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音与环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2章声音与环境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3.吉他是一种弦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4.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边缘,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轻轻拨动钢尺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接着将伸出的尺长保持不变,用力拨动钢尺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下列正确的是()A. 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音调高B. 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音调低C. 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小D. 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6.星光中学有一个l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A. 乙和丁B. 甲和乙C. 丙和丁D. 甲和丙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D. 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8.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 声速B. 音调C. 响度D. 音色9.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呼叫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的跳动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交谈10.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 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 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1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C.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D. 声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12.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A. 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 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二.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3.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是________ km.14.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 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 传来的。

八年级物理复习用卷《声音与环境》

八年级物理复习用卷《声音与环境》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D.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8.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Leabharlann 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作为探测周围物体的工具,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和在水中的特点。
1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14.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2021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新版粤教沪版

2021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版粤教沪版:第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点燃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观察水花D.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听声音2.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3.你留心观察过大剧场四周的墙壁吗?会发现它总是修的凹凸不平,关于设计师这样设计的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增强声音的立体效果 B.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D.为了减小噪声4.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D.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5.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D.声波就是声源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7.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 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降低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减弱 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8.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中并没有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

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9.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噪声检测器和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显示了声音的频率 B.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波长在减小C.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频率在减小 D.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响度在减小10.甲同学在一根18 m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 m/s、1 500 m/s 和340 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 s)(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 D.无法确定11.蝙蝠是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多数蝙蝠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波,然后再依据超声波的回声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有一只在某校大天井里悬停的蝙蝠发出超声波后0.12 s接收到了回声。

八年级物理粤教沪科版声音与环境练习

八年级物理粤教沪科版声音与环境练习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二)(粤教沪科版)(内容:声音与环境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乐音的三要素是、和;其中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2.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3.如图所示人的外耳廓相当于一个声波收集器;声波进入耳道后引起鼓膜;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三块听小骨组成的精巧杠杆系统传到耳蜗中;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将振动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听觉区;于是产生了听觉。

4. 蜜蜂飞出去采蜜时;双翅每秒振动 440次;采蜜后双翅每秒振动300 次。

养蜂人是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来判断蜜蜂是去采蜜;还是采了蜜回巢。

5.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

7. 摩托车的排气管末端装有一个粗肚细颈的器;它能减弱发动机产生的。

8.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11.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1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B.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C.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13.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姓名 : 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成绩 : _____一、单选题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并不发生变化C.拉奏小提琴时,在不同位置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2 . 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B.声音是一种波 , 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 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件物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孔明灯上升,是因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紫砂壶属于连通器C.丙图:司南勺柄指南,是因为南面有地磁的南极D.丁图: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用木棒敲击鼓面越重,鼓面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D.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5. 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6. 如图,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杯子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使其发出声音.下面关于水杯发声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杯中空气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B.声音是由于杯中空气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C.声音是由于杯和水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D.声音是由于杯和水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7. 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A.B .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8 . 列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甲、乙两桥。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粤教版八年级上第2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粤教版八年级上第2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B. 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D.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答案】D【解析】 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

故A错误;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故D正确。

2.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 m 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

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B. 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C. 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D. 音箱发出的乐音也会成为噪声【答案】D【解析】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A错误;B、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但传播速度不变,故B错误;C 、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D、音箱发出的乐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声,故D正确。

3.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A. 蝙蝠发声响度小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C. 蝙蝠不会发声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小【答案】B【解析】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Hz 到20000 Hz ,蝙蝠的发声范围是10000 Hz 到120000 Hz ,蝙蝠发出的声音可能由于频率过高而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人们看见蝙蝠飞行时,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故选B.4.小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灌水,小刚提醒他:“快满了!”小刚判断的依据是()A.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高C.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答案】C【解析】解:小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灌水,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水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 C正确.故选 C.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解析:A选项: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只是靠空气传播,所以A错误。

B选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有介质传播、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20Hz 20000Hz)等,所以B错误。

C选项:回声是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C正确。

D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快,所以D错误。

答案:C2.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 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 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解析:用手按在自行车铃铛上,敲打时铃铛受手的阻碍,不能正常振动,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铃声不会清脆。

A选项,声音能传出,只是不正常;B选项,铃振动了,只是受阻碍;D选项,周围有空气介质。

答案:C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 人唱歌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解析:A选项: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条件缺失时说法不准确,A错误。

B选项:人是靠音色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而不是音调,B错误。

C选项:人唱歌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C正确。

D选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D错误。

答案:C4.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2章《声音与环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2章《声音与环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2章《声音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1.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相同3.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C.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5.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需要时间6.如图,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D.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7.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介质8.一歌手在柳江河上的明珠大舞台演唱,小明在距离舞台170米远的地方,当小明听到歌声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了多久?(当时气温为15℃)()A.0.5秒B.1秒C.2秒D.4秒9.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10.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新课标)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
A.赶快将门窗关紧;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B.用棉花塞住耳朵;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4.“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5.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 ( )
A.蝴蝶翅膀软,声音的响度太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
C.蝴蝶翅膀振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6.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

7.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8.下面哪种声音对人体的健康是无害的:( )
A.风吹落叶发出的沙沙声; C.拖拉机开动的轰隆响声;
B.电锯工作发出的声音; D.嘈杂公路上汽车的呜叫声。

9.小丽对乐音进行了下列的讲述,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C.一般说来,乐音听起来悠扬、悦耳;
B.音调响度均相同的乐音,其音色一定相同; D.一般说来,女生的唱歌的音调会高于男生。

10、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

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二、填空题(1~9小题每空1分,第10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乐器可以分为:打击乐器,,,三种主要乐器。

2.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m。

.
4.声音的强弱等级是用来划分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5.水牛“哞哞”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的叫声音调高,的叫声响度大。

6.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
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7.声音要靠传播,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
靠无线电交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8.捕鱼时渔民常利用声纳来探测鱼群,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请你举一例:。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

(1);
(2)。

10.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这表明
_ ;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

这表明_ _ ;
(3)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这表明___ __ ;
(4)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

这表明
_ ;
(5)用立体声收音机收听立体声音乐。

这表明
_ 。

三、探究学习题 (共8分)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请你进行下面的探究学
习。

(1)写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
_ ;(2分)
(2)在设计和进行实验:
_ ;
(4分)
_

(3)分析和总结实验结论:_ 。

(2分)
四、实验题(普通班做第1题,共10分,实验班全做,每题6分,共12分)
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前后两次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3)分析与论证:声音靠传播到远处。

※2.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

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
上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

五、计算题(普通班做第1题,共12分,实验班做第2题,共10分)
1.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2.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用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

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六、简答题(共6分)
1.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舞厅又响起了一阵阵乐曲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一个起身关上了窗户,一个用被子蒙住了头,另一个起身到舞厅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什么方法减弱躁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1~9小题每空1分,第10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弦乐器、管乐器
2、空气柱、锣面振动停止
3、340、 340
4、分贝、 90分贝
5、蚊子、水牛
6、甲、乙
7、介质、真空
8、信息、用声纳探测海洋深度(或蝙蝠用超声波探测昆虫、
校园上课铃声等)
9、校园周围公路的汽车鸣笛声、深夜邻居的唱歌声等
10、(1)水可以传声(液体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会发声)
(3)减弱噪声
(4)声音传递能量
(5)双耳效应
三、探究学习题 (共8分)
(1)音叉、乒乓球(系着细线)、小锤(2分)
(2)a、用小锤击打音叉发声,将乒乓球接触音叉,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
b、用更大力击打音叉,重做上面的实验;(4分)
(3)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或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分)
(若其它方法,实验设计正确者同样得分)
四、实验题(普通班做第1题,共10分,实验班全做,每题6分,共12分)
1、(2)
(3)介质
2、(略)
五、计算题(普通班做第1题,共12分,实验班做第2题,共10分)
1、解:该海洋深度是:(1500×4)/2=3000m;原因是月亮与
地球的距离有真空的。

2、飞行速度是:340×2.5=850m/s ;飞机从广州到北
京需时:1700000/850=2000 s
六、简答题(共6分)
答:这三位同学分别在声音传播的途径、人的耳朵处和声源处来减弱
躁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