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燃烧过程之欧阳家百创编

合集下载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之欧阳组创编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之欧阳组创编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2-2013时间:2021.02.16创作:欧阳组422前言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2 城镇燃气3.3 烟气排放3.4 安全监控3.5 建筑设备4燃具及相关设备的安装4.1 一般规定4.2 灶具4.3 热水器4.4 采暖热水炉4.5 电气4.6 室内给排气设备4.7 平衡式隔室4.8 安全防火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燃具及相关设备的安装;5质量验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城镇燃气、燃烧器具、烟气排放、安全监控和建筑设备的基本规定。

2.增加了安装燃具场所的电气要求。

3.增加了基本条件检验和燃具安装检验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4.增加了燃具选型原则。

5.增加了不同海拔高度H及低压燃具前的额定压力Pn。

6.增加了共用排气道、烟道和给排气烟道的结构尺寸和应用技术条件。

7.增加了烟道终端排气出口距门窗洞口的最小净距。

8.增加了燃具安装房间燃气和烟气泄漏的安全指标和保护措施。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地址: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桂苑路16号,邮政编码:300384)。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本规程参编单位: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天津费加罗电子有限公司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高勇李娟陈复进黄国金李贵军李健钟家淞胡定钢鞠平赵大力陈立刘斌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臻孟学思杨永慧元永泰胡敏辉白丽萍周以良樊金光耿同敏李直安翠林楼英总则1.0.1 为规范家用燃气燃烧器具(简称燃具)的安装和验收,保证燃具安装工程的质量和用气安全,制定本规程。

煤的燃烧过程

煤的燃烧过程

K • NUD

Stefan流不是很大时:
N —2, 0.35 底 u _ ]_exp(-0.35面)
Re很小时,Nu=2 Re >1000寸,Nu =0.7VRe
□碳粒燃烧速率
当Stefan流的影响不可忽略时: 扩散方程:G些^ = 4物子辨些^
dr dr ( dr ? 台匕晶方天呈 小厂dT d, , dT' 昵里万柱: GC——=一 ——

无烟煤为10。河2/亦3

烧 这些数据表明,内部表面对反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
第 §9.4多孔性碳粒的燃烧
九 章 □多孔性碳粒燃烧速率

若每单位体积碳粒所含内部孔隙的表面积为 S]则 对半径为r的碳粒球体,其内外表面积之和为: *

S+写3 =S(1 +里) 3
3
燃 当温度较低时内表面上各处的氧浓度都相同,且等于碳粒 料 外表面的氧浓度C。°
^
1
^ O
+
0 pJ ^
I
^
01
寸^ ^
1
O T
so
w
n n O
e
W
p

<

九 章 □碳粒燃烧速率

由能量方程亦可求得:

燃 料
4以
Go U2
~C~
r
。 燃 K Gc=-% = yin
烧 T c ” Cp
2
Cp(T0-Tj X| Cp(T0-Tj
由阿累尼乌斯定律亦可求得:
Go, = -4〃 讨院顼 fo2,°Po exp(—E / RT)
<

九 章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煤的自燃发展过程

煤的自燃发展过程

煤的自燃发展过程煤炭自燃一般是指:煤在常温环境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氧化反应而产生微小热量,且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产热速率大于向环境的散热速率,产生热量积聚使得煤体温度缓慢而持续地上升,当达到煤的临界自热温度后,氧化升温速率加快,最后达到煤的着火点温度而燃烧起来,这样的现象和过程就是煤的自燃(或称之为煤的自然发火、煤矿的自燃火灾)。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煤炭的氧化和自燃是基链反应,一般将煤炭自燃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低温氧化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

(1)低温氧化阶段煤在低温情况下与空气接触时,吸附空气中的氧(O2)而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羟基(—OH)与羧基(—COOH),并放出少量的热。

这一阶段既观测不到煤体温度的变化,也体验不到周围环境温度的上升,煤的氧化进程平稳而缓慢,是一个十分隐蔽的氧化过程,但煤的质量有所增加,其增加质量相当于所吸附氧的质量,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着火点温度降低,很难发现其外部特征,故称为潜伏期或准备期。

由于煤的自燃需要热量的聚积,在该阶段因环境起始温度低,煤的氧化速度慢,产生的热量较小,因此需要一个较长的蓄热过程,它的长短取决于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强弱和外部条件。

(2)自热阶段经过低温氧化阶段之后,煤的氧化速度加快,发热量急剧增加。

如果热量来不及散失和导出,就会使煤的自热加速,不稳定的氧化物分解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

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继续升高。

据硏究,煤的温度毎升高10℃,氧化速度就增加2~3倍,当超过自热的临界温度(60~80℃),煤温上升速度急剧加快,氧化进程加速,开始出现煤的干馏,生成芳香族的碳氢化合物(C x H y)、氢(H2)、一氧化碳(CO)等可燃性气体。

这时的特征是: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含量增加,煤中的水分被蒸发,空气的温度升高并出现雾气,支架及巷道壁上有水珠,这就是煤的自热期(3)燃烧阶段如果煤的自热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温度(300~500℃)时,就会发生燃烧现象。

煤炭的燃烧及燃烧产物

煤炭的燃烧及燃烧产物

煤炭的燃烧及燃烧产物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化石燃料,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无论是工业、交通还是居民生活,都离不开煤炭的供应。

然而,煤炭的燃烧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二氧化碳排放、大气污染等。

因此,在煤炭的利用过程中,理解煤炭的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的特性,有助于制定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政策并控制污染的害处。

一、煤炭的燃烧过程煤炭的燃烧可分为三个阶段:热解、氧化和燃烧后反应。

其中,热解是指煤炭在缺氧情况下被加热而分解成气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

氧化即为煤炭与氧气反应并在此过程中吸热。

最后阶段为燃烧后反应,煤炭燃烧完毕后剩余的残留物与氧气继续反应。

热解阶段的主要反应会得到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苯等,这些产物对人体有害,同时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氧化阶段中,氧气与可燃物质反应放出热量。

这个过程相当于火焰,包括了氧化剂与可燃物质的反应,已经热反应(极佳的烟雾状),不同种类的煤炭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在煤炭燃烧后反应阶段,会发生比较复杂的反应,产生一系列的二次污染。

二、煤炭燃烧产物的特性二氧化碳是煤炭燃烧产物中排放量最大的,其影响不仅在于排放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同时还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较少,但危害较大,会使人体产生死亡或失去工作能力。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则是导致酸雨和疾病的主要原因,对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煤炭燃烧后会残留固体:灰渣,这也是固体废弃物的一种。

找到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的途径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

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废渣的处理、气化等技术成为了主流趋势。

三、如何降低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由于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所占比重巨大且其燃烧所产生的排放物对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乃至全球气候带来的危害,使之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降低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可以循环经济的方式减少排放或是通过煤气化技术等方式实现无排放或排放极少的燃烧方式。

目前,一些创新技术也在积极寻求解决煤炭燃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比如,对煤炭的燃烧过程进行优化掌控,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处理废渣等等。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学创编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学创编

前言本规范根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的安排,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和分析,在基于我国煤炭工业矿井近几十年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经验,结合原煤炭部(81)煤基字第782号《煤炭部关于编报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知》,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各企业的不同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4章: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矿井概况、5矿井施工总体部署、6矿井施工准备、7施工总平面布置、8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9建井主要生产系统设计方案、10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11目标管理计划、12施工安全管理、13绿色施工、14附图和附表。

本规范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管理,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乙路182号,邮编710054:),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北段64号,邮编:710054)。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河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大学山西诚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淮北矿业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许以俪张百祥张家勋康录安成蛟贾宏俊姜玉松刘建玲宋洪均龚炳江吴新华邢金林谭杰吕宝金魏允伯朱周岐左永红刘沛林秦佳之孙跃华王建设卜卫平刘志刚袁兆宽孔祥会原伟主要审查人员:张胜利孙守仁刘长安温百根李炳胜徐向荣李理化范强赵春孝目次1 总则02 术语13 基本规定64 矿井概况105 矿井施工总体部署125.1 基本原则125.2 矿井建设主要条件分析与评价125.3 施工总体部署136 矿井施工准备167 施工总平面布置188 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208.1 一般规定208.2井巷工程218.3 土建工程218.4 安装工程229 建井主要生产系统设计方案249.1施工设备配套原则249.2 提升与运输系统259.3 通风系统26欧阳学创编2020.03.039.4 压气系统279.5 供排水系统279.6 供电系统289.7 瓦斯抽采系统2910 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3110.1 一般规定3110.2 施工总进度计划3110.3 施工图供应计划3210.4 资源采购与供应计划3311、目标管理计划3411.1一般规定3411.2质量目标管理计划3411.3进度目标管理计划3511.4 投资目标管理计划3612 施工安全管理3713、绿色施工3814、附图和附表40附录A:矿井建设逐年投资计划汇总表42附录B:井巷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计欧阳学创编2020.03.03划表43附录C: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计划表43附录D: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计划表43附录E:建设工程其它费投资计划表45附录F:主要设备供应计划表45附录G:施工图供应计划表45附录H: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大纲46欧阳学创编2020.03.031 总则1.0.1为规范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管理,提高煤炭工业矿井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煤矿每日一题题库之欧阳学创编

煤矿每日一题题库之欧阳学创编

2017年10月每日一题1、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井人员清点制度。

2、主要运输巷和主要回风巷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米。

3、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

4、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时支护。

5、工作面倾角在12度以上时,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锚固装置。

6、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7、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0.0024%。

8、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9、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

10、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

11、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

12、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13、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设甲烷传感器。

14、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15、每一个采区、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16、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采暖。

17、暖风道和压入式通风的风硐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18、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19、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等工作。

20、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21、防水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探、防、堵、截、排”等。

22、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23、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4、在装有爆炸材料的罐笼或吊桶内,除爆破工和运送人员外,不得有其他人员。

25、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运送爆炸材料。

26、禁止将爆炸材料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车场或其他巷道内。

煤的自燃过程是什么?如何预防?

煤的自燃过程是什么?如何预防?

煤的自燃过程是什么?如何预防?
煤炭的自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个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即化学反应机理与反应速度;物质结构(内部结构及其性质和变化)等理论有关,现在大致上认为煤炭自燃大体可以分为3个主要阶段。

1、潜伏阶段
以物理吸附为主,煤的表面形成不稳定的氧化物或有的游离基等,煤的氧化过程平缓而缓慢,煤温不断升高,无宏观现象,有微量的CO释放出。

2、自热阶段
自热过程是煤氧化反应自动加速、氧化生成热量逐渐积累、温度自动升高的过程。

该阶段煤炭氧化放热比较大,煤温及环境温度升高;煤开始出现干馏,产生CO、CO2、H2和碳氢化合物类气体,并散发出煤油味和其他芳香气味;有水蒸气放出,煤中内在水分也开始蒸发,火源附近出现雾气,遇冷会在航道壁面上凝结水珠;煤观构发生变化,耗氧量较潜伏期有明显增加。

3、燃烧阶段
煤温达到自燃点后,若能得到充分的供氧,则发生燃烧,出现明火,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和水蒸气;若供氧不充分,则只有烟雾无明火,此即为干馏或阴燃。

为预防煤炭自燃,可以向有自燃倾向的煤层中注入徐州吉安研发的普瑞特防灭火材料。

普瑞特防灭火材料集凝胶、黄泥灌浆、三相泡沫、氮气和阻化剂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特别是继承了泡沫的扩散性能和凝胶良好的固水特性。

一方面,水浆生成泡沫之后,缓慢形成凝胶,能把大量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了浆液中大量水流失或者溃浆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浆水在采空区里的滞留率;另一方面,形成的凝胶能以泡沫为载体对采空区的高、中、低位火源或浮煤大范围全方位的覆盖,且能固结90%以上水分并形成凝胶层,防火时能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并隔绝氧气,灭火时能长久地吸热降温,防止火区复燃。

煤炭的燃烧过程如何?

煤炭的燃烧过程如何?

煤炭的燃烧过程如何?煤炭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其燃烧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了解煤炭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转化的机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将以有序列表的形式介绍煤炭的燃烧过程。

一、预热和失水在燃烧之前,煤炭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燃烧效率。

首先,煤炭中的某些成分会在100摄氏度左右蒸发,这个过程称为失水。

煤炭中的水分含量越高,其燃烧过程中需要消耗的热量越多,因此在工业和能源生产中,通常会对煤炭进行干燥处理。

二、热解和燃烧煤炭的燃烧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热解和燃烧。

热解是指在高温下,煤炭中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气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煤炭中的碳、氢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产物,如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这些气体可以继续燃烧,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

同时,煤炭中的灰分和硫分等无机物也会在热解过程中释放出来。

三、气相和固相反应煤炭的燃烧过程中存在着气相和固相两种反应。

气相反应是指在高温下,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产物。

固相反应是指煤炭中的颗粒物质,在高温下分解和燃烧,形成烟尘和灰渣等固体产物。

这些反应过程共同发生,决定了煤炭的燃烧效率和产物的生成。

四、燃烧的影响因素煤炭的燃烧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煤炭的品质和组成决定了燃烧的效果。

高品质的煤炭通常含有较多的碳和较少的矿物质,因此其燃烧效率更高。

其次,煤炭的粒径和填充密度也会影响燃烧反应的速率和程度。

此外,煤炭的供气速度、气体混合程度和燃烧温度等操作参数也会对燃烧过程造成影响。

五、环境问题和煤炭燃烧尽管煤炭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其燃烧过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炭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煤炭燃烧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

因此,减少煤炭的使用和改善燃烧技术,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煤碳的燃烧过程欧阳家百(2021.03.07)煤从进入炉膛到燃烧完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水分蒸发阶段,当温度达到105℃左右时,水分全部被蒸发;挥发物着火阶段,煤不断吸收热量后,温度继续上升,挥发物随之析出,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挥发物开始燃烧。

挥发物燃烧速度快,一般只占煤整个燃烧时间的1/10左右;焦碳燃烧阶段,煤中的挥发物着火燃烧后,余下的碳和灰组成的固体物便是焦碳。

此时焦碳温度上升很快,固定碳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煤的燃烧速度和燃烬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燃烬阶段,这个阶段使灰渣中的焦碳尽量烧完,以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效率。

良好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温度。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快,燃烧就愈快。

层燃炉温度通常在1100~1300℃。

2、空气。

空气冲刷碳表面的速度愈快,碳和氧接触越好,燃烧就愈快。

3、时间。

要使煤在炉膛内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碳燃烧时在其周围包上一层灰壳,碳燃烧形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往往透过灰壳向外四周扩散运动,其中一氧化碳遇到氧后又继续燃烧形成二氧化碳。

也就是说,碳粒燃烧时,灰壳外包围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层气体,空气中的氧必须穿过外壳才能与碳接触。

因此,加大送风,增加空气冲刷碳粒的速度,就容易把外包层的气体带走;同时加强机械拨动,就可破坏灰壳,促使氧气与碳直接接触,加快燃烧速度。

如果氧气不充足,搅动不够,煤就烧不透,造成灰渣中有许多未参与燃烧的碳核,另外还会使一部分一氧化碳在炉膛中没有燃烧就随烟气排出。

对于大块煤,必须有较长的燃烧时间,停留时间过短,燃烧不完全。

因此,实际运行中,一般采取供给充足的氧气,采用炉拱和二次风来加强扰动,提高燃烧温度,炉膛容积不宜过小等措施保证煤充分燃烧。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链条炉排着火条件较差,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炉拱的辐射热。

煤的上面先着火,然后逐步向下燃烧,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区域,如图共分五个区。

燃料在新燃烧区1中预热干燥,在炉排上占有相当长的区域。

在区域2中燃料释放出挥发分,并着火燃烧。

燃烧进行得很激烈,来自炉排下部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区3中迅速耗尽,燃烧产物CO2和水蒸气上升到还原区4后,立即被只热的焦碳所还原。

最后在链条炉排尾部形成灰渣区5。

在燃烧准备区1和燃烬区5都不需要很多空气,而在燃烧区2、3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否则则会出现空气在中部不足,而在炉膛前后过剩的现象。

为改善以上燃烧状况,常常采用以下三个措施:合理布置炉拱;采取分段送风;增加二次风.三、链条炉排对煤种的要求链条炉排对煤种有一定的选择性,以挥发分15%以上,灰熔点高于1250℃以上的弱黏结、粒度适中,热值在18800~21000kJ/kg 以上的烟煤最为适宜。

煤中含有灰分应控制在10%~30%。

粉煤(0~6mm)应不超过50%~55%,0~3mm的煤粉不超过30%,块煤尺寸不超过40mm。

煤中含水量推荐值为:煤中小于3mm的煤粉含量为20~40%时,含水量控制在5~7.5%,煤中小于3mm的煤粉含量为80%,含水量控制在12.5%,煤中小于3mm的煤粉含量为~100%,含水量控制在20%。

目前煤质存在的问题有:1、煤炭灰份较多,2、煤炭颗粒不均,3、煤炭中含有大量的杂质,4、煤炭的发热值较低,5、燃烧时不易引燃着火,6、煤炭中水分含量不定。

7、煤炭不好烧,炉渣含碳量高。

四、煤质对锅炉稳定燃烧的影响1.煤的发热量是反映煤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煤的发热量低到一定数值时,不仅会影响燃烧不稳定不完全,而且会导致锅炉熄火,使锅炉出口温度很难达标,影响正常供热。

2.挥发分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析出和燃烧,随着燃烧放热,焦碳粒的温度迅速提高,为其着火和燃烧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另外挥发分的析出又增加了焦碳内部空隙和外部反应面积,有利于提高焦碳的燃烧速度。

因此,挥发分含量越大,煤中难燃的固定碳成分越少,煤粉越容易燃烬,挥发分析出的空隙多,增大反应表面积,使燃烧反应加快。

挥发份含量降低时,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升高,着火热随之增大,着火困难,达到着火所需的时间变长,燃烧稳定性降低,火焰中心上移,炉膛辐射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减少,对流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增加,尾部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

3.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

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烬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

灰分含量增大,碳粒可能被灰层包裹,碳粒表面燃烧速度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小,造成燃烧不良。

另外飞灰浓度增高,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有关资料显示,平均灰份从13%上升到18%,锅炉的强迫停运率将从1.3%上升到7.54%。

4.煤的颗粒度对锅炉的燃烧有很大影响。

颗粒度过大时,煤块在锅炉内燃烧时停留时间过短,煤炭中的焦碳没有完全燃烬,炉渣中的含碳量增大,增加了锅炉炉渣的物理热损失;颗粒度过小时,细煤粉在炉排上燃烧时通风不好,碳与氧不能很好地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易形成黑带,同时细煤粉也易被空气吹起,很快随着烟气被带走,增加了锅炉烟气中的飞灰热损失,(在层燃烧锅炉中,尽量不要燃用煤粉(~3mm)含量超过30%的煤种)。

因此要根据煤炭颗粒度合理调整给风量。

5.煤的含水量在一定的含量限度内与挥发分对燃煤的着火特性影响一致,少量水分对着火有利,从燃烧动力学角度看,在高温火焰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

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

但水分含量过大时,着火热也随之增大,同时由于一部分燃烧热用来加热水分并使其汽化,降低了炉内烟气温度,从而使煤粉气流吸卷的烟气温度以及火焰对煤粉的辐射热都降低,这对着火不利。

6.煤中杂质不仅会吸收煤燃烧生产的热量,阻碍煤与氧充分接触,影响煤的燃烧,降低锅炉热效率,增大锅炉运行时的除渣除灰量,而且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危害。

五、煤质对锅炉及其辅助设备运行的影响当进入炉膛的煤质与锅炉设计煤质和校核煤质要求相差较大时,会对锅炉燃烧和辅助设备带来如下不良影响:1.煤质较差时,锅炉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

2.炉膛容易结焦,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处磨损严重,且容易积灰,锅炉送风阻力增大,影响锅炉热效率。

3.煤块较大时容易卡住分层给煤器和炉排,影响了煤炭的稳定燃烧和锅炉的安全平稳运行。

4.煤质不好时,锅炉耗煤量相对增加,炉渣的含碳量也增大,输煤、除渣系统运行负荷大大增加,输煤机、除渣机、抓渣行吊等设备故障增多,煤炭拉运和炉渣拉运成本加大。

5.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容易出现运行故障,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保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6.煤质含硫量大时,容易引起水冷壁高温腐蚀,锅炉尾部烟道、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低温腐蚀,造成锅炉爆管,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六、建议采取的应对措施针对目前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和煤质变化引起的锅炉燃烧困难,积极试验和摸索,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努力调整好锅炉的燃烧运行工作,保证锅炉出口温度达标和减少锅炉及辅助设备的运行故障,以保证整个供热工作的安全、平稳、经济运行。

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加强司炉工的技术操作水平,使司炉人员及时掌握入炉煤的煤质分析情况,特别是煤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颗粒度大小等,以便针对不同煤质的进行相应的燃烧调整。

2.加强各煤种的混烧、掺烧和配煤技术工作。

通过不断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探索出不同煤种燃烧时,锅炉的煤层厚度、炉排速度、鼓引风量、各风室的配风等运行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试验摸索不同煤种的混烧、掺烧和配煤技术,以提高各种煤质,特别是劣质煤的利用率,降低供热运行成本。

3.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

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调整锅炉负荷按规定操作,监视炉膛负压、排烟温度、氧气、二氧化碳等含量,使锅炉运行参数保持到最佳数值。

对由于煤炭颗粒度不均匀、炉排不平整等原因引起的燃烧不完全、燃烧不均,对炉排上的火口或黑带进行人工拨火。

4.加强对输煤工作的管理。

对不同的煤种尽量采取按类分别堆放,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燃用不同的煤种,或按不同的比例搭配使用。

输煤时输煤工与当班司炉工及时沟通,对含水量较低或含粉煤较多的煤种可采取适量加水搅拌的办法,输煤时将杂质分拣出来,把大颗粒的煤粉碎等。

5.加强锅炉燃烧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巡检及维修工作。

及时排除锅炉及辅助设备(特别是锅炉本体密封、炉排、分层给煤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渣除尘等设备)出现的故障。

6.加强对锅炉送风和炉膛温度的控制,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有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烬,炉膛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燃烧。

7.加强对煤的保管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储煤风化和自燃,降低煤质质量,增加燃烧难度。

8.8加强对进煤质量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开辟煤质较好、较为稳定的煤源市场,及时准确地掌握进煤的工业分析数据,提供给各供热车间,以便运行管理人员选择较为适应本单位锅炉的煤种,进行相应的运行调节。

9.采用比较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变燃烧状况。

如分层给煤技术,煤炭助燃剂,振动碎煤机等。

七结论随着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煤质随时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摸索研究不同煤种,最大限度降低煤质变化对锅炉运行燃烧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供热锅炉的优化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