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覆盖剂

中间包覆盖剂
中间包覆盖剂

1.1 覆盖剂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2 覆盖剂粒度:球状颗粒,≤8mm,且≤3mm的比例≤15%。最大粒度不允许>15mm。

1.3 覆盖剂外观:不得混入杂物。

无碳

表1

球状颗粒,≤1.0mm。大于上限的重量不超过总重量的5%。

1.5 覆盖剂外观:不得混入杂物。

1.6 覆盖剂使用效果: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大的烟尘、火焰,不侵蚀中包,不结壳。钢水温降≤1.0℃/min。

表1

球状颗粒,≤1.0mm。大于上限的重量不超过总重量的5%。

1.8 覆盖剂外观:不得混入杂物。

1.9 覆盖剂使用效果: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大的烟尘、火焰,不侵蚀中包,不结壳。钢水温降≤1.0℃/min。

中低碳钢中间包钢水增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_罗辉

中低碳钢中间包钢水增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罗 辉 (江苏华润制钢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江苏无锡 ) 摘要:介绍了中低碳钢中间包钢水增碳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阐述了酸性覆盖剂和无碳覆盖剂单独使用及同时使用的效果。 关键词:中间包;酸性覆盖剂;无碳覆盖剂;液面波动 中图分类号:T F704.5 引 言 一段时间以来,江苏华润制钢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生产的中低碳钢,如15、20、X52、15CrM oG等,连铸坯增碳现象较严重,特别是连铸首包,增碳现象十分严重,经常出现化学成分超标,甚至报废现象,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经研究发现,虽然结晶器保护渣也会产生增碳现象,增碳现象主要是产生于中间包。 1 中间包钢水增碳原因 1.1 所使用的酸性覆盖剂成分(见表1) 表1 酸性覆盖剂成分/% 项目SiO2A l2O3F e2O3CaO M gO水分C固定成分34.8812.41 3.2913.71 1.520.3518.75 1.2 使用酸性覆盖剂中间包钢水增碳数据(见表2) 表2 使用酸性覆盖剂中间包钢水增碳数据炉号钢种成品碳中包碳备注增碳量7S0683150.140.18首包0.04 7S0684150.130.160.03 7S0685150.120.140.02 7S0686150.130.150.02 7S0687150.120.140.02 7S0688150.120.140.02 7S0689150.140.160.02 7S0690150.150.150.00 7S0691200.180.24首包0.06 7S0692200.180.190.01 炉号钢种成品碳中包碳备注增碳量7S0693200.190.190.00 7S0694200.190.210.02 7S0695200.190.200.01 7S0696200.170.190.02 7S0697X520.110.16首包0.05 7S0698X520.100.130.03 7S0699X520.080.100.02 7S0700200.180.22首包0.04 7S0701200.180.200.02 7S0702200.190.18-0.01 7S0703200.170.180.01 7S0704200.170.26首包0.09 7S0705200.170.180.01 7S0706200.170.190.02 7S0707200.190.210.02 7S0708200.170.190.02 7S0709200.180.180.00 7S0710200.180.200.02 7S0711X520.080.13首包0.05 7S0712X520.100.110.01 7S0713X520.090.100.01 7S0714X520.110.13首包0.02 7S0715X520.100.130.03 7S0716X520.090.110.02 7S0717X520.090.100.01 平均数35炉0.022 首包增C7炉0.050其余增C28炉0.015 从表1,表2可以看出,该酸性覆盖剂碳含量达到18.85%,而使用该覆盖剂消耗量达到1.3kg/t,经计算,覆盖剂平均每炉钢增碳达到约0.02%,基本与上表数据相符合。也说明了覆盖剂对钢水增碳的  第36卷第1期 2008年2月 江苏冶金 Jiangsu M etallurgy V o l.36 N o.1 F eb.2008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罗辉(1977—),男,助理工程师。电话:(0510)85749445;E-ma il:nanpu-7788@163.c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