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材发放统计表 .doc

实训教材发放统计表 .doc
实训教材发放统计表 .doc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第11单元“认识小数”教学问答

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单元是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是在万以内的整数和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根据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的整体规划,在这一单元里只教学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内容有一位小数的意义,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知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初步知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使学生初步具有整数、自然数、小数等概念。能正确地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3.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判断两个(或几个)一位小数间的大小关系。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同步获得相应地发展。突出地表现在随着小数概念的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展数感;通过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研究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在教学小数知识的全过程中,体会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

二、 怎样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小数部分是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都是在初步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是教学小数意义的主要活动。通过改写,建立十分之几的分数和一位小数间的联系,学生对这种联系的体难就是他们对一位小数意义的初步理解。教材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改写活动。

第一层次是第100页上面的一道例题,把十分之几米写成零点几米。先从两名学生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的情境中,提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105米和104米。再告诉学生105米还可以写成0.5米,10

4米还可以写成0.4米,让他们首次感知小数。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两点,①提取新知识的生长点要快,不必在测量课桌面的长、宽各是多少分米上化费过多时间。只要从情境图中直接看到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并把它们分别用

105米和104米表示出来。用十分之几

米表示几分米在本册教科书第8单元里刚教过,应该很快回忆起来。②把105米、10

4米分别写成0.5米、0.4米是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教材安排学生接受学习,在教师边讲边写的教学中学生边听边看,知道还可以这样改写。这例教学结束时要组织一次学习小结,让学生说说0.5米、0.4米是什么样的分数写成的,加强对一位小数的首次感知。

第二层次是第100页下面的一道例题,把几元几角的数量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上面一道例题的不同之处是,这道例题写成的小数的整数部分不是“0”,改写时的思考稍复杂一点。

把1元2角写成小数时,通过大卡通讲的“2角是

10

2元,还可以写成0.2元”指出了思考的关键处。教学时要清楚地展开思考的全过程:1元2角是1元和2角合起来的数量 2角是102元,可以写成0.2元 1元和0.2元合起来是1.2元 1元2角可以写成1.2元。同样,把3元5角写成3.5元也要有这样的过程。决不能跳过“5角是10

5元,是0.5元”这一步。否则,虽然把3元5角写成了3.5元,却削弱了“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这一最重要的内容。

“想想做做”第1、2两题让学生再次进行两道例题那样的改写活动,其中第2题要让学生说说改写时的思考,仍然抓住“几角是十分之几,十分之几还可以写成零点几“这个关键点不放。

第三层次是第101页第3、5两道题,数形结合,适度提升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第3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若干份都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也可以用小数零点几表示。学生从中更清楚地看到十分之几与一位小数的关系,从而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第5题大数轴上表示一位小数,含有的内容比较丰富。①学生已经能够在直线上表示十分之几的分米(第70页第7题),继续在数轴上表示一位小数,能联系的知识再次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②在0与1之间有0.1、0.2、0.3……0.9这些一位小数,1与2之间有1.1、1.2、1.3……1.9这些一位小数,2与3之间有2.1、2.2、2.3……2.9这些一位小数。有序地整理了一位小数,为下面比较小数大小作了铺垫。教学这道题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学生看着已经写出的0.1和1.2,联系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说出对这两个小数的理解;然后填出方框里的数,想想数轴上其它点所对应的小数;最后让学生说说在数轴上的发现。

三、 比较小数的大小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要求?

从教材看,对比较小数的大小有三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有相同计量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大小,如第102页例题“试一试“和103页第1、2两题。二是对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关系直接作出判断,如第103页第5题。三是应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第103页第6 、第106页第3题等。这三方面的要求恰好是三个教学层次。

在第一层次里,让学生应用初步建立的一位小数概念,联系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主动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第102页例题先比较0.8元和0.5元的大小,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例题从比较两种冷饮价钱哪个贵一些这个实际问题引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数学问题,可以把0.8元和0.5元这两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回归到整数表示的8角和5角,从而得到0.8大于0.5的结论。也可以把0.8和0.5分别写成108、10

5这两个分数,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得出小数的大小。教材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推动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表面上看,各种思考似乎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哪一条具体思路,都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新的学习课题转化成旧知识,利用已有的方法完成新的判断。由于学生应用刚建立的小数概念时,客观上会出现不同的演绎概念的具体图式,因而必然会出现具体方法的多样化。“试一试”比较0.8元和1.2元的大小,其中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另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1”,学生比较这两个小数时可用的方法更多。如0.8元不满1元,1.2元超过1元,就是一种例题里不能用的方法。教材通过“你是怎样比的?在小组里说一说”。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教材还要求在例题的四种冷饮里再任选两种,比一比价格。如果选出的是0.5和1.2、0.5和1.4或0.8与1.4都和“试一试”相仿,如果选出1.2和1.4,那就比较两个整数部分都不是0的小数的大小了。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时,各种有可能的情况就这样陆续出现并解决了。

第二个教学层次是直接判断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关系。先安排第103页第3、4两题, 在第3题里借助于直观的图形,让学生理解0.4<0.6、1.1>0.9,既是第一层次的教学总结,又是第二层次的教学开始。第4题利用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体会相应的小数间的大小关系。学生在整数阶段多次接触数轴,已经知识表示在数轴上的数有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的规律。联系数轴小数大小的判断活动,由于数轴上0和1、1和2、2和3之间的线段都分成10等分,学生一方面可依据小数的意义进行思考,如1.3是1和

103合成的数,1.9是1和109合成的数,∵103<10

9,∴1.3<1.9。另方面还可利用数在数轴上的排列规律作出判断,如1.9在2.4的左边。1.9<2.4。2.4在1.3的右边,2.4>1.3。

有了上面两题的经验,学生具备了进行第5题直接判断的条件,也具备了第三教学层次里应用比较小数大小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条件。

四、 怎样教学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只进行笔算。如果部分学生在掌握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自动进行口算是允许的,但不向全体学生提出口算的

要求。

教材设计的教学线索是先探索、体会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后减法笔算迁移。重点解决笔算的算理和基本方法,陆续解决一些还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教学加法笔算,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竖式怎样列。本单元里进行的是两个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而且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一般也只有一位。教材没有十分明显地突出“小数点对齐”的规则,学生也能感觉到这一点。第104页例题求0.5元加0.7元一共是多少元,把0.5元和0.7元分别改写成5角和7角,由于要把“5”和“7”直接相加,所以竖式里把它们上下对齐着写。教材先用红色字标注出“元”和“角”,在它的下面写出竖式,体现了这样的想法。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小数部分相加满10,怎样进位。通过5角加7角是12角,其中的10角是1元,说明了进位的方法。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在和黑点上小数点,这是从12角1.2元推导出来的。上面的三个问题,要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必要讲解逐一解决。既能联系生活经验,也联系整数加法的笔算经验。在竖式算完后,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竖式怎样写、竖式怎样算,怎样进位以及和的小数点在哪里,他们对小数加法会有比较完整的理解。

第104页例题接着教学小数减法,让学生在已经列出的竖式算下去,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小数部分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退1。由于已经知道了小数部分向整数部分进位的道理,再有1元是10角的知识以及整数减法的退位经验,学生能够解决这里的退位剖一。二是差的整数部分是0,应该写出来。否则差里只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缺少整数部分,是一个不完整的数。

“想想做做”为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作了细致的安排。第1题着重练习算的顺序以及得数里的小数点;第2题着重练习列竖式以及进位与退位。第5题可以先算出得数,再考虑框里能不能画勾;也可以不算出得数就判断要不要画勾。如果先算出得数,可以列竖式笔算,也允许部分学生口算,让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作选择。第106页第5题是四组可以对比的计算题,有的题组要比相同,如0.5+0.3和0.5-0.3,比它们的竖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的题组要比不同,如6.2-3.9和6.2+3.9,它们在计算时一道要进位,另一道要退位。

另外,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小数的性质,所以教材里避免了小数部分相加(减)是0的情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实训报告

目录 实训目的 (2) 工程概况 (2) 设计要求 (2) 内容要求 (2) 设计过程及成果 (2) 1.点数统计表 (2) 2、端口对应表 (3) 3、综合布线系统图 (5) 4.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 (5) 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材料统计表 (6) 6.综合布线工程预算表 (6) 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进度表 (7) 实训结论 (7)

实训目的 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基本设计要点; 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项目和设计方法; 3、进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实训。 工程概况 实训要求以北D楼作为简化的建筑主体,因此北D楼为六层楼,集教学与办公功能于一体,其中,一层是学生工作办公室;二、三、四层分别是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办公室;五、六层为留学生教室。因此根据功能的不同设计三种不同布局的综合布线系统。 设计要求 内容要求 1、点数统计表设计实训; 2、端口对应表设计实训; 3、综合布线系统图设计实训; 4、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设计实训; 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材料统计表设计实训; 6、综合布线工程预算表设计实训; 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进度表设计实训 设计过程及成果 1.点数统计表 点数统计表能够一次准确和清楚的表示和统计出建筑物的信息点数量。信息点数量和位置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项目投资规模。工作区信息点点数统计表简称点数表。 按照教学楼网络要求,把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数量填写到表格中。填写时逐层逐房间进行,从楼层的第一个房间开始,逐间分析应用需求和划 分工作区,确认信息点数量。在每个工作区首先确定网络数据信息点的数量,然后考虑语音信息点的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其它智能化和控制设备的需要,例如:在门厅要考虑指纹考勤机、门警系统等网络接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

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整理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愉快 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统计表 (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统计学教案习题12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十二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统计表(1) 统计表的结构。 (2) 统计表的种类。 (3) 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2.统计图(1) 统计图的结构。 (2) 统计图的种类。 (3) 统计图的编制要求。 (二)熟悉内容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了解内容 半对数线图、箱式图、误差线图等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精要 (一)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概念 将统计资料及其指标以表格形式列出,称为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 )。狭义的统计表只表示统计指标。 统计图(statistical graph)是将统计指标以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几何图形直观的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二)统计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列表的原则(1)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2)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 2.统计表的结构与编制要求 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所构成。如下表所示: 横标目 合 计 数 字 (1) 标题:位于表的上方,概括表的主要内容,一般需注明时间与地点。 (2)标目:有横、纵标目之分,分别说明横行和纵行数字的含义,应做到文字简明,层次清楚。 (3)线条:多采用三条半线,即顶线、底线、纵标目下的横隔线及合计上的半线。忌斜线和竖线。 (4)数字:表内数据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小数点位数要一致,位次要对齐。表内不应有空项,无数字用“—”表示,数字为零则填“0”,暂缺项或未记录用“…”表示。 (5)备注:不为表的必备内容,如有必要,可在表内用“*”号标记,然后在表的下方加以说明。

3.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simple table)和复合表(combinative table)两种类型。 简单表:只按单一特征或标志分组。 复合表: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标志分组,如年龄和性别结合起来分组。 (三)统计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统计图的结构 统计图通常由标题、标目、刻度和图例四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2.常用统计图的分类 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图(bar graph)、线图(line graph)、圆图(pie graph)、直方图(histogram)、散点图(scatter diagram)和统计地图(statistical map)等。 3.制图的基本要求 (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2)标题扼要说明图的主要内容,位于图的下方,必要时注明时间和地点。 (3)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上的统计图,其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横轴尺度从左到右,数字一律由小到大,某些图还要求纵轴尺度从0开始(如直条图、直方图)。纵横两轴一般应有标目,注明单位。 (4)图的长宽比例(圆图除外)一般以7:5或5:7为宜。 (5)可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表示不同的事物,但需用图例说明,一般放在图的右上角或图的下方。 4.常用统计图的定义和制图要求,见表12-1。 表12-1 常用统计图的定义和制图要求 名称定义制图要求 条图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 立的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起点为0的等宽直条,条间距相等,按高低顺序排列。 普通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纵横两轴均为算术尺度,相邻两点应以折

统计图和统计表

一、把下面的球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出来。 二、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各题。 正正正正丅正正 1.把上面的数据用不同的颜色色块表示出来。 2.喜欢吃()的人最多,喜欢吃()的人最少,相差()个。 3.喜欢吃梨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少()人。 4.喜欢吃香蕉的比喜欢吃桃子的多()人。

一、下面是红红用画“正”字的方法对二年级(2)班同学最喜欢的 课外活动统计的结果。 跳绳:踢球:下棋: 打乒乓球:丅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2.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3.喜欢踢球的学生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多()人。 4.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跳绳的学生多()人。 5.喜欢跳绳的人数比喜欢下棋的人数少()人。 二、数一数,填一填。 △○△□○☆ □△☆△○△ △□□○△△ 1.完成统计表。 2.数量最多的图形是(),数量最少的图形是()。 3.△比○多()个。 4.☆比□少()个。

明星小学第六单元统计图和统计表专项练习(3)一、下面是某地区六月份天气情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根据你的统计,给下面的方格涂上不同的颜色。 2.这个月比多()天; 3.这个月比少()天。

明星小学第六单元统计图和统计表专项练习(4)一、下面是二(3)班同学们的美术成绩表。 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种成绩的人数。 2.把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3.得“优”的学生有()人。 4.得“良”的比得“合格”的多()人。 5.得“良”的比得“优”的少()人。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课题: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学习内容40-41 页例1、练一练、练习七第1 题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 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学习准备:课件 前置性小研究:课前调查: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 (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 (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 格表示2 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 二、讨论小结:复备: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 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 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明白了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备注:(可写反思、学情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整理-2019年精选学习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整理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愉快 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统计表 (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

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

点数统计表设计实训

点数统计表设计实训 1.工程应用 点数统计表能够准确和清楚地表示和统计出建筑物的信息点数量。信息点的数量和位置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项目投资规模。 2.点数统计表的规划与设计步骤 点数统计表的设计一般可以使用Excel工作表或Word表格,主要统计建筑物的数据、1语音、控制设备等信息点的数量。设计人员为了快速统计和方便制表,一般使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软件进行。 下面通过点数统计表实际编写过程来学习其编制方法。编制步骤和方法如下: 1)创建工作表。首先打开Microsoft Excel工作表软件,创建1个通用表格,同时给文件命名,文件命名应该直接反映项目名称和文件的主要内容。这里使用“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项目来学习编制点数表的基本方法,因此将该文件命名为“O l一西元教学模型点数统计表”o 2)编制表格,填写栏目内容。把这个通用表格编制为适合使用的点数统计表,通过合并行、列进行,已经编制好的空白点数统计表如图2-4所示。 首先在表格第1行填写文件名称,第2行填写房间或者区域编号;第3行填写数据点和语音点。一般数据点在左栏,语音点在右栏,其余行对应楼层,注意每个楼层填写两行,其中一行为数据点一行为语音点。填写楼层号,一般第1行为项层,最后l行为一层,最后两行分别为合计和总计。然后编制列,第1

列为楼层编号,其余为房间编号,最右边两列为合计。 3)填写数据和语音信息点数量。按照如图2-2所示的“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把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数量填写到表格中。填写时逐层逐房间进行,从楼层的第1个房间开始,逐间分析应用需求和划分工作区,确认信息点数量。 在每个工作区首先确定网络数据信息点的数量,然后考虑语音信息点的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其他智能化和控制设备的需要,例如在门厅要考虑指纹考勤机、门禁系统等网络的接口。表格中对于不需要设置信息点的位置不能空白,而是填写O,表示已经考虑过这个点。已经填写好的信息点数统计表如图2-5所示。 4)合计数量。首先按照行统计出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注意把数据点和语音点的合计数量放在不同的列中。然后统计列数据,注意数据点和语音点的合计数量应该放在不同的行中,最后进行合讦。这样就完成了点数统计表,既能反映每个房间或者区域的信息点,也能看到每个楼层的信息点,还有垂直方向信息点的合计数据,全面清楚地反映了全部信息点。最后注明单位及时间。 完成的信息点数统计表如图2-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型共计有112个信息 点,其中数据点56个,语音点56个。一层数据点1 2个,语音点1 2个,二层数据点22 个,语音点22个,三层数据点22个,语音点22个。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分数乘法测评

13 × 3 8 × 13 3 + 1 4个 2 ( 5 () × () () = () () × () () = () ( 4 6 ×()﹤ 5 3 ×()﹥ 4 3 ()× 15 (1)6个 5 1、一个水龙头1分钟浪费水 1 201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单元卷分数乘法 一、填一填 1、涂一途、算一算 9 是多少 10 15 23 7 3 3 × 5 75× 74 用加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我的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是求几 个和的简便运算。 2、看图列式计算。 3535114 6 - 4 )×( 6 + 4 ) 9 × 3 + 3 × 9 () () () () 1233 5 - 2 + 3 )×3075× 4 +0.75×26- 4 我的发现:分数乘分数,相乘的积 作,相乘的积 作。 3、先填一填,再说一说所填的数与1之间的大小关系。 5415 617 = 17 二、计算 1.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2) 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三、列式计算 83 6 相加的和是多少?(2) 9 km的 8 是多少千米? 四、解决问题。 20 L,半小时浪费多少升水?1小时呢?

55 ①小红和妈妈一天各要服多少包感冒冲剂?XX感冒冲剂 成人口服一次 1 75km,经过 5 入/元比去年增加1 2.最近小红和妈妈感冒了。请你参照说明书帮忙 算一算。 2包 22 5、某商店有10t面粉,上午卖出,下午卖出t,还剩多少吨面粉? 儿童口服一次一日3次1 3包 ②如果要续服用3天,小红爸爸一次性购买10包感冒冲剂,够吗?6、看图列式计算 1.看图列式解答 ①②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85km,乙车每小时行 4 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000 人均收 7000 4 6000 4、如右图,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报纸 ◇11 20m ③ 100L3 4 ④ 5000 4000 3000 2000 4 5m 有多少升水?1000 20112012 年份/年2012年人均年收入多少元?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期末练习(一)

期末练习(一) 一、填空(17分,每空0.5分) 1、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12 、25 、710 、65 和112 。 3、在○里填上“>”、“<”或“=”。 37 ○0.43 136 ○ 2.2 56 ○ 79 1.2 ○ 115 4、在( )里填上分数。 120平方米=( )公顷 72分=( )时 6厘米=( )米 150毫升=( )升 45秒=( )分 300克=( )千克 5、(1)1里面有( )个 14 13 里面有( )个16 (2) 3024 =( )12 =5÷( )=( )(小数) 6、在45 、 88 、1210 、 69 、157 这几个分数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最简分数有( )。 7、舞蹈队中有男生12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倍,女生占舞蹈队人数的 ( )( ) 。 8、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3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 9、19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 ),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二、计算 1、解方程。(8分) x +18=52 x ÷1.2=0.5 6x+3.6=12 17.5x ÷14=0.5 2、直接写出得数。(4分) 79 - 49 = 110 +310 = 38 + 58 = 16 - 16 = 14 + 13 = 12 -13 = 1- 27 = 12 + 16 = 2、计算下面各题。(14分) 25 + 34 12 - 27 35 + 18 56 - 15 56 - 45 + 310 45 -(38 + 14 ) 47 + 114 - 12

练习七统计表与统计图

练习七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思考题 1 统计表、统计图在表达资料中有何特殊作用? 2 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针对 实际资料应如何选择统计图形? 3 为什么半对数线图可描述发展速度的变化? 4 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 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直方图的绘制要点是什么? 二、最佳选择题 1关于制作统计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列统计表的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B. 标题应能概括说明统计表的内容C.线条只能有顶线和底线 D. 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2关于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为: A. 统计图应有标题,一般写在图的下方 B. 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可选用适合的图形 C. 条图、散点图、线图、和直方图都有纵轴和横轴

D. 条图和直方图纵坐标可不从0开始 3关于统计图的选择,正确的是: A. 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可用百分条图 B. 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可用圆图 C. 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条图 D. 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条图 4统计地图可用于表示: A.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B. 某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C. 某现象的数量的地域分布 D. 某现象的内部构成情况 5比较某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的病死率可选用: A. 线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条图 6关于半对数线图,错误的一项是: A. 半对数线图用于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 B. 纵坐标没有零点 C. 由相对比来反映发展速度 D. 通过绝对差值来反映发展速度 7对于计数资料,可选用哪些统计图形? A. 条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线图 8某地1968~1976年两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见表1。

2013级计算机网络一班第八小组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点数统计表

端口对照表 序号 信息点编号 机柜号 配架编号 配线架端口编号 插座底盒编号 房间编号 FD-1Z-11 FD1 1 1 1 14 FD-1Y-11 FD1 1 2 1 14 FD-1Z-12 FD1 1 3 2 14 FD-1Y-12 FD1 1 4 2 14 FD-1Z-13 FD1 1 5 3 14 FD-1Y-13 FD1 1 6 3 14 FD-1Z-14 FD1 1 7 4 14 FD-1Y-14 FD1 1 8 4 14 FD-1Z-15 FD1 1 9 5 14 FD-1Y-15 FD1 1 10 5 14 BD FD3 FD2 FD1 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 室外光缆 TO/TP :各7个 TO/TP :各12个 TO/TP :各12个 2013级计算机网络一班第八小组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点数统计 表 房间号 X1 X2 X3 X4 X5 合计 楼 层号 TO TP TO TP TO TP TO TP TO TP TO TP 总 计 一层 TO 2 2 2 2 2 10 TP 2 2 2 2 2 10 合计 TO 2 2 2 2 2 10 TP 2 2 2 2 2 10 总 计 20 编写:张迪 张楠楠 审定:王贝贝 韩东 审核:胡怀远 2013级计算机网 络一班第八小组 2014年10月16日

2013级计算机网络1班综合布线一层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型号或规格 数量 单位 品牌 说明 1 网络电缆 超五类非屏蔽电缆 西元 305米/箱 2 信息插座底盒 带螺丝2个 3 信息插座面板 带螺丝2个 4 网络模块 5 语音模块 6 线槽 7 线槽弯头 8 线管 9 线管弯头 10 线管直接头 11 安装螺丝 编制:张迪 张楠楠 审核:胡怀远 审定:王贝贝 韩东 编制单位:2013级计算机网络1班 时间:2014年10月23日 施工图 12m 12m 3.6m 1.2m 1.2m

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实训项目

模块三 一、实训学时:3学时 二、实训项目:工作区点数统计表制作 三、实训目的: 1)通过工作区信息点数量统计表项目实训,掌握各种工作区信息点位置和数量的设计要点和统计方法。 2)熟练掌握信息点数统计表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3)掌握项目概算方法。 4)训练工程数据表格的制作方法和能力。 四.实训内容: 工作区信息点位置和数量的设计要点和统计方法、信息点数统计表的设计和应用方法、项目概算方法、工程数据表格的制作方法 五.实训步骤: 1)分析项目用途,归类。例如: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等。 2)工作区分类和编号。 3)制作点数统计表。 4)填写点数统计表。 5)工程概算。 模块四 一、实训学时:6学时 二、实训项目: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实训 三、实训目的: 1)通过设计水平子系统布线路径和距离的设计,熟练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2)通过线管的安装和穿线等,熟练掌握水平子系统的施工方法。 3)通过使用弯管器制作弯头,熟练掌握弯管器使用方法和布线曲率半径要求。 4)通过核算、列表、领取材料和工具,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四.实训内容: PVC线槽和线管布线技术、桥架安装和布线、 五.实训步骤: 1)使用PVC线管设计一种从信息点到楼层机柜的水平子系统,并且绘制施工图。 3-4人成立一个项目组,选举项目负责人,每人设计一种水平子系统布线图,并且绘制图纸。项目负责人指定1种设计方案进行实训。 2)按照设计图,核算实训材料规格和数量,掌握工程材料核算方法,列出材料清单。 3)按照设计图需要,列出实训工具清单,领取实训材料和工具。 4)首先在需要的位置安装管卡。然后安装PVC管,两根PVC管连接处使用管接头,拐弯处必须使用弯管器制作大拐弯的弯头连接。 5) (1)明装布线实训时,边布管边穿线。 (2)暗装布线时,先把全部管和接头安装到位,并且固定好,然后从一端向另外一端穿线。6)布管和穿线后,必须做好线标。

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表(201212止)

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表(2014.3止) 目前学校共有硕士点一级学科28个,硕士点160个(含学术学位136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8个和高校教师进修1个)。(★表示一级硕士点学科) ID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授权时间授权批次 1.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2 2006 10 2.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2006 10 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 2010 10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2010 11 5.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 2010 11 6.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2006 11 7.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 2010 11 8.马克思主义法学0305Z1 2012 自主设置 9.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0502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2006 10 10.俄语语言文学050202 2010 11 11.法语语言文学050203 2010 11 12.德语语言文学050204 2010 11 13.日语语言文学050205 2010 11 14.印度语言文学050206 2010 11 15.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7 2010 11 16.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8 2010 11

ID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授权时间授权批次 17.欧洲语言文学050209 2010 11 18.亚非语言文学050210 2010 11 19.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2003 9 20. 历史学中国史★0602 历史地理学060201 2011 对点调整 21.历史文献学060202 2011 对点调整 22.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060203 2011 对点调整 23.中国古代史060204 2011 对点调整 24.中国近现代史060205 2011 对点调整 25.专门史060206 2006 10 26. 理学数学★0701 基础数学070101 2010 11 27.计算数学070102 2010 11 28.应用数学070104 2006 10 29.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 2010 11 30.物理学0702 凝聚态物理070205 2006 10 31. 化学0703 有机化学070303 2006 10 3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 2000 8 33. 生物学★0710 植物学071001 2006 10 34.动物学071002 2010 11 35.生理学071003 2010 11 36.水生生物学071004 2010 11 37.微生物学071005 2010 11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学生交流后提问:为了调查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型,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交流呈现自己的记录方法,教师稍作评价。 (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记录数据方法,展示之后引出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更清楚地表示数据,让学生对这两个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统计表。 提问:这种统计表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统计表中填出的数据表示什么? 学生根据引导,从上到下观察统计表,了解统计表的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2.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吗?请大家完成在课本上。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填表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二年级数学教师用书:测量长度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展(两臂伸开的长度)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点。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下面具体介绍“我长高了”的测量活动。 教材设计了五个活动项目,即测量身高、测量臂展、测量跨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这些测量活动,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会用各种测量工具实行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的理解,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在这里教材设计了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在黑板上利用统计表实行记录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材还通过两个学生对话的情景(即一名学生从统计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 个人了,另一名学生打算看看王丽有多高),使学生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能够在课上完成,也能够在课外实行。 2.测量长度活动中所用的工具(如卷尺或皮尺)能够让有条件的学生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身高测量器。 3.测量长度:活动前,教师能够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臂伸开有多长?”“你跨一步有多长?”“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先实行估计,教师对于学生估计的结果先不予评判,只作为问题为活动的实行做好准备,以激发学生活动的动机。实行活动时,可分组实行,四人为一组。具体测量内容不一定完全照搬教科书上的几项,还能够适当增加一些学生需要了解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如测量讲台的长度,教室门口走廊的宽度,学生的胸围、裤长等等。 除测量身高需要教师参与外,其余项目均可由学生分组独立测量,教师只需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测量的机会,应要求每组的四个学生轮流测量、记录,不能始终由一两个人测量。 统计知识可随着活动的实行逐步渗透。在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在黑板上画好表格。在学生测量时,教师要根据测量的结果在表格中填写学生的名字,使学生看到统计表逐步制成的过程。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统计表,所以,也能够由学生来完成数据收集的任务。测量完成后,能够组织全班学生实行讨论、交流。例如,让大家说一说: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哪个高度的人数最多?等等。

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与统计图 1.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1.1.包括 1.1.1.广义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各阶段所用的一切表格 1.1. 2.狭义统计表,专指分析表和容纳各种统计资料的表格,即通常所说的统计表 1.2.统计表的结构 1.2.1.形式构成要素: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 1.3.统计表的分类 1.3.1.简单表/一览表 ?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 ?一般按时间排列,或个体名称排列 ?是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整理所采用的形式 1.3. 2.简单分组表/分组表 ?只用一个标志分组形成的统计表 1.3.3.复合分组表/复合表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

1.4.统计表设计规则 1.4.1.各类标题应简明,并确切反映与概括资料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属地区和时间。 1.4. 2.横行和纵栏,一般应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体。若无必要列出全部项目时, 就应先列总体,后列部分重要项目。 1.4.3.表中应有计量单位栏。 ?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可在表右上端注明; ?有多个计量单位时,横行可专设计量单位一栏,纵栏可与纵栏标题写在一起,用小括号注明。 1.4.4.表中数字填写要整齐,上下对齐,同栏数字单位小数位要一致。相同数字照 填,不用“同上”;无数字的空格用“——”表示;缺乏资料的空格用“……”表示。 1.4.5.统计表栏数较多时,通常加编号,并说明其相互关系。 ?横行及计量单位各栏可用甲乙丙,纵栏可用(123)。 1.4.6.统计表的表式为开口式,即左右两端不封闭(不画纵线),上下端线通常用粗 线或双线,表内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内容,用粗线或双线隔开。 1.4.7.借用他人数据资料时,一般在统计表下端注明“资料来源”。 2.Excel透视表 2.1.什么是透视表 2.1.1.可以对大量数据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表的动态工作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