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

合集下载

身高体重的遗传因素探索

身高体重的遗传因素探索

身高体重的遗传因素探索人类身高体重的遗传因素备受关注,这两个特性都是多基因遗传的结果。

在人类基因组解析完成后,对这两个特性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基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基因不能完全解释身高和体重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探索身高体重的遗传基础以及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1. 身高的遗传因素参考过去的人类遗传研究和动物模型,目前已知身高由几百个遗传变异决定。

研究表明,单个基因中变异的影响程度很小,但是如果考虑所有变异的共同影响,则对身高有显著的影响。

一些基因(如IGF1)已经在身高表现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解释。

基因集成和分析(如Polygenic Score)使得我们可以从DNA芯片上估算个体身高的概率。

2. 体重的遗传因素与身高类似,体重也是由多个基因的复杂遗传过程所决定的。

一些基因可以影响胃口和代谢速率,这些变异有时可以导致肥胖等问题。

例如,MC4R基因中的变异就是肥胖的一个原因。

除了基因的内在影响外,人们还发现环境因素(如饮食和锻炼)在基因背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个有肥胖基因的人如果过度进食高热量食物,再怎么锻炼都难以保持体重。

3.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虽然基因决定了身高和体重不同方面的表现,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

例如,一个人在生命早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身材可能会更高大;而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可能比较矮小。

同样,体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婴儿期肥胖可能会导致更高体重的风险,并且自饮食改变身体形态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结论身高体重的遗传基础十分复杂,我们了解到,单个基因变异的影响程度很小,而多个基因的相互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基因会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两个特性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

总之,身高和体重都是被多种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所影响的复杂性状。

从遗传角度看身高与体重的关系

从遗传角度看身高与体重的关系

从遗传角度看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身高与体重是人类的两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其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在人类的遗传学中,身高和体重都受到基因的影响。

本文将从遗传角度出发,探讨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一、遗传基础身高和体重的遗传基础主要来自于遗传物质 DNA 中的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性状表达的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人类的染色体一共有23对,其中第一对是性染色体,其余22对是常染色体。

身高和体重的遗传主要与第一对染色体(性染色体)和第二至第二十二对染色体(常染色体)中的一些基因有关。

二、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基因1. 身高基因一些基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身高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人类身高主要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这些基因控制了骨骼的生长和骨密度。

其中,GH1(生长激素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基因被认为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

2. 体重基因体重的调节与基因的调控密切相关。

一些基因在人体能量代谢、食欲调控和脂肪合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MC4R(4型酪氨酸受体)基因和FTO(脂肪酸氧化酶)基因被发现与体重增加有关。

三、遗传因素对身高与体重的影响1. 身高的遗传性研究显示,身高的遗传性约为80%,即80%的身高差异可归因于基因。

父母的身高是影响子女身高的重要因素,高个子父母的子女通常也会较高。

2. 体重的遗传性体重的遗传性较身高要低一些,约为40%至70%。

其中,基因对体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控食欲、能量代谢和脂肪合成等方面。

四、环境因素对身高与体重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对身高和体重产生影响。

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对身体发育和体重控制产生影响。

例如,均衡营养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能够促进身高的发育,而高热量的饮食和缺乏运动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五、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即使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不同的环境条件仍会导致身高和体重的差异。

例如,营养不良的环境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较矮;而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健康习惯则有助于达到更好的身高和体重水平。

5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有哪些

5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有哪些

5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有哪些5岁宝宝正处于学龄前,非常的活泼聪慧,智力发展迅速,家长们一定要提供营养充足的食物,此外,5岁宝宝的身高体重也还在稳速增长,想知道你家宝宝身高体重达标了吗?一起来看看5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吧!一、5岁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1.身高:98.7-124.7cm,平均111.3cm。

2.体重:13.5-27.85kg,平均18.98kg。

3.头围:47.2-54.9cm,平均51cm。

二、5岁女宝宝身高体重标准1.身高:97.8-123.4cm,平均110.2cm。

2.体重:12.93-26.87kg,平均18.26kg。

3.头围:46.3-53.9cm,平均50cm。

三、5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的依据是什么5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是依据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6月2日正式公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的。

该标准是根据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由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的,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具有参考意义。

四、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有哪些1、营养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

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

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

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2、睡眠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

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

宝宝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宝宝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3、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

3-4个月前的宝宝,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随着月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

人体的身高和体重有何关系?

人体的身高和体重有何关系?

人体的身高和体重有何关系?
近年来,身高和体重等有关人体尺寸的话题一直是热门议题,而身高
和体重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究竟什么关系影响着人体
的身高和体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些关系:
1. 基因遗传
研究显示,身高和体重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

特别是年龄增长期间,基因往往决定着身高和体重的发展趋势。

某种程度上,这取决于
人的家族遗传史,一个家族的身高和体重数据都会更加接近。

2. 合理的营养
充足的营养供给往往也决定着一个人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多吃及时吃、吃且体会,适量运动是培养身高及身材体态的重要因素,比如加强练
习以增加骨骼系统的发育潜力,而弱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到
身高的发育。

3. 时间成长期
对身高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的因素就是发育期。

时间成长期的不同,会
对一个人的身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适时的进行身体锻炼,保证良好的
睡眠习惯,这都有助于正常的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4. 成人阶段
随着成年期的到来,身高和体重趋于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一般以微小幅度改变为主。

身体锻炼,才能保持身材,从而不会影响到自身的身高和体重,也能预防内分泌紊乱问题,如肥胖症等疾病。

总之,人体身高和体重是密切相关的,基因遗传、合理的营养和时间成长期以及成人阶段均会影响到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切莫因自身的身材而焦虑,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控制和保持合理的营养,避免肥胖症的恶性进展。

儿童生长发育 身高体重 标准表

儿童生长发育 身高体重 标准表

儿童生长发育身高体重标准表:
* 身高(cm):
+ 1岁时:约75cm
+ 2岁时:约87cm
+ 3-10岁:约每年增长5-7cm,即每年增长约10-13cm
+ 青春期:每年增长约5-7cm,可达到25-27cm
* 体重(kg):
+ 1岁时:约10kg
+ 2岁时:约12kg
+ 3-10岁:以年龄x2+8计算,例如,3岁时约15kg,10岁时约28kg
+ 青春期:以年龄x3-2计算,例如,13岁时约31kg,17岁时约45kg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实际生长发育情况可能因遗传、营养、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拓展资料
儿童生长发育的身高体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1. 遗传因素:父母的身高和体重会遗传给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 营养因素:儿童的营养摄入足够且合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3. 运动和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增强身体素质。

4. 健康状态: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患上疾病或慢性病,有利于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

5. 睡眠:充足舒适的睡眠有助于释放生长激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6. 环境因素:如污染、生活环境、气候等因素对儿童身高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人类的身高和体重是如何决定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的身高和体重是如何决定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的身高和体重是如何决定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
作用是什么?
人类的身高和体重是综合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条件所决定的,综合因素如下:
一、遗传基因因素
身高和体重受一定遗传基因因素影响。

通过遗传,父母身高及体重的遗传传递,将对儿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了婴儿早期成长的身高和体重。

即使相同的双亲,不同子女因为遗传突变等原因,体型也会存在差异。

二、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另外,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不仅受遗传基因影响,也受自身生活方式环境的影响。

年轻的孩子在充足的营养协调、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将发育壮大。

平时无规律的作息,忙碌的生活,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到婴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三、营养因素
正确的营养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长发育最宝贵和关键的核心营养素,需要事早期充足补充,这些元素的缺失和摄入不足会阻碍人体
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激素因素
另外,幼儿的体格特点和内分泌水平有关,人体的身高和体重正常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维生素D和生长激素等负责人体生长发育,如果不正常分泌,则也会影响幼儿体格发育。

五、年龄因素
人体身高和体重随年龄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成年后体重和身高变化趋于稳定,而婴儿和青少年期体格发育是处于不断变化和流动中,这段期间若出现体重和身高缓慢或者反向增长,或者自身出现极端的体态,则值得特别注意。

总结起来,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类身高和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遗传是不可改变的因素,而其他环境因素常可以引导和改变。

针对婴儿的身高和体重,要重视营养,特别是早期,通过正确的营养搭配,充足分出微量元素,可以多多控制养育环境,提高婴儿身高和体重。

铁饼运动员身高体重与其他因素有关联

铁饼运动员身高体重与其他因素有关联

铁饼运动员身高体重与其他因素有关联铁饼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与其他因素有关联,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关联:
1.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身高体重与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有关。

一般来说,
身高较高、体重较重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较好的力量和爆发力,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铁饼投掷成绩。

2.技术水平和训练质量:铁饼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质量也与身高体重有
关。

如果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比例不合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效果。

3.体脂率和肌肉量:身高体重与体脂率和肌肉量也有关。

如果运动员的体脂
率过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而肌肉量过少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力量和爆发力。

4.选材和培养方案:铁饼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比例也与选材和培养方案有关。

在选材过程中,教练员会根据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比例和其他因素来评估其潜力,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总之,铁饼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与其他因素有关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运动员的成绩和发展潜力。

因此,在选择和培养铁饼运动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评估标准。

身高体重的标准和发育差异

身高体重的标准和发育差异

身高体重的标准和发育差异人类是多样化的物种,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其中身高和体重是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存在着身高体重的差异。

这些差异既是个体发育水平的反映,也是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身高体重的标准身高和体重的标准是根据大量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卫生部门在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通过收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数据,综合考虑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健康状况,制定了相应的身高体重标准。

身高体重标准通常以百分位数的形式呈现,例如,一个12岁男孩身高处于50%的位置,表示他的身高在同龄男孩中排名中等。

这些标准旨在评估个体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对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身高体重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只是一种参考。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更是常见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家族遗传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判断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

二、发育差异的原因发育差异是指个体在身高体重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遗传因素:遗传是决定个体身高体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身高体重往往会影响子女的生长发育。

然而,遗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会对个体的发育产生影响。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

不同地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这也导致了人们身高体重的差异。

例如,北方人和南方人在饮食结构上存在差异,北方人往往比南方人更高大。

3. 性别因素:男性和女性在身高体重上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更高大且体重更重。

这是由于性别激素的影响以及生理结构的差异所致。

4.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身高体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的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变化。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高体重的差异尤为明显。

三、如何促进健康发育1. 合理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身高体重的发育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日期: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摘要: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

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

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身高;体重;营养;遗传;饮食;体育运动;环境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

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一、影响身高的因素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身高是指:从头顶点(v)至地面的垂距英文: stature 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1、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

但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是比较重要的。

人体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复杂的多细胞个体,从一个幼小的胎儿发育成一个体格健壮的个体,均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体长的遗传力高达0.75~0.92,尤其对女儿的影响更大,遗传力高达0.85~0.92。

即是说,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

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仅有15%取决于后天其它因素。

证明遗传对子女身高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体重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较小,男63%、女42%受遗传影响。

男有37%、女有58%取决于后天环境因素。

可见后天环境对体重的影响较大。

2、营养因素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即维持正常生命、发展身体、从事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人体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比农村同龄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营养好于农村。

仅以蛋白质为例,身高的营养特别是由蛋白质“堆起来的”。

已知在人体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要靠营养来提供。

食物能提供足够的8种必要的氨基酸,这就有利于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骺软骨的生长发育。

以赖氨酸为例,日本将六对孪生婴儿分成两组实验,第一组供给正常营养,第二组在正常营养中再加赖氨酸,实验13200小时后检查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高1.7厘米,体重多1千克。

对学龄儿童实验证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和体重均显著超过其他学龄儿童。

有的国家还在儿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黄豆粉和适量的钙、铁、维生素,半年后这些儿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饮食的儿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

原因是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

同样,母体的营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素,将会引起胎儿的畸形。

营养不良既会影响生长发育,又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相反,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症,同样有损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体育运动因素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积极而又有效的因素莫过于体育运动。

影响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的是肌肉衰弱。

多运动是儿童和少年长高的生理需要。

因而体育运动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都证明,坚持运动的儿童青少年与不运动或缺少运动的同龄儿童青少年相比,胸围、肺活量、握力分别增加5~8厘米,500~1500毫升、4.6~5.7千克,坚持锻炼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以辽宁一所小学的调查资料,经常参加学校或少体校训练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身高平均高出4厘米,体重多2千克,肺活量大200毫升。

原苏联极北地带儿童,在没有日光的极夜,活动积极性低落,个子虽高,骨架也不小,但体力差、耐力弱,和同龄的南方儿童比较,握力少8千克,跳远成绩差9厘米,跳高成绩少3厘米。

这些都证明,体育运动不但能促使长高,而且还影响身体机能的改善与运动能力的提高。

体育运动非常重要。

4、环境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以环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环境(人类生态系统中围绕着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对身高的影响为例,一般来说,热带和温带的儿童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身体发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国科学院儿科研究所1975年调查后,对17岁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汉167.8、广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汉157.3、广州155.3。

从1982年我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调研证明:北京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与湖南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 2.5~4.6厘米。

以上两例调查均证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有北高南低的趋势,这种趋势,除了与食物品种有关外,还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光照时间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生长发育。

心理因素可以说是情绪的总和,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就是情绪的表露。

情绪世界是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给人体的感受是高兴、愉快、幸福或是忧伤、痛苦、失望,直接影响人的一切活动。

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情感刺激就会影响人体的脏腑、气血的活动、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忧伤、压抑、生闷气等就容易使儿童青少年患各种疾病而影响生长发育。

临床观察证明,精神受过严重刺激的儿童,不但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造成未老先衰。

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和内分泌的功能的结果。

因此,给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是家庭应在正面启发、疏导的前提下,给孩子以温暖、抚爱、关怀,使其心理上得到必要而又是正常的满足,精神充实,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成长。

5、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内容包括极广,如饮食、运动、卫生、睡眠、作息制度、劳逸结合情况等等。

改善某些生活习惯同样有助于长高。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国民从1892~1926的34年之间,平均身高增加了2.23厘米。

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绝大多数国民有盘膝而坐的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盘膝而坐逐渐被坐椅子所代替,这就促使了下肢骨骼的生长以育。

身体姿势也影响身高,当人体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发育突增期),肌肉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身高的增长,因而肌纤维细、横切面和体积小,肌肉力量差。

有些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老是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会影响长高1~5厘米。

另外,医学的进步也能促进长高。

如服硫酸锌和赖氨酸制剂,可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原苏联采用牵引手术促进增高很有成就,一位叫彼德彭库斯的侏儒症患者,身高仅130厘米,经过伊里沙洛夫教授三年的治疗达到160厘米。

伊教授的治疗方法是:用小锤和细凿把四肢长骨两端分别打穿,用毛衣针粗的钢丝透过肌肉、骨骼将其固定在金属架上,三天后用改锥将金属架拉长1毫米,新生的骨细胞仅24小时就将这个小空隙长满,血管、肌肉、肌腱也随之增长。

彼德三年里增长了30厘米,仅小腿就增长了19厘米。

伊教授已经给30万人拉长了骨头。

二、影响体重的因素肥胖症,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目前,全世界肥胖人多达10亿人。

人们以经十分重视体重的大小,尤其是以青少年与女性最为重视。

一个人的体重多少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观察,发现如下因素相关联:1、遗传因素;2、社会因素;3、心理因素;4、饮食因素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决定着每分钟需要的能量。

大约70%基础代谢受遗传控制,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基础代谢而影响人体能量消耗,按平均来说,遗传对体重影响约占33%。

但对某些人来说影响可能大,也可能小。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体重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女性。

推崇减肥风气确实是随着社会升高而增加。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女性有时间和能力讲究饮食和锻炼身体,使自己符合社会时尚。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曾经以情绪失调是引起肥胖重要原因。

但现代人有一种对肥胖人偏见和歧视的一种态度。

这种心理障碍是自渐形秽,导致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非常自卑与不自信。

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如此,不胖的人也认为自己很胖,影响着人们对体重认知及其态度。

4、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有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的原因而发胖,例如:夜食综合症的人,他们早上厌食,而晚上食欲亢奋。

还有一些人在吃饭时,吃饭速度较快,使得人体无法充分吸收,使得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体内脂肪聚集人体重增加。

5、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减少是人们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常坐着的人需要热量较少,但其消耗也相对较少。

少吃多运动确实能够保持人们体重,使人们体重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上。

6、其他因素: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下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减少自然而然体重会有一定幅度下降,而冬天寒冷人们食欲较好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相对体重增加。

还有在夏天时,人们大多数情况下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因为在空调房间中温度比室外低,因为人体内温度调节,人体必须维持一定温度这使得人们脂肪燃烧体重下降。

以上六点是我组总结影响人体体重因素。

三、引发肥胖的因素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

因此,避免由膳食摄入过多的能量、加强体力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基本条件。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如生理、代谢)和生活方式(如社会、行为、文化、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影响。

尽管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也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肥胖症是一种多因子引起的复杂疾病,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肥胖的病因。

A、遗传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肥胖者的基因可能存在多种变化或缺陷。

一些对双胞胎、领养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