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燃烧气化炉原理

合集下载

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技术介绍

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技术介绍

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近日,郑州紧跟北上广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更让平日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也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今天的垃圾你丢对了吗”也成为人们寒暄的话语,这种现象也暴露出全民对于垃圾的关注,更是国家对于生活垃圾无处可放的担忧。

随着“蓝天保卫战”“无废城市”的提出,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固体废弃物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垃圾围城的现象日益凸显,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稳定化处理亟需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据相关部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以焚烧为主,占80%,厌氧消化、卫生填埋、回收利用、堆肥等只占20%左右。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类物质(PCDDs)是已知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焚烧产生的飞灰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因此焚烧对大气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二次污染。

而厌氧消化、卫生填埋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且渗滤液等有毒有害物质也造成土壤、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塑料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以往塑料垃圾处理中存在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采用塑料垃圾破碎→干化→热解气化的工艺将废塑料热解气化,在此系统中,废塑料经撕碎机撕碎成2 ~ 5公分的碎块(图2),然后经过滚筒干化机(图3)干化后在热解气化装置(图4)中经过高温加热热解气化,产生CO、H2、CH4 等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经过净化系统(图5)冷却净化后直接通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通入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提供给附近纸厂使用,余热气体又引入滚筒干化机,使撕碎后的塑料干燥到含水率15%~20%,最后气体脱硫后排入大气中,在这个系统中,整个反应处在贫氧、高温、密闭的条件下,因此杜绝了二恶英类物质的生成,也杜绝飞灰泄露进入大气环境中,此外气化焚烧后的残渣(图6)可以用作新型建材材料,比如新型建材砖,真正实现固废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

图1 破碎前的塑料垃圾图2 破碎后的塑料垃圾图3 滚筒干化机图4 热解气化装置图5 净化装置图6 气化炉残渣垃圾热解气化技术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为解决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类毒性物质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热解气化技术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加热有机物,使有机物的大分子裂解成为小分子、甲烷和炭黑,炭黑又在气化层缺氧的条件下生成CO,最终获得可燃气体的技术。

垃圾热解炉简介

垃圾热解炉简介

垃圾热解炉简介生活垃圾热解炉碳化是一种新的垃圾处理设备。

较大限度地的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量的可燃气体、液体燃料和焦炭的过程。

一、系统设备结构和流程:它由炉体、水膜处理系统、旋风处理系统、电除尘系统、活性炭系统及电气控制箱六部份组成。

某一种流程:热解的气化产物和少量飞灰---水膜处理系统(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旋风处理系统(烟尘水再分离)---等离子除尘器(焦油等)---活性炭吸附装置(有害气体和有害金属)。

垃圾热解气化炉、在线催化裂解装置、高温脱酸脱硝装置、热能转换设备、蒸汽发电机组和尾气净化设备与达标排放系统等。

其原理是:把复合物料送入热解气化炉中,将物料转化为具有可燃性的混合气体;通过在线催化裂解装置直接、连续地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炭微粒、焦油、小寡聚体、烷烃化合物和飞灰附着物以及水蒸气等进行高温催化裂解,使之进一步断链为小分子或单分子而被氧化放热;将其热能通过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换热用于发电、供汽、采暖等多种用途。

尾气经脱酸脱硝、除尘等处理,即可达标排放。

垃圾热解系统:以空气为氧化剂,在缺氧状态下,将垃圾热解气化,使其转化为可燃气体和气态混合物;再通过催化装置进一步在线连续裂解,使气态混合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二噁英、呋喃等全部得到分解,并产生更高热能输出(出口温度1300℃以上)。

设备运行全程采用闭路循环、智能自动化控制、大数据监控,无烟尘污染,无异味扩散,无二噁英产生,安全低标排放。

二、优点:不需用电和助燃;覆盖面广,不需分选;处理可燃垃圾良好;生活垃圾处理后体积减量为原体积的1/200;排烟少;工艺处理方便,正确处理成本费用低;灰粉可造砖,或造有机肥料,或作为化工厂原料;选址方便,居民区距离600米即可,节省运输成本;利用控制进氧量调节炉内温度,促使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循环利用。

焚烧炉原理

焚烧炉原理

焚烧炉原理
焚烧炉是一种用于处理固体废物的设备,它通过高温燃烧将废物转化为灰烬和烟气,从而达到减少废物体积和污染的效果。

焚烧炉原理主要包括燃烧、传热和传质三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介绍。

首先,焚烧炉的燃烧原理是利用高温氧化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气体和灰烬。

在焚烧炉内部,通过加热燃料使其燃烧产生高温,然后将固体废物投放到炉内,固体废物在高温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烟气和灰烬。

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需要经过处理后排放,而灰烬则可以经过处理后作为建筑材料或填埋处理。

其次,焚烧炉的传热原理是通过高温燃烧产生的热量,将固体废物加热至燃烧温度并维持燃烧过程。

在焚烧炉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通过炉壁传导给固体废物,使其达到燃烧温度并持续燃烧。

同时,烟气中的热量也可以通过换热器回收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最后,焚烧炉的传质原理是指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和液体。

在高温燃烧的作用下,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气体和液体,这些产物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利用。

传质过程也包括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以及灰烬的处理和利用过程。

综上所述,焚烧炉原理主要包括燃烧、传热和传质三个方面,通过高温氧化将固体废物转化为灰烬和烟气,然后经过处理达到减少废物体积和污染的效果。

焚烧炉在处理固体废物时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废物处理设备。

气化炉原理

气化炉原理

气化炉原理
气化炉是一种用于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

它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生产合成气、燃料气、城市煤气等。

气化炉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和一定的气氛条件下,使固体燃料发生热解和气化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灰渣。

首先,气化炉内部需要提供足够的热量来促进固体燃料的热解和气化反应。


通常通过燃烧一部分固体燃料来提供热能,同时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预热进入气化炉的新鲜空气和固体燃料,以提高气化效率。

其次,气化炉内部的气氛条件对气化反应也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气化炉
内部需要保持一定的还原气氛,这可以通过控制进气量和进气速度来实现。

还原气氛有利于减少氧气对固体燃料的氧化作用,从而促进气化反应的进行。

在气化炉内部,固体燃料经过热解反应生成一系列气化产物,其中主要包括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以及固体残渣。

这些气化产物可以作为燃料气体供给其他工艺设备使用,也可以用于生产合成气、合成油、合成甲醇等化工产品。

气化炉的原理简单而又复杂,需要对气化炉内部的热力学、动力学过程有深入
的了解。

同时,气化炉的操作和控制也需要高度的自动化和精准度。

只有合理地控制气化炉的操作参数,才能保证气化反应的高效进行,从而获得理想的气化产物。

总的来说,气化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它通过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为化工生产和能源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未来,随着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气化炉技术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质颗粒气化炉的工作原理

生物质颗粒气化炉的工作原理

生物质颗粒气化炉的工作原理生物质颗粒气化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对吧?其实,简单来说,它就是把一些有机的废料,比如木屑、稻壳,转变成可用的燃料气体的一种设备。

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这就好比把一些“垃圾”变成“宝”,既环保又省钱,真是一举两得,简直是现代科技的一个小奇迹。

1. 工作原理概述1.1 原料准备首先,我们得有个好原料。

生物质颗粒通常是通过将各种农作物的残余物,比如秸秆、木屑等,经过压缩成颗粒状的。

就像你去超市买食材一样,这些颗粒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能让气化炉“开开心心”地工作。

更妙的是,这些原料可不是白白浪费的,而是帮助我们解决能源问题,真是“废物利用”的最佳代表。

1.2 气化过程接下来,颗粒会被送进气化炉。

在炉子里,温度可高达几百度,简直热得像个大蒸锅!在这样的高温下,生物质颗粒开始分解,释放出气体。

这个过程叫做气化,就像我们在烧水时,水蒸发成水蒸气一样,只不过这里是木头变成了燃气。

你想啊,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燃气用来发电或者供热,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2. 气体成分与利用2.1 气体成分气化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有三种: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

这些气体就像三位“超级英雄”,各有各的本领。

一氧化碳是个能量密集的小家伙,能用来发电;氢气则是环保的代表,能用在燃料电池;而甲烷嘛,大家都知道的“天然气”,也可以用来做饭、取暖,简直是无所不能,真是个全能型选手。

2.2 应用场景那么,这些气体到底怎么用呢?其实,有很多场合可以派上用场!比如,工业生产中可以用来加热和发电;在农村,气化炉可以为家庭提供取暖和烹饪的燃料,真是“家家户户”的好帮手。

还有,一些大企业也开始利用气化炉,把废料变成可再生能源,真是“把一石二鸟”的好办法,既减少了废物,又节约了资源。

3. 优势与挑战3.1 环保优势谈到生物质颗粒气化炉的优势,那可是数不胜数。

首先,它能有效减少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算得上是“环保小卫士”。

其次,生物质能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起那些不可再生资源,这个可真是“永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气化炉工作原理

气化炉工作原理

气化炉工作原理
气化炉是一种能将固态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态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并将其用于燃烧或能源转换。

气化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干馏:首先,固态燃料如煤、木材或生物质等被放入气化炉中。

然后,在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下,燃料开始发生干馏反应。

在这个步骤中,由于高温作用,燃料分解并释放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2. 热解:在干馏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进一步分解,产生可燃的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氢气。

这个过程称为热解反应。

3. 氧化:气化炉中的气体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发生氧化反应。

一氧化碳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蒸气。

这个氧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4. 清除杂质:通过气化炉的上部,废气中的杂质如灰尘、硫化物和氯化物等会被清除或被减少,以防止对后续的燃烧设备或其它使用设备造成损害。

5. 燃烧:气化炉产生的可燃气体可以被用作燃料,供给发电装置、工业锅炉或热处理设备等。

这些设备中,可燃气体可以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进行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的蒸汽或热能。

通过这些步骤,气化炉实现了固态燃料的有效利用,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方式。

气化炉的原理

气化炉的原理

气化炉的原理气化炉是一种用于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化炉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使固体燃料发生热解和气化反应,从而产生可燃气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化炉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气化炉的原理基于热解和气化两种基本反应。

热解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固体燃料发生热分解,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

而气化是指在缺氧条件下,固体燃料与气化剂(通常是空气或蒸汽)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这两种反应共同作用于气化炉中,使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

其次,气化炉的原理涉及到燃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在气化炉中,常用的固体燃料包括木材、秸秆、煤炭等。

这些燃料在进入气化炉之前,通常需要经过颗粒度调整、干燥和预热等预处理过程,以便提高气化效率和降低能耗。

再次,气化炉的原理还涉及到气化剂的选择和控制。

气化剂在气化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空气、蒸汽、二氧化碳等。

不同的气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气化炉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燃料的特性和气化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化剂,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

最后,气化炉的原理还涉及到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在气化炉中,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气化反应速率和产物组成的重要参数。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和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

因此,在气化炉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气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气化炉的原理是基于热解和气化两种基本反应,通过燃料的选择和预处理、气化剂的选择和控制,以及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

了解气化炉的原理对于提高气化效率、降低能耗、改善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气化炉原理

气化炉原理

气化炉原理
气化炉是一种能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装置,它基于气化反应的原理。

气化反应是将固体燃料在高温和缺氧环境下分解,使其产生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氢气(H2)和甲烷(CH4)等。

气化炉通过控制温度、气氛等条件,使固体燃料在气化过程中得到完全反应,从而发挥最大能量利用效益。

气化炉的工作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供给固体燃料:将固体燃料加入气化炉,通常使用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生物质等。

燃料的物理状态可以是颗粒状、块状或粉末状。

2. 预热和干燥:在气化过程开始之前,燃料需要经过预热和干燥处理。

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气化效率,并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3. 燃料分解:在高温和缺氧的条件下,燃料开始分解。

这个过程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

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 + H2O → CO + H2
4. 温度控制:气化过程需要控制温度,以确保燃料得到完全分解,并防止燃料燃烧。

通常,气化炉内的温度控制在800℃至1500℃之间。

5. 副产物处理:气化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焦炭、灰矿等。

这些副产物需要经过处理,以提高气化炉的运行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气化炉利用高温和缺氧环境下的气化反应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而清洁的能源转化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燃烧气化炉原理
一、引言
众所周知,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比填埋、堆肥处理要好。

但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垃圾热值低时需要辅助燃料;炉温较低,对二恶英类等有毒有害成份不能彻底分解摧毁,会带来二次污染;资源化方面只能供热或余热发电;以及需要花费昂贵的污水处理系统、锅炉供水系统、发电配套系统等造成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因此,人们力求用气化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以达到更佳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果。

但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成份复杂、水份多、热值低,用气化方式处理垃圾难度更大。

对此,我公司数年来致力于垃圾的气化研发。

经过上百次反复试验,两台示范性垃圾燃烧气化炉已在广东省河源市环卫局垃圾填埋场成功地试运行。

结果表明,对于水份多、热值低的垃圾,略经粗选,即可入炉气化处理,炉温基本稳定在850℃~1100℃,平均900℃,其烟气经检测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渗滤液全部入炉气化,无污水排放,同时获得燃气和燃油。

较好地实现了“三化”处理垃圾,创造性地体现了“处理废物、补充能源、保护环境”的三重功效。

二、气化原理及气化过程
城市生活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塑料、橡胶、纸类、布类、草木、树枝等,这些有机物都是可燃的。

换言之,垃圾也是一种燃料,只不过是含有机物的多寡,其热值有高低不同而已。

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加热,其热能使有机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气、油或油脂液状物及焦炭等。

在垃圾燃烧气化炉的特殊结构条件下,点燃气化炉底周围的垃圾,当垃圾被点燃后,在抽风机、引风机的抽力作用下,垃圾坑中含臭气的空气经炉底炉渣坑预热后,进入一次进风管,再进入围栏中的通火道。

并沿着通火道,以较高的速度参与燃烧,使水份多、热值高、成分复杂的垃圾,迅速上火,并沿通火道抽力方向流动,燃烧主要是通火道周围的垃圾。

再由控制室自动控制着一次进风口的进风量,从而也控制了垃圾燃烧的速度和范围。

使先期的燃烧围绕在数个通火道周围,然后再扩展开去,并使其尽量延长燃烧时间和缺氧还原环境,而不使围栏周围的垃圾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燃尽或扩大燃烧范围,而出现不利于部分氧化气化的烧穿、烧空、穿孔、塔桥等现象。

通火道周围的垃圾在燃烧时,不断向炉膛四周传递和辐射热量,使燃烧器、炉膛及其从中部到下部再到上部的垃圾的温度迅速升高。

由于炉膛容装的垃圾多、厚度大、高度高,再加上炉体保温层的保温绝热,炉膛又被密封隔绝空气,所以垃圾有充分的时间在整个炉膛范围中蒸发、干燥、干馏、热解。

随着燃烧热量源源不断地传递、辐射,使含水份多、有机质多的垃圾在高温缺氧的还原环境下,逐渐逸出水蒸气、挥发份,进而发生干馏热分解,产生大量的由可燃气体、水蒸气、焦油、烟气等组成的混合燃气。

这种过程不断进行,直至垃圾最终被干馏成残炭并向下垮落到贮渣坑中后,新的垃圾又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在垃圾的燃烧过程中,从二次进风口补充的必须的分布均匀的二次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与炽热的残炭反应,维持和稳定垃圾的燃烧气化过程。

炉膛产生的大量混合燃气,在强制抽风、引风的抽力作用下,进入旋风引射喉管。

由于旋风引射喉管的过流面积远小于燃烧器内混合腔的过流面积,混合燃气被旋风引射喉管中的旋风槽扭转引导成为旋转的混合燃气后,进入燃烧器的混合腔,与从三次进风口进入的三次空气混合,在混合腔顶端的火口旋转燃烧,成为旋风式火焰。

同时,由于旋风引射喉管管径小,流量也小,混合燃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较长,炉膛内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从二次风口进来的限量空气等作为气化剂与燃烧的炽热碳,快燃尽的残碳、悬浮的焦油等充分发生还原作用。

如水蒸气被还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二氧化碳被还原成一氧化碳,焦油被分解成碳氢化合物等。

而混合燃气中的不燃烧物,如二氧化碳、氧化氮等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炉膛中,使随燃烧而带走的热量少。

其次,混合燃气中的焦油和悬浮碳粒等也因还原反应而大大减少。

再者,在旋风引射喉管中混合燃气因快速旋转而使残留在燃烧气中的悬浮碳粒、焦油、重金属蒸气、烟尘及二恶英类微粒等有害成份,被离心
分离出来,重新落入炉膛,再次被分解气化或烧掉。

不仅净化了燃气,而且减轻了下游净化设备的负担,也避免了这些焦油、重金属蒸气、烟尘等微粒聚合,而堵塞、腐蚀下游设备和管道。

混合燃气在火口旋转燃烧后,产生温度极高的烟气(大于1000度以上),高温烟气在容积较大的圆环形燃烧室内,被短暂停留(大于2秒),再次使上述未根除彻底的焦油、重金属蒸气、烟尘、二恶英类等微粒彻底摧毁烧掉。

高温烟气短暂停留后,由烟道口进入烟道管。

因烟道管很长,且外壳有保温层,又包围在焊有许多吸热片的进料管外壳上。

所以,垃圾在进料管内长时间停留时,高温烟气能充分预热蒸发干燥和干馏热分解烟道管周围垃圾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如废塑、废橡胶、废纸、木屑、油脂、树脂、果皮、残羹剩饭等,被热解成可燃气体和碳粒,可燃气体经冷凝后,成为燃油和尾气的有用资源。

而碳粒继续下落至炉内气化,由于炉内装有碎料器,大块垃圾或结焦结饼的垃圾被旋转的碎料器破碎成小块,被布料器均分布,而不致于造成留空、塔桥等不利于气化的现象。

当这些被干馏、热解的垃圾残留物,落入炉膛底部时,又被搅拌器螺旋片搅动、松散、翻转,不仅与限量空气混合形成湍流加速燃烧气化,而且更防止了这些垃圾残留物结焦结饼,而影响整个气化燃烧。

当炉渣坑内的炉渣还有少数未燃尽的残碳存在时,会遇到进入炉渣坑内的预热空气,再次吹燃而直到燃成灰份,使垃圾的热灼减量很低而减量化很高。

由于高温烟气对烟道管周围的垃圾进行有效的蒸发、干燥、干馏热解,因此对垃圾的水份含量限制不大,只要垃圾中的有机可燃成份能维持燃烧,即可入炉气化处理。

在气化燃烧正常情况下,垃圾坑内的渗滤液、污水可随垃圾一并夹带入气化炉内,被蒸发、干燥、干馏热解。

烟道管周围的垃圾干燥时,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导气孔储存在烟道管的蒸气包内,当蒸气温度压力达到一定时,在压力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管输入炉底,又与残碳发生水煤气反应,而产生大量燃气。

随着燃气的大量产生和不断燃烧,炉温将会不断升高。

通过调节入炉空气量和进料量,将温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维持稳定所需气化温度和热平衡。

对于垃圾燃烧气化而言,不怕炉温高,就怕炉温低。

当垃圾热值太低,炉温不断下降,热平衡失调时,通过放慢进料速度和减少空气量水蒸气量,炉温又上升,热平衡被稳定,气化又恢复正常,这是生产运行操作所多次验证了的。

以上可见,气化炉内产生了干馏煤气、水煤气、空气煤气、裂解气(包括焦油被裂解)等可燃气的混合燃气。

其化学反应过程大概如下:
开始点火,打开风门向炉内通入少量空气,使垃圾中的C、H、S、P有机成份部分燃烧,化学反应如下:
碳2C+空气O2 一氧化碳CO↑+放出热量Q
碳C+空气O2 二氧化碳CO2↑+放出热量Q
氢H+空气O2 水蒸气H2O↑+放出热量Q
硫S+空气O2 二氧化硫SO2↑+放出热量Q
磷P+空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放热量Q
上述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炉温急剧升高,炉内垃圾被干燥,进而发生热分解(干馏)。

化学反应如下:
垃圾干燥≤150℃水蒸气H2O-吸收热量Q
垃圾热分解150℃-550℃(自身热量) 可燃气体(H2、CH4、CnHm、CO、H2S、NH3、SO2等)+燃料油、有机酸C6H8O+炭黑(残炭C)-吸收热量Q。

产生可燃气体在火口燃烧,更使炉温急剧升高,这时水蒸气、燃料油便发生裂解,化学反应如下:
水蒸气H2O >800℃(裂解) 氢气H2↑+氧气O2↑+吸收热量Q
焦油C6H8O >800℃(裂解) 可燃气体CnHm↑+残炭C-吸收热量Q
炽热残碳C与空气O2、水蒸气H2O等进一步发生还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的可燃气体,化学反应如下:
残碳2C+空气O2 一氧化碳2CO↑-吸收热量Q
残碳C+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2CO↑-吸收热量Q
残碳C+水蒸气2H2O 氢气2H2↑+CO↑-吸收热量Q
残碳C+氧气2H2 甲烷CH4↑-吸收热量Q
上述说明,垃圾气化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包罗万象的化学反应过程,其重要条件是为上述一系列气化反应提供稳定持续的化学反应温度。

本气化炉的特殊结构正好为垃圾气化提供了稳定持续的高温,使水分多热值低的垃圾不仅能连续气化,而且气化得很好!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Tech_news/Detail/197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