等。
一、植物滤池植物滤池通常是指将水生植物和沉积物以一定的比例结合种植到滤池中,利用植物吸收和静态过滤的作用去除污染物,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水体净化技术。
植物滤池的关键技术是选用适合于清除特定污染物的水生植物。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植物选用和处理污染物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
如利用细菌和水生植物共同去除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利用不同类型的芦苇去除氨氮和营养盐等等。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施肥和水涝等因素对植物滤池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有所影响。
二、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种采用人工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城市污水的技术,它是一种包括固体悬浮物在内的高效去除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技术。
人工湿地主要有人工湿地型生态系统和人工湿地型植物滤池两种形式。
人工湿地型生态系统是指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和泥质等构建起来的人工湿地系统,实现废水污染物的去除。
这种湿地一般需选用重金属耐受性较好、生长迅速的种植物。
人工湿地型植物滤池是利用了水生植物的抗污染能力、生态功能和膜滤作用,去除污染物、改善内部水质的和培养有利的微生物群。
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属于高科技水体净化技术之一,在水体中栽种特定的水生植物,利用这些植物的根系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态浮床一般采用悬浮式、漂浮式、浮筏式、暴露杆等多种形态。
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物净化效果研究

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物净化效果研究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物净化效果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排放日益增加,给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且处理效果有限。
而水生植物的生态净化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利用自然力量的城市污水处理手段。
本文将对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物净化效果进行研究。
一、水生植物的选择水生植物是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能够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睡莲、菖蒲、水葱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好的底栖、浮叶、水立植物适应性,能够适应于不同水深条件下长期生长。
二、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物净化效果1. 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附和沉淀在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成分之一,经过水生植物的生物净化,这部分污染物质可以被有效去除。
2. 吸收营养盐污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盐,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和转化这些营养盐,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水生植物中的叶片和茎部都具有吸附和富集营养盐的性质,这些营养盐本来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的影响,而水生植物通过吸收这些营养盐,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3. 种群的作用水生植物可以提供一个复杂的生境,使得污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其他生物得到繁殖和生长的机会。
这些微生物通过生物降解的作用,进一步净化污水。
同时,水生植物的生长还能为水中的鱼类、无脊椎动物等提供栖息地,维护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水生植物应用的局限性和挑战虽然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物净化效果表现出很好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1. 技术的完善性当前对水生植物的生态净化技术尚不够成熟,各种植物的适用性和处理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目前尚未有大规模的应用实践。
2. 对环境因素的依赖性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水质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长期稳定的运行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和调控。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体中的生物降解和氧气释放,具有重要的水质改善作用。
本文对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前景。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氮和磷等无机物质,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实验证明,水生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叶片和茎部的生物吸附作用,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氮和磷,从而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水生植物通过促进水中的微生物降解,进一步改善水质。
水中的微生物是水体中有机废物的主要分解者,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生植物能够提供丰富的生境和庇护所,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促进了水体中的微生物降解作用。
研究发现,水生植物的根系和绿色植物表面都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这些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生植物能够通过表面通气和叶片运动等途径,促进水体中氧气的释放,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水体中的氧气是水中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对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叶片呼吸、根系通气和水中气泡的释放,水生植物能够促进水体中的氧气释放,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具有优良的氧气测量能力,能够从水中吸收氧气,并将其释放到水体中,进一步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水生植物在水体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水生植物能够为水体提供良好的生境和庇护所,促进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适宜的营养条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水体中的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的生长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可以提供食物、栖息地和避难所,促进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英妮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林英妮发表时间:2019-09-12T11:35:08.8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林英妮[导读] 摘要: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水污染处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18071摘要: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水污染处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务必有效处理水资源污染问题,采用大型水生植物处理方法完善水污染治理方面的问题,引导水生植物在区域水体中实现自净,提高水污染的处理效果。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水生植物治理水污染方法,重点探讨了水生植物在污染治理过程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污染;治理;应用措施引言大型水生植物能够在一定工作环境下实现自净的功能,而此类功能对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优化等技术的应用有着积极地作用。
由此可见,将大型水生植物应用至水污染治理过程,能够降低水资源富养化的发生几率。
同时,在污染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将生态、绿色的发展意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采用绿色设计理念进行优化,起到稳固生态的效用。
1 水生植物处理水污染的大体方向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科学协调区域内水体资源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植物的净化处理方向主体可以分为沉水、漂浮以及挺水类植物处理原则,且每类植物的净水方向也有着一定差异。
同时,水污染处理过程中,主要就是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改善水资源的功能,确保水资源能通过能量转化操作实现污染净化[1]。
此外,人工处理模式就是将各类自然资源进行分类综合,根据生态功能特点和生态组织特点实现污染调节的作用。
特别是该处理形式能够通过引导水生物和污染共存于同一环境,并结合一定生态转化规律实现范围污染自净的效果。
此外,水生物应用过程有较好的控制和设计机制,可大量降低水体中的污染,还可通过相应控制、处理效果,提高自然控制的目标价值。
总之,控制过程就是将水生物与污染进行协调规划,借助合理协调形式促使水生植物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污染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
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
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可以使水中
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D)降解;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
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
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
人工湿地系统等。
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
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水污染;治理
0.引言
目前,对于水污染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处理机制,其中既有生态环保的类型,也
有传统的处理方法。
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生化二级处理,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此外,对
于水污染的处理,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换水法、化学法等,它们都对水污染的处理有着
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近些
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水污染的生物学处理法,尤其是对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处理
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1.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1.1大型水生植物系统的运行方式
根据所利用的植物生活型不同,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有3种基本方式:漂浮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
在这些系统中,植物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光合作用使系统可
以直接利用太阳能;而植物的生长带来的适宜的栖息环境,使多样化的生命形式在系统中的
生存成为可能,并且正是植物和这些生物的联合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因此,这类系统通
常被称为自然处理系统或人工生态处理系统。
与传统的微生物处理方式相比,它的优势之处
在于:低投资、低能耗、处理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更大的相融性等。
缺点在于:处理时
间长、占地面积大及受气候影响严重。
除单独使用外,这3种方式也经常被组合应用或与其
他的处理工艺形成联合处理系统进行各类污水的处理。
随着研究应用的深入,现在这些联合
系统正在趋向于以水生植物为结合点,把污水处理和其他功能统一起来,使其扬长避短。
如
四川成都,为了处理受污染的府河水在岸边建造的活水公园引,其中的水生植物塘系统既营
造了公园的主要景观,又可有效地进行污水的处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在传统生物塘基
础上改进的综合生物塘系统,则是把污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结合的一个尝试;而加拿大约翰?托德教授的“活机器(1iving m achine)”系统,则把这一点做得更加完美,它通过把人工湿地处理
和水产养殖综合系统封闭在温室内,使空间充分利用,既创造了一个高效的废水处理系统,
也是水生动植物的资源输出系统。
由此可见,因地制宜的综合利用,是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污
水处理方式发展的方向。
1.2 大型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和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1.2.1利用藻类植物
在污水处理和水质改善当中,藻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具有净化效率高、系统建造运
行费用低等优点。
此外,藻类在污水处理当中产生了氧气,可以缓解水体的缺氧状态。
目前,通过藻类进行污水的处理、改善水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讲,非常常见
的藻类用于污水处理的类型主要有活性藻、固定化藻等。
前者是通过人工强化培养高浓度藻类,发挥它的沉淀性能,促进水质的改善,这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后者是
通过人工调控环境,形成藻类生长的最佳环境,然后固定藻类细胞,发挥它们对水体的净化
功能。
1.2.2利用综合生物塘系统
对于污水处理和水质净化,利用综合生物塘系统,也是非常常见的。
综合生物塘系统是
在污水稳定塘的基础上,将大型水生植物进行组合而形成的。
水生植物在污水的处理当中仍
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采用漂浮植物塘、藻菌共生塘的串联,可以有效对污水进行净化。
特
别是对于城镇污水,有着明显的净化作用。
许多研究发现,利用综合生物塘系统不仅可以处
理水污染、净化水质,对于底泥也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在城市污水的处理当中,可以充分利
用综合生物塘的优势,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
这种水体净化系统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才能够将它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2.3利用湿地系统
利用湿地系统进行水污染处理、改善水质,是目前利用非常常见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
在这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水生植物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湿地系统中,红树林属于一种自
然湿地的系统。
它具有许多生态效应和经济价值,可以处理污水、净化水质。
特别是对于稀
释的有机废水,具有很强的净化潜力。
此外,红树林的底泥也可以作为重金属的沉积地,达
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除了天然的湿地系统,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系统,也可以用于污水处理。
通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我国在北京、天津等各个地区建立了人工湿
地系统,用于污水处理和水质净化,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2.4微生物降解
与其他的生物处理系统一样,在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对各
种污染物的降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污水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通常以BOD来表示) 主
要由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被去除;氮的去除,尽管有植物的吸收,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仍是主
要的去除机制(约40%一92%)。
系统中水生植物根际区域为微生物代谢提供了所需要的微环境。
水生植物为了满足淹没于水中根部的呼吸需要,可以通过体内发达的通气系统使氧从茎
叶向根处转移,呼吸消耗剩余的氧气,就会直接释放到水中,在根区附近形成有氧环境;同时,根系也可以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良好的界面,植物的根系还可分泌一些有机物从而促进微
生物的代谢,这样就为好氧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而根区以外则适于厌氧
微生物群落的生存,进行反硝化和有机物的厌氧降解。
因此,尽管微生物起着直接的作用,
但植物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植物的生理代谢活动直接关系到污染物的降解。
1.2.3物理化学作用
处理系统中也有一小部分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被去除,主要有挥发、吸附和沉降。
综上所述,系统中大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植物都起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而以往的研究对植
物的关注较少,因此要提高处理效率,还需要对处理系统中植物自身的功能发挥及植物与微
生物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2.结语
当前,以活性污泥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无论二级处理还是深度处理投资费用都比较高,而且由于需要大量电能,运行费用也相当高,以致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难以承受。
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太阳能来驱动。
并且在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同时,还可以回收资源和固定能源,加之处理过程基本不使用化学品,也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绿色”处理技术。
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大型水
生植物为主的污水处理与水体修复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珊.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J].商品与质量,2016(32):58-59.
[2]林垦.水生植物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3):13-14.
[3]孔存华,李小梅,吕军庆.水污染治理中的水生植物应用分析[J].工业c,2016(2):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