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D)降解;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

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

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水污染;治理0.引言目前,对于水污染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处理机制,其中既有生态环保的类型,也有传统的处理方法。

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生化二级处理,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此外,对于水污染的处理,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换水法、化学法等,它们都对水污染的处理有着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水污染的生物学处理法,尤其是对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1.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及现状1.1大型水生植物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所利用的植物生活型不同,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有3种基本方式:漂浮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

在这些系统中,植物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光合作用使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而植物的生长带来的适宜的栖息环境,使多样化的生命形式在系统中的生存成为可能,并且正是植物和这些生物的联合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因此,这类系统通常被称为自然处理系统或人工生态处理系统。

与传统的微生物处理方式相比,它的优势之处在于:低投资、低能耗、处理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更大的相融性等。

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的关系研究

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的关系研究

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的关系研究水生植物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对水质净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质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可能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展望。

1. 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吸收和吸附的方式净化水质。

首先,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某些营养元素,如氮、磷等,防止这些营养物质过量积聚,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其次,水生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如汞、铅、农药等,起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从而净化水体。

2. 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的改善水生植物能够改善水体的环境条件,从而促进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水生植物通过释放氧气,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水中生物的呼吸。

此外,水生植物的茎叶可以提供生物所需的栖息和遮蔽空间,为水中的生物提供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3. 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和改善水体环境的能力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构建人工湿地系统,通过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水生植物还可以用于养鱼养殖、景观修复等方面,为人们提供美丽的水景和健康的水产品。

4. 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的研究进展针对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的关系,许多研究已经展开。

研究者们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水生植物种类、密度、根系结构等因素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此外,也有学者利用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多学科手段,研究水生植物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机制,以期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和技术。

5. 倡导水生植物保护与科学利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强水生植物的保护和科学利用。

首先,要加强水生植物保护意识,保护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

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探究水生植物与水质净化的关系,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摘要介绍水生植物系统处理污染物的机理及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并阐述系统中植物种类选择与搭配,对水生植物发挥其污染物处理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水污染治理;降解大型水生植物指在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各种高等植物群体,常被应用于湿地和水塘中的污水处理。

大型水生植物的自身代谢既能降解一些污染物,还能促进微生物的降解,这些生态功能使得它们在水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1]。

大量的试验和研究证明,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水污染处理系统耗能低、投资小,是一项价值很高的绿色技术,也已成为环境领域的一项新研究热点。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一是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有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二是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可以使水中大部分生物可降解有机物(BOD)降解;三是可以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

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2]。

该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做出了具体分析。

1大型水生植物系统的运行方式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方式,按照其植物生活型不同可以分为3类:沉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漂浮植物系统。

而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正是这些水生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系统可以利用的能量;并且这些植物还能在水中创造良好的环境,供其他的动植物生存,这些大型水生植物和这些动植物一起作用,将植物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所以称这种处理系统为人工生态处理系统或者自然处理系统。

生态处理系统具有耗能低、成本小并且绿色无副作用的特点,比传统的微生物处理系统更具优势。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污水时发现, 除了氮磷被大量去除外, 89: ( 生物需氧量) 和 ;9: ( 化学需氧量) 也减少了 <23 ! (! => 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机理和净化效果 污水中有机物可为藻类生长提供重要的碳源! 藻类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富集和降解! 对于不同藻
[ ?] 类及不同污染物其富集机制亦不相同 ! [ <] @.ABCC6 认为单种藻 类 对 89: 的 去 除 比 单 种 细 菌 或 原 生 动 物 更 有 效, 其中普通小球藻 ( !"#$%&##’ [ (2 ] ()#*’%+, ) 对 89: 的 去 除 率 可 达 到 ?D3 ! 林 毅 雄 发现斜生栅藻 ( -.&/&0&,1), $2#+3)), ) 、 策哈衣藻 [ (( ] ( !"#’140$1$/’, %&+/"’%0+ ) 和普通小球藻对丙体 E 111 有机农药的去除效果明显! F+0GG6HB 对金属有机
的去除率升高, 反之, 藻类对磷的去除率下降! 适宜比值在 " # $ % & ’ () # ( ![ )]
[ 1] *+, 和 -./0 将小球藻和栅藻分别培养在一级处理出水和二级处理出水中, 结果表明, 两种藻类在一 [ &] 级处理水中生长得较好, 对氮、 磷的去除率在培养一周后即达到 &23 以上! 4.56/7+/ 在利用藻类处理混合
"] 因此, 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用生态方法来 面, 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传递起调控作用%[ $,
解决水污染问题, 尤其是水生植物, 它不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退化水生生态系统 的恢复% 本文将从小型水生低等植物和大型水生高等植物两个方面来阐述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研究进展%

浅谈水生植物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浅谈水生植物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浅谈水生植物在河流生态修复中 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 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 效应,从而净化污水。这种净化方式具有成 本低、能耗小、治理效果较好,对环境扰动 小,有利于资源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美 化环境价值等优点。本文简要阐述了水生植 物净化污水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净化机理和 效果,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多种水体修复的方法中,水生植物对于水 污染治理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并有其特定的优 势:水生植物可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 物质,富集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 物;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来使水中大部 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抑制低等藻类的 生长,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基于以 上概述,本文将讨论水生植物在河流生态修 复方面的作用。
表2沉水植物对水体TN、TP的去处效 果
2.3漂浮植物系统的应用研究 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云[9]等对水生植物凤眼莲、草芦、香蒲、菹草、浮 萍等对氧化池的NH3-N,COD和总磷及重金属的去除能力进 行了测定,结果证明:草芦去除NH3-N最高达93.6%,凤眼 莲去除COD最高达63.82%,菹草去除总磷高达96.0%,凤 眼莲根富集能力很强,其中对Cu富集倍数为886,Cd富集倍 数为175,Cr6+富集倍数为2046,其中浮萍对Pb吸附最强, 吸附倍数为858。 凤眼莲的生长与水体中营养物的状况,特别是氮、磷、 钾的含量密切相关[10]。浮萍在对氮污染水体的修复上显示 了巨大潜力,在缺少氮的条件下紫浮萍几乎不生长,因此浮 萍可以通过清除营养物来提高水质。
2.水生植物修复系统的方式及研究进展 根据所利用的植物生活型(lifeform)不 同,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有3种基本方式: 漂浮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 统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08-24T15:44:18.94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作者:杨青山[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水污染治理对于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疆众科咨询有限公司新疆伊宁市 835000摘要: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水污染治理对于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其主要原理为水生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生长代谢吸收水体营养物质,降解一部分有机污染物。

基于此,本文将对水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水污染治理研究进展,希望对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持续推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污染治理;生态功能;研究进展引言:随着我们生态治理工作的逐渐推进,以耐污与治污能力而著称的水生植物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聚焦于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希望在水生植物中找到净化水质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以水生植物为主体的水污染治理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的价值优势,更是令人们看到了水污染问题治理的希望。

一、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环境下培养两种水生植物,在一定周期内观察到两种水生植物的数量都呈现上涨趋势。

随后,将两种水生植物转移到一个环境中,并控制环境内的食物量,如此一来,数天之后该环境内只有一种水生植物存活,而另一种水生植物完全没有残留。

令人意外的是,两种水生植物处于同一环境中,并没有出现相互攻击的状态,只是竞争性强的水生植物将竞争性弱的植物驱逐出环境,或是将其吸附到自身,形成共生体系现象,也即神奇的生态位现象。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相关人员在研究水生植物的水污染防治应用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到生态为问题。

具体来说,现阶段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水生植物分别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和高等藻类植物,两种植物均在长时间的水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趋同性。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现如今的水资源是极其稀缺的,虽然世界上绝大部分都是水,但是适用于人体饮用的淡水是很少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需水量,世界上有一半的国家都缺水,我们国家也是一样的情况。

缺乏淡水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水资源的污染让本来就稀缺的水更是雪上加霜,水的污染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广泛关注。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的污染治理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水生植物以自身新陈代谢的方式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的清理,将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吸收至自身体内,还有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很好的吸收保留。

本文则是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大型水生植物的功能作出研究,分析水生植物进行污染物净化的具体工作机理,对水生植物污水治理的运用现状进行细节的分析。

关键词:大型;水污染;研究引言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水资源面临着重大的发展威胁。

社会各界对水污染的治理问题更加关注,也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投入许多的资金及其精力,以进一步加强对谁污染的治理效果,减少污染,提升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人们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作出许多的努力,在不断地探索当中发现大型水生植物能够很好地对水污染问题进行解决。

因此,大型水生植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并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相关专家对大型水生生物作出分析,发现这一类型的生物对于污染能够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使得被污染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修复。

1.大型水生植物及其具体的生态功能一般来说,大型水生植物被划分为两大类别,一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另一种是高等藻类。

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又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及习性被划分为四大小的植物类别。

大型水生植物的四种生活型生活型生长特点代表种类挺水植物根茎生于底泥中,植物体上部挺出水面芦苇、香蒲漂浮植物植物体完全漂浮于水面,具有特化的适应漂浮生活的组织结构凤眼莲、浮萍浮叶植物根茎生于底泥,叶漂浮于水面睡莲、荐菜沉水植物植物体完全沉于水气界面以下,根扎于底泥或漂浮于水中狐尾藻、金鱼藻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实现光能向有机能的转化利用,在为自身生长提供充足氧气的同时为周边输送足够多的氧气。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目录引言 (1)1 净化机理 (1)1.1吸收作用 (1)1.2 降解作用 (1)1.3吸附、过滤、沉淀作用 (1)1.4 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2)1.5 其他作用 (2)2 净化效果 (2)2.1室内、室外试验中的净化效果 (2)2.2 实践应用中的净化效果 (3)2.2.1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 (3)2.2.2 水生植物的其他应用 (4)2.3净化常用的水生植物统计 (4)3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 (5)3.1 水生植物的越冬 (5)3.2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6)3.3沉水植物的重建和恢复 (6)4发展前景 (7)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多种措施中,利用水生植物的方法,以其良好的净化效果、独特的经济效益、能耗低、简单易行以及有利千重建和恢复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水污染严重,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净化机理1.1吸收作用高等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N、P 等营养元素。

Philip 的研究表明,在人工湿地中香蒲对N的吸收为565mg/( m2·d ),煎草对N 的吸收为261mg/( m2·d) 江我国太湖水面夏季时的水葫芦,对N、P 的吸收能力分别为0.79 和0.13t/( km 2·d )14) 。

当水生植物被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1.2 降解作用水生植物群落的存在,为微生物和微型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

这些生物能大大加速截留在根系周围的有机胶体或悬浮物的分解矿化。

如,芽抱杆菌能将有机磷、不溶解磷降解为无机的、可溶的磷酸盐,从而使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 S ) 。

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分泌促进嗜磷、氮细菌生长的物质,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

有些学者通过大量的物质平衡计算,认为在N 的去除机制上占主导地位的是细菌的降解作用,而非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严重 。
大型水生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 机能 , 并向周围的环境释放氧气 ,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 处于初级生产者的地位 , 能够发挥 多种生态功能 , 如 :短期储存 N 、P 、K 等水体中的植物营养物质 , 净 化水中的污染物 , 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和促进水中 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谢 。 与藻类相比 , 大型水生植物 的特点是更易于人工操纵 , 即可通过人工收获将其
对氮 、磷的短期储存 、 控制富营养化 表现 形式
水体原有种类
操作和 实施难 度较 大, 研 究 和 应 用 较少
38
环境 污染 治 理技 术与 设 备
4卷
统 , 则把这一点做得更加完美 , 它通过把人工湿地处 不到预期的目的 , 需要对植物种群在污水中的增长
理和水产养殖综合系统封闭在温室内 , 使空间充分 规律 、氮 、磷的转化效率及合理的收获策略等关键因
利用 , 既创造了一个高效的废水处理系统 , 也是水生 素进行深入研究 , 然后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 , 才 动植物的资源输出系统[ 14] 。 由此可见 , 因地制宜的 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15 ,16] 。
综合利用 , 是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污水处理方式发展
环境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有机物并非是植物生长
用使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 ;而植物的生长带来 的适宜的栖息环境 , 使多样化的生命形式在系统中
漂浮植物
植物体完全漂浮 于水面 , 具有 特化 的适 应漂 浮生 活的 组织 结构
凤眼莲 、浮萍
的生存成为可能 , 并且正是植物和这些生物的联合 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 12] , 因此 , 这类系 统通常被
固定的氮 、磷带出水体 。 这些特点是利用大型水生 又可有效地进行污水的处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植物进行污水处理 , 特别是针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 所在传统生物塘基础上改进的综合生物塘系统 , 则
的理论基础 。
是把污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结合的一个尝试[ 11] ;而加
拿大约翰·托德教 授的“活机器(living machine)” 系
称为自然处理系统或人工生态处理系统 。与传统的
浮叶植物 根茎生于底泥 , 叶漂浮于水面
睡莲 、荇菜
微生物处理方式相比 , 它的优势之处在于 :低投资 、
沉水植物 植物 体完 全沉 于水 气界 面以
狐尾藻 、金鱼藻
低能耗 、处理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更大的相融
下, 根扎于底泥或漂浮于水中
性等 。缺点在于 :处理时间长 、占地面积大及受气候
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 , 植物个体比较高大 。 通常具
有 4 种生 活 型(life-form)[ 2] :挺水 (emergent)、漂 浮
污水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free-drifting)、浮叶 (floating-leaved)和 沉水(submer- 3 .1 大型水生植物系统的运行方式
gent)(表 1)。
表 2 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 统[ 3—11]
类 型
使用方式或地点
处理范围
污染物去除机制 使用较多的种类
研究和应用情况
漂浮植物系统 挺水植物系统 沉水植物系统
强化氧化塘等类似的 塘系统
城镇污水的二级或三 级处 理 、某些 工 业废 水 、暴雨径流 、受污染 天然水
植物的 吸 收 、微生 物 的代谢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Macrophytes can perform many ecological functions when they are used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 including assimilating and storing nutrient elements such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 transporting O2 to the root zone ,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2)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某 也存在于许多水生植物中 , 如重金属诱导就可使凤 些重金属和有机物 。 第一类被吸收后用以合成植物 眼莲体内产生有重金属络合作用的金属硫肽[ 18] , 这
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 , 第二类则是脱毒后储存于体 些机制的存在使许多水生植物可大量富集水中的重
除单独使用外 , 这 3 种方式也经常被组合应用 或与其他的处理工艺形成联合处理系统进行各类污 水的处理 。 随着研究应用的深入 , 现在这些联合系 统正在趋向于以水生植物为结合点 , 把污水处理和 其他功能统一起来 , 使其扬长避短 。如四川成都 , 为 了处理受污染的府河水在岸边建造的活水公园[ 13] , 其中的水生植物塘系统既营造了公园的主要景观 ,
凤眼莲 、浮 萍 、大漂 、 水花生 、满江红
设计简单, 但工艺 优化的研究较少, 应用受制约
人工或天然湿地 天然水体
城镇污水的二级或三 级处理、工业废水 、暴 雨径流
微生物 的 代谢 、植 物 吸收(以 是否 收割 而 定)
芦苇 、香 蒲 、灯 心草 、 菰
研究应用最多, 工 艺设计已渐成熟
沉水 植 被恢 复 、受污 染水体修复
providing substrates for microbes , inhibiting growth of algae .Some of aquatic plants have special abilities to accumulate heavy metal elements or degrade organic contaminants .Many types of macrophyte-based treatment systems are developed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life forms of the plants employed .Among them , pond systems using floating macrophyte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s culturing emergent plants are most commonly utilized .This review concentrats on advance of the macrophyte-based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mechnisims on pollutants removel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for macrophyte-base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re discussed .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 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 北京 100084)
摘 要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 用 。 通过自 身的生 长代谢 可以大 量吸收氮 、磷 等水体 中的营 养物质 , 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 或吸收降解 某些有 机污染 物 ;通 过促进 微生物的 生长代 谢 , 可以使 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D)降解 ;通过 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 , 控制富 营养化的表 现形式等 。 根 据不同的 生活型特 点 , 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 也多种多样 , 主要 包括 :以漂浮 植物为 主的塘 系统和 以挺水 植物为 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 。 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 污染物 降解的 机理 , 并对以 大型水 生植物 为核心 的各种 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 , 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 物进行水 污染治 理的研 究与应 用中存 在的问 题和发 展方向 。
Key words aquatic plant ;wastewater treatment
1 引 言
大型水生植物是一个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等各 种水体中的高等植物类群 , 其生长的水塘或湿地很 早就被利用来消纳污水 。 它们在水体中的生态功能 使其在水污染防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随着水 污染的加剧 , 为了寻找高效低耗的水污染处理技术 , 20 世纪 70 年代 , 水生植物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 许 多这类植物的耐污及治污能力被研究发现 , 多种以 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生态工 程技术被开发 。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 这项技术具有 低投资 、低能耗等优点 , 因此近年来已成为环境领域
收稿日期 2002 -06 -25 ;修订日期 :2002 -07 -30 作者简介 :种云霄(1974 ~ ), 女 , 在读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 究方向为水
污染治理 。
2期
种云霄等 :大型水生 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7
高等藻类 。 水生维管束植物(aquatic vascular plant) 3 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处理
根据所利用的植物生活型不同 , 水生植物污水
生活型
表 1 大型水生植物的 4 种生活型
生长特点
代表种类
处理系统有 3 种基本方式 :漂浮植物系统 、挺水植物 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表 2)。
在这些系统中 , 植物处于核心地位 , 它的光合作
挺水植物 根茎生于底泥中 , 植 物体上部 挺出水面
芦苇 、香蒲
内或在植物体内被降解 。 大型水生植物可以直接从水层和底泥 中吸收
氮 、磷 , 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蛋白质和核 酸等), 同化的速率与生长速度 、水体营养物水平呈 正相关 , 并且在合适的环境中 , 它往往以营养繁殖方 式快速积累生物量 , 而氮 、磷是植物大量需要的营养 物质 , 所以对这些物质 的固定能力也就非 常高(表 3)。 由于大型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比藻类长 , 死亡 时才会释放这些营养物质 , 因此 , 氮 、磷在其体内的 储存比藻类稳定 , 所以可通过在富含氮 、磷等营养物 质的污水中种养水生植物 , 达到使污水脱氮除磷的 目的 , 同时又可收获生物资源 。在这方面 , 由于易于 收获并且生长速度快 , 漂浮植物凤眼莲和浮萍被研 究和应用较多[ 15] 。大量的应用实践证明 , 尽管这些 植物可以很容易地在污水中生长存活 , 但是要有效 地利用污水中的氮 、磷 , 只是随便的 、任意的种植 , 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