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检测与红外遥控系统实验
红外遥控实验报告

1 学生实验报告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课程:光学实验 实验名称:光红红外遥控实验实验组号:第二大组 同组成员:实验地点:光热实验室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实验目的:了解多红外遥控电路的设计原实验仪器:GCGDBJ-B 型红外遥控实验仪型红外遥控实验仪 红外发射装置红外发射装置红外发射装置 红外接收装置红外接收装置红外接收装置 实验原理:红外线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由指令键、指令信号产生电路、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及红外线发射器组成。
当指令键被按下时,指令信号产生电路便产生所需要的控制信号,控制指令信号经调制电路调制后,最终由驱动电路驱动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遥控指令信号。
线遥控指令信号。
接收器由红外线接收器件、前置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指令信号检出电路、记忆及驱动电路、执行电路组成。
当红外接收器件收到发射器的红外指令信号时,它将红外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并送到前置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解调器后,由信号检出电路将指令信号检出,最后由记忆电路和驱动电路驱动执行电路,实现各种操作。
实验内容与步骤:四路红外遥控设计实验四路红外遥控设计实验1、分别用屏蔽线将红外发射装置与实验仪主板上的驱动模块的接口J3相接;红外接收装置与接收模块上的接口J4相连接,并且使红外发射装置与光电接收装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相连接,并且使红外发射装置与光电接收装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编码模块中的T31T31((VCC 编码芯片电源引脚)与其下方的地址码高电平中任意一个接口相连接。
口相连接。
3、将编码模块的编码输出端口T30(DOUT)T30(DOUT)与驱动模块的与驱动模块的T4T4((Drive_in Drive_in)相连接。
)相连接。
)相连接。
4、将接收模块的T16T16((Signal_out Signal_out)与信号变换模块的)与信号变换模块的T72T72((Signal_1Signal_1)相连接。
红外遥控综合实验报告

红外遥控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红外遥控的原理和基本应用,了解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红外遥控的编程与控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 STM32F103RD开发板- 红外遥控接收器- 红外遥控发射器- 电脑三、实验原理红外遥控技术基于红外线的传输和接收。
红外遥控接收器和发射器分别位于遥控器和被控制设备之间,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解码。
红外遥控器通过发送不同的红外信号来控制不同的设备。
当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红外遥控发射器会发出特定的红外信号。
被控制设备上的红外遥控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后,通过解码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什么指令,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红外遥控接收器和发射器分别连接到开发板上。
2. 在电脑上下载并安装开发板的驱动程序和编程软件。
3. 编写程序,实现红外遥控的编码和传输功能。
使用开发板的GPIO口来控制红外发射器的工作,并通过编程设置红外遥控发射时的频率和协议。
4. 编写程序,实现红外遥控的译码和执行功能。
使用开发板的GPIO口来接收红外遥控接收器的信号,并通过解码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什么指令,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5. 将程序烧录到开发板上,将遥控器和被控制设备连接好。
6. 进行遥控测试,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检查被控制设备是否执行了相应的操作。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红外遥控的功能。
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被控制设备能够准确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打开或关闭灯光、调节电风扇的风速等。
六、实验总结本次红外遥控综合实验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红外遥控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编程与控制的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红外遥控技术的理解,提高了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红外遥控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电视、空调、音响、智能家居等各种设备上。
掌握了红外遥控的编程和控制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易红外遥控系统实验报告

简易红外遥控系统实验报告2008211208班08211106号史永涛班内序号:01指导教师:***本次课程设计在实验室度过了两周时间,但接到实验任务却是暑假前的事了,由于已经有别班同学事先做过了相同的实验,所以我在暑假期间已经询问了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核心内容,为开学后的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次实验可分为三个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画出电路图,列出自己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各个芯片,并得到各芯片的管脚图和功能表,对各个芯片应有自己的一定程度的理解。
2、搭建电路,电路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搭建的时候应有一定的整体意识,同时应注意好细节问题,比如各模块间应隔开一定的距离,方便后期的调试,使各模块间相互独立,而搭线时应注意VCC和地线的连接,有时前期细节的不注意需要后期调试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弥补。
3、电路调试与改进。
这是本次实验中的核心问题,因为实验要求中要求发射与接收的距离大于两米,而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调试对于接收距离的影响十分关键,尤其是接收端,由于使用的是CX20106芯片,必须较为全面的理解了CX20106的功能,才能正确调配CX20106周围的电阻、电容的值,从而使实验最终成功。
一、实验要求1、遥控对象8个,被控制设备用LED分别代替,LED发光表示工作。
接收机与发射机的距离不小于2米。
2、8 路设备中的一路为 LED 灯,用指令遥控 LED 灯亮度,亮度分为 8 级并用数码管显示级数。
在一定的发射功率下,尽量增大接收距离。
增加信道干扰措施。
二、选择芯片74ls147、MC145026、MC145027、按键开关、拨码开关、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NE555、CD4069、LED灯、7段数码管、电阻、电容、CX20106、CD4514。
三、具体电路图1、发射部分(1)调制放大首先使用74ls147进行编码,八路开关控制高低电平接入74LS147优先编码,转换成三路信号,连接MC145026的数据端(D6~D8)。
红外遥控实验报告

红外遥控实验报告红外遥控实验报告引言: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等各种家电产品中。
本文将介绍一次关于红外遥控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系统,探究红外遥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并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实验原理:红外遥控技术是基于红外线通信原理的无线通信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较长,无法被人眼直接观察到。
在红外遥控系统中,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信号,而设备接收器则通过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通信。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电源、示波器等。
2. 连接电路:将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与电源和示波器连接。
3. 设置示波器:调整示波器的参数,使其能够准确显示红外信号的波形。
4. 发射信号:通过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发射红外信号。
5. 接收信号: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确认红外信号是否被接收器正确接收。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系统,并进行了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测试。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外信号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红外遥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探究:除了基本的红外遥控功能外,红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
例如,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农业监测等领域;红外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夜视仪、红外热像仪等设备中。
这些应用进一步拓展了红外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红外遥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并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红外遥控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同时,红外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外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科技奇迹。
红外遥控显示系统设计实训指

红外遥控显示系统设计实训指一、实训目的:1.理解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和解码技术。
3.学习使用显示屏显示红外遥控信号的结果。
4.锻炼设计和实现系统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学习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设计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和解码电路。
3.连接显示屏和红外遥控信号解码电路。
4.编写程序,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显示。
三、实训步骤:1.学习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a.理解红外遥控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原理。
b.了解红外遥控技术在家电、车辆等领域的应用。
2.设计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和解码电路:a.选择合适的红外接收器和解码芯片。
b.连接红外接收器和解码芯片,设计电路板。
3.连接显示屏和红外遥控信号解码电路:a.了解显示屏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b.连接显示屏和解码电路,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4.编写程序,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显示:a.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和编程语言。
b.编写程序,使开发板能够接收并解码红外信号。
c.在显示屏上显示解码结果。
四、实训要求:1.设计电路时,要考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2.程序编写时,要考虑信号的正确解码和显示效果。
3.实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电路短路和触电事故。
4.在实训结束后,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五、实训评估:1.实训中的电路设计和编程代码。
2.实训结果的准确性和显示效果。
3.实训中的实验记录和实训报告。
六、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红外遥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和解码技术,以及使用显示屏显示红外遥控信号的结果的方法。
通过设计和实现该系统,我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通过实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我会在红外遥控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红外报警系统实验报告

红外报警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报警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当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 Arduino开发板- 红外传感器模块- 有源蜂鸣器- 杜邦线若干三、实验原理红外传感器模块能够检测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在光照不强的环境下,人体和其他物体会发出较强的红外线,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到这些红外线来判断是否有物体靠近。
Arduino开发板作为控制中心,通过与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的连接,能够获取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并发出警报。
四、实验步骤1. 将红外传感器模块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数字引脚2处,连接蜂鸣器到数字引脚3。
2. 在Arduino IDE中编写程序,通过digitalRead()函数读取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tone()函数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3. 将程序烧录到Arduino开发板中。
4. 将红外传感器放置在待监测的区域,并注意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
5. 打开电源,观察实验效果。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当有物体靠近红外传感器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持续一段时间。
当物体离开传感器范围后,警报声会停止。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报警系统。
该系统能够监测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当有物体靠近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系统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外界红外干扰,导致误报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调整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小感应范围或增加滤波电路等方法。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功能,例如加入触发时间限制、远程报警等功能,以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外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并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红外检测实验课程设计

红外检测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红外检测实验,让学生掌握红外线的产生、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红外线的物理本质,掌握红外检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能熟练操作红外检测设备,进行红外线辐射强度的测量和数据分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红外线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红外线的产生、红外线的特性及其与电磁波谱的关系;其次,讲解红外检测的原理,包括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红外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进行红外线辐射强度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红外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其次,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问题分析;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红外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做法;最后,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红外检测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红外检测技术与应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参考书《红外探测器原理与设计》,为学生深入理解红外检测技术提供帮助;多媒体资料,包括红外线产生和检测的动画演示,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的视频介绍,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验设备,包括红外检测仪、光源、探测器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plc红外遥控实验报告

plc红外遥控实验报告实验报告:PLC红外遥控实验一、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了解和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红外遥控中的应用,通过编程实现红外遥控控制,以提高对PLC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红外遥控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输信号的无线遥控技术。
它通过调制信号将二进制编码信号传输出去,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原来的信号,从而实现遥控功能。
红外遥控具有方向性、不可穿透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一台PLC、一个红外遥控器、一个红外接收器以及相关的连接线和编程软件。
2. 硬件连接:将红外接收器连接到PLC的输入端口,将PLC连接到电脑的通讯端口。
3. 编程:使用PLC的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实现红外遥控控制。
具体来说,需要编写一个程序,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信号时,PLC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4. 调试: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PLC中,通过调试,检查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地实现红外遥控控制。
5. 测试:在实际环境中测试PLC的红外遥控功能,观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PLC的红外遥控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PLC的红外遥控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同时,我们也发现红外遥控的信号传输距离有限,易受到遮挡物的干扰。
为了提高红外遥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考虑增加中继器或采用其他通信方式。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PLC在红外遥控中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PLC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通信方式来实现远程控制,以提高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线检测与红外遥控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实现一套光线检测与红外遥控系统,体
会电子系统设计的各个步骤。
电子系统基本步骤
(1)在给定设计功能要求下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制定多种实现方案,并根据实现复杂度、器件成本、可行性等方面选择最优方
案。
(2)继而采用proteus或multisim等仿真软件对选取的方案予以验证,并在仿真条件下不断修改方案,最终实现所需功能。
主
要体现在方案的修改、电路原理的修改、元器件的选择等方面。
(3)根据仿真结果,采用protel电路绘制软件,绘制电路图原理图和PCB。
(4)焊接实际的电路图板并进行调试,最终完成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根据光线亮度的强弱,遥控实现电灯的开启与关闭。
系统基本结构简述
系统主要由亮度检测、红外通信、设备控制三个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
其中光线亮度检测部分可选的传感器包括:光敏电阻、光电
池等器件;红外通信可采用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组成;设
备控制部分可采用继电器进行控制。
系统元器件选取
(1)光敏电阻可采用GM5537,其暗电阻大于3M欧姆,亮电阻在
25~50K欧姆之间。
(2)比较器采用LM393集成比较器,其管脚排列如下如所示。
(3)红外发射管采用940nm波长,直径为5mm的红外线发射管,其
图片如下。
(4)红外接收管采用HS0038B,管脚顺序从左至右为VCC,OUT,GND,其中OUT引脚平时输出高电平,当接收到38K红外线,OUT引
脚输出低电平。
其外形图和连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器件外形图
连接示意图
(5)继电器采用+5V电压松乐继电器,
(6)波形发生部分采用555电路或与非门电路产生,其中555组成的振荡器的原理图如下。
系统仿真(proteus)
采用仿真器件清单如下:
TORCH_LDR(仿真光敏电阻)、LM358(仿真比较器)、555、1N4148(二极管)、POT-HG(可调电阻)、CAP(电容)、RES(电阻)、74HC00(与非门)、LED-BIBY(发光二极管)、RELAY(继电器)、2SC2547(NPN三极管)、BUTTON(按键)。
注意:红外通信部分不能进行仿真。
本次设计将涉及的电路模块包括:传感器部分电路(光线检测);波形发生电路(38KHz方波产生);数字电路(与非门的使用);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三极管驱动);继电器驱动电路等部分。
认真体会各部分电路特点。
系统电路板绘制
系统调试
第一次实验要求:
(1)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在系统框图的基础上,画出系统详细结构图。
(2)查找元器件的手册,明确各元件的参数,并进行记录;
器件名称图片关键参数、使用方法、封装
555 电压范围、功耗、用于波形发生、DIP8
(3)系统仿真,不必拘泥于参考电路。
在具有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和参数确定方法,并标注于仿真图中。
(4)采用protel软件绘制系统的原理图。
提供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