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手工重建分区表

移动硬盘手工重建分区表
移动硬盘手工重建分区表

移动硬盘手工重建分区表

这几天对硬盘的分区表很感兴趣,反正有块移动硬盘,就使用diskpart的clean 命令,把这个块移动硬盘的主分区表删除了,删除之后,在磁盘管理里,就看到一块没有进行分区的硬盘,下面,通过winhex这个工具重建硬盘分区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这就打开了磁盘一,现在显示的是Sector 0,就是磁盘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传说中的主引导扇区(Master Boot Record),一共512字节(B),前446Byte是引导信息,接着的64Byte是主分区表(Disk Partition Table),最后两个字节55 AA是结束标志。硬盘分区表包含四个项目,每项16字节,代表四个分区的参数。这就是为什么硬盘只能有四个主分区的原因。

DPT中可定义的分区包括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所谓主分区,是指DPT中包含的能够被系统使用的磁盘分区,它是可以设置为活动的,即可以引导操作系统,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活动分区;而扩展分区并不能被系统使用,它的作用是突破DPT只能定义4个分区的限制。

其做法是:让DPT在定义主分区后,将多余容量定义为扩展分区,指定该分区的起始位置,根据起始位置指向硬盘的某一扇区,称作虚拟MBR,在其中定义下一个分区表。如果只有一个分区,就定义该分区,然后结束;如果不止一个分区,就定义一个基本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再指向下一个分区表,在下一个分区表中继续定义分区,直至结束。这样就形成一个分区链,可以描述所有的分区。

任何分区表中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位于扩展分区中

的可被系统使用的磁盘分区称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不能设置为活动。由于定义了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windows使用的磁盘盘符可以一直到Z。

接下来,开始重建分区表了,由于我是把移动硬盘分成一个扩展分区,在分了两个逻辑盘,所以在DPT中分区表信息就只有16B。由于是扩展分区,所以可以根据EBR来

推算出DPT中的数据。

图四

如图四所示,扩展分区的分区表其实就是一个分区链表。图中所示,C盘为主分区,D、E盘都是属于扩展分区的。因为55AA是结束标志,所以用winhex查找扇区最后两个字节为55AA的扇区,点击“搜索”-“查找Hex数值”,查找55AA,把Cond前的框勾上,填上offset mod 512=510,然后查找,由于EBR占了一个扇区,所以只有那些数据大部分为0,只有从第447个字节开始才有数据的,并且以55AA结束的扇区才是EBR

所在。像我的查找出来,sector 16065就是第一个EBR,信息如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00 01 01 01 07 FE FF FF 3F 00 00 00 CE 2E C0 03

十进制为63 十进制为62926542

00 00 C1 FF 05 FE FF FF 0D 2F C0 03 D5 39 EC 04

十进制为62926650 十进制为82590165

图五

现在开始写DPT了,第1字节,由于不是引导分区,所以就是00,第2、3、4字节00 01 01,第5字节,由于是扩展分区,又是DPT中,所以用0F,第6、7、8,通用的FE FF FF,因为该EBR是扇区16065,转换成16进制就是3EC1,反过来就是C1 3E 00 00,所以第9、10、11、12字节填C1 3E 00 00,该分区的总扇区数就是62926542 + 82590165 + 63 = 145516770,转换成十六机制就是8AC68E2,反过来就是E2 68 AC 08,所以DPT中的信息就是00 00 01 01 0F FE FF FF C1 3E 00 00 E2 68 AC 08 ,在如图六所示的地方填上,再按Crtl+s保存,把移动硬盘的线拔了,再重新插上,哈哈,分区又回来了。

硬盘坏道修复完全指南(图解)

硬盘坏道修复完全指南 内容提要: 一、硬盘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二、硬盘产生坏道的原因 三、硬盘产生坏道的表现特征 四、对付硬盘坏道简单的预处理 五、修复硬盘坏道工具 一、硬盘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概括的说,硬盘是由磁头、磁盘及电机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磁头是用于读取或修改硬盘上的磁性物质状态。当硬盘工作时,会以高速转动悬浮状态(大概与磁盘相距一根头发丝直径的高度);当磁头停止工作时则会与磁盘接触,在此着陆区域任何数据都不会被破

坏。但是,正由于工作运行时候的硬盘磁头与磁盘的距离太近,只要有稍微的碰撞,磁头极可能划伤磁盘,更重要是有可能危及我们宝贵的数据,因此得格外小心。 并且,新的硬盘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简称“低格”)、高级格式化分区(活动主分区及扩展逻辑分区)(即“高格”)、安装操作系统才能应用。硬盘出厂时厂家一般已经将其低格了,我们买回后在进行高格和装系统即可。低格、高格为啥?低格就好像把一张纸皮打磨平整,高格就像漂白抛光,并分成规则有序的空格。 二、硬盘产生坏道的原因 硬盘产生的坏道可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逻辑坏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日常应用中长时间把硬盘出于高负荷工作如:长时间不停机的下载东西、不正常的关机、对硬盘过分频繁的进行碎片整理等等。物理坏道多见于不正常关机、突然停电、不恰当的超频、灰尘多、机箱震动等等。 三、硬盘产生坏道的表现特征 ①当你打开某个文件或程序、拷贝某些东东,硬盘工作反应慢而 迟钝,或者到了一定进度就长时间没反应,并且硬盘发出异响; ②当你每次开机时,系统会自动运行SCANDISK程序,而且不 能顺利通过扫描; ③开机时无法用硬盘引导,并且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Sector not found”等等; ④不能顺利执行Format命令;

DISKGEN分区表修复图文教程

DISKGEN分区表修复图文教程 一、硬盘分区 未建立分区的硬盘空间(即自由空间)在分区结构图中显示为灰色,只有在硬盘的自由空间才能新建分区。如图1。 分区参数表格的第0~3 项分别对应硬盘主分区表的四个表项,而将来新建立的第4、5、6…以后的项分别对应逻辑盘D、E、F…等。当硬盘只有一个DOS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利用FDISK进行分区的硬盘一般都是这样的),“第0项”表示主分区(逻辑盘C)的分区信息,“第1项”表示扩展分区的信息,“第2、第3项”则全部为零,不对应任何分区,所以无法选中。笔者曾在某网站论坛上发现一张有关DISKMAN疑问的帖子,询问有没有办法将分区参数表格中全部为零的“第2项、第3项”删除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发帖者显然对硬盘分区知识缺乏了解。想真正弄懂分区参数表格中各项的意义,必须了解硬盘分区表链结构,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多找一些相关资料看看。 图1 未建立分区的新硬盘 1 建立主分区 想从硬盘引导系统,那么硬盘上至少需要有一个主分区,所以建立主分区就是我们的第一步。先选中分区结构图中的灰色区域,然后选择分区菜单里面的“新建分区”,此时会要求你输入主分区的大小,确定之后软件会询问是否建立DOS FA T分区,如果选择“是”那么软件会根据你刚刚天写的分区的小进行设置,小于640M时该分区将被自动设为FAT16格式,而大于640M时分区则会自动设为

FA T32格式。如果选择了“否”软件将会提示你手工填写一个系统标志,并在右边窗体的下部给出一个系统标志的列表供用户参考和填写,确定之后主分区的建立就完成了,如图2,主分区就是我们将来的C 盘。 (要建立非DOS分区,还须根据提示设定系统标志,如建立Linux分区,系统标志为“83”)。 图2 建立了一个FA T32主分区 2 建立扩展分区 在建立了主分区之后,接着要建立扩展分区。首先建立扩展分区,先在柱状硬盘空间显示条上选定未分配的灰色区域,选择菜单> 分区> 建扩展分区,之后会有提示要求你输入建的扩展分区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将所有的剩余空间都建立为扩展分区,所以这里可以直接按回车确定。如图3。

超级硬盘维修工具PC3000介绍

超级硬盘维修工具PC3000介绍 PC-3000是由俄罗斯著名硬盘实验室-- ACE Laboratory研究开发的商用的专业修复硬盘综合工具。它是从硬盘的内部软件来管理硬盘,进行硬盘的原始资料的改变和修复。可进行的操作: 1 伺服扫描 2 物理扫描 3 lba地址扫描 4 屏蔽成工厂坏道(p-list) 5 屏蔽磁头 6 屏蔽磁道 7 屏蔽坏扇区 8 改bios的字(参数) 9 改lba的大小 10 改sn号 11 查看或者修改负头的信息 二、PC3000主要用途 软硬件综合工具“PC-3000"主要用来专业修复各种型号的IDE硬盘,容量从20MB 至200GB,支持的硬盘 生产厂家有: Seagate(希捷), 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 Fujitsu (富士通), Quantum(昆腾), Samsung(三星), Maxtor(迈拓), Conner, IBM, HP, Kalok, Teac, Daeyoung,and Xebec等。 使用РС-3000有可能修复 50-80% 的缺陷硬盘。如此高的修复率是通过使用特别的硬盘工作模式来达到的(比如工厂模式),在特别的工作模式下可以对硬盘进行如下操作: 内部低级格式化; 重写硬盘内部微码模块(firmware); 改写硬盘参数标识; 检查缺陷扇区或缺陷磁道,并用重置、替换或跳过忽略缺陷的等方式修复; 重新调整内部参数; 逻辑切断(即禁止使用)缺陷的磁头; S.M.A.R.T参数复位.... 其中,重写内部微码(Firmware)模块对在一些情况下对数据恢复有特别的功效, 如: Maxtor美钻、金钻、星钻系列硬盘加电后不能被正确识别(无磁头杂音);

硬盘分区表错误建议用Disk Genius来进行修复

硬盘分区表错误建议用Disk Genius来进行修复。是一款小巧的硬盘分区表维护工具,大小只有108KB,可是功能却非常强大。Disk Genius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重建分区表了。如果你的硬盘分区表被分区调整软件(或病毒)严重破坏,引起硬盘和系统瘫痪,Disk Genius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Disk Genius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Disk Genius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区表。接下来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搜索过程可以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只要能重新找回分区,上面的数据都不会丢失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一个很强悍的数据恢复软件是威力非常强大的硬盘数据恢复工具。能够帮你恢复丢失的数据以及重建文件系统。EasyRecovery不会向你的原始驱动器写入任何东东,它主要是在内存中重建文件分区表使数据能够安全地传输到其他驱动器中。你可以从被病毒破坏或是已经格式化的硬盘中恢复数据。该软件可以恢复大于8.4GB的硬盘。支持长文件名。被破坏的硬盘中像丢失的引导记 录、BIOS参数数据块;分区表;FAT表;引导区都可以由它来进行恢复。https://www.360docs.net/doc/038163811.html,/soft/11308.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038163811.html,/soft/35758.htm这个是他的汉化补丁汉化说明:运行汉化补丁后,请在Properties 中的Language 选项中选择“简体中文”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Yes,然后重新启动程序即可看到中文界面。这个版本解决了部分扫描报告乱码的问题。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038163811.html,/question/25599238.html 电脑公司特别版GHOST7.6 或者7.8 中自己带的工具中有一个叫分区修复的或者下载个分区修复大师都可以帮你找会误删的分区前些天电脑当机,拆下主板仔细查看,发现在靠近CPU槽的一个电焊接点熔化脱落,估计问题不大,拿到珠江路花25元请人焊好,换了一个电容修好了,回来后发现显示器又点不亮了,又将机器全部拆散,逐个配件的检查,再仔细查看显卡背面,发现有一个零件(不知是电阻还是电容)从中间断裂,手边正好有一块显卡,换上后显示器正常显示,昨天下班回家机器又不能进操作系统了,怀疑是主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用diskgen修复,一切正常,再把前几日拆下的一块80GB的硬盘装上,该硬盘分区表还是坏的,进入XP,打开“我的电脑”,只有一个盘符,双击后系统提示“硬盘未格式化”,用手边可启动光盘进入DOS,运行diskgen,选第二硬盘,一选就报错,提示第一分区错误是否修复,我选了"否",第二扇区柱面错误是否修复,选"否",中间的界面上显示的硬盘容量是32GB,80GB只识别32GB,不可想象的现象,这块硬盘中全部都是割舍不下的资料。准备试一下,先用diskgen的重建分区表,不理会DISKGEN工具报错的提示,一切报错及修复都选“否”,只在最后一步,“重建分区表”时选“是”,退出时保存修改。重启进入XP,打开“我的电脑”,看到三个分区,只恢复了两个分别为15GB的分区的数据,分区中的文件正常,第三个分区双击时提示“硬盘未格式化”,40G的数据啊还能再回来吗?再试,问题依然未解决,但发现启动光盘上有个叫DM工具,很久就听说过,但从来未用过,就是它了。写到这,前面写的都可以不管它了,下面是我在连续地高强度的试验了近五个小时后得出的最佳步骤,全部过程5分钟左右昨夜1:30分最后一次执行的恢复步骤:1、光盘启动进入DOS,进入DISKGEN(从网上拉一个),恢复分区表(因对硬盘分区写操作过,所以要恢复第一次写操作前保存的分区表信息),保存退出。2、进入DM,有一大堆英文,看不懂,没关系(其实有没有关系已不重要了),看到有个叫INSTALL的英文,回车,Install下,其它就不要再做了,注意:不要对任何弹出的“YES”进行确认,退出dm。为什么要用dm,原因是我的80G的硬盘,DISKGEN只能识别32G, 用DM引导区的总柱面信息从3826修正到9729,使DISKGEN能正确识别80G. 3、进入DISKGEN,看到容量已恢复为80G,重建分区,重写引导区,保存,退出。4、进入XP,

MHDD V4.6硬盘扫描、修复详解(亲自使用心得)

MHDD V4.6硬盘扫描、修复详解 一、MHDD简介及使用注意事项 1、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具有很多其他 硬盘工具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它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的完整 版,本文介绍的是免费版的详细用法。这是一个G表级的软件,他将 扫描到的坏道屏蔽到磁盘的G表中。(小知识:每一个刚出厂的新硬 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坏道,只不过他们被厂家隐藏在P表和G表中, 我们用一般的软件访问不到他。G表,又称用户级列表,大约能存放几 百个到一千左右的坏道;P表,又称工厂级列表,能存放4000左右的 坏道或更多。)由于它扫描硬盘的速度非常快,已成为许多人检测硬 盘的首选软件。 2、MHDD的特点:MHDD无论以CHS还是以LBA模式,都可以访问到128G 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到2),即使你用的是286 电脑,它不依赖主板BIOS,无需BIOS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支 持热插拔,热插拔的顺序要记清楚:插的时候,先插数据线,再插电 源线。拔的时候,先拔电源线,再拔数据线。但不熟练最好不要热插 拔,以免不小心烧了硬盘。 3、MHDD最好在纯DOS 6.22/7.10环境下运行。 4、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原装 Intel品牌主板。 5、不要在要检测、修复的硬盘中运行MHDD。 6、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 行(比如设置了写保护的软盘、光盘、U盘等)。 7、检测不到硬盘,换新数据线或接口。最好把要检测、修复的硬盘接在 主板最前的接口,有些主板不插在前面的接口或设置成从盘,MHDD将 发现不到硬盘。SATA硬盘接在主板最前的接口SATA0或有的为 SATA1。 8、用U盘启动的,有的可能会无法进入MHDD,可以更改一下制作U盘的文 件系统格式,一般大多数启动盘制作软件默认将U盘制作为FAT32,若 遇无法进入MHDD,可以重新将U盘制作成NTFS文件系统就可以了。 9、请先备份需修复硬盘的数据到其它硬盘,硬盘修复可能破坏原有数 据,造成你重大损失。 10、如果坏道较多或硬盘读写数据较慢,建议先低格硬盘后,再运行 MHDD 软件。 11、有一种情况就是用MHDD测试时开始可能全盘都没有坏道或者刚开始 测试没有坏道,可随着硬盘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坏道开始出现并不 断增多,坏道位置并没有规律,这是由于硬盘的硬件部分有不稳定的 地方导致的,这种情况在硬件问题没有解决前是不能维修坏道的。另 一种情况是由于工厂生产原因、使用长了时间或使用过程中摔过等导 致磁头定位不准而出现坏道,这种盘是完全没有修理的必要的,就是 将坏道修好了,它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用Winhex手动修复分区表以提取数据

一、初步应用——双分区恢复实例及分析 (一)、现场重现: 提示,切勿随意使用自己的硬盘进行试验,切记试验前保存重要数据。对于移动硬盘,损坏往往发生于硬盘传输数据中断电。现在我将一个有问题的移动硬盘接到电脑上,在“计算机管理”-->“磁盘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未被初始化的磁盘显示为黑色(打开磁盘工具时它会提示你要初始化,不理它,点“取消”),在“计算机”中也找不到这个磁盘。 (二)、手动修复: (阅读有困难的朋友可以先读完第三节再回过头来看这一节,本节的另一个作用是让新手对Winhex界面有一个初步了解) 1、打开Winhex-->菜单栏-->选择“工具”-->打开磁盘(F9)-->选择要修复的硬盘,这里是HD2。

2、打开之后图中显示从0000H-->01ffH(16进制)之间的数据全部为0。 现在我从一个运转良好的硬盘分区表中将0000H-->01bdH之间的数据复制并粘贴到损坏硬盘的相应位置。

操作步骤为:在良好硬盘中拉选0000-->01bd之间的区块,被选中区块呈亮蓝色;复制选块; 接下来在损坏硬盘中拉选相应区域,将光标定位至0000;右键-->编辑-->粘贴板数据-->写入。将01fe,01ff填写为55AA,到这里一定保存。 点击黄色区域的图标并转移至63号扇区菜单“视图”-->模板管理(Alt+F12)-->NTFS引导扇区。

打开如下图,并记录黄色方框内的两个数值(63和63777986)

63+63777986+1=63778050,跳转至63778050扇区。 稍微向下滚动一点,看到那个粉色框标识出的55AA了嘛?往前找到黄色框内的部分,显示为3F 00 00 00,将其进行反向排列,变为00 00 00 3F于是3F(十六进制)=63(十进制)——我们称这个数为相对偏移量。 接下来跳转至63778050+63=63778113扇区,我们又发现了一个EB开头的扇区 再次选择菜单“视图”-->模板管理(Alt+F12)-->主引导记录NTFS引导扇区。打开如下图,同样记录一下黄色方框中的数值(63和92518271)

重建分区表方法

DiskGenius搜索已丢失分区(重建分区表) “重建分区表”功能是在原DOS版的基础上重写并增强的功能。它能通过已丢失或已删除分区的引导扇区等数据恢复这些分区,并重新建立分区表。出现分区丢失的状况时,无论是误删除造成的分区丢失,还是病毒原因造成的分区丢失,都可以尝试通过本功能恢复。 分区的位置信息保存在硬盘分区表中。分区软件删除一个分区时,会将分区的位置信息从分区表中删除,不会删除分区内的任何数据。本软件通过搜索硬盘扇区,找到已丢失分区的引导扇区,通过引导扇区及其它扇区中的信息确定分区的类型、大小,从而达到恢复分区的目的。 本功能操作直观、灵活、搜索全面,在不保存分区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搜索到的分区内的文件复制出来,甚至可以恢复其内的已删除文件。搜索过程中立即显示搜索到的分区,可即时浏览分区内的文件,以判断搜索到的分区是否正确。 要恢复分区,请先选择要恢复分区的硬盘。选择硬盘的方法有: 1、点击DiskGenius软件窗口左侧“分区、目录层次图”中的所要修复的硬盘(根据容量大小),或点击软件窗口上部“硬盘分区柱状结构图”。一定要看清,不要选择U盘哦。 2、界面上部“硬盘分区结构图”左侧的小箭头切换硬盘。 选定要修复的硬盘后,点击“工具- 搜索已丢失分区(重建分区表)”菜单项,或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搜索已丢失分区(重建分区表)”。程序弹出“搜索分区”对话框: 可选择的搜索范围有: 选择“1、整个硬盘:忽略现有分区,从头到尾搜索整个硬盘。” 然后,点击“开始搜索”按钮。程序开始搜索过程。 搜索到一个分区后,本软件立即在界面中显示刚刚搜索到的分区,并弹出下面的提示信

息: 此时,如果搜索到的文件内有文件,程序会自动切换到文件浏览窗口并显示分区内的文件列表。用户可据此判断程序搜索到的分区是否正确。可以不关闭搜索到分区的提示。即可 点击保留后,程序不会立即保存分区表(不写硬盘)。继续搜索其它分区,直到搜索结束。有时候对话框中还会有一个“这是一个主分区”或“这是一个逻辑分区”的选项。如果DiskGenius 显示的主分区或逻辑分区类型不正确,可以通过勾选此选项进行转换。 搜索完成后,程序弹出下面的提示: 搜索完成后,在不保存分区表的情况下,可以立即利用本软件访问分区内的文件,如复制文件等。甚至恢复分区内的已删除文件。但是只有在保存分区表后,搜索到的分区才能被操作系统识别及访问。 如果想放弃所有搜索结果,请点击“硬盘- 重新加载当前硬盘”菜单项,然后继续刚才的搜索步骤,合理的点击“保留”“忽略”查看搜索的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得保存刚才重建的“硬盘分区表”,具体步骤是:点击“硬盘——>保存分区表”保存。然后

用DiskGenius原DiskMan修复损坏的硬盘分区

前段时间,遇到有两个硬盘不能正常打开。都是挂在同一台电脑上,忽然停电后就不能打开 了。通过查看原来分区表已损坏,连PQmagic都不能进去,总是提示错误就退出。只好用DiskGenius(下面称为DG)来试一下,以前试用过这个软件,觉得分区功能比PQmagic还好,我试过一Vista系统的硬盘,PQ不能识别分区,但DiskGenius就可以轻松搞掂,那时用的 还是Dos版本。但以下介绍的是使用Windows版本,而且都是在Windos XP下运行修复。第一步,下载DiskGenius 在一台可以正常开机启动Window XP的电脑上在网上下载DiskGenius,我用的是 V3.1.0412 Beta 3的版本;也可以把程序复制到U盘,通过U盘复制到另一台正常的Windows系统电脑上面,关掉电脑。 第二步,将需要维修的硬盘挂在电脑上 可以将损坏的硬盘设置为从盘或者是另外一个硬盘线(IDE2)的主盘。要记住是IDE2的接口上,不然启动不了系统的。 第三步,开机启动WindowsXP,启动DiskGenius 看到HD1:Maxtor这个设备吗?这就是要修复的硬盘空间是60G,可以看到磁盘显示空闲,什么数据都没有,分区表已经损坏了。 下一步,搜索分区 点击修复的硬盘,然后点击工具栏上的“搜索分区”按钮,让程序自动搜索分区表。 第四步,设置搜索分区参数

由于是整个硬盘的分区都丢失,所以搜索范围选择“整个硬盘”,搜索方式选择“自动”,然后点击“开始搜索”按钮。 第五步,确认搜索分区 当点击“开始搜索”按钮后,程序会自动查找硬盘损坏的分区,并将修复结果显示出来。第六步,查看分区文件信息

几个最实用的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几个最实用的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硬盘修复(1) 在研究硬盘故障的具体处理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硬盘相关的基础知识。 主引导记录区MBR 硬盘是一种磁介质的外部存储设备,在其盘片的每一面上,以转动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Track),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硬盘的第一个扇区(0道0头1扇区)被保留为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内主要有两项内容:主引导记录(对操作系统进行引导)和硬盘分区表。计算机启动时将读取该扇区的数据,并对其合法性进行判断(扇区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或AA55),如合法则跳转执行该扇区的第一条指令。所以硬盘的主引导区常常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从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坏。硬盘控制器 硬盘控制器是硬盘及其他具有相同接口规范的外部设备(如CD-ROM驱动器)的管理者,由它来完成驱动器与内存之间的命令及数据传输。硬盘控制器发生故障或连接不正确将会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CMOS中的硬盘信息 在计算机的CMOS中也存储了硬盘的信息,主要有硬盘类型、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道扇区数、寻址方式等内容,对硬盘参数加以说明,以便计算机正确访问硬盘。 当CMOS因故掉电或发生错误时(启动时一般会提示“CMOS Checksum Error”或类似信息),硬盘设置可能会丢失或错误,硬盘访问也就无法正确进行。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重新设置硬盘参数,如果事先已记下硬盘参数或者有某些防病毒软件事先备份的CMOS信息,只需手工恢复即可;否则也可使用BIOS设置(Setup)中的“自动检测硬盘型”(HD Type Auto 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不是问题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的电脑会出现一些看似不得了的毛病,其实只是自己吓自己,也就是拨拨线头、动动跳线的举手之劳。常见的让你空出一身冷汗的硬盘不自举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 系统不承认硬盘: 此类故障最为常见,开机自检完成时提示以下出错信息: 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 上述E文意指“硬盘无法启动”,甚至有时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当出现上述信息时,应该重点先检查与硬盘有关的电源线、数据线的接口有无损坏、松动、接触不良、反接等现象,此外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是否设置错误。 检查、排除方法: 重新插拔硬盘电源线、数据线或者将数据线改插其他IDE口进行替换试验。

用Diskedit修复分区表(图解教程)

用Diskedit修复分区表(图解教程) 我们经常在使用电脑的时候,由于非法操作和病毒的侵袭会导致系统不能引启,驱动器丢失,其实就是有可能就是分区表损坏,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朋友都选择重新分区格式化磁盘加以修复,其实这种“修复”算不得什么修复,因为之前的内容不存在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当硬件工作者只会装系统的原因。诚然,分区装系统的确在很多时候就是最简单且笼统的方式,但是,如果我们一个盘里有很多重要的资料的时候,我们还会这样做吗?今天我们来讲一下硬盘的分区表,来看看解决上面遇到的办法我们有无最佳的有效的解决途径。 其实分表区就是存在在磁盘里的0柱面0磁头1扇区的位置,是一个64字节大小的“数据库”该数据库里记录了,我们分区的一些起始信息,很显然他的重要性勿庸至疑,你想想“盘”都没有了,盘里的资料还存在吗?可见分区表的一重要性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奧秘。 我们用诺顿的diskedit来打开一个硬盘的分区表来一窥其貌。 简单地说一下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虽说英文但一点也不困难。这是一个纯DOS软件如果你也想用的话,你可以点此下载,把它放到你的启动盘里到DOS下面去运行它。 该界面的大意是。你正工作在一个只读的模式下,如果你要更改些什么东西,你必须到tools里去掉只读属性。在此我们按任意键跳过。接着看下面。按ALT+O选择你要编辑查看的磁盘。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左边一定要选择你的硬盘,而右边要选择你的物理磁盘。如图所示

分区表一般位于硬盘某柱面的0磁头1扇区.要判定是不是分区表,就看其后紧邻的两个是不是 “55AA”,若是,则为分区表.如图所示,其实这就是分区表,我们说过分区表只有64字节所以,只有80到55AA这一段为我们的分区表,我们要讲解的就是这一部分。 好了,既然认识了分区表我们就来看看,常见的分区表故障吧。这个表里的信息是用16进程的方式进行表示的,有一定的死记硬背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标识符80.这是一个活动分区标志符,有的书中称为激活分区,有的叫主DOS分区有的叫引导分区一般性况下(这个情况起码有99%,你的系统在C盘吗?在哪么就属于此例),如果这个标识被篡改。相信你的电脑一定不能启动,这个标识符为固定的,如果你的硬盘里存在系统,这个是一定存在的。我们故意把它改成其00试一下,有什么故障。前面我们说过,要修改分区表,你得去掉只读属性。我们来去掉。ALT+T指打开tools,选N,用空格去掉Read only前面的叉,按ALT+S保存。于是你就可以随地更改你的分区表了。

手工修复电脑硬盘分区表DBR

手工修复电脑硬盘分区表DBR WinHex恢复打开分区提示未格式化(Fat32篇),造成提示未格式化的原因有很多种,此篇文章只是其中一种,DBR丢失算是比较简单的了。硬盘有两个FAT32逻辑分区打不开了,双击之后跳出如下图所示的提示信息,问如何恢复数据。 出现这样的提示,首先可能是分区表参数有误,例如分区类型标识错误,本来是FAT32标记为NTFS,系统按NTFS来解读,发现分区不符合NTFS格式,从而提示未格式化;或是分区DBR位置信息错误,OS找不到DBR,无法解释文件系统,也会提示分区未格式化。遇到这种情况用软件或手工修复分区表就解决了,具体操作请参阅我的另一篇帖子《手工恢复硬盘分区表记述》。 其次可能是分区DBR受损,BPB中存储的该分区重要的参数错误或者丢失,使得OS无法解释文件系统,只能当作RAW格式处理。本文主

要探讨第二种情形,有关的背景知识DBR、BPB的定义以及FAT文件系统的解析请参阅附件里的资料,这里不再赘述。 一般情况下,FAT32分区的DBR备份存储在分区6号扇区,将备份扇复制到0号扇(即DBR扇区)也就解决了,但是这位朋友不幸的是他的分区DBR备份也损坏了(FAT32的DBR和备份扇区相隔不远,确实容易一损俱损,这一点不如NTFS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试试EasyRecovery 的Advanced Recovery(见5楼),不行的话就用Raw Recovery。Advanced Recovery 有时不太可靠,而Raw Recovery恢复出来的数据杂乱无章,文件名、目录结构丢失,难以整理。所以我考虑手工重建分区DBR。 首先,你需要一个没有问题的FAT32分区,以它的分区DBR作为模板,注意该分区不能存有重要数据,因为要修改分区重要参数,可能会造成分区无法访问。运行十六进制编辑器winhex,点击“工具”菜单,选择“磁盘编辑器”,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物理媒介”下的对应磁盘,这里选择“HD0...”作为例子。

硬盘维修工具大全

硬盘维修工具详细说明 俄罗斯PC3000硬盘维修系统 一、PC3000介绍 PC-3000是由俄罗斯著名硬盘实验室--ACE Laboratory研究开发的商用的专业修复硬盘综合工具。 它是从硬盘的内部软件来管理硬盘,进行硬盘的原始资料的改变和修复。可进行的操作: 1、伺服扫描; 2、物理扫描; 3、lba地址扫描; 4、屏蔽成工厂坏道(p-list); 5、屏蔽磁头; 6、屏蔽磁道; 7、屏蔽坏扇区; 8、改bios的字(参数); 9、改lba的大小; 10、改sn号; 11、查看或者修改负头的信息。 二、PC3000主要用途 软硬件综合工具“PC-3000"主要用来专业修复各种型号的IDE硬盘,容量从20MB至200GB,支持的硬盘生产厂家有:Seagate(希捷),WesternDigital(西部数据),Fujitsu (富士通),Quantum(昆腾),Samsung(三星),Maxtor(迈拓),Conner,IBM,HP,Kalok,Teac,Daeyoung,andXebec等。 使用РС-3000有可能修复50-80%的缺陷硬盘。此高的修复率是通过使用特别的硬盘工

作模式来达到的(比如工厂模式),在特别的工作模式下可以对硬盘进行如下操作: 内部低级格式化; 重写硬盘内部微码模块(firmware); 改写硬盘参数标识; 检查缺陷扇区或缺陷磁道,并用重置、替换或跳过忽略缺陷的等方式修复; 重新调整内部参数 逻辑切断(即禁止使用)缺陷的磁头; S.M.A.R.T参数复位…… 其中,重写内部微码(Firmware)模块对在一些情况下对数据恢复有特别的功效,如:Maxtor 美钻、金钻、星钻系列硬盘加电后不能被正确识别(无磁头杂音);FujitsuMPG及MPF 系列硬盘加电后磁头寻道基本正常,但不能被正确检测到;IBM腾龙系列有磁头寻道声(无杂音),但不能被正确识别;Quantum硬盘能被检测到,但无法读写;WDEB及BB 系列硬盘能被检测到,但无法读写……以上所列的这些故障,一般不属于硬件故障。通过PC-3000的操作,可以解决大部分类似故障,而且大部分数据还完好无损。 三、PC3000工作基本原理 破解各种型号的硬盘专用CPU的指令集,解读各种硬盘的Firmware(固件),从而控制硬盘的内部工作,实现硬盘内部参数模块读写和硬盘程序模块的调用,最终达到以软件修复多种硬盘缺陷的目的。 最专业功能的有:重写硬盘Firmware模块;按工厂方式扫描硬盘内部缺陷并记录在硬盘内部相应参数模块;按工厂方式进行内部低级格式化;更改硬盘参数等。 ACE Laboratory经过十多年的不断研究,PC-3000?V14.01(最新版本)已经能够支持大部分新旧型号的IDE接口硬盘,容量从40MB至200GB的各类硬盘都可支持。 硬盘100级超净无尘开盘工作台

易我分区表医生恢复破坏的分区表

易我分区表医生恢复破坏的分区表 《易我分区表医生》是一款修复硬盘分区的软件,使用该工具可以轻易的恢复删除和丢失的分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它对我们的分区表等进行修复。 一.有关MBR、分区表、DBR的基本知识 1.硬盘MBR(硬盘主引导记录)及硬盘分区表介绍 硬盘MBR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硬盘主引导记录”,它是在对硬盘进行分区的时候写入硬盘的。以下是MBR的组成: 这3部分的大小加起来正好是512字节=1个扇区(硬盘每扇区固定为512个字节),因此,人们又形象地把MBR称为“硬盘主引导扇区”。 2.硬盘DBR(DOS引导记录)介绍 硬盘(这里硬盘指逻辑磁盘,不同于物理磁盘,所有分区内逻辑扇区,都从“0”开始编号,直到最大值-1,涵盖整个分区)的0扇区叫做DOS引导扇区,又称为BOOT区。由FORMAT 高级格式化命令将DOS引导记录(DBR)写在该扇区,主要功能是完成系统的自举。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硬盘MBR负责总管硬盘分区,只有分区工具才能对它进行读写;而D BR则负责管理某个具体的分区,它是用操作系统的高级格式化命令(如FORMAT)来写入硬盘的。在系统启动时,最先读取的硬盘信息是MBR,然后由MBR内的主引导程序读出DBR,最后才由DBR内的DOS引导代码读取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操作系统都无法正常启动成功,如果是MBR部分出了问题,即使只是”55AA”标志字丢失或被改为其他值,通常都会出现“无效分区表“、逻辑盘丢失、启动死机等现象;而如果是DBR部分出了问题,通常会出现“未格式化的分区”的错误提示。

近距离观察MBR、DBR: 现在我们用《易我分区表医生3.1.0》这款软件来观察下MBR、DBR。 1、观察MBR: 首先可以在下载免费软件《易我分区表医生3.1.0》,安装运行后,选“扇区”下面的“编辑扇区”,在“绝对地址”处输入0(这里是一般默认情况下MBR所在的扇区处),可看到MBR的信息,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MBR的0~01BD字节为主引导程序;01BE~01FD这64字节为硬盘分区表信息,每项分区表占16字节;最后是结束标志字55AA。(注意:不要轻易改动里面的数字)。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分区表中第一个分区表项(01BE~01CD)各个字节所表示的意思: 1BE:值为80,表示为活动分区。

MHDD 硬盘检测修复工具 使用教程

MHDD——硬盘检测修复工具使用教程 1、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具有很多其他硬盘工具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它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的完整版,本文介绍的是免费版的详细用法。这是一个G表级的软件,他将扫描到的坏道屏蔽到磁盘的G表中。(小知识:每一个刚出厂的新硬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坏道,只不过他们被厂家隐藏在P表和G表中,我们用一般的软件访问不到他。G表,又称用户级列表,大约能存放几百个到一千左右的坏道;P表,又称工厂级列表,能存放4000左右的坏道或更多。)由于它扫描硬盘的速度非常快,已成为许多人检测硬盘的首选软件。 2、此软件的特点:不依赖主板BIOS,支持热插拔。MHDD可以不依赖于 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可以访问128G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到137438953472),即使你用的是286电脑,无需BIOS 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热插拔的顺序要记清楚:插的时候,先插 数据线,再插电源线。拔的时候,先拔电源线,再拔数据线。但我劝你不熟练最好不要热插拔,以免你不小心烧了硬盘赖我。 3、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但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原装Intel 品牌主板; 4、不要在要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 5、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下面,我们在DOS下运行MHDD29:输入命令MHDD29,按回车,出现主界面:

主界面列出了MHDD的所有命令,下面我们主要讲解MHDD的几个常用命令:PORT;ID ;SCAN; HPA; RHPA; NHPA; PWD ;UNLOCK ;DISPWD ;ERASE ;AERASE ;STOP。 首先输入命令PORT(热键是:SHIFT+F3),按回车。这个命令的意思是扫描IDE口上的所有硬盘。

DiskGenius分区还原轻松找回数据

最近在email及论坛中发现很多朋友在分区或文件丢失后恢复数据时不得要领,不知道如何操作才能恢复数据,甚至情急之下胡乱操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里对恢复数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正确的恢复方法做进行说明。 一、恢复之前要注意的问题: 1、发现问题后立即停止一切涉及到“写”的动作。这是最最重要的问题。这样的操作会进一步扩大损失!涉及到“写操作”的动作有很多,如保存文件、建立新文件、删除文件。甚至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有大量的写操作,系统运行时会产生临时文件、网页缓存、文档访问记录、系统运行日志、QQ或MSN聊天记录等等,非常多。不过这些写操作在默认情况下都是写到系统分区(一般情况下是 C 盘)的。聊天记录一般保存在“我的文档”文件夹。如果是系统盘(C 盘)的文件丢失,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立即关掉电脑电源(不是正常的关机,正常关机也可能会有写操作),然后再将硬盘挂到其它电脑上进行文件恢复。挂到其它电脑上以后,也要注意关闭Windows的系统还原,不要随意打开问题硬盘上的文件。因为打开文件的同时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临时文件,造成二次破坏。(注:可见平时养成将个人文件保存到非系统盘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2、自己不懂不要随意尝试。很多用户丢失数据后非常焦急,很想立即恢复数据,于是就想方设法尝试各种数据恢复的方法。所谓有病乱投医。但由于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东跑西撞胡乱操作一气,

反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数据彻底无法恢复。如果数据非常重要,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硬盘送到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去恢复。收费可能高点,但是数据无价呀。数据恢复确实是需要很高的技术的。 3、不要格式化。格式化是会破坏数据的!很可笑吧?这还用说?是的,需要说一下。因为有很多用户并不明白“格式化”是什么意思,大概认为格式化就是使文件更整齐吧。这是错误的,非常错误!有用户认为文件丢失后,用“误格式化后的文件恢复”功能恢复文件的成功率是很高的,所以先将分区格式化一下,再用这个功能就可以恢复数据了。不知道这样的谣传是从哪里出现的。千万不要格式化了。格式化就等于初始化,它会将分区的重要区域清零并重新设置。这将会导致恢复文件所需的重要信息丢失,从而降低数据恢复的成功率。 4、重建分区表功能不是万能的。不要什么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都用DiskGenius的“重建分区表”功能(就是搜索已丢失分区功能)来修复。这个功能虽然强大,但也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它只适用于分区丢失的情况。如果分区还在,只是文件丢失了,或提示分区未格式化了,用这个功能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如果在未搜索到正确的分区的情况下执行了“保存分区表”命令,还会造成更大损失。 二、正确的方法: 要想用DiskGenius恢复已丢失的分区或文件,首先要对数据丢失的起因、磁盘数据被破坏的症状进行分析,确诊后再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又没有副作用。这里说的“对症下药”,是指采用有

硬盘维修工具大全(破解版)

硬盘维修工具大全(破解版) 硬盘维修工具大全(破解版) 俄罗斯超级硬盘维修工具 PC3000 14 完美破解版 软件语言:英文语言预留位置 软件类型:国外软件 / 免费版 运行环境: Win9X/Me/WinNT/2000/XP 授权方式:免费版 软件大小: 26MB 解压密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038163811.html, 软件简介:俄罗斯超级硬盘维修工具 PC3000 V14 光盘镜像文件,内含V12。 PC-3000是由俄罗斯著名硬盘实验室-- ACE Laboratory研究开发的商用的专业修复硬盘综合工具。它是从硬盘的内部软件来管理硬盘,进行硬盘的原始资料的改变和修复。 一、可进行的操作: 1 伺服扫描 2 物理扫描 3 lba地址扫描 4 屏蔽成工厂坏道(p-list) 5 屏蔽磁头 6 屏蔽磁道 7 屏蔽坏扇区 8 改bios的字(参数) 9 改lba的大小 10 改sn号 11 查看或者修改负头的信息 二、PC3000主要用途 软硬件综合工具“PC-3000"主要用来专业修复各种型号的IDE硬盘,容量从20MB至200GB,支持的硬盘生产厂家有: Seagate(希捷), 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 Fujitsu(富士通), Quantum (昆腾), Samsung(三星), Maxtor(迈拓), Conner, IBM, HP, Kalok, Teac, Daeyoung,and Xebec等。 使用РС-3000有可能修复 50-80% 的缺陷硬盘。如此高的修复率是通过使用特别的硬盘工作模式来达到的(比如工厂模式),在特别的工作模式下可以对硬盘进行如下操作: 内部低级格式化;

Disk-genius(Diskgenius)修复硬盘分区表图文教程

Disk-genius(Diskgenius)修复硬盘分区表图文教程

Disk genius(Diskgenius)修复硬盘分区表图 文教程 2009-7-28 14:17 wxiudeep 摘要: 硬盘分区表的丢失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想想我们收集了很长时间的资料一下子化为乌有的情况,确实是非常郁闷。硬盘分区表丢失了该怎么办?其实有修复的方法,我们通常能使用Diskgenius软件修复,我们要使用的软件是DiskGenius。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Diskg 硬盘分区表的丢失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想想我们收集了很长时间的资料一下子化为乌有的情况,确实是非常郁闷。硬盘分区表丢失了该怎么办?其实有修复的方法,我们通常能使用Diskgenius软件修复,我们要使用的软件是Disk Genius。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Diskgenius是如何通过几千简单的步骤将丢失的分区找回来的。 1、运行Diskgenius,记住一定要在纯Dos下运行、这样你后面做的工作才会生效,运行后它会自动检测当前硬盘并将每个分区的信息详细提供给你(如图1)。左边柱形图表示硬盘、有几截就代表有几个分区,最下面深蓝色的是主分区,上面一大截灰色的是被误克隆后丢失的分区(现在变成了未分配区域),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一大截灰色区域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正常是带网格的蓝色);右边的图表是硬盘及各分区的参数信息、非常明了。

图1 2、在莱单栏点选“工具/重建分区”,Diskgenius便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如图2)。 图2

搜索过程可采用“自动方式”或“交互方式”,“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给出提示并由用户选择。 这里我们点选“自动方式”(如图3), 图3 接下来出现搜索进度指示界面(如图4),

最新整理磁盘分区表是什么出现故障怎么修复

磁盘分区表是什么出现故障怎么修复硬盘分区表可以说是支持硬盘正常工作的骨架。操作系统正是通过它把硬盘划分为若干个分区,然后再在每个分区里面创建文件系统,写入数据文件,有时出现分区表故障,分区表固然可以重建,但却意味着存放在硬盘上的文件将一下子全部消失。具体怎么修复呢? 磁盘分区表修复方法 以下文章以 P E系统 D i s k G e n i u s软件为例。 1、将制作好的u深度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接口,开机按快捷键进入主菜单界面,选择D i s k G e n i u s硬盘分区工具 2、进入D i s k G e n i u s D O S版界面后,依次点击硬盘-还原分区表 3、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分区表所在的路径,点击打开 4、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是按钮即可 补充:硬盘常见故障: 一、系统不认硬盘 二、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三、系统无法启动。

系统无法启动基于以下四种原因: 1.主引导程序损坏 2.分区表损坏 3.分区有效位错误 4.D O S引导文件损坏 正确使用方法: 一、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二、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三、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 开机时硬盘无法自举,系统不认硬盘 相关阅读:固态硬盘保养技巧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对付机械硬盘变慢的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折磨。 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有限制,碎片整理会大大减少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其实,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磁盘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没必要。W i n d o w s的磁盘整理功能是机械硬盘时代的产物,并不适用于S S D。 除此之外,使用固态硬盘最好禁用w i n7的预读

sata硬盘检测修复工具介绍

sata硬盘检测修复工具介绍 有一个工具包集成了好几款检测工具破解了,不用钱的 我截图给你看看 硬件检测工具https://www.360docs.net/doc/038163811.html,/down/59/43068.html 参考 [1] 界面截图(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038163811.html, sata硬盘坏道检测方法 查硬盘坏道很多人都知道用效率源,但是我今天检测我sata硬盘的时候发现,效率源根本

认不出sata的硬盘,于是上网找方法。现与大家分享,也许对大家以后检测硬盘会有帮助哦h A N [ H)W:\:d 方法是:进Bios将SATA硬盘设置成为了增强模式Enhanced Mode,将SATA模式设置为兼容模式Coombinde Mode,重启以后看看硬盘是不是在第一IDE设备上,如果不是,需要把SATA接口插在SATA0上(第一SATA接口),再用效率源,应该就可以认出硬盘了 另外可以使用MHDD 來修復,它可以支持SATA硬盤。下面是MHDD使用方法。 MHDD 1、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具有很多其他硬盘工具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它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的完整版,本文介绍的是免费版的详细用法。 2、MHDD无论以CHS还是以LBA模式,都可以访问到128G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到137438953472),即使你用的是286电脑,无需BIOS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 3、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 4、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原装Intel品牌主板; 5、不要在要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 6、M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MHDD命令详解 EXIT(热键Alt+X):退出到DOS。 ID:硬盘检测,包括硬盘容量、磁头数、扇区数、SN序列号、Firmware固件版本号、LBA数值、支持的DMA级别、是否支持HPA、是否支持AAM、SMART开关状态、安全模式级别及开关状态……等)。 INIT:硬盘初始化,包括Device Reset(硬盘重置)、Setting Drive Parameters(设定硬盘参数)、Recalibrate(重校准)。 I(热键F2):同时执行ID命令和INIT命令。 ERASE:快速删除功能,每个删除单位等于255个扇区(数据恢复无效)。 AERASE:高级删除功能,可以将指定扇区段内的数据逐扇区地彻底删除(比ERASE 慢,数据恢复同样无效),每个删除单位等于1个扇区。 HPA:硬盘容量剪切功能,可以减少硬盘的容量,使BIOS检测容量减少,但DM之类的独立于BIOS检测硬盘容量的软件仍会显示出硬盘原始容量。 NHPA:将硬盘容量恢复为真实容量。 RHPA:忽略容量剪切,显示硬盘的真实容量。 CLS:清屏。 PWD:给硬盘加USER密码,最多32位,什么也不输入表示取消。被锁的硬盘完全无法读写,低格、分区等一切读写操作都无效。如果加密码成功,按F2键后可以看到Security 一项后面有红色的ON。要注意,设置完密码后必须关闭电源后在开机才会使密码起作用; UNLOCK:对硬盘解锁。先选择0(USER),再正确输入密码。注意:选择1(Master)无法解开密码。 DISPWD:解除密码,先选择0(USER),再正确输入密码。在用DISPWD之前必须先用UNLOCK命令解锁。要注意,除了用UNLOCK和DISPWD命令可以解密码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锁。而且一旦将密码遗忘(或输入错误),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锁。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