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课后题
俄罗斯历史试题及答案

俄罗斯历史试题及答案1. 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答案:彼得一世。
2. 请列举俄罗斯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改革。
答案:彼得一世的西方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 俄罗斯历史上的“十月革命”发生在哪一年?答案:1917年。
4. 俄罗斯的首都是哪里?答案:莫斯科。
5. 俄罗斯帝国在哪个世纪达到领土扩张的顶峰?答案:18世纪。
6. 俄罗斯历史上的“拿破仑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答案:1803年至1815年。
7. 俄罗斯的国歌是什么?答案:《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8. 俄罗斯历史上的“卫国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
9. 俄罗斯的国旗由哪三种颜色组成?答案:白、蓝、红。
10. 俄罗斯历史上的“彼得堡”是在哪位沙皇统治时期建立的?答案:彼得一世。
11. 俄罗斯帝国的末代沙皇是谁?答案:尼古拉斯二世。
12. 俄罗斯的国花是什么?答案:向日葵。
13. 俄罗斯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哪个城市?答案: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14. 俄罗斯的国徽是什么?答案:双头鹰。
15. 俄罗斯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哪个世纪?答案:19世纪。
16. 俄罗斯的国教是什么?答案:东正教。
17. 俄罗斯历史上的“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于哪一年?答案:1613年。
18.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多少?答案:约17,098,242平方公里。
19. 俄罗斯历史上的“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答案:弗拉基米尔·列宁。
20. 俄罗斯的官方语言是什么?答案:俄语。
21. 俄罗斯历史上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哪一年?答案:1922年。
22. 俄罗斯的国鸟是什么?答案:金雕。
23. 俄罗斯历史上的“冷战”时期开始于哪一年?答案:1947年。
24. 俄罗斯的国石是什么?答案:红宝石。
25. 俄罗斯历史上的“苏联解体”发生在哪一年?答案:1991年。
【历史】必修一专题八: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

必修一专题八: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选择题(共50小题,共0分)1.1917年4月16 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这就是()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2.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
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5.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B.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6.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D.列宁的《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7.《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俄国文学史(第二卷)习题集。北大版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习题第1章白银时代文学一、填空:1、20世纪初俄国现代派文学的三大流派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символизм акмеизм футуризм2、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宗教哲学家_________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俄国先知”和“俄国现代哲学之父”。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Владимир Соловьёв3、俄国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形成于__________世纪__________年代,其理论奠基人是__________。
(19 90 梅列日科夫斯基)Дмит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 Мережковский4、俄国象征主义的宣言是___________, 这篇文章指出,象征主义文学作品的三个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该文作者是__________。
(《论当代俄国文学衰落之原因并论其新流派》О причинах упадка и о новых течениях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神秘的内容象征艺术感染力的扩大梅列日科夫斯基)5、俄国象征派分根据形成的时间和世界观立场的不同,分为“老一代象征主义者”和“年青一代象征主义者”两大类,前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后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勃留索夫Брюсов巴尔蒙特Бальмонт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Гиппиус;勃洛克Блок别雷Белый伊万诺夫Иванов)6、长篇三部曲《基督与反基督》Христос и Антихристос的作者是__________。
(梅列日科夫斯基)7、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批评巨著是___________。
历史九年级中考全能冲刺讲练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 02 第2课《俄国的改革》(解析版)

专题02 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精讲俄国的发展: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2、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3、13世界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反抗蒙古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
4、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5、伊凡四世即位后,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6、俄国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盛行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改革时间:18世纪初.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改革内容:1、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革影响: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扩张案例: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全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改革弊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实施者: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间:1861年,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也称1861年农奴制改革。
改革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低价。
改革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革弊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同步提升一、选择题1.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的俄国改革是A.彼得一世改革B.废除农奴制的改革C.俄国十月革命D.明治维新【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戴桂菊《俄罗斯历史》课后习题详解-测试题3【圣才出品】

测试题3Выберитеправильныеответы. (选择正确的答案。
70 баллов)1. ВсамомначалевосточныеславянежилинаВосточно-Европейскойравнине—отдоКиева. (起初,东斯拉夫人生活在东欧平原上,自至基辅之间。
)A. ЧудскогоозераБ. ЛадожскогоозераB. озераИльменяГ. Белогоозера【答案】B【解析】句意:起初,东斯拉夫人生活在东欧平原上,自伊尔门型湖至基辅之间。
正确答案选B。
2. КиевскаяРусьобразоваласьввеке. (基辅罗斯形成于世纪。
)А. 8Б. 9В. 10Г. 11【答案】Б【解析】句意:基辅罗斯形成于9世纪。
留里克去世后,其亲戚奥列格开始在诺夫哥罗德作王公。
公元882年,他率领武士队沿第聂伯河南下,占领了基辅并变基辅为首都。
这样,以基辅为中心,以诺夫哥罗德居民为主体的国家形成,取名“基辅罗斯”。
故正确答案选Б。
3. Первобытнымверованиемувосточныхславянбыло (был) . (东斯拉夫人的原始宗教为 .)А. язычествоБ. христианствоВ. исламГ. шаманизм【答案】А【解析】句意:东斯拉夫人的原始宗教为多神教。
东斯拉夫人长期信奉多神教。
他们供奉太阳神、风神和其他诸神,还崇拜泉水、井、树木和一些动物。
故正确答案选А。
4. ПриКиевскаяРусбдостигласвоегорасцвета. ( 在位期间,基辅罗斯达到了鼎盛。
)A. СвятойОльгеБ. СвятославеB. СвятомВладимиреГ. Ярославе【答案】Г【解析】句意:雅罗斯拉夫在位期间,基辅罗斯达到了鼎盛。
雅罗斯拉夫积极发展国际交往和外交,重视同欧洲诸国的往来。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
”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创建新式常备军2. 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A.打击了农奴制度B.促进了经济发展C.加强了军事力量D.巩固了农奴制度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评价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B.农奴制改革C.社会主义制度D.殖产兴业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5.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
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推行义务教育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8.列宁评价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这样说的原因是( )A.它改变了农奴的社会地位B.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C.它废除了沙皇的专制统治D.它摆脱了民族危机9. (2019·山东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俄罗斯概况》全部习题解答

第一课地形、气候、自然条件一、简答题1.俄罗斯地形特征是什么?叶尼塞河将国土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以平原和低地为主,东部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
大体上说,俄罗斯的地势东部高,西部低。
2.俄罗斯气候有什么特征?俄罗斯位于高纬度和中纬度,气候复杂多样且差异大,地处4个气候带:寒带、亚寒带和温带和亚热带。
3.俄罗斯有哪些自然资源?一、矿产资源(1)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2)金属矿物如铁、铜、镍、金、铂、银(3)非金属矿物二、森林资源三、水产资源四、水力资源五、水资源六、土地资源二、填空题1.原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俄罗斯。
2.俄罗斯国土面积是170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2.5%。
3.俄罗斯亚洲部分领土占国土面积的75%,但仅占25%的欧洲部分却集中了全国75%的工业、人口及大部分城市。
4.俄罗斯领土呈长方形,最东部是太平洋。
5.俄罗斯横跨10个时区。
6.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跨4个气候带:寒带、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
气候主要特点是以温带气候为主。
7.俄罗斯两大平原是指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8.俄罗斯境内最长的河流为鄂毕河,全长5410公里。
欧洲部分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全长3690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9.叶尼塞河将俄罗斯分为东西两部分。
10.俄罗斯最大的淡水湖为拉多加湖和贝加尔湖,其面积都超过1万平方公里,其中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一深湖。
11.中央黑土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著名的粮仓。
12.俄罗斯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淡水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淡水量占世界第四位。
亚洲部分的水资源较欧洲丰富。
13.历史上形成了三个冶金基地:远东的马加丹州、萨哈共和国和东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地区和西西伯利亚的阿尔泰边疆区。
14.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五大产金国。
第二课基辅罗斯一、简答题1.简述“罗斯受洗”的意义。
从此东正教成了国教。
俄罗斯由此开始,从一个“多神信仰”和“宗教虚无”的民族迅速转变为了全民接受基督教的民族。
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同步训练)(解析卷)-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选择题1.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这次改革(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B.建成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C.促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D.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俄国l861年改革中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俄国l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和俄国l861年改革无关,因为俄国l861年改革前不存在民族危机,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彻底解放农奴B.维护沙皇统治C.与他国争霸D.走资本主义道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l861年改革的认识。
俄国l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的沙皇政府面临着统治危机。
为了摆脱统治危机,维护沙皇的统治,俄国沙皇实行了1861年改革。
A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1/ 92 / 93.下图中小亮和小红围绕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展开了争论。
他们探讨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美国南北战争B .俄国废除农奴制C .法国大革命D .日本明治维新【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获得自由的农民、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我们可判断出他们评价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所以答案是B 。
4.近期,乌克兰局势发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代历史事件中,与克里米亚命运紧密相关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B .十月革命C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 .二月革命【答案】C【解析】此题以时事新闻为材料考查俄国历史。
据题文材料要求选出近代历史事件中,与克里米亚命运紧密相关的选项,选项中A 属于俄国古代历史B 和D 属于现代历史,C属于近代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近代,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基辅罗斯
1、东斯拉夫人是现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人的祖先。
2、瓦良格人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勇士。
3、自波罗的海沿第聂伯和进而沿着黑海有一条重要的商道——“自瓦良格至希腊”之路。
4、留里克王朝始于862年。
5、基辅罗斯是由奥列格建立的。
6、基辅被称为“俄罗斯各城市之母”。
7、公元10世纪基督教被宣布为基辅罗斯的国教。
8、斯拉夫字母的创始人:基里尔和梅福季兄弟。
9、斯拉夫人称亚罗斯拉夫为“智者”。
10、罗斯第一部编年史:《往年纪事》。
第二讲莫斯科罗斯
1、1240年,由拔都带领的蒙古军队建立了金帐汗国。
2、1240年,诺夫哥罗德年轻的王公亚历山大在涅瓦河畔击败了瑞典人。
3、冰壶大战发生在楚德河畔。
4、莫斯科的建立者是长手尤里。
5、1380年,罗斯军队首次击败了鞑靼人(顿河畔,库利科沃原野,德米特里王公)。
6、1480年,东北罗斯脱离了蒙古鞑靼人的控制。
7、14世纪西南罗斯并入立陶宛。
8、伊凡三世——“全罗斯君主”。
9、伊凡三世时期,双头鹰被引入俄国,完成了俄罗斯土地的兼并。
10、15世纪末,莫斯科罗斯变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俄罗斯。
第三讲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1、俄罗斯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
2、1547年在克林姆林宫的圣母圣天大教堂进行了首次沙皇加冕仪式。
3、1549年,首届等级代表会议——缙绅会议在莫斯科克林姆林宫举行。
4、1551年,旨在“改善教会秩序”的宗教会议召开,通过了名为“百章”的文件。
5、由火枪兵组成的常备军组建于伊凡四世时期。
6、伊凡雷帝曾试图铲除分离势力。
7、1552年俄国人攻下喀山城。
8、为庆祝攻取喀山汗国的胜利,红场上建起了圣母大教堂(瓦西里教堂)。
9、1581年,以叶尔马克为首的哥萨克人征服了西西伯利亚。
10、1558-1583俄国军队为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了利沃尼亚战争(败)。
第四讲王朝更替
1、费多尔•伊万诺维奇之死宣告留里克王朝结束。
2、王储德米特里的名字成为混乱时期的标志。
3、1605年伪德米特里一世成为了俄罗斯沙皇。
4、1612年波兰军队被驱逐出俄罗斯。
5、罗曼诺夫王朝始于1613年。
6、罗曼诺夫王朝的首位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7、17世纪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期。
8、1689年,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签订。
9、1648年爆发了由包格丹•赫梅利尼茨领导的起义。
10、尼康宗教改革引起教会分裂。
第五讲彼得一世改革
1、1689年起,彼得一世开始独立理政。
2、遵照欧洲的形式,火枪兵被取消,建立常备军。
3、通过北方战争俄罗斯获得了第一个出海口(波罗的海)。
4、1709年,俄军波尔塔瓦战役俄军告捷。
5、彼得一世颁布的《官阶表》明确地确定了官员的各个级别。
6、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国为帝国并自称为皇。
7、圣彼得堡建于1703年。
8、俄罗斯科学院建立于1725年。
9、1700年起俄罗斯开始使用儒略历。
10、1703年莫斯科出版了俄罗斯第一份报纸《消息报》(《Ведомости》)。
第六讲“开明专制”
1、“比龙习气”出现在安娜•伊万诺夫娜时期。
2、叶卡捷琳娜是德国人。
3、“开明专制”指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4、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被称为贵族的“黄金时代”。
5、1773-1775发生了由梅立阳•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
6、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三国从1772年起三次瓜分波兰。
7、在1772、1793和1795三次瓜分波兰后波兰不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了。
8、通过俄土战争俄罗斯获得了南乌部分土地和克里木半岛。
9、叶卡捷琳娜二世年轻时十分喜欢法国思想家,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等。
10、俄罗斯第一个知识分子:А.拉吉舍夫。
第七讲农奴制时代的没落
1、俄法战争(卫国战争)中俄军的统帅是:М.И.库图佐夫。
2、1812年卫国战争中俄罗斯获胜。
3、“神圣同盟”成立后俄罗斯成为了“欧洲宪兵”。
4、在“神圣同盟”中俄罗斯占着主导地位。
5、“阿拉克且耶夫暴政”发生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
6、《俄国法典》是以П.比斯捷尔为首的南社的纲领。
7、1825年12月14日发生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8、1864年俄军征服了北高加索。
9、斯拉夫派主张恢复彼得一世改革前的俄国旧习俗和旧秩序。
10、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俄罗斯战败。
第八讲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
1、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宣言,取消农奴制。
2、19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内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3、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于19世纪末。
4、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运动中的主要事件是:到民间去。
5、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杀害。
6、亚历山大三世的完全相反的方针被称为“反改革”。
7、俄罗斯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
8、1898年,在明斯克成立了РСДРП(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共产党的前身)。
9、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获取了大量中亚领土。
10、1867年俄罗斯卖给了美国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第九讲战争和革命中的俄国
1、1903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大会上,支持列宁的成员开始被称为“布尔什维克”。
2、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发生在中国东北和朝鲜。
3、第一次俄国革命——流血的星期天。
4、至19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被彻底镇压。
5、1906年斯托雷平做出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
6、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俄罗斯多个政党中只有布尔什维克反对进行一战。
8、1917年二月革命中沙皇政府被推翻。
9、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出现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10、1917年十月,彼得格勒发生十月革命。
第十讲苏维埃体制的巩固和发展
1、1917年颁布了土地法令,宣告取消土地私有制。
2、苏俄和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条约》。
3、西伯利亚地区红军战胜了以高尔察克将领的白军。
4、国内战争时期在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1919年是红军取胜国内战争的重要时期。
6、第一个星期六义务劳动发生在国内战争时期。
7、1921年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
8、1928年布尔什维克党内展开了批判以布哈林为代表的“右倾主义”的斗争。
9、斯塔汉诺夫运动(超额完成任务运动)发生在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0、1934年12月基洛夫被杀事件揭开了大清洗的序幕。
第十一讲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
1、二战前苏联与德国签订了定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2、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起到了转变局势的作用。
4、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最有才的统帅是Г.К.茹科夫。
5、雅尔塔会议决议建立联合国。
6、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后美苏冷战开始。
7、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亚历山大涅瓦王勋章制定于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
8、犹太医生案发生于1953年,
9、作为对北约成立的回应,俄罗斯和其他一些东欧国家建立了华约。
10、1949年10月2日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二讲从“解冻”到“停滞”
1、苏联的“解冻”这一说法来自于艾伦堡的同名小说。
2、1954-1958年被认为是苏联整个农庄史上最成功的一段时期。
3、赫鲁晓夫时期起退休年龄变为了男60岁女55岁。
4、1961年,尤里•加加林飞入太空。
5、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的口号。
6、柏林墙——1961年。
7、古巴危机——1962年。
8、50年代末俄中关系剧烈恶化。
9、布拉格之春——1968年。
10、“停滞时期”是指勃列日涅夫时期。
第十三讲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了:“改革(перестройка)”和“公开性”。
2、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3、1989的戈尔巴乔夫访华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4、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不复存在。
5、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的争端最终导致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真正战争。
6、在第十九届苏共全体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进行政治改革的决议。
7、略,不会考
8、6月12日——俄罗斯日(独立日)
9、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公布了恢复国家秩序和防止苏联崩溃的意图。
10、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
后面的三套习题已有中文翻译,这里不再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