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工程概论课件2
is02

信息系统失败
总体上,这些总结还是从技术角度进行反思的居多, 而从管理、行为方面的原因进行的反思还不够。 反映到开发方法上,到目前位置,主流的方法还是更 注重计算机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对技术与管理的结 合以及导致的深层变革等方面强调尚不够。
信息系统工程学科脉络
技术社会系统观点 技术系统观点 对信息系统 的理解 (Technological View) (Sociotechnological View) 系统开发方 法 工程方法 (软件工程) “软”系统方法与 工程方法的结合
结构化系统模型
功能分解模型(Funtional Decomposition Model)是 结构化系统模型最主要的建模方法之一。 总系统
子系统
子系统
子系统
子系统
实体关系模型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1 实体描述 实体名称 属性描述:属性 名称、属性值
实体关系模型
信息系统的二层理论结构
1966年,瑞典学者Langefors提出信息系统的二层理论 结构。 • 信息逻辑层(Infological Level):概念层; • 数据逻辑层 (Datalogical Level):实现层
信息逻辑层
业务领域(Universe of Discour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状态的一个完全可 预测的形式化的镜像系统(Mirror System) 事实之 间的联 系 事实 信息 问题域 信息系统 信息处理 器(IP) 用 户
社会技术方法
前述方法把信息系统主要看成一个计算机技术系 统,从八十年代以来,人们日益认识到这一单纯 的技术观点的不足之处,提出要同时关注信息系 统开发的社会层面的问题(心理、行为、文化), 这些研究构成了信息系统开发的社会-技术方法。
《系统工程概述》课件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01
航空航天领域
涉及复杂系统设计、开发和优化, 如飞机、卫星等。
能源领域
涉及能源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 如核能、太阳能等。
03
02
交通运输领域
涉及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 如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等。
制造业领域
涉及生产系统设计、优化和管理, 如生产线、企业资源计划等。
04
02
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
系统动态性原理
总结词
系统动态性原理是指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会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 测性。
详细描述
系统动态性原理认为系统的状态和性能是随时间变化的 ,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在系统的运 行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产生影响 ,导致系统的输出发生变化。因此,在分析和设计系统 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可预测性,了解系 统状态和性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系统 。同时,也需要根据系统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系统的结 构和参数,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统相关性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系统相关性原理强调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这些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输入、转化 和输出过程实现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系统相关性原理认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联和相互影响。这些联系和作用是通过输入、转化和 输出过程实现的,即一个组成部分的输入可能是另一个组 成部分的输出,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过程,最终形成系统的 输出。因此,在分析和设计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系统整体性能 的影响。
总结词
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详细描述
《系统工程概述》PPT课件

柏 拉 图 的 宇 1.系统地发展了辩证法;
系、系统的结构
宙观
2.宇宙最初由两个三角形发展而来。
、系统的功能、
亚 里 斯 多 德 1.创造了形式逻辑,系统研究了思维规律; 系统的演化等方
的 三 段 论 和 2.提出了三段论和整体论;
面具有丰富而深
整体论
3.提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实体。
刻的研究成果。
精选课件ppt
4
近 现 代 西 方 自 然 科 学 的 系 统 思 想
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培根的《新 工具论》 笛卡尔的《 方法论》和 《解析几何 学》 马克思的系 统思想
反映系统思 想的其他科 学成果
1.对复杂的天体系统有深刻研究; 2.提出日心说。 1.对科学研究方法有独到研究; 2.提出定性—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1.将几何学代数化,创立了解析几何; 2.提出了数学—演绎的研究方法; 3.提出了质量、时间、空间三个基本量纲; 4.提出“我思固我在”。 1.提出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 2.提出了辩证法三个规律。 1.取得了人类历 史上 一系 列最 重大 的科 学发 明; 2.创立了物理学 、化 学、 生物 学等 自然 科学 及其分支;
1.将管理对象、 管理过程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研 究,促进了人们 对管理系统内组 成要素、要素之 间关系的认识; 2.将理论应用于 管理工程实践, 创造了人类奇 迹; 3.系统论及相关 理论直接出现。
精选课件ppt
6
整体思想和联系思想是科学系统思 想的核心与实质。
精选课件ppt
7
二、系统工程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系统理论包括:
1、老三论(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般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 2、新三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耗散结构理 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VIP专享】信息系统工程概论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目录编辑一、基本信息二、简介三、目录一、基本信息编辑书名:信息系统工程概论书号:ISBN 978-7-302-30747-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定价:39.00元编著:符长青、符晓勤出版日期:2013年5月第1 版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84539号二、简介编辑1、信息社会的特征二百多年以前,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以及其后电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人类的“体能”,力举千钧,日行万里。
人类发明了各种机械和电器,取代了人的重复性劳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
六十多年前,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其中特别是美国科学家维纳在1948年提出的《控制论》,为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人类发明了晶体管和电子计算机,这是二十世纪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发明。
此后,从晶体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断更迭,新品种层出不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尤其是微处理器的发明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普及应用,人类不但有更强的“体能”,而且有更聪明更敏锐的“脑袋”,人们把电子计算机形象地称为“电脑”。
人脑加上电脑,我们的智力得到“放大”,记忆力更强,反应更灵敏,更迅速,计算更快更准,控制更精确,自动化、智能化使生产力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也称为信息社会)指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大规模地生产和利用信息与知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信息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信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信息社会将是知识密集型社会;人类社会将走向小型化、分散化和多极化。
信息社会与以前的工业社会相比较有如下的主要特征:(1)信息成为社会的战略资源在工业社会,物质和能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PPT课件

•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战略层信息、战术层信息和作业层信息。在不 同层次,信息的内容、来源、精度、加工方法、使用频率、保密 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6/50
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为:
要求
管理理论、管理方法
哲学
系统论
现代技术(计算机、 通讯、网络、数据 手段
库)
理论观点
信息系统 思想方法
信息论 控制论
数学、运筹学
算法
行为科学
7/50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 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 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 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基 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 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 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 息管理的全景。
17/50
战略子系统 战术子系统 业务子系统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
供应商 分销商
(2)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对不规范的管理进行规 范化
24/50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一、影响MIS应用的环境因素 4、组织的系统性 结论:系统性的组织的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准确
描述和量化,能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 5、各类人员的素质 结论:对各类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培训 有利于MIS的应用 6、其他因素 小结:必须在MIS规划之前对影响系统应用的环境因素认 真分析和改善。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概论 PPT

十进制
计数规则 逢十进一
基数 10
权 10的幂次方
如 十进制数 :3 2 4 5 、7 5 可表示为如下计算式
3
2
4
5、 7 5
3×103 + 2×102 + 4×101 + 5×100 + 7×10-1 + 5×10-2
权
权
权
八进制(Octal)
固定数字 0、1、2、3、4、5、6、7
八进制
计数规则 逢八进一
三种 常用进制 比较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二进制
0 1 10 11 100 101 110 111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十进制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进制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十六进制
8 9 A B C D E F
字 是中国的说法,指电脑显示出来的可阅
读的文字。也就是汉字,每个汉字是两个字 节。
字节是美国的说法,指一个英文字符。每个
字符是1个字节。字节电脑存储数据的最小 单位
位 bit 8 bit= byte
1个字=2个字节 1个字节=8位
2、2 逻辑代数基础
命题:有具体意义且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逻辑:命题的运算
码制
“+”表示正数,“-”表示负数
如:+101
-101
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正负?
机器数
把符号数值化,用0表示“+”,用1表示“-”, 连同符号位在一起作为一个数,称为机器数。
0 XXXXXXX
正数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课件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能够提供信息服务,支持组织决策,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并且是动态变化 的。
信息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01
20世纪50年代初,计算机开始被用于商业数据处理。
扩展阶段
02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系统开始应用
于更广泛的领域。
成熟阶段
03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工程逐
信息系统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
工厂模式
用于创建对象的最佳实践,使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 离。
观察者模式
定义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 ,其相关依赖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03 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
系统集成与测试
集成方法
根据系统设计和架构,选择合适的集 成方法,如点对点集成、企业总线集 成等。
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制定合适的升 级策略,确保系统持续更新和优化。
升级流程
维护与升级记录
制定详细的升级流程,包括升级前准备、 升级过程监控和升级后验证等环节。
对维护和升级过程进行记录,总结经验教 训,提高维护和升级效率。
04 信息系统安全与可靠性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信息系统安全定义
信息系统安全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免受非授权 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修改,或以其他方式遭受损失。
风险识别
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分析其可能的影响 和发生概率。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级和影响 程度。
风险应对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对项 目的负面影响。
系统工程概论(PPT31页)

9. 工程決策程序
10. 產品從研發到完成,系統工程人員不斷的在做 工程決策。重大的決策,影響時程、功能及成本甚 鉅,為使決策允當,應建立重大決策系統化程序, 以防匆忙疏失。
11. 型態管理
12. 產品系(pǐn xì)統從研發開始,即應開始型態管
理,任何需求變更必須經正式程序,確保需求者與
研發者保持即時(Real Time)的溝通。
XX年度
• 確立系統/分系統基本型 態規格
• 研發策略評估
• 採用有效方案消除不 確定之相關問題
• 確定更精確預算需求
• 修訂研發測試總計劃
• 驗證確定關鍵風險項目
• 平行研發項目擇優定案
• 提報全型開發工作計劃
9
全型開發工作(gōngzuò)內容
第二(dìèr)階段里
程碑
階段資料輸入:
時程 工作項目
8. 設計評估
9. 管理單位按既定目標時程及工作計劃,訂定評估及 檢討工作。對每一關鍵系統、產品組件,階段設計完 成或重要研發程序完成,建立評估制度。
17
第十七页,共31页。
7. 介面整合
8. 大型系統之介面問題,從研發開始即不斷發生, 直到研發完成,計劃管理人員及系統工程人員,不 斷的處理介面問題。因此訂定必要的程序、規範, 可有效降低衝突,提高工作效率。
18
第十八页,共31页。
10. 組織與產品責任分工(fēn gōng)
11. 產品架構與單位組織間之明確定義,是確保成功 之關鍵。不當的組織分工(fēn gōng),造成產品開發 之權責不明,介面混淆不清,造成成本及效率問題。
12. 人員及訓練
13. 大型系統的研發,人力龐大,將需求各式的專業 或專長訓練。早期的需求認定,及早培育,或引進專 家,或舉辦在職訓練,將可縮短研發時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储器
•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内最主要的记忆装置,能够把大量 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起来,称为可写,此外也能从其中取 出数据或程序,称为可读。存储器按功能可分为主存储器和 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储器(内存),有随机 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简称ROM)两种, 它读写速度快,直接与CPU交换数据,一般当前运行的程序 与使用的数据存放在内存中。RAM能够随时由CPU进行读写, 但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会消失。ROM是只能读出而不能随意写 入信息的存储器,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辅助存储器也称为外存储器(外存),计算机执行程序 和加工处理数据时,外存信息送入内存后才能使用,它读写 速度相对较慢,但容量可以很大。常用的外存是软磁盘(简 称软盘)、硬磁盘(简称硬盘)和光盘等。
(1)ST506 (2)ESDI (3)IDE (4)SCSI (5)PCMCIA (6)P1394 (7)USB
计算机存储体系
•
1.内存编址 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3.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 (1)RAID0级(无冗余和无校验的数据分块) (2)RAID1级(磁盘镜像阵列) (3)RAID2级(采用纠错海明码的磁盘阵列) (4)RAID3级和RAID4级(采用奇偶校验码的磁盘阵列) (5)RAID5级(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码磁盘阵列) (6)RAID6级(具有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的分布式校验 方案) (7)RAID7级(具有最优化的异步高I/O速率和高数据传输率 的磁盘阵列)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2)符长青博士第2 章 Nhomakorabea•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 件部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设备。只有硬件系统的 计算机叫裸机,裸机是无法运行的,需要软件的支持。 硬件是基础,而软件则是指挥中枢,硬件和软件两者 的功能与质量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物理设备 的总称,主要由主机和外设构成。主机包括中央处理 机(CPU)、主板、存储器,外设有输入设备、输出 设备等组成
虚拟存储器
•
1、虚拟存储技术:在内存中保留一部分程序或数据,在外存(硬盘)
中放置整个地址空间的副本。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随机访问内存中的数 据或程序,但需要的程序或数据不在内存时,就将内存中部分内容根据 情况写回外存,然后从外存调入所需程序或数据,实现作业内部的局部 转换,从而允许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实际分配的存储区域。
计算机字符编码
•
1.ASCII码 2.汉字编码 (1)汉字输入码 ①数字编码:区位码。 ②音码:全拼、智能ABC、双拼。 ③形码:五笔字型、表形码、笔划码、首尾码。 ④音形码:自然码。 (2)汉字机内码 机内码与国家标准GB2312-80汉字字符集有简明的对应关系 (3)汉字字形码 ①点阵字型 ②矢量字形 ③轮廓字形
计算机总线
•
总线(BUS)是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指令、数据和地址)的信 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
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功能划分 ①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 ②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地址信息。 ③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2)按位置划分 ①机内总线:总线在计算机主机内,包括两类: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②机外总线:主机与外部设备接口相连的总线,是外设的接口标准 (3)按范围划分 ①局部总线:在传统的ISA总线和CPU总线之间增加的一级总线, 如PCI总线。 ②系统总线:计算机内部各部件(插板)之间进行连接和传输信息的一组 信号线,例如ISA、EISA、MCA、VESA、PCI及AGP等 ③通信总线:系统间或微机系统与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组信号线
3.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是相对于传统的复杂指 令系统计算机(CISC)而言的,早期的CPU全部是CISC架 构,要用最少的机器语言指令来完成所需的计算任务。 RISC则是计算机系统只有少数指令,但是每个指令的执行 时间相当短,CPU可用很高的频率来运算,提高运算速度。 RISC的特点: (1)指令数量少 (2)指令的寻址方式少 (3)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 (4)只提供了Load/Store指令访问存储器 (5)以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 (6)单周期指令执行 (7)优化的编译器
•
中央处理机(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头脑,由运算器和控制器 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 (ALU),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在控制器的作 用下与内存交换数据,负责进行各类基本的算术运算、逻辑 运算和其他操作。控制器(C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 心,负责对指令进行分析,并根据指令的要求,有序地、有 目的地向各个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部件协调一 致地工作。 CPU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档次。 反映CPU品质的最重要指标是主频和数据处理的位数。主频 说明了CPU的工作速度,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越快。 CPU传送数据的位数是指计算机在同一时间能同时并行传送 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即字长。例如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 是指该计算机中的CPU可以同时处理16位、32位和64位的二 进制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
•
1.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人们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到计算 机中,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内部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 按输入信息的形态可分为字符(含汉字)输入、图形输入、 图像输入及语音输入等。常见的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功能可将机器运算结果以人或其它设备能接受 的形式送出计算机。目前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打印机和显示 器等。辅助存储器(磁盘、磁带等)及自动控制和检测系统 中使用的模数(A/D)转换装置等设备既可作为输入设备,也 可作为输出设备。
主板
•
主板是一块带有各种插口的大型印刷电路板(PCB),集成有电 源接口、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称为控制总线)和数据传输线路(称为 数据总线)以及相关控制芯片等,它将主机的CPU芯片、存储器芯 片、控制芯片、ROM BIOS 芯片等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此外 主板还有连接着软驱、硬盘、键盘、鼠标的I/0接口插座以及供插入 接口卡的I/0扩展槽等组件。通过主板,CPU可以控制诸如硬盘、软 驱、键盘、鼠标、内存等各种设备。 主板的核心是主板芯片组,包含北桥和南桥两组芯片,它们决定 了主板的规格、性能和大致功能。北桥芯片位置靠近CPU,连接着 CPU 、内存、 AGP 总线,主要决定主板的规格、对硬件的支持、以 及系统的性能。它有较高的工作频率,数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 大,所以要涂抹硅胶,并覆盖有散热片或者风扇进行散热。南桥芯片 主要决定主板的功能,主板上的各种接口、 PCI 总线,以及主板上 的其他芯片都归南桥芯片控制。南桥芯片通常裸露在 PCI 插槽旁边, 块头比较大。它的数据处理量不大,不用覆盖散热片。南北桥之间有 一条通道,称为南北桥总线。南北桥总线越宽,数据传输越便捷
(1)汉字输入码 ①数字编码:区位码。 ②音码:全拼、智能ABC、双拼。 ③形码:五笔字型、表形码、笔划码、首尾码。 ④音形码:自然码。 (2)汉字机内码 机内码与国家标准GB2312-80汉字字符集有简明的对应关系 (3)汉字字形码 ①点阵字型 ②矢量字形 ③轮廓字形
计算机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OS)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界面。 1.操作系统的功能 (1)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4)信息管理(文件管理) (5)用户管理(作业管理) 2.操作系统的分类 (1)网络操作系统 (2)分时操作系统 (3)批处理操作系统 (4)实时操作系统
计算机体系结构
•
1.计算机的分类
(1)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2)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 (3)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 (4)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2.并行计算机系统
(1)超级标量处理机 (2)超级流水线处理机 (3)超长指令字处理机 (4)向量处理机 (5)多处理机系统 (6)大规模并行处理机 (7)对称多处理机
计算机字符编码(汉字编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GB80-2312)共收 录了汉字、图形、符号等7445个,并根据汉字的常用程度确定了一级和 二级汉字字符集。这么多的汉字都必须用不同的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 节显然不够了,所以采用了称为国标码的编码方式。字符集中的任何一 个汉字或符号都用两个7位二进制数表示,在计算机中占2个字节,每个 字节的高位为0。
计算机字符编码( ASCII码)
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的简称,用于 给西文字符编码。这种编码由7位二进制数组合而成,可以 表示128个字符,目前在国际上广泛流行。
ASCII码是7位二进制编码,而计算机的基本存储单位是 字节(byte),一个字节包含8个二进制位(bit)。因此, ASCII码的机内码要在最高位补一个0。后来,IBM公司把 ASCII码的位数增加一位,用8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符编 码,共有256个符号。扩展后的ASCII码除了原先的128个字 符之外,又增加了一些常用的科学符号和表格线条。
计算机数字编码
•
1.原码:正数的符号位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位用1表示, 数值部分保持不变。用原码进行加法可得到正确结果, 但进行减法结果不对。 2.反码:符号0表示正数,符号1表示负数。把原码对除 符号位外的其余各位逐取反就产生了反码。反码的减法 结果正确,但加法结果不对。 3.补码:符号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正数的补码和原 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将数值部分按位取反,再在最低 位加1。补码的补码就是原码。补码加法和减法结果都 正确,因此补码是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 4.移码:1表示正数,0表示负数。移码是在补码的基础 上把首位取反得到的。移码常用于表示阶码。
2、虚拟存储器的分类
(1)单一连续分区 (2)固定分区 (3)可变分区 (4)可重定向分区 (5)非请求分页式 (6)请求分页式 (7)段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