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详解 共27页

合集下载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 3、遵医嘱予止咳、化痰药物;院内自制中药膏剂 穴位贴敷,取穴肺腧、中府、膻中;红外线治疗仪 照射背部;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 4、痰多粘稠时,多喂患儿温开水或遵医嘱雾化吸 入后吸痰;经常变换体位并拍背,促进排痰。
精选课件
6
(三)气促、鼻煽
❖ 1、立即予患儿半卧位,吸氧,必要时遵医嘱 予药物氧气雾化吸入。
附录2)
❖ 1、药物敷胸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各证型。 ❖ 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咳嗽
或气喘症明显者。 ❖ 3、肺炎贴经皮治疗,适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或肺
部听诊有明显的湿性罗音者。 ❖ 4、雾化吸入疗法,适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者。 ❖ 5、药物敷脐疗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者。 ❖ 6、中药灌肠法,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液体(辨
❖ 3、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增进 食欲。
❖ 4、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精选课件
5
(二)咳嗽、痰雍
❖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适时开窗通风。减少环 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 及刺激性气体等。
❖ 2、遵密切观察患儿咳嗽、咳痰情况及痰液的颜色、 性状、量、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精选课件
8
(五)腹胀
❖ 采用腹部热敷、按摩或葱熨疗法、肛管排气 等。
精选课件
9
(六)合并腹泻
❖ 1、小儿推拿,可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 温阳止泻。具体手法:推三关,摩腹,按揉 中脘、下脘、足三里,揉脐,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捏脊、推拿肩井等。
❖ 2、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艾灸,每穴 7~10壮,1次/日。
精选课件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共22张PPT)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共22张PPT)
❖ (2)风热闭肺患儿宜多饮水,多喝生津解渴的果汁, 如梨汁、藕汁、荸荠汁、萝卜汁等
❖ (3)痰热闭肺患儿宜食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品,如冰
糖炖梨,或冰糖炖柚子皮频饮。少食过甜的食物或饮料,
以免助湿生痰。喉间多痰气急时,可服饮鲜竹沥水1530ml,3次/日。 ❖ (4)毒热闭肺患儿多饮水,宜食清热解毒,泻肺开热之品,
(四)啰音不退
❖ 1、拔罐疗法:取双侧肩胛部下部,若啰音明显局 限于单侧,可选单侧拔罐。
❖ 2、遵医嘱予中药膏剂外敷于啰音密集处。
(五)腹胀
❖ 采用腹部热敷、按摩或葱熨疗法、肛管排气等。
(六)合并腹泻
❖ 1、小儿推拿,可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温 阳止泻。具体手法:推三关,摩腹,按揉中脘、 下脘、足三里,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 脊、推拿肩井等。
❖ 3、冬春季节,时行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小儿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居室可用醋或贯众气雾剂(每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8、天灸疗法(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适用于慢性肺炎与反复肺炎的患者。
其他: 艾 灸□
1应应用0用次0次数数m::l含次次,,白应应用用时毛时间间:夏: 枯天天 草、鱼腥草、贯众各12g,生麻黄6g,食
❖ (三)饮食指导 3、遵医嘱予止咳、化痰药物;
2、患儿大多娇生惯养,对治疗的配合及依从性差,同时患儿家长对治疗期望值过高,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敌对情绪。 (1)风寒闭肺咳嗽剧烈患儿,可用散寒止咳的苏叶浓汁,兑姜汁频服。
❖ (四)情志护理 1、拔罐疗法:取双侧肩胛部下部,若啰音明显局限于单侧,可选单侧拔罐。
2、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艾灸,每穴7~10壮,1次/日。 (4)肺脾气虚患儿,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耗气伤津加重病情。

肺炎喘嗽精选中医护理学规划优质方案计划规划方案

肺炎喘嗽精选中医护理学规划优质方案计划规划方案

.\肺炎喘嗽中医护理方案一、常有症候重点1、风寒闭肺: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3、痰热闭肺: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黏稠,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紫浮。

4、毒热闭肺:高热不退,咳嗽强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浮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二、常有症状 / 证候施护(一)发热1、亲密察看发热时间及程度,性质和规律。

2、注意有无陪伴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变化、舌苔、脉象、神志等的变化。

3、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陪伴症状不符时,实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办理。

4、遵医嘱清天河水 ( 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 次、5、遵医嘱赐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减少呼吸道症状。

(二)咳喘1、咳喘严重者卧床歇息,痰多者取侧卧位,常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辅助翻身拍背,必需时将痰液吸出。

2、注意察看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呼吸的频次、节律,咯痰的性质、量、气味、颜色,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症状。

3、出现呼吸困难、面唇紫绀时半卧位,赐予氧气吸入。

4、遵医嘱赐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需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达。

三、中医特点治疗1、风寒闭肺患儿中药汤剂宜热服,风热闭肺患儿中药汤剂宜频服、温服,痰热闭肺、毒热闭肺患儿中药凉服、频服。

2、中医贴肺腧穴促使肺部炎症的汲取。

3、中药注射剂应独自输注,一定使用一次性精细输液器,与西药注射剂适用时,建议用生理盐水间隔,注意察看有无不良反响。

4、常用的药物有穿琥宁、双黄连、清开灵等注射液。

(三)特点技术1.穴位贴敷 : 充足裸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及患者隐私。

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平均,一般以 0.2-0.3cm 为宜,并保持必定湿度。

察看局部及浑身状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刻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办理。

【优选】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资料

【优选】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资料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 (四)毒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 喘憋,涕泪俱无,面赤唇红,烦躁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而 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 (五)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
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啰音经久不消者。 ❖ 1、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

(二)证型起居及症状护理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风寒闭肺、肺脾气虚患儿保持室内环境温暖, 2、发热、咳喘时,应卧床休息,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
❖ 4、发生感冒、咳嗽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成为肺炎。
可用热水袋保温避免患儿复感风寒外邪。 5、药物敷脐疗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者。
❖ 3、遵医嘱予止咳、化痰药物;院内自制中药膏剂 穴位贴敷,取穴肺腧、中府、膻中;红外线治疗仪 照射背部;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 4、痰多粘稠时,多喂患儿温开水或遵医嘱雾化吸 入后吸痰;经常变换体位并拍背,促进排痰。
(三)气促、鼻煽
❖ 1、立即予患儿半卧位,吸氧,必要时遵医嘱 予药物氧气雾化吸入。
(五)腹胀
❖ 采用腹部热敷、按摩或葱熨疗法、肛管排气 等。
(六)合并腹泻
❖ 1、小儿推拿,可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 温阳止泻。具体手法:推三关,摩腹,按揉 中脘、下脘、足三里,揉脐,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捏脊、推拿肩井等。
❖ 2、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艾灸,每穴 7~10壮,1次/日。
❖ 3、遵医嘱予院内自制中药贴穴位贴敷,选穴 神阙穴。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指导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指导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指导肺炎喘嗽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鸣、气急、鼻煽为主要临床表现,重者患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病位在肺,病机为邪犯与肺,肺气上逆,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中医药在防治此类呼吸道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如何做好肺炎喘嗽的护理护理呢?◆ 肺炎喘嗽的辨证分型及临症施护(一)风寒闭肺证① 病室避风,注意保暖。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③ 高热时要多饮水,可用温水擦身,或杵针大椎、合谷、少商、商阳等穴以散寒退热或中药保留灌肠退热;或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胃经等推拿退热。

(二)风热闭肺证① 穿衣被盖不宜过暖。

② 指导多饮水,拍背协助排痰。

③ 高热者,可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或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用中药退热;或中药保留灌肠清热解毒;或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胃经等推拿退热。

(三)湿热闭肺证① 痰多黏稠不宜咳出时,医嘱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②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③ 小儿肺炎推拿:平肝经清肺经、清补大肠经、清补脾经以清肺化痰止咳。

(四)痰热闭肺证① 病室空气流通,湿温度适宜,避免干燥、灰尘及异味刺激。

② 患儿出现气急、喘憋时宜静卧,及时吸氧、吸痰。

③ 多饮水,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④ 便秘者,于中药汤剂中加清热通便药,或单用大黄或番泻叶泡水,使热从下泄。

⑤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五)阴虚肺热证① 盗汗多者,可用干毛巾擦干,并及时更换内衣,以免受凉。

② 干咳者可用百部、百合、杏仁、麦冬煎汤频饮,以滋阴润肺。

③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六)肺脾气虚证① 低热患儿应多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自汗患儿可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泡水频饮。

② 咳甚患儿可用黄芪、紫菀、款冬花泡水频饮;便溏者腹部热敷。

③ 祛痰贴贴敷肺腧、大椎穴以化痰、止咳。

④ 小儿肺炎推拿:平肝清肺经、清补大肠经、清补脾经以清肺健脾化痰止咳。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常规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常规

7.健康指导
(3)指导家长加强饮食调护,宜清淡易消 化的饮食,勿食生冷、荤腥、甜腻、辛辣 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4)应定期复查,做到预防为主,早期发 现,及时治疗。
(二)症状(体征)护理常规
1.症状名称
咳嗽:因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 嗽、咳痰为主
2.临床表现
痰热型: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声如拽锯, 痰色黄稠,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数。 风热型:咳嗽气急痰粘或黄,咽部红赤,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症状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频咳者取半卧位,给予中 药穴位贴贴敷以止咳;痰多者取侧卧位, 经常变换体位,给予翻身拍背,拔火罐治 疗。痰粘稠,大便干结者,多予梨汁、蔬 菜。
4.专科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热服,注意服药后反应, 做好记录。 (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 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5.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或少量多次喂服。并 观察服药后发热、咳嗽等病情的变化。给 婴儿喂药宜慢,慎防呛咳。 (2)注意服药后反应,做好记录。 (3)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并发症护理
(1)心力衰竭: 患儿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哭闹。 进食不宜过饱,宜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 畅。控制水盐的摄入和输液速度,观察生 命体征的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急救。
室内避免烟尘及特殊异味。平衡饮食,慎 起居,防风寒。可进行保健按摩迎香穴。
谢谢!
5.特殊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食物,忌食过甜、 过咸食物及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 物。
6.情志护理
耐心加以疏导和解释,保持患儿情志舒畅, 以调和气血增加自身抗病力。
7.并发症护理
咽痛: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清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尽量 减少患儿哭闹。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 3、遵医嘱予止咳、化痰药物;院内自制中药膏剂 穴位贴敷,取穴肺腧、中府、膻中;红外线治疗仪 照射背部;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 4、痰多粘稠时,多喂患儿温开水或遵医嘱雾化吸 入后吸痰;经常变换体位并拍背,促进排痰。
精品课件
6
(三)气促、鼻煽
❖ 1、立即予患儿半卧位,吸氧,必要时遵医嘱 予药物氧气雾化吸入。
❖ (三)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痰稠色 黄,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面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精品课件
2
一、常见证候要点
❖ (四)毒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 喘憋,涕泪俱无,面赤唇红,烦躁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而 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度在50%-60%为宜;适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时进行空气消 毒。 ❖ 2、发热、咳喘时,应卧床休息,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 常给予翻 ❖ 身,变换体位。 ❖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出。 痰多黏稠、 ❖ 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4、患儿出现气喘较重、呼吸困难、面唇紫绀时,宜静卧, 及时吸氧。
证汤剂)。 ❖ 7、拔罐疗法;用于肺炎后期痰多,肺部罗音难消者。 ❖ 8、天灸疗法(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适用于慢性肺
炎与反复肺炎的患者。
精品课件
13
四、健康指导
❖ (一)生活起居 ❖ (二)证型起居及症状护理 ❖ (三)饮食指导 ❖ (四)情志护理
精品课件
14
(一)生活起居
❖ 【住院期间】 ❖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室温18℃-22℃,湿
精品课件
8
(五)腹胀
❖ 采用腹部热敷、按摩或葱熨疗法、肛管排气 等。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近几年来,肺炎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

肺炎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全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传统中医药在肺炎的诊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因此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诊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并更好地应对肺炎所带来的喘嗽问题。

肺炎的中医解读:肺属金,主管呼吸,喘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中医认为,喘嗽是肺热或肺寒引起的,通常伴随着咳嗽、胸闷等症状。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炎,中医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脉等进行全方位的诊断,然后采用针灸、草药等方式进行治疗。

1. 肺热型肺炎的喘嗽:肺热型肺炎通常伴随着高热、咳嗽、咳痰黄稠、痰黄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化痰,药物选择以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为主,如黄芩、板蓝根等。

此外,针灸疗法也可用于辅助治疗,比如对肺经穴位进行刺激,以促进病情缓解。

2. 肺寒型肺炎的喘嗽:肺寒型肺炎通常伴随着咳嗽、嗓子疼痛、畏寒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温肺散寒,药物选择以具有温肺散寒功效的草药为主,如干姜、附子等。

同时,中医认为寒湿易侵袭肺脏,因此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或者贴敷温热的中药来增加肺部的温度,促进病情康复。

3. 三焦卫气失和型肺炎的喘嗽:由于肺主气机,如果三焦卫气失和,会导致肺炎症状的出现,如喘嗽、烦躁等。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调理气机,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

选择的穴位通常是手太阴肺经的部分穴位,如太渊、太商等,以恢复肺部的正常气机。

除了中医药治疗外,中医还注重调节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污染和接触有害气体。

此外,饮食也对恢复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肺喜清淡,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低脂、低盐、高纤维,多食用蔬菜水果,适量吃些白木耳、柚子皮等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

综上所述,肺炎喘嗽是中医诊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增进 食欲。
4、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二)咳嗽、痰雍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适时开窗通风。减少环 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 及刺激性气体等。
2、遵密切观察患儿咳嗽、咳痰情况及痰液的颜色、 性状、量、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护理方案
汨罗市中医医院 ***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 痰白清稀,甚则呼吸急促,口不渴,舌淡,苔薄白 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二)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 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痰稠色黄,鼻塞流涕, 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 于风关。
(五)腹胀
采用腹部热敷、按摩或葱熨疗法、肛管排气 等。
(六)合并腹泻
1、小儿推拿,可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 温阳止泻。具体手法:推三关,摩腹,按揉 中脘、下脘、足三里,揉脐,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捏脊、推拿肩井等。
2、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艾灸,每穴 7~10壮,1次/日。
3、遵医嘱予院内自制中药贴穴位贴敷,选穴 神阙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二)特色技术(详见中医护理方案附录2)
(一)药物治疗(详见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1)
1、内服中药(中药汤剂、中成药) 2、中成药静脉给药
(二)特色技术(详见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2)
1、药物敷胸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各证型。 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咳嗽
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啰音经久不消者。 1、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
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2、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神疲倦怠,病程迁延,低热起
伏,面白少华,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四肢欠温,唇舌淡红, 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生活起居
【出院宣教】 1、告知家长需加强患儿营养,多进行户外活动,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保持卧室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衣着要寒
暖适宜,注意气候变化,谁是增减衣物。 3、冬春季节,时行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小儿
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居室可用醋或贯众气 雾剂(每100ml含白毛夏枯草、鱼腥草、贯众各12g, 生麻黄6g,食醋6g)雾化消毒。 4、发生感冒、咳嗽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成为 肺炎。
(二)证型起居及症状护理
(1避免患儿复感风寒外邪。
(2)风热闭肺、痰热闭肺、毒热闭肺患儿,病室 温度宜偏低,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患儿卧床休息, 衣被不宜太厚,汗出当避风。
(3)阴虚肺热患儿,盗汗过多时,药及时擦干并 更换汗湿的衣被,汗出应避风。
炎与反复肺炎的患者。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二)证型起居及症状护理 (三)饮食指导 (四)情志护理
(一)生活起居
【住院期间】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室温18℃-22℃,湿
度在50%-60%为宜;适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时进行空气消 毒。 2、发热、咳喘时,应卧床休息,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 常给予翻 身,变换体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出。 痰多黏稠、 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4、患儿出现气喘较重、呼吸困难、面唇紫绀时,宜静卧, 及时吸氧。
2、密切观察患儿变化情况,如喘憋、气急、 呼吸、心率、体温、面色等。如发现病情加 重,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并做好记录。
3、及时清除鼻痂、鼻涕、口鼻分泌物及口腔 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啰音不退
1、拔罐疗法:取双侧肩胛部下部,若啰音明 显局限于单侧,可选单侧拔罐。
2、遵医嘱予中药膏剂外敷于啰音密集处。
(三)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痰稠色 黄,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面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一、常见证候要点
(四)毒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 喘憋,涕泪俱无,面赤唇红,烦躁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而 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五)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
(一)发热 (二)咳嗽、痰雍 (三)气促、鼻煽 (四)啰音不退 (五)腹胀 (六)合并腹泻
(一)发热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流通,室温18℃22℃,湿度在50%-60%为宜,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松解患儿衣被。
2、遵医嘱穴位贴敷,用自制中药退热贴取穴神阙穴; 穴位放血治疗,取穴少商、耳尖、大椎等。高热 39.5℃以上者,用温水或50%的温乙醇擦浴降温, 不宜使用冷乙醇或冰袋避免寒闭毛窍,里热骤升, 变生险症。汗出较多,宜用温水毛巾或干毛巾擦干 后更换衣被。
3、遵医嘱予止咳、化痰药物;院内自制中药膏剂 穴位贴敷,取穴肺腧、中府、膻中;红外线治疗仪 照射背部;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4、痰多粘稠时,多喂患儿温开水或遵医嘱雾化吸 入后吸痰;经常变换体位并拍背,促进排痰。
(三)气促、鼻煽
1、立即予患儿半卧位,吸氧,必要时遵医嘱 予药物氧气雾化吸入。
或气喘症明显者。 3、肺炎贴经皮治疗,适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或肺
部听诊有明显的湿性罗音者。 4、雾化吸入疗法,适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者。 5、药物敷脐疗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者。 6、中药灌肠法,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液体(辨
证汤剂)。 7、拔罐疗法;用于肺炎后期痰多,肺部罗音难消者。 8、天灸疗法(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适用于慢性肺
(4)肺脾气虚患儿,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耗气 伤津加重病情。
(三)饮食指导
(1)风寒闭肺咳嗽剧烈患儿,可用散寒止咳的苏 叶浓汁,兑姜汁频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