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_课件1
合集下载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水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1

M1 > M2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实验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 平衡 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天平不平衡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燃烧 MnO2
KClO3 ====== KCl + O2 加热
H2O ===== H2 + O 3Fe +2 O2 ==== Fe3O4
点燃 点燃 通电
Mg + O2 ==== MgO2
你能解决 这些问题 吗?
最小公倍数法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 出其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 方程式
想 一 想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小林
探究 (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活动探究(一)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 平衡 结论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天平平衡
点燃 2P
2O5
4×31
5×32
2×142
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 2、表示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 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4、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质量比为 31∶40∶71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实验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 平衡 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天平不平衡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燃烧 MnO2
KClO3 ====== KCl + O2 加热
H2O ===== H2 + O 3Fe +2 O2 ==== Fe3O4
点燃 点燃 通电
Mg + O2 ==== MgO2
你能解决 这些问题 吗?
最小公倍数法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 出其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 方程式
想 一 想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小林
探究 (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活动探究(一)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 平衡 结论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天平平衡
点燃 2P
2O5
4×31
5×32
2×142
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 2、表示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 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4、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质量比为 31∶40∶71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直接考查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例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探究新知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 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新知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思考】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 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ppt1

4、有人说他能点石 (主要成分CaCO3)成 金(Au),他的说法是否 有科学道理?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 版ppt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 版ppt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蜡烛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小?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失败
拉瓦锡的实验(1774年)
成功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例:水电解示意图
氧原子
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 版ppt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1、在X+2O2 =CO2+2H2O中,X的化学式C为H4 。
2、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
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B )
A、NaOH B、H2SO4 C、H2 D、Cl2 3、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
肯定会有 C,H 元素可能会有_O___元素.
和
分析
铁 硫酸铜
铜 硫亚酸铁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1、在化学反应A+B=C中,5克A与足量的B反
应生成8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C)
A、 8克 B、5克 C、3克 D、2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 版ppt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 版ppt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蜡烛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小?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失败
拉瓦锡的实验(1774年)
成功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例:水电解示意图
氧原子
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 版ppt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1、在X+2O2 =CO2+2H2O中,X的化学式C为H4 。
2、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
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B )
A、NaOH B、H2SO4 C、H2 D、Cl2 3、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
肯定会有 C,H 元素可能会有_O___元素.
和
分析
铁 硫酸铜
铜 硫亚酸铁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1、在化学反应A+B=C中,5克A与足量的B反
应生成8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C)
A、 8克 B、5克 C、3克 D、2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
(粒子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质量比).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 + O2 =点=燃= CO2 12: (16×2):(12+16×2) 12: 32 : 44
九年级化学上 新课标 [人]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用分子和原子的符号表示以下的粒子,写出木炭燃烧的 表达式.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 [思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有哪 些优点呢?
• 组成; • ⑵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 ⑶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阅读总结]阅读教材96页,然后总结.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ppt-精美1
检测反馈
1.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是 ( B )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化学变化符合客观事实 D.反映“质”和“量”的关系
解析: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与化学方程式意 义无关;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必须 符合客观事实;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 成物间的质量比,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 量比,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分子或原 子)数目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

探究新知
2.玻璃管和小气球有何作用? 玻璃管和小气球起到缓冲作用,帮助平衡内外压强。
解释与结论: 铜粉加热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锥形瓶
反应后物质
锥形瓶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参加剩反余应空气的物质(的空气总)质量等(剩于余生气成体)物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氧气
参加反应的铜粉
氧化铜
剩余铜粉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1.“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 算在内。
2.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 定律解释!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总质量不相等
★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 的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化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总质量相等
探究新知
加热
铜+氧气
氧化铜
m1
m2
探究新知
进行实验分析总结
注意观察:1.加热后,铜粉的变化;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探究新知
1.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小气球加热时先膨胀,恢复室温后变瘪。 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 进入小气球中。恢复至室温后由于氧气参加反应 生产氧化铜固体,瓶内体积变小,小气球变瘪。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 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不
变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3)20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剩余8g碳,生成的
× 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58g
体验与思考:
1.体验活动 用所给的糖和巴达木完成电解水的分子模型(模型法)
→
→
微观
化学变化中
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不变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
宏观
元素:种类、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种类
学以致用
1996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 为《连锁反应》的科幻片, 说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科 学家,搞出了一种全新能源 技术此技术能让水直接变成 汽油(主要含C、H)
思考: 1、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该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 2、你觉得有可行的方案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收获到了……
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解决蜡烛燃烧质量减少和铁生锈 质量增加的问题。
遵循
2. 老师在做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水的实验中,发现 天平左盘上升了,说明锥形瓶内质量减少了。 这种现 象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为什么?
遵循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氯化钠溶液,
×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2)10LH2与80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0L的水
(1) 我们组选择上面信息材料中的第 (2) 设计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个(填序号)化学反应
3.分组实验: 4.小组汇报:
拉瓦锡 1774年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 的 质量之和 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帮助玻义耳(增加)和老师(减小)解决问题
1.1673年玻义耳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 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 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 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这种现象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上的守恒, 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12g碳和33g氧气充分反应后,还剩余1克氧气,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为什么?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克;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是32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是44克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小贴士:
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
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天平仍平衡。
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 量总和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小贴士:
注意观察:1、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注意铁钉表面的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人教Biblioteka 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学习目标: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运用 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 题。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 有增减。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问题与讨论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这 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不符合,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与酒精混合 后质量不变,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1L氢气与1L氯气反应后生成2L氯化氢 ,是否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与解读
1、根据上面的视频短片,上述反应是否符合质 量守恒定律;讨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什么?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由于反应有气 体参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变为密闭容 器),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 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 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早在300多 年前,英国化学 家波义尔在一个 敞口的容器中加 热一种金属,结 果发现反应后质 量增加了,由此 得出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不相等。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俄国化学 家罗蒙诺索夫 在密封玻璃瓶 内燃烧金属, 发现反应前后 质量不变,由 此得出反应前 后质量相等。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 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表达式:
硫酸铜 + 铁 → 铜 + 硫酸亚铁
= 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 量总和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 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 恒的原因。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 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 反 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3、 “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 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提出问题: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 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大胆猜想: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3、12g碳和33g氧气充分反应后,还剩余1克氧气,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为什么?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克;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是32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是44克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小贴士:
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
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天平仍平衡。
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 量总和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小贴士:
注意观察:1、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注意铁钉表面的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人教Biblioteka 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学习目标: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运用 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 题。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 有增减。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问题与讨论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这 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不符合,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与酒精混合 后质量不变,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1L氢气与1L氯气反应后生成2L氯化氢 ,是否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与解读
1、根据上面的视频短片,上述反应是否符合质 量守恒定律;讨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什么?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由于反应有气 体参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变为密闭容 器),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 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 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早在300多 年前,英国化学 家波义尔在一个 敞口的容器中加 热一种金属,结 果发现反应后质 量增加了,由此 得出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不相等。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俄国化学 家罗蒙诺索夫 在密封玻璃瓶 内燃烧金属, 发现反应前后 质量不变,由 此得出反应前 后质量相等。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 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表达式:
硫酸铜 + 铁 → 铜 + 硫酸亚铁
= 结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 量总和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 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 恒的原因。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人教版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__课课件件1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 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 反 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3、 “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 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提出问题: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 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大胆猜想: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
人教版质 量守恒 定律_课 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