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规范解读
001新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解读

日本共同沟设计指针、台湾省共同管道按照综合管廊的不同类型,一般分为:
干线综合管廊;供给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
缆线综合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
为了建设好世博园区,2004年启动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确定了世博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原则:
•地面地下协调开发、相互衔接、综合利用
•与园区的总体规划一致,与园外设施协调衔接
•以人为本,展示未来城市生活,体现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
•同时满足世博会与后世博会期间功能需要
•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强调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地下交通设施
•车行通道、轨道交通、静态交通
•市政设施系统
•综合管廊系统、变电站、泵站
综合管廊系统变电站泵站
•地下综合体与地下城
•结合交通功能、商业娱乐功能、枢纽功能
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与地下空间、环境景观等相关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协调。
明挖现浇
明挖预制拼装
顶管
盾构
暗挖
典型标准断面
2、技术要求
灌及小动物进入。
高压细水雾。
综合管廊电气专业技术交流(1)

我院完成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如下:
1、2010~2011年完成珠海横琴新区综合管廊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 图设计,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移交业主,综合管廊总长度23.2km。
2、2013~2014年完成贵州省贵安新区核心区综合管廊方案设计,综合管 廊规划长度13.07km,涉及道路断面宽度60~100m。
国内建设情况(二)
国内建设情况(三)
国内建设情况(四)
国内建设情况(五)
广州 大学城和南沙新区
广州大学城 管廊长度:19Km 建成年份:2003年 容纳管线:10KV电力、通信、给水管、热 水管、中水管 断面形式:双仓断面及部分采用单仓断面
特点:规模大、入沟管线齐全、管理模式 清晰
国内建设情况(六)
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应遵循“规划先 行、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综 合管廊的综合效益。
共同沟 共同管道 综合管道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类型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 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 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四、电气专业相关规范条文解读
4、综合管廊应设置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宜与临近公共建 筑合建,建筑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监控中心宜设置 控制设备中心、大屏幕显示装置、会商决策室等。鼓 励与城市气象、给水、排水、交通等监控管理中心合 建,便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统一管理。
(三)总体设计
1、综合管廊最小转弯半径,应满足综合管廊内各种管线 的转弯半径要求。
工方式和与周边构筑物的安全距离,预留相应的地下 空间,保证后续建设项目实施。
(二)规划
1、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城市 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 气、热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 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管廊的布局。
GB 50838-2015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标识系统设置规定

综合管廊的主出入口内应设置综合管廊介绍牌,并应标明综合管廊建设时间、规模、容纳管线。
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采用符合管线管理单位要求的标识进行区分,并应标明管线属性、规格、产权单位名称、紧急联系电话。
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间隔距离不应大于100m。
综合管廊的设备旁边应设置设备铭牌,并应标明设备的名称、基本数据、使用方式及紧急联系电话。
综合管廊内应设置“禁烟”、“注意碰头”、“注意脚下”、“禁止触摸”、“防坠落”等警示、警告标识。
综合管廊内部应设置里程标识,交叉口处应设置方向标识。
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管线分支口、灭火器材设置处等部位,应设置带编号的标识。
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在河道两侧醒目位置设置明确的标识。
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解读

式 ,集 中敷设 了给水 、雨水 、污水 、再生水 、天然气 、热 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4127号 )》
力 、电力 、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 ,统筹 了各类城市管线 《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的指导意见 (国办
规 划 、建 设 和 管理 ,解 决 反 复 开 挖 路 面 、架 空 线 网 密 发[2015161号 )》,均要求 稳 步推 进城 市地 下 综合 管 廊
Interpretation of GB 50838- 2015 “Technical Code for U rban Utility Tunnel Engineering”
W ang Hengdong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Group)Co.,Ltd.,Shanghai 200092,China)
集 、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 ,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 、完善 建设 ,探索综合管廊建设的投融资 、建设维护 、定价收
城市功能 、美化城市景观 、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 费 、运营管理等模式 ,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
发展 ,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 ,所
0 引言
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 的建设管理 ,保 障城市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 安全运行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
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 量 ,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 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
管 廊按 照 “统 一规 划 、统 一建 设 、统 一 管理 ”的建 设 模 施建设 的意见(国发[2013136号 )》《关于加强城市地
综合管廊系统工程解析(完整)

综合管廊系统工程解析(完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投料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运营,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对协调城市空间起着重要作用,管廊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难题、消除蜘蛛网式架空线,可以有效避免运营商在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频繁、重复开挖,浪费地下空间资源、施工混乱等弊端,对道路交通和人们出行的影响,保证道路和街道更加完整美观,增加了工程管线的耐久性。
管廊系统必须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造成的人员安全、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导致的设备安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隐患)诱发的环境安全、组织的不安全因素(管理漏洞)导致的管廊安全这四个核心因素进行管控,以实现对不安全因素等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预测)和解决(启动安全设备或报警),从而实现地下管廊的本质安全。
(1)针对人员安全:通过红外入侵、定位器、人员表示卡、视频监控等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巡检人员达到可视化管理、无关人员实现防范入侵管理;(2)针对环境安全:通过多功能监测基站和智能传感器对管廊温度、湿度、水位、氧气、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环境要素实时监控,实现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估和控制,从而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3)针对设备安全:通过智能传感器、仪表和多功能监测基站对监控设备、排水设备、通风设备、通信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电缆温度等进行实时在线感知、报警联动、远程控制和指挥调度,使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4)针对管理安全:通过IOT物联网技术建立安全机制和预警管理平台,实现问题可视化和隐患的可视化,达到管理无失误、指挥无失误、操作无失误,在此基础上实现未雨绸缪、超前预报,防患未然。
燃气管道入廊安全问题探讨 宗志东

燃气管道入廊安全问题探讨宗志东摘要:《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中对综合管廊的定义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本文将重点探讨燃气管线入廊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管廊燃气管道综合管廊天然气管线舱1 天然气管线纳入方式根据《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时应敷设在独立舱室内。
根据国内外已建综合管廊中,燃气管线敷设的工程实例,将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相当于将天然气管线纳入一个有安全监控等辅助系统的地下构筑物中,管线架空敷设。
2 天然气管道入廊存在的问题2.1天然气管线舱内危险性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规定,天然气的火灾特性为甲类。
其生产车间为甲类火灾危险,储存仓库为甲类库房。
燃气管道入廊后,综合管廊内各管线各安其所,各类施工引起的管道破裂事故频率将大大降低。
但也存在两种危险:一种是燃气管道泄漏逸出的有毒气体,会对综合管廊里的巡查检修人员造成危害,发生中毒现象。
另一种危害,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体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会着火引起爆炸,对综合管廊本体以及其上的道路、周边活动市民都会造成危险。
2.2天然气管线舱设施复杂、投资成本高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管廊内通风、监控措施比较复杂、严格;且燃气管道入廊建设投资较大。
2.3入廊管线的环境影响因素燃气管道入廊可能不利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洪水、强降雨等。
洪水或者强降雨灌入管廊或者结构严重漏水导致管道外壁腐蚀;雷电、杂散电流等因素导致管道产生电腐蚀;地震、塌陷造成管道严重损坏。
3 天然气管道入廊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3.1入廊需解决的燃气安全问题根据国内外的建设经验,在采取了充分的预防措施后,综合管廊天然气管线舱可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综合管廊管线入廊分析及设计原则探讨

综合管廊管线入廊分析及设计原则探讨发表时间:2018-07-23T12:11:43.8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辛磊[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空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综合管廊设计合理与否极其重要。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空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综合管廊设计合理与否极其重要。
本文重点对入廊管线的类别及理由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关设计原则,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廊;入廊管线;设计原则引言城市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用于容纳电力、通信、燃气、给水、中水等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
城市综合管廊中包含多种市政管线,通过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可避免相关管线产权单位的无序建设,可显著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效率。
一、管线入廊分析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中第3.0.1条:“明确了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主要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
笔者将根据主要工程管线特点及管廊情况对管线是否入廊进行分析。
1、给水管线给水管线为常见的城市工程管线,全部采用压力流,不受道路或地面坡度的影响,以固定埋深的形式敷设于地下,具备纳入综合管廊的竖向条件。
其在管廊中运行,易于安装维护,能够有效减少因地面不均匀沉降、道路反复开挖、地下土壤腐蚀等造成的管道破损,有助于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故给水管线适宜纳入综合管廊。
2、排水管线排水管线包含雨水管线、污水管线,该两种管线常以重力流形式存在,受道路和地面坡度的影响,管线埋深增减变化较大,需统筹协调拟建综合管廊路段情况与排水管线的问题。
对于排水管线坡向与管廊坡向一致的,通过调整排水管道在管廊内的相对位置可达到与管廊竖向协调。
在竖向条件可协调的情况下纳入综合管廊统一建设是可行的,故排水管线(重力流)满足竖向条件时可纳入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宣贯与系统规划建设及实践案例分析高级培训班文件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
中设协字[2015]54号
关于举办《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宣贯及实践案例分析
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等文件精神,做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建设工作,指导编制地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明确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一步集约利用与优化城市地下空间,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协会将于近期分别在杭州、武汉举办《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宣贯及实践案例分析培训班。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最新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制定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和要求
1、综合管廊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原则;
2、综合管廊内的管线种类;
3、综合管廊内管线敷设的技术要求;
4、综合管廊的结构、供电系统、防灾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安全运行系统技术标准;
5、综合管廊的节能减排技术标准;
6、综合管廊的施工验收技术标准。
(二)详细解读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内容、要求和方法
1、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相关问题解析及申报方案制定;
2、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信息平台构建及建设目标考核相关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