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基础知识
齿轮基础知识全(建议收藏)

渐开线标准直齿齿形:轮齿的轮廓线就是渐开线。
一:基本概念介绍渐开线:将一端系有铅笔的线缠在圆筒的外周上,然后在线绷紧的状态下将线渐渐放开。
此时,铅笔所画出的曲线即为渐开曲线。
圆筒的外周被称为基圆。
一个示例:8齿渐开线齿轮示例。
将圆筒8等分后,系上8根铅笔,画出8条渐开曲线。
然后,将线向相反方向缠绕,按同样方法画出8条曲线,这就是以渐开曲线作为齿形,齿数为8的齿轮。
当直线沿一圆周作相切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在与该圆固联的平面上的轨迹k0k,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渐开线的性质(1)直线NK = 曲线N K0(2) 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切于基圆的直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法线。
与基圆的切点N为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中心,而线段NK是渐开线在点k处的曲率半径。
(3)渐开线齿廓各点具有不同的压力角,点K离基圆中心O愈远,压力角愈大。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时,渐开线成为斜直线。
(故齿条的齿轮廓线为斜线)(5)基圆内无渐开线。
渐开线的方程式rk为渐开线再任意点K的向径。
模数: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
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
目的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
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
分度圆上的齿距p对Π的比值称为模数,用m表示,单位为mm,即m=p/Π,已标准化。
模数是齿轮的主要参数之一,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都与模数成正比,m越大,则齿距p越大,轮齿就越大,轮齿的抗弯能力就越强,所以模数m又是轮齿抗弯能力的标志。
不同模数的轮齿大小对比。
分度圆:为了便于设计、制造及互换,我们把齿轮某一圆周上的比值规定为标准值(整数或较完整的有理数),并使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这个圆称为分度圆,其直径以d表示。
因轮齿分度圆上的齿槽宽e=齿厚s。
故s=e=Πd/2z,故p=2s=2e=Πd/z。
齿轮基础必学知识点

齿轮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齿轮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齿轮的定义:齿轮是一种用于传递转动的机械元件,它由一组齿数相等、剖面相同的齿排列在轮轴上。
2. 齿轮的作用:齿轮主要用于传递转矩和旋转速度,通过齿轮传动可以改变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和转矩。
3. 齿轮的分类:齿轮可以根据齿轮的齿数和齿形来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直齿轮、斜齿轮、蜗杆齿轮等。
4. 齿轮的主要参数:齿轮的主要参数包括模数、齿数、齿宽、压力角等。
这些参数对齿轮的传动效果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5. 齿轮的传动比:齿轮传动比是指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可以通过齿轮的齿数比来计算。
6. 齿轮的啮合问题:齿轮的啮合是指两个齿轮齿面相互接触和传递转动的过程,啮合过程中需要考虑啮合角和啮合系数等问题。
7. 齿轮的设计原则:齿轮的设计需要考虑传动效率、噪音、强度等因素,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8. 齿轮的制造工艺:齿轮的制造工艺包括锻造、车削、滚齿等,不同的工艺对齿轮的精度和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9. 齿轮的润滑和维护:齿轮在运动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润滑和维护,以
保持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10. 齿轮的应用:齿轮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如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也用于其他领域如机械工具、钟表等。
齿轮基础知识

介绍一种最常见的齿轮
标准渐开线圆柱直齿外齿轮
什么叫渐开线? 发生线在圆上做无滑动的纯滚 动,所走过的曲线即为渐开线。
渐 开 线 的 展 成 原 理
在齿轮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数目称 为齿数。用Z表示。
齿轮的齿数:根据工作要求确定。
齿轮相邻两齿之间的空间称为齿 槽。在任意圆周的齿槽弧长称为 该圆周上的齿槽宽。用ek表示。
包含齿轮所有齿槽底的圆称为 齿根圆。用df表示。
计算公式:df=mz-0.25m
包含齿轮所有齿顶端的圆称 为齿顶圆。
用ra表示半径,da表示直径。 计算公式:da=mz+2m
在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规定一直径 为d的圆,作为计算齿轮各部分的尺 寸基准,并把这个圆称为分度圆。
分度圆的大小是由齿距和齿数决定的, 因分度圆的周长dπ=mz。则d=pz/π。
按齿轮的齿廓曲线
• 渐开线齿轮 • 摆线齿轮
• 圆弧齿轮
返回
按齿轮的外形
• 圆柱齿轮
圆柱直齿轮
圆柱斜齿轮
圆柱人字齿轮
• 锥齿轮:
用于传递相交轴或 交错轴之间的运动 和动力
弧齿锥齿轮 斜齿锥齿轮
直齿锥齿轮 返回
按齿轮的外形
• 齿条 • 非圆齿轮
• 蜗轮—蜗杆
返回
按轮齿所在的表面位置
• 外齿轮 • 内齿轮
返回
按齿线的形状
• 直齿轮 • 斜齿轮
• 人字齿轮
• 曲线齿轮
返回
按齿轮传动时轴的相对位置
直齿 圆柱齿轮 斜齿 人字齿 平行轴齿轮传动 非圆柱齿轮 直锥 相交轴齿轮传动 斜锥 弧锥 准双曲面齿轮 弧齿(不相交) 交错轴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副 交错轴斜齿轮
机械原理作业 齿轮

机械原理作业齿轮1. 齿轮的基本原理齿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间的啮合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换。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能量高效、传递力矩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车辆和工业生产中。
2. 齿轮的分类根据直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齿轮可以分为平行轴齿轮和交叉轴齿轮。
平行轴齿轮是指两个齿轮的轴线平行,常用于平行轴传动;而交叉轴齿轮是指两个齿轮的轴线相交,常用于垂直轴传动。
3. 齿轮的主要参数齿轮的主要参数包括模数、齿数、齿宽和齿廓等。
模数决定了齿轮的尺寸和齿数,齿宽则决定了齿轮的强度和传动能力。
齿廓则根据不同的齿轮传动要求选择不同的曲线。
4. 齿轮的工作原理在齿轮传动中,驱动轮的转动将通过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到被驱动轮上。
由于齿轮齿面的接触,驱动轮的转动会引起被驱动轮的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这种传递过程中,驱动轮和被驱动轮的转速和转矩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可以通过齿轮的齿数比来计算。
5. 齿轮的应用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机床、船舶、工程机械等。
它可以实现不同转速和转矩的转换,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6.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特性稳定、传动精度高等优点。
同时,齿轮传动也存在噪音大、啮合间隙、需润滑等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求综合考虑其优缺点。
7. 齿轮的维护保养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
主要包括清洁齿轮表面、检查齿轮齿面是否磨损、检查齿轮的润滑情况等。
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传动效果。
8. 齿轮传动的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传动的性能,研究人员在齿轮设计和制造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
如采用先进的材料、精密制造工艺和优化的齿轮结构等,以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可靠性。
9. 高精度齿轮的应用高精度齿轮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航天器械等领域。
高精度齿轮的制造要求更高,需要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测量手段来确保其质量。
齿轮学基础知识汇总

齒輪學基礎知識一.齒輪之功用a.能夠傳達動力.b.能通過先選配齒數組合,獲得任意正確的速度比.c.能通過增減齒輪組合數,改變各軸之間的相互位置關係.二.齿轮的种类齿轮有许多种类,根据轴向和位置关系可大致分为3类:①平行轴②交叉轴类③偏移轴。
①平行轴类(斜齿条)②交叉轴类③偏移轴类三. 精度等级執行規範JIS:日本国家工业齿轮规范JGMA:日本齿轮工会规范AGMA:美国齿轮工会规范DIN:德国齿轮工会规范四.正齒輪各部位之名稱及定義:1.模數(M):表示公制齒輪上齒的大小.2.齒數(Z):一個齒輪齒的數量.3.壓力角(a):指一對嚙合齒輪間之壓力線與節圓在節點之公切線所夾之角度.常用壓力角有14.5°; 20°; 22.5°4.節圓:為節線在圓周上的軌跡,即互相嚙合的兩齒間假想互為滾動之圓.為齒輪設計與制造上的主要數據.5.基圓:與壓力角線相切之圓,即產生漸開線齒廓之圓.6.齒冠圓:為通過齒輪頂部之圓.7.齒根圓:為通過齒輪根部之圓.8.齒冠:又稱齒頂高,為齒冠圓與節圓半徑之差.9.齒根:又稱齒底高,為節圓與齒根圓半徑之差.10.齒深:即全齒高,齒冠與齒齒根之和.五.正齒輪之計算:1.標準正齒輪2.轉位正齒輪3.齒條與正齒輪六.齒輪設計要求:1.模數標準值之使用:見附頁,首先考慮第一糸列.2.塑膠齒輪常用的材質是POM料, .機械性質良好,高強度、高剛性、耐疲勞限,俗有”塑鋼(plastic steel)”之稱.但其在成型時主要的缺點是縮水率較大(0.15%~0.35%),故齒輪設計時均勻的料位是影響其精度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料位厚度在1.0—1.5mm之間,且偷料要兩邊均勻,在結構要求允許的情況下兩邊偷料.3.孔兩端倒角及磨擦環設計:4.齒輪重點部位尺寸一般公差定義:孔徑一般控制在+0.05/+0.01mm,功能長度控制在+0/-0.10mm.齒外徑的管控與模數、齒數及齒輪的精度有關,一般模數在0.3(包括0.3以下)為+0/-0.10,其他的可根據齒數及精度控制在+0/-0.20mm.5.齒輪的定位情況:如果配合五金軸心則一般利用介子扣在軸心上定位或齒輪上做一倒鉤扣住軸心定位;如果是配合塑膠軸心則一般是塑膠軸心上做一倒鉤定位.6.兩齒輪咬合中心距公差定義:一般為+0.1/+0mm或+0.05/-0.05mm.7.解決噪音問題:噪音一般會產生在轉速較快的咬合齒輪之間.其主要的原因為齒輪的精度差、齒面上有異物、或兩齒輪拉得太遠(中心距不當),還有一個能減小噪音的辦法就是齒輪使用比較軟一點型號的pom材料,比如SU-25、NW-02……等,但其強度、剛性稍差,需依功能來定.8.齒輪設計之強度:正齿轮设计基于刘易斯公式的疲劳强度设计刘易斯公式的基本思路是假设一个齿尖承受所有法向负荷这样一种最严重的情况,并据此来考虑齿根处所产生的最大弯曲应力。
齿轮基础知识

参数,其中 m、a、ha*、c* 均为标准值。
精品PPT
二、渐开线齿轮
4、渐开线齿轮的啮合原理
1)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根据渐开线的特性,一对渐开线齿廓不论何 处啮合,两齿轮的传动比恒定不变。
即:i12 =ω1/ω2 =O2P/O1P=r2/r1
ha ha*m
hf ha* c* m
齿顶高系数,国标规定,正常齿制 ha* 1 ,短齿制 ha* 0.8 ;
顶隙系数,国标规定,正常齿制 c* 0.25,短齿制 c* 0.3。
——短齿制齿轮主要用于汽车、坦克、拖拉机、电力机车等。 (4)齿数:z 最小齿数: Zmin = 2h*a / sin2α ,避免跟切现象。
英制齿轮型号 欧美等国主要采用的英制齿轮(径节齿轮),是指每一英寸分度圆直径
上的齿数,该值越大齿越小。径节 DP=z/D (z —齿数,D—分度圆直径,英 寸),以径节DP单位为 (1/in)。它与公制的换算关系为 m=25.4/DP。
精品PPT
一、齿轮概述
5、齿轮的优缺点
1)优点: – 效率高,是机械传动最高的一种,效率 可达99% – 结构紧凑 – 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 传动比恒定
精度标注示例:
8-8-7-FL
ⅠⅡⅢ
若3项精度相同,则记为: 8-FL
齿厚下偏差代号 齿厚上偏差代号
精品PPT
三、齿轮精度与测量
2、常见机械中齿轮精度
机械名称 汽轮机 金属切削机床 轻型汽车 载重汽车 拖拉机
精度等级 3~6 3~8 5~8 7~9 6~8
机械名称 通用减震器 锻压机床
起重机 矿山卷扬机 农业机械
齿轮知识点总结大全

齿轮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齿轮的定义齿轮是一种机械传动元件,由一个或多个齿轮组成,用于传递动力和转速。
它们通常是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可在高速运动和高负荷下可靠地工作。
二、齿轮的分类1. 按齿轮轴的位置划分:(1)平行轴齿轮:齿轮轴线平行。
(2)垂直轴齿轮:齿轮轴线成直角。
(3)斜齿轮:齿轮轴线不平行也不相交。
2. 按齿轮的形状划分:(1)圆柱齿轮:齿轮齿的咬合线为直线。
(2)锥齿轮:齿轮齿的咬合线为斜线。
(3)蜗杆齿轮:由蜗杆和蜗轮组成。
3. 按齿轮齿数划分:(1)小齿轮:齿数较少。
(2)大齿轮:齿数较多。
4. 按齿轮传动形式划分:(1)齿轮齿和链轮齿。
(2)齿轮和滚子链传动。
5. 按齿轮副的类型划分:(1)外啮合齿轮副。
(2)内啮合齿轮副。
(3)混合啮合齿轮副。
三、齿轮的参数1. 齿轮的模数(m):模数是齿轮齿数和齿轮直径的比值,常用来确定齿轮的大小。
2. 齿轮的齿数(z):齿数是齿轮上齿的数量,齿数与模数和齿轮直径有直接关系。
3. 齿轮的齿宽(b):齿轮齿的宽度,影响齿轮的承载能力。
4. 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分度圆直径是齿轮上齿的根部圆与齿轮轴线的距离。
5. 齿轮的法向齿距(P):同一齿轮上相邻两个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距离。
6. 齿轮的齿面硬度:齿轮齿面的硬度应适中,以保证齿面耐磨和承受载荷。
四、齿轮的原理1. 齿轮的啮合原理:两个啮合的齿轮之间,齿与缝的形状是特定的,称为啮合曲线,其形状决定了齿轮的传动特性。
2. 齿轮的传动比:传动比是驱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之比,可以通过齿轮的齿数比来计算。
3. 齿轮的传动效率:齿轮传动的效率是指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比值,取决于齿轮的设计和加工质量。
4. 齿轮的传动稳定性:齿轮传动的稳定性受制于载荷和齿轮的设计,有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减振和降噪措施。
5. 齿轮的传动可靠性:齿轮传动的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故障的能力,取决于齿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齿轮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齿轮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齿轮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机械设备中。
它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下面将对齿轮设计的基本原理、齿轮参数和齿轮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总结。
1. 齿轮的基本原理齿轮是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的。
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主动轮,另一个是从动轮。
主动轮通过齿与从动轮的齿相互咬合,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转动。
2. 齿轮的参数齿轮设计中常用的参数有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模数是齿轮齿槽的尺寸参数,用于表示齿轮的大小;齿数表示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对于同样的模数,齿数越多,齿轮越小;压力角是齿轮齿条与齿轮中心线的夹角,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精度和传动效率。
3. 齿轮的啮合方式齿轮的啮合方式主要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
外啮合是指齿轮齿条的外侧相互啮合,常见于汽车和机械工程中;内啮合是指齿轮齿条的内侧相互啮合,常见于工业机器人和飞机发动机等高速设备中。
4. 齿轮的传动比齿轮的传动比是指主动轮转动一圈时,从动轮转动的圈数。
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根据齿数的比值计算得出,传动比越大,从动轮的转速越快,转矩越小。
5. 齿轮制造工艺齿轮的制造工艺一般包括齿形设计、齿轮加工和齿轮热处理等步骤。
齿形设计是根据齿轮的传动要求和参数进行计算和绘制;齿轮加工包括铣削、滚齿、切割等工艺,用于加工齿轮的齿条;齿轮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工艺,提高齿轮的硬度和耐磨性。
总结:齿轮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基础知识,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
本文对齿轮的基本原理、参数、啮合方式、传动比和制造工艺等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读者了解齿轮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实际的齿轮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确保设计的齿轮具有良好的传动效果和可靠性。
对于齿轮制造企业和机械工程师来说,深入了解齿轮设计基础知识,不断学习和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的部位:
通常发生在轮齿的 根部。 因轮齿受力似悬臂 梁受力情况,齿的根 部应力最大且有应力 集中。
轮齿折断是一种最危险的失效形式, 应避免其发生。
轮齿折断实例
防止或减轻的途径:
设计保证sF≤[sF] 增大齿根圆角半径 适当降低齿根圆角表面粗糙度 齿根处采用强化措施(如喷丸处理) 避免出现热处理裂纹 减轻加工损伤,如磨削烧伤、滚切拉伤 增大轴及轴承的刚性,使齿轮接触线上受载均 匀 采用合理的热处理方法,齿芯有足够的韧性
产生原因:
砂粒、金属微粒进入啮合齿面,产生 磨粒磨损。
齿面磨损实例
跑合:
闭式齿轮传动在开始运转期间,由于齿面 粗糙而压强很大,因此也发生齿面研磨磨 损;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齿面粗糙度降低 ,压强减小,加上润滑条件的改善,磨损 现象逐渐减少,这一过程称为磨合(跑合 )。 跑合无害有益,但应及时更换箱体内的 润滑油,以免出现磨粒磨损。
塑性变形实例
防止或减轻的途径:
适当提高润滑油的粘度 适当提高齿面硬度
小结
弯曲折断 点蚀 。 。 。 。 。。 。
现象与原因? 改进措施?
磨损
胶合
塑性变形
主动
主动 被动和动力的机械原件。
神 奇 的 齿 轮 家 族
依照分类标准的不同,齿轮的分 类方式有很多种
◆ ◆ ◆ ◆ ◆ ◆
按齿轮的齿廓曲线 按齿轮的外形 按轮齿所在的表面位置 按齿线的形状 按齿轮传动时轴的相对位置 按轮齿的齿面硬度
渐开线齿轮
摆线齿轮
圆弧齿轮
返回
产生原因:
温度过高,引起油膜破裂 热胶合:高速重载,齿面间摩擦力,发热量 大; 冷胶合:低速重载,速度过低,不易产生油 膜。
产生的部位: 在齿顶及齿根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 因此胶合沟纹首先出现在齿顶面及齿根面 啮合处。
齿面胶合实例
防止或减轻的途径:
采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以降低滑动系数 采用较小模数,降低相对滑动速度 选用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剂(极压润滑剂) 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 选择抗胶合好的齿轮副材料 材料相同时,使大、小齿轮保持适当硬度差 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产生的部位:
实践表明齿面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附近 的齿根表面处。因节线附近相对滑动速度 低,不易形成油膜,齿啮合对数少。
主动
被动
注意的问题:
1)润滑油的品质对齿面点蚀有重要影响。 粘度低的润滑油加快裂纹的扩展。 收敛性点蚀 2)点蚀 扩展性点蚀 a.闭式软齿面齿轮出现的是收敛性点蚀 b. 闭式硬齿面齿轮不太容易出现疲劳点 蚀 ,但一经发生就将形成扩展性点蚀 c.开式齿轮传动一般看不到点蚀现象
尽可能的少,从而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减小,减轻机构重量。
5)修复破损旧齿轮: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磨损较重,大齿轮磨损较轻,可以利用变位 把大齿轮齿面磨损部位切去再使用,重配一个正变位小齿轮,这就节约了修配是需要的 材料与加工费用。
齿轮传动因其润滑方式不同,材料及热处 理方式不同,齿轮传动的载荷和速度范围 不同,即工作条件及齿面硬度的不同,所 表现出的主要失效形式也不同。
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又称变位零传动,其特点是两
轮的变位系数x1+x2=0。因此,高度变位齿轮传动的啮 合角α ′等于压力角α ,即α ′=α ;节圆与分度圆重 合,即r′=r;中心距a′等于标准齿轮传动的中心距a, 即a′=a。但由于变位齿轮齿顶高和齿根高发生了变化,
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可用于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而
称为高度变位。改变标准刀具的齿槽宽称为角度变位。最常用的是高度变位,
线NN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加工出来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若齿条形刀具的中线不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而是与刀具中线平行的另 一条分度线 (机床节线)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则加工出来
的齿轮称为高度变位齿轮。加工高度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的中线相对被
防止或减轻的途径:
采用硬齿面或采用闭式齿轮传动 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减低滑动系数 注意润滑油的清洁 加防护装置
4.齿面胶合(Tooth-face Scuffing)
在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由于齿面间压力 大,相对滑动速度高,因而发热量大,使啮 合区温度增高而引起润滑失效,相啮合两齿 面金属直接接触并在瞬间相互粘连,齿轮继 续转动时,较弱齿面上的金属沿滑动方向被 撕出沟纹这种现象称为齿面胶合。 在低速重载传动中,也可能出现胶合。
单 轴 齿 轮 传 动
返回
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组图
◆ 平行轴齿轮传动
圆柱齿轮
直齿 斜齿 人字齿
非圆柱齿轮
返回
直锥
◆相交轴齿轮传动
斜锥 弧锥
返回
◆交错轴齿轮传动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
弧齿(不相交) 蜗轮蜗杆副
交错轴斜齿轮
返回
按齿轮传动时轴的相对位置
平行轴
相交轴
交错轴
交错轴
交错轴
交错轴
又需要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和减小磨损的场合。
角度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是x1+x2≠0,故α ′≠α , r′≠r,a′≠a。 与标准齿轮传动相比,其啮合角发生 了变化。当x1+x2>0 时,称为正传动,此时α ′>α , r′>r,a′>a。采用正传动可以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和弯 曲强度,改善轮齿的磨损,凑配中心距,但重合度有所 减小。当x1+x2<0 时,称为负传动,此时α ′<α , r′<r,a′<a。采用负传动除重合度有所增大外,轮齿 弯曲强度降低,磨损加剧。因此,除凑配中心距外,尽 量不采用负传动。
渐开线的展成原理
当齿轮的齿数少于一定数量时,切齿时齿根会被挖
出凹痕,使齿根部位变细,这种现象被称为根切。
为了防止根切现象的发生,产生了变位的想法。 变位除了可以避免根切,还可以起到调节齿轮啮合 中的中心距作用。
变位齿轮传动可分为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和角度变位齿轮传动。通过改变 标准刀具对齿轮毛坯的径向位置或改变标准刀具的齿槽宽切制出的齿形为非 标准渐开线齿形的齿轮。切制轮齿时,改变标准刀具对齿轮毛坯的径向位置 角度变位一般用于圆锥齿轮的变位。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齿条形刀具的中
下面分别讨论各种主要的失效形式:
失效部位:
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的失效部位主要集中在轮齿 (带传动的失效部位是带,链传动的失效部位是链 条)。
一、失效形式
1.轮齿折断(Tooth Fracture)
轮齿折断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过载折断 折 断 分 类 疲劳折断
疲劳折断产生原因:①齿根处弯曲应力较大;②齿根处过渡圆弧处有应力 集中,当轮齿重复受载后,弯曲变应力的作用,齿根处产生疲劳裂纹,并 逐步扩展,致使轮齿疲劳折断。
变位齿轮的作用
1)防止根切:如前所述,若滚齿切制的标准齿轮齿数小于17,则会发生根切现象,
影响实际使用。
2)调节中心距:标准齿轮中心距用a表示,若实际需要的中心距(用A表示)A<a时, 就根本无法安装;若A>a,可以安装,却产生大的侧隙,重合度也降低,都影响了传动的 平稳性。 3)增强齿轮强度:一对啮合的标准齿轮,由于小齿轮齿根厚度薄,参与啮合的次数 又较多,因此强度较低,容易损坏,影响了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 4)减小齿轮传动的结构尺寸,减轻重量:在传动比一定的情况下,可是小齿轮齿数
圆柱齿轮
圆柱直齿轮
圆柱斜齿轮
圆柱人字齿轮
锥齿轮:
用于传递相交轴或 交错轴之间的运动 和动力
弧齿锥齿轮 斜齿锥齿轮
直齿锥齿轮 返回
•
齿条
非圆齿轮
蜗轮—蜗杆
返回
外齿轮
内齿轮
返回
曲线齿轮
斜齿轮
人字齿轮
直齿轮
返回
按齿轮传动时轴的相对位置
直齿 圆柱齿轮 斜齿 人字齿 平行轴齿轮传动 非圆柱齿轮 直锥 相交轴齿轮传动 斜锥 弧锥 准双曲面齿轮 弧齿(不相交) 交错轴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副 交错轴斜齿轮
2.齿面点蚀(Surface Pitting)
齿面点蚀的概念:齿轮工作 时,齿面受脉动循环变应力的 作用。在这种变应力的作用之 下,齿面首先产生疲劳裂纹, 然后齿面金属小块剥落,形成 小凹坑。这种小凹坑不断增多 或扩展成大凹坑,这种现象称 为齿面点蚀。
产生原因:
①齿面接触应力太大;
②当出现裂纹时,油渗入裂纹产生楔裂 作用。
过载折断产生原因:①突然过载或者强烈冲击;②模数太小,齿根厚度太 小,材料太脆。
全齿折断:直齿轮
折断形式 局部折断:斜齿轮接触线倾斜、 齿宽方向接触不良
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轮齿工作面上的接触线为一 斜线,轮齿受载后,如有载荷集中时,就会发生局部 折断。若制造及安装不良或轴的弯曲变形过大,轮齿 局部受载过大时,即使是直齿圆柱齿轮,也会发生局 部折断。
齿廓,在节圆以内的部分都做成凹圆弧齿廓,称双圆
弧齿轮传动,常用于大型轧钢机的主传动
返回
1.传递运动和转矩: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转矩。 2.变换运动方式:将转动变为移动或将移动变为转动。 3.变速:将高转速变为低转速或将低转速变为高转速。
介绍一种最常见的齿轮
发生线在圆上做无滑动的纯滚动,所走过的 曲线即为渐开线。
使用前进行跑合
5.塑性变形(Plastic Distortion)
齿面较软的齿轮在载荷及摩擦力较大时,轮 齿表面金属可能产生塑性流动,从而失去原 来的正确齿形,这种现象称为轮齿的塑性变 形。 产生原因:①齿面太软;②载荷太大。 产生的场合:低速重载和起动、过载频繁的 齿轮传动。